设计艺术的萌芽
- 格式:ppt
- 大小:9.65 MB
- 文档页数:2
第二章现代艺术设计的起源第一节近代产品社会到来和现代艺术设计的萌芽产业革命指十九世纪初从农业、手工业转变为工业、机器制造业为主的经济过程。
人类从农业文明进入工业文明的开端。
产业革命是工业革命诞生的直接原因。
产业革命给人类所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在工艺方面,人们开始采用新的能源、材料;蒸汽机的出现和广泛使用,推动了其他工业部门的机械化,引起了工程技术上的全面改革,创造了人们以前难以想象的技术奇迹;工厂的出现,使劳动分工精细和专门化;在交通运输领域,出现了蒸汽机车、轮船、汽车、飞机、电报、无线电。
这些新工具、新技术的出现,使得批量生产成为可能。
在工业和科学领域,产业革命促进了机器制造业、钢铁工业、运输工业的蓬勃兴起,初步形成了完整的工业技术体系,也促进了热力学理论的建立。
第二节伦敦博览会1851年,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和她的丈夫阿尔伯特公爵,在英国艺术学会的倡议下,决定在伦敦举办一次工业产品博览会,地址是位于伦敦的海德公园。
在著名的海德公园内建造了以钢和玻璃为主要建筑材料的“水晶宫”。
“水晶宫”长1851英尺,宽404英尺,耗用了4500吨钢材、10公顷的玻璃,其外形为一个简单的梯形长方体,有一个垂直的拱顶,各面只露出铁架和玻璃,没有多余的装饰,实际上是一个放大了的温室。
它的建成,曾轰动一时,被认为是建筑史上的一个奇迹。
第一届世界博览会是产业革命之后人类近半世纪科技成就的综合检阅,也是对这一时期技术与艺术分离的集中暴露。
人类社会的交流形式完成了从低级阶段初级产品的简单交易到工业时代的技术交流和文明成果展示的重大转变。
1851年的“水晶宫”博览会是世界工业化时代的重要标志,人们在使用工业产品的同时,审美趣味仍停留在古典装饰风格之中,这促使设计师在工业产品上装饰古典风格的样式,必然导致艺术与技术不协调的矛盾。
然而正是这一次展览,暴露出当时工业产品中的“没有功能意义的装饰”和“把钱放在不必要的装饰上”等缺点,进而引发了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兴起。
萌芽时期的设计美学主要是指从人类直立行走到新石器时期的这段时间的设计美学。
在这个阶段人们在创造劳动工具的同时,对设计的形式也逐渐开始有了认识。
这一时期的设计活动是人们在改造自然的劳动中不自觉的行为,其审美取向表现为不自觉性。
发现形体改造物体形态功能塑造器物形态新石器时期的磨制石器陶器的出现是古代设计艺术发展的一大飞跃。
人们已经从发现、认识造型阶段发展到有意识的再现现实和塑造形体的阶段。
陶器的创造不仅满足生活的需要,更重要的是人类开始创造出对象,并且可以通过平面图形的创造来再现现实生活。
在这个时期,人、劳动工具和技术在统一的工艺过程中联合在一起,所以凡是可凭专门知识来学会的工作都叫做“艺术”。
古希腊、罗马时期的艺术和设计是西方设计艺术的源头,现在西方设计许多观念的形成与那时的美学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希腊三贤”——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多立克柱式风格:赫拉神庙 伊奥尼亚柱式风格:伊瑞克提翁神庙 科林斯柱式风格:列雪格拉底音乐纪念亭建筑古罗马的设计继承了古希腊设计的辉煌成就,并进一步向前发展,创造了光辉的设计成就.古罗马建筑风格——角斗场、万神庙2.1古希腊和古罗马设计美学庞贝古城广场入口 庞贝古城出土的三角凳适用美观坚固古希腊克里特岛陶器 古希腊几何学纹时期陶瓶希腊陶器的特色黑绘希腊陶瓶经典期特色——红绘2.1古希腊和古罗马设计美学陶瓶•奥古斯丁(Augustine,354—430) ,他的美学著作《论美与适宜》中把美区分为“自在之美”和“自为之美”两种类型,奥古斯丁还罗列出美的较为具体的特征和规律,它们包括平衡、类似、适宜、对称、比例、协调、和谐等原则,统摄这些原则的是“整体”。
