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降钙素原与泌尿道感染尿培养相关性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4
T淋巴细胞亚群计数与降钙素原对于早期泌尿系感染诊断价值分析李华福;叶啸;邱广富;任大宏;谢群【摘要】目的对比T淋巴细胞亚群计数与降钙素原(PL T)对于早期泌尿系感染诊断价值分析.方法收集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疑为细菌感染患者共75例,根据中段尿细菌培养结果分为两组,通过对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计数、尿常规及PL T 进行统计学差异和ROC曲线分析,评价 T 淋巴细胞亚群和PL T 对诊断早期泌尿系感染的灵敏度、特异度.结果两组PL T 和尿白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 淋巴细胞亚群计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3+、CD4+及CD8+T 淋巴细胞亚群计数和PL T 诊断泌尿系感染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92、0.664、0.681及0.496,特异度分别为61.8%、58.8%、58.8% 及79.4%,灵敏度分别为61.0%、63.4%、68.3% 及17.1%.淋巴细胞亚群计数包括CD3+、CD4+及CD8+对于诊断泌尿系感染较PL T有较高的诊断效能.结论 T淋巴细胞亚群计数较PL T 对于早期泌尿系感染的诊断具有明显的优势,可以帮助临床预防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发生.【期刊名称】《检验医学与临床》【年(卷),期】2018(015)008【总页数】3页(P1157-1159)【关键词】T淋巴细胞亚群;泌尿系感染;降钙素原;早期诊断【作者】李华福;叶啸;邱广富;任大宏;谢群【作者单位】暨南大学附属珠海医院泌尿外科,广东珠海519000;暨南大学附属珠海医院泌尿外科,广东珠海519000;暨南大学附属珠海医院泌尿外科,广东珠海519000;暨南大学附属珠海医院病理科,广东珠海519000;暨南大学附属珠海医院病理科,广东珠海519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91.3淋巴细胞亚群数目的检测包括CD3+、CD4+及CD8+T淋巴细胞。
其意义在于可迅速反映人体免疫功能变化的情况。
2020泌尿系统感染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泌尿系统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 UTI)是临床最常见的感染之一, 发病率及复发率较高。
肾脏移植术后感染中有30%以上为UTI[1]。
中段尿培养是目前UTI诊断的金标准, 但其阳性检出率低且耗时长, 不能满足临床诊疗的需求。
因此, 寻找更加敏感和准确的UTI生物标志物作为中段尿培养方法的补充, 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我们就UTI的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 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 PCT)UTI的预后与感染部位有关。
因此, 快速而准确地鉴别上尿路感染及下尿路感染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PCT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是临床上常用的炎症指标, 近年来作为判断UTI的生物标志物, 临床诊断效果很好。
XU等[2]对PCT与CRP在鉴别儿童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中的价值进行研究, 结果显示, PCT和CRP 均可作为鉴别诊断儿童上尿路感染与下尿路感染的生物标志物, 但PCT的敏感性(90.47%)及特异性(88.0%)均优于CRP(敏感性为85.7%, 特异性为48%), 表明PCT是更适合用于鉴别诊断儿童UTI的生物标志物。
LEVINE等[3]研究发现, PCT可以作为排除UTI的生物标志物, 他们分析了293例UTI患者血清PCT水平, 结果显示, PCT< 0.25 ng/mL 可以排除UTI, 这种排除性的生物标志物可以更有效地避免抗菌药物的滥用。
2 肝素结合蛋白(heparin-binding protein, HBP)HBP是相对分子质量为37 000的低分子蛋白质, 储存在人类中性粒细胞分泌体和嗜苯胺蓝颗粒中, 当其从活化的嗜中性粒细胞中被释放时, 可作为多功能炎症介质引起血管渗漏并趋化和诱导单核细胞[4, 5], HBP是各种潜在细菌感染的生物标志物, 有研究结果表明, 血浆、脑脊液和皮肤中HBP水平的升高与菌血症、细菌性脑膜炎或链球菌感染有关[6]。
