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地理考点专项训练:气候类型分布、特征及成因
- 格式:doc
- 大小:755.00 KB
- 文档页数:12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世界气候类型特点,分布,成因年高考在即,世界气候的不同类型的特点,分布,成因供大家学习参考。
1.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如马来群岛、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等地区,其特点为常年高温多雨,气温年较差小,各月平均温在25—28℃之间,年降水量大多在2000毫米以上,全年分配比较均匀。
2.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区南北两侧,这里年平均气温高,但气温年较差略大于热带雨林气候,年降水量大多在400—1500毫米之间,有明显的干湿季之分,离赤道越远,干季越长,因而降水量也越少。
3.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南亚和中南半岛等地,其特点为全年高温,最冷月平均温也在18℃以上,降水与风向有密切关系,冬季盛行来自大陆的东北风,降水少,夏季盛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风,降水丰沛,年降水量大部分地区为1500—2000毫米,但有些地区远多于此数。
4.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内部或大陆西岸,其特点为年平均温高,年温差较大,日温差更大,降水稀少,年降水量普遍在250毫米以下,许多地区只有数十毫米,甚至数毫米,降水变率很大,常常连续数年不下雨。
5.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大陆东岸的亚热带地区,这里冬季不冷,1月平均温普遍在0℃以上,夏季较热,7月平均温一般为25℃左右,冬夏风向有明显变化,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以上,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较少。
这类气候以我国东南部最为典型。
其它地区,由于冬季也有相当数量的降水,冬夏干湿差别不大,因此被称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6.地中海式气候分布在大陆西岸的亚热带地区,以地中海沿岸地区最为典型,故名。
这类气候的特点是冬季温和,夏季炎热或暖热,降水主要集中在冬季,夏季干旱,因此又称为亚热带夏干气候。
7.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大陆西岸的温带地区,其特点为冬季不冷(1月平均温在0℃以上),夏季不热(7月平均温在22℃以下),全年都有降水,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左右,在地形有利的地方可达2000毫米以上或更多。
气候统计图的十二大类型和判读方法近年来,气候知识成为高考的主干。
气候资料统计资料分析气候特征呈现多元化、多维度综合考查。
统计资料除了传统文字、表格和和经典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配合图外,呈现各种变式和相关综合考查:考查气温和降水特点、天气气候特征、气候分布成因及相关气候应用能力。
除了考查基本气温和降水特征以外,如考查气温降水变率、时间变化(如季节)、分布概率、干湿度、雪线变化、自然带分布景观及规律、工农业城镇布局等等。
以下仅以气温和降水统计变式图为例分析说明。
一、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配合图:气候气温和降水特点此种图最常见,是气候考查的基础和重点。
1. 从气温曲线的弯曲方向可判断南北半球。
曲线下凹为南半球,上凸为北半球。
如图1,甲气候在南半球,乙气候在北半球。
2. 从气温曲线的坡度和相对高度,能判断气温随季节变化特点,计算气温年较差(气温曲线最低和最高处的气温差)。
仅从图2看,气温曲线相对高差(曲线坡度)最大的是极地气候(苔原气候和冰原气候),其次是温带季风气候(⑧)和温带大陆性气候(⑨),然后是亚热带季风气候(⑤)、地中海气候(⑥)和温带海洋性气候(⑦),最小的是热带的气候(从大到小依次是:热带沙漠气候④、热带草原气候②、热带季风气候③、热带雨林气候①)。
3. 从降水量柱状图可以读出全年降水量。
如图2,年平均降水量最多的是热带的气候(除热带沙漠气候外),其次为亚热带的气候,再次为温带的气候,最少的为寒带的气候。
变化规律与气温年变化大小相反。
二、气温和降水点状图:气温和降水时间变化及气候类型图3中12个点分别表示一地12个月的气温和降水状况,从图中可以判读1月、7月(代表冬夏季)的气温和降水特点及其组合情况,由此来判断气候类型。
但此图不能形象直观地反映气温和降水变化趋势,分析气候特点有一定难度。
注意:纵横坐标不一定分别表示降水和气温,有时反过来表示。
该图1月气温(10~15℃)比7月低,降水比7月多,应属地中海气候。
高考地理《气候类型的成因、分布和特征》练习题含答案[2023·浙江湖州测试]下图为世界某区域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
据此完成1~2题。
1.甲气候区的降水主要来自()A.赤道低压带B.副热带高压带C.东南信风带D.盛行西风带2.乙气候区呈狭窄条带状分布,主要原因是()A.沿岸寒流流经B.山地地形阻挡C.盛行西风影响D.海陆分布状况平顶山市地处豫西山地向黄淮海平原的过渡地带。
下图为该市各观测点年平均降水量图。
读图,回答第3题。
3.导致该市年平均降水量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太阳辐射B.海陆位置C.植被覆盖率D.地形条件[2023·安徽六安联考]气流强烈上升常伴有雷电现象,且大气中杂质含量越大,雷电越强烈。
世界上雷电现象最多的地方是委内瑞拉的马拉开波湖地区,一年有290多天有雷电,晚上雷电多发。
下图为马拉开波湖及周边区域示意图。
据此完成4~5题。
4.图中四地降水量和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A.①地降水量多,东北信风控制B.②地降水量多,湖区附近水汽充足C.③地降水量多,迎风坡地形雨D.④地降水量多,赤道低气压控制5.马拉开波湖地区晚上雷电多的原因最可能是()A.晚上湖区温度高,气流上升强烈B.谷风和湖风叠加,盛行上升气流C.山风及信风相遇导致气流强烈上升D.东北信风受地形阻挡,气流强烈上升参考答案:1.D由图可知,甲气候分布在纬度30°~40°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主要受副热带高压带与盛行西风带交替控制,A、C错;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稀少,B错;受盛行西风带影响时,多阴雨天气,降水较丰富,D对。
