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泽外国语学校高一语文《始得西山宴游记》导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178.00 KB
- 文档页数:10
《始得西山宴游记》导学案【课前2分钟】积累重点虚词“而”的意义和用法。
学习目标:1.掌握“披”等重点实词以及“而”等重点虚词的用法,掌握文中出现的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现象;(重点)2.通过文本细读体会作者的感情。
(难点)一、导他在永州呆了10年,日子过得孤寂而荒凉。
亲族朋友不来理睬,地方官员时时监视。
灾难使他十分狼狈,一度蓬头垢面,丧魂落魄。
但是,灾难也给了他一份宁静,使他有足够的时间与自然相晤,与自我对话。
于是,他进入了最佳写作状态,中国文化史拥有了《永州八记》和其他篇什,华夏文学又一次凝聚出了高峰性的建构。
(余秋雨《柳候祠》)二、思1.初读课文,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并找出通假字。
(1)自余为僇.()人(2)恒惴.()栗.()(3)施施..()而行(4)梦亦同趣.()(5)斫.()榛莽(6)焚茅茷.()(7)箕.()踞而遨(8)皆在衽.()席之下(9)岈.()然洼然,若垤.()若穴(10)攒.()蹙.()累积,莫得遁.()隐(11)不与培.()塿.()(12)悠悠乎与颢.()气俱2.根据课下注释再读课文,并解释加点字词的意思。
(1)自余为僇.人(2)到则披.草而坐(3)外与天际.(4)梦亦同趣.(5)缘.染溪(6)游于是..乎始3.再读课文,你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写在下方空白处。
4.《永州八记》是哪八记?比较《永州八记》八篇文章的题目,《始得西山宴游记》的题目和其他七篇的题目有什么不同?三、议(一)要求1.结合文中具体语句分析,例如一个句子,一个词,一个字。
2.先独立思考,再组内交流讨论。
交流时,讨论完第一个问题再讨论第二个问题,讨论某个问题时组员依次发言,组长做好记录并指定发言人。
(二)根据要求,小组内思考并讨论下列问题:1.作者游西山之前的心情如何?2.作者登西山时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为什么面对西山,作者的感情发生了变化呢?1四、展1.选小组回答上述问题,不完整的地方其他小组补充。
《始得西山宴游记》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始得西山宴游记》全文。
(2)了解柳宗元的生平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3)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文章的写作特色。
(2)学会通过注释、字典等工具书,理解文中的难点词语。
(3)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西山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领会文章所传达的“物我相融”的哲学思想。
(3)激发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对文学的兴趣爱好。
二、教学重点1. 熟读并背诵《始得西山宴游记》。
2. 分析文章的写作特色,理解文中的难点词语。
三、教学难点1. 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如词义的古今变化、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
2. 理解并把握文章中的哲学思想。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柳宗元的生平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通过注释、字典等工具书,理解文中的难点词语。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文章的写作特色,如描绘手法、结构布局等。
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5. 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西山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领会文章所传达的哲学思想。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词语和句子。
7.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熟读并背诵课文,完成课后练习。
五、课后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言文阅读能力。
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对文学的兴趣爱好。
六、教学评价1. 平时表现: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给予及时的鼓励和指导。
2. 作业完成:检查学生作业中课文背诵、课后练习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3. 测验成绩:定期进行文言文阅读测验,评估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程度。
《始得西山宴游记》优质教案(第一篇)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并背诵《始得西山宴游记》的内容。
2. 能够分析并欣赏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文风。
3. 能够通过课文学习,体会作者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审美情趣。
4. 能够掌握并运用课文中的成语和典故。
教学重点:1. 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2. 柳宗元文风的分析和欣赏。
3. 课文中成语和典故的掌握和运用。
教学难点:1. 课文内容的深层理解和记忆。
2. 柳宗元文风的分析和欣赏。
3. 课文中成语和典故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准备:1. 课文《始得西山宴游记》的文本。
2. 相关背景资料和参考书籍。