血清降钙素原测定在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意义汪明明;崔速南;张景遥;孙玉秋;史兆章;张娟【期刊名称】《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年(卷),期】2002(002)004【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在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意义.方法: 对342例各种感染性疾病患者采用半定量固相免疫测定法测定患者血清PCT水平,PCT水平分为<0.5ng /ml,0.5~<2.0 ng /ml,2.0~<10.0 ng /ml和≥10 ng /ml 4个等级.结果:若以血清PCT≥0. 5 ng /ml为阳性阈值,则血清PCT检测对细菌感染(含立克次体病)诊断的敏感性为75.0% ,特异性为70.2%,阳性预测值为45.0%,阴性预测值为89.6%,阳性似然比为2.51,阴性似然比为0.35.结论:血清PCT 是细菌感染的重要指标,其诊断价值明显优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和分类;血清PCT水平高低可作为是否使用抗菌药物的参考依据.【总页数】3页(P215-217)【作者】汪明明;崔速南;张景遥;孙玉秋;史兆章;张娟【作者单位】250021,济南市传染病医院;250021,济南市传染病医院;250021,济南市传染病医院;250021,济南市传染病医院;250021,济南市传染病医院;250021,济南市传染病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11;R515【相关文献】1.血清降钙素原测定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J], 朱涛;徐全中;王伟佳;黄福达;欧阳能良2.血清降钙素原测定在儿童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 [J], 何静3.血清降钙素原(PCT)测定在儿童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意义 [J], 胡琼4.血清降钙素原测定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J], 饶睿;李毓林;李松;曹莹;王俐;黄茂5.血清降钙素原(PCT)测定在感染性疾病病原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J], 李保明; 谈生倩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Mod Diagn Treat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1Jan 32(2)尿路感染(UTI )是由于尿路中病原体生长繁殖引起的尿路炎症,主要临床表现为排尿异常[1]。
目前细菌培养检查是诊断“金标准”,但具有技术性强、检验周期长缺点[2],并不能满足临床早期诊断需求。
近年来随着检验技术的发展,自动尿沉渣分析仪筛查UTI 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并在临床上广泛应用[3]。
COBIOS120尿沉渣分析仪作为一个先进医学检验系统,能通过尿液中有形成分进行定量分析,目前在检查诊断UTI 中报道较少。
因此,本研究进行CO ⁃BIO S120尿沉渣分析仪与细菌培养检查在UTI 中的一致性分析。
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130例疑似UTI 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细菌培养结果分为阳性组69例和阴性组61例。
细菌培养阳性组中男12例、女57例;年龄19~67COBIOS120尿沉渣分析仪与细菌培养检查诊断尿路感染的一致性分析王静静(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医学检验科,河南洛阳471000)摘要:目的分析临床应用COBIO S120尿沉渣分析仪与细菌培养检查诊断尿路感染(UTI )的一致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130例疑似UTI 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细菌培养结果分为阳性组69例和阴性组61例,比较两组尿沉渣细菌计数及白细胞计数结果差异。
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 )曲线评价各指标诊断效能,并获取诊断UTI 的阈值,以细菌培养较为“金标准”,通过Kappa 检验分析其与细菌培养检查结果的一致性。
结果阳性组尿沉渣细菌计数和白细胞计数均显著高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尿沉渣细菌计数、白细胞计数诊断UTI 截断值分别为85.25个/μl 、67.58个/μl ;COBIOS120尿沉渣分析仪诊断UTI 灵敏度为89.85%(62/69),特异度为75.08%(46/61),准确率为83.08%(108/130),阳性预测值为80.52%(62/77),阴性预测值为86.79%(46/53),Kap ⁃pa 值0.658。
现代预防医学2009年第36卷第3期ModernPreventiveMedicine2009Vol.36NO.3文章编号1003-8507200903-0596-03中图分类号R45文献标识码B【临床与预防】降钙素原在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杨滨康梅摘要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是降钙素的前体肽在细菌所致炎症或感染性疾病中可特异性升高。
对败血症、下呼吸道感染、儿童泌尿道感染及其他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中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及预测疾病的预后方面有重要的作用。
