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苏省蒸发能力特性分析(一)

江苏省蒸发能力特性分析(一)

江苏省蒸发能力特性分析(一)
江苏省蒸发能力特性分析(一)

江苏省蒸发能力特性分析(一)

摘要:蒸发是水循环的重要环节,是地表水、地下水的主要影响因素,同时也是旱、涝灾害的直接影响因素,本文通过不同仪器观测的实测水面蒸发量资料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揭示了江苏省的近期蒸发有地区差异大、年内分配不均、明显的下降趋势、湿润区域增大等特性,为水资源开发利用、编制水资源公报、计划用水和调配水源的管理工作提供参考数据。

关键词:蒸发特性分析江苏省

江苏位于中纬度亚洲大陆东岸,属东亚季风区,又属亚热带和暖温带的过度区。一般说来,苏北灌溉总渠以南的广大地区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以北地区为南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江苏优越的气候资源为江苏工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但是江苏处于中纬度地带、海陆相过渡带和气候过渡带,是典型的气候灾害频发区。研究蒸发不仅可以了解水资源的自然消耗规律,以进一步研究减少无效蒸发、增加可利用水资源的途径和措施,而且可以用它验证降水或径流资料的可靠和分析成果的合理。

蒸发能力是指充分供水条件下的陆面蒸发量,水面蒸发是反映蒸发能力的一个指标,是最基本的分析项目。根据现有的设备条件和各种型号蒸发器对天然水体的代表性,以E601型对天然水体水面蒸发的模拟最理想。其它型号仪器的观测资料均要进行折算。蒸发的地区变化和年际变化相对较小,据统计,水面蒸发量的Cv值一般小于0.15左右,故通常只需有10年以上的资料即可满足计算要求。这次分析主要选用1980-2000年的21年蒸发资料。

1基本资料与计算时段

蒸发资料主要集中在水文和气象部门,水文部门的站点少,参与资料整编的有34个国家站,蒸发器为E601型及Φ80套盆式,气象部门的站点多、分布广,全省各市县均有一蒸发站,蒸发器为Φ20套盆式。此次分析全省蒸发量特性,以水文部门蒸发资料作为分析的主要依据,气象部门观测资料作为站点稀疏地区的补充和分析成果的较验。

在水文部门观测并参与整编的蒸发站中,一般资料系列为近40年,绝大多数蒸发器为E601型,扬州月塘站资料系列1995~2000年,盐城洪圩站资料系列1998~2000年,两站系列较短暂不取用,盐城响水口站采用Ф80套盆式蒸发器观测,经过折算成E601蒸发资料后采用,另徐州汉王和毕楼两蒸发站,虽不是国家站点,但资料可靠性好,系列较长,因此共选水文部门34个蒸发站进行分析,其中淮河地区19个、长江地区9个、太湖地区6个。气象部门的蒸发观测站,蒸发器均是Φ20套盆式,通过代表站与相近水文部门E601观测站资料进行折算系数分析,并进行合理性分析,地区综合,统一确定折算系数,转算成E601型蒸发量值后供分析时参照使用。

蒸发分析的资料系列为1980~2000年,无需对现有资料进行资料系列的插补,但对其进行资料的合理性分析、可靠性检查。

2蒸发的折算系数分析

由于蒸发器结构型式的不同,使不同型号蒸发器的蒸发量在数值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我省现有蒸发监测资料的蒸发器除E601型外,还有Ф80、Ф20套盆式,为方便分析比较,对不同型号蒸发器的观测值需进行折算,统一到E601型号上。

2.1Ф80的折算系数使用Ф80套盆式蒸发器,需转换为E601型,考虑蒸发器间蒸发量的折算系数变化不大,本次分析仍延用我省1976年《江苏省水文手册》的分析成果。折算系数为Ф80套盆式蒸发量与E601型蒸发器蒸发量比值。成果见表1。

表1E601型与Ф80套盆式蒸发折算系数表

地区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淮河地区

1.01

1.09

1.17

1.19

1.29

1.27

1.38

1.28

1.14

1.12

1.05

0.99

1.21

长江地区

1.08

1.18

1.30

1.29

1.38

1.37

1.37

1.26

1.14

1.07

1.05

0.98

1.25

2.2Ф20的折算系数Ф20套盆式蒸发器在全省气象部门广泛使用,且站点多、分布广,每县均有观测站,收集气象部门各市县1980~2000年历年逐月蒸发量资料,考虑到在一定地区范围内,气象条件基本是一致的,选择气象部门与水文部门相邻近的蒸发站,进行不同蒸发器之间的蒸发量折算系数的分析。

根据收集资料情况和选择相近站点原则的选择16个站点进行相关分析,相关系数多数在0.7-0.8左右,计算表明位置相对近的站点,相关性较好。有一个站相关性较差,为苏州气

象站-枫桥水文观测站,这次分析将不采用。相关性好的站点有:宜兴气象观测站-宜兴水文观测站;常州气象观测站-常州水文观测站;海安气象观测站-海安水文观测站;阜宁气象观测站-阜宁水文观测站;相关系数基本达0.78以上,其它站的相关性稍差,但均在0.6以上。从月相关系数来看,3月份到7月份的相关性相对较好,这与气温和日照的变化有密切相关的。年月的折算系数(E601蒸发器蒸发量/Ф20套盘式蒸发量)在0.55至0.96之间,结果表明:相关系数多数在0.7-0.8左右,高的达0.9多,低的0.5,折算系数基本均在0.55-0.65之间。根据一定范围内折算系数的相对稳定性和水资源计算的便利,水资源三级区汇总,根据站点密度和资料情况,由水资源二级区综合得出折算系数成果。蒸发折算系数的地区综合后结果见表2。

表2各分区折算系数综合成果表

一级区

二级区

年折算系数

长江

湖口以下干流

0.625

太湖

0.619

淮河

王家坝至中渡

0.552

中渡以下

0.628

沂沭泗河

0.588

因存在折算误差及地区综合误差,对于Ф20蒸发器型号观测的蒸发量,仅作为水文观测站点的补充和较验。如需进一步精确掌握两种型式小型蒸发器之间的相互关系,必须进行同步对比观测试验。

