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培养流 学 育究生培养流程暨入学教育
- 格式:pdf
- 大小:2.83 MB
- 文档页数:43
研究生培养流程范文
第一阶段:报名和入学
1.考试报名:研究生入学需要参加统一的考试,例如国家研究生入学考试或学校自设的入学考试,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报名参加考试。
2.考试和成绩:学生参加考试,并根据考试的成绩进行排名和评定。
3.报名材料提交:考试成绩公布后,学生需要提交相应的报名材料,包括个人简历、学位证明、推荐信等。
4.面试环节:部分学校可能会进行面试环节,用于进一步了解学生的专业和研究兴趣等。
5.入学通知:学校根据考试成绩和其他评定结果,发放入学通知书。
第二阶段:学习和课程研究生开始正式的学业生涯,包括以下环节:
1.选课:研究生需要根据自己的专业和研究兴趣,选修一定数量的课程。
2.学习和考试:研究生需要按照教学计划和学校的要求进行学习,学期结束时需要参加考试。
3.科研活动: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目标是进行科学研究,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开始独立或团队研究工作。
4.学术交流:学生可以参加学术会议、论坛等活动,与其他学者交流研究成果和学术观点。
5.学位申请:在学习期间结束前,学生需要提交学位申请,并按照学校的要求完成论文的撰写和答辩。
第三阶段:论文答辩和毕业
1.论文撰写:学生根据自己的研究成果,撰写学术论文。
硕士研究生培养流程一、报名阶段作为一名本科毕业生,想要进一步深造并攻读硕士学位,首先需要了解并报考相关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流程。
报名阶段是整个流程的起点,学生需要根据各个高校的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准备好报名材料,并通过线上或线下的方式提交给招生办公室。
常见的报名材料包括个人简历、学位证书和成绩单等。
二、考试阶段报名成功后,学生将进入考试阶段。
大多数高校都会要求学生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简称为“考研”)。
考研分为两个阶段,分别是笔试和面试。
笔试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科基础知识,包括语文、英语、数学等科目。
面试则是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和学术能力的考察,通常包括个人陈述、学术报告和答辩等环节。
三、录取阶段考试结束后,高校将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和面试表现,综合评定并确定录取名单。
录取结果通常会在一定的时间内公示或通知学生。
被录取的学生需要按照学校的要求确认录取,并完成相关的报到手续。
四、导师选择在确认录取后,学生需要尽快选择自己的导师。
导师是指指导学生完成硕士学位论文的指导教师,对于学生的学术发展和研究方向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和导师的研究方向进行匹配,选择适合自己的导师。
五、学习阶段一旦确定导师,学生将正式进入学习阶段。
学习阶段是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核心环节,学生需要按照培养计划认真学习各门课程,并积极参与学术研究和实验实践。
在学习阶段,学生还需要参加各类学术交流和学术报告会,拓展自己的学术视野和交流能力。
六、科研阶段硕士研究生不仅需要完成各门学科的课程学习,还需要进行科研工作。
科研阶段是学生提升科研能力和掌握研究方法的重要阶段。
在导师的指导下,学生将选择并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进行科研课题的设计、实施和论文撰写。
期间,学生还需参与学术讨论和研究团队的合作,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七、论文答辩学生完成硕士学位论文后,需要进行论文答辩。
论文答辩是评判学生是否能够独立开展科学研究和解决学术问题的重要环节。
硕士研究生培养流程一、招生与入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流程的第一步是招生与入学。
