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级放大电路分析
- 格式:pptx
- 大小:325.31 KB
- 文档页数:10
多级放大器结构方框图和电路分析方法多级放大器通过级间耦合电路将一级级的单级放大器连接起来,级间耦合电路处于前一级放大器输出端与后一级放大器输入端之间。
1、多级放大器结构方框图图1所示是两级放大器的结构方框图,多级放大器结构方框图与此相像,只是级数更多。
图1两级放大器结构方框图从图中可以看出,一个两级放大器主要由信号源电路、级间耦合电路、各单级放大器等组成。
信号源输出的信号经过耦合电路加到第一级放大器中进行放大,放大后的信号经过级间耦合电路加到其次级放大器中进一步放大。
在多级放大器中,第一级放大器又称为输入级放大器,最终一级放大器称为输出级放大器。
2、各单元电路作用和电路分析方法1.各单元电路作用关于这一方框图中的各单元电路的作用说明如下:(1)信号源电路是信号源所在的电路,多级放大器中的各级都是放大这一信号。
输入耦合电路通常是指信号源电路与第一级放大器之间的耦合电路,它的作用是将从信号源电路输出的信号无损耗地加到第一级放大器中,同时将第一级放大器中的直流电路与信号源电路隔开。
(2)级间耦合电路处于两级放大器之间,它的作用是将前级放大器输出的信号无损耗地加到后一级放大器中。
同时,有的级间耦合电路还要完成隔直工作,即将两级放大器之间的直流电路隔开。
个别状况下,级间耦合电路还要进行阻抗变换,以使两级放大器之间阻抗匹配。
(3)输出耦合电路是指多级放大器输出级与负载之间的耦合电路,它的作用是将输出信号加到负载上。
(4)各级放大器用来对信号进行放大,或是电压放大,或是电流放大,或是电压和电流同时放大。
2.电路分析方法多级放大器工作原理的分析方法与单级放大器基本一样,不同之处主要说明以下几点:(1)多级放大器只是数级单级放大器按先后挨次通过级间耦合电路排列起来,所以电路分析内容、步骤和方法同单级放大器基本相同。
(2)分析信号传输过程时,要从多级放大器的输入端,始终分析到它的输出端。
信号幅度每经过一级放大器放大后都有所增大,所以信号幅度是愈来愈大。
多级放大电路实验报告多级放大电路实验报告引言:多级放大电路是电子工程中常见的一种电路结构,它可以将输入信号放大到所需的幅度,以便用于各种应用。
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多级放大电路并进行实际测量,探索其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1. 了解多级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结构;2. 学习如何搭建和调试多级放大电路;3. 测量和分析多级放大电路的增益、频率响应等性能指标。
二、实验原理多级放大电路由多个级联的放大器组成,每个放大器都有自己的增益和频率响应特性。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使用两个级联的放大器,每个放大器都由一个晶体管和相关的电路组成。
三、实验器材与装置1. 信号发生器:用于产生待放大的输入信号;2. 电阻、电容等被动元件:用于构建放大电路;3. 两个晶体管:作为放大器的核心元件;4. 示波器:用于测量电路的输入输出信号。
四、实验步骤1. 搭建第一级放大电路:根据实验原理,按照电路图连接电阻、电容和晶体管等元件,确保电路连接正确且无短路或接触不良的情况。
2. 调试第一级放大电路:使用信号发生器产生一个输入信号,将其连接到第一级放大电路的输入端,通过示波器观察输出信号的波形和幅度,调整电路参数,使得输出信号能够得到适当的放大。
3. 搭建第二级放大电路:将第一级放大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到第二级放大电路的输入端,按照相同的步骤进行搭建和调试。
4. 测量电路性能:使用示波器测量多级放大电路的输入输出信号,并记录其幅度、相位和频率等特性。
通过改变输入信号的频率,观察输出信号的变化,以了解电路的频率响应特性。
5. 分析实验结果:根据测量数据和实验原理,计算并比较多级放大电路的增益、频率响应等指标,分析电路的性能和可能的改进方向。
五、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测量和分析,我们得到了多级放大电路的增益和频率响应曲线。
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在一定频率范围内,多级放大电路的增益基本稳定,并且随着频率的增加而略微下降。
多级放大电路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多级放大电路实验实验目的:通过实验理解多级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并掌握其参数的测量方法。
实验仪器和材料:1. 功率放大电路实验箱2. 信号发生器3. 示波器4. 电阻表5. 电压表6. 两个NPN型晶体管7. 电阻、电容等元件实验原理:多级放大电路由多个级联的放大器组成,每个放大器都是一个单独的放大器。
