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助剂在混炼胶中的作用
- 格式:pdf
- 大小:229.86 KB
- 文档页数:6
预混胶混炼胶预混胶和混炼胶是两种不同的橡胶制品,它们在制作工艺、成分和用途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一、预混胶预混胶是指将各种配合剂预先混合成均匀的胶料,然后将其加入到生胶中进一步加工成橡胶制品。
预混胶通常由生胶、配合剂和加工助剂组成。
1.制作工艺预混胶的制作工艺相对简单,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将生胶切成小块,然后加入到高速搅拌机中。
(2)在高速搅拌机中加入各种配合剂,如硫化剂、促进剂、补强剂、软化剂等。
(3)将混合均匀的胶料放入混炼机中进一步加工,使其更加均匀。
(4)将加工好的预混胶放入模具中成型,然后进行硫化处理。
1.成分预混胶的成分包括生胶、配合剂和加工助剂。
其中,生胶是预混胶的基础,配合剂则包括硫化剂、促进剂、补强剂、软化剂等,这些配合剂的作用是改善橡胶制品的性能。
加工助剂则包括润滑剂、分散剂等,它们的作用是改善预混胶的加工性能。
1.用途预混胶通常被用于制造各种橡胶制品,如轮胎、鞋底、密封件等。
由于预混胶已经预先混合了各种配合剂,因此可以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加工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同时,预混胶还可以根据不同的配方要求进行定制化生产,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二、混炼胶混炼胶是指将生胶和各种配合剂经过混合、炼制后制成的胶料。
它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橡胶制品,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
1.制作工艺混炼胶的制作工艺相对复杂,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将生胶切成小块,然后加入到开炼机中。
(2)在开炼机中加入各种配合剂,如硫化剂、促进剂、补强剂、软化剂等。
(3)通过开炼机的加热和剪切作用,将生胶和配合剂混合均匀。
(4)将混合均匀的胶料放入平板硫化机或模具中成型,然后进行硫化处理。
1.成分混炼胶的成分包括生胶、配合剂和加工助剂。
与预混胶不同的是,混炼胶中的生胶和配合剂是分开加入的,并在炼制过程中混合均匀。
此外,混炼胶还可以根据不同的配方要求添加各种改性剂、增强剂等,以改善其性能。
1.用途混炼胶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如汽车轮胎、橡胶管、橡胶鞋底等。
混炼胶的原材料混炼胶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橡胶工业的材料,其主要成分是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
混炼胶的原材料有很多种,下面就来一一介绍。
1. 橡胶橡胶是混炼胶的主要成分之一,其性质决定了混炼胶的基本性能。
橡胶可以分为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两大类。
天然橡胶是从橡胶树中提取的,具有非常好的弹性和耐磨性,但价格相对较高。
而合成橡胶是通过化学合成得到的,其性能可以根据不同需求进行调整,价格相对更为便宜。
2. 填充剂填充剂是混炼胶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改善混炼胶的物理和机械性能。
常用的填充剂有碳黑、白炭黑、硅石粉、滑石粉等。