•奥古斯丁美学认为感性美的形式归根到底是有规律的,艺术符合这些规律才能达到美的标准。
而且这些规律也广泛适用于各种艺术中,在奥古斯丁看来,艺术的规则和美的规则是—致的,它们的基础是同样的形式特征。
奥古斯丁的这些理论是古典美学的重要内容,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人们以符合这些原则作为美的标准。
世界现代设计史整理。
除了世界现代设计部分。
保证内容最全世界现代设计史(王受之)【框架】一:手工设计及向工业设计过渡时期—设计思想萌芽(至19世纪初)(1)18世纪前的手工艺时代(2)工业革命时期的设计萌芽二:机械的早期工业化时代—设计思想发展(至20世纪初)(1)工艺美术运动和新艺术运动(重点)(2)国际现代主义和包豪斯(重点)(3)美国设计的兴起三:高度机械化时代—设计思想的成熟(至20世纪50年代)四:自动化全球时代—设计思想和体系全面发展(至今)(1)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设计(2)美国工业设计(3)日本工业设计【设计风格大事年】〖设计萌芽以前〗中世纪: "哥特式" 以小尖塔和彩色玻璃镶嵌为特色"罗马式" 以圆屋顶,弧形拱门和厚墙为特点的基督教堂艺术"古希腊罗马艺术" "静穆的伟大,单纯的崇高"16世纪"文艺复兴" 代表人文主义精神和秩序严谨,协调的古典美学理想17世纪"巴洛克" 追求不规则形式,起伏的线条及情感热烈的天主教和君主宫廷室内奇异装饰为特点。
18世纪"洛可可"优雅轻快,非对称曲线,华丽柔和以及营造沙龙是居住环境19世纪初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并驾齐驱〖设计萌芽后至少分七个阶段〗1850-1900 工艺美术运动1890-1905 新艺术运动1900-1930 机械美学运动1925-1939 装饰艺术派1935-1955 商业主义风格1955-1975 多样化时期:波普pop;高技术;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新现代主义(国际主义);微电子风格1975-至今当代风格【知识点汇集】※工艺美术运动工艺美术运动是起源于英国19世纪下半叶的一场设计运动,其起因是针对家具、室内产品、建筑的工业批量生产所造成的设计水准下降的局面。
这场运动的理论指导是约翰?拉斯金,主要人物则是威廉?莫里斯。
第一篇外国艺术设计史第一章手工业时代的设计史前社会—1750年• 艺术设计的萌芽• 在距今300万年前,地球上已经出现了能够制造工具的人类,人类有意识的制造工具就揭开了设计史的序章.• 以打制石器为代表的最早造物活动• 人类由于能够制造工具而成为真正的人.石器时代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个时代.石器时代又可分为:旧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 旧石器制作工艺和造型观念的发展• 在长达百万年以上的旧石器时代里,人们在日复一日的长期的打制石器的过程中提高了技艺,使制作出的石器的器形越来越规整,加工越来越精细,造型越来越多和复杂,打制石器的发展过程也是旧石器时代人们的审美观念孕生的过程• 在早期的骨器上出现的磨制的痕迹表示着一种崭新的磨制工艺的开始,磨制工艺使器物变的光洁润滑,增强了美感。
人类逐渐掌握了锯、切、削、磨、钻孔等技术,能制作骨针、鱼叉、骨刀和鱼铲等。
• 另外,钻孔技术和火的使用也使人类的生活质量大大提高。
在这一系列的生产手段极大地拓宽了造物的构成观念,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人类初步的审美意识,在制作产品时体现出对实用和美的双重追求。
