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老爱亲模范推荐表
- 格式:doc
- 大小:17.50 KB
- 文档页数:2
孝亲之星评选标准
孝亲之星评选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孝敬父母,关爱长辈,理解、体谅父母,尽力为家庭分忧解难。
2. 遵守村规民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情操高尚,尊老敬老根植于心,爱老助老付诸于行。
3. 具有良好家风家教,自觉履行家庭赡养义务,孝敬父母、长辈,倾心照料老人,事迹感人,群众广为赞扬。
4. 教育子女孝亲敬老,家庭和睦,邻里友好。
5. 关心老人精神需求,注重老人心理慰藉和感情交流。
6. 义务赡养社会老人,事迹典型,在社会上广泛传颂。
这些标准旨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正能量,增强老年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提升群众的道德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
新时代好少年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材料新时代好少年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材料「篇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从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用“黄香温席”、“羊羔跪乳”、“孔融让梨”等小故事给我解读这句话的含义,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种下了孝老爱亲的种子。
在家中为长辈尽孝心,在学校为同学送关心,在社会为他人献爱心,这是我一直努力坚持做的。
我是一个性格开朗、独立自强的阳光女孩。
从踏进学校的第一天,便勤奋向上,积极学习,友好待人,团结互助,文明有礼,赢得了老师的称赞和同学的尊重。
由于父母工作忙,从一年级开始,我就经常一个人在家写作业,父母不放心我,打电话询问我在家的情况,我总是说:“你们不用管我,我在家好着呢!”有人也曾问我:“你这么小一个人在家不害怕呀!”其实说实话:有时一个人在家的时候也害怕难过,有时也觉得特别孤单,但想到爸爸妈妈本来工作就很辛苦,不能让她们再为我担心。
我就自己给自己找乐,自己给自己壮胆,慢慢也就习惯了,也就真的不害怕了。
我不仅自己照顾我自己,但尽可能为爸妈分担一些家务。
妈妈由于劳累,得了手腕腱鞘炎,复发的时候不能干重活,我总是在学习之余帮妈妈刷碗、拖地,尽可能减轻妈妈的劳动。
姥姥生病住院了,我放学后先去医院看望姥姥,陪姥姥说会话,再回家写作业。
这样做尽管自己时间非常的紧张,但是因为我的到来给姥姥带来了欢乐,让患病的姥姥得到安慰,我觉得这比什么都重要。
爸爸由于工作关系有时参加一些应酬,有时会喝多酒,每次听到爸爸沉重的脚步声,我就知道爸爸可能又喝多了,我会立即放下手中的事,给爸爸冲一杯蜂蜜水,让回到家的爸爸立即喝下去,让他能舒服些。
每年的“三八”节、母亲节、父亲节等节日,我都会制作爱心卡片并用自己的零花钱给亲人买小礼物,让亲人们感受到我的爱。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帮助别人自己也会得到快乐。
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下,我一直努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帮助别人。
二年级的时候,学校里高年级的一个女同学得了白血病,学校发出倡议为她捐款,我毫不犹豫的把自己200元压岁钱捐了出去,为此爸爸妈妈还很高兴地表扬了我。