与其他传统实验室指标相比在诊断细菌感染性疾病中PCT有更好的特异性是一个非常有应用价值的诊断感染状态的微生物学指标。
关键词降钙素原细菌感染性疾病败血症1降钙素原及其在炎症和感染发生时升高的分子基础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是一种由116个氨基酸组成的糖蛋白是降钙素calcitoninCT的前体肽。
降钙素原可被酶裂解为许多小的片断最终形成氨基降钙素原、成熟的降钙素和钙抑肽。
降钙素原可以以游离形式存在于正常人血清中。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内PCT水平是很低的 0.05ngml1。
在没有感染时CALC-I基因在甲状旁腺中的转录被抑制。
微生物感染可诱发CALC-I基因表达的普遍增加并且从所有的实体组织和全身各种类型的细胞中比如肝、肾、脂肪细胞和肌细胞等不断的释放出PCT。
在败血症时CT-mRNA的转录表达普遍升高超过许多经典炎症细胞因子如TNF-ɑIL-6的mRNA的表达进而导致实体细胞大量合成分泌PCT然而由于实体细胞缺少分泌颗粒因此所合成的PCT未被酶加工成CT而直接释放入血使血清中PCT水平迅速升高2这种升高与感染的严重性和死亡率相关。
与此同时血清中降钙素水平正常或仅轻度升高。
这是由于在经典的神经内分泌过程中CT-mRNA的表达被甲状腺C细胞负反馈抑制并且由于实体细胞中缺乏分泌颗粒和内切酶使生成的PCT不能被加工成CT3。
降钙素原(PCT)感染性、非感染性疾病升高临床意义降钙素原(PCT)是临床评估细菌感染的重要生化指标,其正常参考值≤0.05ng/mL。
当细菌感染时,人体内肝脏巨噬细胞、肺及肠道的淋巴细胞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作用下合成并分泌 PCT;患者血清 PCT 数值明显升高。
血清 PCT 水平在细菌感染后 2-3 h 开始上升,并在 12-24 h 达到峰值。
除细菌感染外,非感染性疾病同样可能升高 PCT。
PCT在感染性疾病诊治中临床意义评估细菌感染的严重程度PCT 数值与细菌感染的严重程度、播散范围存在关联,临床可参考 PCT 数值鉴别局部或全身感染。
其中,肺炎、胆囊炎等局部病灶感染者的 PCT 约 1 ng/mL,若 PCT ≥ 2 ng/mL 需怀疑感染播散入血、继发脓毒症可能。
当感染进展为脓毒症、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和/或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时,患者PCT 可升至20ng/mL。
启用或停用抗菌药物参考指标PCT 数值可指导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对于下呼吸道细菌感染者,PCT 对启用或停用抗菌药物指征表1 PCT 对下呼吸道细菌感染者抗感染推荐评估抗感染治疗的效果细菌感染者经有效抗感染治疗后,其PCT 数值在短时间内可迅速下降。
例如脓毒症,若临床抗感染有效,则患者 PCT 数值可在 24 h 下降 50%。
反之,若 PCT 数值居高不下,表明当前抗感染效果不佳;可考虑调整用药方案。
鉴别病毒与细菌感染病毒感染人体后释放出λ干扰素,会降低 IL-1β对 PCT上调作用,对比细菌或真菌感染者,病毒感染者 PCT 浓度较低。
革兰阴性杆菌感染人体后释放出内毒素(LPS)、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可促进 PCT 分泌。
与革兰阳性菌(或真菌)进行比较,革兰阴性杆菌感染者 PCT 数值明显升高,PCT 浓度 10 ng/mL 作为评估患者有无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临界参考值。
降钙素原在不同感染部位及不同细菌感染中的变化【摘要】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在不同感染部位及不同细菌感染中的变化及意义。
方法:入选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55例细菌感染患者,其中男性30例,女性25例,年龄26-72岁,平均(47.38±14.79)岁,包括肺部。
感染22例,胆道感染15例,尿路感染10例,术后感染8例。
上述所有病例均在标本中发现致病证据(包括血液,尿液,痰液,引流和分泌物)。
根据脓毒性休克和/或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存在与否,将患者分为两组:轻度感染组和重度感染组;收集标本用于细菌学培养,双抗体夹心免疫化学发光(ILMA)用于PCT。
判定。
轻,重症患者P CT数据差异的对比分析。
结果在两组数据中,第3天和第1天的PCT结果显着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
严重感染组的严重程度明显高于轻度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
结论监测血清PCT浓度的变化可能有助于早期发现细菌感染,以及早期发现严重感染或器官衰竭。
为了及时选择有效的抗生素和器官支持治疗,提高危重病人的成功率。
PCT浓度与细菌感染的严重程度和死亡率相关。
PCT浓度高的患者常发生脓毒性休克和多器官衰竭。
同时,当血流被感染时,血清PCT浓度将显着增加。
在局灶性感染的情况下,患者的PCT升高没有显着升高或略微升高,血培养结果大多为阴性。