2.B乙气候主要是终年受盛行西风带影响形成的,但由于受安第斯山脉的阻挡,西风带的影响向南北方向延伸,造成乙气候区呈狭窄条带状分布,B对,C错;寒流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但不会阻止乙气候在内陆分布,A错;海陆分布不会限制西风带影响内陆的范围,D错。
3.D本题以“平顶山市各观测点年平均降水量图”为情境,考查影响降水的因素;材料给出“平顶山市地处豫西山地向黄淮海平原的过渡地带”这一信息,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选项的设置体现了从多个要素分析问题的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树立尊重自然规律的价值观。
气候类型分布、特征及成因1.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过高或过低都会给柑橘的生长发育带来风险,气候风险度越大,柑橘减产的可能性也越大。
下图示意我国亚热带主要柑橘产地气候风险度分布。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E、F两地气候风险度分别可能为()A.0.55 0.50 B.0.30 0.50C.0.55 0.35 D.0.30 0.35(2)导致E、F两地气候风险度差异的因素主要是()A.大气环流、地形 B.大气环流、海陆位置C.纬度位置、地形 D.海陆位置、河网密度【答案】(1)B(2)A【解析】(1)依等值线的分布规律,相邻两条等值线中出现局部闭合的等值线,则闭合区域内的值“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因此E、F两地气候风险度分别为E(0.25~0.45)、F (0.45~0.65),故选B项。
(2)依材料可知,气候要素中的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过高或过低都会给柑橘生长带来风险,结合图中E、F的位置可判定E位于四川盆地,F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
四川盆地不易受低温影响,长江中下游地区易发生伏旱和梅雨,且受寒潮影响明显,影响柑橘生长,故选A 项。
下图示意韩国部分地区地形及甲乙两市气候统计数据,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2.造成甲、乙两市气候类型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 C.地形 D.季风3.与中国同纬度沿海城市连云港相比,甲市A.夏季气温较高 B.冬季气温较低C.气温日较差较大 D.气温年较差较小4.乙市7、8月份降水多于甲市的主要原因是A.受锋面雨影响 B.受台风雨影响C.地处夏季风背风坡 D.地处西风带迎风坡【答案】2.B3.D4.A【解析】2.读图,根据右图的气温、降水资料可知,甲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乙是温带季风气候。
造成甲、乙两市气候类型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B对。
海陆位置、地形、季风不是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A、C、D错。
3.与中国同纬度沿海城市连云港相比,甲市受海洋影响大,气候的海洋性较强,夏季气温较低,A错。
⽓候类型分布、成因、特征及判断世界⽓候类型分布、成因、特征及判断1、热带⾬林⽓候:特点:全年⾼温多⾬。
分布:⾚道附近,向南、北延伸5°~10°左右。
(如: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洲的刚果盆地和⼏内亚湾沿岸,亚洲东南部的⼀些群岛等。
)在我国没有分布。
2、热带草原⽓候:特点是:全年⾼温,降⽔分⼲季和湿季。
分布:这种⽓候主要分布在⾚道多⾬⽓候区的两侧,即南、北纬5°~15°左右(有的伸达25°)的中美、南美和⾮洲。
在我国没有分布。
3、热带沙漠⽓候:特点是:全年⾼温⼲燥。
分布:热带⼲湿季⽓候区以外,⼤致在南、北纬15°~30°之间,以⾮洲北部、西南亚和澳⼤利亚中西部分布最⼴。
在我国没有分布。
4、热带季风⽓候:特点是:全年⾼温,降⽔分旱季和⾬季。
分布:主要分布在中南半岛、印度半岛的⼤部分地区、菲律宾群岛;此外,在澳⼤利亚⼤陆北部沿海。
在我国分布在台湾南部、雷州半岛、海南岛。
5、亚热带季风⽓候与亚热带季风湿润性⽓候:特点是:特点是夏季⾼温多⾬,冬季温和湿润(即少⾬)。
分布:出现在北纬25°~35°亚热带⼤陆东岸,它是热带海洋⽓团和极地⼤陆⽓团交替控制和互相⾓逐交绥的地带。
主要分布在⽇本南部和朝鲜半岛南部等地。
在我国分布在东部秦岭淮河以南、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
6、地中海⽓候:特点是:夏季炎热⼲燥,冬季温和多⾬。
分布:位于副热带纬度的⼤陆西岸,约在纬度30°~40°之间,包括地中海沿岸、美国加⾥福尼亚州沿海、南美智利中部沿海、南⾮的南端和澳⼤利亚的南端。
在我国没有分布。
7、温带海洋性⽓候:特点是:全年温和多⾬。
分布:位于亚欧⼤陆西岸,南、北纬40°~60°地区。
在我国没有分布。
8、温带季风⽓候:特点是:夏季⾼温多⾬,冬季寒冷⼲燥。
分布:出现在北纬35°~55°左右的亚欧⼤陆东岸,分布在朝鲜的⼤部、⽇本的北部以及俄罗斯远东地区的⼀部分。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气候类型习题(2019·成都六校统考)下图为某地降水量和气温年变更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该地的气候类型为()A.地中海气候B.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潮湿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D.温带大陆性气候2.下列哪个城市的气候类型与该图符合()A.开罗B.上海C.开普敦D.悉尼图甲和图乙表示某地区不同季节的风向变更。
读图回答第3题。
3.该地区的气候类型是()A.地中海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C.亚热带潮湿气候D.温带季风气候(2019·成都模拟)下图为某地1月、7月等温线分布图(单位:℃,等温距为4 ℃)。
据此完成4~5题。
4.图中℃地1月、7月的温差可能为()A.8 ℃B.12 ℃C.16 ℃D.20 ℃5.导致图中℃地7月等温线弯曲的因素是()A.洋流B.海陆热力性质C.地形D.冬季风的影响(2019·河南六市模拟)下表为世界某大洲A、B两城市的气温(℃)和降水(mm)资料。
据表回答6~7题。
城市位置海拔/m月份1月4月7月10月12月年平均A城37°47′N16气温10.413.214.916.311.413.8 122°25′W降水116114023108529B城33°39′N308气温7.116.12617.1 6.716.4 84°25′W降水11311412062111 1 1976.关于A城气候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夏季凉快干燥,冬季温柔多雨B.夏季燥热少雨,冬季温柔潮湿C.全年温柔潮湿,四季分明D.夏季高温少雨,冬季低温多雨7.造成A、B两城市气候特征明显不同的主要缘由是()A.地形地势B.大气环流C.洋流D.纬度位置(2019·福州一中模拟)探讨发觉,我国秦汉以来气候变更对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有重要的影响,暖期利于耕作业发展,冷期则相反。
