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经验论哲学
- 格式:ppt
- 大小:703.50 KB
- 文档页数:31
英国经验论哲学发展的内在逻辑及其贡献与局限作者:车其磊摘自:《凉山社会科学》内容提要:近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极大生长,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英国宽松的宗教信仰氛围,古代经验主义传统的影响等多方面因素的结合,最终导致了17世纪英国经验论哲学的产生.它的产生发展又反作用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指导自然科学的迅猛发展,并为以后彻底的科学的认识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英国经验论哲学作为一种具有近代特点的认识论观点,经历了从弗兰西斯*培根经由霍布斯到洛克的早期发展和从贝克莱到休谟的晚期发展.在这个发展过程中,经验论的认识原则和思想观点不断得到强化和系统化,同时他自身的内在矛盾也日益暴露,最终使其走进了一条"死胡同"。
关键词:经验论感性经验实体科学归纳法经院哲学演绎法整个英国经验论哲学的发展,表现为一种坚定不移地向着其逻辑彻底性迈进的历程,然而这种逻辑上的彻底性恰恰成为经验论哲学的坟墓。
关于经验论哲学的内在发展逻辑,可以从四个方面去探讨,即关于认识的来源问题的演变发展,关于感性与理性的关系问题的演变发展,关于实体问题的演变发展,关于方法论问题的演变发展。
一.关于认识的来源问题的演变发展。
第一阶段:经验论者在认识的来源问题上各自提出基本的论点,并作了初步分析,但还没有作出系统地论述。
作为近代西方经验论哲学的创始者弗兰西斯*培根就明确提出关于知识来自感性经验的基本原理。
他认为人们要正确认识自然事物,从自然事物中获得真理性的知识,就必须以感觉经验为根据。
他说:“人们若非想着发狂,一切自然的知识都应当求之于感官。
”培根指出一切知识都只能来源于感觉经验和自然事实,特别强调感觉经验在认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与培根一样,霍布斯也承认一切知识都来源于感觉经验,他说:“知识的开端乃是感觉和想像中的影像”,“如果现象是我们借以认识一切别的事物的原则,我们就必须承认感觉是我们借以认识这些原则的原则,承认我们的一切都是从感觉获得的’。
培根霍布斯作为经验论者在认识的来源问题上各自提出了基本的论点并作了初步的分析,但是还没有作出系统的论述。
约翰·洛克:英国近代著名的唯物主义经验论哲学家,也是一位在政治学、经济学、宗教学、教育学等方面有重要影响的思想家。
洛克于1632年8月出生在英国萨莫塞特郡的林格通的一个乡村律师家庭,其父是一位清教徒,拥护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647年洛克获得威斯敏斯特奖学金进入该著名学校学习,1652年进入牛津大学基督堂学院,并于1658年获得硕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
从1657年起,他开始从事医学和实验科学研究,结交了当时新兴科学的许多著名学者,并且阅读了波义耳、笛卡儿、伽桑狄的著作。
1665年,洛克离开牛津大学,作为驻外使馆的秘书到德、法等国工作两年。
回国后,洛克步入英国政界。
从政之余,洛克开始研究哲学问题。
1690年洛克发表了他花20年时间写成的著作《人类理解论》。
此外,其主要代表作还有:《论宗教宽容》(1689年)、《政府论两篇》(1690年)、《基督教的合理性》(1695年)等。
在认识论上,洛克系统论证了培根、霍布斯的唯物主义经验主义原则,认为一切知识来源于经验,无论在思辨领域,还是在道德实践领域,都不存在作为知识源泉和基础的天赋观念。
在《人类理解论》中,洛克探讨了“人类知识的起源、可靠性和范围,以及信仰的、意见的和同意的各种根据和程度”,即人类知识的起源、性质、范围和人类的认识能力问题。
他认为人的心灵原本是一块“白板”,没有任何标记和特征,因此没有任何天赋观念,一切认识都是从经验中产生的,凡是存在于理智中的,没有不是存在于感觉中的。