多级放大器可以实现对输入信号的放大,从而增加输出信号的幅度。
实验步骤:1. 搭建多级放大电路:根据实验电路图,按照电路连接指示搭建多级放大电路。
2. 测量输入和输出电压:使用信号发生器连接输入端,设置合适的频率和幅度。
使用示波器分别测量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电压。
3. 测量增益:通过测量输入和输出电压,计算多级放大电路的增益。
增益的计算公式为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之比。
4. 测量频率响应:改变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同时测量输入和输出信号的电压,计算不同频率下的增益。
绘制增益与频率的图像。
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1. 输入电压(Vin):输出电压(Vout):增益(Gain):0.2V 1.5V 7.50.4V 3.2V 8.00.6V 4.8V 8.00.8V 6.3V 7.91.0V 7.5V 7.52. 根据上述数据计算多级放大电路的平均增益:增益(Gain)= (7.5 + 8.0 + 8.0 + 7.9 + 7.5)/ 5 = 7.83. 绘制频率响应图像:频率(f)Hz 增益(Gain)100 8.0500 7.81000 7.65000 6.810000 5.9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多级放大电路的实验,我们得到了输入电压与输出电压的关系,计算出多级放大电路的平均增益为7.8。
从频率响应图像可以看出,随着频率的增加,电路的增益逐渐降低。
这是因为电容和电感的影响,导致高频信号受到衰减。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多级放大电路的原理和工作方式。
我们通过测量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计算出了电路的增益,并绘制出了频率响应图像。
多级放大电路的耦合方式及分析方法1.直接耦合:直接耦合是最简单的一种耦合方式,也是最常见的一种。
每个放大器级之间通过电容连接,将前一级的输出直接连接到后一级的输入。
这种耦合方式的优点是频率响应良好,但缺点是容易造成直流偏置漂移和破坏后一级放大器的输入电阻。
2.电容耦合:电容耦合是另一种常见的耦合方式。
每个放大器级之间通过电容连接,对输入信号进行交流耦合。
这种耦合方式的优点是能够消除直流偏置漂移和不同级之间的彼此干扰,但缺点是频率响应不如直接耦合。
3.变压器耦合:变压器耦合是一种较为复杂的耦合方式,通过变压器将前一级的输出信号耦合到后一级的输入。
这种耦合方式的优点是能够提供良好的频率响应和隔离性能,但缺点是成本较高。
4.共射耦合:共射耦合是一种基于晶体管的放大电路中常见的耦合方式。
在共射放大器中,前一级的输出信号通过电容耦合到后一级的输入,同时通过电阻进行直流偏置。
这种耦合方式的优点是能够提供较高的电压放大倍数和较好的频率响应,但需要额外的直流偏置电路。
在进行多级放大电路的分析时,根据所使用的耦合方式和电路结构的不同,可以使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分析。
1.直流偏置分析:对于使用直接耦合或电容耦合的多级放大电路,需要进行直流偏置分析以确定各级的工作点。
这可以通过分析电路中的直流电路和使用KVL和KCL等电路分析方法来实现。
2.小信号等效电路分析:在确定了各级的工作点之后,可以将电路抽象为小信号等效电路进行分析。
在这种分析方法中,需要将电路中的非线性元件(如晶体管)线性化,并对输入信号进行小幅度近似。
3.频率响应分析:使用小信号等效电路进行分析时,可以得到电路的增益-频率特性,即频率响应。
这可以通过绘制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图来实现,从而评估电路的低频和高频性能。
4.输入/输出阻抗分析:在进行多级放大电路的分析时,还需要考虑输入和输出阻抗。
这可以通过绘制输入和输出阻抗特性图来实现,从而确定电路的匹配性能和信号传输能力。
多级放大电路的耦合方式及其分析方法一、直耦合:直耦合是指通过直接连接放大器的输入和输出端来传递信号。
直耦合的特点是简单、频带宽和增益都很大,但是容易出现直流漂移的问题。
直耦合电路的分析方法:1.根据每个级别的输入和输出特性,可以得到输入和输出的分压分流关系。
2.通过级与级之间的直接相连,可以得到整个电路的传递函数。
3.分析每个级别的频率响应,得到整个电路的频率响应。
二、电容耦合:电容耦合是通过电容器进行耦合,将一些级的输出信号通过电容器耦合到下一个级的输入端。
电容耦合的特点是可以消除直流漂移,但是频带宽和增益受限于电容器。
电容耦合电路的分析方法:1.根据每个级别的输入和输出特性,可以得到输入和输出的分压分流关系。
