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讲距离保护的整定计算方案
- 格式:ppt
- 大小:246.00 KB
- 文档页数:18
一、距离保护的整定计算1.距离保护整定计算与电流保护类似,距离保护装置也采用阶梯延时配合的三段式配置方式。
距离保护的整定计算,就是根据被保护电力系统的实际情况,计算出距离I段、II段、III段测量元件的整定阻抗以及II段和III段的动作延时。
当距离保护用于双侧电源的电力系统时,为便于配合,一般要求I、II段的测量元件都要具有明确的方向性,即采用具有方向性的测量元件。
第III段为后备段,包括对本线路I、II段保护的近后备、相邻下一级线路保护的远后备和反向母线保护的后备,所以第III段通常采用带有偏移特性的测量元件,用较大的延时保证其选择性。
以各段测量元件均采用园特性为例,它们的动作区域可用图3.24示意。
在该图中,复平面坐标的方向做了旋转,以使各测量元件整定阻抗方向与线路阻抗方向一致,圆周1、2、3分别为线路A—B的A处保护I、II、III段动作的特性圆,4为线路B—C的B处保护I段的动作特性圆。
下面讨论各段具体的整定原则(1)距离保护第I段的整定距离保护I段为无延时的速动段,它应该只反应本线路的故障,下级线路出口发生短路故障时,应可靠不动作。
所以其测量元件的整定阻抗,应该按躲过本线路末端短路时的测量阻抗的来整定。
以A处保护为例,测量元件的整定阻抗为Z I set=K I rel L A-B z1(3.106)式中Z I set——距离I段的整定阻抗;L A-B——被保护线路的长度;z1——被保护线路单位长度的正序阻抗;K I rel——可靠系数,由于距离保护为欠量动作,所以K I rel<1,考虑到继电器误差、互感器误差和参数测量误差等因数,一般取0.8~0.85.(2)距离保护的第II段整定①分支电路对测量阻抗的影响。
在距离保护II段整定时,类同于电流保护,应考虑分支电路对测量阻抗的影响,如图3.25所示。
(a)(b)图3.25 分支电路对测量阻抗的影响(a)助增分支;(b)外汲分支图3.25中k点发生三相短路时,保护1处的测量阻抗为Z m1=U A/I1=(I1Z A-B+I2Z k )/I1=Z A-B+I2Z k/I1=Z A-B+K b Z k (3.107)式中Z A-B——线路A—B的正序阻抗;Z K——母线B与短路点之间的线路阻抗;K b——分支系数。
继电保护整定计算公式汇总继电保护整定计算是电力系统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电力系统运行中,应该根据系统的特点和要求,合理地进行继电保护整定计算,保证电网的稳定运行和安全性。
本文将分享一些常见的继电保护整定计算公式,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一、距离保护整定计算公式距离保护是电力系统中最常见的保护之一,其主要功能是保护输电线路和变电站设备的安全运行。
距离保护的整定计算公式如下:•相对距离保护的整定计算公式:1.相对距离保护动作时间设置公式:T = K * L / (V - F * L)其中,T为距离保护的动作时间(单位:s),K为校正系数,取值应在0.8~1.2之间;L为距离(单位:km);V为系统电压(单位:kV),F为负载阻抗因数,取值应为0.8~1.2之间。
2.相对距离保护动作值设置公式:Z = L * (K1 + K2 * e^(K3 * L) / V)其中,Z为距离保护的动作值(单位:Ω);K1、K2、K3为校正系数,应根据具体的系统参数进行确定;e为自然对数的底数。
•绝对距离保护的整定计算公式:1.绝对距离保护动作时间设置公式:T = K * L / V其中,T为距离保护的动作时间(单位:s),K为校正系数,取值应在0.8~1.2之间;L为距离(单位:km);V为系统电压(单位:kV)。
2.绝对距离保护动作值设置公式:Z = L * (K1 + K2 * e^(K3 * L) / V)其中,Z为距离保护的动作值(单位:Ω);K1、K2、K3为校正系数,应根据具体的系统参数进行确定;e为自然对数的底数。
二、过电流保护整定计算公式过电流保护的主要功能是保护电力系统中各种设备,在出现电气故障时,对其进行及时的故障切除。
