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板离层仪观察记录
- 格式:doc
- 大小:111.50 KB
- 文档页数:2
关于锚网巷道顶板、两帮移近观测及锚杆拉拔试验的规定为了掌握锚网巷道变形的规律,在巷道顶板、两帮设立测点,进行观测,整理观测数据,找出规律,为以后锚网巷道的支护设计提供依据, 充分发挥锚网支护的作用,制定如下规定。
(一)顶板下沉观测的规定1、锚网巷道顶板下沉用顶板离层仪进行观测。
2、锚网巷道每掘进30米距离安装一个顶板离层指示仪,顶板变化时,可适当调整距离。
2、顶板离层仪要记录安装深度、位置、安装人员、原始刻度值、观测人、时间等。
3、顶板离层仪由区队班组长结合区队技术员负责安装,区队技术员负责观测、记录数据。
4、当浅部离层10—20毫米时,应适当减小锚杆间距,并补打锚杆。
5、当深部离层30—50毫米时,应加打锚索进行补强。
6、当深部离层50—70毫米时,应停止迎头作业,并采取套棚支护加强支护。
7、每个离层监测点设立顶板离层监测原始记录表和台帐,记录观测数据,自安装之日起,7天内每天观测一次,第7天-第30天每三天观测一次,以后每半月观测一次,顶板下沉量加大及变化异常时要缩短观测时间,增加观测记录,并将观测数据及时上报技术科和主管副总。
8、顶板离层仪失效或损坏要及时补打,确保正常观测记录顶板下沉情况。
9、每月汇总井下各测点的观测数据,上报技术科和主管副总。
(二)两帮相对移近观测的规定1、锚网巷道每隔50米设立一个观测站。
2、锚网巷道两帮各设立3个垂直观测点。
(上、中、下)。
3、两帮移近量5一10cm时,每10天观测一次,移近量超过10cm 时,每3天观测一次,并及时上报技术科和主管领导,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4、每次观测数据要及时填写。
5、区队技术员负责观测、记录数据。
(三)锚杆(索)拉拔力试验记录的规定1、锚网巷道每掘进50米做一次锚杆拉力实验,每300根为一组,每组不少于3根锚杆,顶帮各一根,锚索每50米抽检一次。
2、试验数据及时填写到锚杆拉力实验表。
3、试验中预紧力达不到要求的锚杆,要及时采取补打措施进行处理。
序号压力分析预报内容备注1 3月1日对4105工作面两巷离层仪进行观测,进行分析,4105工作面进风顺槽顶板下沉量深基点最大为2mm,浅基点为1mm,在生产过程中应特别加强该段巷道支护,工作面支架及巷道出口、超前支护应确保单体初撑力。
2 回风顺槽顶板经观测无变化,但在生产过程中确保回风巷出口、超前支护单体支护质量。
中间腰巷顶板无变化,顶板已支护工字钢。
技术员:综采一队2014 3 1序号压力分析预报内容备注1 2月22日对4105工作面两巷离层仪进行观测,进行分析,4105工作面进风顺槽顶板经观察无变化。
2 回风顺槽顶板经观测无变化,但在生产过程中确保回风巷出口、超前支护单体支护质量。
技术员:综采一队2014 2 22序号压力分析预报内容备注1 2月14日对4105工作面两巷离层仪进行观测,进行分析,4105工作面进风顺槽巷道顶板有离层,里帮有片帮,要加强出口顶板支护。
2 回风顺槽顶板经观测无变化,但在生产过程中确保回风巷出口、超前支护单体支护质量。
技术员:综采一队2014 2 14序号压力分析预报内容备注1 2月7日对4105工作面两巷离层仪进行观测,进行分析,4105工作面进风顺槽顶板无变化。
2 回风顺槽顶板经观测无变化,但在生产过程中确保回风巷出口、超前支护单体支护质量。
技术员:综采一队2014 2 7序号压力分析预报内容备注1 2月1日对4105工作面两巷离层仪进行观测,进行分析,4105工作面进风顺槽掉顶,巷道出口、超前支护应确保单体初撑力。
2 回风顺槽顶板经观测在机尾处顶板跨落,在生产过程中要加强出口支护,确保回风巷出口、超前支护单体支护质量。
