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专业、导师、研究方向
- 格式:xlsx
- 大小:12.35 KB
- 文档页数:31
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培养方案2013年6月修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培养方案学院简介: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其发端源于1934年成立的武汉大学电机工程系。
学院前身为1959年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成立的电力工程系,1964年更名为三系,1977年复命名为电力工程系。
2000年四校合并成立新武汉大学,更名为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学院是原国家电力部重点建设学院之一,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单位,是我国电力工业高级人才培养的摇篮,在国内外电气工程领域一直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学院目前已建成较为完整的学科体系,包括电气工程博士后流动站,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脉冲功率与等离子体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力建设与运营和电工理论与新技术六个博士学位授权点,高电压及绝缘技术、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论及新技术、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脉冲功率与等离子体技术六个硕士学位授权点,电气工程专业学位工程硕士点,教育部第一类特色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
现有“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及“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三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和湖北省电气工程一级重点学科,“国家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工科基础课程电工电子教学基地”等教学平台以及“雷电防护与接地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高电压与绝缘技术重点实验室(部级)”、“武汉雷电防护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省级)” “高电压大容量开关电器研究开发平台”和“武汉大学智能电网研究院”等科研平台。
本科专业名称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该专业是按国家教育部2012版专业目录设置的电气类宽口径专业,面向全国招生。
学院每年招收计划内博士研究生40余名,硕士研究生220余名,本科生340余名。
学院下设高电压技术研究中心、电力系统研究中心、电机与电力电子研究中心、基础教学与实验研究中心。
电气工程研究生院各专业排名一.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1华北电力大学A+2清华大学A+3西安交通大学A4华中科技大学A5西南交通大学A6天津大学A7浙江大学A8武汉大学A9华南理工大学A10山东大学A11哈尔滨工业大学AB+等(18个):四川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广西大学、河海大学、东南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东北电力大学、湖南大学、河北工业大学、新疆大学、沈阳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长沙理工大学、西安理工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太原理工大学、郑州大学、南京理工大学B等(18个):上海电力学院、昆明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合肥工业大学、西华大学、西安科技大学、同济大学、贵州大学、燕山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南昌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矿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青岛大学、三峡大学C等(12个):名单略二. 高电压与绝缘技术(20)1西安交通大学A+2清华大学A 3华北电力大学A4重庆大学AB+等(6个):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湖南大学、浙江大学B等(6个):天津大学、沈阳工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山东大学、北京交通大学、长沙理工大学C等(4个):名单略三.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86)1清华大学A+2西安交通大学A+3华中科技大学A+4浙江大学A+5南京航空航天大学A6华南理工大学A7哈尔滨工业大学A8华北电力大学A9西北工业大学A10上海交通大学A11西安理工大学A12西南交通大学A13中国矿业大学A14山东大学A15合肥工业大学A16天津大学A17北京交通大学AB+等(26个):武汉大学、上海海事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大连交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江苏大学、燕山大学、东南大学、湖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沈阳工业大学、上海大学、东北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河海大学、江南大学、西华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兰州交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湖北工业大学、同济大学、中南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东华大学B等(25个):哈尔滨理工大学、大庆石油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北方工业大学、江苏科技大学、长春工业大学、东北电力大学、辽宁工学院、郑州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安徽工业大学、黑龙江科技学院、西安科技大学、南昌大学、湘潭大学、石家庄铁道学院、上海理工大学、贵州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北华大学、广东工业大学、西安工程大学、广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C等(18个):名单略四. 