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净化空调机组选型方法
- 格式:docx
- 大小:48.50 KB
- 文档页数:2
组合式空调器选型指南目前,在各类综合性功能高层建筑的中央空调系统中,往往对所需温度、湿度、新风量、冷(热)负荷的空气气流组织,采用分层或分区进行集中处理,其优点是便于建筑物内的物业管理和使用中的节能。
组合式空调机组的特点是以功能段为组合单元,用户可根据空气调节和空气处理的需要,任选所需各段进行自由排列组合,有极大的自由度和灵活性。
考虑到运行和检修方便、气流均匀等因素,应适当设置中间段。
选型时必须注意到以下几点:1、向制造厂家提供组合式空调机组所需功能段的组合示意图。
示意图上应注明所选机组型号、规格、段号、功能段长度、排列先后次序以及左右式方位等基本要求。
2、组合式空调机组的操作面规定为:(1)送、回风机有传动皮带的一侧;(2)袋式过滤器能装卸过滤袋的一侧;(3)自动卷绕式过滤器设有控制箱的一侧;(4)冷(热)媒进、出口的一侧,有排水管一侧;当人面对机组操作时,气流向右吹为右式,反之则为左式,选型订货时需说明所需机组的左、右式。
3、选用表冷器、加热器和消声器前,必须设置过滤器(段),以保护换热器和消声器表面清洁度,防止堵塞孔、缝,并应设置中间段。
4、喷水段、表冷段等,除已有排水管接至空调机组之外,还应考虑排水的水封装置。
5、选用喷水室(段)时,应说明几级几排。
6、选用表冷器、加热器(段)时,应注明型式和排数,使用的冷(热)媒性质、温度和压力等。
机组用蒸汽供热时,空气温升不小于20℃;以热水加热时,空气温升不小于15℃。
7、选用干蒸汽加湿器需要说明加湿量、供汽压力和控制方法(手动、电动或气动)。
8、选用风机段要说明风机的型号、规格、安装形式、出风口位置,风机段前应设置中间段,保证气流均匀。
新风机组的空气焓降应不小于34kJ/kg.9、注明各风口接口的位置、方向和尺寸,送、回风阀的型式、规格,采用的控制方式(手动、电动或气动)。
风机出口应有柔性短管,风机底座应有减振装置。
10、需要留出的观察孔以及仪表安装孔位置和个数,风机供电的引线位置走向。
组合式空调箱各功能段及选用原则组合式空调机一般都有三个以上的功能段所组成。
如:初效新回风段、表冷挡水段、加热段、加湿段、二次回风段、风机段、消声段、中效过滤段、杀菌段以及热回收段等,可通过不同功能段的组合,实现不同的空气处理要求。
组合式空调机对机组的漏风率、冷桥因子、箱体机械强度等都有较高要求。
混合段空调机组需选用混合段作为系统回风与新风混合之用。
通常在回风口和新风口安装有风阀,两个风阀实现联动,即当一个风阀开大,另一个风阀将关小。
风阀带有手动调节器。
混合段一侧设有维修门,维修门方向可在定单中指明。
未指明的维修门方向默认为机组盘管段进出水管一侧。
如混合段只需要法兰而不需要风阀、不需要手动调节器、需要联动以及需要带电动调节器时,均应在定单中指明。
组段原则:设置在空调机组的进风侧最前端。
混合过滤段混合过滤段是在混合段的基础上,将板式初效过滤器加入段内,其余功能及组段原则与混合段完全相同。
板式初效过滤器安装方式:侧面安装,设置有滑道,可以打开侧面的维修门,装入或抽出过滤器。
优点:装拆方便,不需要正面安装所需要的空段。
板式初效过滤段可拆卸式铝合金框架板式初效过滤器,滤料为无纺布,可以清洗十余次,还可以方便地更换滤料,过滤框重复使用,以降低用户的使用成本。
这种G4效率的过滤器,常用于空调与通风系统的初级过滤,以保护系统中的下一级中效过滤器;也适用于只需一级过滤的简单空调和通风系统。
活性炭板式初效过滤器:化学过滤器——活性炭板式初效过滤器,可以吸附空气中的有害气体,比如酸性气体、碱性气体、甲醛、汞蒸汽、放射性气体、恶臭等。
该种过滤器与普通板式初效过滤器规格、尺寸、过滤精度以及风阻相同。
安装方式:有侧面和正面安装两种方式。
板式初效过滤段侧面安装时,设置有滑道式过滤器支架,可以打开侧面的维修门,装入或抽出过滤器。
优点:装拆方便,不需要正面安装所需要的空段。
组段原则:板式初效过滤段单独作为一个运输段时,该段段长为3M;当与其他段组合成运输段体时,该板式初效过滤段段长为2M。