技术员:综采一队2014 2 1序号压力分析预报内容备注1 1月24日对4105工作面两巷离层仪进行观测,进行分析,4105工作面进风顺槽顶板经观测无变化,但在生产过程中确保回风巷出口、超前支护单体支护质量。
2 回风顺槽顶板经观测无变化,但在生产过程中确保回风巷出口、超前支护单体支护质量。
六、关于加强巷道顶板监测及顶板离层仪管理的措施随着锚杆支护的广泛推广应用,顶板离层已成为我矿重大的安全隐患。
根据国家煤炭行业标准MT/1104-2009和集团公司《煤矿开采顶板管理规定》、《煤巷锚杆支护管理规定》等文件要求,为防止顶板事故发生,必须加强煤巷锚杆支护的顶板离层监测、做好顶板下沉和离层情况提前监测预报工作。
一、顶板离层仪的正确安装1、顶板离层仪的安装顶板离层仪的安装由施工队组完成,安装好后做好标记,立即通知技术科检查验收。
1)用锚杆钻机向巷道顶板上垂直打一锚索眼,眼深7~7.5m;2)用锚索将深基点锚头顶住送进孔底,轻松测绳使其外部剩余0.5m左右;3)同样将浅基点锚头顶住送进2.2m孔中,送入时轻松两测绳,不要使其折断或缠绕在一起;4)将两钢丝测绳通过T型上口送入测尺内,深浅测尺各拉出固定在T型测尺的两端头观测圈上;5)将T型测尺上口插入钻孔中,调节钢丝测绳索套,使其观测圈对准“0”刻度线位置;6)记录读数,安装完毕。
2、安装时注意事项1)选择顶板完整段进行打眼;2)深、浅基点不能随便接入,一一对应;3)观测圈要活动自如,小心钢带、网则挂住,不能移动;4)孔口大于T型测尺上端口时,要将缠绕钢丝绳塑料圈戴上使其稳定,或者用木楔将T型测尺上端口外侧与孔口固定牢固。
二、顶板离层仪的读数记录及分析1.顶板离层仪应按标准按装,并在现场设牌版管理,牌板内容应显示设置时间、设置人员等基点设置情况以及观测周期和最近两次观测时间及离层情况。
2顶板离层仪安装后必须技术科安排专业人员现场检查验收。
安装完毕经技术科验收确认后,必须立即记录第一次数据。
每次观测原始数据要现场填写牌板;同时原始数据记录还必须观测人员本人签字后,带回地面填写台账(该原始记录及台账保存至巷道封闭)。
队技术员要及时对观测数据及台账进行审查并分析处理,发现问题及时向技术科、总工程师汇报,由矿总工程师负责组织人员分析原因,提出针对性的处理办法。
顶板离层仪观测制度1、观测方法:观测者左手握住顶板离层仪的粗管,右手握住细管,同时轻轻往下拉,力度要掌握轻、稳、匀。
在感觉微有阻力的情况下立刻停住,读出粗管和细管的读数,然后将两管轻轻放回原位。
2、拿读出的读数与上一次相对比,如果数值相差不大(小于5mm),则说明顶板离层位移值不大;否则,立即将异常情况报矿调度中心,生产科根据其变化情况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3、顶板离层仪每30米安装1个,安装在拱顶位置处。
安装好后,将初始记录值用牌板悬挂于顶板离层仪旁边,并在附近设立观测记录台帐,以便观测者作出相应比较。
4、观测周期:安装后第一周期间1次/天;安装后第二周期间2次/周;安装后第三、四周期间1次/周;安装后第二、三月期间1次/半月;安装三月后如果顶板离层位移值不超过40mm,可免于观测。
工程质量验收制度工程质量是煤矿安全生产建设的百年大计,是保证安全生产的基础,为推进我矿工程质量标准化管理的进程,促进安全生产各项工作的协调、稳定、持续发展,特制定工程质量检查验收制度。
一、成立工程质量检查验收领导组组长:矿长副组长:安全矿长生产矿长总工程师机电矿长通风助理防治水助理成员:安全科长技术科长通风科长机电科长地测科长调度室主任基建科质量标准化办公室主任及涉及参与验收的有关工程负责人和技术人员。
二、领导组职责:按照相关标准及要求,负责对井上、下重大工程质量的检查、排查、落实和质量认定工作,对查出的问题要及时落实到责任单位及责任人予以限期处理,对于不负责任,不及时处理的要追究其责任,并行使工程决算否决权和停工权。
