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积扇沉积模式图
- 格式:doc
- 大小:783.50 KB
- 文档页数:8
第六章 冲积扇沉积体系冲积扇(Alluvial fan )是发育在山谷出口处、主要由暂时性洪水水流的冲刷作用形成、范围局限、形状近似于圆锥状的山麓粗碎屑堆积物。
它由山谷口向盆地方向呈放射状散开,其平面形态呈锥形、朵状或扇形(图6-1a );发育在那些地势起伏较大而且沉积物补给丰富的地区。
通常是许多冲积扇彼此相连和重叠,形成沿山麓分布的带状或裙边状的冲积扇群(图6-1b )。
在我国地貌学和第四纪地质学界又将冲积扇习称为洪积扇,它有别于堆积在一些冲沟口的冲积锥。
后者是由降落在山坡上的雨水或融雪水所形成的片状水流,将山坡上冲刷下来的坡积物快速堆积在冲沟口而形成的一种小型沉积体。
冲积锥也可呈扇状(或锥状),但规模小,分布零散,多与抬升的剥蚀区相联系。
在地质时期,随着地壳上升和剥蚀区扩大,冲积锥保存下来的很少。
冲积扇是一种水道化的水流沉积,但从其发育的特定地质地理位置、典型的扇状外形和内部结构来看,与典型的河流相或冲积平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此外,冲积扇也不同于扇三角洲(Fandelta ),前者完全发育在地表,是一种纯陆上沉积体,而后者是由于冲积扇直接沉积到一个相对稳定、独立的水体(湖或海)后,遭受湖泊或海洋作用改造而成的一种陆上与水下过渡类型的沉积体系。
扇三角洲沉积相在我国东部的中、新生代陆相断陷盆地中极为发育,常构成重要a b 图6-1 冲积扇与扇群的地貌特征的油气储集层。
第一节 冲积扇的基本特征、分类及其形态一、基本特征冲积扇的形成要求有充足的陆源碎屑供应和从山区向盆地过渡的高差悬殊的地形突变。
被峡谷所限的山区河流携带着从源区剥蚀的大量碎屑物质,一旦冲出谷口,因地势突然展开,坡降减缓,河道加宽变浅,流速降低,搬运能力骤然减弱,大量底负载迅速堆积下来,从而在谷口外形成一个以谷口为顶点向外辐射散开的扇状沉积体,即冲积扇。
因而,在干旱半干旱气候区,植被不发育,物理风化强烈,降雨量虽少但多为暴雨,洪水短暂而猛烈,并可提供大量的近源碎屑物质;山口外开阔而平缓的地形是接受沉积的有利场所,这为形成冲积扇提供了必要的先决条件。
各种沉积相模式图冲积扇沉积模式图
重力流沉积相、山麓-洪积相等图片:
沉积相简图,
沉积相是指沉积环境以又在该环境中所形的沉积岩(物)特征综合。
完整的、准确的沉积相概念,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反映沉积岩的特征,二是揭示沉积环境。
沉积环境包括岩石在沉积和成岩过程中所处的自然地理条件、气侯状况、生物发育情况、沉积介质的物理化学条件等。
沉积岩(物)特征包括岩性特征(岩石成分、颜色、结构等)、古生物特征(古生物种属和生态)。
自然地理环境可分为大陆环境、海洋环境与海陆过渡环境。
大陆环境又可分为沙漠、河流、湖泊、冰川、沼泽等;海洋环境又可分为滨海、浅海、半深海、深海;海陆过渡环境可分为三角洲、泻湖等。
同理,沉积相也将可分陆相、海相和海陆过渡相这三大类型
层序地层学的剖面图
裂谷盆地模型
盆地边缘碳酸盐岩沉积相模式
层序地层学剖面分析