3. 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的课文学习,对山水游记有一定的了解。
2. 简介本课将要学习的《始得西山宴游记》的作者柳宗元及其文学地位。
二、自主学习(15分钟)1.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课文中的生僻字词和成语典故。
三、课堂讲解(20分钟)1. 讲解课文内容,分析柳宗元的文风特点。
2. 讲解课文中的成语和典故,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
四、课堂练习(10分钟)1. 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相关练习题目。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 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二、深入讲解(20分钟)1. 深入讲解课文内容,分析柳宗元的文风特点。
2. 通过具体例句,讲解课文中的成语和典故的运用。
三、课堂练习(10分钟)1. 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相关练习题目。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四、总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2. 对学生进行鼓励,鼓励他们在课后继续学习。
教学评价:1. 课后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跟踪了解,检查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2.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柳宗元文风的分析和欣赏程度。
高中语文4.2.2《始得西山宴游记》导获奖学案苏教必修1高中语文4。
2。
2《始得西山宴游记》导获奖学案苏教必修1一1.积累有关文言知识,翻译课文,提高翻译能力。
2.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二1.体会借景、叙事、抒情于一体的写法。
2.理解部分实词古今异义及一词多义现象。
三1.把握文意,结合作者背景理解文中思想情感。
2.加强诵读,联系学过的知识,加以总结、归纳。
四〔一〕作者简介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
唐代卓越的文学家、哲学家。
柳宗元出生在一个世代官宦之家。
幼年聪颖好学,攻读诸子百家。
二十岁时与刘禹锡为同科进士,做过县尉、监察御史等。
后参加王叔文集团,主张革新除弊.改革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后有贬为柳州刺史,任上政绩卓著。
柳宗元对唐代古文运动有独特的贡献,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二〕背景解读公元805年,柳宗元因参加翰林学士王叔文集团的领导的政治革新运动失败,被贬为永州司马.在此期间他放浪于山水之间,派遣郁闷,写了不少的游记,如“永州八记〞。
本文是永州八记的第一篇,元和四年,即作者被贬永州的第五年.〔三〕相关知识1、记古代的一种文体。
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来抒发作者情感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2、“永州八记〞“永州八记〞指的是《始得西山宴游记》、《钴姆潭记》、《钴姆潭西小丘记》、《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
文中所记之山、水、草、木、鱼、石,无不精彩,无不引人入胜。
无不浸透着作者的情感。
五、1.字词注音僇.人( ) 惴栗..( ) 斫.榛( ) 焚茷...( ) 施施()觞酌..( )衽.席( ) 垤...( )箕踞穴()攒蹙..( ) 岈.然()颢.气( ) 遁.隐( ) 颓.然( ) 星宿. ( )2.指出通假字并加以解释。
〔1〕自余为僇人通,〔2〕意有所及,梦亦同趣通,3.词类活用日.与其徒上高山穷.回溪卧而梦.始指异.之穷.山之高而止箕.踞而遨萦青.绕白.故为之文以志.4.古今异义然后..知是山之特立古义:今义:游于是..乎始古义:今义: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古义:今义:5。
《始得西山宴游记》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学习方针1、理解和掌握一批文言实词虚词,掌握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及省略句的翻译。
2、体会本文借景抒情、融情入景的艺术特色。
二、课前预习案1、了解作者及背景(PPT)(1)作者简介。
柳宗元(73-819),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省永济)人,人称“柳河东”。
晚年贬为柳州(今广西柳州)刺史,故又称“柳柳州”。
他是唐代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
(2)文体常识“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主要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生发火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3)解题。
《始得西山宴游记》是《永州八记》的第一篇,作者寄情山水,写偶识西山的欣喜,写西山形势的高大,写宴饮之乐,写与自然的融合,表露本身的傲世情怀。
2、为下面加点的字注音:僇()人、惴()栗()、施施()而行、斫( )榛()莽、焚茅茷( ) 、箕踞()()衽( )席、岈()然洼()然、若垤( )攒( )蹙( ) 、遁()隐、萦()青缭白、培()塿( ) 、颢()气、引觞()、冥()合3、自主阅读(1)、朗读课文,注意字音。
读好句子的节奏、重音。
要读得流畅,读出感情。
(2)、对照书下注释,疏通全文大意①同桌合作,参照工具书及课下注释疏通全文大意。
②圈画疑难词句,并质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课内学习自余为僇(通:)人,居是( )州,恒( )惴栗。
《始得西山宴游记》导学案课前预习学案(预习探究答案见教学设计)一、预习目标了解本文背景及作者相关情况,准确诵读本词并能背诵,初步体会其中的景物描写和作者的情感。