电工理论与新技术(39)1清华大学A+2西安交通大学A3华北电力大学A4浙江大学A5华中科技大学A6哈尔滨工业大学A7湖南大学AE+等(12个):重庆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山东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天津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武汉大学、沈阳工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重庆邮电大学B等(12个):合肥工业大学、东南大学、东北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郑州大学、福州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上海大学、兰州交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四川大学C等(8个):名单略五.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121)1天津大学A+ 2浙江大学A+3清华大学A+4北京航空航天大学A+5华中科技大学A+6南京理工大学A+7中南大学A8中国科学技术大学A9同济大学A10东北大学A11东南大学A12西安交通大学A13哈尔滨工业大学A14北京科技大学A15华南理工大学A16北京理工大学A17电子科技大学A18哈尔滨工程大学A19大连理工大学A20北京工业大学A21沈阳工业大学A22华东理工大学A23西北工业大学A24太原理工大学AB+等(36个):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北京化工大学、四川大学、长春理工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燕山大学、北京邮电大学、重庆大学、桂林工学院、山东大学、广东工业大学、湖南大学、武汉工程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大连海事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北方工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重庆邮电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华侨大学、上海大学、长春工业大学、沈阳理工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安徽工业大学、中山大学、江南大学、山东轻工业学院、上海海事大学B等(36个):郑州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工程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河南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河海大学、安徽大学、武汉大学、中北大学、广西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安徽工程科技学院、长江大学、长安大学、山东科技大学、东北电力大学、天津理工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兰州交通大学、华东交通大学、天津科技大学、西安科技大学、厦门大学、兰州理工大学、河北大学、西南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工商大学、东华大学、南华大学、西安工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河南理工大学、沈阳化工学院、辽宁石油化工大学C等(25个):名单略六.系统工程(57)1华中科技大学A+2西安交通大学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A4清华大学A5天津大学A6东北大学A7西北工业大学A8中南大学A9南京航空航天大学A10浙江大学A11北京交通大学AB+等(17个):北京理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南大学、武汉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同济大学、吉林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山东大学、山西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湖南大学、西南交通大学B等(17个):重庆大学、厦门大学、北京化工大学、江苏大学、东华大学、重庆交通大学、重庆邮电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兰州交通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沈阳工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五邑大学、太原科技大学C等(12个):名单略七•电机与电器(43)1西安交通大学A+2浙江大学A+3哈尔滨工业大学A4沈阳工业大学A5华中科技大学A6上海交通大学A7华北电力大学A8清华大学AB+等(13个):天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湖南大学、山东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交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四川大学B等(13个):福州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江南大学、东南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南昌大学、上海理工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扬州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同济大学八•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一级学科代码及名称:0808电气工程10487华中科技大学 3 9310335浙江大学 4 91 10248上海交通大学 10217哈尔滨工程大学216410593 r 西大学 10708陕西科技大学一级学科代码及名称:0811控制科学与工程10335浙江大学246149010288南京理工大学10217哈尔滨工程大学10247同济大学10533中南大学10287南京航空航天大学10532湖南大学10056天津大学110008北京科技大学10255东华大学10290中国矿业大学10459郑州大学10141大连理工大学10216燕山大学10280上海大学10005北京工业大学10079华北电力大学10295江南大学10700西安理工大学10010北京化工大学10142沈阳工业大学10252上海理工大学10488武汉科技大学10110中北大学。
