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生物学的研究工具
- 格式:doc
- 大小:92.00 KB
- 文档页数:2
第四节生物学的研究工具一、学习目标1.说出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及作用。
2.识别几种常用的探究器具,并说出其用途。
3.尝试制作临时玻片标本。
4.使用显微镜观察临时玻片标本。
5.学会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爱护显微镜。
6.善于借助观察工具探究生物世界。
二、重难点分析1.说出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及作用。
2.识别几种常用的探究器具,并说出其用途。
3.尝试制作临时玻片标本。
4.使用显微镜观察临时玻片标本。
三、学习过程(一)新知预习知识点一认识显微镜1.显微镜是常用的探究器具,帮助我们观察肉眼无法观察到的细微结构。
中学常用的显微镜主要是单筒式______显微镜。
2.取显微镜时应一手_____镜臂,一手_____镜座。
从显微镜箱中取出显微镜,放在实验桌上。
3.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_____,就是物像的放大倍数。
4.转动反光镜,认真观察会发现反光镜的两个面不同,一个是_____,另一个是_____。
答案:1.光学2.握托3.乘积4.平面镜凹面镜知识点二显微镜的使用1.选择目镜;转动转换器使_____物镜对准通光孔;转动_____,从目镜中可以看到一_____的视野。
2.将要观察的玻片放到_____上,并用_____压住,并使所观察的材料对准_____的中央。
3.调节_____,将低倍物镜与载玻片靠近。
4.通过目镜观察,再调节__________,使镜筒慢慢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
最后,调节__________,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5.实验完毕,应将显微镜__________,整理好后,放入箱中,放回原处。
答案:1.低倍反光镜白亮2.载物台压片夹通光孔3.粗准焦螺旋4.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5.擦拭干净知识点三其他常用的探究器具在生物实验中,给物体加热常用的器具是__________,常用来称量物体的是__________,称量时手不能与被称量的物体__________。
答案:酒精灯天平直接接触知识点四临时玻片标本的制作1.净:用洁净的__________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
章节测试题1.【答题】请将下列生物实验器具与相应的功能进行合理配伍。
①培养皿 A常用的加热工具②酒精灯 B用于盛放材料或进行组织培养③烧杯 C用于制作玻片标本④盖玻片和载玻片 D用于加热、配置液体。
【答案】①-B;②-A;③-D;④-C【分析】本题考查生物实验中常用仪器及其正确操作方法。
【解答】生物实验用到的仪器有:铁架台、铁圈、三角架、蒸发皿、酒精灯、玻璃棒、火柴等。
其中①观察器具:放大镜等;②解剖器具:解剖盘、解剖剪、镊子、刀片等;③计量器具:量筒、天平等;④加热器具:酒精灯、三角架、石棉网等;⑤通用器具:烧杯、试管、研体、培养皿、滴管、药匙、试剂瓶等。
①培养皿是一种用于微生物或细胞培养的实验室器皿,由一个平面圆盘状的底和一个盖组成,一般用玻璃或塑料制成。
②酒精灯是以酒精为燃料的加热工具,用于加热物体。
③烧杯是一种常见的实验室玻璃器皿,通常由玻璃、塑料、或者耐热玻璃制成。
烧杯呈圆柱形,顶部的一侧开有一个槽口,便于倾倒液体。
有些烧杯外壁还标有刻度,可以粗略的估计烧杯中液体的体积。
烧杯一般都可以加热,在加热时一般应该均匀加热,可以垫上石棉网。
④盖玻片和载玻片;载玻片是在实验时用来放置实验材料的玻璃片,呈长方形,大小为76*26 mm,较厚,透光性较好;盖玻片是盖在材料上,避免液体和物镜相接触,以免污染物镜,呈正方形,大小为10*10 mm 或20*20mm,较薄,透光性较好。
故答案为:①B;②A;③D;④C。
2.【答题】用同一台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通过更换目镜、物镜和调节细准焦螺旋后,在视野中分别看到了下列图像,其中视野最暗的是()。
A. B.C. D.【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显微镜的使用操作技能中,用低倍镜换高倍镜的操作步骤,只有熟练地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操作才能较容易地完成此类题目。
【解答】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大,细胞数目越少,视野就越小,进入的光线越少,视野也越暗。
根据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大,细胞数目越少,视野就越小,进入的光线越少,视野也越暗的规律。
生物学的研究工具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说出显微镜的根本结构与作用;〔2〕认识几种常用的探究器具,并了解其用途。
2.能力目标:能独立、标准地使用显微镜,能观察到清晰的物像;通过小组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通过交流讨论培养大家的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养成学实验的良好习惯, 并对学生进行保护实验器具的教育,形成实事求是的学态度。
