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描写方法及赏析之人物描写
- 格式:ppt
- 大小:45.00 KB
- 文档页数:25
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
1、外貌描写:又称肖像描写,指对人物外
形,包括容貌、身材、姿态、神情、衣饰等的描写。
成功的肖像描写,首先要能从肖像体现出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特征,其次要避免千人一面的“脸谱化”,要着力写好眼睛,以显示人物的心灵世界。
2、动作描绘:就是所指对人物动作犯罪行为的描绘。
动作描写要从动态描写中直接显示人物的思想感情。
要求写得具体、生动,带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不能落入一个模子。
3、语言描绘:就是指文章中对人物对话的富豪之家
白的描写。
人物语言要生动贴切,符合人物的身份的性格,应该是一个在特定环境中非说不可的话。
4、心理描绘:就是用以整体表现人物在特定情境
中的思想和精神状态。
心理描写常见的手法是:
(1)自我告白。
在描绘前需用“我想要”、‘“我
觉得”等提示语,所想内容用第一人称,放在引号内。
(2)作者轻易叙述。
用第三人称回去写下人物内
心活动,需用“他想”、“他回忆”等句式。
所想内容如加引号,引号内用第一人称;如果不加引号,则仍用第三人称。
(3)对话式对白。
这就是指叙述心理与自己对
话,或自言自语。
对话前一般也有提示语,表现形式如对话。
初二语文阅读理解人物描写常见题型及答题思路教学目标1.了解并掌握人物描写常见题型。
2.掌握人物描写作用及答题思路。
授课内容概要※知识精讲(一)人物描写赏析常见题型1.第②段划线句运用了(人物描写中的)_________描写,其作用是_____2.小说第④和第⑥段两次写了妻子和女儿的对话,说说这两次的描写分别有何作用?3.这个细节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4.简要分析第③段划线句的表达效果。
(人物描写角度)5.从语言表现力的角度赏析划线句。
(人物描写角度)6.该句生动细腻,请从人物描写角度进行分析。
(二)人物描写作用及答题方法1.肖像描写(又称外貌描写):描写人物容貌、衣着、神态、姿态、气质等。
作用: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经历以及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情况。
答题格式:使用了肖像描写,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经历以及……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
例1: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
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
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我忙去接。
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
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
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老王》)上面一段文字中划线句使用了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答案:肖像描写。
突出老王极差的健康状态,暗示他不久于人世,烘托他的忠厚善良以及和对我家的深厚情意。
2.语言描写:通过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来刻画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
成功的语言描写总是鲜明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获得深刻的印象。