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降钙素原 ; 细菌感染 ; 病死率【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hanges and significance of procalcitonin (PCT) in bacterial infection. METHODS: A total of 55 bacterial infections were enrolled between April 2011 and April 2012, including 30 males and 25 females, aged 26-72 years (mean, 47.38 ±14.79 years), including the lungs. There were 22 cases of infection,15 cases of biliary tract infection, 10 cases of urinary tractinfection, and 8 cases of postoperative infection. All of the above cases found evidence of disease (including blood, urine, sputum, drainage and secretions) in the specimen. Patients were p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presence or absence of septic shock and/or multiple organ failure: mild infection group and severe infection group; specimens were collected for bacteriology culture, double antibody sandwich immunochemiluminescence (ILMA) In the PCT. determination.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differences in PCT data between light and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Results In the two sets of data, the PCT results on Day 3 and Day 1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1). The severity of the severely infected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mild infection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1). Conclusions Monitoring changes in serum PCT concentrations may be helpful in early detection of bacterial infections and early detection of severe infections or organ failure. In order to timely select effective antibiotics and organ support treatment, improve the success rate of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PCT concentrations are associated with the severity and mortality of bacterial infections. Septic shock and multiple organ failure often occur in patients with high PCT concentrations. At the same time, when the bloodstream is infected, the serum PCT concentration will increase significantly. In the case of focal infection, the patient's PCT elevation did not increase significantly or slightly, and blood culture results were mostly negative.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guiding clinical treatment.【Key words】 Procalcitonin; Bacterial infection; Mortality近年来,随着细菌感染研究的深入,降钙素原已成为细菌感染监测的研究热点。
因此,早期诊断、明确致病菌类型,及时控制病情,对脓毒症患者具有重要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革兰阴性菌组、革兰阳性菌组血清PCT高于健康对照组,血清PA、FIB低于健康对照组(FV0.05),表明细菌性病原体感染所致脓毒症患者,血厳CT、PA、FIB水平存在不同程度的异常表现,与张俊峰等固学者研究结果一致。
其主要是因为FIB 作为纤维蛋白的前体,在凝血过程中的末期,能使可溶性纤维蛋白原转变为不溶性纤维蛋白原,力口快血液凝固,使其水平低于健康体检者;PCT为氨基酸蛋白糖,由甲状腺C细胞分泌,当机体受到内毒素、炎性细胞因子刺激而发生全身性感染时,其体内PCT水平会显著升高,且随着病情恶化,PCT水平逐渐升高,PA由肝脏合成,属于快速运转蛋白,可受到机体内多种因素影响,但其与炎性反应具有密切相关性伍罔。