二、预习内容1、本文的写作背景2、作者柳宗元的相关情况3、给下列加点的字词注音余自为僇人()恒惴栗()则施施而行()斫榛莽()焚茅茷()箕踞而遨()皆在衽席之下()若蛭若穴()攒蹙累积()三、提出疑惑一、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掌握文言实词的古今异义,正确理解“其”“则”“未始”等文言虚词,在朗读中体会“之”“也”“而”等虚词的作用。
”等字的一词多义,及省略句的运用。
2、再次了解“记”的特点。
3、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讨论划分课文层次,领会“概写”“特写”之不同,学习寓情于景的写法。
(二)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读字音,读词义,读句意,读整体内容,读作者感情。
1.通过反复诵读,正确理解文中的难词、难句,解决本文的重点。
2.讨论分析写学时“概写”和“特写”的不同以及其相互关系。
3.联系现代文抒情散文的有关知识,分析体会本文叙述、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的运用。
4.通过背景知识的介绍结合课文分析体会作者寄情山水,孤标傲世的思想感情。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身处逆境,仍胸怀大志。
2.教育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进行赞美,增强自豪感。
3. 感悟古人遣词造句之美,想像作家笔下山水之美,进而陶冶情操,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练就一双善于以自然学物中发现美的眼睛。
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学习本文在比照与映衬中写景的特点。
2、难点:体会本文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艺术特色。
二、学习过程探究点一:你认为以上两个“游”字的含义有什么不同?请结合原文说明理由。
探究点二:作者为什么如此喜欢西山?(四)当堂检测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精裁密致,璨若珠贝。
为骚文十数篇,览之者为之凄恻。
吾与禹锡执友,胡忍见其若是?课后练习与提高1.下列各组加点的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穷回溪 B.日与其徒上高山复前行,欲穷其林环堵萧然,不蔽风日C.醉则更相枕以卧 D.施施而行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人不知而不愠2.下列各组作家不全是“唐宋散文八大家”的一项是()A、欧阳修王安石苏辙B、韩愈范仲淹苏洵C、苏轼欧阳修曾巩D、韩愈王安石苏轼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永州八记》是柳宗元被贬永州司马时所作,多为借景抒情,发泄自己被贬谪的幽愤,同时也表达虽身处逆境而心志不泯的情怀。
《始得西山宴游记》的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始得西山宴游记》,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文章的基本内容,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1.2 教学内容《始得西山宴游记》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一篇游记。
文章以作者游历西山为线索,描绘了西山的壮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始得西山宴游记》全文,掌握文章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式。
2.2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人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步骤3.1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讨论、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3.2 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游记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详细讲解《始得西山宴游记》的背景、内容、写作手法等。
(3) 讨论:分组讨论文章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
(4) 小组合作:分组进行文章的翻译和解读,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第四章:教学评估与反馈4.1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作业批改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
4.2 教学反馈根据评估结果,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第五章:教学总结与拓展5.1 教学总结在本章教学中,学生掌握了《始得西山宴游记》的基本内容,提高了文言文阅读能力。
5.2 教学拓展引导学生阅读其他唐代游记文学作品,进一步拓宽知识面,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第六章:教学活动设计6.1 课前准备让学生预习《始得西山宴游记》,了解文章背景,初步理解文章内容。
6.2 课堂活动(1) 朗读:组织学生朗读《始得西山宴游记》,感受文章的韵律美。
(2) 讲解:分析文章的篇章结构,讲解重点词汇和句式。
(3) 讨论:引导学生探讨文章中的景物描写与作者情感的关系。
(4) 翻译:分组翻译文章中的难点句子,分享翻译心得。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最新6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最新6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节先写未得西山之前的游览。
