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设计的萌芽详解共40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5.13 MB
- 文档页数:40
包豪斯:现代建筑设计的起源包豪斯学院的金属作坊包豪斯建筑:巴西议会大厦包豪斯棋子格罗皮乌斯旧宅联合国总部大厦纽约西格拉姆大厦1914年,在德国科隆举Array办的现代工业设计大展上,沃尔特·格罗皮乌斯依据预制设计原理所作的示范工厂和办公楼设计使他在德国建筑界名声大噪。
当时他曾致书魏玛大公,陈述他建立新型的艺术与工业相结合的教育体系的理想。
但由于战争爆发,格罗皮乌斯应征入伍,直到1918年战争结束后,魏玛共和国对能够重包豪斯设计的华根菲尔德台灯振德国经济的一切建议都给予关注,格罗皮乌斯的设想才得以受到重视。
格罗皮乌斯坚定地贯彻自己的原则,决心使艺术与技术相结合,团结艺术家和建筑师、工程师一起创造新的实用而美观的各种日常生活用品、工业制品和房屋。
为培养能担负这个任务的新型设计人才,包豪斯的教学采用了“工厂学徒制”,学生入学后须先经过半年的基础教育,学习的内容包括“基本造型”、“材料研究”或“工厂原理与实习”。
基础教育完成后,学生方能进入工厂和工作室,接受三年的学徒制教育。
成绩合格者获“技工证书”,成绩优异者可经过考试升入“包豪斯建筑研究部”,修业期满,成绩合格者才能得到“包豪斯文凭”。
本报记者梁婷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作为战败国的德国四分之三的城市建筑在战火中成为一片废墟。
这时,在德国中部的小城魏玛,一位名为沃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GROPIUS)的设计师却与所有沮丧的德国人不同,他以极大的热情写信给政府,说:“德国百废待兴,成立一所现代建筑设计学校是当务之急。
”周围的人都以为这个人疯了。
没想到,战争结束四个月以后,原萨克逊大公美术学院和国家工艺美术学院合并,1919年4月1日“国立包豪斯设计学院”成立,格罗皮乌斯成为该院的首任院长。
在开学那天,格罗皮乌斯说的那句话在90年后依然让人心潮澎湃:“让我们建造一幢将建筑、雕刻和绘画融为一体的新的未来殿堂,并用千百万艺术工作者的双手将它矗立在高高的云端下,变成一种新信念的标志。
五、现代主义设计的萌起现代主义设计产生的背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世界各地,特别是欧洲的工业技术发展迅速,虽然工业技术发展,但是针对工业技术带来的必然结果—工具、机械、设备的现代设计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这些技术产品无论从功能上、外形上还是安全性、方便性上,都存在着众多的问题。
现代都市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而都市设计和都市的建筑设计并没有一个可以依据的模式,高层建筑的设计更是问题丛生。
新的商业海报、广告、书籍大量涌现,公共标志、公共传播媒介也与日俱增,而如何处理这些大量的视觉传达设计对象,如何处理这些众多的平面对象,设计界也是一筹莫展。
无论是英国、美国的工艺美术运动,还是欧美的新艺术运动、装饰艺术运动,显然都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它们的中心是逃避,甚至是反对工业化,反对现代文明。
因此必须有新的设计方式出现,来解决新的问题,来为现代社会服务。
现代设计的出现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
现代设计面临两个问题:1.如何解决众多工业产品、现代建筑、城市规划、传达媒介的设计问题,必须迅速形成新的策略,新的体系,新的设计观,新的技术体系,来解决这些问题,这是社会需求和商业需求迫在眉睫的任务。
2.正对以往所有设计活动只是强调为社会权贵服务的中心,如何形成新的设计理论和原则,以致使设计能够第一次为广大的人民大众服务,彻底改变了设计服务对象的问题。
针对这两个问题,世界各国的设计先驱们都努力地探索,为解决第一方面的问题,出现了现代设计体系;为解决第二方面的问题,形成了现代主义设计思想。
他们相辅相成,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一个是技术层面的,一个是思想层面的,他们的结合形成了现代设计的总体。
现代主义的形式与特征○1功能主义特征。
强调功能为设计的中心目的,而不再仅以形式为设计的出发点,讲究设计的科学性,重视设计实施时的科学性、方便性、经济效益性和效率。
○2形式上提倡非装饰性的简单几何造型。
受到艺术上的立体主义影响。
具体建筑有以下几个特征:六面建筑。