第一章 区域地质概况

第一章研究区概况 第一节区域地质概况 一、区域构造特征 溱潼凹陷位于江苏省中部的苏北盆地,行政区划属江苏省姜堰市、泰州市、兴化市、东台市、江都市的部分地区。构造上属于苏北~南黄海盆地东台坳陷的一个次级构造单元(三级构造单元),位于东台坳陷区吴堡低凸起与泰州凸起之间,整体呈北东东向展布(图1-1-1)。北以吴堡~博镇断裂为界,东南部与泰州凸起以断层相接,西连江都隆起,东接梁垛低凸起,西北部与吴堡低凸起以斜坡相连,东北方向较开阔,过梁垛与白驹凹陷、海安凹陷相连,西南部较狭窄,是凹陷的收敛部位。面积约1200km2,新生界最大厚度约6000m。溱潼凹陷是一个在新生代拉张背景下形成的典型的南断北超的箕状凹陷,下第三系为南断北超、南深北浅的半地堑盆地结构,其上发育上第三系、第四系坳陷。 图1-1-1 溱潼凹陷区域构造图(据华东石油局,2002,简化) 溱潼凹陷自南向北划分为断阶带、深凹带、斜坡带三个构造带,其中斜坡带又可分为内斜坡带、坡垒带和外斜坡带(图1-1-2)。南部断阶带西南起姜小庄,东北至小凡庄,全长约60km,整体走向北东,部分被近东西向(个别为近南北向)断层错断。南部断阶带断裂系统十分发育,除有控制凹陷边界的大断层(Ⅱ级断裂)外,尚发育有次一级控制着构造和地层沉积特征的主干断层(Ⅲ级断裂),在平面上断裂走向大都以北东东向为主,少部分为北

东向。主干断层断距1000~2000m,剖面上表现为同沉积断层,在纵向上断开阜三段或阜一段,甚至泰一段。沿主干断层往往发育一系列同向北掉的次级正断层,断距小于500m,形成阶状结构,局部断层断距在40~200m,断层垂直断距在平面上具有两头小,中间大的特点,在阜宁组内断层上陡下缓,最大水平断距4000m以上。根据阶状结构的发育特征,可分成东段、中段和西段,自西向东分布有莫庄、祝庄、草舍和红庄四个断块体。在断阶带东段次级断层不甚发育,主要为一阶结构,主干断层下降盘发育有次一级羽状断裂,组成数个墙角状断块构造,已发现溪南庄油田和红庄油(气)田。中段是断阶带最复杂的断块,因次级断层的发育造成二阶甚至三阶状结构,沿次级断裂派生出来的断层极为发育,由此形成多个局部构造,在此段的高断阶上地层遭剥蚀程度较高,目前已发现草舍、陶思庄、角墩子、储家楼、洲城、祝庄、淤溪等7个油田。西段主要为三阶结构,勘探程度相对较低。 图1-1-2 溱潼凹陷南北向剖面图 深凹带沿港口-储家楼-时堰一线发育,其轴线与断层平行,在凹陷内发育北西向构造高点带,其中规模较大的有草舍-戴南-史家堡构造高点带,将深凹带分为时堰、储家楼两个深凹。深凹带内新生代地层发育齐全,厚度在5500m以上,历次构造运动表现不明显。北西向展布的负向构造带与各凹陷叠加地区是油气生成最主要地区,这种负向构造带与各凹陷叠加地区是油气生成最主要的地区,而且叠加作用加剧了各凹陷的沉积沉降,使这些交汇地区的生油岩厚度变大,埋藏加深,母质变好,温度、压力加大,生油气强度增高,成为油气生成的最主要地区。该带又是整个溱潼凹陷的油源所在地。各深凹的深浅、大小与断阶的规模呈正相关,轴向与主干断层平行。且深凹的位置多发育于断阶带两组不同方向断层的结合部。两深凹之间发育有构造高带。 斜坡带位于叶甸、边城、史家堡一线以北,可分为内斜坡带、坡垒带、外斜坡带。内斜坡带为斜坡带靠临深凹带的部分,发育一系列向深凹方向下掉的南掉正断层,下构造层地层在该带北部具逐渐减薄的趋势,而戴南组则在该带减薄甚至尖灭,已发现戴南、台南、兴圩、

蒸发器尺寸设计

蒸发器工艺尺寸计算? 加热管的选择和管数的初步估计 1加热管的选择和管数的初步估计 蒸发器的加热管通常选用38*2.5mm无缝钢管。 加热管的长度一般为0.6—2m,但也有选用2m以上的管子。管子长度的选择应根据溶液结垢后的难以程度、溶液的起泡性和厂房的高度等因素来考虑,易结垢和易起泡沫溶液的蒸发易选用短管。根据我们的设计任务和溶液性质,我们选用以下的管子。 可根据经验我们选取:L=2M,38*2.5mm 可以根据加热管的规格与长度初步估计所需的管子数n’, =124(根) 式中S=----蒸发器的传热面积,m2,由前面的工艺计算决定(优化后的面积); d0----加热管外径,m;????? L---加热管长度,m;? 因加热管固定在管板上,考虑管板厚度所占据的传热面积,则计算n’时的管长应用(L—0.1)m. 2循环管的选择 ???? 循环管的截面积是根据使循环阻力尽量减小的原则考虑的。我们选用的中央循环管式蒸发器的循环管截面积可取加热管总截面积的40%--100%。加热管的总截面积可按n’计算。循环管内径以D1表示,则 所以mm 对于加热面积较小的蒸发器,应去较大的百分数。选取管子的直径为:循环管管长与加热管管长相同为2m。 按上式计算出的D1后应从管规格表中选取的管径相近的标准管,只要n和n’相差不大。循环管的规格一次确定。循环管的管长与加热管相等,循环管的表面积不计入传热面积中。 3加热室直径及加热管数目的确定 ?? 加热室的内径取决于加热管和循环管的规格、数目及在管板撒谎能够的排列方式。 ?? 加热管在管板上的排列方式有三角形排列、正方形排列、同心圆排列。根据我们的数据表加以比较我们选用三角形排列式。 管心距t为相邻两管中心线之间的距离,t一般为加热管外径的1.25—1.5倍,目前在换热器设计中,管心距的数据已经标准化,只要确定管子规格,相应的管心距则是定值。我们选用的设计管心距是:???? 确定加热室内径和加热管数的具体做法是:先计算管束中心线上管数nc,管子安正三角形排列时,nc=1.1* ;其中n为总加热管数。初步估计加热室Di=t(nc-1)+2b’,式中b’=(1—1.5)d0.然后由容器公称直径系列,试选一个内径作

VOF水滴模拟

VOF模拟水滴自由落体 Made by SRH 本例子适用了VOF多相流动模型,模拟了水滴自由落体到水面上的过程。适用于初学者,由于时间比较紧张,计算格式的定义都比较粗糙,希望大家见谅。 1.模型:边长为0.5m的正方形,上边为出口边界,其它三面为壁面。一滴水由模型的顶部,落入水中。建立模型并划分网格,定义边界条件,导出msh文件。 2.打开fluent,导入所建立的msh文件。 3.检查网格,调整单位,光滑网格。

4.选择求解器,设置如下: 5.选择多相流模型VOF。流动模型保持默认的层流模型。 注明:本例子是使用层流模型建立的,也可以使用紊流模型。自己尝试了!! 6.定义液态水和空气两种材料。 7.定义运行环境:

