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汉语文学史第4章 现代汉语文学文体的成形
- 格式:ppt
- 大小:923.50 KB
- 文档页数:28
现代汉语:语体的分类和特点四、语体的分类和特点1、语体是什么,语体是语体学(目前一般把它归入修辞学)的一个重要的基本概念。
语体是个系统。
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语体形式,即使在同一历史时期,构成的语体要素也有改变。
现代汉语的语体是由不同具体语体类型组成的多层次、多序列的系统。
1(1口头语体和书面语体谈话语体口头语体演说语体公文语体语体科技语体书面语体政论语体文艺语体问题:阅读课文p493-p503,理解并举例说明各类语体的特点。
1(2 语体的特点我们从使用的角度看,大体上把汉语语体分成口语语体,书面语体(公文、科技、政论、文艺等语体)公文(事务)语体:是适应事务交际场合、目的需要运用全民族语言而形成的语言表达特点的综合。
基本功能是在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之间的行政事务中起联系、传达的作用,同时也担负着跟社会成员以及成员之间事务上的联系交流的职能。
从语言体式上说,一般总称为“应用文”。
它包括公文文件、规章制度和日常应用文三类。
公文语体运用的基本要求和风格基调:明确性和简要性。
庄重、平实、明快、简约。
词语运用时,词语语义的专义性,单义性。
助动词的多用,“应该、可以、要”介词和介词短语的多用“对”、“为了”“按照”等联合短语的多用。
Adhere to the 1 period), the initiative to accept social supervision.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the news media, widely publicized safety production areas to carry out the "four winds" special significance, focus, work measures, work dynamic, published reports of phone. Launch the employees and the whole society supervision report production safety and harm the interests of the masses, the formation of a strong atmosphere of句式运用时,陈述句和祈使句多用。
四、语体的分类和特色1、语体是什么?语体是语体学(当前一般把它纳入修辞学)的一个重要的基本观点。
语体是个系统。
不一样的历史期间有不一样的语体形式,即便在同一历史期间,构成的语体因素也有改变。
现代汉语的语体是由不一样详细语体种类构成的多层次、多序列的系统。
1. 1 口头语体和书面语体讲话语体口头语体语体演说语体公函语体科技语体书面语体政论语体文艺语体问题:阅读课文p493-p503 ,理解并举例说明各种语体的特色。
1. 2 语体的特色我们从使用的角度看,大概上把汉语语体分红口语语体,书面语体(公函、科技、政论、文艺等语体)公函(事务)语体:是适应事务社交场合、目的需要运用全民族语言而形成的语言表达特色的综合。
基本功能是在国家机关、社会集体之间的行政事务中起联系、传达的作用,同时也担负着跟社会成员以及成员之间事务上的联系沟通的职能。
从语言体式上说,一般总称为“应用文”。
它包含公函文件、规章制度和平时应用文三类。
公函语体运用的基本要乞降风格基调:明确性和简要性。
隆重、平实、明快、简洁。
词语运用时,词语语义的专义性,单义性。
助动词的多用,“应当、能够、要”介词和介词短语的多用“对”、“为了”“依据”等结合短语的多用。
句式运用,述句和祈使句多用。
复的“的” 构主(凡⋯的⋯)无主句的运用,修辞手段:以悲观修辞主。
科技体:是适科学技域交需要而形成的运用全民言的特色合。
它的功用是自然、社会及人思象行述、解和,起着促社会步的作用。
(学文、著作、观察告等)基本要乞降格基:观点清楚、判断适合、推理周祥。
(精准、密、有性)运用,运用的一性的大批使用和“系列性”符号化区的大批运用句式运用,句型句式的一性主假如述句和疑句。
主句多。
介构做状、定的状况比多。
修辞手段:以悲观修辞主。
政体:是适社会政治生活交需要而形成的运用全民言的特色合。
它的功能是生活中的政治明确表示立、述解、宣真谛,和激励人向上。
包含人告、社、、宣言、申明等。
二、现代汉语部分(一)概述1、现代汉语形成与发展“五·四”运动之后,汉语就进入了现代阶段。