其中,碳黑是最常用的填充剂,可以增加混炼胶的硬度、耐磨性和强度。
3. 加工油加工油是混炼胶中的重要助剂,可以降低混炼胶的黏度,提高其加工性能。
加工油可以分为矿物油和合成油两种。
矿物油是从石油中提取的,价格较低,但对混炼胶的性能影响较大。
而合成油是通过化学合成得到的,对混炼胶的性能影响较小。
4. 硫磺硫磺是混炼胶中不可或缺的原材料之一,可以使混炼胶在加热后形成交联结构,从而提高其强度、硬度和耐磨性。
硫磺的用量和加入时间会影响混炼胶的性能,需要根据具体需求进行调整。
5. 活性剂活性剂是混炼胶中的一种助剂,可以提高硫磺和橡胶的反应速度,从而缩短混炼时间。
常用的活性剂有过氧化物类、双苯基磷酸酯类、硫酰胺类等。
6. 加工助剂加工助剂是混炼胶中的一类助剂,可以提高混炼胶的加工性能和流动性。
常用的加工助剂有脱模剂、分散剂、抗氧剂等。
7. 其他原材料除以上几种主要原材料外,混炼胶中还可以加入一些其他原材料,如促进剂、增塑剂、稳定剂等,这些原材料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进行选择和加入。
混炼胶的原材料种类繁多,需要根据具体需求进行选择和搭配。
合理选择原材料可以提高混炼胶的性能,从而满足不同领域的应用需求。
TPU各类助剂简介1 合成助剂1.1 催化剂及阻聚剂在聚氨酯弹性体的合成中,为了加快主反应的速度,往往需要加入催化剂,常用的催化剂有叔胺和有机锡两类,叔胺类有三乙烯二胺、三乙胺、三甲基苄胺、二甲基乙醇胺、吗啡啉等,其中以三乙烯二胺最重要;有机锡类有辛酸亚锡、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等。
此外,还有有机汞、铜、铅和铁类,以有机铅、汞最为重要,如辛酸铅和乙酸苯汞等。
有机二元酸,如己二酸、壬二酸可作为聚醚型聚氨酯浇注橡胶的催化剂。
胺类催化剂多用于泡沫配方中的成泡反应,在聚醚体系中,胺和锡类催化剂并用可获得最佳的泡孔结构。
有机锡类催化剂通常催化HO和NCO反应过程,可避免OH的副反应,该类催化剂除提高总的反应速率外,还能使高分子质量多元醇与低分子质量多元醇的反应活性趋于一致,从而使制得的预聚物具有较窄的分子质量分布和较低的粘度。
使用催化剂对弹性体最终制品的性能是有不良影响的,主要影响高温性能和耐水解性。
阻聚剂以酸类、酰氯类使用较多,酸类使用最多的氯化氢气体,酰氯类有苯甲酰氯、己二酰氯等。
1.2 扩链剂和扩链交联剂在聚氨酯弹性体的合成中,扩链剂是指链增长反应必不可少的二元醇类和二元胺类化合物;而扩链交联剂指的是既参与链增长反应,又能在链节间形成交联点的化合物,如三元醇和四元醇类、烯丙基醚二醇等。
浇注型聚氨酯弹性体除烯丙基醚二醇不适用外,其他扩链或扩链交联剂都可以使用,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仅使用二醇类;混炼型聚氨酯弹性体既可使用二醇也可用烯丙基醚二醇类。
一般低分子质量的脂肪族二元醇和芳香族二元醇都可以作为扩链剂,脂肪族二元醇有乙二醇、丁二醇和己二醇等,其中最重要的是1,4-丁二醇(BDO),在制备热塑性聚氨酯时用得最多,它不仅起扩链作用,还可调整制品硬度。
在芳香族二元醇中,较重要的是对苯二酚二羟乙基醚(HQEE),它能提高聚氨酯弹性体的刚性和热稳定性;另一种芳族二醇是间苯二酚二羟乙基醚(HER),它能最大限度地维持弹性体的持久性、弹性和可塑性,而同时又可将收缩率限制到最小。
橡胶制品加工常用助剂详解橡胶与乳胶配合剂材料详解!1、橡胶硫化体系助剂在橡胶工业中,习惯把使用目的相同或相关的助剂合称为体系。
例如,把硫化剂、硫化促进剂、活性剂及防焦剂统称为硫化体系,因为它们都与硫化有关。
硫化剂包括硫、硒、碲、含硫化合物、有机过氧化物、醌类化合物、胺类化合物、树脂类、金属氧化物和其它硫化剂;硫化促进剂包括二硫代氨基甲酸盐、黄原酸盐、秋兰姆、噻唑类、次磺酰胺、胺和醛胺缩合物、胍类、硫脲类;活化剂包括氧化锌、氧化镁、硬脂酸等。
所谓橡胶硫化,就是把具有塑性的胶料转变成为具有弹性的硫化胶的过程,即橡胶分子链在化学或物理因素的作用下产生化学交联作用,变成空间网状结构。
