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复习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49.00 KB
- 文档页数:9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复习教案复习目标:1.掌握第二单元的生字词。
2.会写语文园地中的日积月累内容。
3.能按课文内容填空复习内容:第二单元的知识复习过程:(一)导入:今天我们来复习第二单元的知识。
首先让我们来复习读课文。
(二)复习课文。
1.采用齐读、听读、分组读、开火车读等多种方式复习两单元的内容。
2.指名背诵课文。
3.出示填空:翠鸟的颜色非常_______。
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_______,_______了翠绿色的花纹。
背上的羽毛像__________________。
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_______。
翠鸟小巧_______,一双____________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张____________的嘴。
翠鸟鸣声_______,爱__________疾飞。
尽管小鱼这样机灵,还是难以_______翠鸟锐利的眼睛。
它______苇杆,像_____一样飞过去,_____起小鱼,_____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
听到消息后,居民们_______走出家门,_____着料峭的春寒,_____着满天飞舞的大雪,_____着冻得坚硬的山路,____________冻僵的燕子。
从这些所填的词中,我们体会到人们对动物的____________。
补充修正:(三)复习第二单元要求会写的生字。
1.请小朋友们翻到课本168页,同桌互相考生字。
2.开火车认读生字。
3.复读学生读错频率较高的生字。
对读错的字,要求学生用记字法记忆,并组词了解字意。
4.堂上听写,集体订正,及时反馈。
(四)复习第二单元复习要求会认的生字。
1.请小朋友们翻到课本163页,同桌互相考生字。
要求不会读的生字做出记号,课后补缺。
2.开火车认读生字。
3.复读学生读错频率较高的生字。
让学生用这些字进行组词练习,帮助记忆。
4.课件出示,指名回答秆()陡()饲()喘()复()杆()涉()词()端()腹()犁()殊()泛()骤()黎()珠()眨()聚()疲()踏()葱()砍()皮()稻()匆()欢()裸()州()颗()洲()(五)复习语文园地二。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高效讲解教案五篇任何一堂成功的课,无不凝结着教师备课的心血。
多一份课前准备,就多一份把握。
不仅要对自己从来没有接触过的“新课”认真备课,而且要把自己曾经讲授过的“旧课”当作新课来准备,常教常新。
备好课是讲好课的前提,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1《燕子专列》一、教材分析:《燕子专列》这是一篇人文情景较浓的文章,课文讲述的是和燕子有关的感人的故事,有一年春天,欧洲瑞士气温骤降,风雪不止。
这时,从南方飞回北方的燕子经过瑞士,因找不到食物,饥寒交迫,面临死亡的危险,瑞士政府得知这情况后,呼吁人们寻找冻僵的燕子,将他们送到车站,并用带有空调的列车将这些燕子送到温暖的地方。
这个故事表现了人类对鸟儿博大的爱心,呼吁人们要保护动物。
二、设计理念:在本课教学中,我采用创设情景、朗读品味、想象体验等方法,以情感为纽带,让学生入情入境,直接触摸文本,直奔重点词句,通过多层次、多形式地读,感受燕子的遭遇,品味文本蕴含的情感,并随着教学过程的推进动情、移情、抒情,使学生得以受到情感的熏陶。
三、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孩子们对新鲜事物都充满了好奇,相信他们刚接触到课文的题目肯定充满了疑问和好奇。
他们当中或许大部分和贝蒂一样,关心喜爱小动物,因此读着这篇文章时肯定有很多感触。
