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数据的构成方式
- 格式:doc
- 大小:31.00 KB
- 文档页数:11
元数据和数据元通俗解释元数据和数据元是数据管理中常用的两个概念,它们在保证数据准确性和有效利用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我们先来理解一下元数据。
元数据指的是描述数据的数据,简单来说就是描述数据的数据。
它记录了数据的基本属性、特征和关系,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管理数据。
可以将元数据比喻为图书馆的目录,它提供了关于书籍的基本信息,如书名、作者、出版日期等。
在数据管理中,元数据记录了数据的来源、结构、格式、更新时间、质量等重要信息,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和利用数据。
元数据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结构层元数据、语义层元数据和业务层元数据。
结构层元数据描述了数据的物理存储结构和格式,如数据表、字段、索引等。
语义层元数据描述了数据的语义含义和关系,如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约束条件等。
业务层元数据描述了数据的业务含义和价值,如数据的用途、业务规则等。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数据元。
数据元指的是数据的基本单位,是数据管理中最小的可管理单元。
它是描述数据的最基本的原子信息,相当于数据的构成要素。
数据元可以是一个字符、一个数字,也可以是一个数据项或者一个数据记录。
回到图书馆的例子,数据元就相当于一本书的一页一页的内容,每一页都包含着不同的信息。
数据元也可以分为多个层次,包括元数据元、结构元和内容元。
元数据元是元数据的最小单位,它是描述元数据的基本要素,比如元数据的名称、定义、类型等。
结构元描述了数据元的物理存储形式和结构,它指定了数据元的数据类型、长度、格式等。
内容元描述了数据元的具体内容和值,比如一个字段的具体数值或者一个记录的具体信息。
综上所述,元数据和数据元在数据管理中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元数据帮助我们记录和管理数据的基本信息,而数据元则是构成数据的基本组成单元。
通过对元数据和数据元的理解和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管理和利用数据,提高数据的质量和利用价值。
因此,学习和掌握元数据和数据元的概念和应用对于提高数据管理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至关重要。
arcgis 元数据格式【原创版】目录1.ArcGIS 元数据的定义与作用2.ArcGIS 元数据的格式3.ArcGIS 元数据的应用领域4.ArcGIS 元数据的编辑与维护正文一、ArcGIS 元数据的定义与作用ArcGIS 元数据是指地理信息系统(GIS)中地理数据的描述信息,它详细记录了数据的来源、内容、结构、质量、数据所有权以及其他相关信息。
元数据在 GIS 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帮助用户了解数据的基本属性,为数据管理和使用提供便利,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
二、ArcGIS 元数据的格式ArcGIS 元数据采用 XML 格式进行存储,这种格式具有结构清晰、易于阅读和编写等优点。
XML 格式的元数据可以包含许多元素,如数据所有权、数据来源、数据生产者、数据创建日期、数据描述、数据引用等。
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元数据的主要内容,为用户提供了详细的数据信息。
三、ArcGIS 元数据的应用领域ArcGIS 元数据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但不限于:1.城市规划:通过元数据,城市规划师可以了解各种地理数据的来源、内容和质量,从而更有效地利用这些数据进行规划。
2.环境保护:元数据可以帮助环保工作者了解环境数据的相关信息,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3.土地资源管理:在土地资源管理领域,元数据可以帮助用户了解土地利用现状、土地资源分布等信息,为土地资源管理提供依据。
4.灾害防治:灾害防治工作需要大量的地理数据支持,而元数据可以为这些数据提供详细的描述信息,提高数据使用的准确性。
四、ArcGIS 元数据的编辑与维护ArcGIS 元数据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编辑和维护,包括使用 ArcGIS 软件、手动编写 XML 代码等。
在元数据的编辑过程中,用户需要确保元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以便其他用户能够正确理解和使用数据。
此外,对于元数据的维护,用户需要定期检查和更新元数据中的信息,以保证数据的时效性和可靠性。
元数据的标准一、概述元数据是指描述数据的数据,它包含了关于数据的属性、结构、语义和关系等信息,是数据管理和数据分析的重要基础。
为了实现元数据的有效管理和共享,制定一套标准的元数据格式是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元数据的标准格式,包括元数据的组成部分、常用的元数据标准以及元数据标准的应用场景。
二、元数据的组成部分元数据由多个组成部分构成,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标识符:用于唯一标识元数据的名称或编号。
2. 描述信息:包括元数据的名称、定义、用途、来源、格式、数据类型等详细描述。
3. 属性信息:包括元数据的属性、属性值、属性类型等信息。
4. 结构信息:描述元数据之间的关系和层次结构。
5. 语义信息:描述元数据的语义含义和业务规则。