现代汉语有广义、狭义两种理解:广义上的现代汉语统指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和方言,狭义上的现代汉语只指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简称,通常情况下人们把它叫做普通话。
“普通”就是“普遍通用”之义。
其实我国古代就有共同语,但名称与现代不同。
汉语共同语史上先后出现了“雅言”、“通语”、“四方之通语”、“官话”等名称。
同世界上其他民族的共同语一样,现代汉语民族共同语(普通话)也是在同一民族内部经过长期的交往在某种方言基础上逐步形成的。
语言有口语和书面语两种形式,但书面语是由口语发展而来。
我国古代的书面语也是如此,然而古代掌握书面语的仅仅是少数受过教育的人,更为重要的是当它固化成一种模式后,不再与口语一起变化,久而久之就与口语脱节,最终变成不仅读出来听不懂,而且不经过专门学习连看也看不懂的书面语——文言文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书面语(文言文)与口语的距离越来越大,直至最终分道扬镳。
大约九世纪在人民群众中产生了一种与口语直接联系的新的书面语,后人把它称作白话文。
它是今天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书面语的直接源头。
到了公元十二三世纪白话文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比较成熟的书面语,产生了主要用这种书面语撰写的文学作品,如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等。
明清以来用它撰写的文学作品更多,有影响的如《水浒传》、《西游记》、《儒林外史》、《红楼梦》等。
毫无疑问这些作品或多或少地带有某些方言的色彩,但总的来看它们都属于北方方言。
显然这种书面语是在北方方言基础上形成的,这些文学作品因其经典便很快通行于全国,拥有了广大的读者,这大大扩大了北方方言的影响,其他方言区的人渐渐地也用它来写作,更加速了这种方言的推广。
北京是元、明、清三代的政治中心,北京话自然也就成为各级官吏的交际语言,以北京话为代表的北方话也就逐渐取得了各方言区之间的口语交际工具的地位。
《现代汉语通论》第四章练习题全部答案现代汉语通论第四章语法练习172页第四章第一节练习题第一节现代汉语语法概述(P172)练习题一、汉语语法的总特点是什么?举例说明汉语语法四个主要特点。
汉语的特点是在跟印欧语的比较中表现出来的。
它的总特点是:不依赖于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而主要借助于语序、虚词等其他语法手段来表示语法关系和语法意义。
这一总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语序的变化对语法结构和语法意义起重大影响。
例如:电影导演(偏正关系)一—导演电影(述宾关系)一本杂志(偏正关系)——杂志一本(主谓关系)2.虚词的运用对语法结构和语法意义有重要作用。
汉语里的虚词十分丰富,作用也特别重要。
例如:某些句法结构有没有虚词.结构关系和语义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如“大学生”是名词,是个指称;而“对大学生”则是介词结构,表示某种动作的对象。
3.词类跟句法成分之间不存在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关系。
汉涪同类跟句法成分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比如动问除了主要做谓语,还可以做主语和宾语。
例如:他们两夫妻吵架了。
(作谓语)吵架不是件好事。
(作主语)老王就喜欢吵架。
(作宾语)4.短语的结构跟句子的结构以及词的结构基本—致。
例如:结构类型短语词句子联合哥哥弟弟兄弟团结,团结,再团结。
偏正牛皮箱子皮箱伟大的人民!述宾管理家务管家欢迎新同学。
述补说得明白说明高兴得跳起来。
主渭年纪轻年轻我们上课。
二、请以“不怕辣”“辣不怕”和“怕不辣”为例说明汉语语法语序变化的特点。
语序是汉语句法结构中的一个主要的表达手段,同样的词排列顺序不同。
句法结构关系也不同,所表达的意义也有所不同,例如:“不怕辣”“辣不怕”和”怕不辣”三个句子。
不、怕、辣排列的语序不同,其结构关系分别是:述(偏正)宾结构、主谓结构、述宾(偏正)结构。
从语义上看,其语义程度越来越深,这和否定副词“不”的语义指向有很大关系,“不怕辣”有被动承受的意味,“辣不怕”有主动承受的意味。
