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复习题库
- 格式:doc
- 大小:56.00 KB
- 文档页数:4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总结11、一只山雀5天大体能吃800只害虫,照这样计算,一只山雀一个月大体能吃多少只害虫?〔一个月依照 30 天计算〕2、一辆长客车3小时行了174千米,照这样的速度,它12小时能够执行多少千米?3、张爷爷买3只小羊用了75元,他还想再买5只这样的小羊,需要准备多少钱?4、5 箱蜜蜂一年可以酿375 千克蜂蜜,小林家养了这样的蜜蜂12 箱,一年可以酿多少千克蜂蜜?5、育英小学的180名少先队员在“爱心日〞帮助家属做好事,这些少先队员平均分成 5 队,每队分成 4 组活动,平均每组有多少少名先队员?6、刘叔叔带 700 元买化肥,买了16 袋化肥,还剩 60 元,每袋化肥的价格是多少元?7、春芽鸡场星期一收的鸡蛋,18千克装一箱,装好8箱后还剩16千克,星期一收了多少千克鸡蛋?8、王叔叔从县城开车去王庄送化肥,去的时候每小时行40千米,用了 6 小时,返回时只用了 5 小时,返回时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9、一辆旅游车在山区和平原各执行了2小时,最后到达山顶,旅游车在平原每小时行 50 千米,山区每小时行 30 千米,这段行程有多长?10、公路两边植树,每边每千米要植树25 棵,这条路长 120 千米,一共要植树多少棵?11、学校准备发练习本,发给15 个班,每班发 144 本,还要留 40 本作为备用,学校应买多少练习本?12、 1 棵树苗 16 元,买 3 棵送 1 棵。
一次买 3 棵,每棵廉价多少钱?13、洗发水每瓶 15 元,商场睁开促销活动,买 4 瓶送 1 瓶,1 次买4瓶,每瓶廉价多少钱?14、一只熊猫一天要吃15 千克饲料,动物园准备 24 袋饲料,每袋重20 千克,这些饲料够一只熊猫吃 30 天吗?15、汽车从甲地到乙地送货,去的时候用了 6 小时,速度是每小时32 千米,回来只用了 4 小时,回来每小时行多少千米?16、小明上山用了 4 小时,每小时行 3 千米,下山的速度加快,是每小时 6 千米,下山用了多长的时间?17、车间原方案每天生产15 台机器, 24 天就可以完成,实质每天生产 18 台,实质只要几天就可以完成任务?18、实验小学要为三、四年级的学生每人买一本价格为12 元的作文指导书。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重点练习试题第一单元 升和毫升【例1】如图的容器正好是1升,请你分别标出200毫升、550毫升和800毫升。
解析:根据上图可知,容器的容量正好是1升,平均分成10个小格,每小格表示100毫升;200毫升即2个小格;550毫升即5.5个小格;800毫升即8个小格;由此依次标出即可。
解答:【例2】6000毫升和4升合起来是( )。
A.6004毫升B.1000毫升C.10升D.10毫升解析:求6000毫升和4升合起来是多少,可以先把6000毫升转化为6升,再与4升合起来是:6升+4升=10升;也可以先把4升转化成4000毫升,再与6000毫升合起来是:4000毫升+6000毫升=10000毫升。
解答: C【例3】一个健康成人的血液约有( )。
A.4500毫升B.450升C.45毫升解析:根据生活经验、对容积单位、体积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一个健康的成年人的血液总量约为4500毫升。
解答:A【例4】一个纸杯可盛水200毫升,5个纸杯可盛水( )升。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一个纸杯可盛水200毫升,求5个纸杯的盛水量,即200×5=1000(毫升),再根据升与毫升之间的进率“1升=1000毫升”进行单位换算。
解答:1【例5】爸爸买了一瓶啤酒,净含量为550毫升,将这瓶啤酒浸没在一个装满冰水的盆中,溢出的水( )。
A.550毫升B.比550毫升多C.不足550毫升解析:根据题意可知, 550毫升是这瓶啤酒的净含量,所以啤酒瓶的体积大于550毫升;然后根据桶里溢出的水等于啤酒瓶的体积,可得桶里溢出的水比550毫升多。