篇一他写西山之景,不是从描写西山本身的高峻奇特着笔,而是写登上山向下鸟瞰和向远眺望,通过所看到的'尺寸千里的景物和与天地自然的契合神会从侧面烘托西山高峻,渺远“怪特”;他抒宴游之情,也不是在借宴游以消愁方面大肆铺陈描写,而是极写登高望远心旷神怡,乃至物我浑一之乐,从而使人以反面以见他平素“居是州,恒惴傈”之重忧。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篇二教学目的:1.积累文言词汇。
2.了解作者被贬永州寄情山水聊以忘忧的情怀。
3.理解课文在比照与映衬中写景的特点。
重点难点:1.重点:(1)积累文言词汇。
(2)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艺跆厣?br gt;2.难点:学会翻译文言文。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简介作者导入新课1.作者简介。
(投影)柳宗元(73-819),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省永济)人,人称“柳河东”。
晚年贬为柳州(今广西柳州)刺史,故又称“柳永州”。
他是唐代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与韩愈同为当时古文运动的领袖,同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贞元九年(793),柳宗元进士及第。
公元805年,他参加了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升任礼部员外郎,积极从事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改革。
但为时不久,就在其政敌联合反击下而失败,受到残酷迫害,先是被贬为永州(今湖南省零陵县)司马;十年之后,又改任为柳州刺史。
柳宗元在中唐的文坛上与韩愈齐名。
他能诗善文,成就很高。
他的散文包括论说、寓言、杂文和游记等类,文笔犀利,含义深刻,形象生动,气势奔放。
就游记而言,他是唐代一位集大成的刻画山水的能手。
一方面,他通过自己敏锐的观察,深入的体会,运用简洁概括、鲜明生动的语言,精细而准确地把那些易于被人忽视和遗忘的自然景色画图般地再现出来,给读者一种亲临其境的真切之感;另一方面,他在描写山水木石、鸟兽虫鱼的声色动静时,往往将自己横遭贬滴、饱受压抑的境况渗透在里面,达到情景交融的地步,从而曲折地反映了中唐黑暗的社会现实。
高中语文 4.2.2《始得西山宴游记》2 导学案苏教版必修1 一、教材分析《始得西山宴游记》是我国古代散文的精品,传诵千古而不衰。
本文是柳宗元著名的“永州八记”的第一篇。
所叙述和描写的景物,都是作者主观感情的折射和体现。
这是了解柳宗元主要思想脉络的重要途径,所以,这虽然是一篇课标外的古文,可是鉴于这篇文章的重要地位、艺术特色、描写方法以及一些重要的文言实词,考虑用两课时学习本篇文章。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掌握文言实词的古今异义,正确理解“其”“则”“未始”等文言虚词,在朗读中体会“之”“也”“而”等虚词的作用。
”等字的一词多义,及省略句的运用。
2、再次了解“记”的特点。
3、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讨论划分课文层次,领会“概写”“特写”之不同,学习寓情于景的写法。
(二)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读字音,读词义,读句意,读整体内容,读作者感情。
1.通过反复诵读,正确理解文中的难词、难句,解决本文的重点。
2.讨论分析写学时“概写”和“特写”的不同以及其相互关系。
3.联系现代文抒情散文的有关知识,分析体会本文叙述、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的运用。
4.通过背景知识的介绍结合课文分析体会作者寄情山水,孤标傲世的思想感情。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身处逆境,仍胸怀大志。
2.教育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进行赞美,增强自豪感。
3. 感悟古人遣词造句之美,想像作家笔下山水之美,进而陶冶情操,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练就一双善于以自然学物中发现美的眼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学习本文在比照与映衬中写景的特点。
2、难点:体会本文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艺术特色。
四、学情分析通过学习,学生对文言文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有必要让学生更深入地去学习、掌握文言文的其他样式。
文言散文在整个中学教育阶段占有不可忽视的一席之地。
《始得西山宴游记》是我国古代散文的精品,传诵千古而不衰。
这一课给学生印象好坏必将影响到以后学生对文言散文学习的兴趣。
《始得西山宴游记》导学案(学生)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字词;2、学会阅读赏析,体会语言运用的妙处;3、学习本文在比照与映衬中写景的特点。
4、体会本文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艺术特色。
学习重点难点:1、学习在比照与映衬中写景的特点。
2、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方法:诵读法、讨论法、质疑法第一课时【学习目标】能正确地翻译文句;归纳重要文言词语和文言现象【课前预习】1.了解作家柳宗元(73-819),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省永济)人,人称“柳河东”。
晚年贬为柳州(今广西柳州)刺史,故又称“柳柳州”。
他是唐代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与韩愈同为当时古文运动的领袖,同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贞元九年(793),柳宗元进士及第。
公元805年,他参加了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升任礼部员外郎,积极从事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改革。
但为时不久,就在其政敌联合反击下而失败,受到残酷迫害,先是被贬为永州(今湖南省零陵县)司马;十年之后,又改任为柳州刺史。
