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及应用考试重点
- 格式:doc
- 大小:33.50 KB
- 文档页数:3
北邮多媒体技术与应用期末考点第一篇:北邮多媒体技术与应用期末考点北邮《多媒体技术与应用》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什么是多媒体技术?简述其主要特点。
多媒体技术就是计算机交互式综合处理多种媒体信息──文本、图形、图象和声音,使多种信息建立逻辑连接,集成为一个系统并具有交互性。
特点:1.集成性:媒体信息即声音、文字、图象、视频等的集成。
显示或表现媒体设备的集成,即多媒体系统一般不仅包括了计算机本身而且还包括了象电视、音响、录相机、激光唱机等设备。
2.实时性:多媒体系统中声音及活动的视频图象,动画等媒体是强实时的。
多媒体系统提供了对这些时基媒体实时处理的能力。
3.交互性:多媒体计算机与其它象电视机、激光唱机等家用声像电器有所差别的关键特征。
普通家用声像电器无交互性,即用户只能被动收看,而不能介入到媒体的加工和处理之中。
多媒体技术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其研究意义如何?三个阶段:启蒙发展阶段(80’),标准化阶段(90-),应用普及(2000-)研究意义: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人人之间的交流手段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多媒体技术的引入提高了工作效率,多媒体技术不仅是时代的产物,也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
从计算机发展的角度看,用户和计算机的交互技术一直是推动计算机技术发展的重要动因。
多媒体技术将文字、声音、图形、图象集成为一体,获取、存储、加工、处理、传输一体化,使人机交互达到了最佳的效果。
多媒体技术的研究内容主要有哪些方面?数据编码、压缩/解压算法与标准多媒体数据存储技术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硬件与软件平台多媒体系统软件开发环境多媒体数据库与基于内容的检索超文本和Web技术多媒体系统数据模型多媒体通信与分布式多媒体系统媒体分为哪几类?简述各类媒体与计算机系统的关系。
媒体是信息表示和传输的载体。
CCITT对媒体分类:感觉媒体,表示媒体,表现媒体,存储媒体,传输媒体。
多媒体信息存在和表现的形式主要有哪些?正文:包括文字和数据向量图形:图元组成的图形位图图象数字化声音和高保真音响数字化视频光存储技术原理是什么?其产品化形式是什么?技术原理:改变一个存储单元的性质,使其性质的变化反映出被存储的数据;识别这种性质的变化, 就可以读出存储数据产品化形式是由光盘驱动器和光盘片组成的光盘驱动系统光盘系统的技术指标主要有哪些?各自含义如何?容量: 光盘盘片的容量平均存取时间: 在光盘上找到需要读写信息的位置所需时间数据传输率:1.从光盘驱动器送出的数据率,可以定义为单位时间内光盘的光道上传送的数据比特数, 这与光盘转速、存储密度有关。
《多媒体技术应用》知识点汇总多媒体技术应用知识点汇总1.介绍多媒体技术1.1 多媒体技术的定义1.2 多媒体技术的基本原理1.3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历程1.4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领域2.多媒体数据的表示与处理2.1 多媒体数据的分类2.2 多媒体数据的表示2.3 多媒体数据的压缩与编码2.4 多媒体数据的解码与解压缩3.音频技术3.1 音频信号的特点3.2 音频数据的表示与处理3.3 音频编码与解码技术3.4 音频增强与音频分析技术4.视频技术4.1 视频信号的特点4.2 视频数据的表示与处理4.3 视频编码与解码技术4.4 视频增强与视频分析技术5.图像技术5.1 图像的表示与处理5.2 图像编码与解码技术5.3 图像增强与图像分析技术5.4 图像去噪与图像修复技术6.三维图形与动画技术6.1 三维图形的表示与处理6.2 三维图形的渲染与动画6.3 三维模型的获取与建模技术6.4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7.多媒体系统与网络应用7.1 多媒体系统的组成与架构7.2 多媒体系统的互动与人机接口7.3 多媒体系统的存储与传输技术7.4 多媒体系统的安全与版权保护8.多媒体技术的前沿发展8.1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8.2 与多媒体技术的结合8.3 区块链与多媒体技术的应用8.4 5G技术与多媒体传输附件:1.多媒体技术应用案例分析2.多媒体技术相关实验教材3.多媒体技术应用笔记法律名词及注释:1.版权:指在法律上规定某些权利及其保护范围给作者或其继承人、许可人或者被许可人取得的个人对他们的作品享有的专属权利。