这篇文章就为孩子们创设了一个广阔的学习环境,让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味、欣赏、感悟,体会对动物的深深爱意。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欧洲、瑞士、舒适”等16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体会恶劣气候和环境给燕子带来的麻烦。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为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并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2.教学难点为体会恶劣气候、环境给燕子带来的麻烦。
三年级语文下册复习教案二:生字词复习生字词是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之一。
掌握好生字词,有利于学生的语文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
因此,在三年级语文下册复习中,生字词的复习尤为重要。
一、基本概念生字词,是指学生初次接触或者未曾掌握过的单字或词语。
在学习中,必须对其进行重点复习。
二、复习方法1、通过读音来记忆单字。
对于生字单字,可以通过读音来记忆和练习。
例如:“疏风拂面”,“卧蚕起佣”,通过反复朗读来记忆单字的读音,可以增强学生的语感和口语表达能力。
2、通过意义来记忆单字。
对于某些生字单字,可以通过与之相关的事物进行联想来记忆和掌握其意义。
例如:“了解一下”,“不同寻常”,通过与实际生活中的情境联系,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生字的意思。
3、通过组词来记忆单字。
对于学生来说,一些生字单字难以直接记忆,而通过组词来记忆就会更加容易。
例如:“飘飘荡荡”,“冷飕飕的”,通过组合成新的词语来记忆看起来较为困难的单字,可以让学生更加轻松地记忆。
4、适当安排复习时间。
生字词的复习需要长期坚持,连续的学习时间是最有效的。
要适当安排学生的复习时间,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定期复习。
三、复习要点1、熟记生字的读音和意义。
单字的读音和意义都是学生理解文章的基础,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说更加重要。
要求学生在掌握新单字的同时,能够熟练掌握其读音和意义,以便更好地理解文章。
2、能够灵活应用生字词。
从阅读角度来讲,生字的价值在于能够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和词汇量,并能够在写作中得到应用。
因此,在生字复习时还应该对常见的句型进行巩固和练习,学生需要有意识地灵活应用生字词汇,以便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3、进行多样化授课。
在生字词的授课中,教师应该尽可能地利用多样化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掌握生字词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例如通过听歌、配图、字形辨析等方式加深学生对生字词的理解,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了解能力。
四、复习作业1、词语填空通过给出几组词,要求学生根据句子意思填空,让学生在语境中记忆生字。
复习目标:1、复习学过的字词,通过会认字的认读、易错字指导,多音字、形近字区别使学生巩固所学的生字。
2、通过对课文的理解回顾积累描写动物植物的好词、佳句、名段欣赏,体会课文中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3、通过不同形式的诵读,领会关键词句的含义和作用,理解文章所蕴含的的道理,体会保护环境、爱护动植物的重要性,在情感上受到熏陶和感染。
复习重点:1、会认、会写本单元要求会认识、会写的生字词。
2、积累本单元的好词佳句等。
复习过程:一、导入:本节课我们来复习第二单元:爱护周围环境。
二、精讲点拨(一)、复习生字词,课件展示。
1、复习生字:齐读。
5课——翠秆腹赤衬衫透泛泡饲翁陡壁6课——欧洲瑞士舒启殊骤涉疲政踏救载7课——森郁葱湛盖犁砍裸扩栋柴喘黎2、形近字组词:掠()圈()稻()惊()倦()插()站()瑞()洲()沾()喘()州()偶()裁()骤()寓()载()聚()3、多音字:载晃应爪三、重点内容复习第五课《翠鸟》1、翠鸟喜欢停在水边的苇秆上,一双(红色)的小爪子紧紧地抓住苇秆。
它的颜色非常(鲜艳)。
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
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
