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半地下室设计模板
- 格式:ppt
- 大小:775.00 KB
- 文档页数:8
地下室与半地下室区别(例)
问题:
在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里面的关于地下室与半地下室的解析是这样的:
一、地下室:房间地平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过该房间净高一半者;
二、半地下室:房间地平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过该房间净高1/3,且不超过1/2。
房间地平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与房间净高,这两个高度我怎么感觉是同一个高度,越看越迷糊,望前辈细心给予解析~~~
回答:
1。
例如地下室房间的地平面为-3.300米,室外地坪为-0.300米,那么房间的地平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为3.00米,再如地下室房间的净高为5.00米,那么房间地平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过该房间净高一半(3/5),就为地下室。
如果净高为7米,那么房间地平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过该房间净高1/3,且不超过1/2,(3/7)那么就为半地下室。
2.这儿涉及一个首层(正负零)标高与室外高差的问题,如果这个高差为首层楼板的厚度(室内高于室外),那么就是你所描述的情况---房间地平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与房间净高是一个高度,这是个特例,这种特例是属于地下室的。
如果室内外高差大于首层楼板的厚度,随着高差的逐渐增大,地下室就逐渐向半地下室过渡。
你画一个剖面图体会一下就行了。
实际工程的设计中,室内外高差大都在300以上,容易解决防潮、防水的问题,如果高差再大一些,可以做成半地下室,对地下空间的采光、通风创造条件,你说的特例几乎不存在。
3有全地下室和半地下室两种,
半地下室是可有有窗的那种可以从从窗来采光,
全地下室是整个地下室都看不到象人防之类的。
地下室工程建设方案模板1.1 项目名称:地下室工程建设方案1.2 项目地点:某某地区1.3 项目范围:地下室建设1.4 建设单位:某某公司1.5 设计单位:某某建筑设计公司1.6 施工单位:某某施工公司1.7 监理单位:某某监理公司1.8 项目概况:本项目位于某某地区,主要是为了满足某某建筑的需求,建设一个地下室,用于储物和停车等功能。
二、项目内容2.1 建设规模:地下室平面面积约为1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为2000平方米。
2.2 建设内容:包括地下室的结构、防水、通风、照明、排水等工程内容。
2.3 建设要求:满足建筑设计要求,保证地下室的安全、舒适和实用性。
三、工程设计3.1 结构设计:地下室采用框架结构,结构形式为桩基+承台+梁+柱+板等组合结构。
3.2 防水设计:地下室采用外挡水、内防水和排水系统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地下室防水安全。
3.3 通风设计:地下室采用机械通风和自然通风相结合的方式,保证地下室的空气质量。
3.4 照明设计:地下室采用LED照明和紧急照明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地下室的照明效果和安全性。
3.5 排水设计:地下室采用集水井和排水沟相结合的方式,保证地下室的排水畅通。
四、工程施工4.1 基础工程:包括地下室的桩基施工、承台施工和基础墙施工等。
4.2 结构工程:包括地下室的梁柱板施工、墙体砌筑和结构连接等。
4.3 防水工程:包括地下室的外挡水、内防水和排水系统施工等。
4.4 通风工程:包括地下室的通风管道铺设、风口安装和风机调试等。
4.5 照明工程:包括地下室的照明设备安装、线路敷设和照明调试等。
4.6 排水工程:包括地下室的集水井施工、排水沟铺设和排水系统调试等。
