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手术教学资料:Dwyer前路脊柱矫形手术讲解模板
- 格式:ppt
- 大小:351.50 KB
- 文档页数:64
C3-C7颈椎前路手术记录手术日期:0000-00-00手术前诊断:手术后诊断:手术名称:手术名称术者:医生姓名助手1:医生姓名助手2:医生姓名麻醉方法:麻醉麻醉医师:医生姓名手术经过:行颈XX椎体次全切除并上下潜行减压,沟槽宽约XXcm,术中暴露硬膜囊,可见脊髓脑脊液搏动,神经剥离子探查脊髓神经无压迫,减压彻底满意。
测量长度后在直径XXcm钛网椎间融合器内装满异体骨(或自体骨),植入颈XX-XX减压沟槽内。
(单纯椎间盘摘除后使用cage植入:使用试模测试后椎间隙高度后,于颈XX-XX间隙内植入XX号cage。
)松开撑开器使之嵌入间隙内,拔除椎体牵开固定针,用XX孔钛钢板进行内固定,颈XX各上两枚XXcm螺钉,术中及术后电视透视位置良好,彻底冲洗,清点器械敷料无误,检查无活动性出血,放置引流管一根,逐层缝合颈阔肌及皮下组织。
无菌敷料包扎,手术后应用颈托外固定。
手术过程顺利,术中出血约XXml,输血,患者术后清醒,病情稳定,安返病房。
术中所用内固定器材为XX公司提供。
(一定要注明)手术名称:颈椎前路椎管减压、椎间盘摘除、椎体次全切除、钛网+异体骨/自体骨植入椎间融合、钢板内固定术麻醉成功后患者取仰卧位,项部及枕下垫枕并固定,常规消毒铺无菌巾。
取颈前右侧横行(或斜行)切口,长约XX cm,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颈阔肌、沿胸锁乳突肌内侧肌肉间隙向内分离,经颈动脉鞘内侧达颈长肌前并分离之,显露颈XX、颈XX、颈XX椎体前方,以注射针头定位电视透视下确认颈XX-XX椎体间隙,自动牵开器向两侧及头尾方向牵开周围组织,清理颈XX-XX椎体前方增生骨赘。
同时用冰盐水冲洗保证术野脊髓低温,甲强龙1000mg及甘露醇250ml快速静点。
用咬骨钳咬除颈XX椎体前方骨质,彻底切除颈XX-XX椎间盘,然后用磨钻磨除后纵韧带前方骨质,三角刮刀分离硬膜后彻底咬除颈XX -XX椎体后方增生骨赘及向后突出之髓核组织、纤维环,2008-06-20颈椎后路单开门手术记录手术日期:0000-00-00手术前诊断:手术后诊断:手术名称:手术名称术者:医生姓名助手1:医生姓名助手2:医生姓名麻醉方法:麻醉麻醉医师:医生姓名手术经过:手术名称:颈椎后路椎管成形、"单开门",钛板内固定术麻醉成功后,患者取俯卧位,头部固定于头架上,使颈部平伸,碘酒、酒精常规消毒术野皮肤,铺无菌巾。
第20章腰椎手术入路:前路和后路AnthonyP. Dwyer本章讨论腰椎前后路手术的外科解剖,主要包括各种入路的优点、缺点、危险因素及相关并发症。
这里并不讨论解剖专业方面的细节,这些知识可以在许多外科解剖书中复习(1~5)。
外科解剖包括表面解剖、放射学解剖、手术入路解剖(4,6)。
必须了解解剖层面及手术暴露的步骤(7)。
这些解剖知识可以帮助外科医生预测每种入路的并发症并对潜在的危险作出判断,如损伤大血管、脊髓、神经及内脏。
最后,记住所有外科入路的基本原则(4):1.每一解剖层次必须暴露到切口的边缘;2.每一解剖层次必须在上一层次完全暴露后再进行暴露;这些原则可避免形成圆锥形切口,这种切口表面窄而层次深。
采用前路或后路取决于病变的位置及每种入路所能提供的最佳选择。
了解两种入路所经过的主要血管也是很重要的。
各种病变和它的位置一样要考虑全面。
这些病变包括:轴位或矢状位畸形、神经压迫、感染、原发或继发肿瘤、骨不连接及脊柱不稳等。
选择手术入路要既简单又能安全处理这些病变。
每种入路都有其适应症、禁忌症及相关的危险因素。
理想的腰椎入路是左侧入路,因为动脉结构相比静脉结构相对于对外科创伤有更大的耐受性,但如果之前已采用过左侧入路,那么可采用右侧经腹膜后入路,因为前次手术可造成组织广泛的瘢痕及纤维化。
其它选择入路的因素有:因烧伤或放疗而造成的广泛皮下组织纤维化就不能采用后入路;而选择前路手术有损伤腰丛造成退变性射精困难的潜在危险性(8)。
每种入路都有其自身的缺点和优点,有时在同一手术中可能会用到两种入路(9)。
前路手术最好有一名普外或血管外科医师在场,可最大限度地减少外科创伤有助于缩短住院和康复时间。
另一方面,大家习惯采用后路,但这可能造成大的创伤或肌肉的局部缺血及去神经化。
另外,老年人的体位可能导致心肺方面的问题、末梢神经的损伤及各种眼部并发症。
第一节腰椎前方入路本节讨论由Hodgson等人所推荐的经腹膜后入路(10~12),及前侧方入路(侧卧或半侧卧位),正前方入路(经腹直肌和腹横肌筋膜,仰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