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哈哈渠道案例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7.28 MB
- 文档页数:2
“娃哈哈营养快线”成功案例分析“娃哈哈营养快线”成功案例分析, 行业:食品饮料, 案例类型:全案媒体类型:混媒, 策划执行单位:TOM户外传媒集团•福建唐码新奥公司, 实施时间:2004 实施地点:全国性案例简介广告主:娃哈哈实施时间:2004年底至今实施范围:全国核心策略:线上线下联动,打造国内第一款早餐高端饮品创新点:营养早餐从早餐饮品进入日常消费,从白领为主进入全家共享,从一线市场进入全国市场。
四年多的市场征程,应该说娃哈哈营养快线一直呈现着快速增长的态势。
日渐扩大的消费群,以及堪称一枝独秀的研发技术,让我们去回顾整个市场营销过程,证明了创新力在产品、以及市场方面的巨大能量。
颠覆市场升级创变——“娃哈哈营养快线”四年营销战役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概述近10年来,中国乳品消费量以年均14.6%的速度增长,目前人均已达25公斤。
但是这个消费水平与世界水平的差距还很大。
这也预示着中国乳品市场空间仍很大。
业界预计,未来5至10年内中国乳品行业收入将保持20%左右的增长速度,但竞争也会愈加激烈。
娃哈哈营养快线产品自2005年上市以来,以其鲜明的产品创新和品牌定位,快速进入液态乳产品市场,并在液态乳领域被称为“特色产品”。
经过近几年的潜心经营,营养快线已经成功地确立了自己的产品和品牌区隔。
“比果汁更好喝、比牛奶更营养”的产品诉求,“营养早餐”的品牌定位,始终延续着娃哈哈“健康、快乐”的品牌理念并在市场上建立了自己独特的品牌形象。
产品及定位——高端、细分的乳饮料营养快线的创新灵感来源于欧美国家现调的早餐食品,我们参考中国营养学会制定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推荐摄入量标准(DRIs),添加了15种营养素,因此我们将她定位为早餐饮料。
营养快线跟娃哈哈之前的产品确实是不同的,其目标消费者更具有明确性和细分性,营养快线“果汁+牛奶”的特性,使这一产品超越了普通饮料的范畴,进入了家庭的消费。
而匆忙的早餐,是白领日常遇到的问题,营养快线正好解决了这一问题。
串货案例分析窜货,又称为倒货、冲货,就是产品越区销售。
一、娃哈哈是怎样控制窜货的娃哈哈集团公司2002年的销售收入超过60亿元,成为中国饮料业当之无愧的老大。
娃哈哈的每一个产品都没有高的技术含量,不存在技术壁垒,但娃哈哈却步步领先,一枝独秀,为何?这与其牢不可破的分销网络是密切相关的,而分销是企业最难控制和管理的内容,特别是其中的窜货问题,是所有企业面临的共同难题,被称为分销渠道的一个“顽疾”。
娃哈哈曾经出现过严重的窜货现象,现在却基本上控制了窜货。
那么,娃哈哈是怎样整治分销渠道的这个“顽疾”的呢?其实,从娃哈哈的管理制度上和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看出娃哈哈手握着对窜货极具杀伤力的“十把利剑”。
一、实行双赢的联销体制度娃哈哈在全国31个省市选择了1000多家能控制一方的经销商,组成了几乎覆盖中国每一个乡镇的联合销售体系,形成了强大的销售网络。
娃哈哈采用保证金的方式,要求经销商先打预付款。
打了保证金的经销商,与娃哈哈的距离大大拉近,极大地改变了娃哈哈的交易组织。
娃哈哈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宗庆后称这种组织形式为“联销体”。
经销商交的保证金也很特别,按时结清货款的经销商,公司偿还保证金并支付高于银行同期存款利率的利息。