在招生季节,各高校会发布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其中包括报名时间、考试科目、录取条件等信息。
学生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和能力选择合适的专业,并按照要求提交报名材料。
通过初试和复试,最终确定录取名单。
录取后,学生需要按照学校规定的时间办理入学手续,完成报到注册。
二、学习课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第二步是学习课程。
根据培养计划,学生需要修读一定的学术课程,包括专业课和公共课。
专业课是学生在自己研究方向上的专业知识和理论基础,而公共课则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学术能力的基础课程。
学生需要根据教学计划合理安排课程学习,并按时参加考试。
三、科研与实践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核心内容是科研与实践。
学生需要在导师的指导下,选择研究方向并制定研究计划。
通过文献阅读、实验设计、数据分析等科研活动,学生能够逐步提高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
此外,学生还可以参与学术会议、实习实践等活动,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和社会交往能力。
四、学位论文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最后一步是撰写学位论文。
学生在完成科研工作后,需要将研究成果整理成学位论文,并提交给学校进行评审。
学位论文的写作需要严谨科学,遵循学术规范,表达清晰准确。
学生还需要根据导师和学院的要求进行答辩,并根据评审结果进行修改和完善。
五、学位授予完成学位论文答辩并通过评审后,学生即可获得硕士学位。
学位授予的具体程序包括学位论文评审、学位论文答辩、学校审核和学位证书颁发等环节。
学校会根据学生的学业成绩、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等综合考量,最终确定学位授予名单。
六、毕业与就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最终目标是培养高水平的专业人才。
毕业后,学生可以选择继续深造攻读博士学位,也可以投身于科研机构、高校、企事业单位等工作岗位。
不论选择何种出路,硕士研究生培养流程都为学生提供了坚实的学术基础和实践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总结:硕士研究生培养流程包括招生与入学、学习课程、科研与实践、学位论文、学位授予和毕业与就业六个主要步骤。
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流程1.选题与立项阶段在入学之初,学生需要与导师讨论并确定研究方向和选题。
导师会根据学生的兴趣、潜力和项目的可行性来确定合适的选题,并进行立项申请。
学生需要仔细阅读相关文献,建立起研究的基础知识,并与导师探讨、修改和完善选题,最终完成研究项目的立项。
2.学术研究与文献综述阶段学生在确定选题后,需要进行大量的文献检索和研究,对该领域的进展和问题有充分的了解。
学生需要系统地撰写文献综述,概述相关研究的现状,找到研究的空白与问题,并为自己的研究定下合适的框架。
此阶段的学术研究和文献综述将为后续的研究提供指导和基础。
3.研究计划与方法设计阶段在学术研究和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学生需要与导师共同制定研究计划,并设计适合自己选题的研究方法。
学生需要在此阶段学会如何合理规划实验和数据收集,以及如何运用合适的统计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处理。
导师会为学生提供指导和建议,确保研究的严谨性和可操作性。
4.实验与数据分析阶段根据研究计划,学生需要进行实验操作和数据收集。
学生必须掌握实验操作的技能,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同时,学生需学习并掌握相关的数据收集方法和数据处理技术,以便对所得数据进行准确的分析和解释。
导师将对学生的实验过程和数据分析进行监督和指导,确保研究的质量和可信度。