另外,本研究还发现,革兰阴性菌组血清PCT高于革兰阳性菌组,且革兰阴性菌组中,非重症患者血清PCT低于重症患者,血清PA、FIB高于重症患者;革兰阳性菌组中,非重症患者血清PCT低于重症患者,血清PA、FIB高于重症患者(PV0.05),提示细菌性病原体感染所致脓毒症患者与细菌种类、病情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
因此,临床早期进行联合检测,能为判断病情、评估预后提供数据依据。
此外,本研究不赵处在于,未能进行革兰阴性菌或革兰阳性菌组内不同细菌感染引起的血清PCT、PA、FIB差异对比,且未能确定细菌在改变血清中PCT、E\、FIB的作用。
综上,细菌性病原体感染所致脓毒症患者,血清PCT、PA、FIB水平呈不同程度异常表现,且与细菌种类、病情严重程度紧密相关。
因此,早期进行联合检测,有助于临床判断病情、评估预后。
参考文献[1]钟昌宝,王兰芳,王必管.C-反应蛋白和血清降钙素原及内毒素水平对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致脓毒症患者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J].河北医药,2018,40(16):2420-2423.[2]杨辉,罗倩,陈君徹,等.血清PCT、CRP及内毒素在细菌性血流感染所致脓毒症患者中的早期诊断价值[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7,17(2):4365436&[3]刘阳桦,吴敏.细菌性血流感染所致脓毒症患者凝血-炎症生物标志物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7,12(03):270-273.[4]郭嘉仲,陈娟,万吉云,等.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指标变化及其对预后的预测效能[J].山东医药,2019,59(27):56-58.[5]张俊峰,苏绍红•血流感染所致脓毒症患者血清中炎症因子、凝血指标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J].实用预防医学, 2018,25(5):111-114.[6]王爱文,成亚东.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和前白蛋白检测对脓毒症的诊断价值[J].中国实用医刊,2018,45⑶=71-74.[7]常纯,牛金霞.前白蛋白在老年人脓毒症中的临床价值及其与预后关系的研究[耳临床医药实践,2018,27(3):171-174.[8]王绍鸣,张才明.细菌性血流感染致脓毒症患者血清PCT、CRP及内毒素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J].解放军医药杂志, 2018,30(1):53-55,63.(收稿日期:2028044)3)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清洁中段尿细菌分离培养与分析李广涛(南乐县人民医院药械科,河南濮阳457400)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患者病原菌构成及对抗菌药物耐药性,为临床抗感染合理用药提供科学指导。
尿常规联合尿液有形成分分析在尿路感染诊断中的价值发布时间:2022-10-14T02:37:25.351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4月4期作者:林玉仙[导读]尿常规联合尿液有形成分分析在尿路感染诊断中的价值林玉仙(乐山市市中区人民医院;四川乐山614000)摘要:目的:尿常规联合尿液有形成分分析在尿路感染诊断中的价值探究。
方法:随机选取2021.1月-2021.10月我院就医的100例患者,均接受尿常规单独诊断以及尿常规联合尿液有形成分诊断。
结果:相较单独诊断,联合诊断的阳性率明显更高(P<0.05);在联合诊断中,特异度由低到高分别为粒细胞酯酶、白细胞计数、细菌定量、亚硝酸盐。
结论:采用尿常规联合尿液有形成分分析诊断尿路感染可取得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尿路感染;尿液有形成分;尿常规;诊断价值尿路感染是泌尿系统科室中具有较高发病率的疾病之一,多因患者尿路受到外界病原体侵袭所致,以尿频、尿痛、尿急、排尿不适等为主要症状表现,如果不为患者积极对症处理,可能致其膀胱炎、肾盂肾炎等严重疾病,大幅降低患者的机体功能,不利于其身体健康[1]。
然而,为患者治疗时,必须先明确其病情性质与严重度,更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
常规诊断尿路感染的首选方案为尿常规检查,但该项检查需要花费的时间较长,成本相对较高,且阳性率可能受到时间过长影响而降低[2]。
通过分析患者的尿液有形成份,更有利于进行快速、有效的阴性细菌标本筛查,从而将非尿路感染及时排除。
本次我院随机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0月就医的患者共100例,分别给予不同诊断方案,并分析、比较了两组诊断的具体结果。
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病例选取:就医患者;研究时间:2021.1月-2021.10月。
100例患者中共包含43例男性,57例女性;年龄7-70岁,均值(38.69±13.42)岁。
1.2方法入组患者先给予尿常规诊断,采用全自动尿液分析仪检测亚硝酸盐与粒细胞酯酶。
