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机自动控制原理图
- 格式:pdf
- 大小:22.70 KB
- 文档页数:1
1.5MW双馈风力发电机电气原理图1.5MW双馈风力发电机电气原理图1.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1.5MW双馈风力发电机的电气原理图。
该原理图详细展示了发电机的电气连接和电气元件的布局。
2.电气原理图概述本章节介绍了整体的电气原理图概述,包括主要电气元件的连接方式和电流流向。
2.1 主电路本节详细描述了主电路的电气连接方式,包括变流器、发电机、变压器等电气元件的连接关系。
2.2 控制电路本节详细介绍了控制电路的电气连接方式,包括控制器、保护装置等电气元件的连接关系。
3.电气元件本章节详细介绍了各个电气元件的功能和规格要求。
3.1 变流器本节详细介绍了变流器的功能和规格要求,包括输入电压、输出电压、变流方式等。
3.2 发电机本节详细介绍了发电机的功能和规格要求,包括额定功率、额定电流、额定电压等。
3.3 变压器本节详细介绍了变压器的功能和规格要求,包括变比、额定电压、绕组等。
4.联锁保护系统本章节详细介绍了联锁保护系统的功能和原理,包括过流保护、过压保护等。
4.1 过流保护本节详细介绍了过流保护的工作原理和设置参数。
4.2 过压保护本节详细介绍了过压保护的工作原理和设置参数。
5.法律名词及注释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其注释,以确保对相关法规的准确理解。
5.1 标准产权法该法律用于保护企业和个人的知识产权。
5.2 安全生产法该法律用于保障生产过程的安全和健康。
6.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其他相关文件、图表和数据。
7.结束语附件:⑤MW双馈风力发电机电气原理图2.其他相关文件、图表和数据法律名词及注释:1.标准产权法:一种保护企业和个人知识产权的法律。
2.安全生产法:一种保障生产过程安全和健康的法律。
风机盘管原理图风机盘管是中央空调系统使用最广的末端设备,风机盘管的全称为中中央空调风机盘管机组,风机盘管贴近我们的家居生活,在我们房间局部吊顶的风口就隐藏着风机盘管,它不停的为我们带来舒适的温度,那它是怎么工作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风机盘管工作原理。
风机盘管控制工作原理风机盘管控制多采用就地控制的方案,分简单控制和温度控制两种:风机盘管简单控制:使用三速开关直接手动控制风机的三速转换与启停。
风机盘管温度控制:使用温控器根据设定温度与实际检测温度的比较、运算,自动控制电动两/三通阀的开闭,风机的三速转换,或直接控制风机的三速转换与启停,从而通过控制系统水流或风量达到恒温。
风机盘管原理图-风机盘管工作及控制原理风机盘管系统工作原理风机盘管主要由风机,换热盘管和机壳组成,按风机盘管机外静压可分为标准型和高静压型、按换热盘管排数可分为两排和三排,换热盘管一般是采用铜管串铝翅片,铜管外径为10~16mm,翅片厚度约0.15~0.2mm,间距2.0~3.0mm,风机一般采用双进风前弯形叶片离心风机,电机采用电容式4极单相电机、三档转速、机壳和凝水盘隔热。
风机盘管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借助风机盘管机组不断地循环室内空气,使之通过盘管而被冷却或加热,以保持房间要求的温度和一定的相对湿度。
盘管使用的冷水或热水,由集中冷源和热源供应,与此同时,由新风空调机房集中处理后的新风,通过专门的新风管道分别送人各空调房间,以满足空调房间的卫生要求。
风机盘管空调系统与集中式系统相比,没有大风道,只有水管和较小的新风管,具有布置和安装方便、占用建筑空间小、单独调节好等优点,广泛用于温、湿度精度要求不高、房间数多、房间较小、需要单独控制的舒适性空调中。
风机盘管工作原理没有中央空调复杂,其实我们可以把风机盘管形象的看做是一台电扇,只是这台电扇吹出来的风是我们需要的温度。
目前市面上风机盘管很多,为了节约成本,很多公司会选择国产风机盘管,而采用进口中央空调主机,这样并不影响整个中央空调系统的运行和使用效果。
循环风的原理图
循环风是一种常见的风机系统,用于实现空气循环、通风或者风动物体的应用。
它的原理图如下:
1. 电源:提供电能给风机系统,如交流电源或者直流电源。
2. 开关:控制整个系统的开关,用来启动或者停止循环风。
3. 电机:通过电能转换为机械能,驱动叶轮旋转。
4. 叶轮:由电机带动旋转的部分,一般采用多个叶片组成,用来产生空气流动。
5. 减速装置:连接电机和叶轮的装置,可以调整叶轮转速,以达到合适的风速。
6. 风道:引导空气流动的通道,通常由塑料、金属等材料构成,可以将空气从风机吹出的方向引导到需要的位置。
7. 出风口:空气流出的位置,通常设计成格栅状或者孔洞状,以控制风速和方向。
8. 过滤器:位于进风口处,用来过滤空气中的杂质,防止灰尘或者颗粒物进入风机系统,保持空气的清洁。
9. 控制电路:用来控制风机的启动、停止、风速调节等功能,可以采用手动控制或者自动控制。
10. 进风口:吸收外界空气的位置,通常设计成网格状或者孔洞状,以防止大颗粒物或者昆虫进入系统。
11. 支架:用来支撑整个风机系统的框架,保持稳定。
12. 空气:通过叶轮旋转产生,经过风道进入出风口,并在这个过程中实现空气的循环或者输送。
以上是循环风的原理图,每一部分都发挥着特定的功能,共同实现风机系统的正常运转。
自动控制原理自控控制是指在没有人的直接干预下,利用物理装置对生产设备或工艺过程进行合理的控制,使被控制的物理量保持恒定,或者按照一定的规律变化。
反馈的输出量与输入量相减,称为负反馈;反之,则称为正反馈。
自动控制原理系统基本组成示意图☐ 测量元件:测量被控对象的需要控制的物理量,如果这个物理量是非电量,一般需要转化为电量。
☐ 给定元件:给出与期望的被控量相对应的系统输入量。
☐ 比较元件:把测量元件检测的被控量实际值与给定元件给出的输入量进行比较,求出它们之间的偏差。
☐ 放大元件:将比较元件给出的偏差进行放大,用来推动执行元件去控制被控对象。
☐ 执行元件:直接作用于被控对象,使其被控量发生变化,达到预期的控制目的。
☐ 校正元件:也称补偿元件,它是结构或参数便于调整的元件。
对自动控制系统性能的基本要求:稳定性、快速性、准确性系统的传递函数:线性系统,在零初始条件下,输出信号的拉普拉斯变换与输入信号的拉普拉斯变化之比。