5.论文撰写与答辩阶段在完成实验和数据分析后,学生需要开始撰写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是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重要成果,要求学生对所做研究进行全面而深入的描述和解释。
学生需要仔细整理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清晰地阐述论文的研究内容、方法、结果和结论。
导师会对学生的论文进行修改和指导,确保论文的质量和学术水平。
最后,学生需要参加学位论文答辩,向评委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并回答相关问题。
6.学位授予与毕业阶段在论文答辩合格后,学校将授予学位给学生。
硕士研究生在学籍结束后,正式毕业。
学生还需要完成其他相关手续,如论文的存档和发表,实习报告的撰写和提交等。
(流程管理)贵州大学研究生培养工作流程及注意事项(修订)贵州大学研究生基本培养流程及注意事项贵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理工农类采取“1+2”培养模式,其中“1”为第壹年的课程学习时间,“2”为中间培养环节及论文工作阶段时间。
人文社科类研究生采取“1.5+1.5”培养模式,其中1年半为课程学习时间,1年半为中间培养环节及论文工作阶段时间。
以研究生于校三年学习时间为基准,按时间先后顺序,研究生于各培养阶段需要完成的工作如下:1、于下壹年度研究生入学前,即每年的6月中旬左右,由各培养单位按专业培养方案征求指导教师意见,结合各培养单位教师情况,申报下壹学期研究生新生的课程,领取教学任务书,且根据研究生院培养科审批后的课程申报表制作下壹学期课程表,且将课表分发到任课教师;注意:由于新生入学仍没有制定培养计划,因此,第壹学期课程排课时要求排公共基础课(由研究生院统壹安排),或本专业研究生均须学习的学位课程、或专业基础课程。
任课教师要求具有高级职称(高级政工师、高级实验师除外,但高级实验师可承担课程的实验部分),没有达到职称要求的(公共基础课外语、数学、政治可放宽到讲师),须向研究生院申请批准;严禁第壹、二学期开设相同课程;2、每年9月左右,研究生新生报到入学,于新生报到入学时,领取课程表。
3、报到入学后,要求于壹个月内完成个人培养计划的制定工作。
要求培养计划规定的课程必须从专业培养方案中选取;由于专业的发展和研究方向的变化,可考虑1~2门超出培养方案课程以外(超出培养方案课程须打方案经研究生院批准后方可加入培养计划);培养计划制订首先由研究生和导师协商确定,然后研究生于管理系统填报后提交,再由导师确认,最后由培养单位教务管理员确认提交,由研究生院审核。
注意:于审定培养计划时,必须有3位之上研究生选同壹门课程才能开课(除非该专业当年招生人数未达到3人)。
4、第壹学期为研究生课程学习阶段,于第壹学期结束俩周前,由各培养单位研究生教务管理人员填报该学期任课教师课酬、指导教师津贴和论文津贴等,交研究生院培养科审核后到校计财处为关联老师办理课酬及津贴发放手续。
研究生培养过程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最高阶段,主要旨在培养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和学术创新能力。
研究生培养过程通常包括以下阶段:
1. 培养计划的制定:研究生入学后,学院会为每名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培养计划,包括课程设置、实验室培训、课题研究等,以确保学生能够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方法技能。
2. 课程学习:研究生需要参加一系列针对性强的专业课程,如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以提高自己的学科素养和理论水平。
部分研究生还需要参加一些综合素质课程,如研究方法、科技论文写作等。
3. 实验室实践:研究生通常需要从事一定的科研工作,需要进行一些实验室实践。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将进行实验设计、数据采集和统计分析等工作,以掌握科研方法和技能。
4. 课题研究:研究生需要选择符合自己学科背景和兴趣的研究课题,并按照要求进行详细的研究和分析。
这需要他们具备良好的研究能力和创新思维,掌握科研方法,具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论文撰写: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研究生需要撰写学术论文或发表文章。