作用:直观地表现人物,反映人物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精神品质。
中学语文阅读语言赏析法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新授语言赏析题突破法中考对文章语言阅读及考查的要求是:“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能在通读文本的基础上,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因此在平时的文本教学中,语言的品味赏析是学习训练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
在平时的测试和中考中,语言品味赏析题也必考的内容,也是学生失分最多的题型之一。
语言赏析题是指对阅读文段的语言进行赏析、品味的试题。
学生遇到这样的题目往往脑子一片空白,无从下手,关键是没有掌握品味赏析的方法。
我将从几个方面谈谈如何进行语言品味赏析。
一、从用词的角度赏析赏析文学作品中优美、精彩、富有表现力的句子可以从词语的角度来分析,一般可从动词、形容词、副词、叠词、成语等入手。
(动词能准确地抓住事物的动态;形容词能生动传神地刻画出所要描写对象的状态;副词则强调了所要描写事物的特点;叠词则增添语言的音韵美。
特别要注意词语感情色彩发生变化的词语。
)对这些关键性词语的赏析准确、到位了,也就完成了对句子的语言赏析。
例1: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的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赏析:本句用“扫”、“露”、“支”“撒”、“系”、“牵”、“看”、“拉”、“罩”等动词,准确而生动地描绘出雪地捕鸟的全过程,也写出了儿童捕鸟时兴奋、惊喜之情,乐在其中。
例2:魏巍《我的老师》:“我用儿童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我们的意思。
”赏析:这句话“狡猾”一词,原意是形容人很不老实,文中是“调皮,机灵”的意思,(贬义褒用),表现了一个孩子对老师的机敏观察和自以为把握了老师心理状态的得意心理。
答题格式:。
词表现了(揭示了、突出了)。
准确或生动或形象或富有情趣。
二、从修辞角度赏析基本格式:修辞手法+内容+效果(表意效果和语言效果)赏析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可以从修辞方法的角度来分析,一般找出文章中的比喻句、排比句、拟人句、对偶句、反问句、反复句、夸张句、设问句等,体味其作用。
语言典型,细节传神
——赏析《美丽的颜色》的描写方法
《美丽的颜色》一文,用极其典型的语言和传神的细节,生动地塑造了居里夫妇的形象,值得细细品味。
一、语言典型,突出个性
1.后来她写过这样一段话:“我们没有钱,没有实验室,而且几乎没有人帮助我们把这件既重要而又困难的工作做好。
这像是要由无中创出有来。
……现在这个时期是我丈夫和我的共同生活中的英勇时期。
”
作者在写人物个性时,并没有多少自己的主观描述(尽管作者是居里夫人的女儿),而是用人物自身的语言来表现。
三个“没有”和一个“有”,表明居里夫妇当时工作条件的艰苦,而他们却要在这样的艰难中创出“有”来,这就把他们不怕困难、顽强坚韧的个性表现出来了。
二、细节传神,生动形象
2.两个人的脸都转向这些微光,转向这射线的神秘来源,转向镭,转向他们的镭!玛丽身体前倾,热切地望着,她此时的姿势,就像一小时前在她睡着了的孩子床头看着孩子一样。
她的伴侣用手轻轻地抚摸她的头发。
第一句,“两个人的脸都转向”是细节,表明夫妇二人心有灵犀。
第二句,“前倾”“热切地望着”是富有感情色彩的细节,生动地表明居里夫妇对“镭”这一研究成果的珍视;最后一句“轻轻地抚摸”则形象地表明丈夫对妻子发自内心的无限深情和爱,取得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传记写作方法选材典型要达到上述要求,一要选材典型。
编写人物传要在概括人物全貌的同时,选择重大的有代表性的最能反映人物特征的事件详细记述,把不能表现人物特征的事件摒弃或一笔带过。
