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 意见》,就加强中小学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和实施途径、师资队 伍和条件保障、组织领导和需要注意的问 题等作出了明确规定。
此后教育部又就中小学和大学分别 发布了《实施指南》,各省市也相继出台了 《实施意见(或措施)》。
二、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亟 待解决的几个理论问题
(4)现代社会对人的素质的高要求,使尚未步入社会 生活的青少年就面临激烈的竞争;
(5)当今社会思想、观念、价值多元化,青少年在价 值选择时也会产生心理矛盾和冲突,这些都会导致缺 乏社会适应和应变能力的青少年的心理问题的加剧。
(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国家各级 教育主管部门的重大教育决策
《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的决定》要求:“针对新形势下青少年成长 的特点,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3.提高德性修养,培养良好品德。我们认 为,把心理健康教育看作德育的途径是不恰当 的,把学生心理问题当成道德问题更是常识性 错误,但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的 促进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个体良好品德的形成 不但与社会道德规范的教化有密切的关系,而 且与学生(主体)对社会道德的认识、情感、态 度和行为评价等心理因素水平紧密联系。此外 ,心理健康教育从学生具体心理需要入手,强调 针对性、主体性与自我内化体验等思路和方法 可以迁移到品德教育之中,能提高学校德育的 效果,有利于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2.进行测试和数据处理,建立学生心理素 质发展档案。选定测量工具后即可进行测试,将 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处理(数据分析最好能有与测 量工具匹配的计算机软件),最后就是建立科学 实用的学生心理素质发展档案。
3.分析学生心理素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分析可按年级段、班级 或个人等多层次进行,分析时应作客观的评价, 参照常模或样本均数,找到分析对象在所属群 体中的相对位置(水平),作为教育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