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 高中二年级历史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19.61 KB
- 文档页数:5
高中历史教案: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一、背景介绍17世纪中叶,英国经济开始从传统的封建经济向现代资本主义经济转型。
在这一过程中,英国资本主义制度得以确立,这对于英国乃至全球经济体系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与演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出现有其历史的背景。
在中世纪时期,欧洲经济主要以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为主。
近代国家的迅速崛起以及科技的进步,刺激了欧洲经济的发展,推动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资本主义制度的演变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商业资本主义阶段:资本主义的前身是商业资本主义,这一阶段主要是由商人使用资本进行商业活动,逐渐积累财富。
2.工业资本主义阶段:这一阶段是以工业化为标志的,资本家开始在工厂中使用机器进行生产,实现规模化生产,从而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3.金融资本主义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以金融产业的发展为特征,资本家通过银行、证券市场等方式,加速资本流动,实现财富的最大化。
三、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1.农业革命的推动:18世纪,农业革命的推动是英国资本主义制度得以确立的重要原因之一。
农业生产的进步和农民人口的减少推动了工业化的发展,从而催生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
2.工业化的推动:英国在工业革命中处于主导地位,工业化的加速推动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在大量使用机器的生产模式下,资本家通过规模化生产和技术升级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实现了财富的最大化。
3.政策的支持:政府通过税收政策和贸易保护政策等手段,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和保障。
四、影响与启示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对于全球经济体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开创了现代工业化模式: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为现代工业化模式的创立奠定了基础,后来的西方国家也在这一基础上发展了自己的工业化模式。
2.促进了全球贸易: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为全球贸易提供了充足的货源和财源,推动了资本的流动和贸易的发展。
3.促进了社会进步: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推动了社会制度的进步和民主化的发展,人们开始对权利和利益的均衡关系进行了更多的思考。
第9课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教学目标】1.理解各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共同背景和具体原因,运用唯物史观认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和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是近代西方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也是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理念的初步实现。
2.掌握各国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建立的具体时间脉络,认识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
3.通过教材、文献资料,掌握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了解资本主义在全球扩展的史实,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4.运用文献资料,明确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是19世纪中期世界发展的主要潮流,理解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曲折性、复杂性和进步性。
5.理解欧美日本等国国情不同选择了不同的政体,同时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增加自信。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欧美日本等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具体原因和进程中的重大事件。
教学难点:英、美为代表的资本主义政体的异同。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2020年的春天,全球都遭遇了严重的新冠肺炎疫情,拥有世界最多人口的中国向世界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让我们一起看一则新闻。
【2020年2月24日央视国际社会:中国高效抗疫凸显中国制度优势】国际社会各界人士认为,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中国展现出高效的组织能力和强大的凝聚力,这正是中国制度优势的体现。
多国人士表示,中国不仅及时向国内外发布疫情信息,积极回应各方关切,而且行动迅速有效,凸显了中国的制度优势。
当我们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骄傲时,也有必要了解一下世界上一些主要国家的社会制度,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什么是革命、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制度?(设计意图)通过用贴近学生生活的现实问题引入历史,引发学生兴趣,也使同学们建立联系的观点。
通过对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制度概念的初步解释,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初步的基础。
通过复习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建立一定的思想文化推动了社会的变革和进步的唯物史观。
知识点一光荣革命1.条件(1)经济基础:17世纪初,英国的资本主义已经有了较大发展。
(2)阶级基础: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要求限制王权。
(3)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过程(1)1640年,英国爆发革命。
议会最终获得胜利,国王查理一世被处死,英国成为共和国。
(2)共和国时期,查理二世乘机复辟,引起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不满。
(3)1688年,英国议会邀请玛丽和威廉承袭英国王位,共同统治英国,史称“光荣革命”。
从此,议会权力大增。
“光荣革命”是资产阶级、新贵族同封建势力的妥协,革命后确立起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联合专政,而不是资产阶级的专政。
知识点二议会权力的确立1.确立: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
(1)内容1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权力。
2议会不但掌握制定法律的权力,还可以监督政府和决定重大的经济政策。
(2)影响1君权神授遭到否定,君主权力由法律赋予,受到法律严格制约。
2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开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