宗庆后说:“经销商打款的意义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维护一种厂商之间独特的信用关系。
我们要经销商先付款再发货,但我给他利息,让他的利益不受损失,每年还返利给他们。
这样,我的流动资金十分充裕,没有坏账,双方都得了利,实现了双赢。
”娃哈哈的“联销体”以资金实力、经营能力为保证,以互信、互助为前提,以共同受益为目标指向,具有持久的市场渗透力和控制力,并能大大激发经销商的积极性和责任感,这些对防止窜货具有重要意义。
二、实行级差价格体系娃哈哈现在的销售网络构成是公司——特约一级经销商——特约二级经销商——二级经销商——三级经销商——零售终端。
如果娃哈哈不实行严格的价格管理体系,由于每个梯度都存在价格空间,这就为重利不重量的经销商窜货提供了条件。
娃哈哈的案例分析(样例5)第一篇:娃哈哈的案例分析娃哈哈的案例分析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创建于1987年,目前为中国最大的食品饮料生产企业,全球第四大饮料生产企业,仅次于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吉百利这3家国公司。
在中国29个省市建有100余家合资控股、参股公司,在全国除台湾外的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均建立了销售分支机构,拥有员工近3万名,总资产达268亿元。
公司拥有世界一流的自动化生产线,以及先进的食品饮料研发检测仪器和加工工艺,主要从事食品饮料的开发、生产和销售,主要生产含乳饮料、瓶装水、碳酸饮料、茶饮料、果汁饮料、罐头食品、医药保健品、休闲食品等八大类近100个品种的产品,其中瓶装水、含乳饮料、八宝粥罐头多年来产销量一直位居全国第一。
2010年,娃哈哈集团营业收入达到550亿元,纳税45亿元,利润60多亿元。
娃哈哈在资产规模、产量、销售收入、利润、利税等指标上已连续10年位居中国饮料行业首位,成为目前中国最大、效益最好、最具发展潜力的食品饮料企业。
娃哈哈坚持诚信经营,泽被社会。
二十年来累计向国家上交税金68亿元,资助教育和各类社会公益事业2亿多元;大力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项目,二十年累计采购各类农副产品价值达78亿元,直接和间接解决了40万农村人口的就业问题;在中西部、贫困地区、革命老区,东北老工业区投资建厂近40家,为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教父——宗庆后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宗庆后因其卓越的领导才能和经营能力,荣获全国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企业家、2002CCTV 中国经济年度人物、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袁宝华企业管理金奖、2005年度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企业领袖等荣誉,并光荣当选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并连任十一届人大代表。
宗庆后先生是娃哈哈的“教父”,“灵魂”。
没有宗庆后就没有娃哈哈。
有关宗庆后与娃哈哈的最新资料,可参见新书《宗庆后与娃哈哈一个著名企业的深度研究》。
目标市场选择定位、sword分析、4PS分析(产品策略、定价策略、分销策略、促销策略)产品定位及其原因1988 年是娃哈哈的初创期,而它却将产品首先定位在儿童营养液这个少人问津的产业市场调研,确认潜在的竞争优势,有效地、准确地向市场传播定位信息。