2.专利:指国家依法授予发明人、设计人在一定时间内对其发明、设计实施的专有权。
3.商标:是用以区别商品或服务的标记,包括文字、图形、字母、数字、颜色、声音、三维标志等。
第1章多媒体技术基础1.1 多媒体技术概述1.1.1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1.1.2 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1.1.1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1.1.4 多媒体的关键技术1.2 多媒体硬件系统1.2.1 多媒体输入输出设备1.2.2 多媒体接口设备1.2.3 多媒体存储设备1.3 多媒体软件系统1.3.1 多媒体软件1.3.2 多媒体应用系统的设计流程1.1.1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1.1.2 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1.媒体的含义⏹表示信息的载体:如文字、声音、图像、动画、视频、语言等。
⏹存储信息的实体:如磁盘、磁带、光盘、纸张等。
⏹传播信息的载体:如电视、电影、报纸、杂志、网络等。
2.媒体的类型¡ª¡ª CCITT(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感觉媒体:指能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使人能直接产生感觉的一类媒体。
如语言、音乐,自然界的各种声音、图形、图像、文字、数据等。
⏹表示媒体:即感觉媒体的表示媒介。
如图像编码、文本编码和声音编码等。
⏹显示媒体:即输入输出媒体的设备,如键盘、显示器、话筒,喇叭和打印机等。
⏹存储媒体:用来存放表示媒体的物理载体,如磁盘、磁带、光盘等。
⏹传输媒体:传输媒体的物理载体。
如空气、电话线、电波、电缆和光缆等。
1.1.2 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3. 多媒体(Multimedia)主要包括文字、图形、图像、音频、动画和视频等多种信息载体。
⏹文字:指各种字母、数字和符号等文本信息;⏹图形:由描述点、线、面的大小、形状、维数和位置的图形指令生成的几何图形(矢量图形) ⏹图像:由许多的像素点构成,每个像素点用若干二进制位来表示颜色和亮度等信息(位图)⏹音频:包括语音、音乐和各种声音效果;⏹动画:通过计算机自动生成关键帧之间的连续图像,按照一定速度连续播放形成动画;⏹视频:若干静态图像画面的连续播放形成了视频,每一幅画面称为一帧;4. 多媒体技术利用计算机及相应的多媒体设备,采用数字化处理技术,将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动画和视频等多种媒体有机结合起来进行处理的技术。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知识要点)1.国际电话电报咨询委员会CCITT把媒体分成5类:感觉媒体、表示媒体、表现媒体、存储媒体、传输媒体。
2.声音信号数字化过程包括采样、量化、编码。
3.我们在计算机屏幕显示彩色图像时采用的是RGB模型,而在打印时一般需要转换为CMYK模型。
4.电视信号的标准也称为电视的制式,目前各国的电视制式不尽相同。
目前世界上常用的电视制式有中国、欧洲使用的PAL制,美国、日本使用的NTSC制及法国、俄罗斯等国使用的SECAM制。
5.多媒体数据压缩方法根据不同的依据可产生不同的分类,根据信息有无损失可分为:有损压缩、无损压缩。
6.我们所看到的动画,实际上是由若干幅静止图片所组成的。
之所以能有动的感觉主要是由人类的视觉残留生理现象所致。
7.流媒体播放方式按照播放模式可分为点播和广播;按照通信方式可分为单播和组播。
8.视频图像标准,VCD采用的是MPEG-1标准,DVD采用的是MPEG-2标准。