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
它(小巧玲珑),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张(又尖又长)的嘴。
这一段写了翠鸟(颜色鲜艳)的特点,是从(外形)来介绍的。
在写翠鸟的颜色时,先写(头),再写(背上),后写(腹部)。
2、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
······尽管小鱼这样机灵,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
它(蹬开)苇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
这是从(动作)的角度,写了翠鸟(鸣声清脆、动作敏捷)的特点。
第六课《燕子专列》听到消息后,居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冒着)严寒,(顶着)漫天飞舞的大雪,(踏着)冻得坚硬的山路,(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优秀教案单元概述【单元教材解析】寓言是生活的一面镜子,本单元以“寓言”为主题,依次安排了三篇精读课文,一篇略读课文,一个口语交际,一篇习作,一个语文园地和一个快乐读书吧。
《守株待兔》是一篇文言文,通过讲述一个宋人因偶然获得一只野兔,而心存侥幸,从此放弃劳动,期望再捡到野兔,最后却一无所获,还被大家取笑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心存侥幸,不能指望不劳而获。
《陶罐和铁罐》写了国王的橱柜里两个罐子的故事,告诉我们:人各有长短,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鹿角和鹿腿》讲的是在丛林里,一只鹿遇到狮子后奋力脱险的故事,告诉我们:物各有所长,各有所短,要正确看待事物,还告诉我们不能只注重外表,更要讲求实用。
《池子与河流》通过池子与河流的对话及它们的最终结局,告诉我们:人应在有生之年为社会多作贡献,还告诉我们如果只顾享受眼前的舒适,换来的将是毁灭。
口语交际的主题是“该不该实行班干部轮流制”,引导学生对班干部轮流制发表自己的见解。
习作以“看图画,写一写”为主题,意在锻炼学生根据图片组织语言,把画面内容写清楚的能力。
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四个板块的学习内容。
快乐读书吧的主题是“小故事大道理”,意在引导学生阅读更多的寓言故事,拓宽学生的视野,开阔学生的眼界。
【单元教学目标】1.掌握本单元中的重点生字、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文言文读通顺,背诵课文《守株待兔》。
3.读寓言故事,了解课文内容,明白其中的道理。
4.能就寓言故事中的观点发表自己的意见。
5.看图作文,把图画的意思写清楚。
6.知道通知的格式,学会写通知。
7.积累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8.有阅读寓言故事的兴趣,能完整阅读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等寓言故事书。
【单元重点难点】重点1.掌握本单元中的重点生字、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守株待兔》。
三年级下教学设计
三年级下教学设计
同?(出示课件15)
(1)学生小组合作并讨论相关问题。
(2)学生汇报:
3.教师总结:(出示课件21)
四、明确寓意,拓展延伸
1.教师提出问题:对比了池子与河流的不同后,请找一找:哪句话揭示了这首诗阐述的道理?(出示课件22)
教师板书:不要贪图安逸,虚度年华
2.教师引导思考:根据课文揭示的道理想一想:池子与河流的观念,你赞同哪一个?生活中有池子这样的人吗?你想对他说什么?(出示课件23)
五、主题概括,拓展延伸
1.结构梳理(出示课件24)
2.主题概括(出示课件25)
本课通过池子与河流之间的对话,表达了他们对生活、对人生的不同的态度,教育人们不要贪图安逸,虚度年华,应当为社会多作贡献,为自己的生命增添光彩。
3.拓展延伸(出示课件26)
教师安排学生阅读《河水和河岸》
六、课堂演练,课后作业
1.课堂演练(出示课件27、28)
2.课后作业(出示课件29)
有节奏地朗读课文,试着用自己的话讲述池子与河流的故事。
三年级下教学设计
三年级下教学设计
三、范文引路,化图为文
师过渡:怎样把丰富多彩的图画转变为生动形象的文字呢?