血清降钙素原与泌尿道感染尿培养相关性研究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与泌尿道感染患者尿培养结果的关系,同时比较一般细菌感染和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中PCT的水平,评价血清PCT在泌尿道感染中的意义。
方法120例泌尿道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5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依据尿培养检查结果将观察组分为尿培养阳性组和尿培养阴性组,比较各组的血清PCT水平。
结果尿培养阳性组PCT水平明显高于尿培养阴性组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
结论PCT 可以作为尿培养结果的重要依据,预测尿培养的结果,降低尿培养的假阳性率,同时可减少不必要的尿培养,从而降低患者的负担。
关键词降钙素原;泌尿道感染;尿培养【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rum procalcitonin (PCT)an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urine culture,to compare PCT levels between general bacterial infection and multi-drug resistant infection,and to evaluate significance by serum PCT in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Methods There were 120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patients as observation group and 50 healthy people as control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divided by urine culture outcomes into positive urine culture group and negative urine culture group. Serum PCT levels of all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positive urine culture group had higher PCT level than the negative urine culture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ir differences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or 0.01). Conclusion As an important reference for urine culture outcome,PCT can predict outcome,reduce false negative rate and unnecessary urine culture,in order to reduce burden in patients.【Key words】Procalcitonin;Urinary tract infection;Urine culture泌尿道感染是由大量微生物在尿路中生长繁殖引起的,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发病率约占人口的2%[1]。
如果治疗不及时,容易延误病情,转变为慢性尿道炎,甚至因此导致肾实质损伤,留下肾瘢痕。
泌尿道感染需要明确诊断,才能更好进行下一步治疗,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然而一般尿培养所需时间较长,而PCT不仅检测方便快速,且其高低与尿培养结果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为探讨PCT与泌尿道感染的关系,作者对120例泌尿道感染患者血清PCT水平进行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本院收治于泌尿烧伤科和血液肾内科的120例泌尿道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男46例,女74例,年龄17~82岁,平均年龄(45.23±12.68)岁。
选择同期5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0例,女30例,年龄16~81岁,平均年龄(45.13±11.58)岁。
两组研究对象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仪器与试剂采用法国梅里埃半自动细菌鉴定和药敏分析仪及其系统ATB进行分析,药敏实验采用K-B法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剂购自赛默飞世尔公司。
采用罗氏生化分析仪cobas501及其配套试剂按试剂说明书对血清PCT 进行测定。
1. 3 方法使用抗生素前,用无菌试管收集5~10 ml清洁中段尿,并于2 h 内送检接种;用干燥管采集受控者清晨空腹静脉血3~5 ml进行血清PCT检测。
1. 4 尿培养结果判断标准革兰阳性菌:菌落计数>104 cfu/ml;革兰阴性菌:菌落计数>105 cfu/ml为阳性,并进一步鉴定。
若有3种以上杂菌生长则视为污染菌。
1. 5 尿培养质控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屎肠球菌ATCC29212。