6. 版本信息:记录元数据的版本号、更新日期等信息。
三、常用的元数据标准1. Dublin Core(DC):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元数据标准,用于描述网络资源的属性和关系。
它包含了15个核心元素,如标题、作者、主题、时间等,可用于各种类型的资源描述。
2. 数据目录互操作性(DCAT):是一种用于描述数据集和数据目录的元数据标准,用于促进数据的共享和交互。
它包含了数据集的描述、数据访问方式、数据质量等信息。
3. 统一建模语言(UML):是一种用于建模软件系统的标准化语言,也可用于描述元数据。
它包含了类、属性、关系等元素,可用于描述元数据的结构和关系。
4. 数据定义语言(DDL):是一种用于定义数据库结构的语言,也可用于描述数据库的元数据。
它包含了表、字段、索引等元素,可用于描述数据库的结构和属性。
四、元数据标准的应用场景元数据标准在数据管理和数据分析中有广泛的应用场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数据集管理:通过定义元数据标准,可以对数据集进行统一的管理和组织,包括数据集的命名、描述、分类等信息,提高数据集的可查找性和可重用性。
2. 数据质量控制:通过定义元数据标准,可以对数据质量进行评估和控制,包括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一致性等指标,提高数据的可信度和可靠性。
元定义:元数据是与对象相关联的数据,用来满足潜在用户对对象的存在和特征的全面了解的需要(Dempsey & Heery,1997)。
元数据是对信息对象在任意层次上的聚集的总的描述(Gilliland-Swetland,2000)。
国际图联(IFLA)将元数据定义为描述数据的数据(Data about data),指可用来协助对网络数字资源进行识别(identification)、描述(description) 和定位(location)的任何资料。
元数据的类型,Gilliland-Swetland(2000)将其分为五种:管理型(Administrative)、描述型(Descriptive)、保存型(Preservation)、技术型(Technical)和使用型(Use)。
了元数据的五大功能,包括资源定位(Location)、发现(Discovery)、记录(Documentation)、评估(Evaluation)和选择(Selection)。
根据元数据的特征和结构,将它分为三类:第一类,来源于全文索引的元数据;第二类,结构简单和有着通用格式的元数据,如Dublin Core;第三类,结构复杂的特定领域元数据,如MARC和GILS(Government Information Locator Service),和属于更大的语义框架的一部分,如TEI headers和EAD(Encoded Archival Description)3.1 Metadata的应用目的(1)确认和检索(Discovery andentification),主要致力于如何帮助人们检索和确认所需要的资源,数据元素往往限于作者、标题、主题、位置等简单信息,Dublin Core是其典型代表。
(2)著录描述(Cataloging),用于对数据单元进行详细、全面的著录描述,数据元素囊括内容、载体、位置与获取方式、制作与利用方法、甚至相关数据单元方面等,数据元素数量往往较多,MARC、GILS和FGDC/CSDGM是这类Metadata的典型代表。
元数据的物元模型及其应用谢砚青 国强北方交通大学 241# 100044[摘要] 本文试用物元模型的思想对元数据理论进行分析。
例如,用物元变换的方法实现异构元数据集之间的数据交换;利用物元的可拓性质改进基于元数据的检索和搜索过程等等。
[关键词] 元数据 物元 可拓学 检索一. 元数据理论简介元数据[1]的概念是随着英特网的兴起而提出的。
网络的推广使信息的传播越来越简单,而由此产生的效应之一是信息的爆炸。
面对网络中的海量信息,人们感到无所适从。
庞大的信息量为信息的有效提取和利用提出了一个难题,传统的基于英特网站点内容的全文标引方法越来越不能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元数据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
1. 元数据的定义关于元数据(MetaData ),迄今为止,还没有完全统一的定义,最常规的第一就是:元数据是关于数据的数据(Data about data )。
它是描述和限定其它数据的数据。
2. 元数据的模式以电子技术为基础的元数据模式主要有两种。
一种模式为数据库模式,在这种模式中,与数据对象相关的元数据被记录为以值来表示的属性;这些属性及其定义都被登记在一个数据词典里。
另一种模式为标记模式,涉及数据对象中元数据的嵌入,通常使用SGML 文献定义来标识数据。
3. 元数据的类型美国Getty 信息研究所的Anne J.Gilliland-Swethland 根据功能将元数据划分为管理型元数据、描述型元数据、保存型元数据、技术型元数据和使用型元数据5种类型4. 元数据的属性和特征由前所述,当采用第一种元数据模式,即数据库模式时,元数据被表示为以值来表示的属性的集合。
元数据最基本的功能是对数据的描述,其属性应该反映数据的各个方面。
二. 元数据的物元模型1. 一般表示法我们用元数据去描述一个实体数据时,是要让元数据在一定程度上代替实体数据,以便于资源的管理、检索和传播,这就要求元数据在描述实体数据时必须包含某些方面的信息。
电子文件元数据标准(征求意见稿)1.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各级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
本标准规定了电子文件元数据的结构、定义、编码体系。
本标准描述的数字对象为通用的电子文件核心元数据,主要为原生电子文件与数字化文件(文本、图像)元数据。
根据发展需要,扩展编制图形、影像、声音等文件类型的元数据标准。
2.编制目的对文件及相关实体进行标准化描述;实现不同机构、不同系统之间文件及信息的互操作;为电子文件在不同时间、不同空间、不同应用软件中的再利用提供统一的元数据;为电子政务、办公自动化、电子文件中心、文档管理、档案管理等系统提供成熟的电子文件全过程管理的设计模式。