1.例文引路。
出示课件15.16:
2.学生朗读习作例文,然后交流自己的阅读体会。
教师相机点拨指导。
出示课件17:
学生讨论,小组派代表发言。
3.教师小结:
出示课件18:
四、写法指导
出示课件19:
五、课后作业
构思习作《放风筝》。
六、板书设计
三年级下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教学目标:1.能认识23个生字,读准4个多音字,会写31个生字和32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守株待兔》。
3.掌握、积累“AABC”和“无()无()”式的词语。
4.能根据人物心情、语气把句子补充完整5.能按照正确格式写通知。
6.复习各课的主要内容,了解寓言内容和道理。
教学重点:1.能认识23个生字,读准4个多音字,会写31个生字和32个词语。
2.掌握、积累“AABC”和“无()无()”式的词语。
3.复习各课的主要内容,了解一些美好的人物品质。
教学难点:1. 掌握基础字词。
2. 积累运用字词。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课文内容:1.今天我们来复习第二单元。
在这个单元中我们学习了4则中外寓言故事,请同学们回忆一下,都是哪4篇寓言,这些寓言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2.学生交流:生:《守株待兔》。
寓言告诉了我们不努力,而抱侥幸心理,指望靠运气过日子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陶罐和铁罐》。
语言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鹿腿和鹿角》。
事物各有自己的价值,不能只凭外表去判断事物的好坏。
《池子和河流》。
故事告诉我们不要贪图安逸、虚度年华,应当多为社会做贡献,为自己的生命增添光彩。
3.本单元,《守株待兔》这篇课文需要背诵,让我们一起来背一背。
二、 复习认读字、多音字:1.同桌之间进行你指我认考一考,不会的多帮帮。
2.易读错的字:你能给它们加上音调吗?称(ch èn )心 禁(j īn)受 撒(s ā)手 挣(zh èng)脱3.多音字:读一读,记一记(加粗的为本单元五个必须掌握的)禁{j īn (禁受)j īn (禁止) 撒{sā(撒手)s ǎ(撒种) 挣{ zh ēng (挣扎)zh èng (挣脱)称{ch èn (称心)ch ēng (称呼)ch èng (同“秤”)三、复习会写字1.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交流:哪些字容易错?2.老师总结,重点指导:待:左边是双人旁。
•••••••••••••••••三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二教案三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二教案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三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二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方法:1、字族识字:如艮字旁的字很、狠、恨、很皿字底的字盏、盎、盒、盛、监、盖一串字族带出很多形声字。
2、形近字区分识字:这是一种很有效、很实用的识字方法,对学生今后不写错别字有很大帮助。
如:珠株的区分3、形声字识字:如啁啾两个字的学习可采用这种办法,使汉字的音形意能够有机的结合到一起。
4、多音字识字:如缝字的两个音,教师教学时能够根据字意来区分字形,从而进一步区分字音。
读二声时多与针线有关,如缝衣。
读四声时表示缝隙,如门缝。
5、根据字理识字:如“弱”字的字理是两张弓放一起,一根羽毛放在上面,表示弱小,柔弱。
6、根据字义识字:如“冒”本义指帽子遮住眼睛,所以上边不是日,没有封口,引申为向外透、往上升等多种含义,教师恰当的进行了多意字选词的训练,增加了学生对字义的理解。
在识字教学中,教师教得有法,对每个字都进行了仔细的斟酌,能够根据字的特点有所侧重的采取不同的方式,对于知识点、拓展点教师做到了心中有数。
7、学生学习如春芽蓬勃整堂课中学生都主动热情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积极的思考,学得灵活、扎实,正象春芽一样破土而出,正用自己幼小的力量不断成长,看到她们的成长,带给我们无限的欣慰,期盼着老师和学生们共同成长!一、教学目的要求1、审美能力的培养,唤起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