现代设计的发展脉络现代设计的发展脉络现代设计的发展是一个跨越多个世纪、涉及全球各地的复杂过程,它伴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变革以及文化的交融而不断演变。
从最初的萌芽阶段到如今的多元化发展趋势,现代设计不仅反映了人类审美观念的变化,更体现了功能主义、简约风格以及文化多样性的深刻影响。
现代设计的全球起源与早期发展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现代设计的萌芽自1850年以来,世界各国的设计史开始呈现出明显的发展趋势。
这一时期的现代设计,主要起源于欧洲,尤其是英国和德国。
工业革命带来的机械化生产,使得设计开始从手工艺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设计师们开始探索如何通过设计来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同时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
这一阶段的代表作品包括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和新艺术运动,它们强调手工艺的价值,反对机械生产的粗制滥造,提倡自然、优雅的设计风格。
工艺美术运动由威廉·莫里斯等人发起,强调手工艺的价值,反对工业化生产带来的粗制滥造,提倡自然、优雅的设计风格。
新艺术运动则以其流畅的线条和自然的形态而闻名,代表人物如赫克托·吉马德和阿尔丰斯·穆夏等,他们的作品在建筑、家具和装饰艺术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这些运动不仅在视觉上带来了新的审美体验,也在理念上推动了设计从手工艺向现代设计的转变。
包豪斯学派的影响1919年,德国魏玛的包豪斯学校成立,标志着现代设计教育的诞生。
包豪斯学派强调艺术与工业技术的结合,倡导简约、实用的设计风格。
这一理念对后来的现代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在建筑、家具和产品设计领域。
包豪斯学派的设计师们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将传统手工艺与现代工业生产相结合,创造出了既具有艺术美感又实用耐用的产品。
包豪斯的创始人沃尔特·格罗皮乌斯提出了“形式追随功能”的设计原则,强调设计应以实用性为核心。
包豪斯的教学方法也极具创新性,注重实践与理论的结合,培养出了一批具有现代设计思维的设计师,如马塞尔·布劳耶和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等。
现代设计意识的萌芽——英国“工艺美术”运现代设计意识的萌芽——英国“工艺美术”运动00一、威廉•莫里斯及其追随者如果说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始,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以及资产阶级革命的进行,在建筑设计领域率先对传统进行了挑战的话,那么,在包括机械制品在内的工业设计领域,其新观念的确立要来得迟缓,以至在工业革命发生以后的一段时间里,包括英国在内的国家的机械制品丑陋不堪,设计低劣,同时过分装饰、矫饰做作的维多利之风,在设计中的日渐蔓延,使传统的装饰艺术因失去了造型基础,而成了一个为装饰而装饰、画蛇添足的东西。
这种状态的日趋严重,终于导致在工业革命最早的发生地英国发生了工艺美术运动。
所谓工艺美术运动是起源于英国19世纪下半叶的一场设计运动。
以追求自然纹样和哥特式风格为特征,旨在提高产品质量,复兴手工艺品的设计传统。
这场设计运动由诗人兼文学家、设计师,被人誉称为“工业设计之父”的威廉•莫里斯倡导宣传和身体力行。
英国的文艺批评家和作家罗斯金提出了某些理论指导。
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1834—1896)出生于沃尔瑟姆斯托一个富有家庭,曾就读于牛津大学,后受过建筑师和画家的训练。
1851年,当伦敦举办“万国博览会”(Great Exhibition)时,年仅17岁的莫里斯随母亲前去参观,据说一进水晶宫展厅,他就大喊一声:“好可怕的怪物!”(图2-4)于是再也不肯去看那些粗劣外观造型的产品。
这件事使他立志投身于设计事业。
从他的一生来看,他早年酷爱欧洲中世纪的文明和建筑艺术风格,曾携同学游历法国,为法国庄严宏伟的哥特式建筑所折服,立志做一名推广哥特式建筑风格的建筑师。
后来他受到主张忠实于自然新画风的拉斐尔前派艺术家的影响,决定改变初衷,做一名拉斐尔前派的画家。
真正使他投身于设计事业则是始于1859年。
1857年,为了结婚,莫里斯请设计师菲利蒲•韦伯设计以红砖瓦构成的“红房子”(Ked House)(图2-5),这幢房子充分体现了工艺美术运动在建筑设计方面的思想,创立了建筑设计的四条基本原则。