读“历史时期中国东部冬半年平均温度变更曲线图”,回答第8题。
气候类型成因、分布及特点归纳一、热带雨林气候1.判断依据:第一步,根据最冷月、最热月判断南北半球若最冷月为1月、最热月7月,则该地处在北半球;若最冷月为7月、最热月1月,则该地处在南半球。
第二步,确定最冷月的温度值范围,即>15℃第三步,判断降水的季节分配类型,年雨型(>2000mm)2.位置:纬度位置(分布规律):大致在南北纬10度之间。
海陆位置:A.“两个低地,一片群岛”:主要分布在非洲的刚果盆地,南美的亚马孙流域,亚洲印度尼西亚群岛。
B.五个非地带性分布:几内亚湾沿岸,巴西东南沿海地带,中美洲东侧,马达加斯加岛东侧,澳大利亚东北沿海地区。
3.气候特点(特征):常年高温多雨。
4.气候形成原因:终年受到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多对流雨。
5.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陆地自然带:热带雨林带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植被类型:热带雨林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典型动物:猩猩、河马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典型土壤:砖红壤6.该气候区内分布的城市:新加坡的首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的首都雅加达、著名旅游城市万隆;马来西亚的首都吉隆坡;尼日利亚的首都都拉各斯;民主刚果首都金沙萨;古巴首都哈瓦那;巴拿马的首都巴拿马;厄瓜多尔的首都基多;秘鲁城市伊基托斯。
7.该气候区内的农业活动情况:随时播种随时收获,以热带经济作物为主。
二、热带草原气候(萨瓦纳气候)1.判断依据:第一步,根据最冷月、最热月判断南北半球若最冷月为1月、最热月7月,则该地处在北半球;若最冷月为7月、最热月1月,则该地处在南半球第二步,确定最冷月的温度值范围,即>15℃第三步,判断降水的季节分配类型,夏雨型(750—1000mm)2.位置:纬度位置:南北纬10度至南北回归线之间。
海陆位置:非洲撒哈拉以南大部分地区,澳大利亚的北部和东部呈环状分布,南美的巴西高原,马达加斯加岛西侧,中美洲西侧。
3.气候特点(特征):全年高温,一年有明显的干湿季,湿季多雨。
2019高考地理考点归纳分析(九大气候类型)第一步,根据最冷月、最热月判断南北半球。
若最冷月为1月、最热月7月,则该地处在北半球;若最冷月为7月、最热月1月,则该地处在南半球。
第二步,确定最冷月的温度值范围,即 15。
第三步,判断降水的季节分配类型,年雨型( 2000)。
2、位置
纬度位置大致在南北纬10度之间。
海陆位置主要分布在非洲的刚果盆地,南美的亚马孙流域,亚洲印度尼西亚群岛等。
3、气候特点(特征)
常年高温多雨。
4、气候形成原因
终年受到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多对流雨。
5、该气候条下所形成的陆地自然带热带雨林带;
该气候条下所分布的植被类型热带雨林;
该气候条下所分布的典型动物猩猩、河马;
该气候条下所形成的典型土壤砖红壤。
6、该气候区内分布的城市
新加坡的首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的首都雅加达,著名旅游城市万隆、马西亚的首都吉隆坡、尼日利亚的首都都拉各斯,民主刚果首都金沙萨、古巴首都哈瓦那,巴拿马的首都巴拿马,厄瓜多尔的首都基多。
鲁城市伊基托斯。
7、该气候区内的农业活动情况
随时播种随时收获,以热带经济作物为主。
热带草原气候
1、判断依据
第一步,根据最冷月、最热月判断南北半球。
高中地理气候类型及其特点成因.亚洲1. 热带雨林气候:成因:位于赤道附近,全年气温高,终年受赤道低压控制,多对流雨。
2. 热带沙漠气候:成因:位于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地区,终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高温少雨。
3. 热带季风气候:成因:(1)西南季风成因: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气压带和风带北移。
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后受向右的地砖偏向力影响,偏转成西南风。
由于经过印度洋空气湿润,带来大量降水。
(2)东北季风的成因:冬季陆地降温快,空气收缩下沉形成冷高压。
海洋上气温相对较高,气压相对较低,风由高压吹向低压。
故该地冬季盛行东北风,来自亚欧大陆较干燥,形成干季。
4. 亚热带季风气候:(大陆东岸)成因:亚欧大陆和太平洋之间巨大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冬季陆地降温快,空气收缩下沉形成高压。
海洋上气温相对较高,气压相对较低,风由高压吹向低压。
注意:我国季风气候和日本季风气候比较大陆性较强,日本海洋性较强。
(海洋性表现:温差较小小,降水较为均匀)5. 温带季风气候:(大陆东岸)成因: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相同,都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6. (偏南的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成因:亚欧大陆面积广阔,加上高山高原的对水汽的阻挡,内陆地区距海遥远,降水较少。
受大陆气团控制故而温差较大。
(如我国的吐鲁番围着火炉吃西瓜)7. (偏北的为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成因:受大陆影响同时也受附近海洋影响。
8. 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夏干气候)成因:风带和气压带季节性移动,导致该地受副热带高压()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9. 极地气候:包括苔原气候和冰原气候成因:终年受极低高压控制。
10.高山高原气候成因:亚欧大陆高山高原集中于中部,随着海拔升高,水热条件变化引起气候变化1. 纬度低2.相对高度大总结:1.亚洲气候复杂,但没有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因为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大陆西岸,而亚洲西部是陆地,没有西岸。
二.非洲(因为赤道横穿中部,气候南北对称,没有温带和寒带气候)1.热带雨林气候:成因:(1)刚果盆地:位于赤道附近,全年气温高;终年受赤道低压控制,多对流雨。