凡能引起橡胶产生交联作用的化学药品都可称之为硫化剂。
硫黄是其中最常用的一种。
用纯硫硫化的硫化胶不仅交联效率和交联密度很低,而且物理机械性能差,所以在胶料配方中一般很少使用纯硫体系。
采用的是一些有机多硫化物(主要品种有TMTD、TMTT、DTDM等)以及有机过氧化物(常用的品种有DCP、DTBP等)。
这些硫化剂的使用可以使胶料具有一些优良的特殊性能,如耐热性、耐老化性等。
另外还采用一些合成树脂类物质。
硫化剂能将线型的橡胶分子交联成网状结构。
在使用硫黄作硫化剂时,通常要配合一些化学药品来促进其硫化反应,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胶料性能。
能促进硫化作用的化学药品称为硫化促进剂。
硫化促进剂常用的品种有:硫化促进剂M、DM、MZ、OZ、NOBS、DZ、TT、TMTT等。
目前较好的硫化促进剂为季磷盐类,如1-邻苯二甲酰亚胺基酸基-4-丁基三苯基磷溴化物、双(苄基三苯基膦)亚胺氯化物、三苯基苄基氯化磷等,用量一般为0.4~0.7 份。
当然也可以使用复合硫化促进剂,除季磷盐外还可以添加季铵盐类,如四丁基苯并噻唑基硫化铵、双肉桂丙撑二胺等。
硫化促进剂能缩短硫化时间、降低硫化温度、减少硫黄用量。
噻唑类和次磺酰胺类是硫化促进剂的主体,约占其总量的70%~75%。
橡胶加工助剂Disperaid 4A在改善 高温配方胶料焦烧性能方面的应用井 垒1 陈国栋2 于国利3 邓 波41.江苏冠联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上海锐巴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3.上海怡创化工有限公司 4.哈金森工业橡胶制品(苏州)有限公司摘 要:试验通过对增塑剂A60和橡胶加工助剂Disperaid 4A在高温橡胶配方的应用技术APPLIED TECHNOLOGY一、实验1.原材料天然胶(NR ),SMR10,马来西亚产 品;高定伸半补强炭黑,N774,上海卡博特化工有限公司;Disperaid 4A ,浅褐色颗粒粉状,上海怡创化工有限公司产品;S-80,嘉兴北化有限公司产品;其他原材料为常见市售产品。
2.试验配方配方A :SMR10 100,N774 50,物理增塑剂A60 3,石蜡 1,防老剂RD 1.5,4010 2,硬脂酸 1,ZnO (间接法) 5,S-80 1.75,促进剂NOBS 0.9,TMTD 0.3,CTP 0.5。
配方B :用3.5份Disperaid 4A 替代3份物理增塑剂 A60,其他与A 配方相同。
3.主要仪器和设备X (K )-160开炼机,上海橡胶机械厂;X (M )-35密炼机,益阳橡胶塑料机械集团有限公司;QLB 平板硫化机,上海第一橡胶机械厂;AI-8000S 电子拉力机、M2000NA 无转子硫化仪,台湾高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邵氏硬度计、老化试验箱,上海实验仪器总厂;MV2000型门尼粘度仪,美国阿尔法科技公司。
4.试样制备(1)生胶(NR)塑炼条件及工艺方法①用X (K )-160开炼机进行塑炼,辊温40℃~50℃。
②天然胶工艺条件烘胶3d 破胶辊距2mm ,3次薄通辊距0.2mm ,17次放厚辊距5mm ,3次下片。
(2)混炼工艺条件①用X (M )-35密炼机进行混炼,在X (K )-160开炼机进行加硫黄作业。
②加料顺序:生胶→氧化锌、硬脂酸、防老剂→炭黑用量的一半→炭黑用量的另一半和其他填料→硫黄+促进剂+防焦剂→清扫→排胶。
胶条生产工艺胶条生产工艺是指通过一系列的工艺流程,将天然橡胶或合成橡胶加工成具有特定形状和性能的胶条产品的过程。
下面将介绍一种常见的胶条生产工艺。
1. 原料准备:将所需的胶料,如天然橡胶或合成橡胶,根据配方准确称量,并与其他添加剂(如硫化剂、加工助剂等)混合均匀。
2. 混炼:将称量好的胶料和添加剂放入混炼机中进行混炼。