3.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659-2000 世界各国和地区名称代码GB/T 2260-2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 11714-1997 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编制规则GB/T 9704-1999 国家行政机关代码编制规则GB 2312-1980 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GB/T 4880-1991 语种名称代码GB/T 语种名称代码第2部分:3字母代码GB/T 4881-1985 中国语种代码GB/T 文献著录总则GB/T 13959-1992 文件格式与代码编制方法GB/T 15418-1994 档案分类标引规则GB/T 3760-1995 文献叙词标引规则GB/T 9704-1999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GB 18030-2000 信息技术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的扩充GB/T 18894-2002 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GB/T 7156-2003 文献保密等级代码GB/T 19667 基于XML电子公文格式规范DA/T12-1994 全宗卷规范DA/T13-1994 档号编制规则DA/T18-1999 档案著录规则DA/T 19-1999 档案主题标引规则DA/T 22-2000 归档文件整理规则DA/T 1-2000 档案工作基本术语中办发[1996]14号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国发﹝2000﹞23号关于发布《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的通知国档发[1987]4号关于颁发《编制全国档案馆名称代码实施细则》的通知ISO15489 信息与文件—文件管理ISO23081-1 信息与文献—文件管理流程—文件元数据-总则ISO23081-2 信息与文献—文件管理流程—文件元数据-概念与实施问题ISO14721 空间数据和传输系统—开放档案信息系统—参考模型ISO11179 信息技术--元数据元素的规范与标准化ISAD(G)档案著录规则(总则)W3C Namespaces in XML XML的命名空间(Namespaces)4.术语与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元数据定义和范围
元数据(Metadata)是指描述数据的数据,它提供了关于
数据的结构、内容、属性和特性的信息。
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
和解释数据,提高数据的可理解性和可用性。
元数据可以包括
数据的定义、数据的来源、数据的格式、数据的编码方式、数
据的大小、数据的精度、数据的有效期等信息。
元数据的范围非常广泛,可以应用于各种领域和行业。
以下
是几个常见领域的元数据范围:
1.数据库管理:在数据库中,元数据包括表的定义、字段的
定义、关系的定义、索引的定义等信息。
通过元数据,可以了
解数据库的结构和关系,方便进行数据查询和管理。
2.文档管理:在文档管理系统中,元数据包括文档的标题、
作者、创建时间、修改时间、文件大小等信息。
通过元数据,
可以方便地进行文档检索和分类。
3.图像管理:在图像管理系统中,元数据包括图像的分辨率、色彩模式、拍摄时间、拍摄设备等信息。
通过元数据,可以方
便地对图像进行分类、检索和处理。
4.元数据管理系统:元数据管理系统是一种专门用于管理元
数据的系统。
它可以对元数据进行集中管理和维护,并提供元
数据的查询、修改、删除等功能。
5.知识图谱:在知识图谱中,元数据包括实体的定义、属性的定义、关系的定义等信息。
通过元数据,可以构建出知识图谱的结构,方便进行知识推理和应用开发。
总而言之,元数据的范围非常广泛,几乎涵盖了所有数据相关的领域和行业。
通过合理管理和利用元数据,可以提高数据的质量和可用性,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数据。
信息资源核心元数据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信息资源元数据的描述方法、元数据模型、核心元数据描述以及核心元数据扩展的一般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信息资源进行编目、归档、建库、发布、共享、交换和查询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7408 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信息资源 information resource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各领域产生和使用,具有各种载体形式和可供机器读取特征的信息内容的总称。
元数据 metadata定义和描述其他数据的数据。
[来源:GB/T 18391.1-2009,3.2.16]元数据元素 metadata element元数据的基本单元。
注1:与UML术语中的属性同义。
注2:元数据元素在元数据实体中是唯一的。
[来源:GB/T 19710-2005,4.6]元数据实体 metadata entity一组说明数据相同特性的元数据元素。
注1:与UML术语中的类同义。
注2:可以包含一个或一个以上元数据实体。
[来源:GB/T 19710-2005,4.7]元数据子集 metadata section元数据的子集合,由相关的元数据实体和元素组成。
注:与uml术语中的包同义。
[来源:GB/T 19710-2005,4.8]核心元数据 core metadata描述信息资源基本属性的元数据元素和元数据实体。
4 元数据的描述方法基本要求本文件采用摘要表示的方式定义和描述元数据,摘要内容包括:中文名称、定义、英文名称、数据类型、值域、缩写名、约束/条件、最大出现次数、备注。