从各种素材中加工、提炼,选择最能表现人物主要性格特征的典型事件来写。
这些典型事件,往往是人物一生的关键所在。
写好这些关键之处,不仅可以表现人物一生的主要功罪,而且可以显示历史发展的进程及其特点。
司马迁的《史记》在这方面有不少地方值得我们借鉴,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廉颇和蔺相如都是赵国封建统治集团中举足轻重的人物。
司马迁为了要表现廉颇、蔺相如的主要性格特征,不是给他们各开一张履历表,而是选择了“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件事来写。
这三件事反映了两种矛盾,一是秦赵两国之间的矛盾,二是廉蔺两人之间的矛盾,前一个矛盾发展的后果,是构成后—个矛盾的原因。
通过这两对矛盾冲突,廉颇、蔺相如的主要性格特征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同时秦赵争夺和氏璧以及渑池之会两件事,实质上是秦赵两国统治阶级两次实力较量,是秦国大举进攻赵国的前奏,所以选择这两件事情,也显示了历史发展进程的特点。
写大事固然重要,但对细节描写也不可忽视,有时人物的性格特点往往在一些细节中表现出来。
茅盾说:“善于描写典型的作家,不但用大事来表现人物性格,而且不放松任何细节的描写。
”恰当地记述小事,能见微知著、增强传记的可信性和感染力,甚至预示着人物日后的发展。
如《史记·陈涉世家》,开头写了这样一个细节:陈涉为人佣耕时,曾对同伴说:“苟富贵,无相忘”,并十分自负地说:“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这个细节,看来或许并非必要,其实对描写人物来说,却有助于展示人物思想脉络,写出人物前后一贯的性格史。
写陈涉少时就有鸿鹄之志,所以后来才发展到大泽乡起义。
写陈涉少时就把别人比作微不足道的燕雀,所以称王后严重脱离群众,甚至把早年同过患难的老朋友也杀了。
这是他最后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可思想根子却早就种下了。
运用描写人物的方法突出人物特点的语段80字左右
1、瞧她那黝黑的脸蛋,透露着一种不服输的性格,又粗又黑的眉毛下闪着一双玻璃球似的眼睛,小心地注视着对手的一举一动,机警灵活。
凹凸的轮廓勾勒出了她对乒乓球的不懈追求。
虽然个儿矮,也并不强壮,但她仍然疯狂地热爱运动。
正如她那个令人震撼的名字——雷雨点,雷打不断!她的对手现在是Q同学,她毫不示弱地举起乒乓板,习惯地耸耸肩,扭扭脖子,职业性地蹲好马步,微微抬起头,露出她那双令人望而生畏的眼睛,冷笑了一声,轻声地说:“发球吧!”那个黄色的小球迅速朝她射来,她毫不犹豫地一侧身子,抡起胳膊,“啪”地一下打了回去。
谁知,对手也不甘示弱,又一个直射球。
她警觉地皱了皱眉头,左脚往后一跨,右手对准球用力一推,眼睛一刻也不离开球。
对手直接一个“杀球”,使她防不胜防,输掉一球!“可恶!”她咬了咬牙,伸手抓来一块毛巾,擦擦汗,又随便扔了回去。
2、小男孩儿正睡得香甜,圆圆的苹果脸上,半开半合的小嘴儿像一颗含苞欲放的花蕾,在睡梦中常常笑出声来。
3、他已是七十二岁的高龄了,精神矍铄,气色甚佳,蓄着一撮像著名的俄罗斯爱国诗人尼克拉索夫那样的银髯,性格爽朗、豁达,谈吐不凡。
4、乍一看,她个子挺高的,身材很好,不胖也不瘦,是块跳舞的料。
细看,她留着齐耳短发,头上总是一左一右地夹着两只发夹,把头发紧紧地拢在耳朵后面,显出一张光滑白净的脸庞。
她的眼睛不
大,细细长长的,但是很有神采,一笑就变成了两条缝。
鼻子微微上翘,给人一种俏皮的感觉,显得十分可爱。
她平时最喜欢穿的是一条蓝底白花的连衣裙,裙摆又宽又大。
她一跑动起来,裙子就像一只花蝴蝶一样飞起来了。
人物描写的方法
描写人物时,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 直接描写外貌特征:描述人物的面容、身材、身高、发型、衣着等等。
例如:"那个男人有一头乌黑的短发,精壮的身材,穿着一件黑色西装。
"
2. 通过行为描写:通过人物的动作、姿态、表情等来反映其性格和内心活动。
例如:"她不停地摇头,眼神里透露出痛苦和
不安。
"
3. 透过对话描写:通过人物的对话内容和语气来展现他们的性格特点和感情状态。
例如:"他用责备的语气说道:“你怎么这
么不负责任?这次又出了这么大的差错!”
