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光的折射》教案(人教版初二上) (4)
- 格式:doc
- 大小:37.00 KB
- 文档页数:3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第四节光的折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光的折射现象,能够正确描述光的折射规律。
2.掌握光的折射定律,能够运用光的折射定律解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光的折射规律的理解和应用。
2.光的折射实验的设计和操作。
难点1.光线在两介质交界处的折射角度和入射角度之间的关系。
2.光的折射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投影仪、幻灯片或黑板、书本、实验器材、问题提示卡片等。
2.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尺子、直尺、水银眼镜等。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引导学生回忆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复习光的传播和反射规律。
2.提出问题:什么是光的折射?光的折射是否符合某种规律?步骤二:概念解释与实验(20分钟)1.通过投影仪或黑板展示相关知识点,介绍光的折射现象和光的折射定律。
2.可搭建折射实验,让学生自己观察和感受光在介质中的折射现象。
引导学生观察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关系,并向学生提问:光线的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关系?3.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理解光的折射定律并进行概念解释。
步骤三:典型例题解析(15分钟)1.准备一些与光的折射相关的典型例题,在黑板上解答,并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与思考。
2.强调解题的方法和步骤,例如利用正弦定律,计算折射角度等。
步骤四:情景应用(20分钟)1.设计一些与现实生活相关的情景应用问题,让学生应用光的折射知识解决问题。
例如:照相机中的透镜为什么能够夺取景物光线?为什么游泳池中的物体看起来比实际要浅?2.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进行分析和解答,帮助学生建立和应用光的折射知识的能力。
步骤五:总结(10分钟)1.教师进行知识总结,强调光的折射定律及其应用。
2.小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梳理光的传播、反射和折射的关系。
3.确认学生的学习效果,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问,鼓励学生思考和提出问题。
五、课堂作业1.章节练习题完成与订正。
《光的折射》教案(优秀7篇)《光的折射》教案篇一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课时是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光现象》第四节,光的折射是重要的光学现象,是理解透镜成像的基础,同时又是解释日常生活中许多光现象的基础。
光的折射现象学生比较熟悉,也比较感兴趣,通过对现象的分析,培养学生密切联系实际,运用科学知识来解释一些自然现象的习惯和能力,更重要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科学素质,让学生从小崇尚科学,立志献身科学。
本节教材让学生认识光的折射现象和初步规律,是为下一章学习活动进行充分准备。
所以本节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
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举例说出一些光的折射现象,说出什么是折射光线和折射角;说出光的折射规律,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用光的折射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现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演示实验,观察现象,自己分析、归纳规律,培养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动手做实验,培养动手能力及通过实验研究问题的习惯。
(3)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领略折射现象的美妙,培养对自然现象热爱、亲近的情感。
通过对日常光现象的分析,破除迷信,热爱科学。
3.难点和重点(1)重点:光的折射规律;光路可逆。
(2)难点:光线进入不同介质中,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用光的折射解释自然现象。
二、学生分析光的折射现象是学生在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也是他们容易发生兴趣的现象。
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充分发挥演示实验的作用,迎合他们好奇、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选用的教具及设备1.选择教具依据丰富的教学用具及设备,提高了训练密度及广度,使教学过程从枯燥到有趣,从抽象到形象。
进行课堂演示实验并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提供了大量的教学信息,使学生在生动形象的环境中,得以迅速理解和掌握物理规律。
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地。
2.教具:光的折射演示仪;碗;适量的水;筷子;多媒体课件;录像剪辑。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4.4《光的折射》教学设计清澈见底、看起来不过齐腰深的池水,不会游泳的人千万不能贸然下去,因为它的实际深度会超过你看到的深度,可能会使你惊慌失措而发生危险。
为什么池水看起来比实际浅呢?这与光的折射现象有关。
二、新课教学(一)光的折射我们说光沿直线传播,是指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传播的情形。
如果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例如,从空气进入水或玻璃时,情况又会怎样呢?让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
实验探究光折射时的特点让光从空气以不同的角度射入水中,如图所示,观察光束在空气中和水中的径迹。
光束进入水中以后传播方向是否发生了偏折?向那个方向偏折?如图所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时,在界面发生了反射和折射,在空气中发生了反射;进入水时发生了折射。
如图所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时发生了折射。
经过入射点O并垂直于水面的直线ON作为法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做入射角,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做折射角。
由实验可以发现,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时,传播方向发生了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分析论证:光折射时的特点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
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时,传播方向不变。
光折射时光路可逆如果让光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从水或其他介质射入空气中,可以看到,进入空气的折射光线逆着原来的入射光线射出。
也就是说,在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二)生活中的折射现象用光的折射现象可以解释本节开始提出的问题,池底某点发出的光从水中斜射向空气时会发生偏折,逆着折射光看去,就会感觉这点的位置升高了。
即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
用光的折射现象可以解释看见水中的鱼。
从鱼身上某点发出的光从水中斜射向空气时会发生偏折,折射光线偏离法线,人逆着折射光线看去,看到的是鱼A的虚像A′,虚像A′的位置比鱼A的位置高。
从鱼身上发出的光从水中斜射向空气时会发生偏折,折射光线偏离法线,人逆着折射光线看去,看到的是鱼的虚像,虚像的位置比鱼的位置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