中文名称赋予元数据元素或元数据实体的一个中文标记。
元数据实体名称在本文件范围内应唯一,元数据元素名称在元数据实体中也应唯一。
电子文件元数据规范1 范围本规范适用于九省区各级国家档案馆、各级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对电子文件进行以保证凭证性为目的的管理活动。
其他社会组织可参照执行在电子文件管理过程中使用元数据可实现以下目的:——确保并证明归档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与有效性,从而保证其凭证价值;——有利于归档电子文件的保护,实现长期保存;——在异构的信息系统中对归档电子文件进行规范、有效的管理,保证归档电子文件的可捕获、可收集、查长期利用;——对归档电子文件及馆(室)藏档案数字化资源进行集成管理,实现有效、方便地查询、检索与利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GB 2312-1980 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GB/T 3760-1995 文献叙词标引规则GB/T 3792.1-1983 文献著录总则GB/T 7156-2003 文献保密等级代码GB/T 7408-2005 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GB/T 9704-1999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GB/T 11714-1997 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编制规则GB/T 11821-2002 照片档案管理规范GB/T 13959-1992 文件格式与代码编制方法GB/T 13967-1992 全宗单GB/T 15418-1994 档案分类标引规则GB 18030-2000 信息技术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的扩充GB/T 18894-2002 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DA/T 1-2000 档案工作基本术语DA/T 12-1994 全宗卷规范DA/T 13-1994 档号编制规则DA/T 18-1999 档案著录规则DA/T 19-1999 档案主题标引规则DA/T 22-2000 归档文件整理规则DA/T 31-2005 纸质档案数字化技术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中办发[1996]14号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国发﹝2000﹞23号关于发布《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的通知国档发[1987]4号关于颁发《编制全国档案馆名称代码实施细则》的通知国家档案局第6号令《电子公文归档管理暂行办法》,2003年7月28日国家档案局第8号令《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2006年12月19日ISO 15489 Information and documentation—Records managementISO 23081-1 Information and documentation – Records Management Processes – Metadata for Records—Part 1: PrinciplesISO 14721 Open archives information system (OAIS)ISO/IEC 11179-3 :2004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SPECIFICATION AND STANDARDIZATION OF DATAELEMENTS - PART 3: BASIC ATTRIBUTES OF DATA ELEMENTSGUIDE FOR MANAGING ELECTRONIC RECORDS FROM AN ARCHIVAL PERSPECTIVE, COMMITTEE ON ELECTRONIC RECORDS,ICA(国际档案理事会电子文件管理委员会《电子文件管理指南》),1997 W3C Namespaces in XML XML的命名空间(Namespaces)3 术语与定义3.1电子文件(Electronic Records)电子文件是指在数字设备及环境中生成,以数码形式存储于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依赖计算机等数字设备阅读、处理,并可在通信网络上传送的文件。
万字介绍25种元数据管理解决⽅案(含视频,建议收藏)⼀、元数据概述1.1、定义元数据定义:描述数据的数据,对数据及信息资源的描述性信息。
⼩编认为元数据不仅仅是关于数据的数据,它还是⼀种上下⽂,赋予信息更加丰富的⾝份。
以图⽚为例,其图⽚本⾝是⼀种数据,那么图⽚的名称、属性、尺⼨、使⽤什么设备⽣成的、⽣成的时间、责任⼈等等这些信息其实都属于元数据。
详见公众号"进击吧⼤数据"阅读原⽂观看1.2、类型元数据的类型可以分为以下三种:1.2.1、业务元数据描述数据系统中业务领域相关概念、关系和规则的数据,包括业务术语、信息分类、指标、统计⼝径等。
例如:针对机场基础信息数据,其标识信息、数据质量与精度信息、空间参照信息、发布与更新信息、负责单位与联系信息等均构成描述该机场基本数据(如机场代码、坐标等)的业务元数据。
业务元数据也可以⼤致分为逻辑元数据和物理元数据。
1.2.1.1、逻辑元数据有关逻辑结构(例如表)的业务元数据被视为逻辑元数据;我们使⽤元数据进⾏数据分类和标准化我们的 ETL 处理。
表所有者可以在业务元数据中提供有关表的审计信息。
它们还可以提供⽤于写⼊表的列默认值和验证规则。
1.2.1.2、物理元数据有关存储在表或分区中的实际数据的元数据被视为物理元数据。
我们的 ETL 处理在作业完成时存储有关数据的指标,稍后⽤于验证。