五、工程监理5.1 施工监理:监督施工单位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及时发现并处理施工中的质量问题。
5.2 质量监理:监督施工单位进行材料采购、施工工艺和施工质量把控,确保工程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5.3 安全监理:监督施工单位进行施工安全管理和现场安全保障,确保施工过程安全。
浅谈建筑半地下室框架结构设计摘要:为了满足工业建筑的生产功能需求,有时需按照设备布置要求在框架结构中设置半地下室。
结合工程实例,对半地下室框架结构的设计进行了介绍,提出了两种设计方案,并分别对计算结果和受力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了优化设计的方法,希望能为半地下室框架结构的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框架结构;半地下室;优化设计;悬臂式挡墙0引言在工业建筑的设计时,通常需要考虑设备数量多、体积大、设备间相互关联等问题。
为了满足生产功能需求,保证设备的合理布局,在设计时会根据设备布置要求,考虑在框架结构中设置半地下室。
本文以某工程水泵房为例,介绍该水泵房含局部半地下室框架结构的设计方案,并探讨含半地下室框架结构设计中的几个问题。
1半地下室建筑方案设计分析该水泵房为地上一层,地下部分含局部半地下室,建筑高度为5.9m。
室内地坪标高±0.000m,室外地坪标高为-0.150m,地下室底板顶标高为-4.550m(图1)。
根据工艺专业的要求该建筑泵房部分地上一层需设置吊车梁对地下部分设备进行吊装,因此地上与地下应当相互贯通,则地下室无顶板。
地下室挡墙仅延伸至标高±0.000m,无法满足《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第6.1.14条规定,不能将顶板设置为上部建筑的嵌固端。
图1 建筑剖面图本文针对该工程实例,建立两种模型,并对这两个模型的数据进行了对比。
方案一,将建筑整体设置为2层框架结构进行建模,采用PKPM软件对结构进行弹性分析,将地下室层数设置为0,在建模时不考虑地下室外墙的作用,地下室外墙分开计算。
方案二,将±0.000m以下地下一层外墙输入为剪力墙,将SATWE 的地下室层数设置为1,并将剪力墙定义为地下室外墙。
1.1计算结果对比通过对两种方案的建模计算,得到以下计算结果:首先,对两种模型的层间位移角、层间位移、楼层侧向刚度等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显示,第二种方案各项数据均优于第一种方案。
浅谈建筑半地下室框架结构设计摘要: 随着建筑设计水平的提高,建筑框架结构体系日益多样化,本文通过实践经验并结合相关资料,举例说明,对某建筑框架结构半地下室的设计进行了深入分析,为在类似建筑结构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 框架结构,半地下室,悬臂式挡墙中图分类号: tu3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 引言地下室在建筑中占有相当的比例,半地下室是指房间地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过该房间净高的1/3,且不超过1/2者。
由于其可以通过窗户进行自然采光通风,既可以降低工程造价,又能充分的利用地下空间,对半地下室结构的计算和设计方法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结合实际工程对半地下室的结构设计谈谈自己的体会。
1 工程概述某地区某工程,地上4层,地下1层(半地下室),结构总高度19.1m,纯框架结构体系。
本建筑的主要功能为办公、住宿以及森林火情的监测。
本项目设防烈度为8度(0.20g) ,拟建场地类别ⅱ类,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
框架的抗震等级为二级。
建筑剖面见图1。
图 1 建筑剖面图2 半地下室设计分析由于半地下室对上部结构的约束是非常有限的,因此结构的嵌固端必须取在基础顶部。
在建筑的结构计算中,半地下室与上部结构必须整体考虑,从而半地下室的结构选型对整个结构的计算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