典型环节:比率环节:()G s K =惯性环节:()1KG s Ts =+ 积分环节:1()G s Ts=微分环节:()G s Ts = 一阶微分环节:()1G s s τ=+振荡环节:22222()212n n nK KG s T s Ts s s ωξξωω==++++ 延迟环节:()sG s eτ-=数学模型:微分方程、传递函数、结构图、信号流图、频率特性等 结构图的等效变换:(例)无源电气网络的传递函数:P46习题2.7用梅森公式求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P38例2.9第三章:典型输入信号:h(t)t时间t r上升峰值时间t p AB超调量σ% =A B100%调节时间t sh(t)t上升时间t r调节时间t s动态性能指标:1.延迟时间td :响应曲线第一次达到稳态值的一半所需的时间,叫延迟时间。
2.上升时间tr :响应曲线从稳态值的10%上升到90%所需的时间。
对于有振荡的系⇒⇒统,也可定义为响应从零第一次上升到稳态值所需的时间。
自动控制原理方框图自动控制原理方框图是指利用方框图的形式来描述自动控制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方框图是自动控制原理中的重要工具,它能够直观地展示控制系统的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和作用,有助于工程师们更好地理解和设计控制系统。
在自动控制原理方框图中,通常包括输入端、输出端、控制器、执行器和被控对象等几个基本部分。
输入端是控制系统接收外部信号的地方,输出端则是控制系统输出控制信号的地方,控制器是控制系统的核心部分,它根据输入信号和系统反馈信息来生成控制信号,执行器则是根据控制信号执行相应的动作,被控对象则是控制系统需要控制的对象。
在方框图中,这几个部分通过箭头和线段连接起来,箭头表示信号的传递方向,线段则表示信号的传递路径。
通过这种方式,工程师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控制系统中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和作用,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进行系统设计和调试。
在实际工程中,自动控制原理方框图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分析中。
无论是传统的PID控制系统,还是现代的模糊控制系统和神经网络控制系统,方框图都能够为工程师们提供直观的工具,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系统的结构和性能。
除此之外,自动控制原理方框图还能够为工程师们提供一个统一的语言和标准,方便他们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在实际工程中,不同的工程师可能来自不同的专业背景,有着不同的知识和经验,通过方框图,他们可以用统一的语言和标准来描述和分析控制系统,避免了因为专业术语和理论差异而导致的沟通障碍。
总的来说,自动控制原理方框图是自动控制原理中的重要工具,它能够直观地展示控制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有助于工程师们更好地理解和设计控制系统。
在实际工程中,方框图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分析中,为工程师们提供了一个统一的语言和标准,方便他们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因此,掌握自动控制原理方框图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对于每一位自动控制工程师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风机控制系统结构一、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系统的概述风力发电机组是实现由风能到机械能和由机械能到电能两个能量转换过程的装置,风轮系统实现了从风能到机械能的能量转换,发电机和控制系统则实现了从机械能到电能的能量转换过程,在考虑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系统的控制目标时,应结合它们的运行方式重点实现以下控制目标:1. 控制系统保持风力发电机组安全可靠运行,同时高质量地将不断变化的风能转化为频率、电压恒定的交流电送入电网。
2. 控制系统采用计算机控制技术实现对风力发电机组的运行参数、状态监控显示及故障处理,完成机组的最佳运行状态管理和控制。
3. 利用计算机智能控制实现机组的功率优化控制,定桨距恒速机组主要进行软切入、软切出及功率因数补偿控制,对变桨距风力发电机组主要进行最佳尖速比和额定风速以上的恒功率控制。
4. 大于开机风速并且转速达到并网转速的条件下,风力发电机组能软切入自动并网,保证电流冲击小于额定电流。
对于恒速恒频的风机,当风速在4-7 m/s之间,切入小发电机组(小于300KW)并网运行,当风速在7-30 m/s之间,切人大发电机组(大于500KW)并网运行。
主要完成下列自动控制功能:1)大风情况下,当风速达到停机风速时,风力发电机组应叶尖限速、脱网、抱液压机械闸停机,而且在脱网同时,风力发电机组偏航90°。
停机后待风速降低到大风开机风速时,风力发电机组又可自动并入电网运行。
2)为了避免小风时发生频繁开、停机现象,在并网后10min内不能按风速自动停机。
同样,在小风自动脱网停机后,5min内不能软切并网。
3)当风速小于停机风速时,为了避免风力发电机组长期逆功率运行,造成电网损耗,应自动脱网,使风力发电机组处于自由转动的待风状态。
4)当风速大于开机风速,要求风力发电机组的偏航机构始终能自动跟风,跟风精度范围±15°。
5)风力发电机组的液压机械闸在并网运行、开机和待风状态下,应该松开机械闸,其余状态下(大风停机、断电和故障等)均应抱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