(完整版)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特点和成因第三步:根据降水量判断气候类型。
热带雨林气候:年降水量>2000mm。
热带草原气候:年降水量<1000mm,且干季>3个月。
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1000mm,且有明显的湿季和旱季。
热带沙漠气候:年降水量<250mm。
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夏季有明显的降水,冬季相对干燥。
地中海气候:夏季干燥,冬季降水集中。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有明显的降水,冬季相对干燥。
温带海洋性气候:年降水量较多,分布均匀。
温带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较少,冬季寒冷干燥。
寒带苔原气候:年降水量较少,气温极低。
寒带冰原气候:年降水量极少,气温极低。
分析判断气候类型的方法简便易行,但需要注意的是,气候类型的分布不仅与气温和降水有关,还受到海洋、地形、经纬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结合这些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第三步:根据降水特点确定气候类型(以水定型)四、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模式图:五、我国某些地理界线:1、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2、大兴安岭也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3.地形区界线我国的地形区界线有很多,其中比较重要的有: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的界线是大兴安岭,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的界线是太行山脉,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界线是巫山,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的界线是横断山脉,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的界线是天山山脉,青藏高原和塔里木盆地的界线是昆仑山脉,黄土高原和汉水谷地的界线是秦岭,河西走廊和柴达木盆地的界线是祁连山脉,四川盆地和汉水谷地的界线是大巴山脉,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的界线是古长城。
1. 中国最大的省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 中国最小的省份——香港特别行政区3. 中国最长的河流——长江4. 中国最大的湖泊——青海湖5. 中国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6. 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7. 中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8. 中国最多人口的省份——广东省9. 中国最大的岛屿——台湾岛10. 中国最大的半岛——山东半岛11. 中国最深的峡谷——虎跳峡12. 中国最高的城市——拉萨13. 中国最长的高速公路——京藏高速公路14. 中国最大的水库——三峡水库15. 中国最大的湖泊——洞庭湖1. 新疆是中国省级单位中邻近国家最多的地区。
高考地理气候特点及成因的简答题考点1. 为什么亚洲季风气候最显著?原因:主要受海陆分布的影响。
地处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之间,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特别显著所致。
表现:东亚:夏季吹东南季风,冬季吹西北季风,雨热同期;南亚:夏季西南季风,冬季吹东北季风,有明显的干湿季。
2. 为什么亚洲有热带、温带季风气候,其他洲没有?仅亚洲有热带季风气候的原因:南亚地区冬季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吹东北季风,夏季时由于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东南信风过赤道后偏转为西南季风,风从印度洋吹往南亚地区,带来降水。
而其他大洲的该纬度地区,均处于信风带的上风向地区,海陆面积较小,故不能形成热带季风。
仅亚洲有温带季风气候的原因:亚洲处于最大的大洲和最大的大洋之间,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明显,夏季风影响的范围能延伸到较高纬度,而其它大洲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较小,夏季风影响的范围较小。
故只有亚洲有温带季风气候。
3. 世界各地的季风气候风向如何变化?北半球的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候:夏季吹东南季风,冬季吹西北季风;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吹西南季风,冬季吹东北季风。
南半球的季风气候:夏季吹偏北风,冬季吹偏南风。
4. 塔尔沙漠的成因?塔尔沙漠的形成与夏季风有关:(1)塔尔沙漠在夏季形成热低压,但高空上受副高控制,下沉气流盛行,形成高低压叠置,使得低压气流不能进一步上升,而成云致雨。
(2)西南气流自阿拉伯和非洲吹来,较干燥。
5.撒哈拉沙漠横贯非洲东西,一直延伸到海边的原因?常年受到副高和信风带的影响,以及热带大陆气团的影响。
西侧受加那利寒流的影响,减温减湿,东侧为红海,但因水体较小,因此气候较干燥,降水稀少。
6. 撒哈拉沙漠的成因?(1)大西洋沿岸受加那利寒流的影响,由北往南影响沿岸,大气稳定。
(2)地中海受相对气压影响,冬季为相对低压,气压在此辐合,热带大陆性气团影响地中海,夏季地中海为相对高压,下沉气流强盛,使地中海沿岸气流下沉,加深撒哈拉沙漠气候的干燥。