4. 展现人物生活环境:描述人物所处的环境和生活背景,通过该环境反映出人物的特点和生活状态。
例如:"她住在一个破
旧的小屋里,衣衫褴褛,四周一片凌乱,看得出她过得并不顺遂。
"
5. 运用比喻和象征:通过比喻和象征的手法来描写人物,使读者在形象上有更深的感受。
例如:"他的笑容如阳光般温暖,
给人一种宽慰和希望。
"
6. 透露内心思想:通过人物的内心独白或者其他方式,揭示其真实的感受和思想。
例如:"她在心里想着自己长久以来的努力,终于取得了成功,感到非常欣慰和满足。
"
无论使用哪种方法,都应该避免在文中出现相同的标题,以保持文章的整洁和准确。
八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笔记一、第一单元。
- 新闻结构。
- 导语:“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
”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
- 主体:从“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到文末,具体叙述了三十万大军南渡长江的战斗过程。
- 语言特点。
- 简洁准确。
如“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摧枯拉朽”一词形象地写出了国民党军队的不堪一击,同时用词简洁,高效地传达了战斗情况。
- 新闻要素。
- 人物: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 时间:1949年4月20日起。
- 地点: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余华里的长江战线。
- 事件: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 层次划分。
- 第一层(第1 - 2句):导语,简述渡江战役胜利成功。
- 第二层(从“二十日夜起”到“已渡过三十万人”):写中路军渡江情况。
- 第三层(从“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到“不起丝毫作用”):写西路军渡江情况并加以评论。
- 第四层(从“汤恩伯认为”到文末):写东路军渡江情况。
1. 新闻内容。
- 这则新闻报道了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情况。
包括颁发者(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颁发时间(1901年12月10日)、获奖者(德国的伦琴等)、获奖原因(如伦琴发现了X射线等)。
2. 新闻特点。
- 内容真实准确:文中详细列出了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奖项以及获奖原因等信息,如“德国的伦琴(物理学奖),他发现了X射线”,这些信息都是经过核实的准确信息。
- 语言简洁明了:用简洁的语言传达丰富的信息,如“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奖每年发给那些在过去的一年里,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方面为人类作出最大贡献的人。
’”1. 写作手法。
- 动静结合:在描写吕伟跳水的过程中,既有对她起跳前的静态描写,如“她站在10米高台的前沿,沉静自若,风度优雅”,又有起跳、翻腾、入水过程中的动态描写,如“轻舒双臂,向上举起,只见吕伟轻轻一蹬,就向空中飞去。
小结:三个例段描写的是三位老人的外貌,反映了三种不同的内心感情。
描写人物外貌,一定要注意反映人物的内心感情。
练习:根据图片描写人物(希望之星苏明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示例: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一点颓唐的样子。
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
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的“一”字。
(鲁迅)示例:小明娟右手紧握铅笔,左手按在作业本上.她脸色略显苍白,两只滚圆的大眼睛注视着前方,闪烁着被求知的渴望燃烧着的异彩,分明是在呼喊:“我要读书”。
人物神态描写逼真传神,刻画细致入微,抓住动人的小细节详细刻画。
不能局限于神态的表面,应该侧重通过神态来反映人物的性格品质、心理变化和精神面貌。
2.人物语言描写其一,语言要能显示人物的身份、职业、地位、经历。
俗话说:“三句话不离本行。
”行话运用适当,人物的身份便自然而然得到了介绍。
其二,语言描写要能够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反映人物的心理活动。
善于刻画人物的眼睛——看《列夫·托尔斯泰》如何描写眼睛眼睛可以反映一个人的心灵,《列夫·托尔斯泰》中的列夫·托尔斯泰长着一张大众脸,可是他的眼睛却很有特点,他的眼神会随他的心情变化,时而锐利,时而温和,茨威格重点描写了他的眼睛,体现了这位文坛巨匠的伟大和与众不同。