组合式空调机组知识及设计选型组合式空调机组是一种集制冷、制热、除湿和通风功能于一体的空调系统,广泛应用于大型商业建筑、工厂、医院、酒店等场所。
了解组合式空调机组的知识以及如何进行设计选型对于工程师和设计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在1200字以上的篇幅中介绍组合式空调机组的基本知识以及设计选型的相关内容。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组合式空调机组的基本原理和构成。
组合式空调机组由制冷机组、热水机组、空气处理机组和空气配管系统组成。
其中,制冷机组用于制冷,热水机组用于制热,空气处理机组用于净化和调节空气质量,空气配管系统用于将处理后的空气输送到各个房间。
组合式空调机组的制冷机组一般采用压缩机制冷,根据需求可选择螺杆式压缩机、螺杆离心式压缩机、螺杆溶液压缩机等不同类型的压缩机。
压缩机的选择要考虑到制冷量、能效比、噪音等因素。
制冷机组还包括冷凝器、蒸发器、膨胀阀等组件,它们共同完成制冷工作。
组合式空调机组的空气处理机组主要包括过滤器、换热器、风机等组件。
过滤器用于过滤空气中的颗粒物,换热器用于进行热交换,风机用于将处理过的空气送出。
换热器的类型有板式换热器、空调盘管等,选择时考虑到传热效果、空气净化效果、噪音等因素。
在进行组合式空调机组的设计选型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空调负荷计算:根据建筑的用途、面积和周围环境等因素,计算出所需的制冷量和制热量。
2.能效比:选择具有较高能效比的组合式空调机组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减少使用成本。
3.噪音控制:选择噪音较低的压缩机、风机等组件,或通过使用隔音材料、隔音罩等方法来控制噪音。
4.空气质量控制:选择适当的过滤器和换热器,以提高空气净化效果。
5.设备尺寸和布局:考虑到建筑物的空间限制,选择适合的机组尺寸和布局,以确保机组的正常运行和维护。
6.成本控制:需要综合考虑机组的采购成本、使用成本以及日常维护成本等,选择性价比较高的机组。
总之,组合式空调机组的知识和设计选型对于工程师和设计师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组合式空调机组的选型作者:刘锦云张伟来源:《科学与财富》2016年第07期摘要:组合式空调机组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空调设备,其选型是否正确、恰当,直接影响到整个空调工程是否能达到设计要求,满足功能需要,在深化设计及施工中应引起充分重视。
本文结合具体实例详细介绍了组合式空调器机组的选型步骤及要领。
关键词:组合式空调器;深化设计;选型;在进行组合式空调机组选型时,主要以空调系统所需要的送风量及系统总冷负荷来选配合适型号的空调机组。
首先根据空调系统负荷计算结果确定该空调箱所需风量、风压、冷热量以及出风口噪声和空气过滤要求。
由于设计或制造等多方面原因,在使用中常会发现选用的组合式空调机组存在风量不足、冷量不足、箱体外表结露、凝水盘溢水、表冷器段后带水等问题。
因此在设备选型时,要严格把好质量关,防患于未然。
为防止箱体外壳结露,国家标准规定箱体保温层热阻应不小于O.68m2/kW,同时还要防止箱体各段联接处产生冷桥。
保温材料目前多采用PEF或聚氨酶发泡。
目前有些厂家为了缩小产品的外形尺寸,往往将空调箱的迎风面风速取得较大,这样就造成了空调箱表冷段后带水的后果。
如挡水板设计不合理,那这个问题就更严重了。
所以在选型时应将表冷器迎风面风速控制在2~2.5m/s为宜。
国家标准规定,组合式空调箱在箱内静压为700Pa时,机内漏风率不得超过3%。
在实际使用中,现场空调箱漏风率竟有过高达10%的现象。
经分析这主要是由下面几点原因造成的。
①密封材料性能不好。
②机组结构设计不合理。
③现场安装质量差。
④大风量空调箱箱体刚性差,当启停运行时易产生变形。
国内厂家的表冷器设计选型依据,多以小样试验结果的经验公式进行放大计算。
