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茶叶中氨基酸含量的变化

茶叶中氨基酸含量的变化

茶叶中氨基酸含量的变化
茶叶中氨基酸含量的变化

茶叶中氨基酸含量的变化

茶叶中含有少量的氨基酸,在贮藏期间还会减少。已发现的氨基酸有茶氨酸、谷氨酸、天冬氨酸、丝氨酸、苏氨酸、脯氨酸、羟丁氨酸、蛋氨酸、色氨酸和组氨酸等16-24种之多。茶中茶氨酸占氨基酸总量的50%。鲜叶中也有多种氨基酸。

从平均数来看,不同茶树品种的氨基酸组成大致相同,但总量有差异。龙井种新梢含量最多,达1477.4毫克/100克,云南种新梢含量最少,为1237.8毫克/100克。各种氨基酸含量以茶氨酸最多,如龙井种新梢达到816.8毫克/100克,占总含量的50%以上;其次为谷氨酸,如楮叶种新梢有236.0毫克/100克。其它氨基酸最多的,如楮叶种的天门冬氨酸,含量为137.5毫克/100克,最少的,如云南大叶种的精氨酸,含量为63.2毫克/100克。龙井种新梢无论是氨基酸总量或茶中特有的含量特多的茶氨酸都是各种茶中最多的,这与龙井茶滋味鲜醇不无关系。

从新梢芽叶部位氨基酸总量来说,以嫩幼茎为最多,达1432.0毫克/100克,最少是第二叶1097.0毫克/100克。各部位各种氨基酸含量也以茶氨酸为最多。,占总量40-50%左右,尤其是嫩幼茎占总量的70%以上;嫩幼茎具有为新梢生长输送和贮藏养料的双重功能。其次为谷氨酸。最少为精氨酸,如第二叶只有14.2毫克/100克。

绿茶氨基酸含量较其它茶类多的有谷氨酸。天门冬氨酸、精氨酸、甘氨酸、丙氨酸、缬氨酸等。日本著名的雨露茶还含有谷酰胺(giutamine),其乙酰化合物为雨露茶甜味的一部分,熔点217-218度。右旋天门冬氨酸具有甜味,而左旋体则无味。高级新鲜绿茶还含有多量的半胱氨酸(cysteine)。

在红茶中已发现有丙氨酸、苯基丙氨酸、谷氨酸、苏氨酸、己氨酸和白氨酸等,因其含量的不同,组成了各种红茶特具的复杂香味。

茶中氨基酸变化很复杂,不仅茶类不同,其质量也不同,即便是同一茶类,在制过程中其变化也很大,如白牡丹在制中氨基酸含量以鲜叶为100,则晒后烘干的为190,直接烘干的为160。

茶氨酸是1950年首先由酒户弥二郎从绿茶中分离得到的一种特殊氨基酸,为其它植物所少有,是茶中含量最多的氨基酸衍生物茶胺(theanine),学名N-乙基-γ-L-谷酰胺(γ-glutamine ethylamine或γ-谷酰基乙酰胺(γ-glutamyl ethymide),名称虽多,但都是同一化合物。

茶氨酸纯粹为无色针状晶体,分解熔点217-218度,具很强的茚三酮反应,可用醋酸汞和碳酸钠沉淀,易与碱或酮铜生成浅紫色柱状铜盐。易溶于冷水,水溶液呈微酸性,有焦糖香和味精的鲜爽味,不溶于乙醇、乙醚。用25%硫酸或6N盐酸水解,可分解为L-谷氨酸和乙胺。

茶中茶氨酸含量达到干物质重的1.2-2%。高级绿茶含量最多,可达1.9%,中级次之为1%,低级最少为0.6%。红茶在制造过程中,茶氨酸破坏最多,因而含量比绿茶少。茶氨酸与茶红素复合,是红茶汤色的重要显色成分。

茶中茶氨酸含量的变化,随着芽叶老嫩、茶季迟早和栽培管理等不同而异。嫩叶含量较多,老叶较少。春茶早期含量最高,为058毫克/100克,随着茶季推移,其含量渐次减少,至秋茶后期下降至238毫克/100克。茶氨酸含量高的茶叶,其品质也好,反映了茶氨酸在茶叶中的重要作用。茶氨酸在茶汤中泡出率可达81%,与绿茶滋味优劣的相关系数为0.787-0.876。

检测蛋白质中氨基酸的含量的各种方法及优劣讨论

蛋白质中氨基酸的含量测定 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肽链。蛋白质是由一条或多条多肽链组成的生物大分子,其含量测定是生化药品研究中最常用、最基本的分析方法之一。目前其常用的测定方法有凯氏定氮法、福林酚法、双缩脲法、BcA法、考马斯亮蓝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及荧光法。 1凯氏定氮法 1.1 方法本法系依据蛋白质为含氮的有机化合物,当与硫酸和硫酸铜、硫酸钾一同加热消化时使蛋白质分解,分解的氨与硫酸结合生成硫酸铵。然后碱化蒸馏使氨游离,用硼酸液吸收后以硫酸滴定液滴定,根据酸的消耗量乘以氮转化为蛋白质的换算系数,即为蛋白质的含量。本法各国药典收载的方法一致。故参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三部[41附录方法,按纯蛋白类供试品及添加无机含氮物质及有机非蛋白质含氮物质的供试品分别拟定各测定方法。 1.2讨论 1.2.1 凯氏定氮法虽耗时较长,但它是蛋白质测定方法中最经典的测定方法,本法所测的结果为蛋白质绝对浓度而非相对浓度,可用于标准蛋白质含量的准确测定。 1.2.2 本法灵敏度较低,适用于O.2~2.o mg氮的测定,干扰少。 1.2.3 蛋白质是复杂的含氮有机化合物,一般蛋白质的含氮量为16%,故含氮量转化为蛋白质的系数为6.25。但由于不同蛋白质的结构差异,其换算系数会稍有区别,如乳制品为6.38,动物胶为5。65等,因此一些特殊蛋白质应在各论中相应说吩其转 化系数。 1.2.4 在本法附注中起草了非蛋白氮供试品溶液制备的两种常用方法用于非氮的测定,一般采用钨酸沉淀法,但当供试品中含有氨基酸(精氨酸)时,由于其会影响蛋白质的沉淀,故建议采用三氯醋酸沉淀法