教学重点:识别显微镜的结构与作用,尝试使用显微镜。
教学难点:1.标准使用显微镜,并观察物像。
2.平安使用常用的探究器具。
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能够独立操作使用显微镜,是每位学生必须具备的最根本的生物操作技能,因此,本节课主要采用“教师引导,学生动手实践〞的方式进行。
在认识显微镜的结构这局部采用观察法,然后让学生相互交流强化记忆,在这个根底上老师引导学生认识各局部结构的功能,并通过多个问题的设计帮助学生理解。
显微镜的使用这局部主要采用先让学生对照课本15-16页文字与图片自主学习,对学生操作上存在的问题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最后采用归纳法对每个环节的重点进行总结。
这样充分表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显微投影仪,显微镜,写有“b〞字的玻片,印有“b〞的透明纸,印有“b〞的不透明纸,载玻片,盖玻片,刀片,叶片,镊子,放大镜,,酒精灯,三角架,石棉,烧杯,试管,滴管,试剂瓶,培养皿,干净的纱布,擦镜纸。
代表到讲台通过实物显微镜给大家指出老师课件中所指名称。
然后师生共同总结出显微镜的结构。
3分钟教师让学生拿出显微镜直接观察师:同学们能否非常顺利正常的观察到现象呢?所以在使用之前我们要对显微镜的原理和使用步骤熟悉一下以便我们能标准、正确使用显微镜。
一:取镜与安放师:播放多媒体显微镜的原理后要求学生阅读课本16页自学显微镜的拿取与安放并完成导学案〔探究问题二〕。
1分钟播放多媒体组织学生讨论如果拿法不妥会有何危害?,教师对学生的答复给与补充。
章节测试题1.【答题】当你用显微镜观察花粉时,看见花粉在视野的右上方,若要想移至视野的中央,则玻片标本应向哪个方向移动()。
A.左上方B.左下方C.右上方D.右下方【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
【解答】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如我们向右移动玻片标本,而在显微镜内看到的物像则是向左移动的。
所以如果物像位于视野右上方,要想把它移到视野中央,应该向右上方移动玻片标本,物像才向左下方移动移到视野中央。
选:C。
2.【答题】显微镜放大倍数的计算方法是()。
A.以目镜倍数为准B.以物镜倍数为准C.目镜与物镜倍数的乘积D.目镜与物镜倍数之和【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使用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
【解答】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的放大倍数与物镜的放大倍数的乘积,显然选项C正确。
3.【答题】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视的部位是()。
A.目镜B.物镜C.粗准焦螺旋D.不作要求【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
【解答】当镜筒下降的时候,如果只注视目镜,我们看不到物镜的位置,就容易让物镜压碎了玻片标本,所以在镜筒下降时我们要注视物镜防止其压碎玻片标本。
而观察寻找物像时,是在镜筒上升的过程中进行的。
4.【答题】现有一台显微镜,目镜上标有“5X”,物镜上标有“45X”,该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
A.5倍B.45倍C.100倍D.225倍【答案】D【分析】此题考查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的计算。
【解答】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5×45═225(倍),可见D符合题意。
5.【答题】在生物实验操作中,小海在观察人血涂片时,若要在视野中观察到较多的血细胞,应该选择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
第四节 生物学的研究工具一、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一)倍数1.(2019·四川广元)对微小的物体和细胞进行观察,应当借助显微镜。
某同学选取目镜为5×、物镜为16×的显微镜进行观察时,则此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 )A .200倍B .80倍C .35倍D .8倍2.(2019·衢州)在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下列镜头组合中观察到细胞最大的是( )A.目镜5×物镜4×B.目镜10×物镜4×C.目镜5×物镜10×D.目镜10×物镜10×3.(2019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少的显微镜是( )A .A C D .D4.(2019·济宁)下列是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时的部分操作,错误的是( )A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乘积B .低倍镜观察时视野较大,容易发现观察目标C .在调节粗准焦螺旋使物镜下降时,要从一侧注视其下降位置D .欲将视野左下方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需向右上方移动装片5.