张公兰全国孝老爱亲模范事迹张公兰(候选人编码524),女,79岁,江苏省徐州市沛县大屯镇大屯村村民。
1948年,丈夫的弟弟染病身亡,撇下了3个孩子,张公兰毅然担起了抚养责任。
1977年,丈夫患胃癌去世,养活一家老小9口人的重任全落在了张公兰的肩上。
白天她拼命地干活,夜里纺花、织布挣些零花钱。
为养活全家,她又在家门口摆个茶水摊卖些茶水、瓜果等。
但不幸并未终结,1981年,婆婆因救曾孙被货车碾压,造成高位截瘫,生活无法自理,照顾婆婆的责任又使张公兰肩上的担子更加沉重。
为使婆婆过得舒适,张公兰想了许多办法。
给婆婆的床铺上松软的海绵;怕婆婆长期躺着难受,就时常上床把婆婆揽在怀里,给老人家变换姿势;为解决坐的问题,张公兰还自制了一个车轮胎座椅。
为防蚊虫叮咬,专门缝制了一顶又高又宽又长的蚊帐,天一擦黑,就守在婆婆的床前,扇凉驱蚊。
饮食荤素搭配,菜做得有滋有味。
婆媳一双筷,吃一口喂一口。
婆婆喜欢吃糖,她就保证家里一年四季冰糖不断,同时还买来牛奶、豆浆、芝麻糊等给婆婆增加营养。
婆婆有时进食困难,张公兰就叫大儿子找来一节粗芦苇打通关节,在锅里消毒后交给婆婆用芦苇吸。
每个星期她都要给婆婆擦洗身子一两次。
婆婆爱喝水,小便多,有时一天要有十几次,张公兰晚上都是和衣躺下,随叫随起。
婆婆大便很费劲,张公兰就用手去抠,每到这时,婆婆就眼里含泪说:“俺不知哪辈子烧了高香,娶了这样孝敬的好儿媳!”每次听到这话,张公兰就说:“有您这样100多岁的老人家,是俺的福分,俺高兴伺候您”。
张公兰不仅自己敬老,而且教育孩子们孝亲敬老。
张公兰用她的坚强和毅力,付出了所能付出的一切,这一颗侍奉婆婆的爱心整整延续了64年!张公兰获得第三届全国孝亲敬老之星荣誉称号。
党员年终工作总结范文回顾一年来的经历,有收获也有不足。
思想上有了一定的进步,学习上也比较刻苦努力,现将我一年来的思想、工作和学习等方面的情况作一个总结性的汇报。
一、自觉加强理论学习,组织纪律性强加强理论学习,首先是从思想上重视。
孝老爱亲好人推荐表姓名杨卫单位及职务米粮山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主任性别男出生年月1985.07政治面貌预备党员参加工作时间2011.01文化程度本科曾获主要奖励1、2012年2月,获子长县城区街道办事处2011年度“社区建设贡献奖”先进个人。
2、2012年7月,获子长县社会管理创新先进个人。
3、2013年2月,获延安市社会管理创新先进个人。
主要事迹杨卫,男,1984年7月出生,现任子长县米粮山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主任。
2007年7月,毕业于陕西省警官学院。
大学毕业后,就在西安打工,在外打工日子里想的最多的就是家中的父母。
随着社会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在外打工子女的负担也在日益增加。
2010年10月他毅然决定回到家乡自主创业。
于2011年1月注册成立子长县三顺服务中心。
几年来,在城区街道办事处、民政局,残联等单位的重视和支持下,以“关爱老人、服务社会”为宗旨,先后成立了子长县米粮山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西门坪中老年活动中心和米粮山社区服务餐厅,修建了1000多平方米的活动中心,设置了阅览室、舞蹈室、棋牌室等8个活动室,探索出了一套以集中托养为重点、社区日间照料为依托、居家托养服务为基础的老人托养工作新机制。
为加快推进主要事迹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社会管理创新工作进程,不断提升社会服务管理水平。