这本身就存在一定误差,且有某些企业自己没有试验条件而抄袭其他厂家的相关样本。
这是目前造成国内许多厂家此类产品冷、热量不足的主要原因。
这个问题是目前组合式空调机组使用中发生最为普遍的一个现象,用户的反应也最为强烈。
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有这样几点:①迎风面风速过大。
组合式空调机组各段体设计选型概述本课件描述了组合式空调机组的设计参数、性能要求、设计⼯况及各元件设计和选型⽅法。
功能段包括混合段、初效过滤段、中效过滤段、表冷段、热盘管段、电加热段、各种加湿、风机段、消声段等⼆⼗余种功能段。
组合式空调机组的具体命名⽅法可参阅GB/T14294-2008《组合式空调机组》:组合式空调机组的基本设计⼯况:风机段、消声段等进⾏⾃由组合,对空⽓的进⾏处理,满⾜客户对空⽓洁净度和舒适度、环境噪声的需求。
现⾏标准:GB/T14294-2008《组合式空调机组》,该标准侧重空⽓动⼒和热⼯能;EN1886-1998《建筑通风⽤空⽓处理机组机械性能》,该标准是EN标准系列中建筑通风和空调⽤机组系列标准的⼀部分,侧重箱体结构的机械性能。
换热器设计计算⽅法换热器⽤来实现空⽓与热源载体——⽔进⾏能量交换的设备,是空调末端产品中最重要的部件之⼀。
主要构件有进出⽔管、集⽔管、铜管、翅⽚、U型管、端板等,下⾯主要介绍表冷器⼤⼩、翅⽚形式、铜管⼤⼩等的选择,其结构上的知识不做介绍。
⼀般换热器的命名⽅法:换热器的中⽂名称加三个主参数,即:换热器 M*N*L,M表⽰换热器厚度⽅向铜管排数,N表⽰换热器⾼度⽅向的铜管数,L 表⽰换热器有效长度(即换热铜管长度),如:换热器 4*20* 1500,表⽰4排换热器,⾼度⽅向有20根管,换热器铜管的有效长度为1500。
换热器的其他构件相关尺⼨都是以这三个基本参数为依据换算⽽来。
换热器的的系列代号⽅法如下:完整的换热器的表⽰⽅法如下:ZK.HRQ3Z 换热器M×N×L (换热器系列部件图样代号及名称)ZK.HRQ3Z 换热器8×24×2015 (换热器系列部件图样代号及名称)表⽰换热管规格为φ16、总⽔管通径为DN65(3型管)、8排(M=8)换热管、每排管数为24(N=24)、换热器迎风⾯长度或换热管有效长度为2015mm(L=2015)的左式换热器。
一、空气计算空气计算是指对需要通风、降温、换气等部位进行换气计算的过程。
在进行空调系统的选型和计算数据时,空气计算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需要根据建筑物的面积、高度、使用功能、人员密度等因素来进行合理的计算。
在空气计算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但不限于:1. 建筑物的使用功能:不同功能的建筑物对空气流通的需求是不同的,比如办公室、工厂、医院等不同类型的建筑物需要考虑不同的空气流通量。
2. 人员密度:建筑物内的人员密度也会对空气计算产生影响,人员密集的地方需要更多的空气流通,以保证空气的清新。
3. 温度要求:不同地区的气候不同,对空调的温度要求也不同。
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空调机组的选型,以保证能够满足建筑物内的温度要求。
二、暖通组合式空调机组选型暖通组合式空调机组是一种集中供冷、供热、新风、排风、空气净化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空调系统。
在选型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功率和容量:根据建筑物的面积和使用功能,确定暖通组合式空调机组的功率和容量,以保证能够满足建筑物的需求。
2. 系统的稳定性:选型时需要考虑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以及机组的运行效率和能源消耗情况。
3. 新风和排风量:根据建筑物的人员密度和空气流通需求,确定新风和排风量,以保证室内空气的清新。
4. 空气净化和过滤:考虑到空气中的污染物和细菌,暖通组合式空调机组在选型时需要考虑空气净化和过滤的功能,以保证室内空气的清洁和健康。
