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污染的绿色食品概念
- 格式:doc
- 大小:36.00 KB
- 文档页数:17
第一节绿色食品的概念一、绿色表明绿色食品是无污染、安全的食品,出自良好的生态环境。
绿色并非颜色,绿色食品并非都是绿颜色的。
绿颜色的也不一定是绿色食品。
二、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以可持续生产方式取代带来严重污染的高投入、高产出的旧生产模式,特别指农业生产。
建立节约资源生产系统;保护资源和环境;实施清洁生产;提高食物质量;增进人体健康;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增长。
三、按照特定的生产方式进行生产严格按绿色食品标准进行生产,实行从“土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
绿色食品标准构成:产地环境质量标准、生产技术标准、产品标准、包装和标签标准、储藏和运输标准及其它相关标准。
绿色食品生产必须有符合标准的特定生产环境、生产资料、操作规程、生产管理等,还必须接受特定的监测与检测。
四、经专门机构认证省级绿色食品管理部门初审;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终审。
经一系列严格考察、监测、检测与审核,对合格者认证为绿色食品。
五、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规定在绿色食品上必须使用绿色食品标志。
六、无污染、安全、优质的营养食品严格控制产地、生产、加工、包装、储运等,确保绿色食品无污染、安全的优良品质。
绿色食品还必须符合同类食品营养指标。
绿色食品是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进行生产,经专门机构认证,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安全、优质的营养食品。
第二节课程概论一、课程目的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希望同学们了解绿色食品的发展历史和意义、掌握绿色食品的基础知识、生产环境、生产技术、监测与检测、申报程序与标志管理,并学会合理开发和利用绿色食品。
二、课程内容绿色食品的发展;绿色食品理论基础;绿色食品的生产环境;绿色食品生产技术(包括种植业、加工业、养殖业);绿色食品的监测和检测;绿色食品的申请和标志管理。
第二章绿色食品的发展第一节绿色食品的由来一、绿色食品产生的背景1.绿色食品是生态环境恶化后的明智选择(1)大量使用化学农药和除草剂有毒、有害物质在空气、土壤与水体中残留,严重污染了环境,接着污染了生物和食品,最终进入食物链的末端损害人体健康。
绿色食品的名词解释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增强以及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绿色食品这个概念也逐渐进入了我们的生活中。
那么,什么是绿色食品呢?绿色食品指的是无公害、无污染、无添加、高品质的食品。
它们是在生产过程中严格遵循绿色环保标准和科学种植、养殖技术的基础上生产出来的。
一、生产标准及检测绿色食品不只是简单地说无污染、无添加,它们遵循一系列的生产标准和监测体系,以确保无害无毒的品质。
这些标准包括:1. 无公害标准:绿色食品的生产需要符合农药残留、重金属、放射性同位素以及微生物等方面的严格要求,以保证产品完全无害。
2. 无添加标准:绿色食品通常不添加任何化学合成物,在生产过程中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无添加的规定,杜绝了添加剂对消费者健康的潜在危害。
3. 高品质标准:绿色食品的生产需要保证产品的质量优异,包括色泽、香味、口感等多个方面,并且要求采用科学的种植、养殖技术,确保产品的优质。
为了验证绿色食品是否符合以上标准,还需要进行严格的检测。
这些检测项目包括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微生物、营养成分等多个方面的检测,以确保产品所宣称的特点符合实际。
二、绿色食品的价值绿色食品由于其高品质和环保的特点,具有很高的价值。
首先,绿色食品通过无害无毒的质量保证,保障了消费者的健康。
在当今社会,人们对于食品安全越来越关注,绿色食品的出现满足了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需求。
其次,绿色食品的生产过程符合环保的原则,减少了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采用科学的种植、养殖技术,垂直农业等方法,减少了对土壤、水资源和空气的污染,为保护生态环境贡献了力量。
最后,绿色食品的推广和发展,也为农民提供了增收致富的机会。
农民通过遵守绿色食品生产标准,生产高质量的绿色产品,不仅能够获得更好的市场价值,也能够获得政府的支持和扶持,提升农民的收入水平。
绿色食品不仅在国内有着广泛的应用和发展,也受到了国际市场的认可和青睐。
中国的绿色食品出口市场逐渐扩大,为发展我国的农产品出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允许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物质;
3A级绿色食品产品包装上以绿底印白色标志,其防伪标签的底色为绿色,产品包装上以绿底印白色标志;而AA级绿色食品包装上以白底印绿色标准,防伪标签的底色为蓝色;
★、绿色食品所具备的条件
1、产品或产品原料产地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生态环境质量标准;