解答:B【例6】下面两种包装的果汁,哪种便宜呢?解析:瓶装饮料和盒装饮料的单位不一致,一个是升,另一个是毫升,首先统一单位,由升到毫升,是把高级单位的数换算成低级单位的数,这时就要乘它们之间的进率1000,即2×1000=2000(毫升)。
在比较哪种饮料的价格便宜时,必须是在相同净含量的情况下,以2000毫升为标准,2000÷400=5(盒),即5盒400毫升的饮料是2000毫升,5瓶的价钱是5×4=20(元)。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期中复习题及答案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共20分)1、含有______的食物在白纸上会留下油渍。
2、弦的音高与弦的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3、气象学家通常把云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类。
4、营养搭配原则:________、________、多种搭配,每日吃适量的新鲜水果和蔬菜等。
5、在耳朵的各个部分中,能将声音转化为振动的是_______。
6、种子里最重要的部分是_______,它是有生命的,可以发育成一株植物。
7、在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下端的_______不要碰到容器的底和侧壁。
8、利用棉线和纸杯制作的“土电话”,声音主要是通过_______从“话筒”传到“听筒”的。
9、在做高锰酸钾的溶解试验时,不能用手直接取高锰酸钾,需要用_______来取。
10、声音的强弱可以用_______来描述;声音的高低可以用_______来描述。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雾霾天气户外活动对人体影响最大的器官是()。
A.肺B.心脏C.胃2、根据生物的特征,我们可以判断机器人属于()。
A.生物B.非生物3、鞋底的花纹是为了增大()。
A.拉力B.反冲力C.摩擦力D.重力4、下列物体不是导体的是()。
A.大地B.铅笔芯C.人体D.塑料尺5、橡皮筋拉得越紧,拨弹时发出的声音越()。
A.响B.轻C.不一定听到6、下列使用酒精灯的方式中,正确的是()。
A.B.C.7、小车2秒钟行使了60厘米,如果想让小车3秒钟行使60厘米,可以()。
A.加大拉力 B.减小载重量 C.减小拉力 D.加润滑油8、水往低处流,是因为()。
A.风B.重力C.轻9、通常情况下,100毫升水能溶解()食盐。
A.50克B.100克C.36克10、我们在投篮球的过程中,篮球的运动方式是()。
A.直线运动B.曲线运动C.两者都有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鞋底做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期末总复习专项训练——应用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解答题1.每棵树苗16元,买3棵送1棵.一次买3棵,每棵便宜多少钱?2.一束鲜花20元,买4束送1束,李阿姨一共买4束,每束可以便宜多少钱?3.一个数的小数点左移一位,新数比原数小72,求原数。
4.刘叔叔带700元买化肥.买了16袋同一种化肥,剩60元.每袋化肥的价钱是多少?5.公园的一头大象一天要吃350千克食物,饲养员准备了5吨食物,够这头大象吃20天吗?6.一辆长途客车3小时行驶了174千米,照这样的速度,它12小时可以行驶多少千米?7.一本科技书有256页,小红已读了8天,每天读20页,还剩多少页没读?8.青峰小学有一块占地面积是490m²的长方形苗圃,苗圃长35m,它的宽是多少米?9.水果店运来150千克苹果,运来的梨比苹果的2倍多60千克。
水果店共运来多少千克水果?10.学校要为图书室增添两种新书,每种3套,《百科知识》每套125元,《奇妙的数学》每套18元.一共要花多少钱?11.小汽车3小时行驶270千米,照这样计算,5小时行驶多少千米?行驶2160千米要多少时间?12.四年级同学做了80朵红花和70朵黄花。