8.设置边界条件,出口为出口流。 9.设置求解参数格式,具体设置如下图: 10.初始化流场。 11.设置第二相的区域。Adept-region

12.设置居于顶部的水滴的圆形区域。设置底部的水区域。每一次设置完成之后要点击Mark,将此区域暂存在存储器中。点击manger,可以查看自己设置的临时存储器。 13.初始化水区域,菜单-solver-初始化-点击patch。将设置的存储器中的区域初始化为水。 14.设置残差监视器。

15.设置动画。设置时选择时间步(time step),命名为shuidi,将window增加为1,点击set,弹出动画监视器。 16. 设置contours,选择组分,监视air。红色的为空气,蓝色的为water。 17.设置时间步长、时间步和每一步的迭代次数。 18.计算结果的残差。

干式和满液式蒸发器的区别

干式和满液式蒸发器的区别

————————————————————————————————作者: ————————————————————————————————日期:

干式和满液式蒸发器的优缺点 满液式壳管蒸发器在管内走水,制冷剂在管簇外面蒸发,所以传热面基本上都与液体制冷剂接触。一般壳体内充注的制冷剂量约为筒体有效容积的55%~65%,制冷剂液体吸热气化后经筒体顶部的液体分离器,回入压缩机。 其优点是结构紧凑,操作管理方便,传热系数较高。其缺点是: ①制冷系统蒸发温度低于0℃时,管内水易冻结,破坏蒸发管; ②制冷剂充灌量大; ③受制冷剂液柱高度影响,筒体底部的蒸发温度偏高,会减小传热温差; ④蒸发器筒体下部会积油,必须有可靠的回油措施,否则影响系统的安全运行。 干式壳管式即非满液式蒸发器的制冷剂在管内流动,水在管簇外流动。制冷剂流动通常有几个流程,由于制冷剂液体的逐渐气化,通常越向上,其流程管数越多。为了增加水侧换热,在筒体传热管的外侧设有若干个折流板,使水多次横掠管簇流动。 其优点是: ①润滑油随制冷剂进入压缩机,一般不存在积油问题 ②充灌的制冷剂少,一般只有满液式的1/3左右; ③t0在0℃附近时,水不会冻结。 但使用这种蒸发器必须注意: ①制冷剂有多个流程,在端盖转弯处如处理不好会产生积液,从而使

进入下一个流程的液体分配不均匀,影响传热效果; ②水侧存在泄漏问题,由于折流板外缘与壳体间一般有1~3mm间隙,与传热管之间有2mm左右的间隙,因而会引起水的泄漏。实践证明,水的泄漏会引起水侧换热系数降低20%~30%,总的传热系数降低5%~15%。 一种螺旋式油分离器在满液式螺杆冷水机组中的应用研究 -李进杨 回油的原因 由于润滑油沸点远高于制冷剂的,所以润滑油随制冷剂进入蒸发器后不会同制冷剂一起蒸发,此时若不采取适当措施,润滑油势必在蒸发器中越积越多,一方面在换热器的壁面上形成一层油膜,这样就大大降低了传热效果和制冷效率;另一方面压缩机缺油,这对机组的安全高效运行极为不利。因此,需要有合适的技术措施和控制程序处理润滑油,否则不能保证满液式蒸发器传热性能,机组的安全运行也会成问题。 油分离器 当螺杆式压缩机排出的高压气体和油的混合物进入油分离器时,由于油分离器容积大,气体的流速突降,加上气体的流动方向改变,依靠惯性作用使油分离沉降下来,大量的油聚集在分离器底部。这种分离被称为一级分离。为了进一步提高分离精度,一般要进行二级分离。一级分离后,利用特制的充填物,将细小的雾状油滴通过捕集作用,使油滴聚集变大,在流经填充物时被进一步分离出来。有的高效型

蒸发过程及其特点

第五章蒸发 §5-1 概述 一、蒸发过程及其特点 蒸发:是指将含有非挥发性物质的稀溶液加热沸腾使部分溶剂汽化并使溶液得到浓缩的过程。 蒸发的主要目的:①浓缩溶液;②制取或回收纯溶剂。 蒸发的特点:P186 二、蒸发过程的分类P187 (一)按加热方式:直接加热、间接加热 (二)按操作压强:常压蒸发、真空蒸发、加压蒸发 (三)按蒸发器的效数:单效蒸发、多效蒸发 (四)按操作方式:间歇蒸发、连续蒸发

一、单效蒸发流程 单效蒸发流程见P188图5-1。流程主要包括蒸发器和冷凝器。 蒸发器从下向上主要包括:加热室(可看成是间壁式换热器、要有足够的传热面积和较高的传热系数)、蒸发室(又称分离室,应有足够的分离空间和横截面积,以保证沸腾的气液两相充分分离)、除沫器(位于蒸发室顶部,用于除去二次蒸汽中夹带的液滴、雾沫)。 二次蒸汽进入冷凝器后,一般用冷却水冷凝,冷凝下来的水由冷凝器下部经水封排出,而不凝气则由冷凝器顶部排出。 二、单效蒸发过程的计算:略 三、蒸发器的生产能力和生产强度:略

多效蒸发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二次蒸汽的再利用,以达到节约能耗的目的。 一、多效蒸发的操作流程 并流加料的三效蒸发流程见P194图5-4。 按加热蒸汽的流向,一效蒸发器蒸出的二次蒸汽作为二效蒸发器的加热蒸汽,而二效蒸发器蒸出的二次蒸汽作为三效(即末效)的加热蒸汽,三效蒸发器蒸出的二次蒸汽则进入冷凝器,用冷却水直接冷凝后由水封排出。 由图可以看出,料液的流向与蒸汽的流向是相同的,故称为并流加料流程。 操作要点: ①要保证各效过程沸腾,各效的加热蒸汽温度si t 应高于各效加热管内溶液的沸点 温度i t ,即满足c s s s t t t t t t >>>>>32211,其中c t 表示冷凝器内压强为c p 时的饱和温度。 ②各效分离室的操作压强i p 也必须依次降低,以保证料液沸点逐效降低,即 c p p p p >>>321。 蒸发过程按溶液与加热蒸汽流向的不同,可以有以下四种操作流程: 并流加料流程:P194-195 逆流加料流程:P195 分流加料(或平流加料)流程:P195 错流加料流程:P195 二、多效蒸发的最佳效数 在工业生产中,采用多效蒸发可以节约能源,减少热源蒸汽(即生蒸汽)的消耗量,提高原料的利用率。通过比较可知,当蒸发过程的生产能力一定时,采用多效蒸发消耗的生蒸汽的量要远小于单效蒸发。但这并不意味着蒸发过程效数越多就越好,由于各种损失的影响,已使一些经济指标下降。 P196表5-2列出了五效蒸发器各效的min )(W D 的经验值(D 为生蒸汽用量、 W 为二次蒸汽量,即为蒸发器的水分蒸发量)。数据显示,随效数的增加,所节省的生蒸汽耗量越来越少,而设备费则越来越多,所以应权衡多方面因素选择最