(2019·广东广州)用下列四台显微镜观察相同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装片,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多的是( )A .AB .BC .CD .D (二)成像特点 6..(2019·黑龙江省绥化)用显微镜观察字母“d ”的玻片,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 )A .pB .qC .bD .d7.(2019·东营)如图为用显微镜观察根尖永久装片时所看到的物像,若要观察根毛的结构,应如何移动装片?( )A .向上B .向下C .向左D .向右8.(2019·辽宁辽阳)使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物像位于视野的左上方,要使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心,装片移动的方向应该是( )A .右下方B .右上方C .左上方D .左下方9.(2019·湖南长沙)小荣使用显微镜观察口腔上皮细胞时,视野如图所示,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A .调节反光镜B .转动转换器C .转动粗准焦螺旋D .向右移动玻片10.(2019·湖南衡阳)如图是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体细胞图象,若要把该物像移到视野中央,载玻片应向____移动( )A .左下方B .右下方C .左上方D .右上方11.(2019·山西太原)在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时,欲使显微镜视野中左侧的一个细胞移至视野中央,应将装片( )A .向右移动B .向左移动C .向上移动D .向下移动12.(2019·湖南邵阳)在显微镜中观察某植物细胞细胞质流动情况时,看到如图所示的图象,则细胞质的实际流动情况是( )A.B.C.D.(三)结构13.(2019·广东)如图是显微镜结构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光线暗时须用⑦的平面对光B.使用②转换不同倍数的物镜C.转动⑥可使物像变得清晰D.能放大物像的结构是③④14.(2019·开封)如图是显微镜结构图,下列操作过程与结果不匹配的一项是()A.微调④﹣使物像更加清晰B.向右上方移动玻片﹣使右上方的物像移动到视野正中央C.观察临时装片时,发现有污点﹣擦拭反光镜D.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染色时﹣滴加碘液15.(2019·陕西咸阳)丁丁同学在生物实验操作考试中,使用显微镜时出现的问题与解决办法搭配错误的是()A.物像不清晰﹣﹣调节细准焦螺旋B.视野较暗﹣﹣选用凹面镜C.物像偏上方﹣﹣向下方移动玻片D.物像太小﹣﹣换高倍目镜或高倍物镜16.(2019·广西北部)显微镜的使用过程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为了增加视野亮度,把凹面反光镜换成平面反光镜B.为了观察到更多的细胞,把40×物镜换成10×物镜C.转动转换器,调换不同放大倍数的目镜D.用餐巾纸轻轻擦拭,清除物镜上的脏物17.(2019·浙江绍兴)下列为小敏使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部分操作与问题分析,其中合理的是()A.显微镜对光时,应调节图甲中的④B.图乙中小敏看物镜镜头的目的是防止物镜下降过程中压到玻片C.图丙视野中出现黑色圆圈的原因是口腔上皮细胞未经染色处理D.欲将图丁视野中细胞a移至中央,需向左下方移动装片18.(2019·内蒙古通辽)下列关于显微镜的使用方法的说法正确的是()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观察的视野范围也就越大B.显微镜对光完成的标志是看到一个明亮的圆形视野C.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眼睛一定要注视目镜D.若载玻片上写有英文字母“p”,则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b”(四)低倍换高倍19.(2019·湖南益阳)右图甲、乙为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
《生物学的研究工具》练习一、选择——基础知识运用1.下列各组器具,按其用途正确归为一类的是()A.放大镜、镊子、刀片B.量筒、量杯、天平C.烧杯、试管、解剖盘D.培养皿、镊子、试管2.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若光线太暗,应选用( )A.大光圈,凹面镜 B.大光圈,平面镜C.小光圈,凹面镜 D.小光圈,平面镜3.显微镜视野中出现了一个污点,要判断污点的来源,下列操作无效的是( ) A.转动反光镜,对准光源B.转动转换器,换一个物镜C.移动载玻片D.换一个目镜4.下列关于显微镜使用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光线偏暗时,应选用平面镜和小光圈B.操作时先放置玻片标本,再对光C.要使物像更加清晰,可微调细准焦螺旋D.当镜筒下降时,眼睛要看着目镜5.当显微镜的镜头需要擦拭时,应使用( )A.棉花 B.餐巾纸C.纱布 D.擦镜纸6.如图是生物实验室常用的实验器具,其中属于加热器具的是( )A.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B.酒精灯培养皿木质试管夹C.