蛋白质与氨基酸的关系

一、蛋白质与氨基酸的关系 一般认为,动物蛋白质的营养实质上是氨基酸的营养。只有当组成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同时存在且按需求比例供给时,动物才能有效地合成蛋白质。饲粮中缺乏任何一种氨基酸,即使其他必需氨基酸含量充足, 体蛋白质合成也不能正常进行。同样,体蛋白合成潜力越大的动物(如高瘦肉型猪),对氨基酸的需求量就越高。 畜禽饲粮中必需氨基酸的需要量取决于饲粮中的粗蛋白水平。例如, 仔猪饲粮中蛋白质含量由10%增至22%时, 饲粮赖氨酸的需要量则从0.6 % 增至1.2 % 。另一方面,饲粮粗蛋白质需要量取决于氨基酸的平衡状况。一般而言,依次平衡第一至第四限制性氨基酸后,饲粮的粗蛋白质需要量可降低2-4个百分点。 二、氨基酸间的相互关系 组成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在机体代谢过程中, 亦存在协同、转化、替代和拮抗等关系。 蛋氨酸可转化为胱氨酸,也可能转化为半胱氨酸, 但其逆反应均不能进行。因此, 蛋氨酸能满足总含硫氨基酸的需要, 但是蛋氨酸本身的需要量只能由蛋氨酸满足。半胱氨酸和胱氨酸间则可以互变。苯丙氨酸能满足酪氨酸的需要, 因为它能转化为酪氨酸, 但酪氨酸不能转化为苯丙氨酸。由于上述关系,在考虑必需氨基酸的需要时, 可将蛋氨酸与胱氨酸、苯丙氨酸与酪氨酸合并计算。 氨基酸间的拮抗作用发生在结构相似的氨基酸间, 因为它们在吸收过程中共用同一转移系统, 存在相互竞争。最典型的具有拮抗作用的氨基酸是赖氨酸和精氨酸。饲粮中赖氨酸过量会增加精氨酸的需要量。当雏鸡饲粮中赖氨酸过量时, 添加精氨酸可缓解由于赖氨酸过量所引起的失衡现象。亮氨酸与异亮氨酸因化学结构相似, 也有拮抗作用。亮氨酸过多可降低异亮氨酸的吸收率, 使尿中异亮氨酸排出量增加。此外, 精氨酸和甘氨酸可消除由于其他氨基酸过量所造成的有害作用, 这种作用可能与它们参加尿酸的形成有关。 一、蛋白质与氨基酸的关系 一般认为,动物蛋白质的营养实质上是氨基酸的营养。只有当组成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同时存在且按需求比例供给时,动物才能有效地合成蛋白质。饲粮中缺乏任何一种氨基酸,即使其他必需氨基酸含量充足, 体蛋白质合成也不能正常进行。同样,体蛋白合成潜力越大的动物(如高瘦肉型猪),对氨基酸的需求量就越高。 畜禽饲粮中必需氨基酸的需要量取决于饲粮中的粗蛋白水平。例如, 仔猪饲粮中蛋白质含量由10%增至22%时, 饲粮赖氨酸的需要量则从0.6 % 增至1.2 % 。另一方面,饲粮粗蛋白质需要量取决于氨基酸的平衡状况。一般而言,依次平衡第一至第四限制性氨基酸后,饲粮的粗蛋白质需要量可降低2-4个百分点。 二、氨基酸间的相互关系 组成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在机体代谢过程中, 亦存在协同、转化、替代和拮抗等关系。 蛋氨酸可转化为胱氨酸,也可能转化为半胱氨酸, 但其逆反应均不能进行。因此, 蛋氨酸能满足总含硫氨基酸的需要, 但是蛋氨酸本身的需要量只能由蛋氨酸满足。半胱氨酸和胱氨酸间则可以互变。苯丙氨酸能满足酪氨酸的需要, 因为它能转化为酪氨酸, 但酪氨酸不能转化为苯丙氨酸。由于上述关系,在考虑必需氨基酸的需要时, 可将蛋氨酸与胱氨酸、苯丙氨酸与酪氨酸合并计算。 氨基酸间的拮抗作用发生在结构相似的氨基酸间, 因为它们在吸收过程中共用同一转移系统, 存在相互竞争。最典型的具有拮抗作用的氨基酸是赖氨酸和精氨酸。饲粮中赖氨酸过量会增加精氨酸的需要量。当雏鸡饲粮中赖氨酸过量时, 添加精氨酸可缓解由于赖氨酸过量所引起的失衡现象。亮氨酸与异亮氨酸因化学结构相似, 也有拮抗作用。亮氨酸过多可降

技术标书(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

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招标书(2010-11-2) (NSYB 10-09) 根据工作需要,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需要购置壹套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现将技术及商务要求列举如下。 1技术要求 1)应用: 用于实验室检测,农业育种,土壤中游离氨基酸分析等科研工作 2)技术指标及性能要求: * 1. 落地式,具有更强的功能,更好的性能,更少的故障率,更快捷的维护维修2. 功能 * 2.1.1 蛋白水解标准净分析时间:≤30分钟;快速分析:≤20分钟 快速生理体液分析时间≤70分钟 * 2.1.2 保留时间重现性:≤CV0.3% (精氨酸)Arg * 2.1.3 峰面积重现性:≤CV1.0%(甘氨酸,组氨酸)Gly-His * 2.1.4 检出限:3 pmol(信噪比=2,天冬氨酸)Asp 2.2 氨基酸分析仪主机 * 2.2.1 分析柱:4.6mm × 60mm,3 μm专用离子交换树脂 2.2.2 进样泵:压力:0~ 20Mpa 流速:0.000~ 0.999mL/min (增量:0.001ml/min) 2.2.3 标配漏液传感器、在线脱气装置 2.2.4 含制冷单元的自动进样器: 进样方式:直接进样样品容器体积:1500μL 样品瓶数量:200个进样量:0.1~ 100μL * 2.2.4 反应单元:采用反应柱技术 反应柱规格:4.6mm ID × 40mm 温度设定:50~ 140℃ * 2.2.6 采用氨氮排除技术,可令结果更准确,图谱更清晰。 2.2.7柱温箱方式:半导体制冷加热温度设定:20~ 85℃ 2.2.8分光光度计:凹面衍射光栅闪跃波长:570nm,440nm (700nm参比) 2.3 数据分析管理系统