吉培荣老师简介吉培荣,男,1962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南京工学院无线电工程系信号电路与系统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
教授,硕士生导师,湖北省精品课程《电路》的责任人。
主讲课程:电路、电工学、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等教学特点:讲授课程内容严谨、概念深刻、富有启发性。
获奖及科研教研论文等:已在《电气电子教学学报》上发表电路教材研究论文多篇,研究成果被国家权威电路教材采用。
已在《电网技术》、《电工技术》、《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等刊物上发表科技论文多篇,其中“灰色预测模型的分析和评价”、“灰色预测模型特性的研究”、“无偏灰色预测模型”三篇论文被他人引用已超过六十次,有较大学术影响。
曾获湖北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宜昌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武汉水利电力大学科技进步一等奖、三峡大学优秀教学一等奖等奖励。
研究方向:电力系统负荷预测、灰系统理论、电路与系统、控制工程、系统工程等。
夏昌浩老师简介基本情况:男,1965年出生,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电子工程系本科,武汉水利电力大学硕士,副教授,电工电子教学基地教学副主任。
主讲课程:《电路》,《电子技术基础》,《Electronic Fundamentals》等。
教学特点:平易近人,注重与学生交流,语言深入浅出,注重实效,重点难点突出,不回避问题,实事求是,有时有点幽默。
获奖及科研教研论文等:曾获校优秀教师、高教研究积极分子称号,参加过数项科研工作,曾获得三峡大学科学技术一等奖证书,在省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研究方向:自控、超声检测、EDA等。
项目:“软件技术在电子电路分析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英国南岸大学与我校电类基础课教学大纲比较研究”。
向小民老师简介向小民,男,1963年12月9日,中共党员,硕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现从事电气自动化、检测专业工作,参与了《电路》省精品课程建设,现为《电工学》校优质课程建设责任人。
主讲课程:电路及电气测量、信号与系统分析、电磁场、电工学及电气设备、电路及磁路等。
巍巍珞珈,一览天高云阔悠悠东湖,尽收湖光山色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坐落于珞珈山北麓,东湖之滨,自1959年建院至今,筚路蓝缕,栉风沐雨,经历了的50个春秋。
以“教学立院、科研强院、服务社会、引导社会”为办院宗旨,坚持教学与科研并重,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在民族电气工程教育的发展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薪火相传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决定改组武昌中山大学,组建国立武汉大学,翌年建成文、法、理、工四个学院。
1930年,作为湖南大学电机学科创始人的赵师梅教授应武汉大学之聘,来到武昌。
1934年,赵师梅先生着力筹建武汉大学电机工程系,1935年招收了第一批学生,至此奠定了武汉大学电机学科的未来发展的基石。
此后武汉大学电机工程系虽经历乐山西迁,流亡办学,但依然光前裕后,弦歌不辍。
一批名重一时的学者云集武大电机工程系讲学,赵师梅、张钟俊、叶允竟、朱木美、刘正经、梁百先、许宗岳等,这些名师皆以勤勉进取、朴实无华的人格魅力以及严谨求实、卓有成效的治学之法,为国家电机学科人才的培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春种秋收,当时的武汉大学电机学科可谓星光璀璨,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校友,有被誉为“中国计算机之父”的张孝祥院士、我国第一个自行设计建造的核电站——秦山核电站的总设计师欧阳予院士、中国核武器引爆控制系统和遥测系统的开拓者之一俞大光院士,以及我国核聚变电磁工程和大型脉冲电源技术的主要开拓者潘垣院士等。
武汉大学电机学科始于电机工程系,代代薪火相传,此后的武大电气人秉承电机工程系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崇尚学术、兼容并包、坚毅执着的精神,在电机学科发展历程中不断探寻着新的机遇!锐意进取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百废待兴,为适应当时国家经济建设急需专业人才的现实需要而开始了院系调整,1954年在武汉大学水利学院的基础之上,通过合并其他几个学校的水利学科,由国务院批准成立武汉水利学院。
1959年,武汉水利学院通过增设发电厂电力网及电力系统专业,成立了电力工程系,从此拉开了学院蓬勃发展的序幕。
武汉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毕业论文(设计)题目 特高压联网前后H 电网的功率振荡分析学院: 电气工程学院 学号: 4 姓名: 王丹一、毕业论文(设计)题目的来源本次毕业设计题目来自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与H 省电力公司签订的合作项目《H 电网消纳特高压电力电量能力及方式研究》的子课题之一。
电网消纳特高压电力电量能力及方式研究》的子课题之一。
二、 毕业论文(设计)应完成的主要内容1.特高压基础网架下.H 电网潮流、暂态稳定计算和功率振荡分析;电网潮流、暂态稳定计算和功率振荡分析;2.川渝湘赣特高压变电站投产后,H 电网潮流、暂态稳定计算和功率振荡分析;析;3.特高压线路输送极限网架下,H 电网潮流、暂态稳定计算和功率振荡分析;4.“三华”特高压联网后,H 电网潮流、暂态稳定计算和功率振荡分析。
电网潮流、暂态稳定计算和功率振荡分析。
三、毕业论文(设计)的基本要求及应完成的成果形式讲述电力系统低频振荡的原理、研究概况,说明在PSASP 中进行潮流、暂态稳定和小干扰稳定计算的研究条件和计算原则。
然后利用PSASP 进行了H 电网在“三华”特高压联网前丰大非对冲方式下和特高压联网后枯大非对冲方式下的潮流及暂态稳定分析,潮流及暂态稳定分析,再在其基础上研究了与再在其基础上研究了与H (华中)电网相关的各种振荡特性,最终给出研究结论。
性,最终给出研究结论。
四、毕业论文(设计)的进度安排3月初~3月中旬完成任务书及开题报告。
了解我国特高压输电的现状和规划。
划。
3月中旬~4月初阅读“十二五”电网规划的各报告资料,熟悉整个H 电网主网架。
进行2012数据的校核,对省公司进行收资,完成2012计算数据到2015数据的更新。