2019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气候类型【考纲展示】气候的形成因素、特点、分布规律及其影响考点一气候的形成因素1.影响气温的因素(1)纬度因素: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如热、温、寒等五带的划分)(2)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与季风):气流性质与来向对气温的影响(靠近冬季风的源地,气温低;受来自高纬的气流影响,气温低)(3)海陆分布: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受海洋影响大的地区,冬季气温高,夏季气温低,温差小;受陆地影响大的地区,夏季气温高,冬季气温低,温差大(4)地形①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垂直递减率-0.6℃/100米);②山间盆地、河谷地形;山地的屏障作用(例如:盆地地形,地形封闭,冬季不易散热,气温高;高大山脉的阻挡,冬季风难以入侵,气温高);③山地阳坡比阴坡气温高;④焚风效应(5)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6)人类活动:城市热岛效应、大气温室效应、人类营林与毁林、兴修水库、围湖造田等活动对气温的影响2.影响降水的因素(1)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与季风①气压带与风带:低气压带控制,气流上升,降水多,高气压带控制,气流下沉,降水少;西风湿,信风干(大陆东岸信风来自海洋,湿润);②季风:夏季风影响(湿地)降水多,冬季风影响降水少(2)地形①地形雨:迎风坡受地形抬升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②地形类型:平原利于水汽深入,盆地、谷地地形封闭,高原地势高,水汽难进入;③山脉走向:与气流方向平行,有利于水汽深入;与气流方向垂直,阻挡水汽深入(3)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4)海陆分布:近海地区(湿地),大气中水汽含量丰富,降水多;深居内陆,降水少(5)人类活动:城市雨岛(2015·厦门模拟)下图示意“亚洲西部某区域年降水量分布”。
读图完成1~2题。
1.该区域年降水量最大差值约为( )A.400 B.550 C.600 D.7202.该区域年降水量自南向北增加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地形地势C.大气环流 D.海陆位置(2015·高考福建卷)下图示意某区域某年气候要素的逐月变化。
高中地理:最全的气候类型及判读气候类型及判读一、气候类型分布、成因及特征:带型气候类型分布成因气候特征热带热带雨林气候南北纬10°之间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全年高温多雨热带草原气候南北纬10°~20°之间(夏)赤道低气压带、(冬)信风交替控制终年高温,分干、湿两季热带沙漠气候南北纬20°~30°之间副高或信风带控制全年高温少雨热带季风气候北纬10°~25°大陆东岸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冬夏季风交替控制全年高温,分旱(10-次年5月)、雨(6-9月)两季亚热带亚热带季风南北纬海陆热力性质夏季高温多雨,(季风性湿润)气候25°~35°大陆东岸差异冬季温和少雨地中海气候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西风带的影响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温带温带季风气候北纬35°~50°大陆东岸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温带海洋气候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全年受西风带控制全年温和多雨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大陆内部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冬寒夏热,干旱少雨亚寒带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北纬50°-70°受极地气团或冰洋气团控制夏季温暖而短促冬季严寒而漫长寒带苔原气候环北冰洋大陆沿岸极地气团控制长冬无夏冰原气候南北半球极地内陆终年严寒全球气候模式分布图全球气候实际分布图二、气候类型的判读技巧(1)定位法:根据地理位置判断气候类型。
依据纬度位置判断温度带,依据海陆位置(大陆东岸、西岸或是内陆)确定具体气候类型。
(2)定性法:根据区域自然特征(如气候特征、典型植被和典型动物、水文、土壤等)和气候成因来判定气候类型。
如地中海气候典型植被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带草原的典型动物是斑马等。
(3)定量法:根据气温和降水资料判断气候类型。
从材料中提取气温和降水要素信息进行判断,以“形”定位(半球):6、7、8月气温高(气温曲线呈波峰线);12、1、2月气温高(气温曲线呈波谷线)以“温”定带(温度带):热带:终年皆高温:> 15℃;亚热带:冷季最低温:0℃ < T < 15℃寒带:冷季最低温:< 0 ℃以“水”定型(气候类型):年雨型: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气候(年多雨);热带沙漠气候,冰原、苔原气候(年少雨)夏雨型: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冬雨型:地中海气候三、气候特征的描述技巧描述气候特征抓住核心三点:先指出气候类型,然后对气温、降水以及光照三要素分别进行描述。
高中气候类型及特征和分布
高中气候类型及特征和分布:
1、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特点:终年高温多雨,降水分布均匀;分布:主要在南北纬5°以内;成因:常年受赤道低压控制。
2、气候类型:热带草原气候;特点:终年高温,分明显的旱雨季;分布:南北纬5-10°;成因:副高与赤道低压交替控制。
3、气候类型:热带季风气候;特点:终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季;分布:亚洲东南部、南部;成因:受西南季风控制。
4、气候类型:热带沙漠气候;特点:终年高温干旱;分布:回归线附近大陆内部或大陆西岸;成因:常年受副高控制。
5、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分布:南北纬25-35°大陆东岸;成因:冬夏季风交替控制。
6、气候类型:地中海气候;特点: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分布: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西;成因:风带与副高交替控制。
7、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分布:亚洲东北部;成因:冬夏季风交替控制。
8、气候类型:温带大陆性气候;特点:全年温差大,降水稀少;分布:中纬度大陆内部;成因:常年受大陆气团控制。
9、气候类型:温带海洋性气候;特点:温和湿润,降水均匀;分布:40-60°大陆西岸;成因:常年受西风控制。
10、气候类型:亚寒带针叶林气候;特点:冬季漫长寒冷,夏季凉爽短促;分布:大陆内部纬度较高处;成因:纬度高,受副极地低压控制。
12个气候类型及特点1.热带雨林气候分布规律:赤道两侧,南北纬10度左右。
成因: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呈上升气流。