众所周知,中国人口众多,而其却放弃了这个巨大的市场,仅仅将产品的目标市场定位在 3 亿的儿童市场。
这样做的理由有三点:第一,当时社会上营养保健品有上千种,但大多数都是生产中老年营养品,唯独缺少一种针对儿童的营养品;第二,与此同时,家长们普遍存在着让孩子吃饭难的问题;第三,市场调研表示,大部分孩子缺铁、缺锌、缺钙问题严重。
在当时,科研机构对3006 名小学生进行了一次调查,结果发现有1336 名患有程度不同的营养不良症,缺锌,缺钙,缺铁等营养元素的竟占44.4%。
SWOT 分析4PS 分析三、营销渠道策略 劣势 Weaknesses ① 员工没有专业的培训,没有专业的知识。
并且员工的工资较低,导致员工的积极性不高,生产效率降低。
② 季节的差异,夏季与冬季差异大,导致销量的不稳定,出产量不能确定,导致浪费,减少收益。
③ 气温的不稳定会导致销量的不稳定,会有一些存货无法销售出去,过期变质。
威胁 Threats①国内市场不稳,外商威胁大 :巨大的市场潜力引来数家饮料巨头的垂青,形成多方资本扎堆有很多商家竞争。
如百事、可口可乐、康师傅等一系列的产品导致娃哈哈的销量减少。
②公司内部不稳定,员工的辞职率比较高,影响出产的进程,新的员工又要重新的熟悉产品的制造,导致产量减少。
网络建设的成功在过去的15 年里,让每个中国人都掏钱买过的品牌不会超过三种,而娃哈哈也可能是其中的一个。
这种“恰巧”却绝非巧合、偶然。
娃哈哈产品几乎覆盖了中国的每一个乡镇。
这是娃哈哈无与伦比的、独有的绝对优势。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与娃哈哈交过手的品牌有无数个,其一一溃败的原因并非因为娃哈哈有多强大,而正是因为娃哈哈这遍布全国城乡、无以匹敌的强势销售网络。
哇哈哈分销渠道案例及分析哇哈哈集团简介:成立于1987年的娃哈哈前身是杭州市上城区的一家校办企业,到1991年,创业只有3年的娃哈哈产值已突破亿元大关。
同年,娃哈哈兼并全国罐头生产骨干企业之一的杭州罐头食品厂,组建成立杭州娃哈哈集团公司。
1996年,娃哈哈与法国达能公司合资。
娃哈哈目前为中国最大的食品饮料生产企业,全球第四大饮料生产企业,仅次于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吉百利这3家跨国公司。
其主导产品娃哈哈果奶、AD钙奶、纯净水、营养八宝粥稳居全国销量第一。
其中乳酸奶饮料、瓶装饮用水的产销量已跻身世界大厂行列。
哇哈哈成功的四大法宝:集权管理提升企业的运作效率;保证金制度捍卫企业资金安全;联销体激发经销商热情;科技创新确保哇哈哈经久不衰,朝气蓬勃。
其中有两个因素是渠道的作用。
所以以下对其做描述和分析。
哇哈哈渠道发展过程:1987年校办企业施行代售制,1989年营养食品厂,进行第一阶段渠道建设,1991年,哇哈哈集团成立,进行第三阶段渠道建设,1996年全国化战略实施,进行第三阶段渠道建设。
哇哈哈是以代售起家的,既是代售直接指向渠道末端,其缺点是无法形成完整的价值传递网络。
到第一阶段时,哇哈哈渠道迅速铺展,与国有的糖醋酒批发公司及其下属的二三级批发站紧密合作,借用现有的渠道进行推广。
到期一阶段后期,农贸市场兴起冲击了国营糖醋酒批发公司的原有的渠道网络使得哇哈哈的渠道混乱、铺货困难。
第二阶段渠道变革建立自己的营销渠道与各地大客户联手,编制新的渠道网络,营销重心下移,渗透到各个地域。
到后期哇哈哈的举措屡步维艰。
从抢食现象到竞争白热化使得经销商与厂商的关系十分微妙。
哇哈哈出现了多头经销、冲货现象、暂时停滞引起恐慌性降价的现象。
第三阶段全国化战略使哇哈哈放弃了粗放式的营销经营路线向细化渠道网络方向发展,创造性的导致了联销体模式的产生。
(见表1)哇哈哈渠道发展阶段(表1)哇哈哈渠道现状:渠道结构——联销体。
从哇哈哈的方面来说可以避免店大欺客、加强对经销商的控制。
娃哈哈成功案例分析之一:赢在执行一、金融危机中逆势飘红的娃哈哈在刚刚过去的一年中,杭州娃哈哈集团可谓风波不断,一直处于风口浪尖之上。