相同的指标可⽤于分析数据的成本 + 空间。
鉴于两个表可以指向相同的位置(如在 Hive 中),区分逻辑元数据和物理元数据很重要,因为两个表可以具有相同的物理元数据但具有不同的逻辑元数据1.2.2、技术元数据描述数据系统中技术领域相关概念、关系和规则的数据,包括物理模型的表与字段、ETL规则、集成关系等。
例如:针对图像数据,其基本数字对象(对象标识符、⽂件⼤⼩、字节序列、压缩类别等)、基本图像信息、图像捕捉元数据、图像评估元数据(空间度量、图像⾊彩编码等)等构成描述该数据的技术元数据。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信息描述》课程论文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71 班级题目DC元数据的发展前景分析姓名武冰雪学号110497128 指导教师武利红2012年5月4日内容提要DC元数据是一套简洁有弹性、非图书馆专业人员也可轻易掌握和使用的信息资源著录格式,是当前图书馆界应用最广、影响最大的标准化元数据。
本文介绍了DC元数据的产生和发展,并从15个方面描述了DC元数据的构成,结合网络信息资源的编目论述了DC元数据标准化著录格式在网络信息中的应用。
本文简述DC 元数据的定义、特点及应用情况, 简析了DC 元数据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DC 元数据; 元数据系统; DC 元数据应用The prospect of the development of DC metadata analysis Student ID 110497128 Name Wu Bingxue Instructor Wu LihongABSTRACTDC metadata is a concise elastic, the library professionals can also be easily master and use of information resource description format, the current is the most widely used library, the biggest impact on standardization Y uan data.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DC metadata generation and development, and from 15 aspects described the composition of the DC metadata, combining of the network information resource cataloguing discusses the DC metadata standard description format in the application of network information.This paper briefly describes DC metadata defini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applications, summarizes the development prospect of the DC metadata.KeywordsDC metadata; Y uan data system; DC metadata applicationDC元数据的发展前景分析学号 110497128 姓名武冰雪指导教师武利红一引言DC元数据( Metadata)是描述、提供某种资源的有关信息的结构化数据,就是关于其他数据的数据。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信息描述》课程论文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71 班级题目DC元数据的发展前景分析姓名武冰雪学号110497128 指导教师武利红2012年5月4日内容提要DC元数据是一套简洁有弹性、非图书馆专业人员也可轻易掌握和使用的信息资源著录格式,是当前图书馆界应用最广、影响最大的标准化元数据。
本文介绍了DC元数据的产生和发展,并从15个方面描述了DC元数据的构成,结合网络信息资源的编目论述了DC元数据标准化著录格式在网络信息中的应用。
本文简述DC 元数据的定义、特点及应用情况, 简析了DC 元数据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DC 元数据; 元数据系统; DC 元数据应用The prospect of the development of DC metadata analysis Student ID 110497128 Name Wu Bingxue Instructor Wu LihongABSTRACTDC metadata is a concise elastic, the library professionals can also be easily master and use of information resource description format, the current is the most widely used library, the biggest impact on standardization Y uan data.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DC metadata generation and development, and from 15 aspects described the composition of the DC metadata, combining of the network information resource cataloguing discusses the DC metadata standard description format in the application of network information.This paper briefly describes DC metadata defini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applications, summarizes the development prospect of the DC metadata.KeywordsDC metadata; Y uan data system; DC metadata applicationDC元数据的发展前景分析学号 110497128 姓名武冰雪指导教师武利红一引言DC元数据( Metadata)是描述、提供某种资源的有关信息的结构化数据,就是关于其他数据的数据。