特点:全年高温多雨。
2.热带草原气候分布规律: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南北纬10-20度。
成因: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特点:常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两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时闷热多雨,受信风带控制时干旱少雨。
3.热带沙漠气候分布规律:大致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内陆或大陆西岸,20-30度。
成因: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
特点:常年高温少雨,干旱。
4.热带季风气候分布规律:南亚和东南亚,10-25度大陆东岸。
成因:巨大的海陆热力差异以及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特点:全年高温,有旱季和雨季。
5.地中海气候分布规律:30-40度大陆西岸,地中海最为典型。
成因: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冬季受西风带控制。
特点:夏季干旱炎热,冬季温和湿润。
6.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湿润气候分布规律:亚热带大陆东岸,25-35度。
成因:巨大的海陆热力差异。
特点:雨热同期,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7.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规律:南北纬40-60度大陆西岸。
成因:终年受西风带控制。
特点: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降水均匀,冬季稍多,气温年变化小。
8.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规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陆地区,40-60度。
成因:远离海洋,受海洋影响小。
特点:干旱少雨,冬季严寒,夏季炎热,气温年变化大。
9.温带季风气候分布规律:亚洲东部,35-60度。
成因:巨大的海陆热力差异。
特点:雨热同期,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气温年变化大。
10.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分布规律:北纬50-70度,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
成因:纬度高。
特点:冬季严寒漫长,夏季温暖短促,降水较少集中在夏季。
11.极地气候分布规律:北冰洋沿岸和南极洲。
成因:纬度高。
特点:全年皆冬,严寒少雨。
12.高原山地气候分布规律:海拔高的高原和山地。
成因:海拔高。
各种气候类型的判断、特征、成因、分布及影响一、热带雨林气候1、判断依据:第一步,根据最冷月、最热月判断南北半球若最冷月为1月、最热月7月,则该地处在北半球;若最冷月为7月、最热月1月,则该地处在南半球。
第二步,确定最冷月的温度值范围,即>15第三步,判断降水的季节分配类型,年雨型(>2000)2、位置:纬度位置:大致在南北纬10度之间海陆位置:主要分布在非洲的刚果盆地,南美的亚马孙流域,亚洲印度尼西亚群岛等。
3、气候特点(特征):常年高温多雨。
4、气候形成原因:终年受到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多对流雨。
5、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陆地自然带:热带雨林带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植被类型:热带雨林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典型动物:猩猩、河马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典型土壤:砖红壤6、该气候区内分布的城市:新加坡的首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的首都雅加达,著名旅游城市万隆、马来西亚的首都吉隆坡、尼日利亚的首都都拉各斯,民主刚果首都金沙萨、古巴首都哈瓦那,巴拿马的首都巴拿马,厄瓜多尔的首都基多。
秘鲁城市伊基托斯7、该气候区内的农业活动情况:随时播种随时收获,以热带经济作物为主二、热带草原气候1、判断依据:第一步,根据最冷月、最热月判断南北半球若最冷月为1月、最热月7月,则该地处在北半球;若最冷月为7月、最热月1月,则该地处在南半球第二步,确定最冷月的温度值范围,即>15第三步,判断降水的季节分配类型,夏雨型(750—1000)2、位置:纬度位置:南北纬10度至南北纬23.5之间海陆位置:非洲中部大部分地,澳大利亚的北部和东部,南美的巴西高原3、气候特点(特征):全年高温,一年有明显的干湿季,湿季多雨。
4、气候形成原因:受赤道低气压带(湿季)和信风带(干季)交替控制5、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陆地自然带:热带草原带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植被类型:热带草原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典型动物:长颈鹿,羚羊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典型土壤:燥红土6、该气候区内分布的城市:坦桑尼亚的首都达累斯萨拉姆、肯尼亚的首都内罗毕,苏丹的首都喀土穆、塞内加尔的首都达喀尔、马里首都巴马科,南非首都比勒陀亚,最大港口城市德班、最大城市和金都约翰内斯堡,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巴西首都巴西利亚,最大港口城市里约热内卢,委内瑞拉的首都加拉各斯。
气候类型分布、特征及成因1.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过高或过低都会给柑橘的生长发育带来风险,气候风险度越大,柑橘减产的可能性也越大。
下图示意我国亚热带主要柑橘产地气候风险度分布。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E、F两地气候风险度分别可能为()A.0.55 0.50 B.0.30 0.50C.0.55 0.35 D.0.30 0.35(2)导致E、F两地气候风险度差异的因素主要是()A.大气环流、地形 B.大气环流、海陆位置C.纬度位置、地形 D.海陆位置、河网密度【答案】(1)B(2)A【解析】(1)依等值线的分布规律,相邻两条等值线中出现局部闭合的等值线,则闭合区域内的值“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因此E、F两地气候风险度分别为E(0.25~0.45)、F (0.45~0.65),故选B项。