外有雪灾、地震、通胀压力等众多不利因素影响着消费品市场,内有达能—娃哈哈纠纷的不断干扰。
尤其是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的金融危机,已经开始严重影响着我国的实体经济。
然而,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娃哈哈集团却一路上扬,逆势飘红。
2008年底,娃哈哈的营业收入、销售收入等经济指标相比去年,增幅达到30%以上,销售总额已逾300亿元。
根据中国饮料工业协会最新发布的饮料行业10强数据,2008年“娃哈哈”的产量占了10强总量的55.57%、销售占了65.84%、利税占了73.16%,均超过其余9强的总和。
至此,“娃哈哈”已经连续十年成为中国饮料行业“王者”。
娃哈哈在金融风暴当中表现出的优秀业绩,引起了众多业界人士的广泛关注与讨论。
专家学者们一致认为,超强的执行力是娃哈哈迈向辉煌的基本保证与关键所在,正如娃哈哈总裁宗庆后本人所说:“做企业就像打仗,抓住了机会就能一举成功,而要迅速抓住市场商机,必须确保“决策”和“执行”两大关键管理环节的有效和迅捷,减少管理中间环节。
”而在娃哈哈集团的领导层当中,不设置副总,管理机制采取扁平化管理,就是为了减少管理的中间环节,提升企业的执行力。
由此可见执行力在娃哈哈管理当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二、如何提升执行力执行力对于娃哈哈集团重要至极,那么如何提升自身的执行力,就成为了娃哈哈日常管理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
在娃哈哈的日常管理运营中,高效的工作指令的管理,构成了娃哈哈日常工作的基础与核心。
而对于工作指令的绩效考核则是员工考核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
过去,娃哈哈采取传统的工作指令管理方式方法,存在着诸多的弊病与缺点:(1)效率低下。
无论是工作指令的下达、反馈与评价,都要通过传统的电话、邮件、MSN等方式进行,造成了工作效率低下,且增加成本,容易造成铺张浪费;(2)缺乏实时性。
娃哈哈渠道案例分析小组成员姚苗苗 201190328崔宇微 201190332 专业市场营销班级 09级娃哈哈渠道案例分析——娃哈哈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一、渠道管理知识点:1、渠道定义:一种产品或服务从生产者到最终消费者所移动的路径。
2、《娃哈哈联销体协议简介》内容:协议中规定联销体成员的责任:①结清历史欠款。
②给娃哈哈打一定金额的保证金(一般为年预计销售额10%)。
③在保证金额度内订货,每月可分两次结清货款,超过保证金额度的订货必须先打款。
④不得以低于公司规定的最低价格出货。
⑤保证特定区域内的铺货、配送。
娃哈哈方的责任:①区域内独家供货。
②根据对方保证金金额,按月返还略高于银行利率的返息(如当年银行月息为1.2%,则娃哈哈的返息为1.5%;若银行月息为0.8%,则娃哈哈的返息为1%)。
③保证金金额内最优惠价供货。
④产品紧张,保证金金额内优先发货。
⑤年底根据对方销量和公司利润状况,给予一定比例的返利(俗称模糊返利)。
⑥负责广告促销等市场支持工作。
3、娃哈哈的《保证金制度》内容:(1)保证金制度--经销商先付货款,企业后交货;(2)保证金=年任务/10X1.17;(3)年初缴纳;(4)优惠政策:高于银行利率。
4、销地产定义,在产品的销售区域组织生产,然后在当地销售。
利用销地产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减少销售环节。
