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折线统计图》PPT课件 公开课一等奖 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2.03 MB
- 文档页数:34
折线统计图公开课件优秀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数学》第七章第二节,详细内容为折线统计图的绘制和应用。
主要包括折线统计图的定义、特点、绘制方法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折线统计图的概念,掌握其绘制方法。
2. 能够通过折线统计图分析数据变化趋势,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理解折线统计图的概念,掌握其特点和分析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教学PPT、直尺、圆规。
学具:直尺、圆规、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PPT展示某城市近五年人口变化数据,引导学生观察数据变化,提出问题:“如何更直观地展示这些数据变化?”2. 知识讲解(1)讲解折线统计图的概念及特点。
(2)讲解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3. 例题讲解(1)给出某商品近五个月的销售数据,示范如何绘制折线统计图。
(2)分析折线统计图,解释数据变化趋势。
4. 随堂练习(1)让学生绘制某城市近五年人口变化的折线统计图。
(2)分析折线统计图,回答相关问题。
(2)拓展延伸:探讨折线统计图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六、板书设计1. 折线统计图2. 内容:(1)折线统计图的概念及特点(2)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3)例题解析(4)随堂练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绘制某商品近五个月销售情况的折线统计图。
(2)分析折线统计图,预测下个月的销售情况。
2. 答案:(1)折线统计图绘制方法正确,数据准确。
(2)根据折线统计图分析,预测下个月销售情况。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掌握情况,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2. 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探索其他类型的统计图,如柱状图、饼图等。
(2)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据,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2. 折线统计图在实际问题中的分析应用3. 课后作业设计及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1. 确定横轴和纵轴:横轴表示时间、类别等,纵轴表示数量或比例。
《折线统计图》公开课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统计与概率》中的《折线统计图》。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和丰富的活动,引导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学会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和判断。
具体内容包括: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如何绘制折线统计图以及如何通过折线统计图获取信息。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折线统计图的基本特点,理解其表示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折线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特点。
难点:如何通过折线统计图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折线统计图模板、铅笔、直尺、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组同学们身高数据的统计表,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引出折线统计图的概念。
2. 自主学习(5分钟)学生自主探究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教师巡回指导,为学生提供必要帮助。
3. 合作交流(10分钟)4.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具体的例题,引导学生学会如何绘制折线统计图,以及如何从图中获取信息。
5. 随堂练习(5分钟)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及时批改,为学生提供反馈。
6.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折线统计图的特点、绘制方法、应用实例。
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为家庭作业设计一道关于家庭成员身高的折线统计图,并附上简要说明。
家庭成员身高(cm)爸爸 180妈妈 165哥哥 175姐姐 158我 145(1)哪个月份的销售额最高?(2)哪个月份的销售额最低?(3)销售额最高的月份比最低的月份高出多少?答案:(1)销售额最高的月份是6月。
(2)销售额最低的月份是1月。
(3)6月的销售额比1月高出1500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生动的实例和丰富的活动,使学生掌握了折线统计图的基本知识和绘制方法。
折线统计图公开课件优秀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统计表与统计图》的第107页。
内容包括:折线统计图的概念、特点以及如何根据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折线统计图的基本知识,能够看懂折线统计图,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绘制折线统计图。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知道折线统计图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2. 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处理数据的能力,以及运用统计图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对折线统计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折线统计图的概念、特点以及如何根据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
难点:如何根据实际情况绘制折线统计图,以及如何分析折线统计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投影仪、电脑。
学具:折线统计图模板、数据表格、彩笔、直尺。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一幅折线统计图,让学生观察并描述一下这幅图表示了什么信息。
2. 讲解折线统计图的概念:教师通过示例,讲解折线统计图的概念,让学生明白折线统计图是一种用折线连接各个数据点的统计图,能够反映数据的变化情况。
3. 讲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教师通过示例,讲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让学生知道折线统计图不仅能表示数量的多少,还能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4. 演示如何绘制折线统计图:教师通过示例,演示如何根据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让学生掌握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方法。
5. 学生动手实践:学生分组合作,根据给定的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教师巡回指导。
6. 展示评价:各小组展示自己绘制的折线统计图,互相评价,教师点评并给予指导。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折线统计图概念:用折线连接各个数据点的统计图特点:能反映数据的变化情况绘制方法:1. 收集数据,整理数据2. 画坐标轴,确定刻度3. 根据数据绘制折线图七、作业设计数据:小明上个月每天的学习时间(分钟)如下:1号:20, 2号:25, 3号:30, 4号:35, 5号:40, 6号:452. 作业答案:(此处插入折线统计图,展示小明上个月每天的学习时间)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初步了解折线统计图;通过讲解和演示,让学生掌握折线统计图的概念、特点和绘制方法;通过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