混炼的目的是使胶料与添加剂充分混合,形成均匀的橡胶混炼胶料。
3. 制薄:将混炼好的橡胶混炼胶料送入制薄机中。
制薄机的作用是将胶料连续加热并压制成一定厚度的片状胶料。
4. 冷却:利用冷却机将制薄后的胶料进行冷却,使其硬化并保持一定的弹性。
冷却后的胶料称为加工片。
5. 压延:将加工片送入胶压机中进行压延。
压延的目的是将加工片经过连续的压力作用,使其形成更细长的带状胶料。
6. 薄切:将压延后的带状胶料送入切布机中进行薄切。
薄切的目的是将带状胶料切割成一定宽度和长度的薄片状胶条。
7. 硫化:将切割好的薄片状胶条放入硫化罐中进行硫化处理。
硫化是将橡胶材料加热至一定温度下,使其与硫化剂发生反应,形成交联结构,从而使胶条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弹性。
8. 洗净:将硫化后的胶条经过洗净机清洗,去除表面的油污和其他杂质。
9. 干燥:将洗净的胶条放入干燥机中进行烘干处理,使其表面水分蒸发,达到一定干燥程度。
10. 包装:将干燥的胶条进行包装,包装成一定长度和重量的胶条产品。
以上是一种常见的胶条生产工艺,不同的胶条产品可能会有所不同的生产工艺过程。
此外,胶条生产工艺还会受到工艺参数、生产设备和产品要求等因素的影响。
功能助剂在橡胶行业的应用橡胶助剂是指在天然橡胶或合成橡胶加工成橡胶制品过程中添加的,用于赋予橡胶制品使用性能、保证橡胶制品使用寿命、改善橡胶胶料加工性能的一系列精细化工产品的总称。
橡胶助剂是橡胶工业重要的辅助原料。
橡胶助剂在改善橡胶加工工艺、节约能源和提高产品质量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橡胶工业里,虽然助剂用量相对很小,但对制品加工和应用性能的改善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性能优异的橡胶助剂不仅能改善加工性能,提高产品质量档次,降低能耗和生产成本,而且能够防老化降解、延长使用寿命。
广泛应用于橡胶、轮胎、胶管、胶带、电线电缆、胶鞋乳胶等行业。
按传统分类,橡胶助剂分为硫化和硫化活性剂、促进剂、防老剂、加工型助剂和特种功能性助剂五大类。
这里主要介绍玄珞新材料的高效内离型剂和分散剂。
上海玄珞新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研发和生产新橡胶材料的创新型企业。
经过多年研发,开发一款PFflex D系列橡胶功能助剂。
1、高效内离型剂D985SD985S可以在混炼时和小料一起加入生胶,广泛应用于天然胶、合成橡胶、再生胶。
其功能如下:➢提高胶料流动性和压出速度,改善压出胶料的表面光洁度;➢保持模具的清洁度,延长模具使用周期;➢适合尺寸和外观要求高的制品;➢在适当的添加量下,其对橡胶制品的硬度、拉伸强度等物理性能无不良影响,且能改善制品的耐酸碱性、抗水油性和抗氧化等化学特性。
建议按照生胶量添加1-4 phr。
在卤化橡胶及其它极性橡胶中,适当提高用量,需根据具体需要的性能进行调整,达到最佳的加工性及物性。
2、高效分散剂DP86B & DP96B可以在混炼时和小料一起加入生胶,广泛应用于天然胶、合成橡胶、再生胶。
其功能如下:➢有效改善原材料间亲和性,表现为其分散效果佳,胶料表面光滑,无气孔,致密性提高,降低混炼胶的门尼粘度,提高加工性;➢具有物理增塑剂功能,给大分子间的润滑性降低混炼所需的剪切力,混炼效率提高,节约混炼时间及动力消耗,提高压出、压延速度,降低生产成本;➢胶料批次间品质稳定性佳,可提高制品的产成率以达到降低综合成本的目的;➢DP96B环保安全,符合ROHS、REACH 等要求。
混炼胶的用途
混炼胶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橡胶工业中的化学品,它是由多种化学物质混合而成的,可以用于橡胶制品的生产和加工。
混炼胶的用途非常广泛,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