9.根据系统响应时间长短,VOD系统可分为真点播TVOD和准点播NVOD两类。
10.虚拟现实的基本特征包括沉浸感、交互性、想象力。
11.MP3是MPEG-1 Audio Layer3的简称,采用的是一种有损压缩方式。
12.图像分辨率与显示分辨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图像分辨率是确定组成一幅图像的像素数目,而显示分辨率是确定显示图像的区域大小。
.13.视频采集卡不仅提供接口以连接模拟视频设备和计算机,而且具有把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的功能。
14.数据压缩技术的理论基础是信息论,解决的主要问题:去掉信息中的冗余。
15.计算机动画的分类方法有多种,根据运动的控制方式可将计算机动画分为计算机辅助动画和计算机生成动画。
16.到目前为止,Internet上使用较多的流媒体技术主要有Real System、Windows Media services和QuickTime,它们是网上流媒体传输系统的3答主流。
17.光盘中最基本的数据存储单元是帧。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考试题库(含答案)一.多媒体技术的概念、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构成1、以下关于多媒体技术的描述中,正确的是___C_。
A.多媒体技术中的"媒体"概念特指音频和视频B.多媒体技术就是能用来观看的数字电影技术C.多媒体技术是指将多种媒体进行有机组合而成的一种新的媒体应用系统D.多媒体技术中的"媒体"概念不包括文本[解析]略2、多媒体技术能处理的对象包括字符、数值、声音和_____A_。
A.图像数据B.电压数据C.磁盘数据D.电流数据[解析]又问: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计算机多媒体的媒体类型的是什么?(A.图像 B.音频 C.程序 D.视频)答:选C。
3、以下四组对多媒体计算机能处理的信息类型的描述中,最全面的一组是_____B_。
A.文字,数字,图形及音频信息B.文字,数字,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及动画信息C.文字,数字,图形及图像信息D.文字,图形,图像及动画信息[解析]略4、多媒体和电视的区别在于_____D_。
A.有无声音B.有无图像C.有无动画D.有无交互性----- 对![解析]略5、根据多媒体的特性,_____D_属于多媒体的范畴。
A.交互式视频游戏B.录像带C.彩色画报D.彩色电视机----- 电视没有交互性,因此不属于多媒体[解析]略6、与传统媒体相比,多媒体的特点有_____C_。
A.数字化、结合性、交互性、分时性B.现代化、结合性、交互性、实时性C.数字化、集成性、交互性、实时性----选此项D.现代化、集成性、交互性、分时性[解析]略7、下列选项中,对多媒体技术最全面的描述是_____B_。
A.多媒体技术只具有同步、集成特性。
B.能够同时获取、处理、编辑、存储和展示两个以上不同类型信息媒体的技术C.利用幻灯片教学技术D.只能够获取单一信息媒体的技术8、音频和视频信息在计算机内的表示形式是____C__。
(请看解析)A.模拟信息B.模拟信息和数字信息交叉C.数字信息---- 对!采用二进制表示的数字信息D.高频信息[解析]又问:多媒体信息在计算机中的存储形式是什么?(A.二进制数字信息、B.十进制数字信息、C.文本信息)答:选A。
「《多媒体技术基础与应用》期末复习提纲」多媒体技术基础与应用期末复习提纲
一、多媒体基础知识
1.多媒体的定义及特点
2.多媒体基础理论:声音、图像和视频的生成、传输与处理技术
3.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
二、多媒体数据压缩与编码
1.多媒体数据压缩的概念和原理
2.常用的多媒体数据压缩编码算法:JPEG、MPEG等
3.多媒体数据解压缩和解码技术
三、多媒体数据的展示与交互
1.多媒体数据的展示技术:图像显示、声音播放、视频播放等
2.图形用户界面(GUI)设计与实现
3.用户交互技术:键盘、鼠标、触摸屏等
四、多媒体应用开发环境
1. 多媒体应用开发语言:C、C++、Java等
2. 多媒体应用开发工具:OpenGL、DirectX等
3. 多媒体应用开发框架:Unity、Unreal Engine等
五、多媒体应用开发实践
