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习观念和学习策略的相关性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8
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策略研究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英语作为一门国际通用语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对于许多人来说,英语是他们的第二语言,如何有效地学习这门语言成为了一个关键问题。
学习英语不仅仅是为了通过考试或者满足工作需求,更是为了能够在国际交流中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拓宽自己的视野和思维方式。
一、明确学习目标首先,明确学习目标是英语学习的重要起点。
学习目标可以分为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
短期目标可能是通过某次英语考试,或者在某个特定的场景中能够用英语进行交流,比如旅游时能够用英语问路、点餐等。
长期目标则可能是达到流利的听说读写能力,能够阅读英文原版书籍,或者在国际商务场合中无障碍地沟通。
明确的目标能够为学习提供方向和动力。
比如,一位大学生的短期目标可能是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而长期目标则是能够在毕业后进入一家外资企业工作,并用英语与国际同事进行高效的合作。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他会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和练习。
二、培养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如果对英语学习没有兴趣,那么学习过程将会变得枯燥乏味,难以坚持下去。
培养对英语的兴趣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
可以通过观看英语电影、电视剧、听英语歌曲等方式,感受英语的魅力。
在欣赏影视作品和歌曲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提高听力水平,还能了解到英语国家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增加对英语的熟悉感和亲切感。
阅读有趣的英语故事书、杂志或者漫画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通过阅读,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新的单词和语法知识,同时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此外,参加英语角、英语社团等活动,与其他英语学习者交流和互动,也能够激发学习兴趣。
在交流中,可以分享学习经验和心得,互相鼓励和支持。
三、创造语言环境学习语言需要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
对于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来说,创造语言环境尤为重要。
可以尽量多地使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
比如,在与朋友、同学交流时,尝试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如果身边有英语为母语的朋友,那就更好了,可以与他们多交流,模仿他们的发音、语调、表达方式等。
英语的有效率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一、英语学习策略有哪些1.制定长远目标,明确每节课的学习任务。
根据不同学习阶段及自身能力确立一个“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长远目标。
有了目标就有了学习动力,有了责任感、紧迫感及努力方向。
另外还要学会根据不同课型确定每节课的认知小目标,这样一开始上课,就会受到目标的激励,使大脑处于兴奋状态,才能定向注意,专心致志地去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2.争取课内外各种机会多练习英语。
语言不是教会的,而是在使用中学会的。
交际能力只能在交际中得到最有效的培养。
一个出色的语言学习者应具有强烈的语言交际的欲望,应力争语言训练的各种机会。
应不怕因犯语言错误而被别人讥笑。
3.课前预习。
预习是个人独立的阅读和思考。
它可以培养学习者快速阅读抓主旨大意、抓主要信息、依据上下文猜测词义的能力,也可以培养分析综合及归纳概括、自己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等能力。
预习也像“火力侦察”,可发现疑难引起思考,一方面可促使学习者自己查阅有关资料,查阅字典,另一方面可减少听课的盲目性,增强听课效果。
4.专心上课,有心识记。
上课是学生学习的主渠道,而学好外语的关键是尽一切努力将所学的东西记住,需要时能运用自如。
因此,上课时应高度集中注意力.尽量做到五到,即心到、眼到、耳到、口到、手到。
应培养瞬间记忆能力,强化“有意注意”,争取就在课内有目标、有意识地去识记该课的生词、短语、句型、重点句子。
当接触到该记忆的内容时,应通过眼看、耳听、口念,将其迅速输入到记忆中枢,然后再复现出它的形象。
在复现时快速用手指在桌上划出这个单词,或一个长句中最难记的或最重要的单饲,强迫自己在课内就能记住这节课最重要的东西。
这样,使自己真正有着“这节课确实学到不少东西”的踏实感、成功感,进而激发动机,提高兴越,更有信心地去继续今后的学习。
5.勤记笔记。
课内扼要记笔记可以帮助集中注意力,理顺思路,增进记忆,锻炼分析归纳、综合概括以及快速反应能力。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大学生英语学习观念与策略探讨》摘要:要:本文从以自学为主的学习观念、整体提升的学习观念以及循序渐进的学习观念三个方面入手,对大学生英语学习观念展开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大学生英语学习策略,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希望可以为大学生英语学习提供参考,同时促进大学生英语学习水平进一步提升,综上所述,大学生英语学习观念的树立对于保证英语学习质量以及提升英语效率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摘要:本文从以自学为主的学习观念、整体提升的学习观念以及循序渐进的学习观念三个方面入手,对大学生英语学习观念展开分析。