数据的更新。
4月初~4月下旬基于PSASP ,进行特高压“三华”同步电网投产前、后H 电网的潮流及稳定性分析;电网的潮流及稳定性分析;4月下旬~5月中旬基于潮流及稳定性分析,进行功率振荡分析,给出研究结论;论;5月中旬~5月下旬撰写并修改报告。
武汉大学电气工程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加强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规范化管理,电气工程学科从2009年9月起试行按一级学科培养硕士研究生,特别制订本培养方案。
一、学科概况一级学科点:电气工程博士点二级学科点: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脉冲功率与等离子体技术相关一级学科:信息工程、控制工程、计算机工程二、培养目标1、应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拥护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
2、勤奋学习,学风端正,勇于攀登科学高峰。
具有本专业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教学、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本专业技术与管理工作的能力。
3、应能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运用该门外国语听、说、读、写和参加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4、身心健康。
三、学习年限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执行“以二年制为基础的弹性学制”,最长不超过2.5年;非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学习年限不超过3年。
硕士研究生实行中期考核分流制度。
四、培养方式1、鼓励指导教师与企业单位相结合,联合培养研究生;支持企业单位成为研究生的培养实习基地。
2、鼓励学生走出去,在导师指导下自主选题,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
3、课程学习可以集中完成,也可以分散在二年内完成,这由导师和学生在制定培养计划时自由确定。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课程有效期五年。
课程设置见附表。
1、总学分≥28学分,其中必修课≥19学分。
在自选课中,至少选修一门数学课。
自选课程在导师指导下从一级学科的课程内选择。
2、学术活动:硕士生在学期间至少应听取10次以上学术报告;每次听取学术报告后,写出不少于500字的小结,经导师签字后自己留存。
学术报告记载表由导师签字,待全部完成后,将小结和记载表交到院研究生办公室记载成绩。
3、凡通过国家大学英语六级考试且成绩优秀,或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英语达到学校规定免修标准的可申请“公共英语”课程免修。
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本科培养方案(订)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本科培养方案学院简介: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的前身是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电力工程系,始建于1959年,2000年12月由武汉大学等四校合并院系重组,正式更名为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四十七年风雨历程、四十七年不懈努力,电气工程学院现已成为具有较强实力、较大规模和鲜明特色,国内知名的电力电气高级技术人才的培养基地,在全国同类专业中居于先进行列。
学院现有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三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具有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该学科中包括的6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分别为高电压及绝缘技术,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脉冲功率与等离子体,电力建设与运营,汽车电子工程。
还建有电气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具有高电压及绝缘技术,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论及新技术、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五个工学硕士点,电气工程专业工程硕士点。
本科专业名称是电气工程与自动化,本科专业是按国家教育部引导性专业目录设置的宽口径专业,面向全国招生。
在校本科人数:2006年1190人、2005年1150人、2004年1155人、2003年1089人。
电气工程学院现有教职工149人,其中教授29人,博士生导师18人,副教授33人,89名专任教师中43人具有博士学位,占教师总数的%。
还聘请陈清泉院士、马伟民院士等多名国内外知名专家为兼职或讲座教授。
现任院长为清华大学长江学者孙元章教授(外聘)。
目前,电气工程学院在校本科生1190人,博士生114名,硕士生406名,工程硕士生231人。
已培养各类毕业生累计20000多名,他们大都成为所在单位的技术骨干,不少人走上各级领导岗位或成为学术带头人。
电气工程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科研实力强,成果丰硕。
近年来,在国内外发表了大量的学术论文(其中进入国际三大检索的有300余篇),出版专着20余部,获得各类奖励近百项,并在国内外拥有多项专利。
电气工程基础课程代码:0801758 开课学院:电气工程学院开课学期:每学年上、下学期授课对象: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大三学生学分:5 课程负责人:刘涤尘课程简介:(1)教学目的:使学生建立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掌握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电力系统故障分析的基本原理及计算方法,熟悉电力系统稳定的基本概念。
使学生了解高电压交、直流输电技术的基本概念、远距离输电线路的自然功率与电压分布、各种过电压的形成及其限制措施;建立二次系统的概念,看懂二次接线图,了解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自动装置的原理及作用,了解电力系统通信的基本原理。