氨基酸总结

氨基酸的分类及其结构

甘氨酸:无手性C 颉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甲硫氨酸:大脂肪侧链 脯氨酸:唯一成环氨基酸,氨基酸的侧链既与α-碳原子结合又与α-氨基N-原子结合,缺少H-bond donor,无法形成α螺旋结构 苯丙氨酸:侧链有芳香环,疏水氨基酸 络氨酸:酪氨酸的芳香环有一个羟基。与其他氨基酸侧链呈化学惰性相比,酪氨酸的羟基有化学反应性,疏水性弱。 色氨酸:吲哚基团替代丙氨酸侧链的氢原子。吲哚基团有的两个环融合在一起,一个环有NH基团。有NH故疏水性弱。 丝氨酸:侧链有极性但不带电荷。侧链有羟基与脂肪链相连。亲水,其反应活性比丙氨酸和颉氨酸大得多。 苏氨酸:侧链有极性但不带电荷。侧链有羟基与脂肪链相连。亲水,其反应活性比丙氨酸和颉氨酸大得多。有第二个不对称碳原子,但蛋白质的苏氨酸只有一种构型。 天冬酰胺、谷氨酰胺:极性但不带电荷。含酰胺的极性氨基酸 半胱氨酸:极性不带电。结构上类似苏氨酸,但是用巯基替代了羟基。巯基比羟基活泼。一对巯基靠近可以形成二硫键,稳定蛋白质的结构。 赖氨酸:带电荷的氨基酸,高度亲水,侧链长,末端是氨基,在中性pH时侧链末端带正电荷。 精氨酸:带电荷,高度亲水,侧链长,末端是胍基,在中性pH时侧链末端带正电荷。 组氨酸:带电荷,高度亲水,侧链含有咪唑基,咪唑基是芳香环,也能被质子化后带正电荷。咪唑的pKa值接近于6,在中性pH附近的溶液中咪唑基既可以质子化也可以不带电荷,实际情况取决于咪唑基团所在的局部环境。组氨酸常在酶的活性中心。在酶促反应中咪唑环既可以结合质子,有可以释放质子。 天冬氨酸:酸性氨酸。常被称为天冬氨酸盐,主要是强调在生理pH溶液中侧链基团解离,因此带负电荷。在有些蛋白质中这两种氨基酸的作用是接受质子,对蛋白质功能起重要作用。 谷氨酸:酸性氨酸。常被称为谷氨酸盐,主要是强调在生理pH溶液中侧链基团解离,因此带负电荷。在有些蛋白质中这两种氨基酸的作用是接受质子,对蛋白质功能起重要作用。 天津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XJC编辑

黑松露的氨基酸组成及含量

黑松露的氨基酸组成及含量 黑松露(拉丁名为Tuber melanosporum,英文称为perigord truffle),也称块菌,是一种生长于地下的野生食用真菌,外表面凹凸不平,色泽介于深棕色与黑色之间,呈小凸起状,遍及灰色或者浅黑色与白色的纹理。因散发特殊的气味,自古便有许多人为之着迷。在欧洲通常用与顶级食材鱼子酱、鹅肝酱等并列,号称美食“三大天王”。黑松露的生长条件苛刻,产量稀少,就目前所知主要分布于阿尔卑斯山脉及喜马拉雅山脉的少数地区,故价格极其昂贵。 黑松露有着“餐桌上的钻石”的美称,现代科学研究数据显示黑松露含有丰富的蛋白质、18种氨基酸(包括人体不能合成的8种必需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多种维生素、锌、锰、铁、钙、磷、硒等必需微量元素,以及鞘脂类、脑苷脂、神经酰胺、三萜、雄性酮、腺苷、松露酸、甾醇、松露多糖、松露多肽等大量的代谢产物,具有极高的营养保健价值。 赖氨酸:促进大脑发育,是肝及胆的组成成分,能促进脂肪代谢,调节松果腺、乳腺、黄体及卵巢,防止细胞退化; 色氨酸:促进胃液及胰液的产生; 苯丙氨酸:参与消除肾及膀胱功能的损耗;蛋氨酸(甲硫氨酸):参与组成血红蛋白、组织与血清,有促进脾脏、胰脏及淋巴的功能; 苏氨酸:有转变某些氨基酸达到平衡的功能; 异亮氨酸:参与胸腺、脾脏及脑下腺的调节以及代谢;脑下腺属总司令部作用于甲状腺、性腺; 亮氨酸:作用平衡异亮氨酸; 缬氨酸:作用于黄体、乳腺及卵巢。 精氨酸:精氨酸与脱氧胆酸制成的复合制剂(明诺芬)是主治梅毒、病毒性黄疸等病的有效药物。 组氨酸:可作为生化试剂和药剂,还可用于治疗心脏病,贫血,风湿性关节炎等的药物。 人体虽能够合成精氨酸和组氨酸,但通常不能满足正常的需要,因此,又被称为半必需氨基酸或条件必需氨基酸,在幼儿生长期这两种是必需氨基酸。人体对必需氨基酸的需要量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下降,成人比婴儿显著下降。(近年很多资料和教科书将组氨酸划入成人必需氨基酸)。 黑松露含有丰富的蛋白质、18种氨基酸(包括人体不能合成的8种必需氨基酸),但是具体含量还未可知。

最经典总结-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结构及种类

考点一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及其种类(5年6考)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结构及种类 观察下列几种氨基酸的结构 (1)写出图中结构的名称 a.氨基; b.羧基。 (2)通过比较图中三种氨基酸,写出氨基酸的结构通式 (3)氨基酸的不同取决于R基的不同,图中三种氨基酸的R基依次为 (4)氨基酸的种类:约20种 ■助学巧记 巧记“8种必需氨基酸” 甲(甲硫氨酸)来(赖氨酸)写(缬氨酸)一(异亮氨酸)本(苯丙氨酸)亮(亮氨酸)色(色氨酸)书(苏氨酸) 注:评价蛋白质食品营养价值主要依据其必需氨基酸的种类和含量。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与结构 1.(海南卷)关于生物体内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分子量最大的氨基酸是甘氨酸 B.有些氨基酸不能在人体细胞中合成 C.氨基酸分子之间通过脱水缩合形成肽键 D.不同氨基酸之间的差异是由R基引起的 解析甘氨酸应是分子量最小的氨基酸,它的R基是最简单的氢。 答案 A 2.下图为氨基酸分子的结构通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结构④在生物体内约有20种 B.氨基酸脱水缩合产生水,水中的氢来自于②和③ C.结构④中含有的氨基或羧基全部都参与脱水缩合 D.生物体内n个氨基酸形成一条多肽链需要n种密码子 解析①为氨基,③为羧基,④为侧链基团(R基)。构成人体氨基酸的种类约有20种,A正确;脱水缩合形成水,水中氢来自①③,B错误;R基中的氨基或羧基不参与脱水缩合,C错误;生物体内n个氨基酸形成一条多肽链需要n个密码子而不是需要n种密码子,D错误。 答案 A 解答本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如下图所示

找出氨基酸的共同体,即图中“不变部分”(连接在同一碳原子上的—NH2、—COOH和—H),剩下的部分即为R基。倘若找不到上述“不变部分”,则不属于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