因为这里的话题是明白的。
中国文学体裁的发展文学体裁概述文学体裁是指文学作品的具体样式,它是文学形式的因素之一。
一切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都要通过这样或那样的体裁来表现,没有体裁的文学作品是不存在的。
这犹如人们做衣服,必定要量体裁衣,选择一定的样式。
在文学发展的历史上,出现了多种多样的文学体裁,例如神话、史诗、寓言、行情诗、叙事诗、短篇小说、中篇小说、长篇小说、悲剧、喜剧、正剧、抒情散文、杂文、报告文学等等。
这些名目繁多的文学体裁的产生和演变,都有一定的社会根据和它本身的发展规律。
光辉灿烂的中国文学历史之悠久,种类之繁多,形式之丰盈,都可以与世界上任何一个文学大国的文学相媲美。
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收集了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的诗歌。
它反映社会生活的广泛性和深刻性,它的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更为无数的外国学人所称道。
在戏剧方面,远在十三世纪,就出现了元杂剧的辉煌。
它的代表人物之一关汉卿,一生创作了70部杂剧。
那惊天地泣鬼神的《窦娥冤》,那轻松、明快、活泼、幽默的喜剧《救风尘》,那颂扬正义、鞭挞邪恶的公案戏《鲁斋郎》,那翻卷着时代风云的历史剧《单刀会》等风格多样、色彩纷呈的剧作,不仅展示了我国戏剧的丰富性、成熟性和厚重感,而且还把唐诗和宋词的优点熔为一炉,把诗词的功能由一般的吟诵扩展到配乐吟唱,将诗和歌密切地结合起来。
唐诗、宋词独特的表现形式和艺术魅力,使语言的潜能发挥到了极至。
它朗朗上口,铿锵有力,变化多样而又严整有序,而时代伟人毛泽东,不仅继承了它的优秀传统,而且还把这一艺术推向了一个新高峰。
在小说方面,还是在一千多年前的宋代,就出现了“标志市民文艺样式”的“宋话本”。
元末明初又有两部长篇小说的伟大杰作问世,那就是施耐庵的《水浒传》和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这两部内容博大、气势恢宏、人物过百的长篇巨著,享有世界声誉。
在革命风暴中诞生、发展、逐渐走向成熟的我国现代文学(从“五四”时期的新文学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社会主义文学),以其更先进、更合理、更美好的崭新姿态,前进在今日世界进步文学的前列。
现代汉语文学概论知识点2、文学文本和文学作品:文学文本是构成文学这种语言艺术品的具体语言形态。
文学文本是有待读者阅读的包含完整意义的实际语言系统。
文学作品是指已经被读者阅读并赋予特定意义的语言系统。
3、文学文本的层面:中国古代:言象意三层面(周易庄子王弼刘大櫆姚鼐);西方:但丁黑格尔;波兰英加登四层面(字音及其高一级语音组合、意义单元、多重图示化面貌、再现的客体)现代:文学语言组织、文学形象系统、文学意蕴世界。
4、文学文本的语言性:文学文本所具有的基本的语言特性。
5、文学语言组织:是文学文本的最基本层次和直接现实,它是一种具有表现性目的和个性特征的整体性语言结构。
它有三个基本特性:语言性、整体性和表现性及个性。
6、文学语言组织的层面:三个,分别是语音层面、文法层面和辞格层面。
7、语音层面:是文学语言组织的基本层面之一,它是文学语言组织的语音组合系统,主要包括节奏和音律两种形态。
8、节奏:是文学语音层面的基本形态之一,是语音在一定时间里呈现的长短、高低和轻重等有规律的起伏状况。
节奏有三种类型:长短型、高低型和轻重型。
9、音律:也称声律、声韵或韵律,是文学的语音层面的基本形态之一,是由声调、语调和韵的变化和协调而形成的内部和谐状况。
10、文学层面:是文学语言组织的基本层面之一,它是文学语言组织在语词、语句和篇章方面的构成法则。
文法通常有三类:词法、句法和篇法。
11、词法:又称字法,是文法层面的类型之一,是特定文本内语词的构成法则。
12、句法:是文法层面的类型之一,是特定文本内语句的构成法则。
13、篇法:又称章法,是文法层面的类型之一,是特定文本的整体语言构成法则。
14、辞格层面:是文学语言组织的基本层面之一,它是富有表现力并带有一定规律性的表现程式的运用状况。
15、三对六种基本辞格:比喻(明像暗是借没有)和借代(局部代替整体);对偶(当邻隔句对)和反复;倒装和反讽。
16、文学语言组织的审美特征:体现在内指性、音乐性、陌生化。
简述现代汉语的形成过程
现代汉语是在中国历史上经历了多个朝代和历史阶段的基础上形成的,它主要是以普通话为标准的。