(2)主要教学内容:熟悉“电力系统的组成和运行;电力系统的负荷特性与模型;简单电力系统稳定的基本物理概念和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的措施;远距离输电线路的自然功率与电压分布;发电厂、变电所常用的控制与信号系统;电力系统常用的三种主要通信方式光纤通信、微波中继通信和电力线载波通信的基本原理;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基本原理;配电网自动化的构成及功能”。
掌握“电力系统主设备元件的物理特性及等值电路;标幺值的概念、计算方法;各种操作过电压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数字通信的基本原理;同步发电机同期并列装置和电力系统自动低频减负荷等电力系统常用的自动控制装置的基本原理”。
重点掌握“电力系统经典潮流计算的基本方法、电力系统有功功率与频率之间的关系、无功功率与电压之间的关系以及电力系统经济运行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电力系统对称和简单不对称故障的物理过程分析和计算方法;架空输电线路、变电站的雷害过程及防雷措施;输电线路电流保护的整定计算原则以及变压器纵差动保护的基本原理”。
(3)教学方法与手段:坚持开展教学方法研究,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和优化实践性教学环节,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采用使用多媒体,但不依赖多媒体的教学方法授课;将教学实验逐步由基础性实验转化为设计型、综合型、创新型实验;将课程认知实习多样化,让学生按实习大纲到水、火力发电厂,电力调度所、电力设计院和企业进行实习,克服原来单一场所的实习模式。
2012年电气学院工学硕士初录名单ksbh xm bkzymc1 104862207007808 徐高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2 104862207020114 李金亮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3 104862207007834 陈瑞珍高电压与绝缘技术4 104862207020236 牛林华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5 104862207019946 杨健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6 104862207007685 杨再鹤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7 104862207007777 杨瑶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8 104862207007818 周光远高电压与绝缘技术9 104862207020061 陈婷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10 104862207007811 杨琪高电压与绝缘技术11 104862207007848 魏亮亮高电压与绝缘技术12 104862207007802 王浩磊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13 104862207020119 贺建波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14 104862207019904 李慧慧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15 104862207007794 孙彬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16 104862207007690 陈珍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17 104862207007843 余轶高电压与绝缘技术18 104862207007844 马庆高电压与绝缘技术19 104862207007688 陈婵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20 104862207007683 张扬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21 104862207019950 汪颖翔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22 104862207007701 彭宏亮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23 104862207007612 李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24 104862207007632 刘凯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25 104862207020117 上官海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26 104862207007640 殷杰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27 104862207007702 陈宜皇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28 104862207020098 高明海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29 104862207007708 田松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30 104862207007761 别芳玫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31 104862207007706 夏添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32 104862207020086 葛罗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33 104862207020044 刘畅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34 104862207019927 汪龙龙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35 104862207007716 贾超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36 104862207020110 张健南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37 104862207019941 刘飞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38 104862207019911 方苇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39 104862207007705 潘华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40 