结合中心实际情况,不断创新,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提出以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平台,围绕老年人需求,开展“暖心、安心、开心、舒心”为主要内容的“四心”服务,受到了社区老年居民的热烈欢迎,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通过社区工作人员及志愿者与老人和残疾人结对服务和邻里低龄老人互助结对服务两种形式,为老年人开展以“喜事上门祝贺,生病上门探望,困难上门帮助,纠纷上门调解,重大节日上门慰问”为内容的“五上门”服务。
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与40名独居高龄老人一一结对,并发放爱心联系卡,让老人们充分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为解决社区老人因空巢、独居和行动不便等原因产生的“吃饭难”问题,四处借款专门办起了社区服务餐厅,以低于成本的价格为老年人提供就餐送餐服务。
“敬老孝老之星”先进事迹材料第一篇:胡海鸥,男,39岁,大专文化,武安市九通经贸有限公司总经理,武安市民政事业服务中心主任。
多年来他一直把敬老孝老精神传承在企业的文化中,以为民谋利、为民谋福、创建和谐社会为己任,时时以身作则,发挥榜样作用。
一、资助评选十大孝星活动,弘扬中华传统孝道精神20XX年7月7日,为更广泛、更深入地弘扬“尊老、敬老、爱老、养老、助老”的传统美德,彰显孝老爱亲人物的典型事迹,武安市首届福彩杯“十大孝星”评选活动在武安启动。
胡海鸥出资12万元资助首届福彩杯“十大孝星”评选活动,活动开展以来,受到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一致好评,市直各单位、各乡镇积极开展孝星推举活动,并涌现出许多感人的事迹。
此次活动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共鸣,促进了孝老爱亲风气的形成。
因胡海鸥同志在公益事业方面的突出贡献,20XX年10月他被武安市政府评为首届“十大公益公孝杰出人物”。
二、设立海鸥优秀学生奖励基金,资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他时常怀着一颗赤子之心为家乡的教育事业尽一份微薄之力,把资助学生完成学业当成他回报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
他关注弱势群体,20XX年9月,他资助一名四岁半的白血病儿童,帮助其家庭度过经济上的难关;他扶危济困,无私资助贫困学生上小学、上中学、上大学,连续十年资助市第一中学品学兼优的特困生26人考上大学,20XX年,由他资助的武安一中学生王旭科在高考中获得文科第三名的好成绩;张橙同学理科成绩636分,在全校名列前茅。
20XX年6月16日,他出资20万元在市第五中学设立“海鸥优秀学生奖励基金”,用以资助那些因为家庭贫困的优秀学生更加刻苦学习以完成学业;20XX年4月,市民政局福彩中心举办“牵手福彩·童享快乐”活动,胡海鸥闻知马伟帅等儿童特困家庭状况以后,立即与“牵手福彩·童享快乐”活动办公室取得联系,当场资助马伟帅1000元,他表示从当年开始,每年定向资助马伟帅1000元以完成学业,直到他上完大学;20XX年他在深山老区认领了五名特困学生,资助他们上学,直至到他们工作。
好媳妇孝老敬亲的感人事迹--石盘屯乡孝老敬亲模范郭俊红郭俊红,女,汉族,1969年出生,石盘屯乡潘营村妇女主任,她在做好工作的同时,恪守“君子入则孝”、“事父母能竭其力”的格言,无怨无悔地侍奉年弱多病的父母双亲,给予他们无微不至的照料,用自己的言行诠释着新时代尊老爱亲的含义,在兄弟姐妹中树立了榜样,赢得了同事和邻居们的一致称赞。
谱写了一曲敬老孝亲的赞歌。
郭俊红的公婆常年有病,全靠郭俊红夫妇照顾护理,而且这一病就是卧床八年。
郭俊红为了更好的照顾公婆,就在公婆的病床前铺设了一张床,和母亲、丈夫一起共同帮助公婆穿衣、洗漱、喂饭、按摩、烫脚、通便。
每天都重复着这些繁琐而又必须的护理步骤。
常言道“久病床前无孝子”,可郭俊红却用实际行动改写了这句话。