混炼胶可以用于橡胶制品的生产。
橡胶制品是指由橡胶材料制成的各种产品,如轮胎、密封件、管道、橡胶鞋等。
混炼胶可以作为橡胶制品生产的原材料,通过混合、加工、成型等工艺制成各种橡胶制品。
混炼胶的质量和配方对橡胶制品的性能和品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混炼胶可以用于橡胶制品的加工。
橡胶制品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各种加工,如切割、压制、成型等。
混炼胶可以作为加工过程中的润滑剂和助剂,使橡胶材料更易于加工和成型,同时还可以提高橡胶制品的耐磨性和耐老化性能。
混炼胶还可以用于橡胶制品的改性。
橡胶材料的性能和用途可以通过添加不同的化学物质来改变。
混炼胶中添加的各种化学物质可以改变橡胶材料的硬度、强度、耐热性、耐寒性等性能,从而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混炼胶在橡胶工业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作为橡胶制品生产的原材料、加工的润滑剂和助剂,以及橡胶材料的改性剂。
随着橡胶工业的不断发展,混炼胶的用途也将不断扩大和深化。
橡胶助剂分类介绍
1. 硫化剂:也称为交联剂,是使橡胶从线形高分子结构转变为三维网状结构的关键物质。
2. 促进剂:用于提高橡胶的硫化速度和效率,加速硫化过程。
3. 活化剂和防焦剂:防止橡胶在加工过程中发生焦烧,保证加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4. 补强填充剂:主要包括炭黑、白炭黑、无机补强剂和填充剂等,可以提高橡胶的力学性能、耐热性、耐化学腐蚀性和耐候性等。
5. 粘合剂和胶黏剂:用于促进橡胶与骨架材料或与其它材料的粘合,提高制品的粘结性能。
6. 加工助剂:主要包括塑解剂、增溶剂、增塑剂、软化剂、均匀剂、润滑剂等,用于改善橡胶的加工性能,提高加工效率并减少能耗。
7. 其他助剂:包括发泡剂、消泡剂、着色剂、芳香剂、防雾剂、润滑剂等,用于满足特殊性能或外观要求。
这些助剂的作用各不相同,相互配合使用可以达到最佳效果。
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根据橡胶的具体用途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助剂。
硅橡胶混炼胶生产流程硅橡胶是一种用途广泛的橡胶制品,其具有耐高温、耐低温、耐老化、耐臭氧等优点,因此在航空航天、汽车工业、电子电气领域广泛应用。
硅橡胶的生产过程需要经过混炼胶工艺,下面将为大家介绍硅橡胶混炼胶的生产流程。
一、原料配方硅橡胶的配方根据生产需要确定,一般包括硅橡胶基料、填料、助剂、硫化剂等。
硅橡胶基料是生产硅橡胶制品的主要原料,填料用于改善硅橡胶的性能,助剂用于改善硅橡胶的加工性能,硫化剂用于硅橡胶的固化过程。
各种原料的比例和质量严格把控,以确保生产出的硅橡胶符合特定的技术指标。
二、橡胶预处理硅橡胶的生产过程通常需要进行橡胶预处理,以便提高硅橡胶的加工性能和均匀性。
橡胶预处理的主要工艺包括橡胶粗破、橡胶精破、橡胶粉碎、橡胶混料等。
通过橡胶预处理,可以有效提高硅橡胶的塑化性能和加工性能,有利于后续混炼工艺的进行。
三、混炼胶工艺1. 混炼胶机混炼胶是硅橡胶生产的关键环节,混炼胶的好坏直接影响硅橡胶制品的质量和性能。
混炼胶通常采用混炼机进行,混炼机是一种用于将橡胶原料混合、塑化、均匀分散的设备。
混炼机主要由料斗、滚筒、传动装置、加热冷却系统等部分组成,根据生产需要可以选择开式混炼机、密炼机等不同类型的混炼机。
2. 混炼工艺参数混炼胶的工艺参数包括混炼温度、混炼时间、混炼压力、滚筒转速等。
在混炼过程中,需要根据硅橡胶的具体特性和生产要求确定合适的混炼工艺参数,以确保将原料充分混合、塑化,达到均匀分散的目的。