(2)依材料可知,气候要素中的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过高或过低都会给柑橘生长带来风险,结合图中E、F的位置可判定E位于四川盆地,F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
四川盆地不易受低温影响,长江中下游地区易发生伏旱和梅雨,且受寒潮影响明显,影响柑橘生长,故选A 项。
下图示意韩国部分地区地形及甲乙两市气候统计数据,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2.造成甲、乙两市气候类型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 C.地形 D.季风3.与中国同纬度沿海城市连云港相比,甲市A.夏季气温较高 B.冬季气温较低C.气温日较差较大 D.气温年较差较小4.乙市7、8月份降水多于甲市的主要原因是A.受锋面雨影响 B.受台风雨影响C.地处夏季风背风坡 D.地处西风带迎风坡【答案】2.B3.D4.A【解析】2.读图,根据右图的气温、降水资料可知,甲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乙是温带季风气候。
造成甲、乙两市气候类型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B对。
海陆位置、地形、季风不是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A、C、D错。
3.与中国同纬度沿海城市连云港相比,甲市受海洋影响大,气候的海洋性较强,夏季气温较低,A错。
冬季气温较高,B错。
气温日较差较小,C错。
气温年较差较小,D对。
4.乙市7、8月份降水多于甲市的主要原因是受锋面雨影响,降水集中在夏季,A对。
该地纬度较高,不受台风雨影响,B错。
地处夏季风背风坡是降水少的原因,C错。
不受西风带影响,D错。
读下图,回答下列题。
5.b地应该位于()A.北半球大陆东岸 B.北半球大陆西岸C.南半球大陆东岸 D.南半球大陆西岸6.a、b、c三种气候类型分布的纬度从低到高依次为()A.a、b、c B.b、c、aC.c、a、b D.c、b、a【答案】5.C6.D【解析】5.b地1月气温高于7月,位于南半球。
冬季7月气温在0°C以上,降水较少,而夏季1月气温高,降水多,所以为南半球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分布在大陆东岸。
故选C。
6.a地7月炎热,降水丰富,1月在0℃以下,寒冷少雨,表示温带季风气候。
b地最低气温为7月,气温高于0°C,而1月降水较多,为南半球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c终年高温多雨,为热带雨林气候,故分布纬度从低到高为c—b—a。
故选D。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7.按图的顺序,下列气候类型的排序正确的是:()A.地中海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气候B.地中海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C.地中海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D.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8.上图四种气候类型,形成原因相同的是:()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答案】7.B8.C【解析】7.读图,①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为地中海气候,②全年高温多雨,为热带雨林气候,③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为温带季风气候,④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故选B。
8.读图结合上题分析,①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为地中海气候,是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形成的,②全年高温多雨,为热带雨林气候,是全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形成的,③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为温带季风气候,成因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导致的冬夏季风影响,④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成因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致的冬夏季风影响。
故选C。
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9.上图所示四个箭头中能正确表示该纬度带近地面盛行风向的是()A.①B.②C.③D.④10.在大陆西岸常年受该纬度带盛行风影响的气候类型是()A.地中海气候B.温带大陆性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D.温带海洋性气候11.气压带a控制下的地区天气特征是()A.高温多雨B.高温少雨C.温和多雨D.温和少雨【答案】9.A10.D11.B【解析】9.图中30°附近是副热带高气压带,60°附近为副极地低气压带,所以图中位于北半球,风由30°吹向60°。
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风向位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右侧,所以①风向能代表盛行西风带。
10.读图结合上题分析,该风带为盛行西风带,大陆西岸常年受盛行西风控制地区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故选D。
11.读图结合以上分析,a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全年高温干燥,降水少,故选B。
亚太经合组织(简称APEC)是亚太地区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合作官方论坛,APEC会议于2014年11月5日至11日在北京召开。
