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三读地质图、求岩层产状和图切剖面图
- 格式:ppt
- 大小:698.05 KB
- 文档页数:12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构造地质学》实验报告*名:***班级:资源勘查10-1班学号: 10号指导教师:***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实习一地质图的基本知识及读水平岩层地质图一、目的和要求1、了解地质图、地质剖面图、地层柱状图的基本内容、用途、作图原理和图示规格2、掌握阅读地质图件的步骤和方法二、内容说明(一)地质图1、地质图是用规定的符号、色谱和花纹将地壳的一部或全部地质组成和地质现象,按一定比例尺缩小,概括投影到平面(地形图)上的图件。
用以推论该地区地质发展历史及矿产分布规律,指导找矿。
因此,地质图是地质工作者经常应用的图件。
2、一幅正式的地质图应该有图名、比例尺、图例、编制单位和编图人、编制时间等。
图名:常用整齐美观的大字书写,图名要表明图幅所在的地区和图的类型。
一般是根据该图幅内最有名的城镇或地名命名,如《山东省地质图》,《泰安幅地质图》。
图名常居中放置在图幅上方。
图号:是为了图件的保存、整理、查找方便起见而统一规定的。
一般都是用地形图的国际统一分幅和编号。
比例尺:用以表明该图的缩小程度和精度,比例尺的形式有三种类型:数字比例尺:如1:200000自然比例尺:即图上相当于自然界真正的水平长度。
线条(图解式)比例尺:将比例尺作成尺子状,上面注明单位长度所代表的实际长度。
图例:指图的内容简要示例,是地质图不可缺少的部分。
不同类型的地质图有不同的图例。
一般地质图图例是用各种规定的颜色和符号来表明地层的时代、岩性、地质界线、构造、产状要素和矿产等几个方面。
图例一般放在图的右边或下方(如图内有空白也可放在图框内),并按一定顺序排列。
“图例”两字应用醒目的字体注明。
地层图例自上而上或自左而右由新到老顺序排列,图例格子的大小长宽比一般为0.8:1.2,格内注明地层代号,涂上颜色,右边注明岩性,左边写地层或时代名称。
已确定时代的岩浆岩、变质岩要按时代顺序排列在地层图例中,没有确定时代的岩浆岩、变质岩按酸性程度,变质深浅依次排列地层图例之后。
实习一地质图的基本知识及读水平岩层地质图第一篇:实习一地质图的基本知识及读水平岩层地质图实习一地质图的基本知识及读水平岩层地质图一、目的要求1.明确地质图的概念,了解地质图的图式规格;2.了解阅读地质图的一般步骤和方法;3.掌握水平岩层和倾斜岩层在地质图上的表现特征。
二、说明1.地质图地质图:地质图是用规定的符号、色谱和花纹将一定区域内的地质体(如地层、岩体、地质构造单元、矿床等)和地质现象按一定的比例概括地投影到平面图(地形图)上,反映出该地区各地质体和地质现象的形态、产状、规模、时代及其分布和相互关系的一种图件。
地质图的组成部分:图名、比例尺、图例和责任表(包括制图单位或人员、编图日期的资料来源等)用以表明图幅反映实际地质情况的详细程度,有数字比例尺和线条比例尺,各有其特点。
是用各种规定的颜色和符号来表明地层、岩体的时代和性质。
凡图内表示出的地层、岩石、构造及其它地质现象就应无遗漏地有图例,图内没有的就不能上图例。
2.地质剖面图:图切剖面为了直观地反映地质图上最重要的地质构造,正规地质图常附有一幅或几幅切过图区主要构造的剖面图。
3.地层柱状图按图区所有出露地层的新老叠置关系恢复成水平状态切出的一个具代表性的柱子。
在柱子中表示出各地层单位或层位的厚度、时代及地层系统和接触关系等。
二、读地质图的一般步骤图名→比例尺→图例→责任表→地形特点(等高线、水系、山峰等)三、读水平岩层地质图太阳山地区地形地质图、凌河地形地质图和南涧镇地形地质图,判断水平岩层,并求K1层的厚度。
四、读倾斜岩层地质图(233页)“V”字形法则:(1)“相反-相同”,且地质界线弯曲幅度小;(2)“相同>相反”;(3)“相同<相同”,且地质界线弯曲幅度大。