一、一颗孝顺之心忙完自己的村里的工作以后,回到家就洗菜做饭,收拾房间,抽空陪着两位老人聊聊天,刚做村里工作时,她舍不得给自己买时髦的服装,总惦记着先给两位老人买点布料添件新衣服,或是买点水果、副食之类的东西让老人们尝尝。
母亲体胖怕热,行走不方便,却以喜欢出门散散步,每次从散步到回家是走一走停一停,上台阶也要歇上一会儿,看母亲大汉淋淋地回到家,她很是心疼。
几天之后,家里便安装了空调。
为了照顾好母亲,同学之间的小聚、她也都放弃了。
实在是推不掉的应酬,她也是提前为老人准备好饭菜再参加。
她对孝的理解是:老人把儿女养大不容易,儿女为了老人的健康和幸福,应该付出最大的努力和代价。
二、一颗体贴之心她的丈夫,是一位农家子弟,凭着农家子弟的勤奋与好学,从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员一步一个脚印走上了工作岗位。
丈夫走上岗位后,工作上较忙,照顾老人和家务活儿大多都落在了她一个人的肩上。
一次,公婆生病住院需要人服待,丈夫又出差在外地里开会,在不影响自己工作的情况下,她到医院陪伴母亲,病床前端水送饭,为老人梳头洗脚,多少个日日夜夜,那个苦滋味,怎一个累字了得!自己的亲生父母却交给了自己的兄弟姐妹,有时老年人打个电话过来想看看外孙,她只好利用“双休日”带着儿子买些营养品回家看望两位老人,第二天下午又要匆匆忙忙地赶回上班。
孝道作⽂素材:孝⽼爱亲孝道作⽂素材:孝⽼爱亲 孝敬⽼⼈,爱护亲⼈,这是⼀种美德,也是⼀种责任。
我们应该传承这种美德,并发扬光⼤。
孝道素材:孝⽼爱亲 ⼀、黄xx同志是我单位推荐的孝⽼爱亲模范,主要事迹摘要如下: 1、常怀感恩之⼼,关⼼⽗母⾐⾷住⾏,在兄弟姊妹中起带头作⽤,不攀不⽐,尽⼼尽⼒,让⽗母丰⾐⾜⾷过晚年。
2、长达七⼋年的时间⾥,家庭遭遇了⼀连串的不幸,母亲⾝患重病⽣活完全不能⾃理,妻⼦⾝患绝症长期救治⼏乎失去⽣活信念,哥哥不幸去逝、弟弟家庭变故陷⼊困境,⾃⼰也患糖尿病,仍坚持岗位,他在做好本职⼯作的同时,独⾃承担起照顾、护理母亲、妻⼦的全部责任,在救治过程中,不怕苦,不怕累,不嫌脏,不惜钱财,给重病中的亲⼈以真切的亲情和⼈道的关怀;多年来陪护妻⼦治疗和养护,⿎励妻⼦战胜疾病痛苦,树⽴⽣活信念,除此之个,还给予困难中的姊妹以⼒所能及的扶助。
黄xx同志出⽣于1962年,⽗母⽣育兄弟姐妹四⼈,他排⾏第三;那时农村家庭经济普遍⽐较困难,他长⼤成⼈,成家⽴业,深知⽗母将⼉⼥养育成⼈所付出的千⾟万苦,所经历的千难万险,对⽗母常怀感恩之⼼,他关⼼⽗母⾐⾷住⾏,在兄弟姊妹中起带头作⽤,不攀不⽐,尽⼼尽⼒尽责,让⽗母丰⾐⾜⾷过晚年;他常说“百善孝为先”,⾝体⼒⾏,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弘扬孝亲敬⽼精神,培养后代孝亲养⽼的优秀品德,为⽂明家庭、和谐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
⾃2007年⾄今长达七⼋年的时间⾥,他的家庭先后遭遇不幸际遇。
先是年⽼的母亲⾝患多种疾病,⼤⼩便失禁,后来恶化成⽣活完全不能⾃理,当时他在单位担任执法队长职务常有外勤,忙完本职⼯作总是匆忙回家照顾母亲;但屋漏偏遭连夜⾬,2008年春,年仅46岁的妻⼦患卵巢癌并已进⼊晚期,不仅如此,哥哥不幸去逝,孀居的嫂⼦带着尚未成家的侄⼉经济也有些困难,弟弟也因家庭变故陷⼊经济困境,接着⾃已⼜患了较为严重的糖尿病,必需治疗。
在这种情况下,组织和领导给予他及时的关怀和照顾,他被委派到⾮公有制单位“银河数控”任党⽀部书记。
孝老爱亲模范个人事迹材料xx村,有位百岁老人王xx,男,1919年1月2日出生,现能吃能睡,生活尚能自理,身体较健康。
老人能有今天,周围的人都说,好在有孝顺的女儿王xx(xx镇退休教师),女婿童xx(县政协原副主席)。
说起这一家,是亲缘相连。
王xx是王xx的舅父,从小收养了王xx,又是童xx的姑父。
两家结亲如结义,经商量,童xx成了上门女婿。
结婚后,生育一子一女,现儿子一家在美国留学打工,女儿一家在县城工作上学。