三、工程质量检查验收标准:1、井下工程检查验收标准:依据《井巷工程质量标准》及编制的《作业规程》相关标准,图纸资料、施工程序进行,属单项承包合同相关事项及相应的《作业规程》相关性标准进行。
2、井上工程检查验收标准:井上工程检查验收标准依据承包方与被承包签订的施工合同中相关工程质量标准进行。
四、各类施工工程检查验收的组织:1.井下工程质量的验收组织由技术科牵头、生产副矿长带头、安全科长、调度室、地测科、质量标准化办公室、通风科被验收单位负责人参加。
顶板离层仪观测制度1、观测方法:观测者左手握住顶板离层仪的粗管,右手握住细管,同时轻轻往下拉,力度要掌握轻、稳、匀。
在感觉微有阻力的情况下立刻停住,读出粗管和细管的读数,然后将两管轻轻放回原位。
2、拿读出的读数与上一次相对比,如果数值相差不大(小于5mm),则说明顶板离层位移值不大;否则,立即将异常情况报矿调度中心,生产科根据其变化情况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3、顶板离层仪每30米安装1个,安装在拱顶位置处。
安装好后,将初始记录值用牌板悬挂于顶板离层仪旁边,并在附近设立观测记录台帐,以便观测者作出相应比较。
4、观测周期:安装后第一周期间1次/天;安装后第二周期间2次/周;安装后第三、四周期间1次/周;安装后第二、三月期间1次/半月;安装三月后如果顶板离层位移值不超过40mm,可免于观测。
工程质量验收制度工程质量是煤矿安全生产建设的百年大计,是保证安全生产的基础,为推进我矿工程质量标准化管理的进程,促进安全生产各项工作的协调、稳定、持续发展,特制定工程质量检查验收制度。
一、成立工程质量检查验收领导组组长:矿长副组长:安全矿长生产矿长总工程师机电矿长通风助理防治水助理成员:安全科长技术科长通风科长机电科长地测科长调度室主任基建科质量标准化办公室主任及涉及参与验收的有关工程负责人和技术人员。
二、领导组职责:按照相关标准及要求,负责对井上、下重大工程质量的检查、排查、落实和质量认定工作,对查出的问题要及时落实到责任单位及责任人予以限期处理,对于不负责任,不及时处理的要追究其责任,并行使工程决算否决权和停工权。
三、工程质量检查验收标准:1、井下工程检查验收标准:依据《井巷工程质量标准》及编制的《作业规程》相关标准,图纸资料、施工程序进行,属单项承包合同相关事项及相应的《作业规程》相关性标准进行。
2、井上工程检查验收标准:井上工程检查验收标准依据承包方与被承包签订的施工合同中相关工程质量标准进行。
四、各类施工工程检查验收的组织:1.井下工程质量的验收组织由技术科牵头、生产副矿长带头、安全科长、调度室、地测科、质量标准化办公室、通风科被验收单位负责人参加。
顶板离层仪观测制度1、观测方法:观测者左手握住顶板离层仪的粗管,右手握住细管,同时轻轻往下拉,力度要掌握轻、稳、匀。
在感觉微有阻力的情况下立刻停住,读出粗管和细管的读数,然后将两管轻轻放回原位。
2、拿读出的读数与上一次相对比,如果数值相差不大(小于5mm ),则说明顶板离层位移值不大;否则,立即将异常情况报矿调度中心,生产科根据其变化情况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3 、顶板离层仪每30 米安装 1 个,安装在拱顶位置处。
安装好后,将初始记录值用牌板悬挂于顶板离层仪旁边,并在附近设立观测记录台帐,以便观测者作出相应比较。
4、观测周期:安装后第一周期间 1 次/天;安装后第二周期间 2 次/周;安装后第三、四周期间 1 次/周;安装后第二、三月期间 1 次/半月;安装三月后如果顶板离层位移值不超过40mm ,可免于观测。
