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工同酬什么时候实施
- 格式:docx
- 大小:14.02 KB
- 文档页数:3
男女同工同酬的概念是怎样发展的?男女同工同酬,是指男、女在相同工作条件下,应享有同样的工资待遇。
这种概念虽然被广泛应用于现代社会,但是它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呢?本篇科普文章将带领大家深入探索男女同工同酬概念的历史,了解其变迁过程。
一、历史背景在古代社会,男女角色分工明确,女性被认为是家庭主妇的角色,而男性则被认为是经济支柱。
直到工业化发展的时期,女性才有了进入职场参与生产的环境。
然而,尽管女性进入工作岗位,但她们仍面临多种形式的歧视,包括工资待遇方面。
随着人们意识的提高,社会开始反思性别歧视现象。
1963年,美国通过了平等工资法案,该法案禁止在同等工作条件下歧视女性工资待遇,为性别平等争取了重要的法律保障。
二、实践经验随着时代的变迁,越来越多的国家以及组织开始致力于落实男女同工同酬的理念。
例如,自2006年以来,欧盟就一直在推进性别平等,在2017年发表了性别平等战略,鼓励各成员国致力于男女工资平等的推进。
瑞典则是全球首个明确规定反歧视的宪法,它的成功经验首先体现在了男女工资平等方面。
三、发展趋势为了更好地推进男女同工同酬的理念,一些国家开始采取创新举措,如德国的透明工资,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工资透明化方式。
而在英国,商业领袖们成立了一个名为“女士进军”的志愿组织,旨在鼓励企业落实性别平等。
四、结论男女同工同酬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社会,但长期以来女性在工资待遇方面所面临的歧视问题十分严重。
随着法律的加强以及社会意识的提高,男女同工同酬的理念越来越广泛地受到重视。
尽管在实践落实方面还有很多困难,但我们相信,只要不懈努力,未来必将迎来性别平等的美好时代。
在我国同工同酬的法律规定那年实行2009年的《劳动法》第46条规定: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
2013年的《劳动合同法》第11条规定:用人单位未在用工的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与劳动者约定的劳动报酬不明确的,新招用的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按照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招待;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的,实行同工同酬。
本身同工同酬就是符合劳动关系当中的实际需求的,因为劳动者在实际操作的过程当中付出的劳动力跟给公司创造的效益全部都是一样的,如果公司区别不同的员工工资的发放是存在差异的话当然是比较不公平的。
并且同工同酬这是受到我国劳动法保护的,那么,在我国同工同酬的法律规定那年实行?一、在我国同工同酬的法律规定那年实行?2009年的《劳动法》第46条规定: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
2013年的《劳动合同法》第11条规定:用人单位未在用工的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与劳动者约定的劳动报酬不明确的,新招用的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按照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招待;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的,实行同工同酬。
二、同工同酬的法律规定有哪些?《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
同工同酬是指用人单位对于技术和劳动熟练程度相同的劳动者在从事同种工作时,不分性别、年龄、民族、区域等差别,只要提供相同的劳动量,就获得相同的劳动报酬。
《关于劳动法若干条文的说明》第三条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
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本条中的“劳动报酬”是指,劳动者从用人单位得到的全部工资收入。
本条中“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是指劳动者依法享有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参加职工民主管理权利,参加社会义务劳动的权利,参加劳动竞赛的权利,提出合理化建议的权利,从事科学研究、技术革新、发明创造的权利,依法解除劳动者合同的权利,对用人单位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有拒绝执行的权利,对危害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行为有权得出批评、检举和控告的权利,对违反劳动法的行为进行监督的权利等。