如果每25朵花扎一个花环,这些花能扎成多少个花环?13.冬冬看一本150页的故事书,第一天看了40页,第二天看了32页。
还有多少页没有看?14.王大爷买24只小鸡花了72元钱,他还要再买50只这样的小鸡,王大爷还要花多少元钱?15.一辆汽车上午行了3小时,下午行了5小时。
下午比上午多行了100千米。
它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16.面值5元和面值10元的钞票若干张,共175元。
10元的张数是5元的3倍,两种钞票各多少张?17.东东要做315道口算题,已经做了4天,还剩115道没有做,东东平均每天做多少道口算题?18.回答下列问题:19.舞阳县某学校三年级有180名少先队员在“爱心日”到养老院做好事。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期末数学复习《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专题讲义(知识归纳+典例讲解+同步测试)(含解析)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选择题1 . 下面算式中,()的结果最大。
A.100-51÷3B.1000-51×17C.40-(85÷5)2 . 下面的结论正确的是().A.220÷4÷2=220÷(4÷2)B.220÷4÷2=220÷(4×2)C.把330÷(3×2)的括号去掉,计算结果没有变化3 . 小朋友做纸花,第一小组5个小朋友做了120朵,第二小组5个小朋友做了140朵,平均每个小组做几朵纸花?正确列式是().A.(120+140)÷5B.(120+140)÷(5×2)C.(120+140)÷24 . 40除以8与3的差,列式是()A.(40÷8)﹣3B.40÷(8﹣3)C.40÷8﹣35 . 下列算式中,得数最小的是()A.300÷(3+2×6)B.300÷3+2×6C.300÷[(3+2)×6]D.(300÷3+2)×66 . 下列每组算式中的得数不相等的是()A.125×48;125×8+125×40B.125×48;125×8×6C.990×55+990×45;990×(55+45)D.990÷55+990÷45;990÷(55+45)7 . 2个西瓜和1根香蕉共重8100克,2个西瓜和3根香蕉共重8300克,则1个西瓜重克,1根香蕉重克.A.4000B.200C.100.8 . 王阿姨5分打字350个,照这样计算,她打840个字需要()分.A.10B.12C.139 . 计算600-15×4÷3时,最后一步算()法。
1、希望小学准备买25捆笔记本励优秀学生,每捆笔记本有24本,每本零售价4元。
准备2500元够吗?2、青蛙爸爸每天捉54条害虫,青蛙儿子每天捉46害虫条,他们一个月(31天)可以捉多少条害虫?3、小玲12分钟打960个字,小方18分钟打1170个字,①她们俩谁打字的速度快?②一篇2000字的文章谁能在半个小时打完?4、花店有88枝玫瑰花,每20枝扎成一束,可以扎成几束,还剩几枝?5、一共有73枚1元的硬币,把这些硬币换成10元一张的纸币,最多能换多少张?如果都换成20元一张的纸币呢?6、食堂买来40筐西红柿,用去800元。
(1)平均每筐西红柿多少元?(2)如果每筐西红柿的价钱降到原来的一半,用800元可以买多少筐这样的西红柿?7、青山果园收获了300箱苹果和260箱梨。
一辆卡车每次能运40箱,这辆卡车要多少次才能全部运完?8、红光水泥厂2个星期生产了154吨水泥。
(1)平均每天生产水泥多少吨?(2)照这样计算,把下表填写完整。
9、学校买来160盆花,放在大礼堂28盆。
剩下的花分给22个班,平均每班分到几盆?10、三年级23个少先队员去栽树,一共栽了184棵,平均每个少先队员栽多少棵?11、一辆汽车每小时行67千米,小华家到省会城市的路程是268千米。
小华坐汽车到省会城市需要几小时?12、饲养专业户王大伯家养了185只公鸡和229只母鸡,还养了46只鸭。
养鸡的只数是鸭的几倍?13、长青桥小学有一块面积是490平方米的长方形苗圃,苗圃长35米,宽是多少米?14、四年级同学准备制作160个小灯笼庆祝国庆。
已经做了76个,剩下的分给28个同学去做,平均每人要做多少个?15、学校买了3盒钢笔,每盒10枝,每支12元。