元数据的标准一、概述元数据是描述数据的数据,它提供了对数据的定义、结构、属性和关系的描述,是数据管理和数据分析的重要基础。
本文将介绍元数据的标准格式,包括元数据的定义、元数据的组成要素、元数据的分类以及元数据的标准化过程。
二、元数据的定义元数据是指描述数据的数据,它提供了对数据的定义、结构、属性和关系的描述。
元数据可以匡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数据,提高数据的可管理性和可操作性。
元数据可以包括数据的名称、类型、长度、格式、取值范围、来源、更新时间等信息。
三、元数据的组成要素元数据由多个组成要素构成,包括数据元、数据元组、数据字典和数据目录。
1. 数据元:数据元是元数据的最小单位,它描述了数据的基本属性和定义。
数据元包括数据元名称、数据元标识符、数据元定义、数据元类型、数据元长度、数据元格式等信息。
2. 数据元组:数据元组是一组相关的数据元的集合,它描述了一种数据对象或者数据集合的属性和定义。
数据元组包括数据元组名称、数据元组标识符、数据元组定义、数据元组成员等信息。
3. 数据字典:数据字典是对数据元和数据元组进行组织和管理的工具,它包括数据元和数据元组的定义、属性、关系等信息。
数据字典可以匡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数据,提高数据的可管理性和可操作性。
4. 数据目录:数据目录是对数据字典进行组织和管理的工具,它包括数据字典的分类、层次结构、关系等信息。
数据目录可以匡助人们更好地查找和使用数据,提高数据的可发现性和可访问性。
四、元数据的分类元数据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常见的分类包括技术元数据、业务元数据、结构元数据和管理元数据。
1. 技术元数据:技术元数据描述了数据的物理特性和技术属性,包括数据的存储格式、编码方式、访问权限等信息。
技术元数据对于数据的存储、传输和处理具有重要作用。
2. 业务元数据:业务元数据描述了数据的业务含义和业务规则,包括数据的定义、业务流程、业务规则等信息。
业务元数据对于数据的理解和应用具有重要作用。
元数据(Metadata)1. 为描述数据的数据(data about data),主要是描述数据(property)的,⽤来⽀持如指⽰存储位置、历史数据、资源查找、⽂件记录等功能,元数据就是关于数据的数据。
2. 要理解这个问题,⾸先要知道“元”是什么。
元(meta),⼀般被我们翻译成“关于……的……”。
事实上,这个前缀来源于希腊⽂,表⽰“在……之后”,在某样事情结束之后,就含有了“归纳”、“总结”的意思呢?因此,元,就代表着“本原”、“体系”的意思3. 元数据是指从信息资源中抽取出来的⽤于说明其特征、内容的,结构化的数据(如题名,版本、出版数据、相关说明,包括检索点等),⽤于组织、描述、检索、保存、管理信息和知识资源。
4. ⼀个基本的元数据由元数据项⽬和元数据内容的构成5. 利⽤元数据来描述资源后,我们就可以⽤来做很多的事情。
⽐如确定资源,为资源提供检索点,在不同系统之间进⾏数据交换。
6. 可是,我们每个⼈都可以对资源进⾏描述,取的名字(元数据项⽬)和值的样⼦(元数据内容)会千奇百怪怎么办呢?因此,就有了元数据标准。
7. 元数据标准包括元数据结构标准(即元数据包含那些项⽬,都柏林核⼼集,MARC元素集)、元数据内容标准、元数据取值标准、元数据编码标准(⽤于机读记录的存储和交换,⽐如MARC(Machine Readable Cataloging), XML)8. 互联⽹发展的越来越快,元数据的格式越来越多,⼈们对它的互操作要求也越来越⾼,就出现了XML!在利⽤XML描述⼀个⽂档的时候,我们可以⾃⼰定义标签,如”<title>”。
这些⼩标签都是元数据。
9. 最后我们在来看⼀下XML的好朋友HTML。
HTML的head⾥有⼀个meta标签。
那么它是什么呢?根据上⾯的解释,我们应该知道它是“关于⽂档的信息”了meta的属性有两种,name和http-equiv.-----name属性⽤来描述⽹页的内容,以便搜索引擎查找。
数据元、元数据和主数据之我见数据元、元数据和主数据是数据管理领域中常见的概念,它们在数据管理和数据分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数据元、元数据和主数据的定义、特点和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数据元的概念和特点1.1 数据元的定义:数据元是数据的最小单位,是数据的基本要素,通常表示为一个字段或属性。
1.2 数据元的特点:数据元具有唯一性、不可再分性和独立性等特点,是构成数据的基本单位。
1.3 数据元的应用:数据元可以用来描述数据的属性、数据类型、取值范围等信息,是数据管理和数据分析的基础。
二、元数据的概念和特点2.1 元数据的定义:元数据是描述数据的数据,是对数据元的描述和解释,通常包括数据的结构、含义、关系等信息。
2.2 元数据的特点:元数据是数据的衍生物,用来描述和管理数据的属性、关系和结构,是数据管理和数据分析的重要工具。
2.3 元数据的应用:元数据可以用来管理数据的质量、一致性和完整性,帮助用户理解和使用数据,提高数据分析的效率和准确性。
三、主数据的概念和特点3.1 主数据的定义:主数据是组织中共享的核心数据,通常包括客户、产品、员工等重要实体的数据。
3.2 主数据的特点:主数据是组织中的重要数据资产,具有唯一性、稳定性和全局性等特点,是业务流程和决策的基础。
3.3 主数据的应用:主数据可以用来支持业务流程的集成、数据分析的一致性和决策的准确性,帮助组织实现数据驱动的业务转型和发展。
四、数据元、元数据和主数据的关系4.1 数据元与元数据的关系:数据元是元数据的组成部分,是元数据的基本单位,元数据描述和管理数据元的属性和关系。
4.2 元数据与主数据的关系:元数据可以描述和管理主数据的结构和属性,帮助组织理解和使用主数据,提高主数据的质量和价值。