工程质量验收制度工程质量是煤矿安全生产建设的百年大计,是保证安全生产的基础,为推进我矿工程质量标准化管理的进程,促进安全生产各项工作的协调、稳定、持续发展,特制定工程质量检查验收制度。
一、成立工程质量检查验收领导组组长:矿长副组长:安全矿长生产矿长总工程师机电矿长通风助理防治水助理成员:安全科长技术科长通风科长机电科长地测科长调度室主任基建科质量标准化办公室主任及涉及参与验收的有关工程负责人和技术人员。
二、领导组职责:按照相关标准及要求,负责对井上、下重大工程质量的检查、排查、落实和质量认定工作,对查出的问题要及时落实到责任单位及责任人予以限期处理,对于不负责任,不及时处理的要追究其责任,并行使工程决算否决权和停工权。
三、工程质量检查验收标准:1、井下工程检查验收标准:依据《井巷工程质量标准》及编制的《作业规程》相关标准,图纸资料、施工程序进行,属单项承包合同相关事项及相应的《作业规程》相关性标准进行。
2、井上工程检查验收标准:井上工程检查验收标准依据承包方与被承包签订的施工合同中相关工程质量标准进行。
顶板离层仪监测工操作规程
一、一般准备执行《通用标准》有关要求。
二、顶板离层仪安装时,先安设深基点锚头,将测绳由空心安装杆内穿过,用安装杆把锚头送入设计位置,送入时,用手拉紧测绳,然后将另一测绳穿过安装杆,用手拉紧测绳,将浅部锚头送至设计位置,将两根测绳穿过外测筒,注意将标尺少许(5mm左右)露在顶板外,注意将内测筒标尺0点与外测筒下端对齐,最后安装套筒,注意应使外测筒标尺0点对准套筒底部,安装完成。
三、观察:严格按照仪器(表)的操作说明及注意事项进行观测,认真读取数据,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性。
四、记录:记录数据要齐全、真实、有效。
五、收工:观测完毕后,要把随身携带的仪器(表)擦干净。
六、资料整理
1、资料分类:按每个工作面、每条巷道所测取的原始数据分类整理。
2、数据整理:对井下锚杆巷道收集的监测数据,经分析后,存档。
七、根据综合分析,做矿压预测预报。
八、下班,执行《通用标准》有关要求。
中国石化长城能源化工(宁夏)煤业有限公司银星二号煤矿掘进工作面顶板离层仪观测记录
(综掘一队)
掘进顶板离层仪观测管理制度
1、领导小组
组长:赵磊磊
成员:李晓羽谢春强韩铁牛胡明龙
2、顶板离层仪观测工作由施工单位班组长具体负责,由技术员负责监督检查。
3、在开门口安装一组顶板离层仪,以后每50m安装一组,顶板离层仪安装在巷中位置,顶板离层仪严格挂牌管理。
4、顶板离层仪迎头50m范围每天观测一次,距迎头超过50m以外范围每周观测一次,观测数据记录、归档。
5、顶板离层仪安装打眼,孔深6m,拉力线深点安装不得小于6m,浅点安装不得小于2m(必须把两根拉力线全部安装进去)。
6、安装时必须先把深层拉力线装好,再装浅层拉力线。
7、顶板离层仪孔必须垂直顶板,以保证离层仪拉力线自然下垂。
8、顶板离层仪必须挂牌专人管理,定期观察。
9、严禁损坏顶板离层仪,时常保证离层仪的清洁卫生,保证离层仪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10、定期分析顶板情况,顶板有变化时组织研究,针对特殊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11、发现顶板离层仪有失效或损坏时,及时向领导汇报,并通及时维修或者在附近重新打眼安装。
12、每次观测要及时、准确、真实。
13、观测记录要求字迹清晰,严禁出现填写假记录或漏填现象。
14、对观测结果及记录要进行分析,找出规律,使之更有效的指导生产。
如出现顶板移近量较大现象,要及时向项目部有关领导及顶板离层仪管理领导小组汇报。
顶板离层指示仪观测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