1.多媒体应用开发项目的需求分析和设计
2.多媒体应用开发项目的实现和调试
3.多媒体应用开发项目的评估和优化
六、多媒体技术应用案例分析
1.多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案例分析
2.多媒体技术在娱乐领域的应用案例分析
3.多媒体技术在广告和营销领域的应用案例分析
七、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挑战和前景
1.多媒体技术发展面临的挑战
2.多媒体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前景
3.多媒体技术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
以上是《多媒体技术基础与应用》期末复习提纲的基本框架,可以根
据具体课程的教学内容进一步细化和拓展。
在复习过程中,可以结合教材、课堂笔记、习题等进行复习,同时也要进行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加深对
多媒体技术的理解和掌握。
1. 为什么进行数据压缩,理论依据是什么?简单说明声音信号能够进行压缩编码的原因?图像,音频和视频的数据量都非常大,而网络带宽和存储容量无法满足人们对多媒体数据传输和存储的需求。
信息论①声音信号存在大量的冗余,通过识别并去除这些冗余数据即可达到压缩的目的②音频信息的最终接收者是人,人的视觉和听觉器官都具有某种不敏感性.2. 预测编码的基本思想是什么?并简要描述线性预测编码(LPC )的过程。
根据离散信号之间存在着一定关联的特点,利用前面一个或多个信号预测下一个信号,然后对实际值和预测值的差进行编码.通过线性预测器得到预测值f ‘(n );参数:ai 得到差值e (n);最佳线性预测:找到一组ai,使得e(n)最小;3. 结合人耳的听觉特性,简述语音子带编码的原理及实现方法。
人耳对声音信号的判断与信号的频率有关,对听觉感知比较重要的子带信号,编码器可分配比较多的位数来表示它们。
输入的话音信号被分成好几个频带(即子带);变换到每个子带中的话音信号都进行独立编码,例如使用ADPCM 编码器编码;在接收端,每个子带中的信号单独解码之后重新组合,然后产生重构话音信号。
4、结合发声模型,简述声码器(vocoder )工作原理及实现方法.声码器在发送端对语音信号进行分析,提取出语音信号的特征参量加以编码和加密,以取得和信道的匹配,经信息通道传递到接受端,再根据收到的特征参量恢复原始语音波形。
5。
量化误差所造成图像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有斜率过载、颗粒噪声、边缘忙乱和伪轮廓,简单描述其出现的基本原因? P.1046。
简述图像预测编码的原理,并针对图像信息中存在的时间冗余和空间冗余信息,描述对应的实现方法。
利用空间中相邻数据的相关性来预测未来点的数据.差分脉冲编码调制和自适应差分脉冲编码调制。
7、理想的运动补偿预测的步骤是什么?运动估值与运动补偿如何减少视频数据冗余?①图像划分:将图像划分为静止部分和运动部分。
②运动监测与估值:即检测运动的类型,并对其中每一个运动物体进运动估计,从而找出运动矢量。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含答案)第1章多媒体技术概念多媒体技术是将()融合在一起的一种新技术。
A.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B.计算机技术、视听技术和通信技术C.计算机技术、音频技术和视频技术D.音频技术、视频技术和网路技术多媒体的()是其区别于一般媒体的关键属性。
A.交互性B.多样性C.集成性D.交互性、多样性、集成性以下()不是多媒体数据的主要特点。
A.数据的输入和输出复杂B.数据量大C.数据类型多D.数据类型间差别小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英文缩写是()。
A.CAMB.CADC.CAID.E-Learning多媒体驱动软件是多媒体计算机软件中直接和()打交道的软件。
A.操作系统B.软件C.软硬件D.硬件多媒体诞生于()年代。
A.21世纪初B.20世纪70年代C.20世纪90年代D.20世纪80年代多媒体应用软件也称多媒体应用系统,以下不是多媒体应用软件的是()。
A.视频会议系统B.计算机辅助教学C.数据库系统D.电子出版物以下()不是动画数据的文件格式。