一般来说,较高的混炼温度和较长的混炼时间有利于提高硅橡胶的塑化性能和加工性能。
3. 混炼过程控制在混炼过程中需要对混炼温度、混炼时间、滚筒转速等参数进行监控和调整,以确保混炼过程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同时,需要定期对混炼机的各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混炼机的正常运转。
四、混炼胶检验混炼胶生产完成后需要进行检验,以确保混炼胶达到预期的技术指标。
混炼胶的检验包括外观检查、拉伸性能测试、硫化性能测试、硅橡胶混炼胶成分分析等。
橡胶塑炼与混炼橡胶塑炼与混炼是橡胶行业中两种不同的生产技术。
虽然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两种技术所涉及的差异,但是在橡胶产品的生产中,对这两种技术的正确应用非常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橡胶塑炼与混炼技术的定义、特点、应用及其区别等方面的内容。
橡胶塑炼也称为胶炼,它是指将橡胶和各种橡胶添加剂混合后,在高温下进行反应使其加工成形的一种技术。
它主要是通过将橡胶挤压和高温下融化,将各种添加剂加入到橡胶中,进行混合、加工、塑炼和调整,从而获得一种适合制作各种橡胶制品的橡胶材料。
相比之下,混炼是将橡胶和各种添加剂进行混合,并在低温下进行调整和加工。
它通过将橡胶和添加剂混合后,经过机械混合、磨碾和剪切等工艺,使橡胶材料得到均匀、稳定,具有一定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的橡胶原料。
混炼在橡胶行业中也被称为初混。
在应用上,橡胶塑炼主要适用于各种橡胶制品,如汽车轮胎、鞋底、橡胶管、服装饰品等。
而橡胶混炼则主要适用于卫浴配件、密封条、工业橡胶制品等。
橡胶混炼常用于生产各种橡胶海绵,橡胶地垫和家具配件等。
虽然橡胶塑炼和混炼都是橡胶原料的加工方法,但是它们在制造原理、设备和工艺等方面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首先,橡胶塑炼缺乏机械切割和粉碎工艺,而混炼却不同。
它通常有设备为混合设备和密封润滑设备等,它让混炼成为制造橡胶助剂的主要工艺之一。
其次,混炼需要更多的机械装置配合和力度掌控。
例如,制造橡胶加工设备的力度大,通常需要较大的推力和更强的起伏和压力,这是塑炼所不具备的特点,同时还需要精细的控制进出料口的数量和位置。
最后,橡胶塑炼的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噪音比混炼少,同时混炼在质量控制,调试和维修等方面需要更强的技能,也比塑炼更费时,甚至更耗费物料。
在橡胶制品生产过程中,选择适用的加工方法十分重要。
橡胶塑炼和混炼的不同技术特性使它们各有利弊,在选择加工方法时,需要根据不同的工艺性能、产品质量需求、生产效率和成本,进行精细的抉择。
功能性橡胶助剂产品的应用技术探讨功能性橡胶助剂的应用与发展加工助剂是指可改善加工性能,但并不显著影响产品物理性能的助剂,可分为分散剂、润滑剂、均匀剂、隔离剂、脱模剂。
润滑剂:可有效降低胶料粘度,降低能耗,提高混炼效率,方便压延和挤出性能,提高胶料性能,根据与橡胶的相容性可分为内润滑和外润滑剂。
传统的产品有硬脂酸、硬脂酸锌,目前行业使用最广泛的是由山西省化工研究所研制的增塑剂A,该分散剂是棕榈酸锌皂,兼具内外润滑功能。
另有我所新研制的A256除具有上述功能外还赋予了该类产品更好的抗硫化返原性能和耐热性能。
此外,高级脂肪醇、脂肪酸酯、脂肪酰胺、石蜡、聚乙烯蜡或它们的混合物等,我国有众多企业生产类似的产品。
分散剂是指可促进填料在胶料中的分散的助剂,这类产品针对不同填料有不同品种,但主要成分包括润滑剂、塑解剂和表面活性剂等。
我国主要有炭黑分散剂、白炭黑分散剂。
炭黑分散剂主要有武汉经河的FS-97,青岛昂记的T-78,山西省化工研究所的HY-278等品种。