2、了解季节更替的自然现象,全方位地感知秋天。
3、学习创作画的表达方式,能大胆、直率地表现。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知“秋”,拓宽视野,学会创作的表现手段。
教学难点:激活学生的'创作灵感,直率表达,个性作画。
三、课前准备各种秋天的物品、油画棒、水彩笔等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带来了很多东西,你们来看看都有什么?师生:哦,(有稻子、柿子、南瓜、葡萄、红辣椒、苹果)师:你们知道这些东西都是什么季节的?生:师:这些东西都是秋季才会有的,秋天真是一个喜悦的、收获的季节啊。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复习课教案第一课时复习内容:本组教材以“品味金典寓言”为主题,安排了三篇精读课文:《守株待兔》、《陶罐与铁罐》、《美丽的鹿角》,一篇略读课文《池子与河流》。
本组课文形式多样,有文言文,有童话故事,有诗歌。
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用具体的事情来说明一个道理所说明的道理,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丰富学生的思想。
复习重点:1.是读懂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
《守株待兔》以文言文形式出现,使学生明白不要心存侥幸,不要不劳而获,要靠自己的劳动去创造美好的生活。
2.《陶罐和铁罐》告诉学生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狮子和鹿》故事以语言对话为主告诉学生:每个人的身上都有优点和缺点,不要只追求外表的华丽,而要注重内在。
要学会尊重事实,取长补短。
3.3.《池子与河流》是以诗歌的形式出现,告诉学生:只顾享受眼前的舒适,只能换来以后的毁灭。
这几篇课文道理都浅显易懂,可通过读唤起儿童情感中的共鸣,在读中体会寓言故事带给我们的启示。
复习难点:1.注意积累表示人物神态的词语,并根据词语体会性格特点,结合图画将故事内容及道理简单落实到书面。
2.懂得尊重不同的想法。
1.能按一定顺序仔细观察图画,看懂图意。
3.结合生活展开想象,扩展图画内容,联系说话。
4.回顾自己读过的寓言故事,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简单的复述。
5.结合自身生活说明寓言故事中蕴含的深刻道理。
复习目标:1.认识33个生字,会写33个生字。
掌握“耒”字旁。
2.借助注释读好文言文;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对话。
3.注意积累描写人物神态和动作的词语,并根据词语体会性格特点。
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寓意。
4.正确掌握“AABC”和“ABAC”格式的词语特点,并能进行独立列举。
5.积累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的句子,并能在具体的语境中熟练使用。
复习过程:(一)导入:今天我们来复习第二单元的知识。
首先让我们来复习读课文。
(二)复习课文。
第二单元复习一、课文背诵:5课、6课、7课。
二、课后题1、20 页:下边每组句子中的两个句子,哪个写得好,幸亏哪里(1)翠鸟喊声洪亮,爱在水面上飞。
翠鸟鸣声洪亮,爱贴着水面疾飞。
答:第二句写得好,由于:“鸣声”比“喊声”更正确,表达了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贴着水面疾飞” 生动地表现了翠鸟动作轻快、快速的特色。
(2)翠鸟走开苇秆,很快地飞过去。
翠鸟蹬开苇秆,像箭同样飞过去。
答:第二句写得好,由于:“蹬开”把翠鸟走开苇秆时的动作、神情、速度生动地描述了出来。
“像箭同样飞过去”用比喻的写法说了然翠鸟飞的速度很快。
2、24 页:谈谈从带点的词语中领会到了什么听到信息后,居民们纷繁走出家门,冒着料峭的春寒,顶着满天飞舞的大雪,踏着冻得坚硬的山路,四周找寻冻僵的燕子。
答:“ 纷繁”,说明救燕子的人好多,行动快。
“四周”说明找寻燕子的范围广;“冒着、顶着、踏着”这三个动词,说明当时的天气、环境特别恶劣以及人们无所恐惧的崇高质量。
这句话说了然人们保护动物的广博的爱心、为挽救燕子付出了辛苦劳动;3、27 页:领会“什么都没有了——全部靠斧头获取的全部,包含那些尖利的斧头。
”的含义,答:“ 全部”,指的是人们经过砍伐树木所获取的全部的物件。
“什么”是指随意的一个什么东西、物件。