五、现代主义设计的萌起现代主义设计产生的背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世界各地,特别是欧洲国家的工业技术发展迅速,虽然工业技术发展,但是针对工业技术带来的必然结果—工具、机械、设备的现代设计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这些技术产品无论从功能上、外形上还是安全性、方便性上,都存在着众多的问题。
现代都市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而都市设计和都市内的建筑设计并没有一个可以依据的模式,高层建筑的设计更是问题丛生。
新的商业海报、广告、书籍大量涌现,公共标志、公共传播媒介也与日俱增,而如何处理这些大量的视觉传达设计对象,如何处理这些众多的平面对象,设计界也是一筹莫展。
无论是英国、美国的工艺美术运动,还是欧美的新艺术运动、装饰艺术运动,显然都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它们的中心是逃避,甚至是反对工业化,反对现代文明。
因此必须有新的设计方式出现,来解决新的问题,来为现代社会服务。
现代设计的出现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
现代设计面临两个问题:1.如何解决众多工业产品、现代建筑、城市规划、传达媒介的设计问题,必须迅速形成新的策略,新的体系,新的设计观,新的技术体系,来解决这些问题,这是社会需求和商业需求迫在眉睫的任务。
2.正对以往所有设计活动只是强调为社会权贵服务的中心,如何形成新的设计理论和原则,以致使设计能够第一次为广大的人民大众服务,彻底改变了设计服务对象的问题。
针对这两个问题,世界各国的设计先驱们都努力地探索,为解决第一方面的问题,出现了现代设计体系;为解决第二方面的问题,形成了现代主义设计思想。
他们相辅相成,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一个是技术层面的,一个是思想层面的,他们的结合形成了现代设计的总体。
现代主义的形式与特征○1功能主义特征。
强调功能为设计的中心目的,而不再仅以形式为设计的出发点,讲究设计的科学性,重视设计实施时的科学性、方便性、经济效益性和效率。
○2形式上提倡非装饰性的简单几何造型。
受到艺术上的立体主义影响。
具体建筑有以下几个特征:六面建筑。
设计的萌芽:其代表作《考工记》、《博物志》设色之功分为:画、缋、锺、筐、慌西方美术史之父:瓦萨里的三项艺术之父(建筑、绘画、雕塑)西方最早的美学专注:拉斯金的《建筑的七盏明灯》、赫加斯的《美的分析》现代理论专注:1。
“设计学校”为中心的设计教育理论,德雷晒、欧文斯2.对工业革命作出反响的人物:普金、莫里斯、帕斯金关于设计理论的理解:1..20世纪初勒*柯布西埃2.二战期间发展起来的人体工程学3.60年代的书籍:《设计新编的系统方法》、《设计程序的结构》,将系统的引进设计4. 多元发展的设计研究,其目标是将设计尽可能的放在最为广阔的社会背景中去研究设计批评:设计批评的定义:又称设计评论,是设计学科、设计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以设计鉴赏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基础,对多种设计现象与设计产品进行分析与研究批评的认识活动,他是一种高层次的设计接收活动2.在理论上讲设计批评与设计史是不可分割的设计史的工作是建立在设计批评之上的,而设计批评家的工作是建立于设计史教育和经验中的3.设计批评的任务:以独特的客观的立场或角度,通过各种媒介来描述或是阐述和评价具体的设计作品设计批评是追求的是价值判断设计批评是来自设计实践,设计实践是设计师的基础4..设计批评包括:产品、设计师、设计思想、某一时间段的设计发展做出的评价与批评5.设计批评的方式:国际博览会、群体批评、职业家的批评6.设计批评的原则:公开公正公平7.设计批评的特性:科学性文化性艺术性实用性设计批评与设计理论:设计批评是一种理论性的批判活动促进了现代设计的发展,给设计理论的总结提供了具体的事例设计理论:是对设计本身的规律性总结与概括】建立在设计师批评的基础上的是对设计批评的进一步的抽象与概括设计的一般行原则1.周恩来总理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设计原则、实用性经济性美观性设计的特征实用性审美性艺术性大众性时代性经济性科学性象征性创造性工业产品设计基本特征:简洁明确耐用适用功能:功能性安全性愉快性11.设计的分类设计的分类:视觉传达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是为了创造性的构成并传达视觉信息所作的设计,通过视觉媒介表现完成传达信息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