二、娃哈哈企业简介(一)娃哈哈企业概况娃哈哈集团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宗庆后,浙江杭州人,生于1945年10月,中共党员,高级经济师,浙江大学MBA特聘导师。
1987-1991年,任杭州娃哈哈营养食品厂厂长;1991年至今,任杭州娃哈哈集团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2010年9月,宗庆后以财富800亿元成为2010年中国首富,这是中国第一次有“饮料大王”成为全国首富。
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建于1987年,中国最大的食品饮料生产企业,全球第三大饮料生产企业拥有总资产300亿元,员工近30000人,2009年集团实现营业收入432.14亿元,同比增长31.62%;实现利税125.67亿元,增长82.61%,上交税金38.01亿元。
分销渠道案例分析之娃哈哈娃哈哈是中国知名的食品饮料企业,成立于1987年,是国内最大的饮料生产企业之一、娃哈哈的成功得益于其强大的分销渠道。
一、传统线下分销渠道:1.连锁超市:娃哈哈通过与各大连锁超市合作,将产品摆放在超市货架上供消费者选购。
这种分销方式可以提高产品的曝光率,并且能够覆盖到各个城市和乡镇。
2.零售店:娃哈哈与各个零售店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将产品供应给零售店进行销售。
这种分销方式可以提高产品的销售量,特别是在一些偏远地区的小型零售店中,娃哈哈产品具有很高的市场份额。
3.饭店酒楼:娃哈哈通过与各类饭店酒楼合作,将产品供应给餐饮行业。
这种分销方式可以通过与消费者的直接接触,增加产品的销售机会,并且能够通过饭店酒楼的品牌形象提升产品的知名度。
4.代理商:娃哈哈与各地的代理商签订合作协议,将产品批发给代理商进行销售。
代理商作为娃哈哈产品的地区销售代表,负责拓展市场和推广产品。
这种分销方式能够将产品快速扩散到各个地区,并且能够与各地的消费者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
二、电商分销渠道:2.第三方电商平台:娃哈哈与各大电商平台合作,将产品上架销售。
通过与电商平台的合作,娃哈哈能够借助电商平台的流量和品牌声誉,实现更大规模的销售。
同时,电商平台的数据分析能力也为娃哈哈提供了更加精准的市场定位和产品推广。
三、海外分销渠道:娃哈哈通过与各国的经销商合作,将产品引入海外市场。
通过选择适宜的海外市场和合作伙伴,娃哈哈能够迅速扩大海外销售规模,进一步提升品牌的国际影响力。
以上是娃哈哈的分销渠道案例分析。
娃哈哈通过传统线下分销渠道、电商分销渠道和海外分销渠道的组合运用,实现了产品的广泛分销和销售网络的建立,进一步巩固了娃哈哈在食品饮料市场的地位。
通过与各类合作伙伴的合作,娃哈哈得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品牌知名度。
娃哈哈市场现状分析娃哈哈营销现状分析具体案例3篇市场状况是指企业目标市场的范围、销售渠道的多少、市场占有率的大小以及市场的竞争状况和市场环境的复杂程度等。
一般说来,市场状况是决定市场营销组织和人员多寡的基本依据。
我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娃哈哈市场现状分析娃哈哈营销现状分析具体案例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娃哈哈市场现状分析娃哈哈营销现状分析具体案例1篇于职业原因,在服务众多快速消费品领域的客户同时,一直在关注娃哈哈的市场变化和营销手段。
说实在的,几年来,娃哈哈并没有让人眼睛一亮的石破天惊的创意,但正是这种平实、稳健的风格铸就了娃哈哈今日的成功。
在市场环境相对简单的情况下,娃哈哈种种的营销策略和手段,尚能一击奏效,但市场的多样性、复杂性尤其是突变性,往往会让习惯于过去成功操作模式和手段的企业,在表面的繁荣背后,隐藏、暗伏严重的危机。