这句话的含义是:人类假如不珍惜热爱自然,自然会对人类进行残忍的处罚。
三、语文园地二1、写比喻句。
(31 页背诵)蒲公英的花能够张开、合上。
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能够张开、合上。
一棵高大的橡树矗立在路旁。
一棵高大的橡树像草原的标兵,矗立在路旁。
【课外】小弟弟的脸红扑扑的,看上去真像一个大苹果,我真想啃一口。
运动员像离弦的箭一般向终点跑去,终于获取了冠军。
银杏树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为我们带来了凉快。
2、反义词(背诵、默写)清对浊廉对贪功对罪正对偏奖对罚优对劣善对恶勤对懒增补:是对非宽对窄升对降曲对直有对无拓展:清亮——污浊清廉——贪污正直——倾斜和善——险恶勤劳——懒散广阔——狭小奖赏——处罚曲折——笔挺3、古诗名句(背诵、默写)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第二单元单元分析一、单元内容总述1.本单元主题:本单元主题是“寓言”,全单元包括《守株待兔》、《陶罐和铁罐》、《美丽的鹿角》和《池子与河流》四篇课文,目的是引导学生读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
2.本单元重点:(1)读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
《守株待兔》教会学生懂得不要心存侥幸,不要不劳而获,要靠自己的劳动去创造美好的生活。
读完《陶罐和铁罐》,明白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鹿角和鹿腿》教会学生懂得好看的东西有时会带来坏处,而难看的东西有时却会带来好处。
《池子与河流》告诉学生人在一生中不可荒废年华,应当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为社会多做贡献,为自己的生命增添光彩。
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读懂寓言,明白道理。
(2)学习书面表达,体会习作的乐趣。
本单元安排了习作《看图画,写一写》,看图画,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写清楚。
3.单元教学建议:读懂寓言,明白道理,联系生活中的人和事。
5守株待兔教学目标:1.认识折、冀等5个生字,学写守、株、待等9个生字。
指导写好株、耕两个字,木和耒做偏旁时最后一笔变成点。
2.能读准字音、读好“因释其耒而守株”。
背诵课文。
3.能借助注释,结合插图,疏通文意。
懂得不要心存侥幸,不要不劳而获,要靠自己的劳动去创造美好的生活。
一、复习《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1.读准音:“颈”,应读三声。
“冀”字正音。
2.认清形:“株”,提示木字旁做偏旁最后一笔捺变为点;提示“株、待、耕、折、颈、释”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
3.看注释(1)身为宋国笑。
[ wéi ]1.做,行,做事2.当做,认做3.变成4.被[ wèi ]1.替,给2.表目的3.对,向。
4.解文意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
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死了。
于是,农民便放下他的农具日日夜夜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
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了,而他自己也被宋国人耻笑。
6.悟寓意比喻妄想不劳而获,或死守狭隘的经验,不知变通。
板书设计:5.守株待兔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教学后记:6 陶罐和铁罐教学目标:1.会认陶、罐等10个生字。
会写骄、傲等11个生字。
直到书写傲、虚两个字,提示傲是“攵”而不是“夂”,虚字第三笔是横钩,能正确读写谦虚傲慢懦弱代价等词语.2.读懂课文内容,能找出表现陶罐和铁罐神态与动作的语句,并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懂得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规自己的短处的道理。
一、导入(1)重点指导懦弱、轻蔑、奚落、朴素的读音(2)虚,陶、罐的缶字书写要窄一些。