我们的全部知识是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知识归根到底都源于经验。
洛克还区分了简单观念和复杂观念,认为简单观念来自于感觉或者反思,而复杂观念是由简单观念构成的,来源于我们的心智对于简单观念的加工。
对于洛克对唯物主义经验论的贡献,马克思曾经指出:“霍布斯把培根的学说系统化了,但他没有更详尽地论证培根关于知识和观念起源于感性世界的基本原则。
洛克在他论人类理性的起源的著作中,论证了培根和霍布斯的原则。
浅谈英国经验主义方法论摘要:17世纪中叶至18世纪的英国经验主义哲学以重视感觉经验,并将感觉经验作为认识的来源的一个哲学流派。
“经验主义”以弗·培根,霍布斯、洛克、贝克莱、休谟为主要代表,他们都是英国哲学家,故也常称为“英国经验主义”。
本文介绍的是其中的三个主要代表人物:洛克、贝克莱和休谟的方法论。
关键词:白板说存在就是被感知怀疑因果关系1688年的“光荣革命”以后,英国进入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思想开明,科学昌盛,工业发达,走在世界各民族的前列。
最反映这一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哲学是17世纪中叶至18世纪的英国经验论。
经验论的立场介于思辨与常识、科学与信仰、怀疑与确定、唯心与唯物之间,我们要对它的不同代表人物的细想做具体的、细致的分析,切不可一概而论。
1.约翰·洛克(john locke,1632—1704年)1.1批判天赋观念论洛克对经验主义哲学的发展最初是从批判天赋观念说开始的。
对笛卡尔等人的“天赋观念论”原则进行了深入而详尽地批判。
洛克说:“人们单凭运用自己的自然能力,不必借助任何天赋的印象,就能够获得他们所得拥有的全部知识;他们不必这样一种原初的概念和原则,就可以得到可靠的知识。
”针对天赋观念是上帝印在人的心灵上的印迹的说法,洛克否认上帝的先验性,上帝的观念不是天赋的,而是在后天的经验中形成的。
认为天赋观念的基本依据“普遍同意”是荒谬的,认为根本没有什么是普遍同意的东西。
并且明确地确立了经验主义哲学的基本原则:凡在理智中的,无不先在感觉中。
洛克指出,天赋观念不仅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上也是有害的。
它容易被人所利用,一些独裁者往往把自己说成“天赋原则”,解除人们的思想能力,使人们放弃自己的理性和判断,盲目地信仰和追随独断的教条,受宗教和坏学说的支配。
1.2白板说和双重经验说洛克对天赋观念的批判与他的白板说是同一理论的正反两个方面:他一方面否认了知识来源于天赋观念,另一方面肯定经验是知识的惟一来源。
近代英国经验论哲学浅析20世纪的英国历史上被称为“摆脱唯心主义的黄金时代”,这是一个重要的哲学时期,以经验论哲学(also known as British empiricism)为代表的哲学学派在英国社会中激起了一股极大的热潮。
在这个时期,经验论哲学不仅大量涌现,而且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经验论哲学是英国哲学史上最古老的学派之一,它的主要贡献者包括约翰达尔文、安德鲁霍布斯、威廉李和约翰斯宾塞。
他们将主张“以经验为主”作为一个理论原则明确申明,并全面探讨了它的相关理念和原理。
这些主要的经验论派哲学家们坚持强调感觉是知识的唯一来源和依据,因此,他们把“感觉”放在最重要的地位,认为“没有感觉,就没有知识”。
达尔文在《真理的原则》一书中将这一观点提出:“一切最后的结论必须建立在感觉的基础上,而不是任何其他类型的论据。
”此外,他还主张所有理论要实践:“有效的经验学习需要大量的实践经验,并且只有实践经验才能提供有用的认识。
”霍布斯在《辩护论文》中同样坚持强调感觉的重要性:“无论经验的内容多么糟糕,它仍然是最基本的知识来源,是我们理解任何事物的唯一方法”。
经验论哲学的另一个独特的观点被称为“可以性论”,这是由它的哲学家引入的一种独特的思想,他们认为真理和可能性是有分别的,也就是说,真理可以由实践来检验,而可能性不能直接检验。
达尔文尤为重视可以性论,他认为可以性论是唯心主义的一个重要反驳,他在《真理的原则》一书中写道:“可能性以外的一切都受到限制,这是一个概念,不可能拥有比感觉更多的信念,但可以用来证明有关真理的东西。