• 新石器时代的开始• 距今1万年左右,人类迎来了崭新的—新石器时代。
• 主要的标志特征:一是磨光的石器被人们广泛的使用;二是打制和使用陶器;三是农业和家蓄饲养业的出现。
此外,纺织品的设计也是新石器时代值得夸耀的设计。
• 新石器时代开启了人类文明的新篇章,也孕育出早期设计文化的繁荣气象。
第二章西方古代国家的艺术设计第三章古代埃及的设计艺术第四章• 从公元前3100年左右埃及形成统一国家起,到公元前525年被波斯帝国征服止,期间大约延续了2500年之久,这段历史就是古埃及的王朝时代。
可谓“尼罗河的恩赐”第五章第六章在西方艺术史上,希腊、罗马时期可以说是第一个艺术的黄金时代,不论雕刻、建筑,还是诗歌、戏曲都达到了全面的繁荣,其影响可以一直延续到文艺复兴时期及更长远的时代。
世界现代设计史框架一:手工设计及向工业设计过渡时期——设计思想萌芽(19世纪初)(1)18世纪前的手工艺术时代(2)工业革命时期的设计萌芽二:机械的早期工业化时代——设计思想发展(至20世纪初)(1)工艺美术运动和新艺术运动(2)国际现代主义和包毫斯(3)美国设计的兴起三:高度机械化时代——设计思想的成熟(至20世纪50年代)四:自动化全球代——设计思想和体系全面发展(至今)(1)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设计(2)美国工业设计(3)日本工业设计设计风格设计萌芽以前中世纪“歌特式“以小尖塔和彩色玻璃解镶嵌为特色“罗马式“以圆屋顶,弧形拱门和厚墙为特点的基督教堂艺术“古希腊罗马艺术“静穆的伟大,单纯的崇高“折中主义“什么好用就用什么的工能主义16世纪“文艺复兴“代表人文主义精神和序列严谨,协调的古典美学理想17世纪“巴洛克“追求不规则式,起伏线条及情感热烈的天主教和君主宫廷室内奇异装饰为特点。
18世纪“洛可可“优雅轻快,非对称典线,华丽柔和以及营造沙龙是居信环境19世纪初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并驾驱设计阶段1850-1900 工艺美术运动1890-1905 新艺术运动1900-1930 工业美术运动1925-1939 装饰艺术派1935-1955 商业主义风格1955-1975 多样化时期波普POP 高技术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新现代主义(国标主义)微电子风格1975-至今当代风格知识点汇集工艺美术运动工艺美术运动源于英国19世纪下半期的一场设计运动,其起因是针对家具、室内产品、建筑的工业批量生产所造成的设计水准下降的局面。
这场运动的理论指导是约翰·拉斯金,主要人物是威廉·莫里斯。
这场运动受到了日本艺术影响,影响主要集中在首饰。
书籍装帖等放面。
其特点有:1、强调手工,明确反对机械化生产。
2、在装饰上反对矫揉造作的维多利亚风格和其他各种古典。
3、提但是歌特式风格和其他中世纪风格,讲究简单、朴实,功能良好。
设计的发展设计作为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加工和制作活动分为三个阶段:设计萌芽阶段、手工艺阶段和现代设计阶段。
一、现代设计之前:萌芽与源泉1、萌芽:原始设计。
旧石器时期向新石器时期转变趋势表现:原始设计中石器作为代表性的设计具有:1、石器工具的种类从单一到多样化、专门化、和组合化。
2、制作技术由简单到复杂。
3、在造型上、形式上由粗陋到精致。
陶器的出现不仅增强了人类改造自然的信心,也开始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实现从游牧向定居方式的过渡,作为一个新开端,设计从此进入手工艺设计阶段。
2、源泉:手工艺设计。
手工制作的重要特点:1、在过程中,很少有基于生产的分工,因此设计与生产过程往往是统一的。
2、设计与生产密不可分,决定了设计者在身份上与生产者合一。
3、手工制作的方式决定了设计必然收到人类自然潜能的限制。
4、手工制作的方式局限还表现在材料的选择的有限性上。