本工程的结构计算采用 satwe 进行弹性分析。
2. 1 常规设计及存在的问题对于半地下室的设计通常采用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 后文称为“方法一”) 是在地下室的挡土一侧设置剪力墙,由于建筑上需要通过大窗来进行自然通风采光,所以剪力墙的设置一般只高出填土高度的 100 mm ~ 300 mm,并不是沿底层柱全高设置(见图2);图 2 半地下室设计方法一另一种( 后文称为“方法二”) 就是在主体结构外围另外设置挡土结构,即挡土结构与主体结构完全脱离,两者一般间距为1.5 m 以上,保证地震时,互相不发生碰撞( 见图 3) 。
地下室半地下室及首层地面的防水防潮设计要点地下室、半地下室及首层地面的防水防潮设计要点在建筑设计中,防水防潮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特别是对于地下室、半地下室和首层地面,这些地方由于暴露在自然环境中,并且可能与地下水或潮气接触,因此,其防水防潮设计更显得重要。
防水层设计:地下室应采用防水混凝土,并在防水层上涂抹防水涂料。
防水层应设计成一定的厚度,以防止地下水渗透。
排水系统设计:地下室应设置完善的排水系统,包括排水沟、集水坑、排水泵等,以排除可能出现的地下水。
通风设计:地下室应设置通风口,保证空气流通,防止潮气积聚。
防潮处理:在地下室的墙面上,可以使用防潮材料或者防潮涂料,以防止潮气渗透。
防水层设计:半地下室应采用防水砂浆或防水涂料,并在防水层上铺设防水卷材。
防水层应设计成足够的厚度,以防止地下水渗透。
排水系统设计:半地下室应设置排水沟或排水管,及时排除可能出现的地下水。
通风设计:半地下室应设置通风口,保证空气流通,防止潮气积聚。
隔潮处理:在半地下室的墙面上,可以使用隔潮材料或隔潮涂料,以防止潮气渗透。
防水层设计:首层地面应采用防水砂浆或防水涂料,并在防水层上铺设防水卷材。
防水层应设计成足够的厚度,以防止地下水渗透。
排水系统设计:首层地面应设置排水沟或排水管,及时排除可能出现的地下水。
同时,应设置排水口,防止雨水倒灌。
防潮处理:在首层地面的墙面上,可以使用防潮材料或防潮涂料,以防止潮气渗透。
首层地面也应考虑采用防滑材料,防止地面湿滑。
通风设计:首层地面应设置通风口,保证空气流通,防止潮气积聚。
同时,通风口的设计也应考虑排水系统的配合,防止雨水倒灌。
在防水防潮设计中,需要考虑多种因素。
例如,建筑物的用途、地理位置、地质条件、气候条件等。
这些因素都会影响防水防潮的设计方案和材料选择。
因此,在设计时,需要对这些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考虑。
地下室、半地下室和首层地面的防水防潮设计是建筑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论砖混结构住宅楼半埋式地下室的设计模式内容摘要::半埋武地下室;砖混结构;墙体设计:结合实践经验,从基础底板的设计,地下室的墙体设计等方面,提出了砖混结构住宅楼半埋式地下室的设计模式,指出该设计方法,结构上安全可靠,建筑上防水防潮,且能满足使用要求,具有实用价值。
为了方便居民生活,节约用地,增加场地绿化面积,减小建筑密度,现在住宅楼常在底部设半埋式的地下室,由于采光、通风以及方便使用等因素,这类地下室层高通常取2.2m~2.5m,这似乎是基础架空层的利用,但实质上与架空层是不同的,半埋式地下室的墙体及基础在结构设计上有着其独特的特殊性。
1.基础底板的设计为满足使用功能上的要求,地下室需要一个平整的地面,为减小埋深,降低墙高,节约投资,所以基础通常采用筏板基础形式。
但这个筏板基础并非因为地基土软弱,为提高地基承载力的需要而设计的真正片筏基础。
使用筏板基础,是当地基土强度较低成软土地基时,为了减小基底应力,调整房屋的不均匀沉降,增加其整体刚度,才采用等厚的钢筋混凝土筏板基础。
等厚筏板的厚度一般取1/6横墙开间跨度尺寸或按楼房的楼层数每层5cm厚度来确定,筏板内的配筋计算可近似采用楼盖双向板计算方法,并在房屋两端开间的筏板中适当增大配筋量,但在实际工程上,当地基土质为软土时,我们并不会真正把基础直接浇捣在软土上,而是先对地基软土进行处理;如可以在基础与软土层之间增加一个厚度不小于50cm的砂石垫层做成一个硬壳层,这个硬壳垫层不仅能为施工创造良好的作业条件,而且在结构重力传递过程中能起到一个过渡和扩散基底应力的作用。