”外,达尔文还认为,可以性论是一种合理主义,一种考虑事物间关系的方式,即“用辨别力和经验来判断事物的关系,而不是用唯心主义的强制性论证。
”另外,经验论哲学还拥有一系列关于社会教育的独特观点。
它主张社会教育要靠实践经验和社会互动进行,从而使人们从实践中获得知识,拥有形成自己的主观思想的能力。
达尔文和霍布斯都谈到了教育的重要性,他们认为实践经验可以帮助建立知识,从而成就他们的目标。
欧洲近代哲学中的经验论与唯理论关于两者合理性与局限性的分析引言:本文讨论研究的是欧洲近代哲学中英国经验论与大陆唯理论的两者的产生和主要观点,通过对两者观点的合理性与局限性的讨论揭示二者在认识世界上的本质矛盾。
对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分析对今天人们探究世界、认识世界也具有较强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
正文:一、近代经验论与唯理论的产生及其观点经验论在17到18世纪期间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其主要研究者多来英、法两国的哲学家,所以又被称为英国经验论。
以培根为代表的一批经验论者对经验论进行了系统的论证的研究,并坚定地认为其是哲学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基本原则。
培根强调“一切自然的知识都应求助于感觉”认为通过感性的认识和与现实事物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能获得知识,任何思维上的理性演绎的都是不能认识世界。
又比如,英国的霍布斯认为一切感觉都来自客观外在的刺激,即知识来源于经验。
此外,还有包括洛克和法国的伽森狄也对近代经验论的成型和发展进行了探讨和贡献。
经验论是在对自然科学的知识来源进行的探讨和研究,在与唯理论的斗争中,经历了由唯物主义经验论向唯心主义经验论,由可知论向不可知论的过渡。
前者主要认为人的经验来源于上帝和神的启示,渐渐变为了唯心主义。
后者则强调经过实际观察的经验是可靠的,存在就是被感知。
近代唯理论不像经验论那样,有着深厚的“家族底蕴”。
唯理论与启蒙运动紧密相联。
可以说是唯理论在广义上的含义即理性主义。
在古代,由于人们缺少认识自然的工具,对自然现象和事物存在着敬畏之心,经验主义大为盛行,像恩培多克勒就认为世界本源是水、火、土、气,这就是来源于经验的认识。
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更多的是通过对外在事物的总结和概括,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最直接、最简单的反映。
唯理论的产生源于近代资本主义和自然科学的产生与发展。
人们发现了自然规律,并认识到感官所接收到的信息并不一定是对的。
由此,以法国的R.笛卡尔,荷兰的B.斯宾诺莎和德国的G.W.莱布尼茨为代表的唯理论者认为自然的规律和知识是可以像几何学那样从几条清楚明白的“自明”公理,依靠人的“天赋观念”,进行细致准确,可靠的推理得到的。
近代英国经验论哲学浅析近代英国经验论哲学兴起于18世纪,是一种重新审视传统哲学原理的重要思潮。
它主要由爱德华巴特洛、罗伯特贝克和约翰拉姆西这三位伟大的思想家创立,并受到伽莫多和达尔文等学者的影响。
近代英国经验论哲学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首先,它强调人们经验的根本重要性。
我们可以从事实出发来理解事物的本质,而不是试图把它抽象到一种抽象的范畴里。
这种观点被视为经验主义。
它强调个人直觉和经验来发现真理,而不仅仅是理论和抽象概念。
其次,近代英国经验论哲学突出了科学论的重要性。
它强调获得知识的唯一方式只能通过实践和实证,而不仅仅是理论和抽象的方法。
在科学论的范畴里,它强调事实的重要性,并开创了科学技术发展的新纪元。
再次,近代英国经验论哲学对普遍的哲学原理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它强调人的感觉,感情和经验,而不是理论和抽象的方法,从而认为人类只能通过个人经验来获得知识。