104862207019947 吴博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41 104862207007695 张小龙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42 104862207020000 田双双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43 104862207020071 李秀林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44 104862207007829 祁玉龙高电压与绝缘技术45 104862207007673 金津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46 104862207007624 余先勇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47 104862207020101 李文佩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48 104862207020003 邵翠玲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49 104862207007679 胡畔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50 104862207007647 秦立斌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51 104862207007860 文志强高电压与绝缘技术52 104862207020237 熊信恒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53 104862207020095 丁衡宇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54 104862207007668 张为杰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55 104862207007661 范懿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56 104862207007804 高翔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57 104862207007747 黄银龙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58 104862207020183 郑峥高电压与绝缘技术59 104862207007870 赵爽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60 104862207007821 武婕高电压与绝缘技术61 104862207007839 蓝天高电压与绝缘技术62 104862207007756 顾硕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63 104862207007696 周亚琪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64 104862207019995 王慎杰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65 104862207007880 金硕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66 104862207020093 郑轶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67 104862207007799 黄聿琛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68 104862207007813 吴军高电压与绝缘技术69 104862207007746 陈汝斯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70 104862207007826 杨旭高电压与绝缘技术71 104862207007836 龚若涵高电压与绝缘技术72 104862207019956 何照胜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73 104862207020001 宋艳杰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74 104862207020185 魏绍东高电压与绝缘技术75 104862207007785 刘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76 104862207007604 郭正一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77 104862207007879 梁穆清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78 104862207020196 刘宇舜高电压与绝缘技术79 104862207007868 毛涛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80 104862207020193 梁型淦高电压与绝缘技术2012年电气学院工程硕士初录名单ksbh xm 录取专业1 104862207007952 胡珊电气工程2 104862207007951 李小平电气工程3 104862207007894 袁傲电气工程4 104862207007912 高尚电气工程5 104862207020266 尚浩志电气工程6 104862207007770 梅竞成电气工程7 104862207007660 周召平电气工程8 104862207007930 张赵阳电气工程9 104862207020277 陈雨露电气工程10 104862207020306 魏大千电气工程11 104862207007947 汪立电气工程12 104862207020201 熊旋电气工程13 104862207020356 王强电气工程14 104862207007654 王亚俊电气工程15 104862207020281 姜彤电气工程16 104862207020346 刘川电气工程17 104862207020120 付玉婷电气工程18 104862207007959 谭丹电气工程19 104862207007928 贺鲲电气工程20 104862207007649 回俊龙电气工程21 104862207007767 肖剑书电气工程22 104862207020087 毛艳芳电气工程23 104862207007671 汪颂军电气工程24 104862207020023 黄铂电气工程25 104862207007692 金巧电气工程26 104862207020004 杨振电气工程27 104862207007648 张化昭电气工程28 104862207020321 杨启帆电气工程29 104862207019926 李刚电气工程30 104862207007815 刘婧电气工程31 104862207019974 崔静安电气工程32 