2.分析电容的阻抗特性,得到电容耦合电路的传递函数。
3.分析每个级别的频率响应,得到整个电路的频率响应。
三、变压器耦合:变压器耦合是通过变压器进行耦合,将一些级的输出信号通过变压器耦合到下一个级的输入端。
变压器耦合的特点是可以提供隔离和匹配阻抗的功能,但是成本较高。
变压器耦合电路的分析方法:1.根据每个级别的输入和输出特性,可以得到输入和输出的分压分流关系。
2.分析变压器的阻抗变化特性,得到变压器耦合电路的传递函数。
3.分析每个级别的频率响应,得到整个电路的频率响应。
综上所述,多级放大电路的耦合方式有直耦合、电容耦合和变压器耦合三种。
根据每个级别的输入输出特性、元件的阻抗特性和传递函数,可以分析每个级别的频率响应,并得到整个电路的传递函数和频率响应。
根据需求选择适合的耦合方式可以使得多级放大电路达到所需的性能。
实验报告多级放大电路引言多级放大电路是电子工程学中非常常见且重要的实验之一。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设计和搭建一个多级放大电路,然后测试并分析其性能。
多级放大电路在信号处理、音频放大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实验目的1. 学习多级放大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
2. 设计和搭建一个多级放大电路,并测试其信号放大性能。
实验原理多级放大电路是由多个级联的放大器构成的,每个放大器被称为一个放大级。
每个放大级的输出作为下一个放大级的输入,因此输出信号将会经过多次放大。
多级放大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如下:1. 输入信号经过第一级放大器放大,得到一级放大信号。
2. 一级放大信号作为输入信号,经过第二级放大器放大,得到二级放大信号。
3. 二级放大信号作为输入信号,经过第三级放大器放大,得到三级放大信号,以此类推。
4. 最后一级的输出信号即为多级放大电路的输出信号。
多级放大电路通常由两种类型的放大器组成:电压放大器和功率放大器。
电压放大器用于放大输入信号的电压大小,而功率放大器用于放大信号的功率。
实验步骤与结果1. 根据实验要求,设计和搭建一个三级放大电路,其中第一级为电压放大器,后两级为功率放大器。
2. 连接实验电路,并检查电路连接是否正确。
3. 输入一个信号,测试多级放大电路的输出信号大小。
4. 使用示波器监测电路的频率、相位等性能指标,并进行记录。
5. 分析实验结果,并与理论计算进行比较。
实验结果显示,多级放大电路能够将输入信号的电压和功率进行相应的放大。
输出信号的大小与输入信号的幅度差异很大,从而实现了对信号的放大处理。
同时,电路的频率和相位表现良好,没有明显的失真或偏移现象。
实验分析与讨论1. 多级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会随着级数的增加而增加,从而达到更大的信号放大效果。
2. 电路中的放大器应具有足够的带宽,以确保输入信号的频率范围能够得到充分的放大。
3. 多级放大电路中放大器的稳定性对于整个电路的性能至关重要,应注意稳定性分析与设计。
电路中的多级放大器设计与分析介绍:电路中的多级放大器是在电子设备中常见的一种电路结构。
多级放大器可以将电信号放大到理想的程度,以满足对信号处理的需求。
本文将探讨多级放大器的设计与分析。
一、多级放大器的原理与结构多级放大器由多个放大级组成,每个放大级都能够将输入信号放大。
多级放大器一般是由级联的增益电路组成,每个级别的增益叠加使得整个电路的增益更大。
二、多级放大器的设计要点1. 选择合适的放大器类型:根据不同的需求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放大器。
常见的选择包括共射放大器、共基放大器、共集放大器等。
2. 确定电路增益:在设计多级放大器时,需要考虑整个电路的总增益。
通过计算每个级别的增益以及级联时的增益叠加,可以得到整个电路的总增益。
3. 确定电路稳定性:多级放大器中的每个级别都会引入一定的相移和相位延迟,这可能导致电路不稳定。
设计时需要考虑如何抵消或降低相移和相位延迟的影响,以保持整个电路的稳定性。
三、多级放大器的分析方法1. 构造增益-频率响应曲线:通过优化不同级别的放大电路,可以得到每个级别的增益-频率响应曲线。
通过观察这些曲线,可以找到电路在不同频率下的增益特性,进而对电路进行调整和优化。
2. 频率补偿:多级放大器中的每个级别都可能引入不同的频率衰减。
可以通过添加补偿电路或通过改变元件参数来调整频率响应,以提高整个电路的平坦度。
3. 相位裕度:多级放大器中的相位变化可能导致信号失真或干扰。
在设计和分析过程中,需要探索相位裕度并进行调整,以确保信号的准确传输。
四、多级放大器的应用领域多级放大器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如音响系统、通信设备和放大器电路等。
其中,音响系统中的前级放大器用于信号处理与放大,而后级放大器则负责驱动扬声器。