A.swfB.mpgC.flcD.gif多媒体创作软件是将多媒体素材集成为多媒体产品的开发创作工具,下面不属于多媒体创作软件的是()。
A.AuthorwareB.3DsmaxC.DirectorD.PowerPoint我们说磁盘、光盘以及相关的播放设备等也是信息媒体,指的是它的()。
A.逻辑性B.物理性C.集成性D.多样性下面不是三维动画软件的是()。
A.PoserB.FlashC.MayaD.3Dsmax人类通过感官获取各种信息,其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
A.视觉B.触觉C.听觉D.嗅觉以下()不是图形数据的文件格式。
A.epsB.rtfC.cmxD.wmf我们通常讲媒体包括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和视频等,指的是信息媒体的()。
A.集成性B.物理性C.逻辑性D.多样性多媒体关键技术包括()。
A.数据压缩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操作系统软件技术B.数据压缩技术、集成电路制作技术、存储技术、操作系统软件技术C.数据压缩技术、通信技术、存储技术、操作系统软件技术D.数据压缩技术、通信技术、存储技术、网络技术请根据多媒体的特性来判断,以下属于多媒体范畴的是()。
第一章一.单选题(共32题,100.0分)1、下列选项不属于感觉媒体的是:A、音乐B、香味C、鸟鸣D、乐谱正确答案:D2、下列选项属于表示媒体的是:A、照片B、显示器C、纸张D、条形码正确答案:D3、下列选项属于显示媒体的是:A、图片B、扬声器C、声音D、语言编码正确答案:B4、下列选项属于存储媒体的是:A、磁带B、照片C、扬声器D、打印机正确答案:A5、下列选项属于传输媒体的是:A、光盘B、照片C、光缆D、键盘正确答案:C6、能直接作用于人们的感觉器官,从而能使人产生直接感觉的媒体是:A、感觉媒体B、表示媒体C、显示媒体D、传输媒体正确答案:A7、为了传送感觉媒体而人为研究出来的媒体称为:A、感觉媒体B、表示媒体C、显示媒体D、传输媒体正确答案:B8、语言编码,电报码,条形码和乐谱等属于:A、感觉媒体B、表示媒体C、显示媒体D、传输媒体正确答案:B9、下列不属于多媒体的基本特性的是:A、多样性B、交互性C、集成性D、主动性正确答案:D10、下列不属于多媒体技术的研究内容的是:A、图像处理B、质量服务C、用户界面D、软件工程正确答案:D11、对人类视觉系统反应最敏感的是:A、亮度B、红色C、绿色D、蓝色正确答案:A12、色彩的三要素不包括:A、亮度B、色相C、色性D、纯度正确答案:C13、下面代表色彩的冷暖倾向的是:A、亮度B、色相C、色性D、色调正确答案:C14、在可见光谱中,亮度最高的颜色是:A、白色B、黑色C、紫色D、黄色正确答案:D15、在可见光谱中,亮度最低的颜色是:A、白色C、紫色D、黄色正确答案:C16、物体颜色的____ 取决于该物体表面选择性反射光辐射能力。
A、亮度B、色相C、色性D、饱和度正确答案:D17、下列颜色模型,属于相加色的是:A、RGB颜色模型B、CMYK颜色模型C、Lab颜色模型D、HSB颜色模型正确答案:A18、下列颜色模型,属于相减色的是:A、RGB颜色模型B、CMYK颜色模型C、Lab颜色模型D、HSB颜色模型正确答案:B19、CMYK颜色模型中的“K”代表:A、紫色B、蓝色C、黑色D、青色正确答案:C20、一个色系能够显示或打印的颜色范围称为:A、颜色深度B、显示深度C、颜色区域D、色域正确答案:D21、下列颜色模型中,具有最宽色域的是:A、RGBB、CMYKC、LabD、HSB正确答案:C22、下列颜色模型中,具有最窄色域的是:A、RGBB、CMYKC、Lab正确答案:B23、下列颜色模型中,属于视频图像的颜色模型是:A、YUVB、CMYKC、LabD、HSB正确答案:A24、YUV颜色模型应用于____ 制彩色电视。
一、多媒体的分类:1、感觉媒体2、表示媒体3、显示媒体4、存储媒体5、传输媒体二、多媒体技术的特性:1、集成性2、交互性3、非循序性4、非纸张输出形式5、实时性6、数字化三、多媒体技术的组成:1、多媒体技术操作系统2、多媒体硬件系统3、媒体处理系统工具4、用户应用软件四、多媒体关键技术1、视频音频数据压缩/解压缩技术2、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3、大容量信息存储技术4、音视频技术5、多媒体网络与通信技术6、超文本与超媒体技术7、虚拟现实技术五、多媒体计算机信息的表示有哪些?