(3)出示和睦相处:[ chǔ ]1.居住2.存在 3.跟别人一起生活4.决定,决断[ chù ]1.地方2.点、部分3.机关部门出示词语,个别检查。
争辩恼怒御厨羞耻懦弱陶罐奚落轻蔑掘开朴素流逝宫殿相提并论和睦相处二、读课文,找出陶罐和铁罐的区别。
(1)你觉得铁罐有什么特点?找出表现他神态和动作的词句读一读。
(2)你觉得陶罐有什么特点?找出表现他神态和动作的词句读一读。
三、了解寓意。
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懂得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规自己的短处的道理。
四、小结小结:人们都说,预言是现实生活的投影,联系生活中的人和事,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的理解故事中的道理。
《陶罐和铁罐》以及《太阳和北风》两篇寓言故事都告诉我们在生活中要多发现别人的(),正视自己的()。
这两篇寓言故事都出自于《伊索寓言》,下课多读一读,相信你们收获更多。
板书设计:6陶罐和铁罐陶罐铁罐谦虚而不懦弱骄傲自大教学后记:7美丽的鹿角教学目标:1.认识称、禁、撒、挣、等9个生字,学写鹿、赏、匀等13个生字。
2.能通课文读出鹿的心情变化。
3.根据词语提示,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4.理解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不同态度,体会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
一、导入1.引入寓言故事《美丽的鹿角》,板书课题,生齐读题。
2.课件出示预习单上词语:匀称、不禁、珊瑚、皱起、逼近、撅嘴、抱怨、撒开、凶猛、挣脱。
(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3.认读多音字:称、禁、撒。
二、通读全文,了解段意1.出示句子:鹿摆摆身子,水中的倒影也跟着摆动起来。
他从来没有注意到自己是这么漂亮!他不着急离开了,对着池水欣赏自己的美丽:“啊!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2.出示句子:一阵清风吹过,池水泛起了层层波纹。
鹿忽然看到了自己的腿,不禁撅起了嘴,皱起了眉头:“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鹿开始抱怨起自己的腿来。
3.出示句子:鹿不敢犹豫,撒开长腿就跑。
有力的长腿在灌木从中蹦来蹦去,不一会儿,就把凶猛的狮子远远地甩在了后面。
就在狮子灰心丧气不想再追的时候,鹿的角却被树枝挂住了。
狮子赶紧抓住这个机会,猛扑过来。
眼看就要追上了,鹿用尽全身力气,使劲一扯,才把两只角从树枝中挣脱出来,然后又拼命向前奔去。
这次,狮子再也没有追上。
三、完成填空,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丛林中,一只漂亮的鹿对着池水欣赏自己______的身段和_______的鹿角,抱怨______的腿。
而当凶猛的狮子扑来时,却是鹿那_____救了他的命。
四、小结《鹿角和鹿腿》这则寓言故事讲的是丛林中,一只鹿遇到狮子靠着难看的腿奋力脱险的故事,告诉我们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我们既要看到事物的长处,又要看到事物的短处。
板书设计:7.美丽的鹿角鹿角美丽差点送命鹿腿难看死里逃生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教学后记:8池子与河流教学目标:1.认识淘、涯等9个生字。
读好应这个多音字,区分尊和遵这两个同音字。
2.理解诗歌表达的意思。
分角色朗读课诗歌。
3.结合生活实际讨论:池子与河流的观点,更赞同哪一个?一、导入1.“应”字正音。
出示:应验、应该。
2.“池子”到底指的是什么?引导学生了解“池子”就是指池塘。
3.找一找哪几个小节是池子说的话?哪些是河流说的话?4.巩固词语。
二、学习课文2.学习池子说的话。
(1)自由朗读第1-5小节,想一想:池子要河流抛弃怎样的生活?(2)池子为什么提议河流抛开原有的生活?(3)全班交流。
从河流的语言中可以感受到自己很满意如今安逸、清闲、平静的生活。
3.学习河流说的话。
(1)自由朗读第6、7小节,想一想:河流赞同池子的提议吗?(2)“我是一条伟大的河流,那是因为我遵循着这条规律。
”河流遵循的是什么自然规律?4.池子与河流最后的结局分别是怎样的?三、辨析观点,总结寓意1.你觉得池子与河流谁说的话更有道理?说说理由。