同工同酬的最新政策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八条的规定,劳动合同对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等标准约定不明确,引发争议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重新协商;协商不成的,适用集体合同规定;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劳动报酬的,实行同工同酬;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劳动条件等标准的,适用国家有关规定。
同工同酬体现了“按劳分配”的原则,避免了基层的人们不公平的待遇,现如今同工同酬的政策也出现了更改,那么同工同筹的最新政策有哪些呢?对与劳动者们的待遇会有什么影响呢?为您解答。
▲一、同工同酬的最新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
同工同酬是指用人单位对于技术和劳动熟练程度相同的劳动者在从事同种工作时,不分性别、年龄、民族、区域等差别,只要提供相同的劳动量,就获得相同的劳动报酬。
同工同酬体现着两个价值取向:确保贯彻按劳分配这个大原则,即付出了同等的劳动应得到同等的劳动报酬;防止工资分配中的歧视行为,即要求在同一单位,对同样劳动岗位,在同样劳动条件下,不同性别、不同身份、不同户籍或不同用工形式的劳动者之间,只要提供的劳动数量和劳动质量相同,就应给予同等的劳动报酬。
2009年10月底,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正在研究制定工资支付统一立法。
其中主要解决两大问题,一是工资的内涵。
此前各项工资有关法规中,工资都等于货币。
而今后将加入例如期权等内容的相关规定;二是同工同酬将写入法规。
此前工资有关法规规定了按劳分配,今后将加入同工同酬。
这表示,事实劳动关系形成后,企业的非正式合同工即劳务派遣工等,与正式工从事相同内容的工作,付出等量劳动,并且取得相同劳动业绩的,都应获得同等的劳动报酬,即报酬在同一工资区间内浮动。
任何用人单位都应该执行。
▲政策条件:1、劳动者的工作岗位,工作内容相同。
2、在相同的工作岗位上付出了与别人同样的劳动工作量。
3、同样的工作量取得了相同的工作业绩。
劳动法同工同酬的规定哪些,同工同酬政策条件是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
“同工”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相同的工作岗位、工作内容;二是付出相同的劳动工作量;三是取得了相同的工作业绩。
只有同时符合这三个条件,劳动者才可能取得“同酬”。
同工同酬是《劳动法》中规定的内容,任何单位对待每一个符合要求的劳动者都应该一视同仁,支付其相同的工资报酬。
相信很多人对劳动法中关于同工同酬的规定都不太了解,下面就让小编为您解答一下吧。
▲一、新劳动法同工同酬如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
同工同酬是指用人单位对于技术和劳动熟练程度相同的劳动者在从事同种工作时,不分性别、年龄、民族、区域等差别,只要提供相同的劳动量,就获得相同的劳动报酬。
同工同酬体现着两个价值取向:确保贯彻按劳分配这个大原则,即付出了同等的劳动应得到同等的劳动报酬;防止工资分配中的歧视行为,即要求在同一单位,对同样劳动岗位,在同样劳动条件下,不同性别、不同身份、不同户籍或不同用工形式的劳动者之间,只要提供的劳动数量和劳动质量相同,就应给予同等的劳动报酬。
2009年10月底,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正在研究制定工资支付统一立法。
其中主要解决两大问题,一是工资的内涵。
此前各项工资有关法规中,工资都等于货币。
而今后将加入例如期权等内容的相关规定;二是同工同酬将写入法规。
此前工资有关法规规定了按劳分配,今后将加入同工同酬。
这表示,事实劳动关系形成后,企业的非正式合同工即劳务派遣工等,与正式工从事相同内容的工作,付出等量劳动,并且取得相同劳动业绩的,都应获得同等的劳动报酬,即报酬在同一工资区间内浮动。
任何用人单位都应该执行。
▲二、同工同酬政策条件1、劳动者的工作岗位,工作内容相同。
2、在相同的工作岗位上付出了与别人同样的劳动工作量。
3、同样的工作量取得了相同的工作业绩。
男女工人同工同酬公约(1990年9月7日通过)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决定:批准国际劳工组织1951年第三十四届大会通过的《男女工人同工同酬公约》和1976年第六十一届大会通过的《三方协商促进实施国际劳工标准公约》。
男女工人同工同酬公约1951年第三十四届国际劳工大会通过)国际劳工组织大会:经国际劳工局理事会的召集,于1951年6月6日在日内瓦举行第三十四届会议,决议通过关于本届会议议程第七项所列“男女工人同工同酬原则”的若干提议,决定这些提议应采取国际公约的方式,于1951年6月29日通过下列公约,此公约可称为1951年同工同酬公约。