4.3 数据元、元数据和主数据的关系:数据元、元数据和主数据是数据管理的三个重要概念,它们相互关联、相互支持,共同构成数据管理体系的基础。
五、数据元、元数据和主数据在数据管理中的作用5.1 数据元在数据管理中的作用:数据元是数据管理的基本单位,用来描述和定义数据的属性和结构,是数据管理和数据分析的基础。
元数据的构成方式(徐枫宦茂盛)通过元数据的描述,能够使信息资源的使用者了解数据的内容、特征、作用、获取方式等信息。
元数据是关于数据的数据,在建立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的过程中,元数据主要是对信息资源从外部特征进行而非从内部结构进行描述。
通俗地讲,元数据就是信息资源的标签或卡片,通过元数据的描述,可以使信息资源的使用者能够了解数据的内容、特征、作用、获取方式等信息,能够对信息资源是否满足特定的应用需求做出适当的评价,并根据评价的结果决定是否采取进一步的措施来获取该信息资源。
元数据是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建立的基础,构建一个信息资源目录体系首要和基础性的工作就是建立描述各个信息资源的元数据库,元数据库中存储的是描述各种来源、各种类型的信息资源的描述信息。
无论用户以何种方式查询信息资源目录,包括以分类目录的形式进行查询、或者以多关键词的形式进行查询,其本质都是对后台元数据库的检索,只是从表现层提供了不同形式的人机查询接口。
根据所描述的信息资源对象的不同,可以建立不同的元数据库,分别对各类信息资源进行描述。
元数据的组成为能够对信息资源进行准确和高效的描述,元数据本身具有自身的逻辑结构。
一般来说,元数据本身是层次化、树状结构的。
处于树状结构最底端的叶子节点称之为元数据元素,包含了元数据元素的节点称之为元数据实体,当然元数据实体也可以只包含元数据实体。
根据实际需求,元数据实体或者元数据元素可以多次出现。
例如,信息资源可以有不同的分类,可以按照信息资源的来源进行分类,也可以按照信息资源的不同应用主题进行分类,因此,“信息资源分类”元数据实体就可以出现多次。
元数据一般分三个方面对信息资源进行描述。
一是对信息资源基本内容的描述。
包括信息资源的标题、摘要、关键词等基本信息。
标题是信息资源的名称,通过标题使用者能够初步掌握信息资源的基本范围。
其次,使用者可以通过摘要,了解信息资源的主要内容、用途等各种信息。
一般情况下,用户主要通过摘要作为信息资源适用性评价的主要依据。
所以,在信息资源元数据的著录过程中,摘要的填写一般都由专业人员完成,只有专业人员才能够对信息资源的内容有准确的把握和深入的理解,能够提供有关信息资源内容的更加权威的解释。
根据信息资源对象的不同,描述信息资源基本内容的元数据实体和元数据元素还可以进行有选择的增加。
例如,描述空间信息资源时,可以增加空间参照系、图示表达等元数据实体,描述科学数据资源时需要增加数据质量等元数据实体。
二是对信息资源的获取方式进行描述。
包括信息资源的分发者信息、信息资源的在线获取地址信息等。
通过提供分发者联系信息,使用者可以直接联系信息资源的分发部门,这对于不能直接在网络上进行数据交换的信息资源获取非常有效。
其次,使用者还可以通过信息资源的在线地址来下载、查询、浏览信息资源。
使用者甚至可以提供专门的电子订单处理系统,并将入口信息加入到元数据内容中,方便使用者进行在线的信息资源订购。
三是对元数据自身的维护信息进行描述。
包括元数据的标识、元数据的维护方、元数据的更新日期、更新频率等。
该类信息主要服务于对元数据内容的自身管理,提高元数据的管理和维护效率。
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使用者也可以通过元数据的更新日期、更新频率等信息判断元数据与信息资源的一致性程度,进而间接判断信息资源的适用性。
国内对元数据标准的研究在信息化时代,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交换需求是普遍存在的。
不同的领域,无论这个领域的范围是一个部门,或者是由若干不同的业务部门组成的整体,在建立元数据过程中,从实施的角度,必须确定相应的元数据内容规范。
由于共享的程度不同、信息资源内容的不同等因素,各领域制定的元数据标准也有很大的不同。
迄今为止,国内外已有若干元数据标准的研究项目和成果。
在国内,许多领域都已开展了元数据标准化工作,其中处于较为领先地位的是地理空间信息领域。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国家和各相关职能部门就开展了一系列地理空间信息相关的政策、标准和实验系统的研究工作。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国家电子政务等一批关键信息化项目的启动,地理元数据标准化工作已逐步实现从研究试验向实际应用的转变。
为了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信息共享和交换,科技部“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中国可持续发展信息共享示范”(97-925)制定了《中国可持续发展信息元数据》。
目前,该标准已经应用于中国可持续发展网运行系统中。
科技部“九五”97-759科技攻关项目“国土资源环境和区域经济信息系统及国家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关键技术研究”,经过研究分析美国FGDC元数据标准、ISO元数据标准等,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特别是NREDIS重点数据库群的具体情况,制定出了《NREDIS空间元数据内容标准》。
该标准所定义的描述元素覆盖了空间数据集的各个方面,专门针对空间数据集的归档、编目和发布,适合于空间元数据技术平台对规范空间元数据内容的实际需要。
国家地理空间信息协调委员会组织国家信息中心等单位在《NREDIS空间元数据内容标准》基础上,参考国际标准化组织元数据标准(ISO19115)及美国联邦地理数据委员会元数据标准(FGDC),起草了《国家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元数据内容标准》。