手工艺设计阶段成果丰富,在设计材料和方法上进行了全面的探索,极大开拓了设计领域,充实了设计种类。
其作为原始设计向现代设计过渡的阶段,成为了现代设计发展的重要源泉(风格、方法、思想和观念)。
二、现代设计产生:酝酿与开端1、酝酿:18和19世纪的设计。
1756年瓦特发明蒸汽机标志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
①设计与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使生产方式发生变化,商品生产中的劳动分工。
引发设计从生产中独立出来的概念,大批量的重复生产致使设计工作从生产过程中分离出来。
机器生产重复与机械性要求生产之前的仔细规划,使设计工作更加受到重视。
由此因设计完全运用在生产之外,没有脱离手工艺设计中装饰的特性,当生产规模扩大日趋复杂时使设计的问题暴露出来。
②现代生产技术与现代设计。
现代设计之父莫里斯反对机器大生产,只有回到手工艺的制作方式才能避免因劳动分工导致的技术与艺术、使用价值与美学价值的割裂状态。
“工艺美术运动”强调要忠实与材料和使用目的,创造出使用和朴素的作品。
主张艺术要和技术结合,反对“纯艺术”。
一:手工设计及向工业设计过渡时期—设计思想萌芽(至19世纪初)(1)18世纪前的手工艺时代(2)工业革命时期的设计萌芽二:机械的早期工业化时代—设计思想发展(至20世纪初)(1)工艺美术运动和新艺术运动(重点)(2)国际现代主义和包豪斯(重点)(3)美国设计的兴起三:高度机械化时代—设计思想的成熟(至20世纪50年代)四:自动化全球时代—设计思想和体系全面发展(至今)(1)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设计(2)美国工业设计(3)日本工业设计【设计风格大事年】〖设计萌芽以前〗中世纪: "哥特式" 以小尖塔和彩色玻璃镶嵌为特色"罗马式" 以圆屋顶,弧形拱门和厚墙为特点的基督教堂艺术"古希腊罗马艺术" "静穆的伟大,单纯的崇高"16世纪"文艺复兴" 代表人文主义精神和秩序严谨,协调的古典美学理想17世纪"巴洛克" 追求不规则形式,起伏的线条及情感热烈的天主教和君主宫廷室内奇异装饰为特点。
18世纪"洛可可"优雅轻快,非对称曲线,华丽柔和以及营造沙龙是居住环境19世纪初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并驾齐驱〖设计萌芽后至少分七个阶段〗1850-1900 工艺美术运动1890-1905 新艺术运动1900-1930 机械美学运动1925-1939 装饰艺术派1935-1955 商业主义风格1955-1975 多样化时期:波普pop;高技术;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新现代主义(国际主义);微电子风格1975-至今当代风格【知识点汇集】※工艺美术运动工艺美术运动是起源于英国19世纪下半叶的一场设计运动,其起因是针对家具、室内产品、建筑的工业批量生产所造成的设计水准下降的局面。
这场运动的理论指导是约翰•拉斯金,主要人物则是威廉•莫里斯。
这场运动受到日本艺术的影响,影响主要集中在首饰、书籍装帧等方面。
现代艺术设计简史第一章现代设计的萌芽与“工艺美术运动”1、现代设计的产生根源:一、工业革命对设计的呼唤二、发明创造与现代设计艺术三、艺术风格流派转变的影响2、现代设计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①、生产方式的变化手工业生产的个性化,功能、装饰的随意→工业生产标准化、批量化、机械化②、传统设计无法满足新型式新材料的出现使设计者不能从传统手工业品的设计制作中得到借鉴③、设计地位的独立,设计从制造中脱离出来,成为独立的行业④、设计消费的大众化、全球化;产品设计的适应性要求提高,与传统设计相比,阶级性更加明确,阶级性的内涵与目标也更加具体⑤、先进的生产方式对设计提出新要求3、建于1788——1791 德国的布兰登堡城门,是模仿雅典城门而建成,宏伟堂皇。
