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者”的利基
- 格式:pdf
- 大小:147.05 KB
- 文档页数:2
泼礁-商智
“朗读者’’的和基
文/杨菲 如今,不管是从便携性的角度考虑,还是由于
生活节奏的加快,传统的书籍阅读方式已经多少有
些不适应现代人的生活了,但人们对于知识摄取的 需求却有增无减,有声读物于是成为了那些想读书
却没时间读的人的选择。 早在2000年,天津津科电子有限公司就推出了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图书阅读器,并通过内嵌的读书软 件实现了电子图书的语音化。在免费盛行的中国,公
司唯一的盈利途径就是卖机器,不过高昂的价格(平 均售价在2000—3000元之间)使他们至今都无法打
开国内的市场,产品主要出口欧美。同样想在出版物
数字化领域分一杯羹的,还有少数收费的有声读物网
站。它们大多先购买作者皈权再录制成音频进行销售,
虽然价位已经低到每本书仅售0.卜l元,但真正通
过网络付费购买的用户数量仍然有限,网站一直处于
严重亏损状态。 有价值且有需求的东西就真的找不到收费的突 破口吗?台湾的一家名为博客思听的数码传播公司为
有声读物的客户进行了“杂质”过滤,通过提供优质
内容,实现了稳定的收入来源。 有声读物的最基本价值是解放了视觉注意力,让
人们可以更方便地进行知识摄取。但过于泛化的用户 价值就像是只能填饱肚子却无招牌菜的饭馆,无法形
成独特的客户价值主张。博客思听经过分析,将人们
对知识的需求总结为两类:一类为休闲需求,另一类
为充电需求。休闲需求是可有可无的“配菜”,而由
于工作、学业等原因必须进行的知识补给则是不可或 缺的“主菜”。而在有“充电”需求的人群中,希望
摆脱阅读这种传统的知识接受形式,又无须应付考
试的,首先要算白领阶层了。博客思听从一开始就
将自己确立为服务高级白领需求的内容提供商,向
他们提供经管类知识“主菜”。 即便是“主菜”,吸收效果不好也不会有需求。 以一本20万字的书为例,人们的平均朗读速度(慢
于阅读速度)在每分钟150—200字之间,如果将这
本书完整地听完至少需要16.7小时,比传统读书所
付出的时间成本还要高。更重要的是,全盘复制的朗
读很容易让听者在理解上出现困难,迷失于某些章节
而抓不住整体重点,吸收效果会大打折扣。博客思听
的做法是,只选取含金量高的经管类读物,再聘请相
关领域专家进行内容提炼。将提炼的精华制作成简短
的音频书摘,长度一般控制在30分钟以内。这一做
法相当于帮助读者完成了从看到听,从全文到摘选的
两次资讯释压,知识的吸收效果随之得到了保证。
目前,博客思听最大的客户群是企业用户,他 们将购买的书摘作为人力资源内部培训资料。由于
价格低廉和吸收效果的保证,目前客户数量已经发
展到了l50多家。 在此基础上,博客思听开通了网站,免费提供书 摘的在线试听和下载,以吸引更多的白领阶层。同时, 博客思听也尝试进行了网站的广告招商。他们从白领
通常关注的一般性消费项目人手(如旅游、汽车、运动、 消费电子、航空等),用WMA~DRM(数字版权管理)
的音频文件格式将视频广告强制嵌入音频文件,用户 只有收看完广告,才可获得许可验证收听书摘。即使
用户下载书摘后发送给好友,文件在打开时也需要进
行许可证获取操作。这样既保证了广告的到达率,也 为后台服务器提供了统计间接用户数量的途径。同时,
后台会根据客户IP地址智能选择区域性广告进行投 放。作为网络广告投放商之一的台湾长荣航空,更是
将书摘带上了飞机,作为对旅客的增值服务,在其所
有航线上进行播放。 博客思听的业务模式中的另外一个关键点是它与
出版社之间的合作。博客思听从出版社那里获取图书 资源,制作书摘。而书摘的推广也为出版社进行了免
费的图书宣传,因为它在形式上类似于新书部分章节
的免费试读。正是基于这种双赢的战略关系,出版社 不向博客思听收取版权费,博客思听也不承担分摊广
告收入给出版社的责任,这种合作方式解决了博客思
听在盈利模式上的一个大问题。
经过三年多的探索,该公司目前已经基本实现收
支平衡,形成了切实可行的收费模式。
“替代品’’的外溢价值
文/丁家乐
导致行业升级换代的新技术,常常诞生于行业领
导企业的研发部门,但为了掌控产业的升级节奏,这 嚣 l
些新技术被束之高阁,等待所谓“适宜的时机”。假 如企业能将替代性技术视为机会而非威胁,可能为之
找到更广泛的潜在市场。 在2009年的世界移动通信展上,持续数年的
手机充电器接口标准之争终于尘埃落定,GSM协会
与包括摩托罗拉、诺基亚、AT&T、沃达丰、高通 在内的17家移动运营商和制造商共同宣布,将于
2012年1月1日前在所有上市的手机产品中采用统
一的Micro—USB通用充电接口,并实现充电能耗
50%的下降。 眼见着有线充电器这个利润颇丰的配件市场,因
为充电接口标准的统一而会迅速萎缩,不少手机厂
商和第三方配件制造商开始将目光转向无线充电器 领域。在CE¥2009国际消费电子展上,Palm公司
推出了与其新款智能手机Pre相配套的无线充电器
Touchstone,而Fulton公司也为iPhone专门打造了
无线充电器。
但与Palm、Fulton等希望通过为不同品牌不同 款式的手机设计不同型号的无线充电器以获得丰厚回
报的企业不同,激发美国Powercast公司创始人兼首
席执行官约翰.希尔(John Shearer)关注无线充电
技术的,却是一个更为基本的问题,即“在无线数据
传输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人们如何能够摆脱电源线
这最后的束缚”。 2003年成立于美国宾州的Powercast公司经过
四年的研究开发,从老式收音机的工作原理中获得了 实现中距离(几米之内)无线电力传输的灵感。约
翰・希尔解释称,传统的收音机在使用无线电波传递
信息时是由谐振电路抽取特定频率的载波,而将其
余的合弃。而POwercast的核心技术“电能接受电
路”则运用逆向思维,通过一个硬币大小的接收器去
捕捉发射器发出的各类电波,并把它们转换成可用的
电能。Powercast的工程副总裁蒂姆・托维尔(Tim Towel1)表示,在一定的距离之内,这套收发装置能
够在手机及其他电子设备正常使用的情况下进行安全
的无线充电。更重要的是,这种无线电波接收器的制
造成本仅需5美元,将其植入电子设备内并不会对产
2009594,N号21世纪商业评论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