其形成过程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古汉语时期:古汉语是指封建社会以前汉民族使用的语言,它主要流传于古籍、碑刻、诗歌等文献中。
2. 中古汉语时期:中古汉语是指公元6世纪至14世纪的汉语,它是唐宋文化的基础,是中国文学与思想的发展时期。
在这个时期,文言文开始成为文化交流和知识传播的主要手段。
3. 近代白话文运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一批进步的文化人士开始主导白话文运动,试图将汉语从文言文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使人民更加方便地使用汉语。
4. 现代标准汉语时期:1949年后,中国政府开始推行普及国语(即现代标准汉语),并且将它作为全国性的通用语言。
现代标准汉语是在广泛征求专家和普通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结合白话文的特点而形成的。
最终,现代汉语顺应着现代化的需求、不断吸收外来语言以及不断发展和演变,成为了一个活跃、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绪论部分讲述现代汉语的形成、特点和地位。
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和任务,以及现代汉语课程的性质、任务和内容,要求学生对现代汉语和本门课程有初步的认识。
本章的重点是掌握现代汉语不同于古汉语和印欧语的特点及汉语标准化的有关内容。
一、现代汉语通常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广义指汉语,是汉民族的语言,包括普通话和现代汉民族的各种方言。
狭义是指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共同语即普通话。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标准的普通话。
普通话是民族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同是又是国家法定的全国通用语言。
它在全国范围通用,包括民族自治地区和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
民族地区可以使用本民族的通用语言和方言。
第四章词汇词汇部分讲述现代汉语语素,词和构词法,词义〔词义的性质和构成,义素的分析和运用,语义场,语境和词义〕,词汇的构成,词汇的发展变化和词汇标准化等问题,使学生掌握词汇学、语义学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能够正确地辨析和解释词义,丰富自己的词汇,提高用词的能力。
本章学习的重难点是合成词的构词法。
第一节词和词汇一、什么是词?词,从词汇的角度说,可以定义为“有意义的能独立运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
例如:“祖国的明天更美好。
”这是一个句子,它就是由“祖国”、“的”、“明天”、“更”、“美好”五个词组成的。
这五个词各自都表示一定的意义,都能分别和其他的词组成另外的句子。
五个词中,“的”和“更”无法再拆开,“祖国”、“明天”、“美好”似乎可以拆,但是它们的意义不是两个构成成分的简单相加,而是已经紧紧地凝结在一起。
在这个句子里,它们都分别是有意义的能独立运用的最小的表意单位,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充当句子的成分的。
二、什么是语素?语素是最小的声音和意义的结合体,是最小的有意义的语言单位。
它和词的主要区别在于不能独立运用。
以前面所举的“祖国”为例,如果分开成为“祖”和“国”,各自也都有一定的意义,但是不能自由运用,在一般情况下不能单说,不能独立地用来组成句子。
现代汉语文学常识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需要在生活中、学习中不断的积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现代汉语文学常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高效地学习!现代汉语文学常识文学体裁是文学作品的类别。
它分为散文、小说、戏剧、诗歌四大类。
Ⅰ散文这里的散文是指同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