海相沉积环境示意图
深海浊积扇沉积模式+灰岩和泥岩的鲍玛序列
海底扇推进式相层序
礁体平面图用剖面图。
最全的流水沉积地貌总结河流洪积冲积扇冲积平原三角洲如同坡积裙的“裙”字点睛一样,洪(冲)积扇的“扇”字也是一绝,恰到好处的形容了这种地貌。
直接上图,看看各地的洪(冲)积扇。
冲积扇河流从山地流出,由于坡度骤降,流速减慢,对碎石和泥沙的携带作用减弱,使碎石和部分泥沙分带堆积形成的一种扇形地貌。
扇形区域往往土壤肥沃,是重要的农耕区。
冲积扇示意图中国青海湖美国密西西比河中国玉龙雪山三角洲、冲积扇与洪积扇都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地貌(地形),是学生做题过程中常见的概念,也是高考重点知识,近些年多次考查到!但学生往往很难准确区别判断三角洲、冲积扇与洪积扇这几个概念,以至于失分。
下面就这几个概念加以分析。
冲积扇冲积扇景观图冲积扇是河流出山口处的扇形堆积体。
当河流流出谷口时,摆脱了侧向约束,其携带的物质便铺散沉积下来。
冲积扇平面上呈扇形,扇顶伸向谷口,立体上大致呈半埋藏的锥形。
以山麓谷口为顶点,向开阔低地展布的河流堆积扇状地貌。
它是冲积平原的一部分,规模大小不等,从数百平方米至数百平方公里。
广义的冲积扇包括在干旱区或半干旱区河流出山口处的扇形堆积体,即洪积扇。
狭义的冲积扇仅指湿润区较长大河流出山口处的扇状堆积体,不包括洪积扇。
冲积扇的规模主要与沉积物供给量、气候因素、物质来源区与堆积区的地形条件有关。
在温带或湿润地区,降雨和洪流频率高,侵蚀作用阻碍了冲积扇的增长,湿润区统贯冲积扇的水流把沉积物多半都搬运到冲积扇范围以外去,也阻碍了大冲积扇的发育。
未受构造变形或邻近冲积扇增长所限制的冲积扇,其形状近似部分锥体,横剖面呈凸形,纵剖面略呈凹形。
扇的坡度受冲积扇大小、物质来源、物质来源区主要岩性、堆积历史和构造运动史的影响。
上升区,扇面可以很陡。
粗大砾石多形成陡扇,页岩、泥岩区的细粒物质多形成平缓扇。
与泥石流堆积有关的小冲积扇很陡,物质来源丰富的大冲积扇也很陡。
冲积扇沿着半径方向,可分为顶坡段、前缘段和两者之间的过渡段。
经典地质图集,彻底搞明⽩冲积扇!当奔腾的河流带着泥沙,摆脱束缚冲出⼭⾕,地球上最壮观之⼀的景观——冲积扇,开始逐渐形成!新疆塔克拉玛⼲沙漠的冲积扇(图源@NASA)冲积扇形成之震撼绝不亚于⼭峰、海洋、河流和湖泊……伊朗南部冲积扇(图源@NASA)埃及东北部冲积扇(图源@NASA)如此令⼈惊叹的冲积扇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它的沉积⼜有什么显著特征?冲积扇(图源@WildFilmsIndia)01形成与形态冲积扇(aluvial fan)是指河流流出峡⾕后,因突变为宽浅⽔体⽽流速顿减,所携带的碎屑物在⼭前堆积成的扇形沉积体。
冲积扇的形成需要有充⾜的陆源碎屑供应,以及从⼭区向盆地过渡的⾼差悬殊的地形突变。
美国加州死亡⾕冲积扇(图源@Marli Miller)在⼲旱-半⼲旱⽓候区,植被稀少,物理风化作⽤剧烈。
降⾬量虽少但多为暴⾬,洪⽔短暂⽽猛烈,因此在⼭区向内陆盆地或平原过渡的地形转换地带多有冲积扇发育。
例如我国西北地区沿祁连⼭⼀阿尔⾦⼭—昆仑⼭北麓地带发育有⼀系列冲积扇。
它们整体延绵数千公⾥,相互叠接,极为壮观。