《权利法案》没有确立国王的“统而不治”1689年英国通过《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但国王仍有较大的行政权,可以领导政府和内阁,但受到议会制约;责任制内阁确立后英王才开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2.发展:1832年,英国议会进行了选举改革。
(1)原因:工业革命以后,工业资产阶级兴起,要求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
(2)影响1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议席,大大加强了在议会中的作用。
2为工业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
知识点三责任制内阁的形成1.形成过程(1)光荣革命以后,国王经常在一个秘密的小房间里召开会议,被称之为内阁会议。
(2)后来,国王不再出席内阁会议。
(3)1721年,下院多数党领袖沃波尔经常主持内阁会议,英国责任制内阁开始逐渐形成。
2.内阁的组成:内阁的首脑是首相,内阁成员是各部大臣。
高中历史第六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和发展教案(新人教版必修)一、教学目标1.了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掌握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主要特征和体现形式;3.深入理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和意义。
二、教学内容1.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起源和基本特征1.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概念和本质;2.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基本特征;3.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与封建主义、工业化进程的关系。
2.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发展历程及影响1.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2.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对世界政治发展的影响;3.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对人类社会的贡献和局限性。
3. 西方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实践和完善1.西方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实践的历程;2.西方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完善和反思;3.西方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三、教学方法1.授课讲解:通过教师讲解,介绍各段历史背景、政治制度的演变、思想体系等;2.小组讨论:将同学分成小组,分析不同的历史事件并讨论其影响;3.组内表演:让同学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并表达对不同历史事件的看法。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认识和理解,并掌握其发展历程、影响和未来趋势;2.教学难点:教师如何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掌握能力。
五、教学评价方法1.学生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质量等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2.教师反馈:教师对学生课堂表现、作业质量等进行反馈,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
六、教学参考资源1.《高中历史必修1》(新人教版);2.《世界史纲要》(人民出版社);3.《资本论》(马克思著)。
七、教学安排日期教学内容第一周-第二周全面介绍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起源、基本特征和发展历程第三周-第四周讨论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对人类社会的贡献和局限性第五周-第六周分析西方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实践和完善第七周温习和总结。
年级班科备课教师备课时间【单元内容】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课标要求】●通过1640年革命和其后的“光荣革命”,初步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历史意义。
●通过华盛顿、《独立宣言》和1787年宪法。
理解美国革命对美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通过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活动,初步理解法国革命的历史意义。
【学习内容分析】本单元讲述的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的有关历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最终导致了资产阶级革命。
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引发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权利法案》的制定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政体在英国确立起来;来克星顿的枪声拉开了美国独立战争的序幕,在华盛顿的领导下美国获得了独立,1787年宪法的通过标志着美国建立起了联邦制共和国;攻占巴士底狱吹响了法国大革命的号角,在《人权宣言》的指引下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君主统治,拿破仑对内巩固了革命成果的同时,发动了对外战争,废除了所征服地区的封建制度,但也给当地人民带来了灾难。
【学情分析】经过两年多的学习和历练,学生掌握了初步的历史学习方法,积累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具备了初步的自主学习能力,练习了合作探究的方法,这为学习本课基础知识和探究综合题目提供了条件;但鉴于同学们历史综合概括能力和材料分析能力欠佳,因此本课在安排自主学习和探究时,要注重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训练,并提供大量课外史料,帮助学生完成自主学习目标,更好的进行合作探究学习。
【学习目标】1.了解英国议会与王权的斗争史实;2.掌握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经过、结果;3.《权利法案》颁布的目的、基本内容、作用。
4.掌握美国独立战争的背景、爆发标志、经过、结果及影响;5.掌握《独立宣言》和1787年宪法颁布的时间、内容及意义;6.理解美国独立战争所具有的双重性质。
7.了解启蒙运动兴起的时间、内容及影响;8.掌握法国大革命的根本原因及基本过程和影响;9.了解拿破仑对内对外政策及如何评价拿破仑;10.掌握《人权宣言》和《拿破仑法典》的内容、意义。
历史教案-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教学目标:1. 了解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过程;2. 掌握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3. 分析资本主义制度对英国社会经济的影响。
教学内容:1. 英国封建制度的瓦解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兴起:通过讲解英国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制度的起步,介绍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兴起过程。
2. 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通过讲解资本主义制度的私有制、市场经济、自由竞争和利润追求等基本特征,让学生了解资本主义制度与其他经济制度的区别。