一共用了多少元?16、学校买了3盒钢笔,每盒10枝,一共用了360元每支多少元?17、你会列综合算式计算平均每班借书的本数吗?18、东东看一本150页的故事书,第一天看了40页,第二天看了32页,还有多少页没有看?19、东东看一本150页的故事书,第一天看了40页,第二天看的与第一天同样多,还有多少页没有看?20、东东看一本150页的故事书,已经看了3天,每天看32页,还有多少页没有看?21、每个书架每层大约放20本书。
第五单元找规律1、有一种时钟4点钟敲4下,6秒敲完,那么,8点钟敲8下,几秒钟敲完?2、林庄小学准备在长80米的跑道一边和边长20米的正方形草坪四周植树。
怎样栽?需要多少棵?3、气象专家每隔3小时测量一次气温。
第12次测量气温时,距开始测量已经过了()小时。
4、一条走廊长24米,每隔3米放一盆花。
要放多少盆花?5、一条林荫道从一端到另一端共栽了7棵树,相邻的两棵树相隔3米。
林荫道前有5只兔子排队做操,相邻2只兔子相隔2米。
(1)林荫道长多少米?(2)兔子做操队伍长多少米?(3)如果有10只兔子像这样排成一排做操,兔子的队伍长多少米?(4)从林荫道的一端到另一端每隔2米放一盆花,一共要放多少盆花?6、一只蜗牛沿着10米高的柱子往上爬,每天从清晨到傍晚向上爬5米,夜间又滑下4米,照这样计算,从某天清晨开始,第几天爬到柱顶?7、王力从家到学校要走12分钟。
如果他用同样的速度从家经过林场公园到学校要走16分钟,王力家离林场公园有多少米元?8、某校一年级招收114名新生,平均分成3个班。
每个班要准备多少张双人课桌?9、小学希望工程献爱心活动,二年级捐了384元,比一年级多捐16元。
一年级和二年级一共捐多少元?10、在人民路的两边装路灯。
每隔10米装一盏。
如果人民路的两端都要装,一共需要装182盏。
人民路全长多少米?11、把12面小旗插在正方形操场的四条边上,使每条边上的小旗一样多,你准备怎样插呢?在图上画画试试。
12、把12面小旗插在正方形操场的四条边上,使每条边上的小旗一样多,你准备怎样插呢?在图上画画试试。
13、马路一边每隔7米油一棵梧桐树,小军在汽车里观察到在3分钟时间里,汽车可以从第1棵树倒第151棵树,这辆汽车的速度大约是每小时多少千米?14、在一条30米长的直道两边,每隔3米插一面彩旗,如果每边的两端都插,一共需要多少面彩旗?15、马路的一边一共有30根电线杆,在两根电线杆的中间有一个广告牌,一共有()块广告牌;马路的两边一共有40块广告牌,每个广告牌两旁各有一根电线杆,一边有()根电线杆。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易错题集锦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易错题库第一单元除法1、被除数、除数、商与余数的和为391,已知余数为4,商是11,被除数是多少?2、某路口的交通信号灯每30秒转换一次。
从下午5时到5时10分,这个信号灯转换了多少次?3、一个团队有220个人需要租车。
汽车出租公司有甲、乙、丙三种汽车出租,甲种汽车限坐48人,每辆每天的出租价是500元;乙种汽车限坐28人,每辆每天的出租价是320元;丙种汽车限坐20人,每辆每天的出租车是250元。
请你帮这个团队设计一种费用最少的租车方案,并算出租金是多少元?4、小华在计算乘法时,把一个乘数36写成63,结果得到积是252.你能写出正确的计算结果吗?只算出另一个正确的乘数。
5、某公司要运一批货物共20吨,用载重量6吨的汽车运,每辆一次需付150元;用载重量3吨的汽车运,每辆一次需付90元。
怎样安排用车所需的费用最少?不会有序思考。
6、721加上12除960的商,和是多少?7、在一个除法算是中,商是15.被除数、除数的和是320,除数是,被除数是。
9、某校要给110名老师每人配一个水杯,每个水杯3元。
教师节期间,超市推出优惠价,每买10个送1个。
如果学校在优惠期购买水杯,只要花多少钱?10、用长42厘米、宽35厘米的长方形彩纸做边长5厘米的正方形小旗,最多可以做面。
11、甲数除以乙数的商是8,甲、乙两数的和是720,甲数是,乙数是。
12、东东在计算“84+□÷12”时,先算加法,后算除法,得到的结果是12,正确的得数是多少?13、甲乙丙三人共有480元,如果甲给乙30元,三人就同样多。
甲原有元,乙原有元,丙有元。