三、计算数据在进行暖通组合式空调机组的选型和计算数据时,需要根据空气计算的结果,确定机组的参数和性能指标,具体包括但不限于:1. 制冷量和制热量:根据建筑物的需求,确定暖通组合式空调机组的制冷量和制热量,以保证能够满足建筑物的温度要求。
2. 风量和风速:根据空气计算的结果,确定机组的风量和风速,以保证能够满足建筑物内的空气流通需求。
3. 能耗指标:考虑机组的能源消耗情况,确定机组的能耗指标,以保证能够在运行中达到节能环保的要求。
组合式空调机组知识、设计选用、ZK型目录概述第一章换热器(表冷器)如何设计第二章风机和风机电机的设计选型第三章加湿器的知识和设计选型第四章风阀及电动执行器的设计选型第五章过滤器的知识和设计选型第六章消声器知识和设计选型第七章减震器的知识和设计选型第八章转轮热回收装置的知识和设计选型第九章框架防冷桥原理介绍第十章挡水板的设计选型方法和工作原理概述组合式空调机组的型号很多,不同公司的产品也不一样,功能段包括混合段、初效过滤段、中效过滤段、表冷段、热盘管段、电加热段、各种加湿、风机段、消声段等二十余种功能段。
组合式空调机组的具体命名方法可参阅组合式空调机组产品分类与型号命名()组合式空调机组的基本设计工况:项目供冷工况供热工况备注干球温度℃27+ 21+湿球温度℃+ --进水温度℃7+ 60+1 有蒸汽加热的,不同公司的产品不一样出水温升℃5+ --风量(m3/h) 名义风量出口风压(Pa) 根据客户需要选择合适的风机功能段功能段是根据客户的要求进行匹配,无具体的设计要求混合段、初效过滤段、中效过滤段、表冷段、热盘管段、电加热段、加湿段、风机段、消声段等进行自由组合,对空气的进行处理,满足客户对空气洁净度和舒适度、环境噪声的需求。
第一章换热器设计计算方法换热器用来实现空气与热源载体——水进行能量交换的设备,是空调末端产品中最重要的部件之一。
主要构件有进出水管、集水管、铜管、翅片、U 型管、端板等,下面主要介绍表冷器大小、翅片形式、铜管大小等的选择,其结构上的知识不做介绍。
我们公司换热器的命名方法:换热器的中文名称加三个主参数,即:换热器 M*N*L ,M 表示换热器厚度方向铜管排数,N 表示换热器高度方向的铜管数,L 表示换热器有效长度(即换热铜管长度),如:换热器 4*20* 1500,表示4排换热器,高度方向有20根管,换热器铜管的有效长度为1500。
换热器的其他构件相关尺寸都是以这三个基本参数为依据换算而来。
组合式空调机组是由各种空气处理功能段组装而成的不带冷、热源的一种空气处理设备,应用于风管阻力大于等于100Pa的空调系统中。
组合式空调机组的特点是以功能段为组合单元,用户可根据空气调节和空气处理的需要,任选所需各段进行自由排列组合,有极大的自由度和灵活性。
民用建筑中组合式空调机组的功能段通常包括:新风段、新风与一次回风混合段、均流段、过滤段(粗、中效过滤,空气质量要求严格的场所会设高效过滤、化学过滤等等)、冷却段、加热段、加湿段、风机段(送风机、回风机或排风机段)、热回收段、中间段等。
作为业主方或施工单位采购空调机组时,应根据暖通设计师的机组组段图,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与设备制造商在材质、制造工艺、结构性能、选型计算、其它专业(如电气控制箱,变频器等)或配件等方面进行认真细致地技术及商务沟通,确保制造的空调机组满足设计功能、结构简捷、造型美观、节能、噪音低、占用空间少、安装维修方便。
笔者作为施工企业的技术人员,结合组合式空调机组选型采购的工作实践,总结出以下几个重点环节,供大家参考。
1. 采购方需向设备制造厂家提供的选型、计算资料如下:(1)组合式空调机组的设备参数,包括设备名称,设备编号,服务区域,风量(包括新风量、回风量、送风机和回风机的风量),机外余压(包括送风机、回/排风机的机外余压),总冷负荷,总热负荷,盘管段的水阻力,加湿型式及加湿量,热回收段的技术参数(包括热回收的型式,显/潜热的回收效率,新风、排风侧的阻力,驱动电机功率等),过滤器的要求,各功能段的设计功率,设备的噪音要求等。
(2)空调机组的组段图(参见图1-1)。