3. 资本主义制度对英国社会经济的影响:通过讲解资本主义制度对英国农业、工业和商业的推动作用,让学生了解资本主义制度对英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教学方法:1. 授课法:通过讲解和讨论的方式,向学生介绍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过程和基本特征。
2. 分组讨论法:将学生分组,让他们就资本主义制度对英国社会经济的影响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3. 观看视频:为了生动形象地展示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过程和影响,可以选择适当的视频进行观看。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忆英国封建制度的主要特点和问题,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2. 讲解英国封建制度的瓦解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兴起:向学生讲解英国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兴起过程,如英国土地兼并、农业改革和产业革命等。
3. 讲解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向学生介绍资本主义制度的私有制、市场经济、自由竞争和利润追求等特征,并与封建制度进行对比。
4.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组,让他们就资本主义制度对英国社会经济的影响展开讨论,例如资本主义制度对英国工业革命的推动作用等。
5. 观看视频:选择适当的视频展示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过程和影响,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影响。
6. 总结归纳:通过讨论和总结,让学生对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过程和影响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7. 作业布置:让学生针对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过程和影响,撰写一篇小论文或做一份PPT,展示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思考。
第三单元工业社会的来临第10课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确立[教学目标]1.知道现代工厂制度产生的时间、行业、特点和作用:知道股份制的含义、特点以及由其特点所决定的它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了解自由贸易制度产生的背景,与英国现代货币信用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理解现代工厂制度的是工业时代占主导地位的生产组织形式,理解股份制和现代货币信用制度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尤其是工业革命中对解决巨额资本投入所起的积极作用。
2.通过“案例分析〞、“文献选读〞等使学生初步掌握阅读史料,得出结论的史学方法。
3.以史为鉴,使学生初步懂得如何去学习西方先进的经济制度,为我所用,推动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
[重点与难点]重点:现代工厂制度;股份制难点:自由贸易制度;现代金融制度说明:1.现代工厂制度和股份制可以说是现代资本主义生产的组织形式和经济组织形式之一,前者使工业生产摆脱了资本主义早期手工工场阶段的分散、无组织等状态,真正实现了生产过程的组织性、劳动分工的精密性以及专业化,从而能够大规模制造产品,切实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
股份制在工业革命时并不是新生事物,而为什么在工业革命时期得到进一步发展,逐渐走向成熟,并迸发出巨大而持续的生命力,是本节课学生所要了解并掌握的。
2.自由贸易制度的出现和英国现代金融制度的逐步完善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而且涉及的内容也比较庞杂,如何使学生理解自由贸易制度的出现是自由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工业革命深入发展的产物是本节课的难点;银行、证券交易所如同股份公司一样并不是新生的事物,它们在工业革命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解决资本问题的功能是本课的又一难点。
[教学设计]1.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回忆早期资本主义的生产形式和资本原始积累的手段,点明在工业革命时期,资本主义的生产组织形式和资本的来源都有了新的变化,由此导入新课。
2.讲授现代工厂制度引导学生回忆“英国工业革命〞一课“工业革命〞的定义,“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转变的过程〞,由此导入本环节的学习。
历史教案-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背景、过程及其影响。
2.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提高历史素养。
3.引导学生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对英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二、教学内容1.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背景2.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过程3.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影响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过程及其影响。
2.教学难点: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背景及历史意义。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资本主义制度是如何产生的吗?它在哪个国家确立?2.学生回答:资本主义制度是在英国确立的。
二、新课内容1.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背景(1)地理大发现:15世纪末,欧洲人发现了新大陆,开辟了新航路,使得欧洲与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紧密。
(2)原始积累:英国通过海盗、贩卖奴隶、掠夺殖民地等手段,积累了大量财富。
(3)农业革命:英国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2.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过程(1)圈地运动:16世纪,英国开始实行圈地运动,大量农民失去土地,成为自由劳动者。
(2)工商业的发展:16-17世纪,英国工商业迅速发展,城市经济繁荣。
(3)政治制度的变革:17世纪,英国发生光荣革命,君主立宪制确立,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
3.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影响(1)经济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使得英国经济迅速发展,成为世界工厂。
(2)社会变革: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导致了社会结构的重大变革,形成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阶级。
(3)世界影响: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推动了世界范围内的资本主义发展。
三、课堂小结2.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原因有哪些?它对英国和世界产生了哪些影响?四、课后作业1.结合教材,分析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原因。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讲述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背景、过程及其影响,让学生对资本主义制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高中二年级历史教案