过电流保护的整定计算公式如下:•相间过电流保护的整定计算公式:1.相间过电流保护动作时间设置公式:T = 0.14 * K * Z / I其中,T为保护的动作时间(单位:s),K为校正系数,通常取1.0;Z为当前相间电路的阻抗(单位:Ω);I为保护设备的额定电流(单位:A)。
继电保护距离保护整定计算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检测电力系统中的故障,并迅速切除故障点,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
其中,距离保护是一种常用的继电保护方式,通过测量电力系统中故障点到保护装置的距离来判断故障位置。
距离保护的整定计算是指根据电力系统的特性和运行条件,确定距离保护装置的各项参数的过程。
本文将介绍距离保护的整定计算方法。
首先,距离保护的整定计算可分为三个主要步骤:计算工作电压(或计算电流)、选择灵敏系数和计算保护带。
1.计算工作电压(或计算电流)距离保护的整定计算首先需要确定故障发生时的工作电压(或电流)。
工作电压是指电力系统运行时的电压值,一般可通过系统的额定电压和实际运行条件进行计算得到。
工作电流是指系统运行时的故障电流值,常用于短路保护的整定。
可以根据电力系统的短路电流和负载电流等参数来进行计算。
2.选择灵敏系数距离保护的灵敏系数是判断保护动作的重要参数,常用的灵敏系数有定值和变值两种。
定值灵敏系数是指保护装置所设置的固定值,一般根据系统特性和运行情况来选择。
变值灵敏系数是根据电力系统的特性和运行条件动态调整的,一般由保护装置自动计算和调整。
3.计算保护带距离保护的保护带是通过测量电力系统中故障点到保护装置的距离来判断故障位置的,常用的保护带有定值带、偏移带和方向带三种。
定值带是指根据系统的额定电压和故障电流等参数设置的固定带,偏移带是在定值带的基础上根据系统特性调整的带,方向带是根据故障方向确定的判断带。
距离保护的整定计算还需要考虑电力系统的特性和运行条件。
例如,线路长度、线路参数、短路容量、负载情况等都会对整定参数产生影响。
一般来说,线路越长、短路容量越大,整定参数应设置为较大的值;线路越短、短路容量越小,整定参数应设置为较小的值。
此外,还需要考虑到灵敏系数的选择和保护装置的可靠性等因素。
总之,继电保护距离保护的整定计算是根据电力系统的特性和运行条件,确定距离保护装置的各项参数的过程。
继电保护距离保护的整定计算和校验4.1 断路器1距离保护的整定计算和校验4.1.1距离保护І段的整定计算(1)动作阻抗对输电线路,按躲过本线路末端短路来整定。
取K K'=0.85;Z dz'=K K'Z L3=0.85×36=30.6Ω;(2)动作时限距离保护І段的动作时限是由保护装置的继电器固有动作时限决定,人为延时为零,即t'=0s。
4.1.2距离保护П段的整定计算和校验(1)动作阻抗:按下列三个条件选择。
①与相邻线路L4的保护的І段配合Zdz''=K K''(Z L3+K'K f h·min Z L4)式中,取K'=0.85, K K''=0 .8,K f h·min为保护7的І段末端发生短路时对保护7而言的最小分支系数。
当保护7的І段末端发生短路时,分支系数为:K f h·min=I L3/I L4=1于是Zdz''=K K''(Z L3+K'K f h·min Z L4)=0.8×(36+0.85×1×10)=35.6Ω;②与相邻线路L2的保护的І段配合Zdz''=K K''(Z L3+K'K f h·min Z L2)式中,取K'=0.85, K K''=0 .8,K f h·min为保护5的І段末端发生短路时对保护7而言的最小分支系数。
当保护5的І段末端发生短路时,分支系数为:K f h·min=I L3/I L4=1于是Zdz''=K K''(Z L3+K'K f h·min Z L2)=0.8×(36+0.85×1×16)=39.68Ω;③按躲开相邻变压器低压侧出口短路整定Zdz''=K K''(Z L3+K f h·min Z TC)式中,取K K''=0 .8,K f h·min为保护7的І段末端变压器低压侧出口发生短路时对变压器低压侧出口而言的最小分支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