这需要他们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优秀的表达能力。
在这个过程
中,学生还需要参加学术会议、交流讨论等,以提高自己的学术影响力和交流能力。
6. 学术申报:研究生在毕业前,需要进行一定的学术评估和申报工作。
他们需要在学术界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认可度,以得到研究经费和职业发展的机会。
总体来说,研究生教育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学科基础理论和方法技能,具备独立思考和研究的能力,并具有科学创新和实践能力。
这个过程需要学生集中时间和精力,不断学习和实践,达到高水平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素养。
研究生培养流程暨入学教育 究生培养流 学 育山西大学 中医药现代研究中心 中医药现代研究中 2014-3-21主要内容Á安全教育 纪律教育 专业教育ÁÁ1 安全教育 1.Á实 实验室安全教育 安 教 实验室仪器、设备操作安全培训、考核Á1 安全教育—实验室安全 1.Á实验室安全教育:张丽增 时间:入学后的第1周Á1 安全教育—操作安全 1.Á实验室仪器、设备操作安全培训、考核 时间:入学后的第2 2-3 3周 Á801室:李震宇 802室:邢婕 809室:张福生 室 张福生 动物房:田俊生2 纪律教育 2.Á中心的日常管理制度、规章、条例 按时申请答辩的条件Á2 纪律教育—日常管理 2.Á中心的日常管理制度、规章、条例签到(一天2次) 请假 销假 请假、销假 参加各种学术活动(校方、中心内部) 论文的投稿(必须征得导师同意) 杜绝学术不端行为(论文抄袭 篡改实验记录 数据 杜绝学术不端行为(论文抄袭、篡改实验记录及数据 等)2 纪律教育—答辩条件 2.Á按时申请答辩的条件详见《山西大学研究生手册》 学校标准:详见《山西大学研究生手册》 学校标准 中心自行制定的标准2 纪律教育—答辩条件 2.Á中心标准(/rcpy/ssyjs/68147.htm)硕士研究生: 学术型(3年) 专业型(2) 博士研究生: 执行学校标准 全日制型 在职型2 纪律教育—答辩条件 2.Á学术型研究生按时答辩的细则:① 课题类型为“国家自然基金,省基金,省社会发展、农业攻关” 等的 学 执行 等的同学,执行: 1篇中文核心(以接收为最低要求,核心目录见中心网站)+1篇 SCI文章(以submitted为最低要求) ② 课题类型为“工艺开发、新药的前期研发、横向项目等”的同 学,执行: 1篇中文核心(同上,核心目录见中心网站)+1篇SCI文章(同 上), 或1篇中文核心(同上)+1篇发明专利(要求:专利申请受理通 篇发明专利(要求 专利申请受理通 知书), 或2篇中文核心(同上)2 纪律教育—答辩条件 2.Á专 专业型研究生按时答辩的细则: 究 时答辩不分课题类型 统 执行 不分课题类型,统一执行: 1篇中文核心(同上)3 专业教育 3.Á中心简介 研究生培养的流程、时间节点 培养目标(“四会”)与培养环节ÁÁ3 专业教育—中心简介 3.Á中心简介学科介绍 专业介绍 研究方向介绍3 专业教育—中心简介 3.Á学科介绍 介学位授予单位 名称:山西大学 ————————————— 代码:10108名称:医学 ————————————— 代码 代码:10名称:药学 ————————————— 代码:1007学 科 门 类一级学科3 专业教育—中心简介 3.Á学科介绍 介学位授予单位 名称:山西大学 ————————————— 代码:10108名称:化学 ————————————— 代 代码:07学科 门 类级学科 一级学科名称:本草生物学学 ————————————— 代码:0703J3 专业教育—中心简介 3.一级学科点现有学位授权点情况 级学科点现有学位授权点情况:学位授权点 硕士点 博士/硕士点 专业名称 药物化学 生药学 本草生物学 批准时间 2006/01 2003/09 2011/12级学科点现有重点学科情况: 一级学科点现有重点学科情况级别 名称 批准部门 批准时间 2007/12 生药学 省 部 级 (省重点建设学科) 省教育厅3 专业教育—中心简介 3.与一级学科点相关的现有国家(部、省)重点实验室:名称 山西省中药材GAP工程 技术研究中心 批准部门 山西省科技厅 批准时间 2004/083 专业教育—中心简介 3.Á专业介绍 介生药学 生药学: 本方向是研究中药材、天然药物的提取、质量控制与评 价 资源利用的科学 立足山西中药材资源开展了 系列资 价、资源利用的科学,立足山西中药材资源开展了一系列资 源综合利用、天然药物化学、质量控制等研究。