食品营养学_练习题_第六章蛋白质和氨基酸

第六章蛋白质和氨基酸 一、填空 1、除8种必需氨基酸外,还有组氨酸是婴幼儿不可缺少的氨基酸。 2、营养学上,主要从蛋白质含量、被消化吸收程度和被人体利用程度三方面来全面评价食品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3、谷类食品中主要缺少的必需氨基酸是赖氨酸。 4、最好的植物性优质蛋白质是大豆蛋白。 5、谷类食品含蛋白质7.5-15% 。 6、牛奶中的蛋白质主要是酪蛋白。 7、人奶中的蛋白质主要为乳清蛋白。 8、蛋白质和能量同时严重缺乏的后果可产生干瘦性营养不良。 9、蛋白质与糖类的反应是蛋白质或氨基酸分子中的氨基与还原糖的羰基之间的反应,称为羰氨反应,该反应主要损害的氨基酸是赖氨酸,蛋白质消化性和营养价值也因此下降。 10、谷类蛋白质营养价值较低的主要原因是优质蛋白质含量较低。 11、蛋白质净利用率表达为消化率*生物价。 12、氮平衡是指摄入氮和排出氮的差值。 二、选择 1、膳食蛋白质中非必需氨基酸A具有节约蛋氨酸的作用。 A.半胱氨酸 B.酪氨酸 C.精氨酸 D.丝氨酸 2、婴幼儿和青少年的蛋白质代谢状况应维持D。 A.氮平衡 B. 负氮平衡 C.排出足够的尿素氮 D.正氮平衡 3、膳食蛋白质中非必需氨基酸B具有节约苯丙氨酸的作用。 A.半胱氨酸 B.酪氨酸 C.丙氨酸 D.丝氨酸 4、大豆中的蛋白质含量是D。 A.15%-20% B.50%-60% C.10%-15% D.35%-40% 5、谷类食物中哪种氨基酸含量比较低? B A.色氨酸 B.赖氨酸 C.组氨酸 D.蛋氨酸 6、合理膳食中蛋白质供给量占膳食总能量的适宜比例是B。 A. 8% B. 12% C.20% D.30% 7、在膳食质量评价内容中,优质蛋白质占总蛋白质摄入量的百分比应为D。 A. 15% B. 20% C.25% D.30% 8、以下含蛋白质相对较丰富的蔬菜是B。 A. 木耳菜 B. 香菇 C. 菠菜 D. 萝卜 9、评价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的公式×100表示的是D。 A.蛋白质的消化率 B.蛋白质的功效比值 C.蛋白质的净利用率 D.蛋白质的生物价 10、限制氨基酸是指D。

氨基酸作为手性源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氨基酸作为手性源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8-12-24T17:14:00.55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32期作者:吴法浩 [导读] 摘要:手性氨基醇是一类重要的具有光学活性的手性化合物。 南京红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南京 210000 摘要:手性氨基醇是一类重要的具有光学活性的手性化合物。由于氨基醇分子中具有良好配位能力的N原子和O原子,可与多种元素形成络合物,是合成手性催化剂或配体及某些手性化合物的重要手性源,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精细化工、材料、医药、生物学等有机合成和药物中,如苏氨醇、丙胺醇、苯丙氨醇等已被应用于多肽类药物和喹诺酮类手性药物中。手性氨基醇具有很高的立体选择性和催化效率,最成功的是广泛应用于醛的催化不对称烷基化、芳基化以及不对称迈克尔加成等一系列反应中。因此,研究手性氨基醇的合成,具有很强的实际应用价值。 关键词:氨基酸;手性源;有机合成;应用 1手性氨基酸与手性氨基酸药物中间体的合成及应用 手性氨基酸是合成多肽和内酰胺类抗生素等药物的重要原料,其在药物合成、食品添加剂、新材料合成和精细化学品的开发等方面都有巨大的应用前景。为此,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的王立新等人在手性氨基酸及手性氨基酸合成方面做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如用固定化青霉素酶(PGA)法制备了一系列非天然手性-氨基酸;创立了高质量医药级-L-缬氨酸的固定化酶法制备新技术;抗丙肝药物特拉匹韦及伯克匹韦、抗艾药物阿扎那韦共性中间体的合成;新型抗血小板药物替卡格雷-氯吡咯雷的合成;喹诺酮抗菌药超级沙星-西他沙星的合成;“重磅炸弹”级抗糖新药—西他列汀系列药物的合成及技术开发;GABA类药物的合成;高效低毒农药L-草铵膦和DL-草铵膦的生物催化及有机合成共性关键技术开发等等[7]。该系列研究将在医药、农药、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的研究中得到应用。 2氨基酸作为手性源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2.1结晶拆分 结晶法具有操作简单、产品纯度高、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的优点,缺点是适用于结晶拆分的化合物较少。过去认为,适合于结晶拆分的化合物应为外消旋混合物(conglomerate),而外消旋混合物在所有晶体外消旋体中仅占5%~10%。但优先富集现象的发现,打破了这一传统观念。结晶拆分不依靠外来手性源,通过外消旋体自发结晶实现拆分,包括机械拆分外消旋混合物、优先结晶、优先富集、结晶诱导的去外消旋化和消磨诱导的去外消旋化等。其中结晶与手性位点外消旋化的结合,利于提升拆分效率、节约生产成本,相信会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2.1.1优先结晶 优先结晶(即为晶种法)是向外消旋混合物的过饱和溶液中加入单一对映体的晶种,诱导该对映体优先结晶析出,实现拆分。该方法的优点是不需要加入外源手性拆分剂,易于实现规模化生产。优先结晶拆分的前提条件是底物具备外消旋混合物的性质,即同手性作用大于异手性作用。因此,若要选择优先结晶拆分方法,应首先研究底物的理化性质(熔点、溶解度、晶型等),判断是否属于外消旋混合物。 2.1.2优先富集 优先富集是具有外消旋化合物性质的非外消旋体在过饱和溶液中动力学析晶,形成亚稳态晶体,在向热力学稳定的晶型转化的过程中,部分位于不规则排列区域的晶体溶于母液,使母液具有较高的ee值。优先富集应满足以下要求:①单一立体异构体的溶解度远大于外消旋体的溶解度;②结晶过程中发生固?固多晶型转化;③多晶型转化前后具有不同的晶体结构;④在晶型转化过程中产生不规则晶体;⑤热力学稳定的非外消旋晶体能够保留结晶过程中发生的对称性破缺的痕迹。 2.2化学拆分 化学拆分是利用手性拆分剂将外消旋体拆分为单一光学异构体的拆分方法。手性拆分剂可通过与外消旋体形成盐键得到非对映异构盐,根据溶解度等理化性质的差异,采用结晶方法实现拆分。当外消旋体无可离子化的基团时,手性拆分剂可通过氢键与外消旋体形成非对映异构共晶,再根据理化性质差异实现拆分;或仅与某一对映体形成单一的共晶而实现拆分。包结拆分则是利用手性拆分剂(主体)形成具有手性空穴的笼状结构,主要通过氢键作用选择性包结某一对映体(客体)。Dutch拆分和溶剂诱导的手性开关拆分则是对非对映异构体盐结晶和共晶拆分方法的完善和发展。化学拆分扩大了通过结晶方式拆分的底物范围,使该方法的应用范围更广。 2.3尼莫地平的光学活性 尼莫地平是一种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其活性名为2,6-二甲基-4-(3-硝基苯基)-1,4-二氢-3,5-吡啶二甲酸-2-甲氧基乙基酯异丙基酯,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脑血管痉挛引起的缺血性神经损伤以及老年脑功能障碍和突发性耳聋等,研究表明,尼莫地平有两种晶形,晶形A 的空间群为P212121,晶形B为P21/C,前者是外消旋体,后者为消旋体。但关于其手性来源尚有争议。目前,国内制药企业生产的尼莫地平原料均为晶型B,但在制剂中两种晶型都有。生物学研究表明,不同来源尼莫地平药品在临床有效性上存在显著差异,这表明药物制剂的晶型种类不同可能影响药物的临床疗效。为此,山西大学的王越奎等人在第一性原理的基础上对尼莫地平分析溶液中的可能构象进行了模拟,并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FT)方法,重点分析了其构象变化对光学活性的影响,这不仅对深入了解其光学活性的起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实验上改进实验条件,提高晶体质量等也具有一定参考价值。该研究将在医药学、结晶学、立体化学及有机分析等领域得到应用。 2.4新型手性金属配合物的设计合成 手性金属有机框架不仅具有丰富多变的空间结构,而且在不对称性催化、吸附、磁性、非线性光学、荧光等众多领域有着潜在的应用价值。手性氨基酸及其衍生物同时含有丰富的N、O配位原子,同时具有特殊的生理功能,从而表现出很大的灵活性和良好的络合性能,是合成金属有机框架的良好配体。在这当中主要用N-对苯甲酰-L-谷氨酸在常温下合成了一种新的钴配合物[Co(bzglu)(bpe) (H2O)]?H2O。其结构表征证明该配合物属三斜晶系,再通过氢键的相互作用,形成了三维超分子结构。该研究将在不对称催化、吸附、磁性及光电材料等领域得到应用。 2.5N-苯甲酰-L-谷氨酸手性银超分子配位聚合物 近年来,设计并合成手性超分子配位聚合物已成为超分子金属有机合成的一个热点,这不仅是因为它们已彰显出其迷人的结构变样性,而且在荧光、磁性、不对称催化、对称性选择分离等方面有着特殊的功能,而且在非线性光学方面也彰显出潜在的应用价值。为此,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分子量、功能和作用(一) 序号分类名称 缩写及 分子量 生理功能 必需氨基酸 1 赖氨酸Lys 146.13 促进大脑发育,是肝及胆的组成成分,能促进脂肪代谢,调节松果腺、乳腺、黄体及卵巢,防止细胞退化; 2 蛋氨酸 (甲硫氨酸) Met 149.15 参与组成血红蛋白、组织与血清,有促进脾脏、胰脏及淋巴的功能; 3 色氨酸 Trp 204.11 促进胃液及胰液的产生; 4 苯丙氨酸 Phe 165.09 参与消除肾及膀胱功能的损耗; 5 苏氨酸 Thr 119.18 有转变某些氨基酸达到平衡的功能; 6 异亮氨酸 Ile 131.11 参与胸腺、脾脏及脑下腺的调节以及代谢;脑下腺属总司令部作用于甲状腺、性腺; 7 亮氨酸Leu 131.11 作用平衡异亮氨酸; 8 缬氨酸 Val 117.09 作用于黄体、乳腺及卵巢; 指人体(或其它脊椎动物)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远不适应机体的需要,必需由食物蛋白供给,这些氨基酸称为必需氨基酸。成人必需氨基酸的需要量约为蛋白质需要量的20%~37%。 条件必需氨基酸 9 精氨酸Arg 174.4 它能促使氨转变成为尿素,从而降低血氨含量。它也是精子蛋白的主要成分,有促进精子生成,提供精子运动 能量的作用。 10 组氨酸 His 155.09 在组氨酸脱羧酶的作用下,组氨酸脱羧形成组胺。组胺具有很强的血管舒张作用,并与多种变态反应及发炎有 关。