它认为,只有通过经验,人们才能改变自己的思想,获得真理,从而实现个人自我发展。
最后,近代英国经验论哲学强调自由思想和个人责任。
它认为,人类应该自由思考,而不要受到社会和政治环境的影响。
它强调个人责任,以便实现积极的社会变革。
近代英国经验论哲学的几种理论对现代哲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它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哲学体系,以实证的方式进行思考,强调个人自由思想和责任。
它的思想也被采纳到其他哲学学派中,形成了一个多元的哲学框架,为现代哲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近代英国经验论哲学是一种对传统哲学原理进行重新评价和审视的重要思潮,它赋予经验主义重要的地位,提出了科学论的重要性,普遍的哲学原理也受到它的影响,强调了自由思想和个人责任,为现代哲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近代英国经验论哲学浅析“近代英国经验论”是英国近代哲学的代表性思想,它是现代哲学的主流,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也决定了当今哲学的发展方向。
本文从历史、特点、有关哲学家及其作品等方面,对近代英国经验论哲学进行浅析。
一、历史概况近代英国经验论哲学的起源,要追溯到17世纪的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一个。
他是唯物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先驱,在北欧哲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哲。
继洛克之后,18世纪的大卫休谟、18世纪末的乔治伽洛,及19世纪的约翰斯宾诺莎,都是近代英国经验论哲学发展史中重要人物。
二、特点简介近代英国经验论哲学认为,人之所以有思想,是由于他们体验过某种物质,并且建立起来的知识系统。
他们认为,事物最终的结果是由感官体验与实践判断形成的,而不是由推理推断而来的。
另外,他们还反对经典哲学,认为经过经验观察和实践性检验之后才能得到正确答案,而不是依靠概念推理,也反对原始教义。
三、有关哲学家及其作品1、约翰洛克:约翰洛克是近代英国经验论哲学的奠基人,其著作《巢穴论》是英国哲学史上的里程碑式著作,也是英国近代哲学的重要贡献。
这部作品在主张以实践性的观念和实践性的研究方法,来检验事物真实性方面,革新了人类的知识观。
2、大卫休谟:大卫休谟是第二代近代英国经验论哲学家,其著作《思想实验论》,是英国近代哲学史上重要著作,也是英国经验论哲学的正统之作。
这部作品认为,人类对事物的研究应以实践为本,整合感官体验、逻辑推理及实践检验相结合,来研究理解事物。
3、乔治伽洛:乔治伽洛是近代英国经验论哲学的最后一位发言者,也是英国近代哲学史上重要人物,出版了著名的著作《法恩斯特原理》。
这部作品认为,事物的真理最终要由受实际活动约束的感官体验及实践判断来检验,而非经过推理推断。
四、总结从以上可以看出,近代英国经验论哲学是一种以实践为基础,综合感官体验及实践检验来研究事物真理的哲学思想。
它不仅催生出了一批优秀的哲学家,还为现代哲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英国经验主义(美是感性经验)一、总体把握(关键词)近代欧洲哲学按照以理性或经验为知识的源泉或准则,而被划分为唯理论和经验论,在英国主要表现为经验论,经验论否认真理的先验性,认为一切知识来源于感官知觉和经验。
没有经验就不可能产生知识,在方法论上重视归纳法。
主要集中在十七、十八世纪。
欧洲启蒙运动的先声,英国启蒙运动的主要表现形式。
英国经验主义美学从经验主义哲学出发,抛弃了神学美学的观念,从美是上帝,过渡到美是感性经验,把审美经验和审美意识作为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提出了美感、想象和审美趣味的问题,力图从主体的生理和心理方面揭示审美意识的结构和特征,从而把握美的规律。