透视跟随策略在中国的企业界,有两个敢为天下后的高手,一个是宗庆后,一个是段永平。
他们在不同领域的成功,使得所谓的后发先至的跟随策略,备受企业界推崇。
但今日的辉煌并不意味着永远的成功,昨天还频频得手的跟随策略,在市场急遽变化之时,还能够凯歌高奏吗?就像所有的完美都有阶段性一样,跟随策略的成功也有其特殊的阶段性。
在阶段一和阶段二,娃哈哈凭借敏锐的嗅觉和有效的广告策略,迅速由小变大,获得发展;在阶段三,虽然整个产品市场竞争激烈而成熟,但娃哈哈凭借独具特色的渠道优势、密布的网络优势和品牌优势,构筑起了强劲的核心营销能力,在实施跟进策略之时,还能够傲视天下、游刃有余,企业获得了超常的发展;当进入2000年,各种品牌大战此起彼伏,整个市场产品开发速率加快,跟进策略依靠原有的营销综合优势,娃哈哈尚能稳坐潮头;但到2002年~2003年,营销方式和营销手段泛化,不再成为独家武器之时,娃哈哈还是依靠老三样来实施跟随,没有创新的跟随使得娃哈哈牛奶/果汁/国汽/乐酸乳等在市场上反映平平,有机茶、康有利等系列新品的推出更显得品牌创新的晦涩和乏力。
哇哈哈的案例分析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1、娃哈哈目标市场拓展是否成功为什么我认为娃哈哈目标市场拓展是否成功。
从材料中可以知道哇哈哈儿童营养液稳稳占领了儿童市场,但宗庆后并不满足。
娃哈哈在巩固儿童市场的同时,发起向其他市场的进攻。
这样就实行了有效的品牌策略,扩充了娃哈哈这一个品牌的影响力。
首先娃哈哈集团将银耳燕窝营养八宝粥推向中老年市场,广告诉求也从“妈妈我要喝”转变为“送给你的丈母娘”。
暗示着娃哈哈推出的产品不仅再针对儿童,而且适合成年人。
其次娃哈哈纯净水的推出瞄准了青年市场。
为了打动青年一代,1996年企业让青年人喜爱的偶像歌星景冈山登台亮相。
一曲“我的眼里只有你”深情动听,人们从他的眼中看见了钟情的娃哈哈纯净水。
1998年指定毛宁为代言人,以一首“心中只有你”在全国巡回演出,12个城市签名卖水送歌,他的健康的新形象感染了消费者。
1999年以“健康,纯净,爱你,爱他”的广告片推出了王力宏,他微笑着展示。
娃哈哈纯净水,对你吟唱着“爱你就等于爱自己”。
几乎无人可以抵挡他们的魅力,几乎无人可以抗拒娃哈哈的吸引力。
也许有人认为带有儿童色彩的品牌不可能朝成人产品延伸。
其实不是,儿童味比娃哈哈浓多了的米老鼠品牌的成人用品照样畅销;海尔兄弟活泼可爱,儿童味十足,海尔品牌却渗透到千家万户。
可见,儿童味浓的产品并不是仅可用于儿童产品的推广。
相反,由于童趣和亲和力,某种程度上能获得成人的特殊青睐,至少不产生反感和排斥。
娃哈哈正是以一张滑稽的“笑哈哈”顺利地由儿童市场拓展到成人市场。
在着一些列的广告营销的过程之中不仅使娃哈哈目标市场拓展达到成功,而且还更加提升了娃哈哈这一品牌的价值。
这样的成功离不开娃哈哈公司对产品的正确分析选择和定位,即对娃哈哈即行了有效地stp分析,从而对娃哈哈得发展做出有力的助推。
2、品牌延伸是否考虑产品本身的特性如果娃哈哈涉及到食品以外其他行业时还能采用品牌延伸战略吗我觉得的品牌延伸必须要考虑产品本身的特性,品牌延伸指企业尽量利用已成功的品牌来推出其他系列,其他类型的产品,即产品组合中所有产品都采用同一个品牌。
名企整合营销经典案例分析第一、渠道多元化营销方式渠道多元化、扁平化已成为本土企业的必然格局,依靠单一渠道制胜的时代已成为过去。
在竞争日益激烈、买方驱动的市场中,企业不仅应通过渠道扁平化获取成本优势,还必须通过实现渠道扁平化来加强对目标市场的了解和控制,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
营销渠道是传统上的流通规划任务,就是在适当的时间,把适量产品送到适当的销售点,并以适当的陈列方式,将产品呈现在目标市场的消费者眼前,以方便消费者选购。