药物化学: 本方向依托山西大学有机化学与无机化学的学科和人才 优势,近年来开展了针对有机药物与无机药物的化学基础研 究,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特色和优势。
3 专业教育—中心简介 3.Á专业介绍 介本草生物学: 综合本草化学、本草生物学、药物史学等药学相关领域学 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进行本草药 物的历史演变、道地性评价与传统药性研究。
3 专业教育—中心简介 3.Á研究方向介绍 究 介1.山西道地中药材及中成药质量控制技术及品质评价 2.中医药代谢组学技术研究与创新药物开发3 专业教育—中心简介 3.Á研究方向介绍 究 介1 山西道地中药材及中成药质量控制技术及品质评价 1.山西道地中药材及中成药质量控制技术及品质评价• 本研究中心主要从事山西道地中药材和传统名优中成药的质量标准研 究。
先后对黄芪、党参、黄芩、柴胡、远志、款冬花等山西道地优势中 药材进行了质量标准研究,建立或修订其指纹图谱和含量测定方法,近 年来又率先将代谢组学技术应用于中药质量控制研究 明显提高了现行 年来又率先将代谢组学技术应用于中药质量控制研究,明显提高了现行 中药材标准的可控性。
• 建立了山西省中药材质量标准数据库,已纳入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建立了山西省中药材质量标准数据库 已纳入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科学数据共享网医药卫生科学数据网。
成果“山西道地药材质量控制与 评价” 获得2011年度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出版了专著《中药质量 控制新技术 其应用研究》 控制新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3 专业教育—中心简介 3.Á研究方向介绍 究 介1 山西道地中药材及中成药质量控制技术及品质评价 1.山西道地中药材及中成药质量控制技术及品质评价3 专业教育—中心简介 3.Á研究方向介绍 究 介2 中医药代谢组学技术研究与创新药物开发 2.中医药代谢组学技术研究与创新药物开发• 采用药理学实验并结合代谢组学技术,针对精神神经系统疾病,以临 采用药理学实验并结合代谢组学技术 针对精神神经系统疾病 以临床确有疗效的古方为研究对象,研究中药复方的作用机理、药效物质基 础及其质量控制。
在此基础上进行新药研发。
• 目前,本中心研究开展从逍遥散类方中筛选抗抑郁新药的相关研究并 得到了国家自然基金委及科技部的经费资助,申请了三项专利,已授权 两项。
3 专业教育—中心简介 3.Á研究方向介绍 究 介2 中医药代谢组学技术研究与创新药物开发 2.中医药代谢组学技术研究与创新药物开发3 专业教育—研究生培养 3.Á研究生培养的流程 究 培养 研究生培养的时间节点Á3 专业教育—研究生培养 3.Á研究生培养的流程 究 培养入学 课堂教学实验训练 毕业论文设计毕业论文答辩3 专业教育—研究生培养 3.Á研究生培养的时间节点 究 培养 时间主要内容 时间 入学后3周内 第一学年: 第一、第二学期 第一学年: 第一学期初(11月初) 公共基础课由学校统一安排,其 他课程由培养单位安排 给研究生院上交表格 导师可以让学生开展探索性试验, 来考察学生科研能力和试验发展 方向 课程考核结束后进行,由培养单 位组织公开进行 培养单位实施,研究生学院检查 培养单位实施 研究生学院检查 备注入学教育 课程学习 师生双向选择老师根据学生自身特定,设 开题报告前 计学生的培养计划 第二学年: 第二学期学期末(12月初) 中期考核(学位论文提纲的 第三学年: 预答辩) 第一学期末(元旦前后) 第三学年: 论文撰写阶段 第一、二学期 第三学年: 论文答辩 第二学期末(5月-6月) 开题报告在学校规定的时限内,由培养单 位组织进行3 专业教育—研究生培养 3.Á培养目标(“四会”)与培养环节“会学” “会做” “会写” “会讲”3 专业教育—研究生培养 3.①“会学”:知道解决问题的多条途径学习理论知识:课堂—学位课程 日常 文献、Seminar 日常—文献、Seminar学习实验技能:向师兄师姐学习 日常科研训练 完成毕业论文3 专业教育—研究生培养 3.