2、农作物种植、畜禽饲养、水产养殖及食品加工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
3、产品必须符合绿色食品产品标准;
4、产品的包装、贮运必须符合绿色食品包装贮运标准;
作为申请绿色食品所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绿色食品标准体系结构中有具体要求;。
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概念及异同摘要:当今时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国民消费水平的提高,现在大家关注的不再仅仅是温饱问题,而是怎样吃得更加健康。
正是消费者对健康关注度的变高,“绿色健康”的食品才走进人们的视线且逐渐得到人们的青睐,食用安全无污染、高品质的食品已成为众多消费者的共识和追求。
在日常生活中,在购买食品时,人们常常会发现某些食品的包装上会带有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或者有机食品等字样图标。
因为大概意思十分左近,三者很容易被人们混淆。
那么,这三类食品,它们各自所代表的健康水准是怎样的?它们中谁更加绿色健康?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呢?它们又有何区别呢?现通过比较分析,做一个总结。
关键词: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有机食品1 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概念定义1.1无公害食品无公害农产品是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性的要求,经认证合格的未经加工或初加工的食品。
1.1 绿色食品绿色食品是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的安全、优质、营养的食品。
1.1 有机食品有机食品来自于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是根据国际有机农业生产要求和相应的标准生产加工的农副产品。
2 “三品”概念比较从定名上来看,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以及有机食品三者基本概念上区别并不大,三者皆带有安全无污染的特征。
但是,正因为相似,所以才更应去认真严格的区分它们的异同,划清三者的标准。
2.1 三品相异之处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及有机食品三者间存在多重相异之处,基本的几个同点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1)“三品”的发源地不同。
无公害食品主要是起源于中国,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岀的,近年逐渐兴盛。
绿色食品起源于中国,始于1990年的“绿色食品”工程。
而有机食品起源于欧洲,提出国际有机农业是在20世纪80年代。
(2)“三品”的标志不同。
无公害食品标志图形主要是由对勾、麦穗以及无公害农产品字样等元素组成,代表合格的对勾,代表农产品的麦穗,寄意着丰收和成熟的金色,寓意着环保和安全的绿色,各种创意元素构成了一副勃勃生机的和谐图景。
新疆第三期绿色(有机)食品生产管理培训班材料绿色食品标志认证与申报要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北京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新疆分中心二〇〇六年三月大纲:一、绿色食品概念及标志1、绿色食品概念2、绿色食品分类3、绿色食品标志(标志、编号)二、绿色食品认证及标准1、绿色食品申报条件(申请者、生产、申报范围)2、绿色食品申报程序(申请、审核、现场检查、上报、发证)3、绿色食品标准三、绿色食品申报材料的准备1、绿色食品申报材料目录2、申请书及调查表3、生产规程(种植规程、养殖规程、加工规程)4、质量控制体系(管理制度、原料收购合同、基地图、农户名单)5、其他材料6、外购原料一、绿色食品概念及绿色食品标志1. 绿色食品概念1、什么是绿色食品?绿色食品是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绿色食品标准生产、加工,并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商标标志的安全、优质、营养食品。
绿色食品并非指“绿颜色”的食品,而是对无污染食品的一种形象表述。
由于与环境、健康和安全相关的事物通常冠之以“绿色”,为了突出这类食品出自良好的生态环境,对环境保护的有利性和产品自身的无污染与安全性,因此命名为绿色食品。
2、绿色食品分类绿色食品按照是否有化学合成物质的投入以及相关标准的不同,分为A级绿色食品和AA级绿色食品。
A 级绿色食品系指在生态环境质量符合规定标准的产地生产的,生产过程中允许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物质,按特定的操作规程生产、加工,产品质量及包装经检测、检验符合特定标准,并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A级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
AA 级绿色食品系指在环境质量符合规定标准的产地生产的,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任何有害化学合成物质,按特定的操作规程生产、加工,产品质量及包装经检测、检验符合特定标准,并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AA 级有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