液体蒸发速率模型

F3.3 液体蒸发速率模型 泄漏液体的蒸发分为闪蒸蒸发、热量蒸发和质量蒸发三种,其蒸发总量为这三种蒸发之和。 (1)闪蒸量的估算 过热液体闪蒸量可按下式估算: Q 1=F ·W T /t 1 式中:Q 1——闪蒸量,kg/s ; W T ——液体泄漏总量,kg ; t 1——闪蒸蒸发时间,s ; F ——蒸发的液体占泄漏液体总量的比例;按下式计算: F=C p (T L -T b )/H 式中:Cp ——液体的定压比热,J/(kg ·K); T L ——泄漏前液体的温度,K ; T b ——液体在常压下的沸点,K ; H ——液体的气化热,J/kg 。 (2)热量蒸发 如果闪蒸不完全,即V F <1或m Q t <则发生热量蒸发,热量蒸发时液体蒸发速度t Q 为 )()(00b t b t t T T L A Nu H k t H T T kA Q -+-= πα 式中,t A —液池面积,m 2; 0T —环境温度,K ; b T —液体沸点,K ; H —液体蒸发热,J/㎏;

L—液池长,m; α—热扩散系数,m2/s; K—导热系数,J/k m ; T—蒸发时间,s; Nu-努舍尔特(Nusselt)数。 附表3-6中列出了一些地面情况的K,α值。 表3-6 地面情况的K,α值 考虑极端条件下的影响,原料贮存温度取年高温度39℃,因本项目分析对象苯、甲苯、乙酸乙酯等物料贮的沸点均高于39℃,因此不考虑闪蒸蒸发量和热量蒸发量。 液池最大直径取决于泄漏点附近的地域构型、泄漏的连续性或瞬时性。有围堰时,以围堰最大等效半径为液池半径;无围堰时,设定液体瞬间扩散到最小厚度时,推算液池等效半径。本评价中假设泄漏的物料在地面形成的面积为设备泄漏取半径2m,储罐泄漏,根据液池面积估算。 气象条件取全年最大出现概率原则。有风时大气稳定度取D,静小风时取E-F,因本生产过程均在室内,故本评价过程取静、小风时排放源。结果见附表3-7。 附表3-7 静、小风时有毒物质质量蒸发排放速率

江苏省区域性

江苏省区域性 压覆重要矿产资源调查工作技术指南(试行) 2017年4月

目次 1 适用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2) 4 总则 (5) 4.1 目的任务 (5) 4.2 调查范围与对象 (6) 4.2.1 调查范围 (6) 4.2.2 调查对象 (6) 4.3 成果用途 (6) 5 调查方法 (7) 5.1 工作方法 (7) 5.1.2 工作流程 (7) 5.1.3 实施方案编制 (7) 5.2 工作实施 (8) 5.2.1 资料收集 (8) 5.2.2 实地调查 (8) 5.2.3 综合研究 (9) 5.2.4 报告编制 (9) 6 技术要求 (10) 7 其他要求 (14) 附录A 区域性压覆重要矿产资源调查工作实施方案编写提纲 (15)

附录B 区域性压覆重要矿产资源调查报告编写提纲 (18) 附录B1 文字报告 (18) 附录B2 报告附图 (26) 附录B3 报告附表 (26) 附录B4 报告附件 (26) 附录B5 报告封面、扉页、目录 (27) 附录C 区域性压覆重要矿产资源储量预登记 (27)

江苏省区域性 压覆重要矿产资源调查工作技术指南(试行) 1 适用范围 本指南规定了我省区域性压覆重要矿产资源调查(以下简称区域压矿调查)范围、调查对象、工作方法与技术要求等,提出了区域压覆重要矿产资源调查报告(以下简称压矿调查报告)编写提纲与内容要求,适用于指导、规范我省区域压矿调查工作开展与报告编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标准、规范与文件对于本指南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指南;凡是不注日期的,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指南。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 17766-1999);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 13908-2002); 《区域地质图图例》(GB/T 958-2015); 相关单矿种勘查规范(DZ/T ×××-×××); 《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综合研究技术要求》(DZ/T 0079-2015); 《固体矿产勘查地质图件规范图式》(国土资源部储量评审中心);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写规定》(国土资发[2007]26号);

中国自然地理知识点

第二章自然结构 第一节中国地貌 一、地貌的基本特征 地貌的基本特征:1.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1、2、3阶梯特征)2.地势较高,起伏显著3.地貌类型复杂多样,以山地、高原为主(可从以下几方面分析:按基本地貌形态分析、按外营力来分析、按岩性来分析、按地质构造来分析。下面就从基本地貌形态分析我国地貌的复杂性,我国五种基本地貌类型齐全。)(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三大丘陵、我国除以上五种基本地貌类型外,由于外营力及地表组成物质不同等,还形成冰川、冰缘、风沙、黄土、喀斯特、火山、海岸等多种特殊地貌。) 地表结构特征山地纵横,排列组合有规律;四大高原独具特色,集中于中西部;四大盆地长轴近东西向,分布于西中部;三大平原斜向排列于东部;众多丘陵散落于东部。 地势特征的地理意义:1. 西高东低的地势,对河流影响显著:一是成为大河的源地;二是控制着大河的流向;东西流向便于东西航运。2. 地势阶梯的变化,使得中国水力资源丰富,便于水能梯级开发;同时,边坡山地也成为交通开发的地势障碍。 二、地貌的形成因素 1.地质构造因素(内营力) 我国地貌的宏观分布与排列方向均与地质构造运动密不可分。 燕山运动 中生代燕山运动使中国大地构造轮廓基本定形,对完成巨地貌格局方面也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经燕山运动,除喜马拉雅个别地区外,海水撤出中国大陆,分散的陆块互相联结起来。我国山文的几个主要方向,都是在燕山运动形成的。 喜马拉雅运动 新生代喜马拉雅运动则是形成中国现代地貌形态格局的决定性因素 早喜马拉雅运动:(始于晚始新世) 印度板块向北俯冲,与亚洲大陆沿雅鲁藏布江,缝合线强烈碰撞,喜马拉雅地槽封闭褶皱成山,印度大陆与亚洲大陆合并相连。 晚喜马拉雅运动:(上新世以来) 在亚欧、太平洋、印度板块的相互作用下,

MVR蒸发器工艺介绍[最新]