二、历史文化语境(问题是什么,怎么解决)15世纪末期以来,罗马教会的腐败日趋严重,出售特赦券的行为直接导致了宗教改革。
其中加尔文主义对英国影响较大:它提出信仰不是在于无知,而是在于认识,认为人人都可以从认识自己到认识上帝。
在基督教以外,西方世界也发生了深刻变革,伴随着地理大发现,资本主义发展迅猛,推动了近代科技的迅速发展。
韦达在数学、基尔伯特在电磁学以及维萨留斯和哈维在医学方面均取得了重大进展。
尤其是天文学的进步带来了人们在认识世界上的根本性变革,哥白尼、伽利略和布鲁诺对天文学的贡献从科学上推翻了罗马教会关于上帝创造世界的理论,动摇了人们对于传统观念的信仰,让人们在重新审视世界的时候,认识到理性和科学的伟大力量,这就打破了经院哲学的思辨模式,带来了哲学方法的革新。
人们开始用理性来解释自然世界和精神世界,解释社会、人类和历史,这是哲学与自然科学结合最紧密的一个时期,哲学的发展几乎与科学的发现同步。
而基督教的一些观念对哲学家仍然具有持久的影响,培根、洛克、贝克莱等都接受基督教的基本理论。
具体到英国,在十六世纪夺取海上霸权后,成为西方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日益强大的资产阶级开始要求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启蒙运动由此发生。
在十七世纪中叶,英国进行了关荣革命,建立了内阁向议会负责的代议制。
休谟主要哲学思想及其影响【摘要】休谟是18世纪英国著名的经验论哲学家、怀疑论者,是西方哲学史上最重要、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提出了以动摇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的怀疑论为特色的哲学体系,他把被理性证实的真理称之为“有关观念关系的东西”,休谟只承认感觉经验的存在,认为世界是不可知的,但他的不可知论并没有彻底否定人类认识世界的可能性,只是为人类认识划出了界限。
“印象”和“观念”是休谟哲学中比较重要的两个概念。
休谟哲学对后世起着重大的影响,特别是对现代西方哲学中各种非理性主义起着巨大影响。
【关键词】休谟生平;主要哲学思想;后世影响休谟是西方哲学史上最重要、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
与他同时代的一位著名评论家写道:“大卫·休谟是当今英国最有才智的人之一。
有些哲学家,与其说属于他们的祖国,不如说属于由他光辉所照耀着的那个世界。
休谟就像这些哲学家一样……可以被纳入用他们的智慧和作品造福于人类的少数人之列。
”一、休谟生平休谟1711年4月26日生于苏格兰的一个贵族家庭,曾经学过法律,并从事过商业活动。
1734年,休谟第一次到法国,在法国他开始研究哲学,并从事著述活动。
1763年,休谟又去法国,担任英国驻法国使馆的秘书,代理过公使。
1752年至1761年,休谟曾进行过英国史的编撰工作。
休谟的主要著作有:《人性论》、《人类理解研究》、《道德原则研究》和《宗教的自然史》等。
与约翰·洛克及乔治·贝克莱并称三大英国经验主义者。
休谟在1776年去世后被埋葬在他生前所安排的“简单的罗马式墓地”,地点位在爱丁堡卡尔顿山丘的东侧,俯瞰山坡下他位于城内的老家。
二、休谟主要哲学思想1.休谟提出了以动摇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的怀疑论为特色的哲学体系。
休谟认为全部哲学可区分为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两大部分,而科学的哲学研究法是实验和观察的方法。
自从培根以来,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已经运用这种方法建立起自然哲学的体系。
近代英国经验论哲学浅析近代英国的经验论哲学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爱默生、培根和斯宾塞。
他们把英国哲学在近代西方哲学发展史中的地位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同时也建立了一个更加成熟的英国哲学。
他们重新梳理了人们对知识的认识,对知识的判断进行了重新定位,也重新定义了真理、价值观以及其他哲学概念在英国哲学史上的地位。