AA级绿色食品等同于国际上的有机食品。
2. 绿色食品标志及其含义1、绿色食品标志绿色食品标志是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正式注册的质量证明商标。
绿色食品的标准
绿色食品是指在生产、加工、包装、运输和销售过程中,对环境友好、无公害、无污染、无添加、营养丰富、安全卫生的食品。
绿色食品的标准是保障人们的健康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
首先,绿色食品的标准包括生产环境的标准。
生产环境的标准主要包括土壤的
保护和改良、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植物保护和病虫害防治、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农作物的种植结构等。
在生产环境的标准下,绿色食品应该在无公害、无污染的环境中生产,保证食品的原料安全和品质。
其次,绿色食品的标准包括生产工艺的标准。
生产工艺的标准主要包括生产设
备的卫生条件、生产工艺的合理性、生产过程的控制等。
在生产工艺的标准下,绿色食品应该采用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工艺,保证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卫生和安全。
再次,绿色食品的标准包括产品质量的标准。
产品质量的标准主要包括食品的
营养成分、食品的安全指标、食品的外观品质等。
在产品质量的标准下,绿色食品应该保证食品的营养丰富、无添加、安全卫生。
最后,绿色食品的标准还包括标识和认证的标准。
标识和认证的标准主要包括
绿色食品的认证机构、认证标准、认证程序等。
在标识和认证的标准下,绿色食品应该通过相关的认证机构的认证,取得绿色食品的标识,让消费者可以清晰地识别绿色食品。
总之,绿色食品的标准是保障人们的健康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只
有严格执行绿色食品的标准,才能保证绿色食品的质量和安全,让人们放心食用。
希望各方能共同努力,促进绿色食品标准的制定和执行,为人们的健康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绿色食品的认识和理解
绿色食品是指在生产、加工和销售过程中,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的标准和要求,经过专业机构认证,符合环保、健康和安全要求的食品。
绿色食品的认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 安全无污染:绿色食品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控制化肥、农药和其他化学物质的使用,以减少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
2. 高品质:绿色食品注重品质,追求天然、营养丰富的特点,通过科学的种植和养殖方法,确保食品的营养价值和口感。
3. 可持续发展:绿色食品倡导可持续农业和食品生产模式,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利用,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4. 严格认证:绿色食品需要经过专业机构的认证,确保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消费者可以通过认证标识来识别和选择绿色食品。
总的来说,绿色食品是一种注重环保、健康和安全的食品理念和生产方式,对于保障消费者的健康、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在选择绿色食品时,消费者应该关注产品的认证标识和相关信息,了解其生产过程和质量标准,做出明智的购买决策。
同时,也应该支持和倡导可持续农业和食品生产模式,共同推动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
绿色食品的概念绿色食品并非指"绿颜色"的食品,而是特指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
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是食品生产的基本条件,由于与生命、资源、环境相关的事物通常冠之以"绿色",为了突出这类食品出自良好的生态环境,并能给人们带来旺盛的生命活力,因此将其定名为"绿色食品"。
绿色食品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1、产品或产品原料产地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生态环境质量规范。
2、农作物种植、畜禽饲养、水产养殖及食品加工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的生产操作规程;3、产品必须符合绿色食品质量和卫生规范;4、产品外包装必须符合国家食品标签通用规范,符合绿色食品特定的包装、装潢和标签规定。
严格地讲,绿色食品是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商标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
发展绿色食品,从保护、改善生态环境入手,以开发无污染食品为突破口,将保护环境、发展经济、增进人们健康紧密地结合起来,促成环境、资源、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