五、作业(教材238页)阅读凌河地形地质图(附图1),分析并思考下列问题:①水平岩层在地形地质图上的出露特点,其与倾斜岩层在地形图上的出露特征有什么不同?②水平岩层和和倾斜岩层的出露宽度分别受到哪些因素制约?③如何在地形地质图上确定水平岩层的倾斜岩层的厚度?④分析D2到K2各时代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类型?第二篇:水文地质图水文地质图简介(仅供学习交流参考用)反映某地区的地下水分布﹑埋藏﹑形成﹑转化及其动态特征的地质图件(主要表示地下水类型、产状、性质及其储量分布状况等的地图)。
室内实习四地质图的阅读及剖面图绘制一、实验的目的与要求学会从地质图上确定岩层产状要素的方法。
了解水平、直立、倾斜岩层在地质图上的特征。
学习水平、直立、倾斜岩层分布区地质剖面图的作法。
了解褶皱、断裂、不整合构造和侵入体在地质图上的表示方法。
掌握真、视倾角的换算方法及应用。
在逐步熟悉地质构造地质图的基础上学习各种地质构造剖面图的编制。
掌握综合性地质图的阅读分析方法。
二、实习知识点岩层产状要素的定义及其表示方法。
地层年代、岩层产状等地质条件的表示方法。
各种地质构造和有关地质剖面的内容。
与各种地质构造有关的常用图例。
地质图阅读分析部分的内容。
三、地质图、剖面图的基本内容地质图是以确定年代的岩层露头按一定比例尺垂直投影在地形图上,并标注岩层的产状、构造现象及物理地质现象等。
不同目的的地质图,反映的内容可以不同,但任何一幅地质图都要具备图名、比例尺、图例等,还应有绘图单位、人员日期等。
地质剖面图按工程需要或按地质构造线的垂直方向在地质图上切割而得,采用的水平比例尺及垂直比例尺可以一致或不同,地质剖面图中岩层的产状必须按剖面线与岩层走向,以及水平垂直比例尺的关系进行换算后绘制。
四、实习内容、方法与注意事项1、已知地层层面(顶或底)的地质分界线,在地质图上确定岩层的产状要素。
2、不同倾斜程度的岩层在地质图上的特征。
1) 水平岩层。
岩层的层面基本上是水平的,在没有发生倒转的情况下,水平岩层具有如下特征:时代较新的岩层叠置在较老的岩层之上,如果岩层只遭受了轻微的剥蚀,则地面上只出露最上部的一套新岩层。
随着地面遭受切割程度的加剧,下部的岩层逐渐暴露于沟谷等地形低洼处,新岩层则分布于山顶或分水岭地带。
即时代越老的岩层,出露的高程越低,时代越新的岩层,出露的高程越高;在地质图上,地质界线(岩层层面在地表的出露线)平行或重合地形等高线,彼此互不相交。
在沟谷中,地质分界线呈“V”字形,其转折端指向沟谷上游。
在山丘上,地质分界线呈同心环状围绕着山顶。
实习一读水平岩层地质图、确定岩层产状一、目的要求1、明确地质图的概念,了解地质图的图式规格2、解阅读地质图的一般步骤和方法1、掌握永平岩层在地质图上的表现特征2、学会在地形地质图上用三点法求岩层产状要素二、说明(一)、地质图的概念及图式规格1、地质图地质图:是用一定的符号、色谱和花纹将地壳某部分各种地质体积地质现象 (如各种岩层、岩体、地质构造、矿床等的时代、产状、分布和相互关系),按一定比例概括地投影到平面图(地形图)上的一种图件。
一幅正规的地质图应该有图名、比例尺、图例和责任表 (包括编图单位或人员、编图日期及资料来源等)。
图名:表明图幅所在地区和图的类型。
一般采用图区内主要城镇、居民点或主要山岭、河流等命名。
如果比例尺较大、图幅面积小,地名小不为众人所知或同名多,则在地名上要写上所属的省 (区)、市或县名。
图名用端正美观的字体书写于图幅上端正中或图内适当位置。
比例尺:又称缩尺,用以表明图幅反映实际地质情况的详细程度。
地质图的比例尺与地形图或地图的比例尺一样,有数字比例尺和线条比例尺。
比例尺一般注于图框外上方图名之下或下方正中位置。
图例:是一张地质图不可缺少的部分。
不同类型的地质图各有所表示的地质现象的图例。
普通地质图的图例是用各种规定的颜色和符号来表明地层、岩体时代和性质。
图例通常是放在图框外的右边或下边,也可放在图框内足够安排图例的空白处。
图例要按一定顺序排列,一般按地层、岩石和构造这样的顺序排列,并在它们前面写上“图例”二字。
地层图例的安排是从上到下由新到老;如放在图的下方,一般是由左向右从新到老排列。
图例都画成大小适当的长方形的格子排成整齐的行列。
在长方格的左边注明地层时代,右边注明主要岩性,方格内着上和注明与地质图上同层位的相同颜色和符号。
已确定时代的喷出岩、变质岩要按其时代排列在地层图例相应位置上。
岩浆岩体图例放在地层图例之后,己确定时代的岩体可按新老排列,时代未定的岩体按酸性到基性顺序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