在此基础上,针对大学生英语学习策略,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希望可以为大学生英语学习提供参考,同时促进大学生英语学习水平进一步提升。
关键词:大学生;英语;学习观念在经济全球化进程持续推进以及相关科技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英语作为通用语言,之间成为当代大学生适应社会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工具性语言。
大学英语学习作为中学英语学习的继续,为了保证学习质量与效果,一般需要学生在入校之后便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在此基础上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
1 大学生英语学习观念综合分析来看,对于现代大学生英语学习观念的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以自学为主的学习观念。
在中学阶段,学生的英语学习大多以围绕教师为主,对于老师的课堂讲解以及课后训练,均有着不同程度的依赖性。
但是在进入大学之后,老师的授课方式不再是以往的全程辅导模式,如果大学生仍旧将英语学习过多的寄托于老师身上,则会对最终的学习效果产生影响。
对此,为了更好的适应大学阶段英语学习需求,树立正确的自主学习观念,在参考大学英语教师互动式教学策略的基础上,学会对知识点的自主分析与释疑。
在此基础上,大学生应该切实发挥出主观能动性,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落实自主预习与复习,从而保证学习效率。
第二,整体提升的学习观念。
听说是英语学习初始阶段的关键部分,而阅读则作为听说的基础。
从语言学习的规律这一角度入手分析,英语学习过程中听说两项能力的提升,往往建立在大量的阅读基础上。
英语学习观念和学习策略的相关性研究摘要:学习观念对各项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最终的语言交际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文秋芳将学习策略分为管理策略、母语使用策略、形式操练策略和意义操练策略。
本文对127名英语专业学生进行了调查。
研究结果表明,学习观念直接影响学习者对学习策略的选择和使用,学生们对传统和非传统的学习策略都抱有积极的使用态度。
关键词:学习观念;学习策略;关联性;英语专业学生中图分类号:h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1-0-02一、引言语言学习观念是指学习者对自身、与英语学习相关的各种因素、语言学习的过程及特点等形成的一系列观点。
这些观点会对学习者的英语学习产生潜在的和深远的影响,支配其英语学习行为,决定学习策略的选择和使用,从而最终影响语言学习的过程和效果(horwitz 1988,1999;文秋芳,2001)。
因此学习观念,特别是有关学习策略的观念对学习的产出技能和最终的语言交际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二、文献综述o’malley和chamot (1990) 根据信息处理理论,将策略分为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
元认知策略用于评价、管理、监控认知策略的使用;认知策略用于学习语言的活动之中;社会/情感策略知识则是指为学习者提供更多接触语言的机会所采用的策略。
这三类策略之中元认知策略高于其他两类策略。
oxford (2008)根据策略与语言材料的关系将策略分为两大类:直接策略(记忆策略、认知策略、补偿策略)和间接策略(元认知策略、情感策略和社会策略)。
cohen (2000) 则把策略分为学习语言策略和运用语言策略,而忽略了元认知策略。
文秋芳(2008:99)将策略分为与学习过程有关的管理策略和与语言学习材料有关的语言学习策略。
她认为管理策略对语言学习策略的使用具有制约性,既管理认知过程又管理情感过程。
这是与o’malley和chamot的分类主要不同之处。
管理策略除了指导语言学习策略,还可以指导生活和工作的其他方面。
文秋芳又将语言学习策略分为传统和非传统学习策略两类。
传统语言学习策略包括一些背诵为主的传统学习策略和重视语音、语法等的形式操练策略,为避免错误反复检查的准确性策略,和利用母语翻译加深理解的母语策略。
而非传统语言学习策略则是指在语境中学习的意义操练策略(如听外语广播、阅读外语报刊和小说等)、提高流利度的策略,以及回避母语策略(文秋芳,2001)。
语言学习观念是指学生对如何才能掌握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和交际能力的主张。
英语学习者的观念大致分为两类:一类为管理观念,指学生对确定目标、制定计划、选择策略、调控策略等一系列管理活动重要性的认识。
另一类为语言学习观念,包括形式操练观念(即认为掌握语言知识对学好外语非常重要);意义操练观念(即认为在交际中运用语言知识对学好外语非常重要);依赖母语观念(即认为通过翻译来学习第二语言是捷径)。
对于学习观念,文秋芳(1996)对七所高校的非英语专业学生进行了英语学习观念与策略的分析,学生的观念和实际使用的策略的一致性不稳定。
yang(1999)也发现尽管学生能够认识到有多种学习策略可以运用在学习中,但很少有人很好地使用这些策略。
文秋芳在2001年的研究表明,非英语专业学生在入学两年后管理观念增强而依赖母语观念呈下降趋势。
观念、策略之间的关系具有较高的稳定性,而且观念影响策略。
在对比高分学生和低分学生的学习观念上,有的认为高分学生和低分学生在英语学习观念,尤其在英语学习策略观念上的差异并不十分明显(励哲蔚, 2007)。
但有些研究却发现了他们之间的显著差异(陈红锐, 2005; 周艳艳, 2007)。
学生的负面学习观念主要表现在英语学习的能力、信心等方面持不积极态度;更多地把英语学习的责任归咎于教师、学习环境等外界因素;英语学习动机倾向较为单一; 对英语学习重心的认识较为狭隘等。
戴炜栋、王栋(2002)发现,除母语观念外, 高、低年级学生在学习观念上不存在较大差异。
但李旭奎等(2005)的结果显示一年级和三年级的学生在形式操练观念与意义操练观念上的没有差异。
袁凤识等(2004)采用oxford的sill对非英语专业和英语专业学生使用策略的异同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非专业学生的记忆策略使用频率高于专业学生,而后者却在其他学习策略的使用频率方面远远高于前者。