MVR蒸发器工艺介绍[最新] MVR蒸发结晶器 一、MVR工艺介绍 1、MVR原理 MVR是蒸汽机械再压缩技术,(mechanical vapor recompression )的简称。MVR蒸发器是重新利用它自身产生的二次蒸汽的能量,从而减少对外界能源的需求的一项节能技术。 MVR其工作过程是将低温位的蒸汽经压缩机压缩,温度、压力提高,热焓增加,然后进入换热器冷凝,以充分利用蒸汽的潜热。除开车启动外,整个蒸发过程中无需生蒸汽从蒸发器出来的二次蒸汽,经压缩机压缩,压力、温度升高,热焓增加,然后送到蒸发器的加热室当作加热蒸汽使用,使料液维持沸腾状态,而加热蒸汽本身则冷凝成水。这样原来要废弃的蒸汽就得到充分的利用,回收潜热,提高热效率,生蒸汽的经济性相当于多效蒸发的30效。为使蒸发装置的制造尽可能简单和操作方便,可使用离心式压缩机、罗茨式压缩机。这些机器在1:1.2到1:2压缩比范围内其体积流量较高。蒸发设备紧凑占地面积小所需空间也小。又可省去冷却系统。对于需要扩建蒸发设备而供汽,,场地不够的现有工厂供水能力不足,特别是低温蒸发需要冷冻水冷凝的场合,可以收到既节省投资又取得较好的节能效果。 2、MVR工艺流程 系统由单效或双效蒸发器、分离器、压缩机、真空泵、循环泵、操作平台、电器仪表控制柜及阀门、管路等系统组成,结构简单,操作维护方便。

3、MVR技术特点 ※MVR节能蒸发器仅需要极少量生蒸汽,极大地降低企业运行成本,减少 环境污染。没有废热蒸汽排放,节能效果十分显著。 ※由于采用压缩机提供热源,和传统蒸发器相比,温差小得多,能够达到温和蒸发,极大地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结垢。 ※无需冷凝器,结构与流程非常简单,全自动操作,可连续运行,安全可靠。 ※设备内配CIP清洗管路,可实现就地清洗,整套设备操作方便,无死角。没有废热蒸汽排放,节能效果十分显著 ※该蒸发器是物料在低温、且不产生泡沫的状态下进行蒸发,料液均匀,不跑料,不易结焦。 ※采用低温负压蒸发(32-85?),有利于防止被蒸发物料的高温变性。 ※凡单效及多效蒸发器适用的物料,均适合采用MVR蒸发器,在技术上具有完全可替代性,并具有更优良的环保与节能特性。 二、MVR经济和社会效益

江苏省蒸发能力特性分析(一)

江苏省蒸发能力特性分析(一) 摘要:蒸发是水循环的重要环节,是地表水、地下水的主要影响因素,同时也是旱、涝灾害的直接影响因素,本文通过不同仪器观测的实测水面蒸发量资料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揭示了江苏省的近期蒸发有地区差异大、年内分配不均、明显的下降趋势、湿润区域增大等特性,为水资源开发利用、编制水资源公报、计划用水和调配水源的管理工作提供参考数据。 关键词:蒸发特性分析江苏省 江苏位于中纬度亚洲大陆东岸,属东亚季风区,又属亚热带和暖温带的过度区。一般说来,苏北灌溉总渠以南的广大地区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以北地区为南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江苏优越的气候资源为江苏工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但是江苏处于中纬度地带、海陆相过渡带和气候过渡带,是典型的气候灾害频发区。研究蒸发不仅可以了解水资源的自然消耗规律,以进一步研究减少无效蒸发、增加可利用水资源的途径和措施,而且可以用它验证降水或径流资料的可靠和分析成果的合理。 蒸发能力是指充分供水条件下的陆面蒸发量,水面蒸发是反映蒸发能力的一个指标,是最基本的分析项目。根据现有的设备条件和各种型号蒸发器对天然水体的代表性,以E601型对天然水体水面蒸发的模拟最理想。其它型号仪器的观测资料均要进行折算。蒸发的地区变化和年际变化相对较小,据统计,水面蒸发量的Cv值一般小于0.15左右,故通常只需有10年以上的资料即可满足计算要求。这次分析主要选用1980-2000年的21年蒸发资料。 1基本资料与计算时段 蒸发资料主要集中在水文和气象部门,水文部门的站点少,参与资料整编的有34个国家站,蒸发器为E601型及Φ80套盆式,气象部门的站点多、分布广,全省各市县均有一蒸发站,蒸发器为Φ20套盆式。此次分析全省蒸发量特性,以水文部门蒸发资料作为分析的主要依据,气象部门观测资料作为站点稀疏地区的补充和分析成果的较验。 在水文部门观测并参与整编的蒸发站中,一般资料系列为近40年,绝大多数蒸发器为E601型,扬州月塘站资料系列1995~2000年,盐城洪圩站资料系列1998~2000年,两站系列较短暂不取用,盐城响水口站采用Ф80套盆式蒸发器观测,经过折算成E601蒸发资料后采用,另徐州汉王和毕楼两蒸发站,虽不是国家站点,但资料可靠性好,系列较长,因此共选水文部门34个蒸发站进行分析,其中淮河地区19个、长江地区9个、太湖地区6个。气象部门的蒸发观测站,蒸发器均是Φ20套盆式,通过代表站与相近水文部门E601观测站资料进行折算系数分析,并进行合理性分析,地区综合,统一确定折算系数,转算成E601型蒸发量值后供分析时参照使用。 蒸发分析的资料系列为1980~2000年,无需对现有资料进行资料系列的插补,但对其进行资料的合理性分析、可靠性检查。 2蒸发的折算系数分析 由于蒸发器结构型式的不同,使不同型号蒸发器的蒸发量在数值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我省现有蒸发监测资料的蒸发器除E601型外,还有Ф80、Ф20套盆式,为方便分析比较,对不同型号蒸发器的观测值需进行折算,统一到E601型号上。 2.1Ф80的折算系数使用Ф80套盆式蒸发器,需转换为E601型,考虑蒸发器间蒸发量的折算系数变化不大,本次分析仍延用我省1976年《江苏省水文手册》的分析成果。折算系数为Ф80套盆式蒸发量与E601型蒸发器蒸发量比值。成果见表1。 表1E601型与Ф80套盆式蒸发折算系数表 地区 1月 2月 3月