下图为圣地亚哥(33°26′S,70°40′W)、海参崴(43°10′N,131°50′E)、巴厘岛(8°S,107°E)、北京(40°N,116°E)四个举办过APEC会议的地区气候资料。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2.四地区中最可能表示北京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13.造成③地区日平均日照时数5月和7月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太阳高度 B.白昼长度 C.天气状况 D.地面反射率【答案】12.A13.C【解析】12.北京位于北半球,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温和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冬季温度低于0℃,夏季降水多,江湖岁的季节变化大,结合图示,①图符合,答案选A项。
13.该题主要考查影响光照的主要因素,由图示可知,7月份,③地区是雨季,降水多,天空云量较多,日照时数少,5月份,降水少,天空云量小,日照时数多,所以C正确。
福建海坛岛面积276.61平方千米,人口约35万人,地势低平,是大陆距离宝岛台湾最近的地方。
当地盛传“光长石头不长草,风沙满地跑,房子像碉堡”的民谣。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4.该民谣反映了当地气候的突出特点是A.降水多 B.风力大 C.日照强 D.气温高15.依据当地自然环境特征,推测海坛岛传统民居的特点是A.高大、屋顶尖、窗大 B.低矮、屋顶缓、窗大C.高大、屋顶尖、窗小 D.低矮、屋顶缓、窗小16.当地居民主要从事A.渔业 B.林业 C.种植业 D.牧业【答案】14.B15.D16.A【解析】14.该民谣风沙满地跑,反映了当地气候的突出特点是风力大,B对。
不能体现降水多、日照强、气温高的特点,A、C、D错。
15.依据当地自然环境特征,推测海坛岛传统民居应注意防风,特点是低矮、屋顶缓、窗小,D对。
高大、屋顶尖、窗大不利于防风,A、B、C错。
16.位于沿海地区,风力大,不适宜种植业发展,当地居民主要从事渔业,A对。
根据谚语中的描述,不适宜林业、种植业、牧业发展,B、C、D错。
读下面两幅图,完成下列问题:17.图中C气候类型对应的地点是A.① B.② C.③ D.④18.共同影响①和②两种气候类型的气候因子是()A.副热带高气压 B.西风带C.海陆位置 D.人类活动19.③地与④地的气候特征在夏季的相同点是()A.炎热 B.凉爽 C.多雨 D.少雨20.③地的气候特征及其形成气候因子正确对应的是()A.夏季炎热干燥——副热带高气压带B.冬季温和多雨——海陆差异C.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大——下垫面状况D.全年降水稀少——太阳辐射【答案】17.D18.B19.C20.C【解析】17.读图可知,A图全年温和多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B图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为温带季风气候,D夏季温凉,冬季寒冷,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读上左图可知,①位于亚欧板块西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②位于地中海沿岸,应为地中海气候,③位于亚欧大陆内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④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为温带季风气候。
结合选项,故选D。
18.读图结合上题分析,①位于亚欧板块西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是全年都受西风影响形成的。
②位于地中海沿岸,应为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两种气候类型都受西风带影响,故选B。
19.读图结合上题分析,③位于亚欧大陆内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④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为温带季风气候。
两种气候类型夏季共同点在于降水较多,故选C。
20.读图结合上题分析,③位于亚欧大陆内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由于纬度较高,夏季温凉,地处内陆,降水少,气候干燥,A错。
冬季寒冷干燥,B错。
由于地表植被覆盖率低,多沙漠分布,所以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大,C对。
降水少是海陆位置导致的,D错。
故选C。
21.下图为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气候类型是,其在非洲东部地区缺失的原因是。
影响C、D两地的气压带是。
(2)A→D四地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的地域分异规律,产生差异的基础是。
(3)乙、丙两地均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乙地气候成因是。
与乙地相比,丙地气候分布特点是。
(4)甲地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气候条件是,主要气象灾害为。
【答案】(1)热带雨林气候非洲东部为高原地形,海拔高,气温较低,空气对流不旺盛,降水较少。
副热带高气压带(2)从赤道到两极热量(纬度位置)(3)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受大分水岭(地形)的影响,面积狭小。
(4)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旱涝(水旱)灾害【解析】(1)读图可知,A位于刚果盆地,属于热带雨林气候。
非洲东部为高原地形,海拔高,气温较低,空气对流不旺盛,降水较少,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C、D两地位于30°N附近,都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
(2)A→D四地自然带依次是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其差异是南北方向上热量条件的变化引起的,符合从赤道到两极的低于分异规律。
(3)乙位于美国东南部,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引起的。
与美国东南部相比,澳大利亚东南部受大分水岭(地形)的影响,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分布面积狭小。
(4)甲位于我国南方地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利于农业发展;但由于季风不稳定,使旱涝(水旱)灾害频发,限制该地农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