人体虽能够合成,但通常不能满足正常的需要,因此,又被称为半必需氨基酸或条件必需氨基酸,在幼儿生长期这两种是必需氨基酸。人体对必需氨基酸的需要量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下降,成人比婴儿显著下降。(近年很多资料和教科书将组氨酸划入成人必需氨基酸)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分子量、功能和作用(二) 序号分类名称 分子量及缩 写 生理功能和作用 非必需氨基酸 11 丙氨酸Ala 89.06 预防肾结石、协助葡萄糖的代谢,有助缓和低血糖,改善身体能量。 12 脯氨酸Pro 115.08 脯氨酸是身体生产胶原蛋白和软骨所需的氨基酸。它保持肌肉和关节灵活,并有减少紫外线暴露和正常老化造 成皮肤下垂和起皱的作用。 13 甘氨酸Gly 75.05 在中枢神经系统,尤其是在脊椎里,甘氨酸是一个抑制性神经递质。 14 丝氨酸Ser 105.06 是脑等组织中的丝氨酸磷脂的组成部分,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浓度,防治高血压 15 半胱氨酸Cys 121.12 异物侵入时可强化生物体自身的防卫能力、调整生物体的防御机构。 16 酪氨酸 Tyr 181.09 是酪氨酸酶单酚酶功能的催化底物,是最终形成优黑素和褐黑素的主要原料。 17 天冬酰胺Asn 132.6 天冬酰胺有帮助神经系统维持适当情绪的作用,有时还有助于预防对声音和触觉的过度敏感,还有助于抵御疲 劳。 18 谷氨酰胺Gln 146.08 平衡体内氨的含量,谷酰胺的作用还包括建立免疫系统,加强大脑健康和消化功能 19 天冬氨酸Asp 133.6 它可作为K+、Mg+离子的载体向心肌输送电解质,从而改善心肌收缩功能,同时降低氧消耗,在冠状动脉循环 障碍缺氧时,对心肌有保护作用。它参与鸟氨酸循环,促进氧和二氧化碳生成尿素,降低血液中氮和二氧化碳 的量,增强肝脏功能,消除疲劳。 20 谷氨酸 Glu 147.08 参与脑的蛋白和塘代谢,促进氧化,改善中枢神经活动,有维持和促进脑细 胞功能的作用,促进智力的增加 指人(或其它脊椎动物)自己能由简单的前体合成,不需要从食物中获得的氨基酸。 备注:以上简单阐述了各种氨基酸在体内发挥的生理作用,没有阐述其药理和保健作用。以上分类是从营养学角度区分。