水滴蒸发形成污环的原因

水滴蒸发形成污环的原因 关键词: 咖啡环效应 毛细作用 液体表相互作用 液体颗粒形状 清洗桌面后,你以为桌面很干净了,事后再来看,却有很 多的污环(如图1所示),那这污环到底怎样形成的呢?经 过对一些参考文献的探索,我解开了谜底。 97年研究人员将这种我们经常看到许多溶有固体小颗首 次粒物质的溶液干了之后出现一个环状渍的现象,当液体 干燥的时候,由于液体边缘干燥速度更快,形成内部向边 缘的液流,液体中心的颗粒会随着液流向边缘富集,随着液体持续挥发,在液体蒸发后形成污环就像一滴咖啡蒸发 后,会在液滴的边缘形成一个比中间区域颜色深得多的暗 环,不均匀的沉积现象就称作“咖啡环效应”。原来当液 滴蒸发时,其不会从圆周向内一点一点收缩,而会直接变 平。这个变平的动作将促使溶液内的所有颗粒都悬浮起来, 并在边界楔形部位产生毛细作用,使得所有颗粒向边界运 动,最终留在液滴边缘(如图2所示)。到溶液完全蒸发 时,大多数颗粒都抵达了液滴的边缘,并沉积在表面上,从而形成了一个深色的圆环。 那么怎么避免这种现象,去除这种 “咖啡环效应”效应呢?科学家也在竭尽全力寻找能在蒸发后生成均匀固体颗粒层的方法。 最终通过简单改变悬浮颗粒的形状,就能去除这种“咖啡环效应”。研究人员表示,不同粒形能够改变空气和液体交界面上的薄膜的性质,这对蒸发过程可造成巨大影响。 研究人员在实验中使用了大小一致的塑料颗粒。这些颗粒最初是球形的,但可以拉伸至离心率各异的椭圆颗粒。球形颗粒很容易脱离界面,这是由于他们的流动性较强,并且由于他们的球形的,所以在颗粒表面空气-水界面层上的变化幅度并不是很大。而如果是椭球性的颗粒,则它们在空气-水界面层上就具有较大幅度的波动。因此,对于为什么在液滴周围会出现环状液渍分布就显而易见了,这是因为这些椭球形的颗粒在物体表面上并不太容易流动,然而在液体蒸发的过程中,这些椭球形的颗粒在蒸发推动下,会往液渍的外层运动,这样越蒸发,液态越少,椭球形的颗粒运动就会造成堵塞,逐渐就形成了留在桌子或者纸张表面上的环状液渍。 而一旦将球形颗粒的形状改变了大约20%,液滴中颗粒沉积的大小就基本统一 它们能轻易越过另一个同类颗粒, 从而最终均匀覆盖在液滴的表面,他们的解释是各向异性颗粒产生了一种长程相互作用使其聚集。实验数据表明,当球形颗粒的拉伸比达到20%时,颗粒就会一致地沉积在物体表面。原理如下3、4、5、 6图所示:

(完整版)MVR蒸发器工艺介绍

江苏赛格尔环保工程有限公司专业从事MVR蒸发器、罗茨、离心蒸气压缩机等核心成套设备的研发、设计、制造。集聚了在节能环保蒸发器领域的专家和科技人才,组成了MVR高效节能蒸发器及蒸汽压缩机的设计和制造精英团队,致力于成为一流的蒸发浓缩结晶的工艺设计者,设备制造者,运行管理服务提供者,节能技术领跑者。公司致力于高浓度高盐废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立志成为该领域的先锋。公司开发的MVR蒸发器具有应用领域宽广、高效节能、全自动无人值守和组态实时监控等特点,可广泛应用在环保、制糖、制药、化工、食品、等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领域,为企业和城市环境提供了真正实现“零排放”的全套技术解决方案。 ※公司愿景 永恒节能,永恒环保。 ※公司理念 责任:对社会负责、对企业负责、对客户负责、对员工负责。 创新:持续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经营创新、管理创新。 精神:认真负责、追求卓越。 ※公司目标 打造卓越品质,成就行业品牌。 三、MVR工艺介绍

1、MVR原理 MVR是蒸汽机械再压缩技术,(mechanical vapor recompression )的简称。MVR 蒸发器是重新利用它自身产生的二次蒸汽的能量,从而减少对外界能源的需求的一项节能技术。 MVR其工作过程是将低温位的蒸汽经压缩机压缩,温度、压力提高,热焓增加,然后进入换热器冷凝,以充分利用蒸汽的潜热。除开车启动外,整个蒸发过程中无需生蒸汽从蒸发器出来的二次蒸汽,经压缩机压缩,压力、温度升高,热焓增加,然后送到蒸发器的加热室当作加热蒸汽使用,使料液维持沸腾状态,而加热蒸汽本身则冷凝成水。这样原来要废弃的蒸汽就得到充分的利用,回收潜热,提高热效率,生蒸汽的经济性相当于多效蒸发的30效。为使蒸发装置的制造尽可能简单和操作方便,可使用离心式压缩机、罗茨式压缩机。这些机器在1:1.2到1:2压缩比范围内其体积流量较高。蒸发设备紧凑占地面积小所需空间也小。又可省去冷却系统。对于需要扩建蒸发设备而供汽,,场地不够的现有工厂供水能力不足,特别是低温蒸发需要冷冻水冷凝的场合,可以收到既节省投资又取得较好的节能效果。 2、MVR工艺流程 系统由单效或双效蒸发器、分离器、压缩机、真空泵、循环泵、操作平台、电器仪表控制柜及阀门、管路等系统组成,结构简单,操作维护方便。 3、MVR技术特点 ※MVR节能蒸发器仅需要极少量生蒸汽,极大地降低企业运行成本,减

中国自然地理状况要点归纳

[中国地理专题复习] 第二讲中国自然地理状况 一、知识要点归纳第一级阶梯:青藏高原,海拔4000米 (一)地形概况:以上 第二级阶梯:青藏高原边缘以东和以北的1.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高原和巨大的盆地,海拔为 1000米~2000米 第三级阶梯:东部的丘陵和平原,海拔 在500米以下 1.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山区面积占2/3 天山-阴山 东西走向昆仑山-秦岭 南岭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3.主要山脉 东北-西南走向长白山-武夷山 台湾山脉 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 青藏高原:最高的高原 内蒙古高原:我国第二大高原 四大高原黄土高原:世界黄土分布最广的高原 云贵高原:地面崎岖 4.四大高原和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 四大盆地准噶尔盆地 柴达木盆地:海拔最高的盆地 四川盆地松嫩平原 东北平原辽河平原 三江平原 5.三大平原和主要丘陵三大平原华北平原(黄淮海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主要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 南北气温大约相差50℃ (二)气候概况冬季南北温差很大一月份0℃等温线大致在秦 岭-淮河一线 原因:纬度位置及冬季风 1.气温分布和温度带的影响 七月平均气温多在20℃以上 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原因: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 温度带:五个温度带和高原气候区