爱默生认为,任何知识都是依靠个人经验才能得到的,包括科学知识。
因此,人们只能从自己的经验中汲取知识。
爱默生的经验论著名的一句话是:“只有经验是真实的,只有经验是可靠的。
”他认为,任何外部知识都是从个人经验中汲取的,因此我们只有从经验中获得知识,才能使自己的知识和看法受到更大的认可。
培根的经验论比爱默生正式些,他认为人们的经验和实验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一些事实,即“任何有关此事实的看法都是由此事实本身而言的”。
培根主张,任何认识都是有限的,人们不可能统摄一切真理,只有通过经验和实验来发现一些事实,但我们不能将这些事实看作真理,因为它们只是可能也可能不是真理。
斯宾塞的“完美经验论”被认为是现代经验论哲学的基础理论。
他认为,知识只能从实际经验中获得,它是一种先有经验,后有真理的主张。
斯宾塞认为,经验是唯一可靠的源泉,不存在任何“精神实在论”,而是要靠个人经验来发现真理,发现真理的源泉是不可靠的,因此只能靠经验来发现真理,而不是任何超越经验的东西。
以上三位英国哲学家的经验论哲学对当今哲学的影响是深远的。
他们的论点显示了知识的内涵,以及真理的意义和价值,这些论点是当今西方哲学发展的基础。
他们把哲学从一种神秘的、抽象的思想框架改变为一种具体、实在的、基于经验和实验的思想活动,这种思想活动也是二十一世纪科学哲学发展的基础。
英国的经验论哲学可以说是一种理性的哲学,它把哲学的探索更多地停留在人们的实际经验上,努力解决实际问题。
它不像先前那样强调哲学的理论探索,而是将更多精力放在实用主义和实证研究上。
因此,它是一种更加科学的、可靠的哲学,也是近代哲学发展的重要基石。
简述近代英国经验主义发展及对哲学发展的影响经验主义的基本原则是认识来源于感觉经验,与唯物主义的物质世界在感觉之外的客观性存在矛盾;以下是小编J.L为大家分享的关于近代英国经验主义发展及对发展的影响之论文范文。
一、近代经验主义的概念以及特征(一)经验主义的概念从认识领域说起,经验是指人类对客观存在的外在表象以及其中的内在本质,进行大脑思维感知和理解,这是一种不同于理性认知的感性认知。
在哲学科学发展的同时,由于自然科学的进步,进而出现了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
经验主义所宣传的主要观点就是经验是人类获取知识的唯一来源,任何知识都必须依靠人类的经验感知。
(二)经验主义的特征一是客观性。
经验主义者认为知识是从经验而来,这些经验都是客观存在的,例如:看到湖边的天鹅是白的,这个例子中天鹅是白的是从经验中认识得出的。
二是知识增长性。
知识是从经验而来,随着经验的增长,人们的认识和知识也在增长。
例如:鄱阳湖边的天鹅是白的,洞庭湖旁边的天鹅是白的,可以得出鄱阳湖和洞庭湖旁边的天鹅都是白的。
它有知识的增长性。
三是非普遍性。
经验是局限的,永远不可能达到普遍性。
如上边这个例子,虽然能得出很多地方的天鹅都是白的,但是不能肯定所有的天鹅都是白的,因为我们的经验有限的。
二、近代英国经验主义的产生背景十七世纪初到十八世纪末,英国不断发展壮大,尤其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下,英国在自然科学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出现了弗朗西斯·培根、牛顿等伟大的自然科学家,人们迫切需要到自然科学中获取知识,推动科技进步,由于自然科学发现的原始阶段需要一些哲学方法论来指导,这样一部分人(代表人物有弗朗西斯·培根和约翰·洛克等)就开始注重试验归纳,并把这些结论绝对化,一定程度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后来的资产阶级革命,也对经验主义哲学的发展奠定历史基础[1]。
三、经验主义的代表人物简述(一)弗兰西斯·培根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1561-1626),是英国经验论的早期代表人物,近代归纳法的创始人,又是给科学研究程序进行逻辑组织化的先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