《氨基酸测定》

《氨基酸测定》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食物中氨基酸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食物中的天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谷氨酸、脯氨酸、甘氨酸、丙氨酸、缬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组氨酸、赖氨酸和精氨酸等十六种氨基酸的测定。其最低检出限为10pmol。 本标准不适用于蛋白质含量低的水果、蔬菜、饮料和淀粉类食物的氨基酸测定。 2 原理 食物蛋白质经盐酸水解成为游离氨基酸,经氨基酸分析仪的离子交换柱分离后,与茚三酮溶液产生颜色反应,再通过分光光度计比色测定氨基酸含量。 3 试剂 全部试剂除注明外均为分析纯,实验用水为去离子水。 3.1 浓盐酸:优级纯。 3.2 6mol/L盐酸∶浓盐酸(3.1)与水1∶1混合而成。 3.3 苯酚:须重蒸馏。 3.4 混合氨基酸标准液(仪器制造公司出售):0.00250mol/L。 3.5 缓冲液 3.5.1 pH2.2的柠檬酸钠缓冲液:称取19.6g柠檬酸钠(Na 3C 6 H 5 O 7 ·2H 2 O)和 16.5mL浓盐酸加水稀释到1000mL,用浓盐酸或50%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2.2。 3.5.2 pH3.3的柠檬酸钠缓冲液:称取19.6g柠檬酸钠和12mL浓盐酸加水稀释到1000mL,用浓盐酸或50%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3.3。 3.5.3 pH 4.0的柠檬酸钠缓冲液:称取19.6g柠檬酸钠和9mL浓盐酸加水 稀释到1000mL,用浓盐酸或50%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4.0。 3.5.4 pH6.4的柠檬酸钠缓冲液:称取19.6g柠檬酸钠和46.8g氯化钠(优级纯)加水稀释到1000mL,用浓盐酸或50%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6.4。 3.6 茚三酮溶液 3.6.1 pH5.2的乙酸锂溶液:称取氢氧化锂(LiOH·H 2 O)168g,加入冰乙酸(优级纯)279mL,加水稀释到1000mL,用浓盐酸或50%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 至5.2。 3.6.2 茚三酮溶液:取150mL二甲基亚砜(C 2H 6 OS)和乙酸锂溶液 (3.6.1)50mL加入4g水合茚三酮(C 9H 4 O 3 ·H 2 O)和0.12g还原茚三酮(C 18 H 10 O 6 ·2H 2 O) 搅拌至完全溶解。 3.7 高纯氮气:纯度99.99%。 3.8 冷冻剂:市售食盐与冰按1∶3混合。 4 仪器和设备 4.1 真空泵。 4.2 恒温干燥箱。 4.3 水解管:耐压螺盖玻璃管或硬质玻璃管,体积20~30mL。用去离子水冲洗干净并烘干。 4.4 真空干燥器(温度可调节)。 4.5 氨基酸自动分析仪。

四种常见蛋中的氨基酸成分对比分析

四种常见蛋中的氨基酸成分对比分析 陈巧玲,郑艺梅,王兵丽,张泽宏 (闽南师范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福建漳州 363000) 摘要: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检测样品,得出土鸡蛋、鸭蛋、皮蛋、洋鸡蛋均含有17种水解氨基酸。必须氨基酸与总氨基酸比值为鸭蛋%>洋鸡蛋%>土鸡蛋%>皮蛋%,必须氨基酸与非必须氨基酸的比值为鸭蛋>洋鸡蛋>土鸡蛋>皮蛋。根据FAO/WHO 提出的理想蛋白质条件,可知这四种蛋品均属于理想蛋白质范畴。氨基酸总含量分别为土鸡蛋%>鸭蛋%>洋鸡蛋%>皮蛋%。鸭蛋、皮蛋、土鸡蛋、洋鸡蛋的第一限制氨基酸分别为苏氨酸、异亮氨酸、蛋氨酸和半胱氨酸、缬氨酸。因此根据分析结果,可以在日常饮食中根据食物的优缺点合理搭配饮食,实现营养最大化。 关键词:蛋;氨基酸;营养分析 Determination of amino acid in four kinds of eggs using amino acid analyzer CHEN Qiao-ling, ZHENG Yi-mei, Wang Bi-li, ZHANG Ze-hong (School of Biological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 MinNan Normal University,Zhangzhou 363000, Fujian 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finded out that 17 kinds of amino acid were content in the four kinds of eggs by using amino acid auto-analyzer. Essential amino acid /Total amino acid of this four kinds of eggs were duck eggs %>eggs %>farm eggs %>preserved % and the essential amino acid /nonessential amino acids of this four kinds of eggs were duck eggs >eggs >farm eggs >preserved eggs high quality?protein as their essential amino acid /Total amino acid and essential amino acid /nonessential amino acids numerical value close to the reference value of WHO/FAO model. The total content of amino acid were duck eggs % >eggs % >farm eggs % >preserved eggs %. The first limiting amino acids of duck eggs\ preserved eggs\ farm eggs\ eggs were threonine\ isoleucine\ methionine& cysteine\ valine.

蛋白质中氨基酸数

蛋白质中氨基酸数、氨基数、羧基数、肽链数、肽键数、脱水数、分子量等各因素之间的数量关系是高考的必考点,为生物计算题型的命题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因此,对蛋白质中有关数量的计算题应重点关注。现对此归类如下: 题型1 有关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在解答这类问题时,必须明确的基本关系式是: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数×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脱水数×18(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例1】组成生物体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8,一条含有100个肽键的多肽链的分子量为多少 【解析】本题中含有100个肽键的多肽链中氨基酸数为:100+1=101,肽键数为100,脱水数也为100,则依上述关系式,蛋白质分子量=101×128-100×18=11128。 题型2 有关蛋白质中氨基酸数、肽链数、肽键数、脱水数的计算在解答这类问题时,必须明确的基本知识是蛋白质中氨基酸数、肽链数、肽键数、脱水数的数量关系。基本关系式有: n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一条多肽链,则肽键数=(n-1)个; n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m条多肽链,则肽键数=(n-m)个; 无论蛋白质中有多少条肽链,始终有:脱水数=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 【例2】若某蛋白质的分子量为11935,在合成这个蛋白质分子的过程中脱水量为1908,假设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127,则组成该蛋白质分子的肽链有() 条 B. 2条 条条 【答案】C