降水特点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降水集中夏秋季节 降水年际变化:北方较大,南方较小 2.降水和干湿地区 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秦岭-淮河一线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以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 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为界) 四类干湿地区湿润地区(P>800mm) 半湿润地区(P>400mm) 半干旱地区P<400mm 干旱地区P<200mm 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大多数地方冬季寒冷干燥,夏季 3.气候特征暖热多雨 雨热同期 气候复杂多样 4.寒潮、台风和水旱灾害频繁 (三)河流和湖泊 注入太平洋:黑龙江、辽河、海河、 淮河、长江、珠江 外流河和外流区注入印度洋:怒江、雅鲁藏布江 注入北冰洋:额尔齐斯河 1.河流概况外流河的水文特征:水位、流量变化深受季风 气候的影响,各大河的水文特征有很大的差别内流河和内流区:塔里木河为最大,内流区占1/3 内流河的水文特征:多为季节性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 京杭运河: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运河 内流湖和外流湖 分类咸水湖和淡水湖 2.湖泊概况青藏高原湖区:青海湖是最大的湖泊 两大湖泊分布区鄱阳湖、洞庭湖、 东部平原湖区太湖、洪泽湖 巢湖 3.主要河流流程最长(6300千米),流经11个省市 中国第一大河流域面积最广(180万平方千米) 流量最大(占全国河流年径流量的三分之一)长江水能资源蕴藏量占全国的1/3,可利用的占1/2 蕴藏巨大的水能 长江流域的主要水电站(见附图) 干支流通航里程达7万多千米,占全国内河通航总黄金水道里程的2/3

蒸发器尺寸设计

蒸发器工艺尺寸计算 加热管的选择和管数的初步估计 1加热管的选择和管数的初步估计 蒸发器的加热管通常选用38*2.5mm无缝钢管。 加热管的长度一般为0.6—2m,但也有选用2m以上的管子。管子长度的选择应根据溶液结垢后的难以程度、溶液的起泡性和厂房的高度等因素来考虑,易结垢和易起泡沫溶液的蒸发易选用短管。根据我们的设计任务和溶液性质,我们选用以下的管子。 可根据经验我们选取:L=2M,38*2.5mm 可以根据加热管的规格与长度初步估计所需的管子数n’, =124(根) 式中S=----蒸发器的传热面积,m2,由前面的工艺计算决定(优化后的面积); d0----加热管外径,m;L---加热管长度,m;因加热管固定在管板上,考虑管板厚度所占据的传热面积,则计算n’时的管长应用(L—0.1)m. 2循环管的选择 循环管的截面积是根据使循环阻力尽量减小的原则考虑的。我们选用的中央循环管式蒸发器的循环管截面积可取加热管总截面积的40%--100%。加热管的总截面积可按n’计算。循环管内径以D1表示,则 所以mm 对于加热面积较小的蒸发器,应去较大的百分数。选取管子的直径为:循环管管长与加热管管长相同为2m。 按上式计算出的D1后应从管规格表中选取的管径相近的标准管,只要n和n’相差不大。循环管的规格一次确定。循环管的管长与加热管相等,循环管的表面积不计入传热面积中。 3加热室直径及加热管数目的确定 加热室的内径取决于加热管和循环管的规格、数目及在管板撒谎能够的排列方式。 加热管在管板上的排列方式有三角形排列、正方形排列、同心圆排列。根据我们的数据表加以比较我们选用三角形排列式。

水滴的研究

关于水滴的一些探讨 2012-06-27 18:18:49| 分类:科学探索 | 标签:豆芽兵原创生活 |字号订阅 本篇文章涉及的知识点比较多,全是探讨性的,我做的不是原创性的工作,是大家都能搜索到的,我只是把整理在一起。但谁说知识系统的整理就不是创造性的工作呢? 可能有人觉得我探索这些问题有什么用呢,是不是太闲了。 我的观点 1:做这件事时,是一个探索的过程,让我学习到,物理数学等各方面知识。对我养成科学素养有很大帮助 2:对我制作CG特效有很大帮助,让我制作时不盲目。下面每一节都有一个相关小猜想。 3:对本质的探索,是我让我活下去的动力。不然我就不知道我为什么活着了4:附加作用是,能让看博客的你,感觉世界上竟然有我这样的人。() 由此看出做这些看似无聊的事,其实很有意义的。至少比睡懒觉,发呆,跟人吵架生气有意义的多。 一切是由下面这张图引起的:

艺术性的描述:柔和的光线里,她从空中落下,玲珑的身体落在平平的水面上,水面轻轻下陷,伴随着一圈圈向外而去轻微的波纹,她被弹回空中,如是者三;突然她融入水中,水面上出现了几圈大些的波纹,一个小一些但玲珑依旧的她又弹回空中,开始了另一个轮回…… 再来一段标准性的描述:水滴和水面相撞时首先会激起一圈环形的结构,把水向周围排开。环形结构里的水流回中间的时候,又会把一些水激起,形成一个水柱。然后,类似地,水柱里的水向下回流,同时水柱迅速变瘦,在水柱的顶端偏下的位置形成一个断点,就这样,一个小水滴形成了。在这整个过程中飞溅的浪花和断开的水柱会形成很多小水滴,其中有一部分竖直方向运动速度较小,就会形成前面提到的漂浮在水面上的小水滴。

满液式蒸发器和干式蒸发器的区别与特点

满液式蒸发器和干式蒸发器的区别与特点 满液式和干式蒸发器的区别简述 在螺杆式冷水机组中,蒸发器的型式主要是满液式蒸发器和干式蒸发器两种。 满液式蒸发器中,液体制冷剂经过节流装置进人蒸发器,蒸发器内的液位保持一定。蒸发器内的传热管浸没在制冷剂液体中。吸热蒸发后的气液混合物中仍含有大量液体,故从蒸发器内逸出的湿蒸气经气液分离后再回人压缩机。 干式蒸发器则由热力膨胀阀或电子膨胀阀直接控制液体制冷剂进人蒸发器的管程,制冷剂液体在管内完全转变为气体,而被冷却的介质则在传热管外的管程中流动。 二者的比较: 1、换热性方面 满液式蒸发器的蒸发管表面为液体润湿,表面传热系数大。 干式蒸发器的蒸发管表面为部分液体润湿,表面传热系数低。 满液式蒸发器管程走水,壳程为相变状态的液态制冷剂,换热形式为液体与液体换热,属大空间蒸发换热,传热温度差仅为2℃。满液式蒸发器内,冷水流动于管内,可达紊流状态,传热系数较高,对壳侧内冷媒而言,处于沸腾状态,热传效率大为提升。满液式蒸发器可免除过热度限制,使换热管完全润浸于液态冷媒,充分利用了有效的蒸发面积,蒸发温度可提高2~3℃,机组效率获得提升。 而干式蒸发器管程内走制冷剂,壳程走水,换热形式为液体与气液混合物换热,属管内蒸发换热,传热温度差达5℃,传热效率较低。干式蒸发器受限于感温式热力膨胀阀的控制条件,蒸发器出口需维持5~8℃过热度,造成换热管总面积15~20%为干蒸(过热)区,此区内冷媒的换热量非常小而且流动阻力大,抑制了蒸发温度的提升。 满液式蒸发器比干式蒸发器和板式换热器传热效率更高,提高了能效比(COP值),即能量输入与能量输出之比。满液式冷水机组能效比一般能达到国家一、二级,而普通干式冷水机组能效比一船只能达到四、五级。 因此,满液式冷水机组能效比较采用干式蒸发器的干式冷水机组运行费用节省15~25%左右。 2、回油性能 对于润滑油与制冷剂互溶情况下,满液式蒸发器的回油较难,而回油状况好坏直接影响机组的工作工况和工况油移。干式蒸发器的回油稳定、方便。