柳宗元在中唐的文坛上与韩愈齐名。
他能诗善文,成就很高。
他的散文包括论说、寓言、杂文和游记等类,文笔犀利,含义深刻,形象生动,气势奔放。
就游记而言,他是唐代一位集大成的刻画山水的能手。
一方面,他通过自己敏锐的观察,深入的体会,运用简洁概括、鲜明生动的语言,精细而准确地把那些易于被人忽视和遗忘的自然景色画图般地再现出来给读者一种亲临其境的真切之感;另一方面,他在描写山水木石、鸟兽虫鱼的声色动静时,往往将自己横遭贬谪、饱受压抑的境况渗透在里面,达到情景交融的地步,从而曲折地反映了中唐黑暗的社会现实。
他的作品收入《柳河东集》。
柳宗元的游记不仅文笔简洁,描摹生动真切,富有诗情画意,而且处处渗透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寄托着对生活遭际的感慨和对黑暗现实的不满。
《始得西山宴游记》是《永州八记》的第一篇,2.解题。
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后,十年内到处搜奇觅胜,写出一系列刻划入微又托意深远的山水游记。
2024始得西山宴游记高一上册语文教案2024始得西山宴游记高一上册语文教案精选2篇(一)教学目标:1. 学会理解并发表对文学作品的个人见解。
2. 学会提取文学作品的重点内容和主题。
3. 学会运用阅读策略来帮助理解和分析文学作品。
教学重点:1. 理解和分析《西山宴游记》这个文学作品。
2. 学会提取文学作品中的重点内容和主题。
教学难点:1. 运用阅读策略来帮助理解和分析文学作品。
2. 提取文学作品中的重要内容和主题。
教学准备:1. 《西山宴游记》的阅读材料。
2. 板书或投影仪来呈现教案的内容。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教师通过提问或者展示图片,引发学生对《西山宴游记》这个文学作品的兴趣。
教师可以问:“你们喜欢读民间故事吗?”“你们喜欢读关于历史人物的故事吗?”等等。
第二步:阅读教师将《西山宴游记》的阅读材料分发给学生,要求他们默读一遍,并标注不懂的词汇和句子。
学生可以将自己的问题写在纸上。
第三步:个人理解学生将自己标注的问题和理解写在纸上,并与同桌进行讨论,互相帮助理解和解决问题。
第四步:小组讨论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互相讨论各自对《西山宴游记》的理解和观点,并选择一个代表来发表小组的观点。
第五步:整体讨论教师将各组代表的观点进行整合,并与全班一起进行讨论,探讨《西山宴游记》的重点内容和主题。
第六步: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简要介绍下一节课的内容和目标。
第七步:作业布置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西山宴游记》的理解,写一篇读后感或评论,并在下节课上进行交流。
扩展活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朗读或者剧本表演,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来深入理解和体验《西山宴游记》中的故事情节。
2024始得西山宴游记高一上册语文教案精选2篇(二)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和掌握课文的基本内容和主题。
2.能够理解和运用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3.能够分析课文中人物形象塑造和情节发展的手法。
4.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语言表达方式进行写作。
11、了解作者及“记”这一文体的特征。
2、学习和积累有关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知识。
3、领悟文章内容与思想内涵。
1.扫除字词障碍: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并注意它们的字形。
僇.人惴栗..引觞.满酌.萦.青缭.白..施施..席攒蹙..踞衽..茅筏箕培塿...垤...灏.气冥.合颓.然遁.隐岈.然斫榛莽2.解题○“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寄景抒情,托物言志。
《始得西山宴游记》是“永州八记”的第一篇,作者寄情山水,写偶识西山的欣喜,写西山形势的高峻,写宴饮之乐,写与自然的融合,表露自己的傲世情怀。
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学家、思想家。
字子厚,河东(今某某永济县)人,世称河东先生。
自幼聪慧好学,21岁中进士第,26岁中“博学宏词”科,授官集贤殿正字。
后改任监察御史里行,与韩愈、X禹锡同事。
永贞元年(公元805年),柳宗元积极参加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革新活动,罢“宫市”,免杂税,打击贪官,但遭宦官、藩镇等腐朽保守势力反对,革新集团失败了,其成员遭到迫害,叔文被杀,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
在永州长达10年,后虽奉召回京,旋即又被贬为某某刺史。
在某某任职时,主持开挖水井,兴办学校,废除奴婢制度,深受当地民众爱戴。
病逝于某某住所,世称柳某某。
柳宗元在政治思想上受儒家民本思想影响,曾提出“官为民役”的观点。
政治上他是失意者,但在文学创作上却成就卓著,表现在寓言、传说、山水游记等散文方面,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
柳宗元是唐代第一个大量写作游记的作家,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
他的游记散文继承了《水经注》的传统,注重对景物客观细腻地描写,同时他又将这种游记体散文的创作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特别是把自己的身世遭遇和主观情感融合在对景物的描绘之中,正好合了清朝学者王国维的那句话——“一切景语皆情语”。
柳宗元山水游记的典X之作是“永州八记”⑴《始得西山宴游记》⑵《钴姆潭记》⑶《钴姆潭西小丘记》⑷《小石潭记》⑸《袁家渴记》⑹《石渠记》⑺《石涧记》⑻《小石城山记》。