【解析】据脱水量,可求出脱水数=1908÷18=106,形成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分子质量之和=11935+1908=13843,则氨基酸总数=13843÷127=109,所以肽链数=氨基酸数脱水数=109-106=3。 变式:现有一分子式为C63H103O45N17S2的多肽化合物,已知形成该化合物的氨基酸中有一个含2个氨基,另一个含3个氨基,则该多肽化合物水解时最多消耗多少个水分子 【解析】本题首先要搞清楚,多肽水解消耗水分子数=多肽形成时生成水分子数;其次,要知道,要使形成多肽时生成的水分子数最多,只有当氨基酸数最多和肽链数最少两个条件同时满足时才会发生。已知的2个氨基酸共有5个N原子,所以剩余的12个N原子最多可组成12个氨基酸(由于每个氨基酸分子至少含有一个-NH2),即该多肽化合物最多可由14个氨基酸形成;肽链数最少即为1条,所以该化合物水解时最多消耗水分子数=14-1=13。答案:13. 题型3 有关蛋白质中至少含有氨基数和羧基数的计算 【例3】某蛋白质分子含有4条肽链,共有96个肽键,则此蛋白质分子中至少含有-COOH和-NH2的数目分别为( ) A. 4、100 B. 4、 4 C. 1 00、100 D. 96、96 【答案】B 【解析】以一条由n个氨基酸组成的肽链为例:在未反应前,n个氨基酸至少含有的-COOH和-NH2的数目都为n(因每个氨基酸至少含有1个-COOH和1个-NH2),由于肽链中包括(n-1)个肽键,而形成1个肽键分别消耗1个-COOH 和1个-NH2,所以共需消耗(n-1) 个-COOH和(n-1)个-NH2 ,所以至少含有的-COOH和-NH2的数目都为1,与氨基酸R基团中-COOH和-NH2 的数目无关。本题中蛋白质包含4条肽链,所以至少含有-COOH和-NH2的数目都为4。 题型4 有关蛋白质中氨基酸的种类和数量的计算

氨基酸分析原理和色谱条件

分析原理和色谱条件 一、氨基酸分析的须知: (一)样品要求:样品应有代表性,固体样品必须过60目筛;液体样品需有一定的流动性; 办固体状的样品要保证能在称量纸上不流动。对不难采集并需要我们处理的样品,常规样品一般固体样品5克左右,液体样品15ml左右;对难以收集的样品(如:酶、肽等)液体样蛋白含量应大于300μg/ml,体积不少于4ml;固体重量应不少于500μg。 (二)自己处理样品的同学和老师,应根据自己的样品状态,严格按照本室要求样品的处理方法处理样品。并讲处理好的样品在星期二下午3点前送到测试中心氨基酸分析室,处理好的样品要同时送两份(两个盛有蒸干样品的25ml小烧杯),并提供样品的蛋白质含量、称样量、定容体积、加0.02NHCl体积等有关数据。(样品处理方法见本附件)。 (三)因氨基酸分析需要柱后(或柱前)衍生,分析时间长,所以对氨基酸分析的上机浓度要求严格。请各位老师和同学无论是自己处理样品还是需要氨基酸分析室处理样品都应准确知道自己所测样品的蛋白含量(或氨基态氮含量)。如果需要本实验室处理样品时,提供的蛋白质含量的误差应控制±5%。如20%的蛋白含量,提供的数据应为(18-22)%。 (四)氨基酸分析室仪为学校所有需要氨基酸分析的同学和老师服务,为了保证仪器能长期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除了我们机台的工作人员的努力外,还需要各位同学和老师的大力合作。样品的浓度过高极易造成分离柱的污染和反应盘管爆裂(每个反应盘管3000元左右)并且测定的数据也不准确;样品的浓度过低直接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对提供的原始数据不准确的样品,在上机分析时造成仪器损坏或氨基酸峰过低由送样人员负责。因提供原始数据不准确的样品需要重新上机的样品,则需另收上机费。 (五)氨基酸的分析需要柱前或柱后衍生,衍生化试剂对分析结果会有一定的影响,对需要做影响因素分析的样品,应妥善保管好不同时间采集样品,待样品收集全后,一起处理、一起做。这样更有利于对实验结果的分析。 (六)每做一个样品的氨基酸全分析(17种氨基酸),对仪器都是一次的严重的磨损。为了使仪器能更好地为大家服务,请各位老师和同学根据自己的科研、论文的实际需

18种氨基酸分析方法

1) 天平一台(精度0.1mg)2) 恒温水浴锅一台3) 容量瓶 4) 试管(1.5×15cm或1.5×10cm)5) 微量进样器(5μL或10μL)一支 6) 微量可调移液枪(1000μL,200μL)一支、吸头多个。7) 旋涡混匀器一台 8) HPLC系统及氨基酸分析专用柱(4.6×250mm 5μm) 一. 仪器及试剂 二. 流动相的配制 三. 衍生化反应 1. 对照品溶液浓度值 18种氨基酸分析方法 仪 器: 流动相 A:0.1mol/L醋酸钠溶液(pH 6.5):乙睛=93.0:7.0 流动相 B:水:乙腈=20.0:80.0 配制方法:准确量取水200mL和乙腈800mL,混合均匀,抽滤过0.22μm滤膜1) 超纯水(≥18MΩ·cm)2) 乙腈(HPLC级)3) 三水合醋酸钠(分析纯)4) 冰醋酸(分析纯) 5) 衍生试剂A和衍生试剂B溶液,至于冰箱保存(衍生试剂包对身体有害,用时请做好防护措施)6) 正己烷(HPLC级) 7) 0.1mol/L盐酸溶液:量取9.0mL浓盐酸,加去离子水稀释至1000mL。 8) 正亮氨酸内标溶液:称取正亮氨酸约10mg,加0.1mol/L 盐酸溶液 10mL溶解,混匀。 试 剂: 配制方法:准确称取三水合醋酸钠13.6g于1000mL水中,搅拌均匀,使之溶解,用冰醋酸或氢氧化钠溶液调pH值至6.50;准确量取配制好的三 水合醋酸钠溶液930mL和乙腈70mL,混合均匀,抽滤过0.22μm滤膜。。

月旭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官网:https://www.doczj.com/doc/1413788124.html, 服务热线:400-808-6760 2. 注意事项: 1)进样分析:先进对照品溶液,后进供试品溶液;2)缓冲溶液,隔天需重新配制;3)防止缓冲盐析出。 5)运行一次空白梯度; 6)进样分析;7) 分析完成后: I)用乙腈:水=20:80代替流动相A ,进水样(清洗自动进样器), 进行梯度洗脱; II)换90%乙腈冲洗色谱柱40min以上。 波 长:254nm 进样量:10μL min 51015202530100 80 60 40 20 12 3 45 6 78 9 10 11 12 14 13 1516 17 18 19 色谱图:

氨基酸含量测定

茚三酮比色测定氨基酸含量 一、实验原理 氨基酸在碱性溶液中能与茚三酮作用,生成蓝紫色或黄色化合物(除脯氨酸外均有此反应),可用吸光光度法测定。生成的蓝紫色或黄色化合物颜色深浅与氨基酸含量成正比,其最大吸收波长分别为570nm或350nm,故据此可以测定 样品中氨基酸含量。 二、实验试剂 (1) 1.2%茚三酮溶液:称取茚三酮1g于盛有35mL热水的烧杯中使其溶解,加入40mg氯化亚锡(Sn。2?出0),搅拌过滤(作防腐剂)。滤液置冷暗处过夜,加水至50mL,摇匀备用。 (2)pH 8.04磷酸缓冲液: I、准确称取磷酸二氢钾(KH2PO4)4.5350g于烧杯中,用少量蒸馏水溶解后,定量转入500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备用。 U、准确称取磷酸氢二钠(Na2HPO4)11.9380g于烧杯中,用少量蒸馏水溶 解后,定量转入500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到标线,摇匀备用。 川、取上述配好的磷酸二氢钾溶液10.0mL与190mL磷酸氢二钠溶液混合均 匀即为pH8.04的磷酸缓冲溶液。 (3)氨基酸标准溶液:准确称取干燥的氨基酸(如异亮氨酸)0.2000g于烧杯中,先用少量水溶解后,定量转入100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到标线,摇匀,准确吸取此液10.0mL于100mL容量瓶中,加水到标线,摇匀,此为200卩g/mL 氨基酸标准溶液。 三、实验方法及步骤 ( 1 )标准曲线绘制 准确吸取200卩g/mL的氨基酸标准溶液0.0、0.5、1.0、1.5、2.0、2.5、3.0mL (相当于0、100、200、300、400、500、600卩g氨基酸),分别置于25mL容 量瓶或比色管中,各加水补充至容积为 4.0mL,然后加入茚三酮溶液(20g/L) 和磷酸盐缓冲溶液(pH为8.04)各1mL,混合均匀,于90C水浴上加热至显色恒 定为止(该加热过程至少需要25 分钟),取出迅速冷至室温,加水至标线,摇匀。静置15min后,若生成蓝紫色化合物,在570nm波长下,以试剂空白为

蛋白质与氨基酸的关系教案资料

精品文档 一、蛋白质与氨基酸的关系 一般认为,动物蛋白质的营养实质上是氨基酸的营养。只有当组成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同时存在且按需求比例供给时,动物才能有效地合成蛋白质。饲粮中缺乏任何一种氨基酸,即使其他必需氨基酸含量充足, 体蛋白质合成也不能正常进行。同样,体蛋白合成潜力越大的动物(如高瘦肉型猪),对氨基酸的需求量就越高。 畜禽饲粮中必需氨基酸的需要量取决于饲粮中的粗蛋白水平。例如, 仔猪饲粮中蛋白质含量由10%增至22%时, 饲粮赖氨酸的需要量则从0.6 % 增至1.2 % 。另一方面,饲粮粗蛋白质需要量取决于氨基酸的平衡状况。一般而言,依次平衡第一至第四限制性氨基酸后,饲粮的粗蛋白质需要量可降低2-4个百分点。 二、氨基酸间的相互关系 组成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在机体代谢过程中, 亦存在协同、转化、替代和拮抗等关系。 蛋氨酸可转化为胱氨酸,也可能转化为半胱氨酸, 但其逆反应均不能进行。因此, 蛋氨酸能满足总含硫氨基酸的需要, 但是蛋氨酸本身的需要量只能由蛋氨酸满足。半胱氨酸和胱氨酸间则可以互变。苯丙氨酸能满足酪氨酸的需要, 因为它能转化为酪氨酸, 但酪氨酸不能转化为苯丙氨酸。由于上述关系,在考虑必需氨基酸的需要时, 可将蛋氨酸与胱氨酸、苯丙氨酸与酪氨酸合并计算。 氨基酸间的拮抗作用发生在结构相似的氨基酸间, 因为它们在吸收过程中共用同一转移系统, 存在相互竞争。最典型的具有拮抗作用的氨基酸是赖氨酸和精氨酸。饲粮中赖氨酸过量会增加精氨酸的需要量。当雏鸡饲粮中赖氨酸过量时, 添加精氨酸可缓解由于赖氨酸过量所引起的失衡现象。亮氨酸与异亮氨酸因化学结构相似, 也有拮抗作用。亮氨酸过多可降低异亮氨酸的吸收率, 使尿中异亮氨酸排出量增加。此外, 精氨酸和甘氨酸可消除由于其他氨基酸过量所造成的有害作用, 这种作用可能与它们参加尿酸的形成有关。 一、蛋白质与氨基酸的关系 一般认为,动物蛋白质的营养实质上是氨基酸的营养。只有当组成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同时存在且按需求比例供给时,动物才能有效地合成蛋白质。饲粮中缺乏任何一种氨基酸,即使其他必需氨基酸含量充足, 体蛋白质合成也不能正常进行。同样,体蛋白合成潜力越大的动物(如高瘦肉型猪),对氨基酸的需求量就越高。 畜禽饲粮中必需氨基酸的需要量取决于饲粮中的粗蛋白水平。例如, 仔猪饲粮中蛋白质含量由10%增至22%时, 饲粮赖氨酸的需要量则从0.6 % 增至1.2 % 。另一方面,饲粮粗蛋白质需要量取决于氨基酸的平衡状况。一般而言,依次平衡第一至第四限制性氨基酸后,饲粮的粗蛋白质需要量可降低2-4个百分点。 二、氨基酸间的相互关系 组成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在机体代谢过程中, 亦存在协同、转化、替代和拮抗等关系。 蛋氨酸可转化为胱氨酸,也可能转化为半胱氨酸, 但其逆反应均不能进行。因此, 蛋氨酸能满足总含硫氨基酸的需要, 但是蛋氨酸本身的需要量只能由蛋氨酸满足。半胱氨酸和胱氨酸间则可以互变。苯丙氨酸能满足酪氨酸的需要, 因为它能转化为酪氨酸, 但酪氨酸不能转化为苯丙氨酸。由于上述关系,在考虑必需氨基酸的需要时, 可将蛋氨酸与胱氨酸、苯丙氨酸与酪氨酸合并计算。 氨基酸间的拮抗作用发生在结构相似的氨基酸间, 因为它们在吸收过程中共用同一转移系统, 存在相互竞争。最典型的具有拮抗作用的氨基酸是赖氨酸和精氨酸。饲粮中赖氨酸过量会增加精氨酸的需要量。当雏鸡饲粮中赖氨酸过量时, 添加精氨酸可缓解由于赖氨酸过量所引起的失衡现象。亮氨酸与异亮氨酸因化学结构相似, 也有拮抗作用。亮氨酸过多可降 精品文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