“学位课程”学习:生药学/药物化学专业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秋 春 目标基本素质的培养外国语 √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 公共基础课 √ 践研究 自然辩证法概论(理科) √ 现代生物技术及应用 实验药理学 学科基础课 药物分析 实验设计与医药统计 √ √ √ √了解生物学技术的研 究进展 掌握药理实验基本操 作技能 学会药理学 作技能,学会药理学 实验方案设计 熟悉LC/GC/NMR的基 本理论知识,熟悉操 作 熟悉统计学相关知识3 专业教育—研究生培养 3.“学位课程”学习:生药学/药物化学专业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中药资源开发利用与注 册法规 生药学/ 药物化 学 药品质量评控 专业课 药物代谢动力学 √秋 春√ √目标熟悉各种标准、新药申 请申报书的格式及书写 学习药品标准的检验与 评价,标准制定,掌握 标准研究思路和技术路 线 掌握药物在体内的分析 方法与技术 了解提取分离的原理, 熟悉提取、分离技术天然药物分离技术与实 √ 验3 专业教育—研究生培养 3.“学位课程”学习:生药学/药物化学专业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分析生物化学 现代有机合成 药物研究新技术与新方法 选修课 专业英语(药学) 中医药基础理论 人类生物化学与疾病 生物活性物质分离 超分子化学 √ √ √ √秋 春√ √ √ √目标掌握光谱、色谱、质谱、电分析化学、 电泳以及它们的联合应用在生命科学研 究中的应用 了解有机合成的相关知识 熟悉药物研究的各种方法,了解最新研 究进展 熟悉英文文献的检索、阅读,掌握英文 的写作 熟悉中医基本理论知识,了解常用中药 功效,熟悉方剂的配伍知识 了解又关人体的生物化学知识 了解发酵液、酶反应液或动植物细胞培 养 养液中生化产物的分离、提取并精制 离 提 并精 了解超分子化学的相关知识3 专业教育—研究生培养 3.“学位课程”学习:本草生物学专业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秋 春√ √ √ √ √ √ √ √目标同前外国语 公共基础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自然辩证法概论(理科) 现代生物技术及应用 药物分析 学科基础课 实验设计与医药统计 中医药基础理论3 专业教育—研究生培养 3.“学位课程”学习:本草生物学专业本草 生物学课程类别专业课课程名称秋 春目标同前药物代谢动力学 √ 实验药理学 √ 天然药物分离技术与实 √ 验 药品质量评控 √3 专业教育—研究生培养 3.“学位课程”学习:本草生物学专业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秋 春 目标同前选修课中药资源开发利用与 √ 注册法规 药物研究新技术与新 √ 方法 专业英语(药学) √ 人类生物化学与疾病 √ 生物活性物质分离 √3 专业教育—研究生培养 3.学习“文献”: 查阅文献:如何查阅?→李震宇《药学英语》 查阅文 筛选文献: 泛读50篇,精读10篇 泛读50篇 精读10篇 →完成综述:完成与课题相关综述 →Seminar汇报3 专业教育—研究生培养 3.②“会做”: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实验前制定方案: 查阅文献,进行综合分析→拟定实验方案(应在开题报告 前)→预试验→开展正式实验实验后及时小结: 做好日常实验记录→定期小结→阶段性总结→毕业论文养成标准操作(SOP)习惯3 专业教育—研究生培养 3.③“会写”:学会写“学术论文” 学会写“学位论文” 学会写各类“标准、专利、新药申请”等 学会写各类 标准、专利、新药申请 等3 专业教育—研究生培养 3.关于“学术论文”:课题综述: 每 学年的秋季(新生入学) 每一学年的秋季(新生入学)研究论文: 中文文章→以范文为例,进行讲授(秦雪梅、周玉枝) SCI文章→以范文为例,进行讲授(李震宇、马开庆) 以范文为例 进行讲授(李震宇 马开庆)3 专业教育—研究生培养 3.关于“学位论文”:3 专业教育—研究生培养 3.关于各类“标准、专利、新药申请”:标准:秦雪梅—《药物研究新技术与新方法》 新药申请:张立伟—《中药资源开发利用与注册法规》 专利:暂无相应课程!3 专业教育—研究生培养 3.④“会讲”:会讲PPTSeminar:文献的精读,工作汇报 开题报告 以PPT模板为例,进行讲授 开题报告:以 模板为例 进行讲授 中期考核:以PPT模板为例,进行讲授 毕业答辩:以PPT模板为例,进行讲授平时注意收集好的PPT模板!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