均匀剂是指可促进不相容的胶种相容的助剂,气密层中氯化丁基胶与天然胶的共混。
目前该产品早已成熟,最典型的产品中40MSF、60NS、HF501等品种,我国有北京化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在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但产品的商业化一直未见报道,山西省化工研究所正在进行研发。
增粘剂:是指可提高胶料粘结性能的助剂。
这类产品包括沥青、古马隆树脂、萜烯树脂、松香及其衍生物、石油树脂和烷基酚醛树脂及其改性品种。
其中烷基酚醛树脂的粘性及粘性保持率可达到其他增粘剂的2~3倍,德国BASF公司的叔丁酚乙炔树脂(koresin)的性能最好,这类增粘剂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增粘剂,广泛应用于子午线轮胎、胶带、胶辊等领域。
山西省化工研究所八五攻关项目中研发并生产烷基酚醛增粘剂的品种主要有辛基酚醛树脂203、叔丁酚醛树脂204。
这两个品种是最普遍的,我国主要生产厂家有太原元太、武汉径河。
改性叔丁酚醛树脂HY-2006及饱和橡胶增粘树脂HY-209,HY-2006是我们基于204树脂的一种改性产品,具有更好的粘结性能和耐湿热性,用于替代德国koresin树脂,HY-209是专为三元乙丙胶开发的增粘剂。
在我们工业生产中,橡胶助剂是不可或缺的,按照传统的分类方法其可以分为硫化助剂、防护助剂,除此之外还有加工助剂,这些产品能够为厂家的橡胶制品带来比较高的附加值,而且能够降低生产成本。
加工助剂包含增塑剂、均匀剂、粘合增进剂等。
一、增塑软化剂增塑软化剂是橡胶加工过程中使用的一种旨在改善橡胶加工性能的操作助剂。
现使用较多的芳烃油。
其作用如下:●降低混炼胶的粘度。
●增大胶料的塑性。
●提高炭黑和其它配合剂的分散性。
●改善硫化胶的物理性能。
二、均化剂能够改善不同极性及粘度的橡胶的均匀性,它们在混炼过程中可很快被橡胶吸收,而其它添加物可被快速混合,使胶料产生相对低的粘度。
它们也可改善未硫化胶的粘性,并且在硫化时不硬化。
例如,在无内胎子午线轮胎的气密层胶料中采用卤化丁基橡胶时,加入该树脂可以改善卤化丁基橡胶与NR硫化前和硫化后的粘合性能。
目前我们主要使用的均化剂为40MSF。
三、粘合增进剂橡胶粘合增进剂一般分为树脂和钴盐两大类。
钴盐能够增进黄铜与橡胶的粘合,使胶料具有优良的耐蒸汽老化和潮湿老化的特性。
树脂类粘合增进剂主要为间甲(白)体系,它不仅能够改善纤维材料与橡胶的粘合性能,也能改善钢丝帘线与橡胶的粘合性能。
蚌埠市荆山精细助剂有限公司原名怀远大禹公司,在多年经营过程中规模逐步扩大,生产技术不断创新。
拥有严密的质量体系和完善的检测手段,公司对生产的黑油膏、白油膏、棕油膏严格监控,是江浙沪部分化工企业的稳定供应商。
另有大型货车四辆,中型货车五辆。
多种质优价廉的产品,从厂家直接发货。
并且与原料供应商保持密切合作拥有充足的产品原料供应链。
愿与广大企业合作,共同发展。
第37卷第3期2010年3月世界橡胶工业World Rubber Industry Vol.37No.3:37 42Mar.2010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殎殎殎殎综述橡胶加工助剂的应用研究进展肖武华,陈福林,廖正福(广东工业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广东广州510006)摘要:根据橡胶加工的工艺性能要求,简述了近几年来国内外加工型橡胶助剂(包括均匀剂、分散剂、流动改性剂、隔离剂、脱模剂等)的应用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橡胶;加工助剂;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TQ 330.3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232(2010)03-0037-06作者简介:肖武华,男,广东工业大学07级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功能高分子。