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D.酒精灯三脚架木质试管夹7.下列哪组不是观察生物常用的工具( )A.放大镜、显微镜B.望远镜C.干湿计、恒温箱D.摄像机、照相机8.在泸州市2016年初中生物实验操作考试中,小张同学在观察人血永久涂片时,显微镜处于光线较暗的环境中,下列操作组合中正确的是()A.小光圈平面镜B.大光圈平面镜C.大光圈凹面镜D.小光圈凹面镜9.在使用显微镜进行对光时,下述四个实验步骤,正确的顺序是()①转动遮光器,使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②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③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④转动反光镜调出一个白亮的视野A.①③②④ B.②①③④ C.③④②① D.③②④①二、解答——知识提高运用10.请你写出图中的实验器具的名称.①______ ②______和______ ③______ ④______。
11.将A组适当的仪器与B组的用途连线:A B漏斗取块状药品药匙给酒精灯添加酒精量筒量取20mL液体镊子滴加少量液体试管夹夹持试管胶头滴管取用少量粉末状药品12.下图是显微镜的结构图,请据图回答问题:⑴填出下列番号所示的名称。
第四节 生物学的研究工具一、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一)倍数1.(2019·四川广元)对微小的物体和细胞进行观察,应当借助显微镜。
某同学选取目镜为5×、物镜为16×的显微镜进行观察时,则此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 )A .200倍B .80倍C .35倍D .8倍2.(2019·衢州)在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下列镜头组合中观察到细胞最大的是( )A.目镜5×物镜4×B.目镜10×物镜4×C.目镜5×物镜10×D.目镜10×物镜10×3.(2019·云南)用下列四台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少的显微镜是(A .A C D .D4.(2019·济宁)下列是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时的部分操作,错误的是( )A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乘积B .低倍镜观察时视野较大,容易发现观察目标C .在调节粗准焦螺旋使物镜下降时,要从一侧注视其下降位置D .欲将视野左下方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需向右上方移动装片5.(2019·广东广州)用下列四台显微镜观察相同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装片,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多的是( )A .AB .BC .CD .D (二)成像特点 6..(2019·黑龙江省绥化)用显微镜观察字母“d ”的玻片,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 )A .pB .qC .bD .d7.(2019·东营)如图为用显微镜观察根尖永久装片时所看到的物像,若要观察根毛的结构,应如何移动装片?( )A .向上B .向下C .向左D .向右8.(2019·辽宁辽阳)使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物像位于视野的左上方,要使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心,装片移动的方向应该是( )A .右下方B .右上方C .左上方D .左下方9.(2019·湖南长沙)小荣使用显微镜观察口腔上皮细胞时,视野如图所示,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A .调节反光镜B .转动转换器C .转动粗准焦螺旋D .向右移动玻片10.(2019·湖南衡阳)如图是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体细胞图象,若要把该物像移到视野中央,载玻片应向____移动( )A .左下方B .右下方C .左上方D .右上方11.(2019·山西太原)在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时,欲使显微镜视野中左侧的一个细胞移至视野中央,应将装片()A.向右移动B.向左移动C.向上移动D.向下移动12.(2019·湖南邵阳)在显微镜中观察某植物细胞细胞质流动情况时,看到如图所示的图象,则细胞质的实际流动情况是()A.B.C.D.(三)结构13.(2019·广东)如图是显微镜结构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光线暗时须用⑦的平面对光B.使用②转换不同倍数的物镜C.转动⑥可使物像变得清晰D.能放大物像的结构是③④14.(2019·开封)如图是显微镜结构图,下列操作过程与结果不匹配的一项是()A.微调④﹣使物像更加清晰B.向右上方移动玻片﹣使右上方的物像移动到视野正中央C.观察临时装片时,发现有污点﹣擦拭反光镜D.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染色时﹣滴加碘液15.(2019·陕西咸阳)丁丁同学在生物实验操作考试中,使用显微镜时出现的问题与解决办法搭配错误的是()A.