江苏省地质构造分析

江苏省地形构造分析

第一篇总括 一、地理位置及地形 江苏省位于中国东部沿海,长江、淮河的下游,地理坐标北纬30°42′—35°08′,东经116°20′—121°54′,自然条件优越,经济基础雄厚,交通极为便利,是我国发展工农业生产的重要基地。 江苏地处江淮平原,地形以平原为主,江苏省的平原面积7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70%以上,主要有苏南平原、苏中江淮平原、苏北黄淮平原组成。江苏地形地势低平,河湖较多,平原、水面所占比例较大,成为江苏一大地理特点。 本区居我国大陆东部两大构造单元——华北准地台和扬子准地台的衔接部位,与黄海、东海两大构造盆地紧密相连,地质构造复杂,著名的郯庐断裂带斜贯本区西北部。区内地层发育齐全,是我国最早进行地质调查的主要地区之一。 江苏是全国地势最低的一个省区,绝大部分地区在海拔50米以下,低山丘陵集中在北部和西南部,占全省总面积的14.3%,主要有老山山脉、云台山脉、宁镇山脉、茅山山脉、宜溧山脉。连云港的市郊云台山玉女峰为全省最高峰,海拔625米。江苏第二高山:宜兴市张渚镇岭下村黄塔顶,最高峰海拔611.5米,苏南山区第一高峰。位于徐州市区东北40公里贾汪区境内的大洞山,海拔361米,又名茱萸山、九十九顶莲花山,属淮阴山脉,周围大小100余山头,连成一气,森林、灌丛、灌节丛、衡疏四种植被300多种植物分布其中,景深木秀,绿涛汹涌,被徐州市列为生态自然保护区。 本区东临黄海、东海,南连上海、浙江,西邻安徽,北接山东,北、西北、西南三面围低山丘陵环抱,中部和东部为大片冲积平原。北部(徐州—连云港一带的低山丘陵)是鲁南低山丘陵向南延续的侵蚀残丘。西南部低山丘陵中的宁镇山脉、茅山山脉海拔200—400米,二者呈弓矢状展布,宜溧山地海拔一般为300—500米,个别山峰超过500米。本区中东部平原,大致以通扬运河为界,以北由古黄河、淮河冲积面成,地势坦荡如砥,自西北向东南逐渐倾斜,海拔高度从西北丰县的45米向东南至东台降至5米以下。横亘在平原之上的黄河古道像一条“沙龙”,蜿蜒曲折。里下河地区地势尤为低洼,是本区的“锅底”。通扬运河以南的平原由长江和钱塘江冲积而成,地势亦较低洼,素有“水乡泽国”之称。 二、水文 本区水系极为发育,河网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水域面积约占全区总面积的15%。主要河流有长江、淮河、滁河、沂河等,分属长江、淮河两大水系。 江苏跨江滨海,河湖众多,水网密布,素有“水乡江苏”之称。 全省大部分地区水系相当发达,共有大小河流和人工河道2900多条,陆域水面面积达1.73万平方公里,水面所占比例之大,在全国各省中居首位。其中尤其以长江以南的太湖平原和长江以北的里下河平原,大大小小的河流形成蛛网状,分布极为稠密,为大面积的水网密集地带。

中国自然地理

中国自然地理 一、中国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 1.季风影响显著,范围广阔。 2.地形复杂,高原山地和丘陵占很大比重。 3.独特的自然发展历史。 4.人类活动使自然界发生深刻的变化。 二、中国地貌的基本特征。 1.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中国地势西高东低,自西向东逐级下降,形成一个逐层降低的阶梯状斜面,这是中国地貌中轮廓的显著特征。 2.山脉众多,起伏显著。 3.地貌类型复杂多样。 (一)、四大高原。 ①青藏高原:青藏高原位于喜马拉雅山与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之间以及岷山- 邛崃山-锦屏山以西的大网格之中,是中国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高原。 ②内蒙古高原:内蒙古高原分布在第二级阶梯地形面上。内蒙古高原,偏处北部内陆,气候干燥少雨,流水作用弱,地表坦荡开阔,地形起伏和缓,是中国高原形态表现明显,高原面保存比较完整的高原。 ③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向南与秦岭山脉之间为黄土高原,分布在第二级阶梯地形面上。在第四纪冰期干寒气候条件下,黄土沉积旺盛,新城区是文明的黄土高原,学生见冰期气候转向,温湿,质地疏松的黄土金流水,强烈侵蚀是高原大部分地区沟壑纵横、梁峁遍布。 ④云贵高原:云贵高原分布在第二阶梯地形面上,石灰岩分布广泛,气候暖湿,

除滇中、滇东和黔西北尚保存着起伏较为和缓的高原面以外,大部分地区被长江、珠江及元江等河流分割成崎岖不平的地表,石灰岩分布地区,喀斯特地貌发育完好。 (二)、四大盆地。 ①柴达木盆地:柴达木盆地,海拔为2600到3100米,盆地四周被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所环抱,构造上属东昆仑褶皱系中的柴达木拗陷,面积约25.5×10的四次方,平方千米。为中国第三大盆地,盆地气候干燥,分布着许多盐湖和盐沼,盐矿资源品种繁多,储量丰富;有色金属、黑色金属、稀有金属资源和油气资源等也都非常丰富。盆地日照长,光能资源丰富,作物单产高;河流沿岸,牧草肥美,畜牧业也占有重要地位,有聚宝盆之称。 ②塔里木盆地:塔里木盆地,面积为53×10的4次方,平方千米,是中国最大的盆地,由于身处内陆腹地,又加高山环抱,地形封闭,气候极端干旱,其植被稀疏,干燥剥蚀和风蚀风积作用显著,分布着中国最面积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从盆地边缘到盆地内部地表组成物质和地貌形态呈环带状排列。环盆的边缘,受两侧高山冰雪融水滋润,分布着农业发达、人口集中的沃野绿洲,其自古以来就是联系丝绸之路的重要通衢。 ③准噶尔盆地:准噶尔盆地位于天山与阿尔泰山之间,面积约38×10的四次方平方千米,是中国面积第二大盆地,盆地中分布着中国面积第二大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因盆地西部山地不高,又有很多缺口,属半封闭型盆地,降水稍多,植被较密,主要为固定、半固定沙丘,草场广阔,畜牧业发达。盆地南缘受天山冰雪融水浇灌,绿洲农业发达,城镇集中。 ④四川盆地:四川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以东、巫山以西,南北介于大娄山与大巴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