文本、语音、音响、图片、矢量图、位图和视频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1、教育与培训2、商业应用3、家庭娱乐4、办公自动化5、网络通信6、计算机支持协作系统七、多媒体设计与美学规律1、组织结构:在媒体教学信息设计之前,必须熟悉设计内容,按照学习内容组织信息,在多个知识点之间建立连接,如“超链接“2、色彩搭配a、根据课件的主题与内容,写生的年龄特征,确定主色调b、增强文字与背景的对比性c、每次显示颜色不宜过多d、制作完成后的课件要在投影仪下检验3、页面布局(恰当布局、主题突出;重点集中、视点明确;美观大方、构图合理)4、界面组接(界面切换自然;恰当处理图形和动画面与组接)八、不同媒体的美感特点(文字和旁白、图形和图表、背景和质感、颜色和感觉、配音和音乐、影响和动画、动作的效果)九、数字压缩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必要性:一幅640×480中等分辨率与彩色图像(24位)像素的数据量约为1MB,一个容量为220MB的硬盘只能存放200帧静止的画面,所以压缩是必须的。
可能性:1、原始信源数据存在着大量的冗余2、数据压缩的可能性是由于多媒体信息的主要接收端的人类视觉、听觉器官具有某种不明感性。
十、数据冗余的主要类型:空间冗余、时间冗余、信息熵冗余、结构冗余、知识冗余、视觉冗余十一、数据压缩编码标准1、音频压缩技术标准(MPEG)2、静止图像压缩编码标准(JPEG)3、数字声像压缩标准(MPEG—1)4、通用视频图像压缩编码标准(MPEG—2)5、低比特率音视频压缩编码标准(MPEG—4)6、视频会议压缩编码标准(H.261)十二、光盘存储器的特点1、光盘存储器的特点2、非接触读写方式3、信息保存时间长4、盘面抗污染能力强5、价格低廉、使用方便十三、光盘存储器的分类1、只读型(CD—ROM):CD—ROM光盘的内容在制作光盘时写入的用户可任意多次从CD—ROM读取信息而不能往盘上写信息2、一次写光盘系统(CD—WORM)3、可重写型十四、光盘存储器的技术指标:存储容量、平均存取时间、数据传输速率、误码率和平均无故障时间。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
第一章
一、处理各类硬件设备和专业软件划分为以下5种:
(1)Perception Medium(感觉媒体):指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而产生感觉的媒体,如声音、图形、静态图像、动画、活动图像、文本、数据等。
(2)Presentation Mediun(呈现媒体):只感觉媒体和传输信号之间转换的一些设备。
它分为呈现设备和非呈现设备两类,呈现设备如显示器(或监视器)、扬声器、打印机等,非呈现设备如键盘,鼠标、扫描仪、话筒、摄像机等。
(3)Representation Medium(再生媒体):为有效的传输、存储感觉媒体,一般需要研究开发出一些处理技术(包括硬件和软件),如图像编码,声音编码,文本编码等。
这些经过加工、处理后的感觉媒体叫做再生媒体。
传输和存储的一般是再生媒体。
(4)Storage Medium(存储媒体):指用于存储再生媒体(既感觉媒体经过处理后的代码)的物理介质,如磁盘、磁带、闪盘、光盘等。
(5)Transmission Medium(传输媒体):指用于传输再生媒体的物理介质,如轴电缆、双绞线、光缆、微博等。
二、多媒体技术的研究内容:
(1)多媒体计算机图形与图像的处理技术
(2)数字图像处理技术
(3)图形、图像处理中的虚拟现实技术
三、多媒体技术应用的领域:
(1)教育培训领域
(2)电子出版领域
(3)娱乐领域
(4)咨询服务领域
(5)多媒体网络通信领域
第二章
一、彩色三要素:色调、色饱和度和亮度。
·色调:用来描述颜色的不同类别的物理量被称为色调,如红、橙、黄、绿、青、蓝、紫。
色调取决于这种颜色的主要波长。
·色饱和度:描述颜色深浅程度的物理量,按该种颜色混入的白光的比例来表示,色饱和度为100%时表示该光是完全没有混入白色光的单色光。
饱和度越高颜色越浓。
·亮度:用来描述色光的明暗变化的强度的物理量。
亮度是色光能量的一种描述,是指色调和饱和度已经固定的光,当它的全部能量增强时,感觉明亮,反之则感觉暗淡。
二、三基色原理:
三基色原理认为自然界中景物的绝大多数的彩色光,能分解为互相独立的红(R)绿(G)蓝(B)3种基色光。
三、颜色模型:
(1)RGB模型:也称为加色法混色模型。
红+绿=黄色红+蓝=品红色绿+蓝=青色红+绿+蓝=白色
3种基色光全无=黑色
(2)CMY模型:(Cyan Magenta Yellow)采用青、品红、黄色3种基本颜色按一定比例合