3)选用表冷器、加热器(段)时,应注明使用的冷(热)媒性质、温度和压力等。
机组用蒸汽供热时,空气温升不小于20℃;以热水加热时,空气温升不小于15℃。
(4)空调机组的安装详图。
注明各功能段接口的位置、方向和尺寸;注明空调机组的冷冻水供回水管、热水供回水管、冷凝水管的管径,以及机组的左右式;同时,安装详图应显示机组的安装位置及安装空间。
组合式净化空调机组选型方法组合式净化空调机组的选型应按下述方法进行:1)根据洁净室的种类、空气处理方式及焓湿图上的相关参数选择各功能段,并对各功能段进行科学的排序。
对于生物洁净室,宜采用风机在表冷器前的排列顺序,将表冷器处于正压段,可消除表冷器积水盘内冷凝水不易排出的弊病及因积水而擎生细菌的隐患。
对于这种组合的缺点可采用前面提出的措施来弥补。
排序时应把中效过滤器放在正压段,粗效过滤器一般放在负压段。
新风如图6-47所示的组合方式在实际工程中经常可以看到,几乎成了各种书籍中推荐的经典组合。
当新风处理不当时,如只在新风入口装设粗效过滤器(有的只装一层粗效无纺布)。
那么,经粗效过滤的新风与回风混合后再经过粗效过滤段过滤。
这种组合顺序很显然不科学。
因为经租效过滤的新风含尘浓度很高,而回风含尘浓度略高于洁净室动态级别下的平均浓度,很干净。
把二者混合再经过粗效过滤后含尘浓度仍然较高,对热交换器起不到很好的保护作用,而且带入系统的微粒也增多。
如果把粗过滤段换成中效过滤段,效果较好。
若把新回风混合段放在此中效过滤段的后面,效果更好。
也就是新风经入口的粗效过滤器过滤,再经机组内的中效过滤器过滤,然后再与回风混合。
所以,把新风经粗效、中效两级过滤或粗效、中效、亚高效三级过滤后再引入组合式净化空调机组是很科学的理念。
这么做,初投资增加不多(因为新风量不太大),而长期运行的成本降低不少。
但这么做,由于新风通道上阻力增加,与回风通道上的阻力不易平衡。
所以,吸入的新风量不易保证,只能在新风通道上增加风机。
这样,系统就变得复杂。
若新风经两级或三级过滤后再与回风混合,图6-47所示的粗效过滤段就可去掉。
若采用臭氧灭菌段,应放在加湿段的前面,以延长臭氧发生器的寿命。
2)根据机房的设备平面布置图及送、回风管的洞口位置,确定机组的接管方向(左式或右式)。
机组接管方向的判断,面对表冷器(或加热器)的进风气流,其进、出水管位于左侧的称为左接管,位于右侧的称为右接管。
论民用建筑组合式空调机组的采购选型摘要:组合式空调机组是一种适用于民用建筑的空调设备,由室内机和室外机两部分组成,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和环境进行灵活的组合和安装。
组合式空调机组具有节能、高效、安全、舒适等优点,是目前市场上比较流行的一种空调产品。
但是,如何选择合适的组合式空调机组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组合式空调机组的采购要点。
关键词:民用建筑;组合式空调机组;采购选型1组合式空调机组的组成和运行原理组合式空调机组的主要部件有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风机、过滤器、干燥器等。
压缩机是空调系统的动力部件,它将低压低温的制冷剂压缩成高压高温的气体,送入冷凝器。
冷凝器是空调系统的热交换部件,它将高压高温的制冷剂气体与环境空气或水进行热交换,使制冷剂气体冷凝成液体,释放出热量。
膨胀阀是空调系统的节流部件,它将高压高温的制冷剂液体通过一定的开度降低压力和温度,进入蒸发器。
蒸发器是空调系统的另一个热交换部件,它将低压低温的制冷剂液体与送风机送来的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使制冷剂液体蒸发成气体,吸收热量。
风机是空调系统的送风部件,它将室内空气通过过滤器和干燥器进行净化和除湿,然后送入蒸发器进行冷却或加热,再送回室内。
过滤器和干燥器是空调系统的辅助部件,它们分别用于去除空气中的尘埃和水分,保证空气质量和制冷剂干燥[1]。
组合式空调机组的运行模式有制冷模式和加热模式。
在制冷模式下,制冷剂在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之间循环流动,从室内空气中吸收热量,向环境中排放热量,实现室内温度的降低。