14、百货商店今年2月份一共卖出电视机1421台,卖出录音机1421台。
平均每天卖出电视机比录音机少多少台?÷28,很多学生都没想到。
)15、东村和西村之间的小路全长1800米,王大叔从东村出发,每分钟步行60米。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复习(试题)1、口算。
350÷5= 15×6= 2400÷80= 92-39= 99÷33= 84÷21=400÷50= 50×80= 60÷15= 880÷80= 720÷6=100-20÷4=2、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有★的要验算)★621÷27= ★608÷34= 968÷47= 436÷86=243÷67= 260÷50= 682÷69= 526÷40=3、简便计算。
(第一题列竖式并验算,其余的递等式计算)8000÷700= 420÷14 270÷5÷6 560÷(7×4)4、脱式计算。
10×18+520780÷6+73 720÷24 900-300÷60一、二单元复习一、填空。
1、720秒=()分 540分=()时 4升800毫升=()毫升2、一瓶果汁的净含量是2升,倒满一杯容量是250毫升的杯子后,瓶中果汁的净含量是()毫升,像这样还能再倒()次。
3、将8000毫升、8升800毫升、升、808毫升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512÷ 7,要使商末尾是0,□可以填()。
要使 58÷38的商是二十多, 里最小填()。
6 3÷32,商的末尾有0, 里可以填()。
5、计算3□2÷39时,把39看作()试商,当□内填()时,商的最高位在十位上。
6、在()里填上“﹥”、“﹤”或“=”25×20÷10()25+20×10 301毫升()3001毫升 125÷25()375÷75800-432÷6×9()800-432÷(6×9) 900÷(25×4)()900÷25÷4480÷4÷6()480÷24 758÷25()658÷25 879÷48()879÷477、用一个杯子向空水壶里倒水,如果倒进3杯水,连壶重740克;如果倒进5杯水,连壶重980克。
四上期末易错题复习1:数与代数一、单选题1.(2021四上·兴化期中)5头奶牛12天共吃了720千克饲料,这些奶牛平均每天吃()千克饲料。
A. 720÷12B. 720÷5C. 720÷12÷5D. 720÷(12×5)2.(2021四上·兴化期中)□36÷23=1□……(),被除数的方框里可以填的数字有()种。
A. 1B. 2C. 3D. 43.(2021四上·沭阳期中)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有()句。
①最大的三位数除以最大的两位数,商11余9。
②如果被除数的末尾有0,那么商的末尾也一定有0。
③某篮球队队员平均身高是160厘米,小华是该篮球队队员,他的身高可能是158厘米。
A. 1B. 2C. 34.(2021四上·太仓期中)把除数63看作60来试商,商()。
A. 可能偏大B. 可能偏小C. 可能偏大,也可能偏小5.贝贝在用计算器计算一道题时,把被除数的前两位数字按反了,结果除以25得到了650,那么正确的商应该是()。
A. 2450B. 16250C. 266.(2021四上·相城期末)584÷52,被除数至少增加(),商就增加1.A. 1B. 40C. 527.(2020四上·惠山期中)38÷5=7……3,如果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100,那么商是()。
A. 700......3 B. 7......300 C. 700 (300)8.(2020四上·赣榆期中)一节火车车厢限载60吨货物,要运走560吨货物,至少要()节这样的火车车厢。
A. 9B. 10C. 11D. 无法确定9.(2020四上·大丰期末)小红在计算除法时,把除数45写成54,结果得到的商是14,余数是9,正确的结果是()。
A. 16B. 15C. 17D. 1810.(2021四上·亭湖期末)已知某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算式3□6÷■5的商是一位数,比较□与■的大小:□()■。