成颜色。
又称减色法混色模型。
(3)YUV与YIQ模型:彩色电视采用此种模型表示色彩图像。
YUV适用于PAL制式,YIQ适用于NTSC制式。
(4)HSI颜色模型:HSI或者HSL是Hue Saturation Intensity(Lightness)的英文缩写,H定义为颜色的波长,称为色调;S表示颜色的深浅程度,称为饱和度;I表示强度或亮度,这正是颜色的三要素。
四、图形与图像的基本属性
(1)分辨率:分为显示分辨率、图像分辨率、扫描分辨率和打印分辨率等。
P25-P26 (2)颜色深度:是指图像中每个像素的颜色(或亮度)信息所占的二进制数位数,记作位\像素(b\p,bits per pixel)。
常见的颜色深度有五种:4bit、8bit、16bit、24bit、32bit。
16bit的颜色深度实际可以表示2^15=32x32x32共32768种颜色。
称为HI-Color(高彩色)图像。
(3)文件大小:图形与图像文件的大小(也称数据量)是指在磁盘上存储整幅图像所有点的字节数,反映了图像所需数据存储空间的大小,可按下面公式计算:
文件字节数=图像分辨率x图像深度\8 。
例如,一幅分辨率为640x480的图像,颜色深度取8b\p,其所需数据空间大小如下:文件字节数=(640x480)x8/8=307200(字节)
五、图形与图像的基本类型:位图与矢量图书P28-29
六、图形与图像的处理:一般来说,图形与图像信号的数字化过程包括采样、量化、编码,有人称它为图像信号数字化的“三步曲”。
图像(模拟量)—>采样—>量化—>编码—>数字化图像
七、图形与图像的存储
(1)静态图形与图像常见文件存储格式:BMP、DIB、GIF、TIFF、TGA、PCX、JPG、EPS、PNG 格式。
其他格式:CDR(Corel Draw)格式是矢量格式。
AI(Illustrator)格式是矢量格式。
PSD (Photoshop)格式是位图格式。
(2)动态图形与图像常见文件存储格式
①主要动画图像文件格式:FLIC、MMM、SWF。
②主要数字视频文件存储格式:AVI、MPEG、MOV、AVS。
八、计算机动画
(1)“视觉暂留”的时间特性。
如果以每秒低于24幅画面的速度拍摄播放,就会出现停顿、不连贯现象。
电影画面的刷新率实际上是每秒48次,电视画面的刷新率也是每秒50次。
(2)计算机动画分为:路径动画、作用动画和变形动画。
书P59
(3)基于三维模型(动画)的虚拟现实技术:VRML技术 Viewpoint技术 Cult3D技术 B3D技术 ShockWave3D技术书P73—75
第三章
一、声压(P):声场中某处由声波引起的压强变化值,单位是“帕斯卡(Pa)”。
声压越大,声音越大。
二、声压级:为了适应人类听觉的特性,将声压的有效值取对数来表示声音的强弱,这种表示方式称为声压级,用SPL表示,单位是“分贝”(dB)。
三、人类的听觉频带:20Hz——20kHz。
而20Hz——20kHz的信号称为“音频信号”,高于20kHz的声音称为超音,低于20Hz的声音称为次音。
人耳对3kHz——5kHz的声音信号比高频和低频声音信号更敏感。
人们又定义了响度级这个主观物理量,单位用“方”(Phon)表
示,响度级数是以1kHz信号的声压级数定义的。
四、掩蔽效应:声场中的一个强音能掩蔽与之相同发声的附近音频的弱音。
声音信号可以分为周期信号与非周期信号两大类。
五、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
区别:模拟信号的一个重要缺点就是噪声容限较低,抗干扰能力差,在录音中失真和噪声的影响是限制重放信号动态范围的重要原因,因而使声音的质量受到了限制。
数字信号是使用二进制数来表示数字信号。
六、数字化“三步曲”:采样,量化,编码。
以适当的时间间隔观测模拟信号波形幅值的过程叫采样。
将采样时刻的信号幅值归整(四舍五入)到与其最接近的整数标度的过程叫量化。
将量化后的各个整数用一个二进制数码序列来表示叫做编码。
七、亨利·奈奎斯特采样定理:当对连续变化的信号波形进行采样时,若采样频率fs高于该信号所含最高频率的2倍,那么可以有采样值通过插补技术正确地恢复原信号的波形,否则将会引起频谱混叠,产生混叠噪声,而重叠的部分是不能恢复的。
八、量化级:量化级的最小单位称为量化级差,用“△”表示,它是二进制最低有效位LSB 所代表的物理量。
第四章
一、莫尔斯码:该码是采用“·”和“-”来表示26个英文字母。
平均码长:
(48+24+8+2)/26=3.15位/字母
二、霍夫曼编码:书P125
平均码长:书P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