第一条本公约中:a、“报酬”一词,系指通常的、基本的或最低的工资或薪金,以及雇主因雇用工人而直接或间接向其支付的其他任何现金报酬或实物报酬;b、“男女工人同工同酬”一词,系指无性别歧视的报酬率。
第二条⒈凡会员国,应通过与现行决定报酬率的方法相适应的各种手段,促使并在与这种方法相一致的条件下保证男女工人同工同酬原则适用于全体工人。
⒉此项原则可通过下列方法予以适用:a、国家法律或法规;b、依法制订或认可的决定工资的办法;c、雇工与工人之间的集体协议;d、同时采用上述几种方法。
第三条⒈在有助于本公约各项条款的实施时,应采取各种措施,以促进根据所从事的工作对各种工作岗位进行客观评定。
⒉进行这种评定所使用的方法可由决定报酬率的机关确定,如报酬率系由集体协议决定,则须由有关各方确定。
⒊凡因从事不同工作而由上述客观评定所规定的工人之间的不同报酬率,在与性别无关的情况下,不得被视为违反男女工人同工同酬原则。
第四条凡会员国应与有关雇主和工人组织适当合作,以实施本公约各项条款。
第五条本公约的正式批准书应送交国际劳工局局长登记。
第六条⒈本公约应仅对批准书已经局长登记的国际劳工组织会员国有约束力。
⒉本公约应自两个会员国的批准书已经局长登记之日起十二个月后生效。
⒊此后,对于任何会员国,本公约应自其批准书已经登记之日起十二个月后生效。
2020年劳动法同工同酬内容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
同工同酬是指用人单位对于技术和劳动熟练程度相同的劳动者在从事同种工作时,不分性别、年龄、民族、区域等差别,只要提供相同的劳动量,就获得相同的劳动报酬。
同工同酬体现着两个价值取向:确保贯彻按劳分配这个大原则,即付出了同等的劳动应得到同等的劳动报酬;防止工资分配中的歧视行为,即要求在同一单位,对同样劳动岗位,在同样劳动条件下,不同性别、不同身份、不同户籍或不同用工形式的劳动者之间,只要提供的劳动数量和劳动质量相同,就应给予同等的劳动报酬。
2009年10月底,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正在研究制定工资支付统一立法。
其中主要解决两大问题,一是工资的内涵。
此前各项工资有关法规中,工资都等于货币。
而今后将加入例如期权等内容的相关规定;二是同工同酬将写入法规。
此前工资有关法规规定了按劳分配,今后将加入同工同酬。
这表示,事实劳动关系形成后,企业的非正式合同工即劳务派遣工等,与正式工从事相同内容的工作,付出等量劳动,并且取得相同劳动业绩的,都应获得同等的劳动报酬,即报酬在同一工资区间内浮动。
任何用人单位都应该执行。
政策条件1、劳动者的工作岗位,工作内容相同。
2、在相同的工作岗位上付出了与别人同样的劳动工作量。
3、同样的工作量取得了相同的工作业绩。
具体内容1、男女同工同酬。
在劳动报酬分配上的性别歧视由来已久,而且难以根除。
2、不同种族、民族、身份的人同工同酬。
直至今天,某些国家和地区也还存在这种分配歧视。
我国自解放以来,基本消除了这种歧视现象。
3、地区、行业、部门间的同工同酬。
由于各地的经济水平与生活水平差异很大,各个行业、部门的特点也都有所不同。
因此,存在着地区、行业、部门间“同工不同酬”的现象。
4、企业内部的同工同酬。
这是同工同酬中最重要的内容,在同一企业中从事相同工作,付出等量劳动且取得相同劳动业绩的劳动者,有权利获得同等的劳动报酬。
同工同酬什么时候实施
同工同酬是《劳动合同法》以及相关司法解释中明确关于的内容,在劳动者做到同工的情况下,单位必须保障同酬的待遇。
那么同工同酬是什么时候开始实施的呢?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为您做详细解答。
▲一、同工同酬什么时候实施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于2012年12月28日通过,自2013年7月1日起施行。
而新《劳动合同法》中就同工同酬作出了规定,因此应该是自2013年7月1日起施行。
▲二、同工同酬注意哪些细节
▲(一)同工同酬的内容
1、男女同工同酬。
在劳动报酬分配上的性别歧视由来已久,而且难以根除。
2、不同种族、民族、身份的人同工
同酬。
直至今天,某些国家和地区也还存在这种分配歧视。
我国自解放以来,基本消除了这种歧视现象。
3、地区、行业、部门间的同工同酬。
由于各地的经济水平与生活水平差异很大,各个行业、部门的特点也都有所不同。
因此,存在着地区、行业、部门间“同工不同酬”的现象。
4、企业内部的同工同酬。
这是同工同酬中最重要的内容,在同一企业中从事相同工作,付出等量劳动且取得相同劳动业绩的劳动者,有权利获得同等的劳动报酬。
▲(二)同工同酬的条件
1、劳动者的工作岗位,工作内容相同。
2、在相同的工作岗位上付出了与别人同样的劳动工作量。
3、同样的工作量取得了相同的工作业绩。
看完上述内容后,我们知道,对于同工同酬是从2013年7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这也刚好是新《劳动合同法》正式实施的日子。
如果您还想进一步了解相关内容,可以咨询我们网站的律师,我们会提供专业的法律服务,耐心为您解答法律问题。
临时工与正式工是同工同酬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