阿尔⾦⼭(图源@)⼲旱-半⼲旱⽓候区是最有利于冲积扇发育的地区。
⽽在潮湿或半潮湿⽓候区,如果有合适的地质条件及充分的物质供应也可形成规模较⼤的冲积扇。
柯西河(图源@John Pavelka)例如位于喜马拉雅⼭南麓热带潮湿⽓候区的柯西河。
由于坡降陡、⽔量充⾜且流速急,侧向摆动迅速,仅在近两个多世纪以来,即从东向西侧移170公⾥,形成了著名的柯西河冲积扇。
柯西河冲积扇(图源@⽂献沉积环境和沉积相)发育于⼲旱—半⼲旱⽓候区的冲积扇称作旱地扇(arid alluvial-fan),⽽在潮湿—亚潮湿⽓候区的冲积扇可称作湿地扇(humid alluvial-fan)。
两种扇体平⾯形态均呈扇状或朵状体,从⼭⼝向内陆盆地或冲积平原辐射散开。
旱地扇与湿地扇发育明显受到地质构造控制。
在强烈差异升降的活动性断裂带的断陷盆地边缘,往往分布着⾯积⼴泛和厚度巨⼤的冲积扇。
冲(洪)积扇、泥石流扇结构模式图
在自然界中,另外一种与冲积扇形态、成因都相似的扇状堆积物也很常见,这就是泥石流扇。
与冲积扇从上到下粒径逐渐减小的趋势不同,泥石流扇恰恰相反,在扇体最下端往往有体积较大的砾石块,偶尔也夹杂有断木,而扇顶部位则是粒径细小的沙砾和黏土。
造成泥石流扇与冲积扇粒径沉积顺序截然相反的原因是由于泥石流与洪流的不同性质引起的。
形成冲积扇的水流对固体物质的搬运力量会随着流动距离的增加而不断减弱,因此体积大、重量大的砾石往往在洪流的上游,也就是冲积扇的扇顶部位沉积下来,而体积小、重量小的细沙和黏土,则可以跟随洪流走得更远,漂到洪积扇的扇缘。
而泥石流中往往含有大量的固体物质(浓度为40%- 60%,最大能达到80% ),使得流体的黏稠度过高。
这时,泥石流已经不是夹杂固体物质的水流,而变成一种类似于固体的弹性流体。
因此,重量大的巨石由于重力和惯性的作用,会顺着山势一直冲到泥石流扇的扇缘,而重量小的黏土则没有足够的动力完成远行,只能停在扇顶遥望前面的巨石滚滚向前。
参考来源
《中国国家地理》2011年第8期
谢谢你一直阅读到最后,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冲积扇沉积模式图
重力流沉积相、山麓-洪积相等图片:
沉积相简图,
沉积相是指沉积环境以又在该环境中所形的沉积岩(物)特征综合。
完整的、准确的沉积相概念,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反映沉积岩的特征,二是揭示沉积环境。
沉积环境包括岩石在沉积和成岩过程中所处的自然地理条件、气侯状况、生物发育情况、沉积介质的物理化学条件等。
沉积岩(物)特征包括岩性特征(岩石成分、颜色、结构等)、古生物特征(古生物种属和生态)。
自然地理环境可分为大陆环境、海洋环境与海陆过渡环境。
大陆环境又可分为沙漠、河流、湖泊、冰川、沼泽等;海洋环境又可分为滨海、浅海、半深海、深海;海陆过渡环境可分为三角洲、泻湖等。
同理,沉积相也将可分陆相、海相和海陆过渡相这三大类型
层序地层学的剖面图
裂谷盆地模型
盆地边缘碳酸盐岩沉积相模式
层序地层学剖面分析
海相沉积环境示意图
深海浊积扇沉积模式+灰岩和泥岩的鲍玛序列
海底扇推进式相层序
礁体平面图用剖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