104862207007621 童潇宁电气工程33 104862207007929 陈旭电气工程34 104862207007812 雷冠豪电气工程35 104862207007643 汪洋电气工程36 104862207007670 卢烈电气工程37 104862207007707 徐曌宇电气工程38 104862207007805 王倩瑜电气工程39 104862207007724 侯旭电气工程40 104862207007817 周兴隆电气工程41 104862207020112 望开新电气工程42 104862207007634 陈嘉电气工程43 104862207007806 周雨田电气工程44 104862207007895 曾炼电气工程45 104862207020317 钱龙电气工程46 104862207007898 曹亮电气工程47 104862207020361 陈杰电气工程48 104862207007755 邓俊杰电气工程49 104862207007807 陈灏泽电气工程50 104862207007628 文彬电气工程51 104862207007832 黄浒电气工程52 104862207007886 樊润荣电气工程53 104862207020276 孔令明电气工程54 104862207020146 金淼电气工程55 104862207019921 纪磊电气工程56 104862207007625 李晓宁电气工程57 104862207007750 王策电气工程58 104862207020316 肖锋电气工程59 104862207007689 李心易电气工程60 104862207007663 徐彬焜电气工程61 104862207007885 何川电气工程62 104862207007637 耿烺电气工程63 104862207007608 常辉电气工程64 104862207020160 侯碧玮电气工程65 104862207020169 时庆电气工程66 104862207007903 窦晓峰电气工程67 104862207007876 宁晗电气工程68 104862207007697 汪妮电气工程69 104862207007840 邹怡电气工程70 104862207007602 黎曜电气工程71 104862207007691 刘慧电气工程72 104862207007957 向诗莹电气工程73 104862207007703 江宁电气工程。
武大电气电路指定参考书目是邱关源《电路》,目前是第五版吧,李裕能,夏长征《电路》,这个是武大老师编的书,这个复习纲要,只适用于考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专业课电路,考其他学校的就不要参考这个,百度文库,考研论坛武大版会同时更新,可以自己去下载。
之前写过一个按照李书目录的复习纲要,重难点,百度文库上就能下到。
现在是按照邱的书写的。
有什么疑问,及时问NERO,QQ564563421。
这篇日记的word版本传在了群里,qq群240706928,该群只做答疑解惑,辅导及公布最新信息,不做其他用途,忘各位理解。
第一章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第二章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第三章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第四章电路定理。
这四章是电路理论的基础,全部都考,都要认真看,打好电路基础。
第一章1-2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要注意哈,个人认为搞清楚方向是解电路最重要的一步了,老师出题,喜欢把教材上常规的一些方向标号给标反,这样子,很多式子就得自己重推,这也是考验你学习能力的方式,不是死学,比如变压器那章,方向如果标反,式子是怎样,需要自己推导一遍。
第二章都要认真看。
第三章3-1 电路的图。
图论是一门很重要的学科,电路的图要好好理解,因为写电路的矩阵方程是考试重点,也是送分题,而矩阵方程是以电路图论为基础的。
第四章4-7对偶原理。
自己看一下,懂得什么意思就行了。
其他小节都是重点,特别是特勒跟和互易。
这几年真题第一题都考这个知识点。
第五章含有运算放大器的电阻电路。
这个知识点是武大电路考试内容,一定要懂,虚短和虚断在题目中是怎么用的,多做几个这章的题就很清楚了。
5-2 比例电路的分析。
这一节真题其实不怎么常见,跟第三节应该是一个内容,还是好好看一下吧。
第六章储能元件。
亲,这是电路基础知识,老老实实认真看吧。
清楚C和L的能量计算哦。
第七章一阶电路和二阶电路的时域分析。
一阶电路的都是重点,二阶电路的时域分析,其实不怎么重要,建议前期看一下,从来没有出现过真性二阶电路让考生用时域法解的,当然不是不可以解,只是解微分方程有点坑爹,而且基本上大家都是要背下来那么多种情况的解。
先说下就是13年的真题答案做好了,但是我想分析确认下答案,以保证准确性,去年稍显草率的整完,结果导致有个题目给了错误答案,当然后面咨询了出题老师后发过更改通知。
所以下个星期是能准备好的,到时候我会将扫描件发到群共享,之前购买过相关资料的同学自己去下载。
武大电气电路指定参考书目是邱关源《电路》,目前是第五版吧,李裕能,夏长征《电路》,这个是武大老师编的书,这个复习纲要,只适用于考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专业课电路,考其他学校的就不要参考这个,百度文库,考研论坛武大版会同时更新,可以自己去下载。
之前写过一个按照李书目录的复习纲要,重难点,百度文库上就能下到。
现在是按照邱的书写的。
有什么疑问,及时问NERO,QQ564563421。
这篇日记的word版本传在了群里,qq群240706928,该群只做答疑解惑,辅导及公布最新信息,不做其他用途,忘各位理解。
第一章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第二章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第三章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第四章电路定理。
这四章是电路理论的基础,全部都考,都要认真看,打好电路基础。
第一章1-2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要注意哈,个人认为搞清楚方向是解电路最重要的一步了,老师出题,喜欢把教材上常规的一些方向标号给标反,这样子,很多式子就得自己重推,这也是考验你学习能力的方式,不是死学,比如变压器那章,方向如果标反,式子是怎样,需要自己推导一遍。
第二章都要认真看。
第三章3-1 电路的图。
图论是一门很重要的学科,电路的图要好好理解,因为写电路的矩阵方程是考试重点,也是送分题,而矩阵方程是以电路图论为基础的。
第四章4-7对偶原理。
自己看一下,懂得什么意思就行了。
其他小节都是重点,特别是特勒跟和互易。
这几年真题第一题都考这个知识点。
第五章含有运算放大器的电阻电路。
这个知识点是武大电路考试内容,一定要懂,虚短和虚断在题目中是怎么用的,多做几个这章的题就很清楚了。
5-2 比例电路的分析。
这一节真题其实不怎么常见,跟第三节应该是一个内容,还是好好看一下吧。
2016年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复试拟录取名单公示初试成绩、复试综合成绩及总评成绩均为百分制。
复试综合成绩按专业笔试成绩40%,面试成绩40%,外语听力口语成绩20%加权;总评成绩按初试成绩60%,复试综合成绩40%加权;复试综合成绩低于60分者不予录取,同等学力考生的加试成绩不及格者不予录取。