三、研究设计(一)研究对象参加该项研究的学生共132名,他们分别于2007年9月(48名)和2006年9月(94名)进入本校学习,其中男生30名,女生64名,年龄在19-21岁。
(二)研究工具研究所使用的问卷是依据“学习观念和策略调查问卷”(文秋芳,1996;2001)。
所有问题均用中文问答。
学生可挑选的答案有5个, 即从“我坚决不同意这个看法”(1)到“我非常同意这个看法”(5)。
最终收回127份有效问卷。
(三)数据收集和分析2009年6月,笔者亲自发放问卷,并让学生在课堂上回答。
问卷的数据输入电脑后,运用社会科学的统计软件( spss11.0) 对数据进行了分析。
四、研究结果(一)学习观念和学习策略研究结果显示学生最认可使用意义操练策略,其次是管理策略和形式操练策略,最不认可使用母语来学习英语。
对于这几种策略的使用与他们所持的观念大致相同,运用的最多的是管理策略,其次是意义操练和形式操练,使用的最少的是母语策略。
(二)学习观念和学习策略的相关性四种学习观念和对应学习策略的相关性均为显著正相关。
其中母语策略和对应观念的相关性最高,其次是形式操练策略和对应观念、管理策略和对应观念,意义操练策略和其对应观念的相关性最低。
研究结果再一次证明了学习观念直接影响学习策略的使用。
虽然学生已经进入大学学习了一段时间,传统学习观念依然很强,而且影响他们对学习策略的选择。
管理策略观念、形式操练观念和意义操练观念之间呈显著性正相关,其中意义操练观念和形式操练观念的相关度最高。
这说明如果学生认可使用管理策略的话,他们也会认可使用形式操练和意义操练的策略来学习英语,在使用意义操练策略时最愿意一同使用形式操练策略。
母语观念与其他三种观念均成显著性负相关,其中与形式操练观念的负相关度最大,也就是说认可使用形式操练的学生,最反感用母语翻译、注解等方式来学习英语。
五、结语通过该研究可以看出学生在大学学习了一段时间后,拥有了比较完善的学习观念,并能很好地使用他们认为有效的学习策略。
通常被认为传统的形式操练和近些年提倡的意义操练在学生心里并不矛盾,倒是能相辅相成的作为他们使用最多的学习策略。
鉴于学生也热衷于意义操练形式,教师无论是设计课堂活动,还是指导学生课下学习,都应该大力倡导学生使用,使他们对英语的使用最终能达到合情(符合英语国家人民表达习惯)合理(依据英语语言的正确形式)。
参考文献:[1]cohen,a.strategies in learning and using a second language[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2]horwitz,ing student beliefs about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in the foreign language methods course[j].foreign langue annals,1988,(4).[3]horwitz,elaine k.the beliefs about language learning of beginning university students[j]. 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1988,(72).[4]horwitz,e.k.cultural and situational influences on foreign language learners’beliefs about language learning:a review of ball i studies[j].system,1999,(27).[5]o’malley j&chamot a.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cambridge: cup,1990.[6]oxford e of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a synthesis of studies with implications for teachertraining[j].system,1989,(17).[7]oxford nguage learning strategy:what every teacher should know[m].beijing:beijing world publishing corporation,2008.[8]yang,nae-dong.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fl learners’beliefs and learning strategy use[j]. system,1999,(27).[9]陈红锐.高分组学生与低分组学生在语言学习观念上的差异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05,(6).[10]戴炜栋,王栋.一项有关英语专业语言学习观念的调查分析[j].外语界,2002,(5).[11]龚平.非英语专业高分组与低分组学生语言学习观念的比较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42).[12]李旭奎,左金梅,邓红风.英语专业高低年级学生学习观念比较研究[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1).[13]励哲蔚.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观念调查[j].外语教学,2007,(5).[14]苏晓军.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学习观念研究[j].外语界,1997,(2).[15]袁凤识,刘振前,张福勇.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策略差异研究[j].外语界, 2004,(5).[16]文秋芳.大学生英语学习策略变化的趋势及其特点[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6,(4).[17]文秋芳.英语学习者动机、观念、策略的变化规律与特点[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2).[18]文秋芳,王海啸.大学生英语学习观念与策略的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4).[19]文秋芳.学习和运用第二语言的策略导读[a].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20]周艳艳.非英语专业高分组学生与低分组学生在语言学习观念上的差异[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