第一、二单元复习题
一、填空
1、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性,空气被压缩的( )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
空气主要由()、()和少量的()、()等气体混合而成。
燃烧用去的是空气中的()。
用醋和小苏打可以制取()。
拆开的饼干会变软,说明空气中有()。
2、空气受热时会(),受冷时会()。
人们利用()的原理,发明了孔明灯,热气球。
纸蛇转动实验说明了热空气是()。
()是风形成的主要原因。
3、物体的()叫温度。
我们常用的温度计叫做()温度计。
温度的单位是(),用字母()表示是。
一杯热水的降温规律是()。
同一种物质,表面颜色深的比表面颜色浅的吸热(),散热也()。
固体和液体相比,()吸热快;金属和非金属材料比较,()材料物体吸热快。
水和油相比,()吸热快。
4、热传递的三种方式是()、()、()。
热在固体中的传热叫(),热在液体或气体中的传热叫()。
不靠空气、水或其他物体也能传递热,这种传热方式称为()。
5、糖受热会熔化成()体,冷却后又会凝结成()体。
液态的水受热后会变
成()形态的(),这种现象叫()。
露珠是空气中的()遇()形成的,这种现象叫()。
6、( )、()、()、()、()、()是大自然中水的化身。
7、刺破气球实验中,刺破的一方会(),实验说明()。
纸团不湿实验说明了()。
二、列举
1、加热和冷却对物体有那些影响?人们可以通过加热和冷却做哪些事?(至少4种)
2、氮气有哪些用途?( 至少三个例子)
3、二氧化碳有哪些性质和用途?(至少三个例子)
三、简答
1、每当饭熟的时候,我们揭开锅盖,锅盖上会有许多小水珠掉下来,它们是从哪里来的?
2、一杯热水变凉的过程是怎样的?温度为什么会这样变化?
3、夏天给自行车轮胎打气,为什么不可以打得太足?
4、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了压缩空气?(至少4列)
5、制冷空调、取暖器应安放在什么位置合适?为什么?
6、水在自然界是怎样循环的?
7、为什么沙漠地区的人喜欢穿白色而宽大的衣服?
8、自然界里的风是怎样形成的?
9、空气和水的性质有哪些异同?
10、水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存在怎样的关系?
11、为了减小空气污染,人类应该如何做?(至少3种)
四、科学实践
1、设计实验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2、设计实验研究物体的热胀冷缩(固体液体和气体任选其一)。
3、设计实验研究空气的成分。
第三单元复习题
一、填空
1、敲击音钹,就会感到音钹在(),随后()停止,()也消失了,由此可见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
2、声音在()、()、()中都能传播,声音传播的方向是()的。
其中在()中的传播速度和效果最好,在()中的传播速度和效果最差。
声音传播需要(),声音在()中不能传播。
3、用一定的音量对着“助听器”小的一端听话,音量会()。
4、对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有妨碍的声音称为()。
例如汽车喇叭声、()、纺织机器的轰鸣声等。
它和()、()一样,已被列为主要的()。
5、当物体快速振动时,我们听到的声音就变(),当物体振动减慢时声音就变()。
6、声音有()、()和()的区别,其中()和物体振动幅度的()有关,()和物体振动()有关。
男高音和女高音的最大区别是()的不同。
影响声源强弱的因素是(),即:()越大,声音就();()越近,声音就()。
7、声音的()和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振动越快,声音();声音的()和物体的粗细、长短、松紧有关系,物体粗长松时声音()。
8、“伏罂而听”故事中,声音主要是借助()传入侦察兵耳朵的。
这是运用了()的原理。
二、科学方法
1、用哪些方法可以使一食品保鲜袋发出声音。
(至少4种)
2、写出“土电话”的传声路径?