绿色食品特定的生产方式是指按照规范生产、加工;对产品实施全程质量控制;依法对产品实行标志经管。
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是绿色食品的特征。
无污染是指在绿色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通过严密监测、控制,防范农药残留、放射性物质、重金属、有害细菌等对食品生产各个环节的污染,以确保绿色食品产品的洁净。
绿色食品的优质特性不仅包括产品的外表包装水平高,而且还包括内在质量水准高;产品的内在质量又包括两方面:一是内在品质优良,二是营养价值和卫生安全指标高。
为了保证绿色食品产品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的特性,开发绿色食品有一套较为完整的质量规范体系。
绿色食品规范包括产地环境质量规范、生产技术规范、产品质量和卫生规范、包装规范、储藏和运输规范以及其它相关规范,它们构成了绿色食品完整的质量控制规范体系。
为了一般的普通食品区别开,绿色食品由统一的标志来标识。
绿色食品标志由特定的图形来表示。
绿色食品标志图形由三部分构成:上方的太阳、下方的叶片和蓓蕾。
标志图形为正圆形,意为保护、安全。
整个图形描绘了一幅明媚阳光照耀下的和谐生机,告诉人们绿色食品是出自纯净、良好生态环境的安全、无污染食品,能给人们带来蓬勃的生命力。
绿色食品标志还提醒人们要保护环境和防止污染,通过改善人与环境的关系,创造自然界新的和谐。
绿色食品标志经管的手段包括技术手段和法律手段。
技术手段是指按照绿色食品规范体系对绿色食品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及产品质量进行认证,只有符合绿色食品规范的企业和产品才能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商标。
法律手段是指对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企业和产品实行商标经管。
绿色食品标志商标已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在国家工商行政经管局注册,专用权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保护。
『返回顶部』绿色食品与普通食品相比有三个显著特征:(一) 强调产品出自最佳生态环境。
绿色食品生产从原料产地的生态环境入手,通过对原料产地及其周围的生态环境因子严格监测,判定其是否具备生产绿色食品的基础条件。
(二) 对产品实行全程质量控制。
绿色食品生产实施"从土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
通过产前环节的环境监测和原料检测;产中环节具体生产、加工操作规程的落实,以及产后环节产品质量、卫生指标、包装、保鲜、运输、储藏、销售控制,确保绿色食品的整体产品质量,并提高整个生产过程的技术含量。
(三)对产品依法实行标志经管。
绿色食品标志是一个质量证明商标,属知识产权范畴,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保护。
『返回顶部』绿色食品开发经管体系由四个基本部分组成:严密的质量规范体系、全程质量控制措施、网络化的组织系统、规范化的经管方式。
(一)严密的质量规范体系。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规范、生产技术规范、产品规范、产品包装规范和储藏、运输规范构成了绿色食品一个完整的质量规范体系。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规范要求绿色食品初级产品和加工产品主要原料的产地,其生长区域内没有工业企业的直接污染,水域上游和上风口没有污染源对该地区域直接构成污染威胁,从而使产地区域内大气、土壤、水体等生态因子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生态环境质量规范,并有一套保证措施,确保该区域在今后的生产过程中环境质量不下降。
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规范指绿色食品种植、养殖和食品加工各个环节必须遵循的技术规范。
该规范的核心内容是:在归纳总结各地作物种植、畜禽饲养、水产养殖和食品加工等生产技术和经验的基础上,按照绿色食品生产资料使用准则要求,指导绿色食品生产者进行生产和加工活动。
绿色食品最终产品必须由定点的食品监测机构依据绿色食品产品规范检测合格。
绿色食品产品规范是以国家规范为基础,参照国际规范和国外先进技术制定的,其突出特点是产品的卫生指标高于国家现行规范。
绿色食品产品包装规范规定了产品包装必须遵循的原则、包装材料的选择、包装标识内容等要求,目的是防止产品遭受污染,资源过度浪费,并促进产品销售,保护广大消费者的利益,同时有利于树立绿色食品产品整体形象。
(二)全程质量控制措施。
绿色食品生产实施"从土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以保证产品的整体质量。
在绿色食品开发过程中,生产前由定点环境检测机构对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进行监测和评价,以保证生产地域没有遭受污染;生产过程中,由委托经管机构派检查员检查生产者是否按照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规范进行生产,检查生产企业的生产资料购买、使用情况,以证明生产行为对产品质量和产地环境质量是有益的;产后由定点产品监测机构对最终产品进行监测,确保最终产品质量。
(三)科学、规范的经管手段。
中国绿色食品实行统一、规范的标志经管,即通过对合乎特定规范的产品发放特定的标志,用以证明产品的特定身份以及与一般同类产品的区别。