眼睛的敏锐突然,客人惊奇地屏住了呼吸,只见面前的小个子那对浓似灌木丛的眉毛下面,一对灰色的眼睛射出一道黑豹似的目光,虽然每个见过托尔斯泰的人都谈过这种犀利目光,但再好的图片都没法加以反映。
这道目光就像一把锃亮的钢刀刺了过来,又稳又准,击中要害,令你无法动弹,无法躲避。
“一把锃亮的钢刀”的比喻描述了托尔斯泰目光的犀利,正是这犀利的目光,这“又稳又准”的目光,这能“击中要害”的目光,这“无法躲避”的目光,托尔斯泰才能用他如椽的文字去洞悉人生、描绘世相、解剖社会。
情感的丰富这种穿透心灵的审视仅仅持续了一秒钟,接着便刀剑入鞘,代之以柔和的目光与和蔼的笑容。
虽然嘴角紧闭,没有变化,但那对眼睛却能满含粲然笑意,犹如神奇的星光……高尔基对它们恰如其分的描述,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托尔斯泰的眼睛不仅敏锐,而且还蕴藏着丰富的感情。
在这一段里,作者不仅用了大量的比喻,有时比喻中还有夸张,来突出他的“人类面部最富感情的一对眼睛,可以抒发各种各样的感情”:“满含粲然笑意”“像村妇那样热泪涟涟”“可以闪闪发光,转眼又因忧郁而黯然失色”……托尔斯泰这双眼睛里,似乎总让人听到一种深深的叹息、感受到作家在无情地鞭挞人类的灵魂,也能让人感受到他对人深深的爱。
而最后高尔基的一句话,含蓄隽永,很好地表现了托尔斯泰眼睛的敏锐性和丰富性,道出了托尔斯泰那种能把万物尽收眼底的全方位的观察力。
齐心协力着舰成功
——学习《一着惊海天》的人物描写手法
《一着惊海天》是对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这一重大事件的报道。
文中,作者运用多种描写方法描绘现场的工作人员,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心理描写]
“刀尖上的舞蹈”就要开始了,现场所有的人都捏着一把汗。
塔台内,时钟指针的每次跳动,都在揪着人心。
这里运用的是心理描写,描绘出现场工作人员在舰载机降落前紧张的心情,因为难度巨大,所以大家都深感揪心。
[二][神态描写]
各个战位上热烈的掌声,瞬间点燃了所有人内心的激情,每个人的脸上都绽放出胜利的笑容。
“绽放出胜利的笑容”,这一神态变化让人们感受到成功的来之不易,这里面有无数人的默默付出。
[三][动作描写]
几分钟前还空空荡荡的飞行甲板上,一下跑来一大群人……人们忘情地与飞行员紧紧拥抱,争相与飞行员合影留念……
“跑来”“拥抱”“合影”等动词的运用,将现场的气氛推向了高潮,人们以此庆祝舰载机着舰成功这一伟大的历史时刻。
运用多种描写手法刻画人物形象教学目标:1、了解描写人物的手法;2、学会运用多种描写手法刻画人物性格。
教学重难点:学会运用多种描写手法刻画人物性格。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课。
老师给大家讲《水浒传》里的一个故事:《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话说鲁提辖和九纹龙史进、打虎将李忠在一家酒肆喝酒,突然听见隔壁传来哭声,细问之下,原来是镇关西要强占金翠莲,父女二人因此伤心痛哭。
鲁提辖一听,光天化日之下,竟会发生这样的事,于是,给了父女二人盘缠,径直找镇关西去了。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老师道来:二、语段赏析。
郑屠右手拿刀,左手便来要揪鲁达;被这鲁提辖就势按住左手,赶将入去,往小腹上只一脚,腾地踢倒在当街上。
鲁达再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那醋钵儿大小拳头,看着这郑屠道:“洒家始投老种经略相公,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也不枉了叫做‘镇关西’!你是个卖肉的操刀屠户,狗一般的人,也叫做‘镇关西’!你如何强骗了金翠莲?”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
郑屠挣不起来,那把尖刀也丢在一边,口里只叫:“打得好!”鲁达骂道:“直娘贼!还敢应口!”提起拳头来就眼眶际眉梢只一拳,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红的、黑的、紫的都绽将出来。
郑屠当不过,讨饶。
鲁达喝道:“咄!你是个破落户!若只和俺硬到底,洒家倒饶了你!你如今对俺讨饶,洒家偏不饶你!”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
鲁达看时,只见郑屠挺在地上,口里只有出的气,没了入的气,动掸不得。
鲁提辖假意道:“你这厮诈死,洒家再打!”只见面皮渐渐的变了。
鲁达寻思道:“俺只指望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
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
”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户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边骂,一边大踏步去了。
教师提问:1、你觉得鲁提辖是怎样的一个人?2、作者是如何刻画这个人物形象的?(出示文段)教师引出多种描写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