砂石垫层能改善软土的排水条件,减少软土上部压缩沉降,提高地基土的基床系数K值,从而也就提高了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
如果当房屋支承在中等强度的砂土、粉土、老粘土,或者在砂石垫层硬壳层上,这时墙体的基底接触应力沿墙轴线纵向呈线性分布;墙体基础横向应力呈马鞍形状。
如果这时仍采用等厚筏板基础,且还是用倒楼盖双向板法计算配筋,其计算模式假定的荷载分布与实际的基底应力分布已不相同,结果使得在基底板的跨中部位钢筋用量过多,而在支座部位(即墙脚部位)显得不够。
60平米半地下室功能区规划
60平米半地下室功能区规划
60平米半地下室是一个绝佳的位置,如何让这个区域成为一个完整有用的兼
具多功能的室内空间,成为一个美观功能完善的室内空间,是本次规划的重点。
首先,地下室的规划要明确功能的定位,这里可以安排为一个休闲娱乐空间,
可以安装电子游戏机、乐器、DVD机、办公桌、沙发,南北两侧可以放上衣柜、收
纳柜,方便衣物、物品的整理及存放等;
接下来需要采用适当的布线系统,让电脑、电视等电子设备的开关、遥控操作
一体更加便利。
此外,由于地下室的空间狭小,有必要采用适合的色彩进行空间的拉伸和美化,突出空间的层次性,营造出优美的室内视觉效果;
此外,为了保证地下室的室内空气质量,应采用低挥发性环保装饰材料,并将
空调及其他弚疑设备安装在适当的位置,以保障室内空气的清新及良好的湿度控制;
70平米半地上室作为规划要求,可以风格多样,可以采用迷你风格的装饰或
乡村风格的设计,据个人需求进行选择装饰,以营造出温馨舒适、个性鲜明的室内空间;
60平米半地地下室功能区规划是一个多功能室内空间,规划时需充分考虑设备、功能、装饰等因素,力求营造出实用美观的室内空间,以达到更好的使用效果。
浅谈建筑半地下室框架结构设计摘要:在众多的建筑设计中,开始注重对建筑构架的设计,而且这种设计的发展出现多样化的特点。
从建筑设计,更多的设计师对建筑的半地下室感兴趣。
这是因为半地下室有一定的自然光,而建筑人员将自然光采集,这样就可以将是室内的整体亮度提高。
对半地下室的设计,一方面可以将室内的空间得到利用;另一方面也建筑的造价成本降低。
这是由于这些特点,现在很多的半地下室都被使用。
本篇文章主要是探讨了半地下室的结构。
关键词:建筑设计;半地下室;框架结构;建筑一般都是指地表以上的建筑,但是从建筑的总体上看,地下室在建筑中占据的比例也很大,而半地下室也是建筑中的一种,但是它没有全部在地表以下,有一部分的空间是在地面上。
因为有一部分在地面上,因此是可以自然采光的,主要是通过窗口采光。
半地下室在设计中与地下室完全不同,而且造价低。
1.工程实例某市建筑一个工程,该工程在地上有5层,有一层半地下室,而建筑的总高度为20m。
建筑的结构属于框架结构,这种建筑的使用分两部分,一层以及二层用于办公,而三层至五层用于员工的住宿,这个工程的防裂度是7度,可是抵抗6级地震。
2.半地下室设计分析我国很多的半地下室建筑都是框架结构,这是因为这种结构相对而言没有约束性,因此在如果要对这个结构加固,就要把建筑的基础顶部,变为框架结构的嵌固端,这样做的目的是将结构的结算结构更加准确。
计算的过程不是只计算上部建筑,而是将半地下室与建筑上部一起计算,可见在计算中要重视半地下室结构。
如果在半地下室的计算中不准确,那么据算出来对结果会影响到整体的就算,对于文章中的过程计算的方法是弹性计算。
使用弹性计算的方法可以保证设计合理。
2.1常规设计及存在的问题在对半地下室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方法可分为两种,其中第一种方法为将地下室一侧的挡土设置为剪力墙,而建筑的采光主要是通过大窗,所以在对剪力墙进行设置的过程中,需要对剪力墙的高度进行更加科学的设置,一般而言,所设置的剪力墙高度要高于填土的高度,通常来说,高出的高度要控制在100mm-300mm之间,只有选取中间的高度数值,才能够保障剪力墙设置的合理性。
第一章编制说明及实施目标1. 1编制说明本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目的是:为本工程施工组织提供完整的纲领性文件,用以指导建筑、安装、装饰工程的组织管理,确保优质、高速、安全、文明地完成建设任务。