4、工艺美术运动——起源于19世纪下半叶的一场设计运动。
以追求自然纹样和哥特式风格为特征,旨在提高产品质量,复兴手工艺品的设计传统。
5、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精神导师是拉斯金,而实际领袖是威廉·莫里斯,他的代表作是红房子。
6、工艺美术运动风格的特征:A.强调手工艺,明确反对机械化生产B.在装饰上,反对矫揉造作的维多利亚风格和其他各种古典、传统的复兴风格,推崇自然主义、东方装饰和东方艺术的特点,采用大量卷草、花卉、鸟类为装饰动机。
C.提倡哥特风格和其他中世纪风格,讲究简单、朴实无华和良好的功能D.主张设计的诚恳,反对设计上哗众取宠、华而不实的趋向7、工艺美术运动在建筑与室内设计上的主要成就是格林兄弟的洛杉矶的根堡住宅。
8、工艺美术运动在家具设计上的代表人物是英国的查尔斯·沃塞。
9、工艺美术运动在陶瓷设计上的代表作是鲁克伍德陶瓷厂和科尔曼。
10、工艺美术运动在金属工艺设计上的代表是阿比什设计的银器。
11、工艺美术运动在平面设计上的代表是比亚兹莱的《杀乐美》插图。
第二章新艺术运动1、新艺术一词由来——源于萨穆尔·宾在法国巴黎开设的一家商店和事务所——新艺术之家。
现代艺术设计简史分析现代艺术设计简史第一章现代设计的萌芽与“工艺美术运动”1、现代设计的产生根源:一、工业革命对设计的呼唤二、发明创造与现代设计艺术三、艺术风格流派转变的影响2、现代设计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①、生产方式的变化手工业生产的个性化,功能、装饰的随意→工业生产标准化、批量化、机械化②、传统设计无法满足新型式新材料的出现使设计者不能从传统手工业品的设计制作中得到借鉴③、设计地位的独立,设计从制造中脱离出来,成为独立的行业④、设计消费的大众化、全球化;产品设计的适应性要求提高,与传统设计相比,阶级性更加明确,阶级性的内涵与目标也更加具体⑤、先进的生产方式对设计提出新要求3、建于1788——1791 德国的布兰登堡城门,是模仿雅典城门而建成,宏伟堂皇。
4、工艺美术运动——起源于19世纪下半叶的一场设计运动。
以追求自然纹样和哥特式风格为特征,旨在提高产品质量,复兴手工艺品的设计传统。
5、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精神导师是拉斯金,而实际领袖是威廉·莫里斯,他的代表作是红房子。
6、工艺美术运动风格的特征:A.强调手工艺,明确反对机械化生产B.在装饰上,反对矫揉造作的维多利亚风格和其他各种古典、传统的复兴风格,推崇自然主义、东方装饰和东方艺术的特点,采用大量卷草、花卉、鸟类为装饰动机。
C.提倡哥特风格和其他中世纪风格,讲究简单、朴实无华和良好的功能D.主张设计的诚恳,反对设计上哗众取宠、华而不实的趋向7、工艺美术运动在建筑与室内设计上的主要成就是格林兄弟的洛杉矶的根堡住宅。
8、工艺美术运动在家具设计上的代表人物是英国的查尔斯·沃塞。
9、工艺美术运动在陶瓷设计上的代表作是鲁克伍德陶瓷厂和科尔曼。
10、工艺美术运动在金属工艺设计上的代表是阿比什设计的银器。
11、工艺美术运动在平面设计上的代表是比亚兹莱的《杀乐美》插图。
第二章新艺术运动1、新艺术一词由来——源于萨穆尔·宾在法国巴黎开设的一家商店和事务所——新艺术之家。
世界现代设计史【框架】一:手工设计及向工业设计过渡时期—设计思想萌芽(至19世纪初)(1)18世纪前的手工艺时代(2)工业革命时期的设计萌芽二:机械的早期工业化时代—设计思想发展(至20世纪初)(1)工艺美术运动和新艺术运动(重点)(2)国际现代主义和包豪斯(重点)(3)美国设计的兴起三:高度机械化时代—设计思想的成熟 (至20世纪50年代)四:自动化全球时代—设计思想和体系全面发展(至今)(1)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设计(2)美国工业设计(3)日本工业设计【设计风格大事年】〖设计萌芽以前〗中世纪: "哥特式"以小尖塔和彩色玻璃镶嵌为特色"罗马式"以圆屋顶,弧形拱门和厚墙为特点的基督教堂艺术"古希腊罗马艺术" "静穆的伟大,单纯的崇高"16世纪"文艺复兴"代表人文主义精神和秩序严谨,协调的古典美学理想17世纪"巴洛克"追求不规则形式,起伏的线条及情感热烈的天主教和君主宫廷室内奇异装饰为特点。