前言橡胶助剂按照传统的分类方法,可分为硫化助剂、防护助剂和加工助剂三大类。
橡胶加工助剂是用来改善胶料的加工工艺性能,包括改善胶料在开炼机或密炼机中的混炼、压延、挤出、成型等性能,同时还改善填料的分散性并缩短混炼时间。
它具有节约能源、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而不影响胶料力学性能的特点。
国外生产橡胶加工助剂的大型企业都是跨国公司,其中最大的是富莱克斯公司,其产品几乎囊括了所有助剂产品;其次是拜耳公司,主要经营促进剂、防老剂、防焦剂等用量大的助剂。
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耗胶大国,与之配套的橡胶助剂工业也随之取得了迅猛发展,出现了大量的生产企业。
但与国外同类企业相比存在不少问题,如:产品同质化、规模小、品种少,对有关橡胶加工助剂的应用研究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
就世界范围来说,橡胶加工助剂只占橡胶助剂的10%,但由于其功能独特,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
随着社会的进步,对材料的性能要求、工艺要求将越来越高,因此,大力发展加工助剂就显得尤为重要。
从橡胶加工助剂的功能性看,加工助剂可分为增粘剂、流动改性剂(增塑剂、润滑剂)、均匀剂、分散剂、隔离剂、脱模剂等。
本文根据加工助剂的品种、特性及其在橡胶加工中的作用,分别进行了讨论[1-4]。
1、一段混炼法是指一次性完成所有配合剂的加入而制备混炼胶的方法,常用于制备那些焦烧性能良好、不含或只含少量活性配合剂的胶料。
为使混炼中胶料温度不致上升过快,一般在密炼机中进行一段低速混炼。
其方法是依次往塑炼好的生胶中加入配合剂(包括填料、操作油、硫化剂、促进剂等)。
混炼周期根据胶料特性及转子转速而定。
一段混炼时,一般在密炼机结束前约60s内加入硫化剂与促进剂,或是在排料后的下片在开炼机上加硫化剂与促进剂。
但无论采用哪一种方式加入硫化剂与促进剂,操作时的混炼胶温度必须控制在110度(硫磺与促进剂体系)或120度(DCP硫化体系)以下,以防胶料焦烧,并且要根据不同的硫化体系进行调整。
不易分散的配合剂或用量较小的配合剂,通常均可制备成各种母胶颗粒或油膏状混合物,以方便加入并快速混入胶中。
一段混炼法必须严格遵守配合剂的加入顺序、混炼温度、混炼时间等工艺条件的要求,同时还应注意上顶栓的压力及上顶栓在混炼过程中的位置。
相对于二段或多段混炼法,节省了每段之间的压片、冷却与停放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混炼胶的制造成本。
但前提是对密炼机性能(主要是冷却能力、调速能力和温控能力)要求较高,并且要有足够的混炼时间以达到所要求的分散程度。
一段混炼法缺点是:制备出的混炼胶料可塑度较低(门尼粘度较高),炭黑等配合剂有时不易分散均匀,容易产生焦烧危险,硫化胶的物理机械性能相对较低。
一段混炼法仅适用于一般用途(硫化速度相对较慢)的混炼胶制备,对于大密炼机应谨慎使用,对于高填充、高粘度或高硬度混炼胶料的制备也要谨慎对待。
作为改进,可将密炼机排出的胶料在下片开炼机上充分降温后再加入硫化剂与促进剂。
2、二段混炼法与一段混炼法基本相同,只是不含有硫化剂及活性大的促进剂。
首先制成一段混炼胶(通常称为母炼胶),然后下片冷却停放一段时间(一般在16h以上)。
为了使炭黑更好地在橡胶中分散,并提高生产效率,通常采用快速(40r/min以上)密炼机来制备一段母炼胶,有时也将母炼胶的制备过程与塑炼过程结合并起来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