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社会心理因素:凡能造成长期思想紧张、焦虑不 安的社会心理因素或带来沉重精神打击的意外事故均是 强迫症的诱发因素。
6
强迫症的生理机制
2007年,国际权威科学杂志《自然》发 表了上海神经科学研究所冯国平教授的研 究成果,并配发评论文章,首度揭示了强 迫症生理机制,该研究成果有望为科学家 理解与强迫症有关的神经回路和信号路径 提供新的线索,并为致病机制和治疗研究 找到了一个有效的动物模型,该项研究可 能在未来催生出治疗强迫症的新药。
维,缩短它的持续过程, 从而可增强病人的 自我控制能力, 减少痛苦。
“ 我希望你坐在椅子上, 闭上眼睛, 让自 己放松。我将对你描述一种激发性情境, 然 后再描述你列出的一种强迫思维。一旦你 头脑中出现一种强迫想法时, 请马上举起手 。现在开始。”
16
治疗者描述一种典型的能激发强迫思维的情 境, 必要时继续描述一种强迫想法。一旦病人举 起手, 治疗者就大声喊“ 停”此时, 病人会说, 强迫想法确实消除了。
17
1、再确认 认清那个每日折磨你的观念与行为,面对
它,保持觉察。 比如锁门。改变原有思维的自动化的性质
,由内隐到外显。 2、再归因
湖水的波纹并不改变水的本质。如何是佛 法大意,春来草自清。 强迫症患者就像是陷入泥沼的汽车,只能 徒劳的空转。
18
3、转移注意力 “为所当为‘ 。有自动档变手动档。
副作用:治疗后短暂的头晕、恶心、意识 模糊、记忆力减退。
13
认知行为疗法
• 原则:(1)建立良好的关系
(2)选择靶症状
• 方法:(1)松弛治疗
(2)暴露疗法 (3)习惯性训练 (4)思维阻断疗法
14
习惯性训练
(1)故意的激发强迫思维(2)要求病人将 强迫想法讲出来, 录在磁带上(3)反复听 录音磁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