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始得西山宴游记》,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技巧,提高学生的文言文素养。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始得西山宴游记》,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色的欣赏能力,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掌握《始得西山宴游记》的基本内容,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2.2 教学难点: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以及如何将这些手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三、教学过程:3.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过的山水游记文章,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3.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始得西山宴游记》,理解课文大意,掌握课文的基本内容。
3.3 课堂讲解: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句子和修辞手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3.4 合作探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表达技巧,讨论如何将这些技巧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3.5 写作实践: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尝试写一篇简短的山水游记,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课后作业:4.1 复习课文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总结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和改进,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六、教学策略:6.1 情境创设:利用多媒体展示西山的美景,让学生仿佛置身于课文所描述的环境中,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6.2 问题导向: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
6.3 互动交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提高课堂氛围。
七、教学评价:7.1 课堂表现: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和表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评价。
7.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始得西山宴游记》导学案★导学目标1.学习本文在比照与映衬中写景的特点。
2.体会本文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艺术特色。
3.感悟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导学重点1.学习在比照与映衬中写景的特点。
2.感悟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预习导学一、文体知识——记“记”是古代一种文体,多以(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为主要内容,分(碑记、游记、杂记)三类二、作者简介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学家、思想家。
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县)人,世称“柳河东”。
永贞元年,柳宗元积极参加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革新活动,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
在永州长达10年,后虽奉召回京,旋即又被贬为柳州刺史,世称“柳柳州”。
柳宗元在政治思想上受儒家民本思想影响,曾提出“官为民役”的观点。
文学创作上支持韩愈倡导的古文运动,并称“韩柳”。
其创作成就主要表现在寓言、传说、山水游记等散文方面,《永州八记》是山水游记的代表作。
他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
有《河东先生集》(刘禹锡编)、《柳河东集》(明人辑注)传世。
三.课文预习1. 给下面括号前的字注上正确的拼音。
⑴僇( )人⑵惴( )栗( )⑶施施()()而行⑷斫()⑸榛()莽⑹茅伐()⑺箕()踞()⑻衽()席⑼岈()然⑽若垤()⑾攒()蹙()⑿遁()隐⒀培()娄()⒁颢()气⒂引觞()⒃颓()然⒄冥()合2.词语理解A、古今异义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古义)(今义)没开始攒蹙累积(古义)(今义)积累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
(古义)(今义)转折连词游于是乎始。
(古义)(今义)递进连词醉则更相枕以卧。
(古义)(今义)更加到则披草而坐。
(古义)(今义)覆盖在肩背上。
颓然就醉(古义)(今义)就是。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
(古义)(今义)朝。
故为之文以志。
(古义)(今义)志气,志向。
这是岁元和四年也。
(古义)(今义)判断动词。
B、一词多义异始指异之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特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然后知是山之特立C、通假字自余为僇人(通,)3.参照工具书及课下注释疏通全文大意。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优秀10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优秀10篇)1、导入,标题能不能改为“西山宴游记“?不能,还写到西山以外的游览,“始”,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