以下是东湖武大考研网整理收集的2016年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复试拟录取名单,如有其它考研疑问,可以联系官网右侧的咨询老师。
电气工程学院2016年统考类学术学位硕士考生成绩及拟录取名单(专业:电气工程)序号初试成绩复试综合成绩总评成绩生源学校是否录取备注笔试成绩面试成绩外语成绩180.287.44本校生录取夏令营268.283.96华北电力大学(保定)录取夏令营380.667.585.48479.54本校生录取480.478.574.482.279.28安徽工业大学录取573.878917577.32本校生录取668.479.584.485.874.13本校生录取772.66187.285.274.09本校生录取871.862.584.488.273.64本校生录取969.67281.288.473.34本校生录取1071.8658087.273.26本校生录取1167.6778089.472.83合肥工业大学录取1271.664.581.277.872.5本校生录取1375.654.572.484.272.4华北科技学院录取147256.58176.271.3本校生录取15744777.684.471.09本校生录取1670.252.582.886.270.66华北电力大学录取1766.86084.487.470.18济南大学录取1866.267.580.881.869.99西南交通大学录取1969.654.580.481.869.89郑州大学不录取2069.848807468.28安徽工业大学不录取2168.44976.282.867.7武汉理工大学不录取2276.2408384.672.17华中科技大学录取调剂电气工程学院2016年统考类学术学位硕士考生成绩及拟录取名单(专业:电气工程)序号初试成绩复试综合成绩总评成绩生源学校是否录取备注笔试成绩面试成绩外语成绩1专80.688.28华中科技大学录取夏令营279.887.16本校生录取夏令营378.886.08本校生录取夏令营475.883.64本校生录取夏令营57483.2本校生录取夏令营673.883.04本校生录取夏令营770.680.68本校生录取夏令营866.678.84本校生录取夏令营966.278本校生录取夏令营1078.28388.481.280.84本校生录取1175.882.590.884.879.99本校生录取1279.6698492.879.66本校生录取1379.470.58586.679.45本校生录取1480.26886.681.479.37三峡大学录取15777981.48978.98武汉理工大学录取1676.675.587.88178.57本校生录取1783.253.581.488.278.56山东大学录取18757987.286.478.5本校生录取1975.277.587.685.478.37本校生录取2077.27682.881.878.27本校生录取2177.6738089.678.21本校生录取2276.874.583.685.478.21本校生录取2379698282.878.18本校生录取2476.873.585.482.678.11本校生录取2576.2758285.277.66本校生录取2676.8698782.477.63长江大学录取27786782.48277.26东北电力大学录取2875.87680.48477.22本校生录取2976.272.5848077.16南昌大学录取3074.874.58386.677.01本校生录取31777082.280.476.98华北电力大学录取3276.266.58482.876.42本校生录取337671.580.281.676.4本校生录取3476767382.276.02武汉纺织大学录取3577.857.583.88476.01中国矿业大学录取3677.47470.879.275.94青岛理工大学录取3774.4688485.875.82本校生录取3872.274.584.48875.78本校生录取3969.680.588.48675.66湖北工业大学录取4072.472.587.88275.65三峡大学录取4173.86887.680.275.59武汉工程大学录取427274.584.684.875.44本校生录取43717288.688.875.4本校生录取4470.28483.28175.35本校生录取4569.68187.88275.33天津工业大学录取4673.664.586.684.675.1荆楚理工学院录取4773.67377.677.874.48本校生录取4870.877.580.483.874.45湖北工业大学录取497374.57779.874.42本校生录取5073.65690.883.474.32本校生录取5172.87377.48274.3本校生录取52736782.280.274.09本校生录取5369.879818274.04本校生录取5474.463.580.478.873.97本校生录取5570.465.58785.873.5电子科技大学录取5668.274.5868673.48青岛理工大学录取5773.261.582.879.873.39华侨大学录取5869.469.58685.273.34本校生录取5969.86882.890.473.24本校生录取6069.876.58176.673.21本校生录取6175.471.56772.273.18长沙理工大学录取6275.661.573.677.473.17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录取6371.865.579.685.273.11本校生录取6472.86977.67473.06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录取6568.6758382.473.03东北电力大学录取6668.4778082.272.74本校生录取6769.862.585.287.272.49文华学院录取6869.265.586.283.472.46本校生录取697076.575.67472.26本校生录取7069.467.580.28772.23本校生录取7170.26583.274.471.78南昌航空大学不录取72687181.675.871.28本校生不录取7369.456.581.891.271.06本校生不录取7469.462.5817970.92本校生不录取757362.568.872.270.58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不录取76687274.474.670.19四川大学不录取77716468.280.470.18本校生不录取7868.47066.683.869.6湖北工业大学不录取7969.85479.874.669.26本校生不录取8069.8547480.868.82湖北工业大学不录取8168.86174.670.468.61湖北工业大学不录取8269.46362.673.867.64河北建筑工程学院不录取8371.600042.96本校生不录取弃考8468.200040.92郑州大学不录取弃考856800040.8华东交通大学不录取弃考8657.446.582.476.261.16海军工程大学录取强军87505792.276.860.02海军工程大学录取强军8864.26185.87868.248本校生珞珈学院录取少骨89757482.280.476.424本校生录取双证班广大考生如对上述公示结果有异议,可在2016年4月16日上午10:00前以书面形式向研究生院招生工作处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