18世纪"洛可可"优雅轻快,非对称曲线,华丽柔和以及营造沙龙是居住环境19世纪初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并驾齐驱〖设计萌芽后至少分七个阶段〗1850-1900工艺美术运动1890-1905新艺术运动1900-1930机械美学运动1925-1939装饰艺术派1935-1955商业主义风格1955-1975多样化时期:波普pop;高技术;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新现代主义(国际主义);微电子风格1975-至今当代风格【知识点汇集】※工艺美术运动工艺美术运动是起源于英国19世纪下半叶的一场设计运动,其起因是针对家具、室内产品、建筑的工业批量生产所造成的设计水准下降的局面。
这场运动的理论指导是约翰拉斯金,主要人物则是威廉莫里斯。
这场运动受到日本艺术的影响,影响主要集中在首饰、书籍装帧等方面。
设计的萌芽:其代表作《考工记》、《博物志》设色之功分为:画、缋、锺、筐、慌西方美术史之父:瓦萨里的三项艺术之父(建筑、绘画、雕塑)西方最早的美学专注:拉斯金的《建筑的七盏明灯》、赫加斯的《美的分析》现代理论专注:1。
“设计学校”为中心的设计教育理论,德雷晒、欧文斯2.对工业革命作出反响的人物:普金、莫里斯、帕斯金关于设计理论的理解:1..20世纪初勒*柯布西埃2.二战期间发展起来的人体工程学3.60年代的书籍:《设计新编的系统方法》、《设计程序的结构》,将系统的引进设计4. 多元发展的设计研究,其目标是将设计尽可能的放在最为广阔的社会背景中去研究设计批评:设计批评的定义:又称设计评论,是设计学科、设计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以设计鉴赏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基础,对多种设计现象与设计产品进行分析与研究批评的认识活动,他是一种高层次的设计接收活动2.在理论上讲设计批评与设计史是不可分割的设计史的工作是建立在设计批评之上的,而设计批评家的工作是建立于设计史教育和经验中的3.设计批评的任务:以独特的客观的立场或角度,通过各种媒介来描述或是阐述和评价具体的设计作品设计批评是追求的是价值判断设计批评是来自设计实践,设计实践是设计师的基础4..设计批评包括:产品、设计师、设计思想、某一时间段的设计发展做出的评价与批评5.设计批评的方式:国际博览会、群体批评、职业家的批评6.设计批评的原则:公开公正公平7.设计批评的特性:科学性文化性艺术性实用性设计批评与设计理论:设计批评是一种理论性的批判活动促进了现代设计的发展,给设计理论的总结提供了具体的事例设计理论:是对设计本身的规律性总结与概括】建立在设计师批评的基础上的是对设计批评的进一步的抽象与概括设计的一般行原则1.周恩来总理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设计原则、实用性经济性美观性设计的特征实用性审美性艺术性大众性时代性经济性科学性象征性创造性工业产品设计基本特征:简洁明确耐用适用功能:功能性安全性愉快性11.设计的分类设计的分类:视觉传达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是为了创造性的构成并传达视觉信息所作的设计,通过视觉媒介表现完成传达信息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