《池子与河流》通过描写池水向河流陈述自己安逸的生活,来劝告河流不要那么忙碌,而河流对池子的话进行反驳的事情,告诉我们只有勤奋、奋斗不息的人才能取得成就,相反则一事无成。
板书设计8.池子与河流只顾享受眼前的舒适只能换来以后的毁灭教学后记:口语交际:该不该实行班干部轮流制教学目标:1.激发积极上进争当班干部的热情。
2.激励现任班干部做好本职工作的动力。
3.鼓励学生大胆真实地表露内心的真实想法,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和想法。
一、导入新课1.请现任班干部上台读事先准备好的发言稿2.现任班干部谈一谈工作中的收获和困惑。
3.同学们对班干部的发言提出意见和改进措施。
二、畅所欲言1.说出你心目中的优秀班干部是什么样的?指名说。
2.假如你来当班干部打算怎么做?三、小组合作,制定方案大屏幕小组合作出示要求:(1)现任班干部工作中存在哪些问题?(2)该不该实行班干部轮流制?(3)若该,请说出充分理由并制定出认为可行的实施方案。
若不行,也请说出充分理由,并对现任班干部提出中肯的意见。
(4)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边听边思考,想想别人说的是否有道理。
学会尊重别人的意见。
(5)每组选出一个代表,统一整理组里的意见(6)每组代表上台发言,根据绝大多数同学的意见,制定本班班干部制度。
四、总结发言班主任总结发言:班干部是一个班的灵魂和核心,班干部团队直接影响到班级的成长与发展。
希望班干部同学真正起到带头和榜样的作用,发挥好桥梁和纽带的作用,让我们的班级一步一个台阶,越来越辉煌!板书设计:该不该实行班干部轮流制该不该??模范带头作用班干部老师和学生的桥梁、纽带服务意识教学后记:快乐读书吧教学目标:1.读《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体会其中蕴含的道理。
2.读《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拉封丹寓言》,感受世界寓言文学的魅力。
一、饱览寓言悟真知1.在《中国古代寓言》中选择一个自己最感兴趣的故事进行小组内部交流。
(1)运用复述故事的方法,用自己的语言向别人介绍一则寓言故事。
(2)把这则寓言故事蕴含的道理讲清楚。
(3)小组内部进行故事整合,选取有代表性的,有深刻教育意义的寓言故事。
二、小组之间交流彼此准备的寓言故事。
(1)复述故事时,注意人物对话的语气,注意人物的动作,神态。
(2)讲述道理时,讲道理和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
板书设计:小故事大道理你读过这本书吗相信你可以读更多教学反思:习作看图画,写作文教学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细致的观察,引导学生将一个活动场面写完整。
2.引导学生在写话的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主动观察、乐于表达的欲望。
初步培植学生勇于个性表达的心态。
一、谈话导入:1.师:老师知道同学们在体育课上进行了一场精彩的足球比赛。
老师请同学们说一说,这场足球比赛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回忆。
教师分别请场上参加比赛的同学和场下的充当观众的同学谈感受。
2.师:分别今天我就给大家带来了一幅图画,让我们一起擦亮我们的眼睛,比一比看谁的眼睛亮。
二、引出课题:看图说话(板书课题)1.观察这幅图,你看到画面上画的是什么?2.(1)你觉得画面上是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有哪些人,他们在做什么呢?(2)谁能试着用“什么时候谁他们在干什么 ?”这样的句式说一说画面的内容。
让我们来比比看说的小嘴最棒。
(指名说)三、局部细致观察1.咱们班进行足球比赛时,哪位同学是场上运动员,请你来说一说当时你的心理活动?进球时的心里是怎样的?对方进球时你的队员有什么表情动作,说了什么话?2.采访场下啦啦队,当时看到场上的激烈角逐,观众是怎样的反应?有哪些语言、动作和表情?哪个运动员的表现最为突出?说说你看到的。
3.由现场的球赛转到图画上,抓住画面中一个或两个人物,说说他们的表情、动作是怎样的?可能说了哪些话?(学生回答,但不一定按照顺序,也没有一定的层次。
)(教师引导学生按照顺序观察图画,从整体到局部。
)四、看一看,谁的本领大1.师过渡:老师发现,小朋友不仅有双明亮的小眼睛,还有张能说会道的小嘴呢!那么,老师想请小朋友认真思考,把刚才看到的画面用几句话写下来,不知大家有没有信心?2.师板书:想写,出示写话要求:开头空两格,标点符号独立占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