1. 6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 1 尿培养结果本次实验共对120例患者的中段尿进行培养,结果92例为阴性(尿培养阴性组),28例为阳性(尿培养阳性组)。
见表1。
2. 2 各组血清PCT水平比较尿培养阳性组血清PCT水平明显高于尿培养阴性组和对照组(P<0.05或0.01)。
见表2。
2. 3 多重耐药菌与普通细菌感染患者血清PCT水平比较所有尿培养阳性的标本中,多重耐药菌感染16例,普通细菌感染12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PCT水平高于普通细菌感染患者(P <0.05)。
见表3。
3 讨论泌尿道感染是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之一,是由各种病原微生物在泌尿道大量繁殖引起的。
临床多依据患者肾区叩痛、尿频、尿急、尿痛、排尿不适、下腹部疼痛等,以及尿常规分析结果作出初步诊断,尿培养才是其诊断的金标准。
但因尿培养所需时间较长,一般需要2~4 d,还容易受污染菌干扰,且并非所有细菌都可以在培养基生长,阳性率低,这不利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PCT 是由神经内分泌细胞,主要由甲状腺、胰腺组织和肺的C细胞分泌的激素原,健康人的血液中含量较少[2]。
细菌感染后,PCT会明显升高,当机体发生细菌性脓毒血症,特别是严重的脓毒血症和感染性休克时PCT会明显升高[3-5]。
PCT的快速检测恰好弥补了尿培养耗时长的缺点,且PCT检测的干扰因素少,几乎不受黄疸、溶血、脂血等的影响。
本文对不同泌尿道感染患者血清PCT水平进行研究,实验表明,PCT的高低与尿培养的结果有着直接的关系,当PCT 较高时,尿培养阳性的可能性相对大,这是尿培养的补充和预测;当PCT较低时,尿培养为阴性的可能性更大,临床进行尿培养的必要性相应降低,尽管本实验的病例数较少,但和赵益敏[6]的研究结果相似。
如此,便可以直接减少患者的检查费用,从而减轻患者的负担。
此外,本实验显示多重耐药菌感染者血清PCT水平比普通细菌感染者要高,对尿培养的结果也有一定的指示作用。
有研究表明,PCT对尿路感染有定位的作用[7],有助于区分阻塞型尿路感染和非阻塞型尿路感染[8,9],对临床用药疗效还有检验作用[10]。
除感染以外,长时间或者重度心脏休克、长期的器官重度不规则灌注、外伤等疾病PCT 水平也会有不同程度升高,PCT还有更多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1] 倪语星,尚红.临床微生物学与检验.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567.[2] Becker KL,Nylén ES,White JC,et al. Procalcitonin and the calcitonin gene family of peptides in inflammation,infection,and sepsis:a journey from calcitonin back to its precursors. Clin Endocrinol Metab,2004,89(4):1512-1525.[3] Ga ni S,Koldkjer OG,Mφller HJ,et al. A comparison of high-mobility group-box 1 protein,lipopolysaccharide-binding protein and procalcitonin in severe community-aquired infections and bacteraemia:a prospective study. Grit Care,2007,11(4):77-87.[4] Clec’h C,Ferriere F,Karoubi P,et al. Diagnostic and prognostic value of procalcitonin in patients with septic shock. Crit Care Med,2004,32(5):1166-1169.[5] Rey C,Los Arcos M,Concha A,et al. Procalcitonin and C-reactive protein as marders of systemic infi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in critically ill children. Intensive Care Med ,2007,33(3):477-484.[6] 赵益敏.联合降钙素原和细菌培养在尿路感染中的应用价值. 医学前沿,2014(33):221-222.[7] 邓宁.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测定在尿路感染中的临床应用.医学检验与临床,2014,25(3):23-25.[8] 言彩红,李方,黄治家.老年性尿路感染者血清降钙素原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中南医学科学杂志,2015,43(1):70-72.[9] 杨俊家,王小敏.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在小儿尿路感染诊断中的应用.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5,13(3):333-334.[10] 张颖颖.血清降钙素原在呼吸系统感染中的临床价值.中国实用医刊,2015,42(6):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