结论:多级放大器是电路设计中常见的一种结构,通过合理的设计与分析,可以实现对信号的放大和处理。
掌握多级放大器的设计要点和分析方法,对电子工程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不断探索和优化,可以进一步提高多级放大器的性能,满足不同应用领域的需求。
3.2 多级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输出电阻放大倍数输入电阻总电压放大倍数等于各级电压放大倍数的乘积A unA u2A u A u1=……一、电压放大倍数+-i Us +-S U 2A 1O U+-2i U+-in UnA +-O UR L多极放大电路方框图1A多级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就是输入级的输入电阻多级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就是输出级的输出电阻1i i R R =ono R R =二、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i Us +-S U 2A 1O U+-2i U+-in UnA +-O UR L多极放大电路方框图1A输入、输出级参数主要考虑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计算时应注意:❖当共集放大电路作为输入级(第一级)时,它的输入电阻与第二级的输入电阻有关❖当共集放大电路作为输出级(最后一级)时它的输出电阻与倒数第二级的输出电阻有关[例] 已知图示两级放大电路,估算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u oR c2T 2+V CC R b1T 1+u i-+-V DZR c1三、例题u oR c2T 2+V CC R b1T 1+u i-+-V DZR c1i c1i b1+-u i +-u oi c2i b2R c2R c1R b1r z解:r be1β1i bc b er be2β2i b cbe+-u i +-u or be1β1i beR c2R c1R b1r be2β2i b e r z+-u o1u i2R i2R i2= r be2+(1+β2)r z 应将第二级的输入电阻看作第一级的负载电阻A u1=u o1u iu o1=-β1i b1(R c1// R i2)u i = i b1 r be1=-β1(R c1// R i2)r beu o =-β 2 i b2 R c2u i2= i b2[r be2+(1+β2)r z ]A u2=u ou i2=-β2 R c2r be2+(1+β2)r zA u2= A u1· A u2R i = R b1//r be1R o = R c2+-u i +-u or be1β1i beR c2R c1R b1r be2β2i b e r z+-u o1u i2[例] 已知V CC =V EE =18V ,静态时u o = 0,估算静态工作点、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R c2T 2+V CC R sR c1T 1+u i-+u o-R e2-V EE+u s -R e15.6k Ω200 Ω 4.7k Ω1.2k Ωβ1=50β2=30I c2=V EE R c2=184.7= 3.8mA I B2=i c2β2= 0.13mA I E2= I c2+ I B2=3.93mAI 1R c1= I E2 R e2+ U BE2I 1=I E2 R e2+ U BE2R c1= 0.98mA I c1= I B2 + I 1 = 1.11mA I B1=i c1β1= 0.022mA I E1= I B1 + I c1 = 1.13mAU E2= V cc –I E2 R e2 = 13.2VU C1= U E2 –|U BE2| = 12.5V~R c2T 2+V CC R sR c1T 1+u i-+u o-R e2-V EE+u s -R e15.6k Ω200 Ω 4.7k Ω1.2k Ωi B2I 1i c1i c2i E2电路等效模型i c2i b2R c2+-u i+-u oi oi iR c1~R su s ~R c2T 2+V CCR sR c1T 1+u i-+u o-R e2-V EE +u s -R e1i c1i b1R e2R e1r be1β1i b1cebr be2β2i b2ceb+-i c2 i b2R c2+-u i u oi oi i R c1~R s u s i c1 i b1R e2r be1β1i b1ce b r be2β2i b2c e b R e1R i2R i2= r be2+(1+β2)R e2u o1=-β1i b1(R c1// R i2)u i = i b1 [r be1+(1+β1)R e1]A u1=u o1u i=-β1(R c1// R i2)r be1 +(1+β1)R 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