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汉语文学史第3章 “文学革命”与 现代汉语文学成形
- 格式:ppt
- 大小:426.50 KB
- 文档页数:9
中国现代文学史考试资料1.中国现在文学开始于1918年。
2.作家鲁迅的出现,是中国现在文学转型的标志。
3.现代文学创作的两个原则:一是“人性的解放”成为新文学的目标,二是个性化的创作原则。
4.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是在晚清时候开始的。
5.维新派的文学革新运动吸取近代以来“西学东渐”的思想成果。
要求文学借鉴西方文化,表现西方的思想,新事物,心已经,表带爱国图强的民族主额民主思想,为思想启蒙和维新变法服务,在文学形式上,呼唤文体解放,主张“言文合一”向着通俗化,自由化的道路迈进,致力于打破封建旧文学的桎梏。
6.梁启超提出“世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反映出诗歌变革趋向并取得创作实绩,7.成为“世界革命”旗帜的是黄遵宪。
8.梁启超既是“文界革命”口号的提出者,又是新文体的成功创造者。
9.康有为是新文体散文的积极实践者。
10.1909年,南社成立。
苏曼殊是中国最早翻译拜伦和雪莱诗歌的人,也是中国最早介绍欧洲浪漫文学的人之一。
11.徐枕亚的《玉梨魂》是“蝴蝶鸳鸯派“的代表作,是一部具有自传成分的小说。
12.林纾以翻译为名。
13.陈独秀的《青年杂志》和《文学革命论》,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
14.文学研究会1921年成立于北京,代表人物有郑振铎、沈雁冰、叶绍钧、许地山、王同照、耿济之、周作人。
郭邵虞,以沈雁冰主编的《小说月报》作为代用刊会。
15.创造社1921年6月成立于东京,最早的成员包括了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张资山、田汉、穆木天、陶晶孙、何畏。
前期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后期倡导“革命文学”。
16.1920年,北洋政府的教育部以法令的形式规定自小学一二年纪起,逐步该用白话文的国文课本,白话文代替文言文,现代汉语得以确立。
17.1930年,“左联”成立。
鲁迅做了《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的重要讲话,对无产阶级,对无产阶级文学运动倡导时期的经验教训做了总结。
18.1938年,中华文艺界抗敌协会(文协)在武汉成立。
标志着文艺界在民族解放的旗帜下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