该标准已经应用于国家空间信息交换中心示范网络系统,该系统是一个包括是一个分布式的网络地理空间信息交换系统,所发布的元数据内容涉及基础测绘、林业、矿产、土地、地质、海洋、遥感、海南省、地区经济等多个方面。
国土资源部与科技司安排了国土资源部“九五”科技项目“GIS支持下的国土资源信息研究――国土资源信息元数据研究项目”。
该项目由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牵头,组织了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等单位参加,经过详细的调研,参考国际标准化组织元数据标准(ISO19115),制定了《国土资源信息核心元数据标准》,该标准的制定符合中国国土资源管理和信息服务实际需要。
国家地质调查局参考FGDC元数据标准、加拿大地质调查元数据标准、《NREDIS空间元数据内容标准》等多个元数据标准,起草了《地质调查元数据内容与格式标准》,该标准适合对各类地质调查数据化信息资源进行简要描述、数据集与资料编目及信息交换。
为了加强气象资料共享,进一步促进气象资料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服务,国家气象局在气象信息共享标准化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气象数据元数据标准就是气象数据共享工作中的重点工作内容之一。
国家气象局WDC-D暨“中国地球科学数据中心完善与服务-气象学科部分”项目参照国际气象组织的统一元数据标准制定了《气象元数据格式标准》,该标准已实际应用与国家气象局的元数据建库和元数据发布服务系统的建设中。
为促进中国的科学数据共享,科技部非常重视科学数据共享的元数据标准化工作。
根据科学数据共享标准化工作的规划,科学数据共享工程开展了元数据相关标准(包括元数据标准化基本原则和方法、元数据内容)的研究。
国外元数据的标准化各国政府都开始把利用信息技术改进传统管理方式看做是新世纪政府变革的重大机遇和挑战。
由于西方发达国家的信息化基础比较好,再加上其政治体制的特点,因此美、欧等国和地区的电子政务起步较早、发展较快。
其中较为成熟的是美国政府资源索引服务和英国电子政务元数据标准。
美国政府资源索引服务(GILS,Government Information Locater Service) 是一个辨识描述政府信息资源,提供获得该资源方式的系统。
GILS代表“系统”、“元数据”及“服务”等概念。
它依据Z39.50建立系统规格书,并设计专属政府信息的元数据栏位,建立一套指引记录(类似编目款目),可在网络环境中检索并取用,且记录中可能包含超链接,指向实际文件,提供公众便利获取政府信息的服务。
依照GILS发展指引服务的国家较多,包括美国、加拿大、日本、俄罗斯等国家都相继采用它作为政府相关资讯的元数据格式。
这不仅提高了政府资讯传播的效率,人民对于政府也增强了了解,而且对于未来各国政府政务信息的交换与共享也提供了方便。
英国电子政务元数据标准(E-GMS ,e-Government Metadata Standard)标准制定了元素、元素精炼、编码规则,以供政府人员为他们的信息资源创建元数据或设计检索系统时使用。
E-GMS的第一个版本是由简单的都柏林核心(DC)元素构成。
E-GMS在修订时已近可能吸纳DC的元素、元素精炼和编码规则。
它定义了政府公共部门电子政务元数据的结构和规则,政府部门在创建其信息资源的元数据或设计信息系统的检索系统时都要遵循该标准。
E-GMS用于实现数据的互操作,便于公众找到所需要的政府信息和服务,而无须了解政府部门的组织结构和职能配置。
元数据的互操作与交换按照不同元数据标准而采集和建立的元数据库,在更大范围内的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过程中遇到了元数据内容的互操作问题。
互操作的本质问题实际是语义问题,不同领域的元数据标准的制定都带有本领域对特定概念的理解和认识,表现在元数据标准上的是元数据实体和元数据元素的“同名异意”以及“异名同意”问题。
要解决元数据标准互操作问题,首先,需要明确各标准中元数据实体以及元数据元素的含义; 其次,根据确定的含义建立不同元数据标准的元数据实体和元数据元素映射关系; 最后,在信息系统实现层面,由软件实现对不同元数据标准的翻译,对于某些需要整合已有不同标准元数据库到统一元数据库的情形,可以由软件系统进行统一的数据转换处理。
元数据库建立后,不可避免要产生元数据导入、导出、元数据交换等需求,在该项活动中,首先需要确定是元数据的格式和编码。
不同的系统可能产生不同的元数据记录的转换格式。
目前,采用XML作为元数据转换格式逐渐成为异构元数据库(系统)间元数据交换的主要形式。
背景资料为什么要提出信息资源目录?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历经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目前,正加速向信息化社会发展。
信息化社会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所必经的一个崭新阶段。
在此阶段,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核心,全面整合人类的各项生活和生产活动,推进人类文明向前迈出一大步。
信息资源是信息化社会的基础和核心,是重要的生产要素和无形资产。
信息资源的内容涉及到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和各个层次。
在领域上,信息资源的内容包括了科学、教育、文化、卫生、军事、经济等各个方面; 在层次上,信息资源的内容包括了反映国家和地区整体活动特征的宏观社会经济活动信息,以及表征微观世界的物质组成信息等。
从信息资源的表达形式上,包括了文本、数字、图像、音频、视频等。
目前,随着信息采集手段的增强以及信息利用层次的提高,整个社会的信息资源的数量正处于加速度的状态。
例如: 围绕人自身的各种活动,需要各种类型的信息进行支撑,包括人员的基本信息、教育信息、就业信息、医疗信息等,这些散落在各行业、各部门的信息以每个人1MB的数据量进行计算(不计算涉及到个人的多媒体信息),仅中国13亿人口的信息将达到1300T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