每逢节假日,祖孙四代人,相聚xx,其乐融融。
为照顾老人,童xx夫妇从县城搬至xx村,现一家三口在一起生活,平均年龄83岁,是名副其实的老人家庭。
童xx身为国家干部,以身作则。
他制定的家规家训家教是:勤劳、节俭、忠孝、善良。
他是这样定的,也是这样做的。
1984年5月,童xx被评为“xx省好家长”。
为了使二老晚年生活幸福,2007年9月,经批准,童xx将原来的小平房翻建为二层小楼房,将二老的卧室放在一楼向阳房间,18平方米,使他们起居有个休息场所。
2008年8月,95岁的老太去世,剩下王xx1人。
为使老人不感到孤单,童xx夫妇支持老人外出摸摸纸牌。
双休日孩子们回xx,尽量安排在一起打打麻将。
吃饭的时候,老人坐上位。
古语说: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饭,九十不留坐,但童xx夫妇如遇门口亲友家办喜事,都会陪同老人去吃喜酒,为老人挟菜,扶老人上下车,让他多接触外部世界。
有时童xx在外吃饭遇到老人爱吃的菜,也会捎一点回来,让老人享用。
对于老人的饮食,童xx格外关注。
每天早上起床,为老人装瓶开水,打好洗脸水,泡好茶,并将糕点生姜放一些,让老人喝茶,泡麦片。
早餐是家里调制的八宝粥,另加点早点,如肉包子、糍糕,或南瓜粑,山芋等。
中餐烧几样他喜欢又吃得动的菜,如用肉烧马铃薯、豆腐、冬瓜,或炖个鸡蛋,做个汤。
晚餐老人不吃饭,就再喝碗热汤。
老人虽然身体没有什么器质性毛病,但一年到头,总有不舒服的时候,作为医生出身的童xx,会察言观色,发现苗头,及时就医。
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材料(3篇)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材料第一篇:一、黄xx同志是我单位推荐的孝老爱亲模范,主要事迹摘要如下:1、常怀感恩之心,关心父母衣食住行,在兄弟姊妹中起带头作用,不攀不比,尽心尽力,让父母丰衣足食过晚年。
2、长达七八年的时间里,家庭遭遇了一连串的不幸,母亲身患重病活完全不能自理,妻子身患绝症长期救治几乎失去活信念,哥哥不幸去逝、弟弟家庭变故陷入困境,自己也患糖尿病,仍坚持岗位,他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独自承担起照顾、护理母亲、妻子的全部责任,在救治过程中,不怕苦,不怕累,不嫌脏,不惜钱财,给重病中的亲人以真切的亲情和人道的关怀;多年来陪护妻子治疗和养护,鼓励妻子战胜疾病痛苦,树立活信念,除此之个,还给予困难中的姊妹以力所能及的扶助。
黄xx同志出于1962年,父母育兄弟姐妹四人,他排行第三;那时农村家庭经济普遍比较困难,他长大成人,成家立业,深知父母将儿女养育成人所付出的千辛万苦,所经历的千难万险,对父母常怀感恩之心,他关心父母衣食住行,在兄弟姊妹中起带头作用,不攀不比,尽心尽力尽责,让父母丰衣足食过晚年;他常说“百善孝为先”,身体力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弘扬孝亲敬老精神,培养后代孝亲养老的优秀品德,为文明家庭、和谐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
自2007年至今长达七八年的时间里,他的家庭先后遭遇不幸际遇。
先是年老的母亲身患多种疾病,大小便失禁,后来恶化成活完全不能自理,当时他在单位担任执法队长职务常有外勤,忙完本职工作总是匆忙回家照顾母亲;但屋漏偏遭连夜雨,2008年春,年仅46岁的妻子患卵巢癌并已进入晚期,不仅如此,哥哥不幸去逝,孀居的嫂子带着尚未成家的侄儿经济也有些困难,弟弟也因家庭变故陷入经济困境,接着自已又患了较为严重的糖尿病,必需治疗。
在这种情况下,组织和领导给予他及时的关怀和照顾,他被委派到非公有制单位“银河数控”任党支部书记。
尽管如此,独自撑持起这样一个家庭,所面临的困难是可想而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