1. 2编制依据施工场地的状况施工招标文件和施工图郑州市颁布的《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国家现行的施工规范、规程、建筑、安装工程质量验评标准及河南省标准图集等.建设部颁布的《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条例》.公司ISO9002——2000质量体系文件1. 3实施目标发挥我公司优势,科学地组织土建、安装与装饰工程的交叉作业,精心施工,严格履行合同,确保实现如下目标:质量目标:确保市优质工程工期目标:确定工期为220日历日安全施工目标:杜绝重伤事故,控制轻伤率文明施工目标:确保文明施工,创郑州市安全文明工地环保目标: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施工噪声和环境污染,确保施工期间不扰民,不影响周围环境卫生服务目标:信守合同,认真协调与各有关方面的关系,接受业主、监理和市质量监督站等有关部门对工程质量,工程进度计划协调、现场管理监督第二章工程概况及工程特点金沙小区6#住宅楼工程为为郑州市第一建筑工程公司职工集资住宅楼位于金水路49号。
本工程设计为地上六层,半地下一层。
砖混结构,总建筑面积4656m2。
地下室为私家车库和储藏室,一层和标准层为每单元为两室两厅和三室两厅设置。
总高度为20。
1m室内外高差1。
2m。
基础形式: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本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内墙为普通混合砂浆墙面,卫生间为釉面砖,外墙为面砖外墙和涂料外墙。
外墙内保温采用30厚石膏珍珠岩保温砂浆,其余内墙为.楼地面主要为地砖面层。
2.1工程建设概况工程建设概况:2.2工程建筑设计概况工程建筑设计概况:2. 3工程结构设计概况工程结构设计概况:第三章现场组织机构及施工准备为保证工程顺利进行,如期交付业主使用,我项目部将按照ISO —9002国际标准,以我公司《质量手册》为依据。
砖混结构住宅楼半埋式地下室的设计模式【摘要】:结合实践经验,从基础底板的设计,地下室的墙体设计等方面,提出了砖混结构住宅楼半埋式地下室的设计模式,指出该设计方法,结构上安全可靠,建筑上防水防潮,且能满足使用要求,具有实用价值。
【关键词】:半埋武地下室; 砖混结构; 墙体设计为了方便居民生活,节约用地,增加场地绿化面积,减小建筑密度,现在住宅楼常在底部设半埋式的地下室,由于采光、通风以及方便使用等因素,这类地下室层高通常取2.2 m~2.5 m,这似乎是基础架空层的利用,但实质上与架空层是不同的,半埋式地下室的墙体及基础在结构设计上有着其独特的特殊性。
1. 基础底板的设计为满足使用功能上的要求,地下室需要一个平整的地面,为减小埋深,降低墙高,节约投资,所以基础通常采用筏板基础形式。
但这个筏板基础并非因为地基土软弱,为提高地基承载力的需要而设计的真正片筏基础。
使用筏板基础,是当地基土强度较低成软土地基时,为了减小基底应力,调整房屋的不均匀沉降,增加其整体刚度,才采用等厚的钢筋混凝土筏板基础。
等厚筏板的厚度一般取1/6横墙开间跨度尺寸或按楼房的楼层数每层5 cm厚度来确定,筏板内的配筋计算可近似采用楼盖双向板计算方法,并在房屋两端开间的筏板中适当增大配筋量,但在实际工程上,当地基土质为软土时,我们并不会真正把基础直接浇捣在软土上,而是先对地基软土进行处理;如可以在基础与软土层之间增加一个厚度不小于50 cm 的砂石垫层做成一个硬壳层,这个硬壳垫层不仅能为施工创造良好的作业条件,而且在结构重力传递过程中能起到一个过渡和扩散基底应力的作用。
砂石垫层能改善软土的排水条件,减少软土上部压缩沉降,提高地基土的基床系数K 值,从而也就提高了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
如果当房屋支承在中等强度的砂土、粉土、老粘土,或者在砂石垫层硬壳层上,这时墙体的基底接触应力沿墙轴线纵向呈线性分布;墙体基础横向应力呈马鞍形状。
如果这时仍采用等厚筏板基础,且还是用倒楼盖双向板法计算配筋,其计算模式假定的荷载分布与实际的基底应力分布已不相同,结果使得在基底板的跨中部位钢筋用量过多,而在支座部位(即墙脚部位)显得不够。
论砖混结构住宅楼半埋式地下室的设计模式砖混结构住宅楼半埋式地下室的设计模式是指地下室只有一部分位于地面之上,而另一部分则埋在地下。
半埋式地下室的设计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地形起伏、土地限制等问题,使得地下室的使用面积更大,功能更为多样化。
下面将从设计空间、采光通风、结构稳定性等方面展开介绍半埋式地下室的设计模式。