案例:娃哈哈。
娃哈哈堪称由单一化渠道成功转型多元化渠道战略的典范。
公司创立之初,限于人力和财力,主要通过糖烟酒、副食品、医药三大国有商业主渠道内的一批大型批发企业,销售公司第一个产品儿童营养液。
随着公司的稳健发展和产品多元化,其单一渠道模式很快成为企业的销售瓶颈,娃哈哈开始基于“联销体”制度(联销体制度是娃哈哈和代理商之间建立的一个共同经营产品的渠道体制,从厂家、经销商到终端每个环节的利益和义务都会得到明确)的渠道再设计:首先,娃哈哈自建销售队伍,拥有一支约2000人的销售大军,隶属公司总部并派驻各地,负责厂商联络,为经销商提供服务并负责开发市场、甄选经销商;其次,娃哈哈在全国各地开发1000多家业绩优异、信誉较好的一级代理商,以及数量众多的二级代理商,确保娃哈哈渠道重心下移到二、三线市场。
这充分保证了娃哈哈渠道多元化战略的实施。
娃哈哈针对多种零售业态,分别设计开发不同的渠道模式:对于机关、学校、大型企业等集团顾客,厂家上门直销;对于大型零售卖场及规模较大的连锁超市,采用直接供货;对于一般超市、酒店餐厅以及数量众多的小店,由分销商密集辐射。
这种“复合”结构,既能够有效覆盖,又能够分类管理,有利于在每种零售业态中都取得一定的竞争优势。
从娃哈哈案例可以看出,渠道多元化是实施企业战略多元化的必然结果,也是企业生命周期发展的必然阶段。
娃哈哈渠道多元化战略对于公司的快速发展功不可没。
第二、创新和差异化的产品营销方式每到岁末,都是各大市场的旺季,国内外厂商纷纷瞄准这一黄金促销时段,备战每年一度的寒假促销大节。
娃哈哈市场现状分析娃哈哈营销现状分析具体案例六篇市场状况是指目标市场的范围、销售渠道的数量、市场占有率的大小、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和市场环境的复杂性。
一般来说,市场状况是决定营销机构和人员数量的基本依据。
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娃哈哈市场现状分析娃哈哈营销现状分析具体案例的文章6篇 ,欢迎品鉴!第1篇: 娃哈哈市场现状分析娃哈哈营销现状分析具体案例一、公司现有情况概述(1)公司定位:小规模自主经营企业。
(2)主要客户群体:一定规模的企业及一定经济实力的个人。
属于中高端消费群体。
(3)主要营销手段:目前为与当地医院合作营销,利润按比例分成。
(4)公司现有财务状况与支出比率:年利润在40万左右。
总体与支出持平。
(5)公司现有人员比率:工作人员与管理人员之比约为4:1二、目前营销状况1.市场及竞争状况:公司目前服务区域为广州地区。
主要竞争对手为(1)一部分初具规模的健康管理公司。
(2)各医院独立设立的健康管理科室。
2.产品状况:公司目前提供(1)企业健康管理服务(2)个人健康管理服务(3)附带体检服务。
3宏观环境状况:作为经济及健康意识较为发达的省份,潜在客户群较多,采用直营模式的利润空间较大。
三、SWOT问题分析四、未来五年目标阶段推广目标预计利润收入第一年与广州本地大部分三甲医疗机构建立合作关系。
并初步形成独立营销模式。
以消费者每人每年300元,目标受众4000人计,预计80万左右。
第二年深化独立营销模式,同时在珠三角几个重点地区初步建立连锁机构。
总公司利润+分公司利润(总公司*60%)分公司数量推广支出基本与上年持平。
第三年将各连锁机构规模化产业化,形成统一运营模式。
公司数量*独立销售额。
约为300万。
第四年在珠三角其他地域建立连锁机构公司数量*独立销售额推广成本。
约为500万第五年各地区统一深化推广,做出初步的品牌效应1000万五、具体营销战略(一)营销方法:(以下为销售模板的构建,所有推广的连锁企业都统一此营销模式)1、由医疗网点职工引荐(渠道)(新增)(1)概述:以各医疗网点职工为中介,公司为在该医疗网点体检后的客户提供健康评测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