从形式上看,绿色食品标志经管是一种质量认证行为,但绿色食品标志是在国家工商行政经管局注册的一个商标,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严格保护,在具体运作上完全按商标性质处理。
因此,绿色食品在认定的过程中是质量认证行为,在认定后是商标经管行为,也就是说,绿色食品标志经管实现了质量认证和商标经管的结合。
实现这个结合既使绿色食品的认定具备产品质量认证的严格性和权威性,又具备商标使用的法律地位。
实施绿色食品标志经管不仅可以有效地规范企业的生产和流通行为,而且有利于保护广大消费者的权益;不仅可以有效地促进企业争创名牌,开拓市场,而且有利于绿色食品产业化发展。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绿色食品标志的商标注册和规范使用,使绿色食品具有了可识别性。
其经济学意义在于:一方面,可识别性使绿色食品再生产过程的内在价值得以体现;另一方面,可识别性使绿色食品再生产过程的内在特征外在化,从而为绿色食品逐步发展成为相对独立的产业创造了条件。
(四)高效的组织网络系统。
为了将分散的农户和企业组织发动起采进入绿色食品的经管和开发序列,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构建了三个组织经管系统,并形成了高效的网络:一是在全国各地委托了分支经管机构,协助和配合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开展绿色食品宣传、发动、指导、经管、服务工作;二是委托全国各地有省级计量认证资格的环境监测机构负责绿色食品产地环境监测与评价;三是委托区域性的食品质量监测机构负责绿色食品产品质量监测。
绿色食品组织网络建设采取委托授权的方式,并使经管系统与监测系统分离,这样不仅保证了绿色食品监督工作的公正性,而且也增加了整个绿色食品开发经管体系的科学性。
『返回顶部』与常规现代农业和食品业生产体系相比,绿色食品开发经管体系具有以下的特征:(一)在发展的目标上,绿色食品生产在追求高产量、高效益的同时,融进了环境和资源保护意识、质量控制意识、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仅要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的结合,而且要追求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二)在技术路线上,强调谨慎地选择、组合传统技术和现代技术,尤其是我国传统农业的优秀农艺技术和当今高新技术,以适度的技术,配合一体化的经管,合理配置生产要素,获取综合效益。
(三)在生产方式上,通过制定规范,推广生产操作规程,配合技术措施,辅之以科学经管,将农业生产过程的诸环节紧密融为一体,实现了产加销、农工商的有机结合,提高了农业生产过程的技术含量和农业生态经济的高效率、高效益产出。
(四)在产品质量控制的方式上,首先强调"产品出自最佳生态环境",并将环境和资源保护意识自觉融入了生产者的经济行为之中。
另外,通过满足消费者对食品提出的高要求,促使生产者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方法,最终形成对产品实行"从土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的观念和模式。
(五)在经管的方式上,通过对产品实行统一、规范的标志经管,实行了质量认证和商标经管的结合,从而使生产主体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明确了自身的组织行为和生产行为规范。
(六)在组织方式上,通过绿色食品标志经管和推广全程质量控制技术措施,将分散的农户有组织地归入了绿色食品产业一体化发展的进程,将分散的产品有组织地推向了国内外市场,从而通过技术和经管相结合的一个无形中介组织构造出中国绿色食品产业的形象和体系。
1990年5月15日,中国正式宣布开始发展绿色食品。
中国绿色食品事业经历了以下发展过程:提出绿色食品的科学概念→建立绿色食品生产体系和经管体系→系统组织绿色食品工程建设实施→稳步向社会化、产业化、市场化、国际化方向推进。
第一阶段,从农垦系统启动的基础建设阶段(1990一1993年)1990年,绿色食品工程在农垦系统正式实施。
在绿色食品工程实施后的三年中,完成了一系列基础建设工作,主要包括:在农业部设立绿色食品专门机构,并在全国省级农垦经管部门成立了相应的机构;以农垦系统产品质量监测机构为依托;建立起绿色食品产品质量监测系统;制订了一系列技术规范;制订并颁布了《绿色食品标志经管办法》等有关经管规定;对绿色食品标志进行商标注册;加入了“有机农业运动国际联盟”组织。
与此同时,绿色食品开发也在一些农场快速起步,并不断取得进展。
1990年绿色食品工程实施的当年,全国就有127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标志商标使用权。
1993年全国绿色食品发展出现第一个高峰,当年新增产品数量达到217个。
第二阶段,向全社会推进的加速发展阶段(1994年一1996年)这一阶段绿色食品发展呈现出五个特点:(1)产品数量连续两年高增长。
1995年新增产品达到263个,超过1993年最高水平1.07倍;1996年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新增产品289个,增长9.9%。
(2)农业种植规模迅速扩大。
1995年绿色食品农业种植面积达到1700万亩,比1994年扩大3.6倍,1996年扩大到3200万亩,增长88.2%。
(3)产量增长超过产品个数增长。
1995年主要产品产量达到210万吨,比上年增加203.8%,超过产品个数增长率4.9个百分点;1996年达到360万吨,增长71.4%,超过产品个数增长率61.5个百分点,表明绿色食品企业规模在不断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