在加热模式下,制冷剂在压缩机、蒸发器、膨胀阀和冷凝器之间循环流动,从环境中吸收热量,向室内空气中排放热量,实现室内温度的升高。
组合式空调机组可以通过电子控制系统自动切换运行模式,根据室内外温度和湿度的变化,保持室内舒适度。
2组合式空调机组的优点2.1节能组合式空调机组可以根据室内外温差和负荷变化,自动调节制冷量和制热量,从而达到节能的效果。
组合式净化空调机组选型方法组合式净化空调机组的选型应按下述方法进行:
1)根据洁净室的种类、空气处理方式及焓湿图上的相关参数选择各功能段,并对各功能段进行科学的排序。
对于生物洁净室,宜采用风机在表冷器前的排列顺序,将表冷器处于正压段,可消除表冷器积水盘内冷凝水不易排出的弊病及因积水而擎生细菌的隐患。
对于这种组合的缺点可采用前面提出的措施来弥补。
排序时应把中效过滤器放在正压段,粗效过滤器一般放在负压段。
新风如图6-47所示的组合方式在实际工程中经常可以看到,几乎成了各种书籍中推荐的经典组合。
当新风处理不当时,如只在新风入口装设粗效过滤器(有的只装一层粗效无纺布)。
那么,经粗效过滤的新风与回风混合后再经过粗效过滤段过滤。
这种组合顺序很显然不科学。
因为经租效过滤的新风含尘浓度很高,而回风含尘浓度略高于洁净室动态级别下的平均浓度,很干净。
把二者混合再经过粗效过滤后含尘浓度仍然较高,对热交换器起不到很好的保护作用,而且带入系统的微粒也增多。
如果把粗过滤段换成中效过滤段,效果较好。
若把新回风混合段放在此中效过滤段的后面,效果更好。
也就是新风经入口的粗效过滤器过滤,再经机组内的中效过滤器过滤,然后再与回风混合。
所以,把新风经粗效、中效两级过滤或粗效、中效、亚高效三级过滤后再引入组合式净化空调机组是很科学的理念。
这么做,初投资增加不多(因为新风量不太大),而长期运行的成本降低不少。
但这么做,由于新风通道上阻力增加,与回风通道上的阻力不易平衡。
所以,吸入的新风量不易保证,只能在新风通道上增加风机。
这样,系统就变得复杂。
若新风经两级或三级过滤后再与回风混合,图6-47所示的粗效过滤段就可去掉。
若采用臭氧灭菌段,应放在加湿段的前面,以延长臭氧发生器的寿命。
2)根据机房的设备平面布置图及送、回风管的洞口位置,确定机组的接管方向(左式或右式)。
机组接管方向的判断,面对表冷器(或加热器)的进风气流,其进、出水管位于左侧的称为左接管,位于右侧的称为右接管。
接管应置于机组的操作面。
3)风机段的选择,该段中风机的参数及质量至关重要,风量与风压裕量不宜太大。
随着施工技术的提高,风管的气密性有了很大的提高,故风管系统的漏风系数取下限即可。
在选择风机时,风量与压头很难同时满足。
在认真进行系统的阻力计算并考虑裕量后,应优先满足压头要求,同时兼顾风量要求,这时有可能风量“稍”小点,这也没有关系。
因为计算风量时已考虑了一定的富裕量,且净化空调系统过滤器的终阻力通常是按初阻力的两倍来考虑的,系统运行的实际阻力大多数时间小于计算阻力,所以风机性能曲线与系统的阻力曲线的交点会向右移,这样实际风量会增大。
如果风机压头选取太高,会导致噪声增大,风量增大,造成浪费。
在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选择转速小于等于1450r/min的风机,配置弹簧式减振器,这样可大大降低机组噪声。
4)表冷器的选型。
最好根据焓湿图上空气处理过程曲线上的相关参数和冷水进口水温等参数进行选型。
在工程设计中,有的设计人员图省事直接套用机组样本上的冷量参数来选型,尽管考虑了安全裕量,但这样做多数不能满足空气处理的要求。
试想,表冷器排数较少,若增加表冷器的断面面积,其处理冷量会增加。
但当湿负荷较大时,能满足处理要求吗?很显然不行。
所以,当湿负荷较大时,增加表冷器的排数才可满足其处理要求。
有些生产厂家的机组样本,给出了机组处理的全热量、潜热量参数,可由这两个参数在焓湿图上画出所选机组表冷器处理空气的曲线,若该曲线的斜率不大于所要求的空气处理过
程曲线斜率,则所选机组符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