其次,采光通风是半埋式地下室设计的重要方面。
由于部分地下室埋在地下,采光通风常常成为一个挑战。
在设计中,可以使用天窗、明井等方式引入自然光线,同时设置通风口、通风管道等设备来保持空气流通。
此外,适当的植物装饰也可以增加室内空气质量。
通过合理的设计,可以确保半埋式地下室的采光、通风效果。
再次,半埋式地下室的结构稳定性需要得到保证。
地下室的结构设计应考虑地下环境的力学特性和稳定性要求。
由于半埋式地下室部分位于地面之上,需要合理设计地下室的承重结构,以保证整个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同时,施工时需要采取合适的防水工艺措施,确保地下室的防水效果。
最后,半埋式地下室的环境保护也需要重视。
在设计中,应考虑到地下室对地下水、地表水、空气等环境的影响。
合理选择建筑材料、使用环保设备和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总结来说,砖混结构住宅楼半埋式地下室的设计模式需要充分考虑设计空间、采光通风、结构稳定性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要求。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施工,可以实现半埋式地下室的功能最大化和安全稳定性,同时减少
对环境的影响。
半埋式地下室的设计模式将为住宅建筑提供更多的功能空间和灵活性,提升住宅的使用价值和舒适度。
半埋地下室外墙一. 计算条件地下室层高L= 2.6m室内外高差b= 1.2m地下室外墙厚h=250mm堆载p=5kN/m2土容重γ18kN/m3地下水位为室外地坪下a=-0.5m混凝土强度标号C30f c=14.3N/mm2f t= 1.43N/mm2土层内摩擦角φ=30度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360N/mm2水容重γ水=10kN/m3二. 荷载计算(取每延米板宽,按单向板计算)(一)土压力K0=1-sinφ=0.5q1=K0*γ*z1=8.1kN/m(二)水压力q2=γ水*z2=9kN/m(三)堆载q3=K0*p= 2.5kN/m土压力水压力堆载压力三. 内力计算(一)土压力引起的内力β=(L-b)/L=0.538462底部负弯矩Mb=-(q1*(L-b)2*(4-3β+3β2/5))/24=-1.6925kN·m顶板支座处反力Ra=q1*(L-b)3*(1-β/5)/(8*L2)=0.366731kN跨中最大弯矩Mmax=Ra(b+2*(L-b)*(2Ra/(q1*(L-b)))0.5/3)=0.527126kN·m(二)水压力引起的内力h1=a+b= 1.7mh2=L-h1=0.9mβ=h2/L=0.346154底部负弯矩Mb=-(q2*h22*(4-3β+3β2/5))/24=-0.9214kN·m顶板支座处反力Ra=q2*h23*(1-β/5)/(8*L2)=0.112921kN跨中最大弯矩Mmax=Ra*(h1+2*h2*(2Ra/(q2*h2))0.5/3)=0.203279kN·m (三)堆载引起的内力β=(L-b)/L=0.538462底部负弯矩Mb=-(q3*(L-b)2*(2-β))/8=-1.30836kN·m顶板支座处反力Ra=q3*(L-b)3*(4-β)/(8*L2)=0.439093kN跨中最大弯矩Mmax=Ra(b+Ra/(q3*2))=0.565472kN·m(一)基本组合(以永久荷载效应控制γG=1.35)底部负弯矩S=γG S Gk+γQiψci S Qik=-4.81096kN·m跨中最大弯矩S=γG S Gk+γQiψci S Qik= 1.54021kN·m底部As1=70.45744mm2跨中As2=22.55666mm2As min=500mm2底部负弯矩实配钢筋面积523.5988mm2跨中最大弯矩实配钢筋面积523.5988mm2(一)标准组合底部负弯矩S=S Gk+S Qik=-3.92226kN·m钢筋直径10mm间距150mmω1s,max=0.022382mm跨中最大弯矩S=S Gk+S Qik= 1.295878kN·m钢筋直径10mm间距150mmω2s,max=0.005361mm此b与静力计算手册的b相反,为墙地面上高度地坪下多少米,即为负多少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