3、通过玩弹橡皮筋活动,我对“弦”的音调高低的认识。
(1)弹拉紧的橡皮筋,我发现:
(2)弹变短的橡皮筋,我发现:
(3)弹粗细不同的橡皮筋,我发现:
4、生活中,人们采取哪些措施减少噪音?(至少举出三例)
5、开动脑筋,想办法使矿泉水瓶中的豆粒声音变小或消失。
(至少写出三种方法)
三、简答
1、敲小鼓时,纸屏架上吊着的小球会出现什么现象?你能说明其中的道理吗?
2、身处嘈杂的环境中,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自己的听力?
四、连线
1 2
振动幅度越大声音就越弱耳廓产生振动
振动幅度越小声音就越强鼓膜传送声波
振动的频率越快声音就越低外耳道传递振动
振动的频率越慢声音就越高听小骨把信号报告给大脑
物体震动快听神经收集声波
物体震动慢耳蜗把振动转换为脑能接收的信号
五、我的科学实践
设计实验研究:隔着沙子、水和空气,听一听铅笔轻轻敲击桌面的声音,并将它们按照传播声音的效果从好到差进行排序。
第四、五单元复习题
一、填空
1、食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有:()、()、()、()、()和()。
2、()是淀粉检测器。
含淀粉的食物遇到它会()。
如果把花生放在白纸上挤压,白纸上会留下(),说明花生种含有()。
细嚼馒头时,感觉有(),这是馒头中的()被()变成糖的缘故。
3、食物金字塔中处于最底层的是(),其次是()、()、()和()。
其中要多吃的是(),要少吃的是()。
一天中可以超过300克的食物是()。
4、我们常吃的食物可以分为()和()两大类,()是一种添加剂,可以改变加工食品的外观和口味。
为了安全饮食,蔬菜水果要充分(),要多吃(),少食()等。
购买加工食品时要注意看()。
5、在人的身体里有一个近()米长的消化系统,其中消化道是用()方式使食物前进的。
6、通过给指纹分类,我们发现主要有()、()、()三种类型。
7、排序的方法有()和()两种,如:给塑料袋排序的方法属于(),给铅笔标记排序的方法属于()。
8、()和()是整理信息的常用方法,其中分类就是把具有()或()特征的事物组合在一起。
瑞典生物学家()设计了“()”给生物分类,还制造出了()。
()根据动物的外形和行为把动物分成了三类。
一类是(),一类是(),另一类是()。
9、没有一种食物含有人体需要的(),为了健康成长,食物要()。
油脂类食物含有丰富的(),供给我们()和(),但不能多吃。
二、我掌握的科学方法
1、写出人体的消化器官名称,并简述食物的消化过程?
2、把下列食品按序号分成四大类:8分)
(1)牛奶(2)土豆(3)黄瓜(4)豆腐(5)玉米(6)鱼
(7)米饭(8)海带(9)鸡肉(10)花生油(11)白菜(12)鸡蛋
粮食类:蔬菜、水果类:
鱼、肉、蛋、奶类:油、盐、糖类:
3、你认为什么样的饮食习惯好?(至少举出3例)
4、人们都知道“病从口入”,请结合所学知识提出注重食品安全的方法?
5、倒立吃东西时,食物会不会进到胃里?为什么?
6、铅笔上有2H 2B 4H 4B HB 6H 6B的型号,请把他们进行排序,并说出排序的标准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