物像不清晰﹣﹣调节细准焦螺旋B.视野较暗﹣﹣选用凹面镜C.物像偏上方﹣﹣向下方移动玻片D.物像太小﹣﹣换高倍目镜或高倍物镜16.(2019·广西北部)显微镜的使用过程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为了增加视野亮度,把凹面反光镜换成平面反光镜B.为了观察到更多的细胞,把40×物镜换成10×物镜C.转动转换器,调换不同放大倍数的目镜D.用餐巾纸轻轻擦拭,清除物镜上的脏物17.(2019·浙江绍兴)下列为小敏使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部分操作与问题分析,其中合理的是()A.显微镜对光时,应调节图甲中的④B.图乙中小敏看物镜镜头的目的是防止物镜下降过程中压到玻片C.图丙视野中出现黑色圆圈的原因是口腔上皮细胞未经染色处理D.欲将图丁视野中细胞a移至中央,需向左下方移动装片18.(2019·内蒙古通辽)下列关于显微镜的使用方法的说法正确的是()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观察的视野范围也就越大B.显微镜对光完成的标志是看到一个明亮的圆形视野C.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眼睛一定要注视目镜D.若载玻片上写有英文字母“p”,则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b”(四)低倍换高倍19.(2019·湖南益阳)右图甲、乙为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
第四节生物学的研究工具知识目标:1.通过学习显微镜各部件的名称、作用和方法,认识显微镜的结构。
(重点)2.学习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掌握使用显微镜的基本步骤。
(难点)能力目标:能独立、规范地使用显微镜,能观察到清晰的物像。
通过小组交流、讨论、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使学生养成科学实验的良好习惯, 并对学生进行爱护实验器具的教育,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法和学法指导:本节课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体现出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探究式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知识、技能和生物科学素养的提高。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并结合本课教学特点展开教学。
认识显微镜的结构主要采用观察法、自学法,然后让学生相互交流强化记忆,在这个基础上老师引导通过填图和连线来掌握各部分结构的功能,并通过多个问题的设计帮助学生理解。
显微镜的使用这部分主要采用先让学生对照课本15-16页文字与图片自主学习和练习操作,对学生操作上存在的问题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最后采用归纳法对每个环节的重点进行总结。
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参与课堂活动,使学生更加清晰和牢固地掌握教学内容;同时,教学中注意知识的学以致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显微镜、各种不同的装片、载玻片、盖玻片、刀片、镊子、放大镜、酒精灯、三角架、石棉网、烧杯、试管、滴管、培养皿、干净的纱布、擦镜纸实验用具。
黄瓜表皮细胞黑藻叶片细胞洋葱鳞片表皮细胞师:图片中是几种生物细胞。
其实我层层推进10分钟师生共同总结:右手握、左手托,身体偏左,距实验台7厘米。
安放低倍目镜和物镜。
二.认识显微镜的构造1.要求学生对照图1.1-10,按照课本14-15页的步骤来认识和操作实验台上的显微镜。
2.多媒体展示显微镜的图片,请学生填出图片中各部分名称,并尝试说出各自的作用。
3.根据自学结果完成下面的连线:目镜、物镜连接反光镜放大物像转换器固定玻片压片夹反射光线粗细准焦螺旋安装物镜载物台升降镜筒镜座支持、稳定镜柱镜臂、镜筒放置玻片4.仔细观察目镜与物镜的特点。
第一单元 奇妙的生命现象
第一章 认识生命现象 第四节 生物学的研究工具
学习目标:
1、识别显微镜的构造和各部件的功能。
2、学习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掌握使用显微镜的基本步骤与具体过程。
过程方法:
能独规范地使用显微镜,能观察到清晰的物像;在认识、使用显微镜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发展实践能力。
自主学习
实验——练习使用显微镜 1.显微镜的取拿与安放
取显微镜时应该一手握___,一手托___。
2.认识显微镜的构造
镜座起___作用。
遮光器的作用是___。
转换器的作用是___。
目镜越短,物镜越___,放大倍数越大。
3.显微镜的使用
从目镜内观察到的物像是___,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和目镜放大倍数的___。
探究问题一、
了解显微镜的结构和各部件的用法
1、对照教材和实物认识并填写显微镜的结构名称:
2、小组内互相指认显微镜各结构名称和作用。
3、动手探索:
⑴分别转动粗、细准焦螺旋,操作中发现有什么不同? ⑵物镜分高倍镜和低倍镜, 可转换镜头。
⑶转动遮光器,发现了什么?