教学目标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夕的经济状况;都铎王朝的统治;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议会中反对派的形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克伦威尔的统治;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光荣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和影响;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英国内阁制的形成。
2、通过教师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和经过的讲解,以及引导学生对其进行分析,使学生掌握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总历程,理解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的原因,理解君主立宪制的含义
3、通过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和过程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战胜封建制度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先进生产关系取代落后的生产关系的过程,尽管其间存在着曲折和反复,但是,历史前进的潮流不可逆转。
教学建议
教材地位分析
如果说人类社会从14、15世纪开始了向近代化迈进,那么17、18世纪的人类社会则是向其深度和广度方面发展,其中,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当时世界历史上发生的最重大的历史事件之一,它不仅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同时,它有力地推动了欧美一些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也推动了欧洲一些封建国家的改革,推动了西方殖民扩张的进行,这一切在客观上为早期资本主义在世界的发展均创造了条件。
由此,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辟了一个新时代——资
产阶级革命的时代。
教法建议
1、让学生阅读前言,归纳17-18世纪的世界重大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教师可用图示(教学过程中的图1)的方法简要介绍本单元的阶段特征、知识结构,以及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所处的地位。
2、如果时间允许,还可用“树状”结构简介历史上英国的建立及封建王朝的更替情况。
3、在教师讲述的同时,启发学生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经济、政治、宗教的变化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归纳、概括出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革命的基本内涵。
4、“为什么英国革命作为资产阶级革命,打着“宗教”旗号?”“为什么革命过程呈现出极其复杂、呈现了多次反复?”“为什么革命的结果,建立以新贵族为主的资产阶级专政?”利用上述问题的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找出这个时期资产阶级革命具有的特征。
5、利用课件或图示的方式围绕“资产阶级革命”的内涵,分阶段讲清革命的基本进程。
并引导学生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评价克伦威尔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重点分析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和影响。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世界近代史中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
进入17世纪以后,英国资本主义发展与封建制度之间的矛盾明显尖锐起来,成为当时英国社会矛盾中的最主要
的矛盾。
在资本主义工商业与农业发展到相当水平之时,冲破这些封建性限制便成为当务之急。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便是围绕这一主题展开。
随着《权利法案》的颁布,“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在英国才开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巨大发展和改造”,即为日后的英国工业革命的发生提供了前提保证。
另外,在它的影响下,欧美的一些国家或通过革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或通过改革,客观上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因此,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启了世界历史的一个新的时代——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
难点分析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宗教问题。
这是因为:思想是行动的先导。
随着英国清教运动的不断发展,其抨击英国王权和国教会的专制统治的力度也不断加大,最终向英国的王权和国教会的专制统治发起了进攻。
教学设计示例
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重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和影响
难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宗教问题
教学手段多媒体电脑教学辅助课件
教学过程
1、结合教材目录介绍第二章的阶段特征、知识结构。
阶段特征:属于早期的资产阶级革命;具有资产阶级革命的基本特征,
但制度不完善;此阶段封建势力大于资本主义势力。
2、结合英国王朝世系表介绍英国历史的沿革及革命前的背景(重点介绍:七国时代——建立统一的奴隶制国家,比中国晚3000年。
安茹王朝——13C议会制建立、议会的传统。
都铎王朝——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及遗留的问题、专制、重商主义、资本主义萌芽及发展。
伊丽莎白女王王位继承。
斯图亚特王朝——建立、专制统治、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社会矛盾的激化)。
启发学生归纳、概括革命的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结果,资产阶级革命就是在反封建的基础上确立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从而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道路。
3、革命过程:采取板书、地图或课件示意的方法,由老师形象、重点讲述,对一些重点问题提问,引导学生分析。
如:导火线——革命的标志?——内战——共和国的政权性质?克伦威尔措施、评价?——复辟及原因、两党制形成——“光荣革命”、二王制、革命结束的标志?——《权利法案》(内容、实质: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君主立宪?
4、历史意义:指导学生阅读教材,重点理解: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君主制;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发展资本主义);标志着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
教学设计思想
1、学习世界历史,尤其是一个重要阶段的开始,需要从这个阶段的大背景(即阶段特征、知识线索)入手,使学生对将要学习的知识在时空上有一个基本的把握,同时对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也能有进一步的了
解。
2、为使学生形象地感知历史,适量地借助多媒体教学辅助课件,并采取图示的方法。
3、本节主要采取教师启发下的学生讨论、归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