专指那些以写真事物为基础来抒发作者思想感情的文学作品。
按表达方式的不同,散文可分为叙事散文(以写人叙事为主,兼有抒情成分)、抒情散文(以抒发作者情感为主)和议论散文(以说理为主)。
散文的重要特点是“形散神不散”。
“形散”主要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联想丰富,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神不散”,主要指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
散文常用的艺术手法有:寓情于景,即景抒情(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寓情于事,因事见情(如鲁迅的《为了忘却的纪念》),寓情于物,托物言志(如巴金的《灯》)。
Ⅱ小说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和环境。
小说的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四部分,有的还有序幕和尾声。
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主要交代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自然环境主要交代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场景,或用以烘托气氛,或表现人物感情,或推动人物情节发展等。
按照不同的标准,小说可分为不同的种类:按篇幅及容量分为长篇、中篇、短篇、微型小说(小小说)。
按内容分为历史小说、现代小说、科学幻想小说、公案小说、武侠小说、言情小说、传奇小说等。
按写作体制分为章回小说、日记体、书信体、自传体等。
按语言形式分为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
我国古代小说发展的几个阶段:⑴寓言(先秦两汉),如《精卫填海》《夸父追日》。
⑵笔记小说(魏晋南北朝),如干宝的《搜神记》(又成志怪、志人小说)。
⑶传奇(唐代),如李朝威的《柳毅传》。
⑷话本(宋代),如《快嘴李翠莲》。
⑸拟话本(明代),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2021年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第四章笔记(4)简析许地山早期短篇小说的特点1、浪漫主义倾向和现实的内涵,外表浪漫本色写实。
异域色彩、宗教氛围、爱情线索使他的作品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借异域写故土,宗教氛围和爱情线索中常表露现实社会的冷酷无情。
2、思想和人物性格的复杂性。
思想复杂性表示在他作品中的爱国民主意识、人道主义思想和宗教宿命倾向的矛盾;人物性格复杂性,如《缀网劳蛛》中尚洁,《商人妇》中的惜官,在逆境中,她们既有沉稳坚毅积极乐不雅的一面,也有宿命倾向的消极面。
许地山早期小说浪漫主义倾向有三要素:1、异域色彩。
故事背景多为缅甸、印度、等南亚、东南亚国家,南国的自然、人文,风俗等使作品具有浓郁的异域色彩。
2、宗教氛围。
既描写了许多宗教习俗和活动,更着重描写了具有宗教信仰的主人公的出世精神。
3、爱情线索。
情节上,几乎都贯穿着一条爱情、婚姻的线索。
简析许地山后期小说《春桃》等作品的现实主义特色许地山后期小说改变了早期小说的浪漫倾向,走上了切实的现实主义道路,代表作为《春桃》《铁鱼的鳃》。
1、《春桃》刻画了一位下层劳动妇女春桃,在命运恶浪的捉弄前稳健地驾驶着人生之舟。
战乱使春桃的生活中同时出现两个男人,这位朴实坚强的劳动妇女作出了本身勇敢的选择,在“我是我本身的”的信念下,她和两个男人开起了三人公司,以本身的意志支配本身的命运,表示了劳动者在生活的重压下“相濡以沫”的高尚情操和道德准则。
下层劳动者的真实描写,自尊自强的劳动女性的塑造,显示了作品以现实主义为特色。
2、《铁鱼的鳃》以报国无门的科学家雷教授的不幸遭遇、不幸结局为基干,把批判的矛头指向国民dang当局的卖国政策,既歌颂了雷教授的爱国热忱,又暗示了“科学救国”纯属幻想。
《春桃》《铁鱼的鳃》以切实的现实背景和鲜明的时代色彩,改变了人们对他初期小说的不雅感,从浪漫传奇转向客不雅写实。
简析许地山的散文集《空山灵雨》的思想和艺术1、对人生哲理的玄想,是《空山灵雨》的基本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