⑷转动反光镜,看看有什么不同?4、小组内思考讨论:光线如何到达我们眼睛的? 探究问题二、
练习使用显微镜(要求:能规范、独立操作,并通过调节看到物像。
)
1、阅读教材,总结方法步骤:⑴如何取放显微镜?⑵如何对光?总结三转:
①转动 ,使 镜对准通光孔。
三转: ②转动 ,选择一个较大光圈。
③转动 ,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
⑶如何调节观察到物像?(动作记忆) 放→压→降→升→ 讨论:使用显微镜观察时,为什么在下降镜筒时眼睛要注视物镜? 2、练习使用显微镜观察写有“上”的标本。
思考:①“上”的物像是 ;标本与物像的移动方向 。
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②思考:在显微镜下能看清写在不透明纸上的“上”字吗?
探究问题三、
读教材P17观察图1.1-14了解其他常用的研究工具。
课堂自测
1.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如果光线太弱,应选用( )。
A.大光圈、凹面镜 B.小光圈、凹面镜 C.大光圈、平面镜 D.小光圈、平面镜
2.取显微镜的正确方法是( )。
A.两手托镜座 B.两手握镜臂
C.右手提着镜臂
D.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 3.显微镜最主要的部件是( )。
A.镜筒和镜座 B.目镜和物镜 C.反光镜和光圈 D.镜筒和载物台
4.(2007·济南中考)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首先用10×物镜找到图像,再换用40×物镜找到图像。
后者与前者不同的是( )。
A.视野变暗 B.视野范围扩大 C.细胞图像变小 D.细胞数目增加
5.在显微镜中看到的物像是实物的___,而且比装片上的实物大得多。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___放大倍数和___放大倍数的___。
6.若物镜、目镜被弄湿或弄脏,应该用___轻轻擦拭干净。
知能提升
1.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 )。
A.调节光线的强弱
B.调节放大倍数
C.调出更清晰的物像
D.使镜筒快速上升 2.在显微镜视野的左上方有一个完整的细胞,要使该细胞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装片向( )移动。
A.右上方
B.左上方
C.右下方
D.左下方
3.一台显微镜,它的三个目镜分别是5×、10×、15×,两个物镜分别是10×、40×,那么这台显微镜的最小和最大放大倍数分别是( )。
A.50、400 B.100、200 C.50、600 D.400、600
4.显微镜的正确使用步骤是()。
①对光②观察③整理和存放④安放装片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①④②③
D.④①②③
5.下面(1)至(3)题是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遇到的几个问题。
请分析回答。
(1)如图1所示,视野中除了细胞外还有很多异物,转换物镜和移动装片异物不动,则异物位于()。
A.目镜B.物镜C.装片D.反光镜
(2)要将图1中染色较好的细胞A移至视野中央,应向哪个方向移动装片?()。
A.上B.下C.左D.右
(3)换用高倍镜后视野的亮度发生了如图2所示的变化,应如何调节?()。
①选用小光圈②选用大光圈③选用平面镜④选用凹面镜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在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某同学对光后在目镜中看不到白亮的视野,你认为采取下列哪项措施是最无效的?()。
A.转动目镜B.转动转换器C.转动遮光器D.调整反光镜的位置
7.对光时,通过调节___来调节视野的明暗。
8.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欲使原标本放大600倍,如果使用15×的目镜,则应选用__×的物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