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李糖乳杆菌_LGG_的功能特性及其应用前景_钱程
- 格式:pdf
- 大小:163.48 KB
- 文档页数:5
益生菌的功效取决于菌株,所以不同的菌株配比,就会实现不同的效果。
所有益生菌都是按属、种、株三个层次划分的,益生菌的功效是以“菌株”为准的。
以婴儿双歧杆菌M-63为例,双歧杆菌是属,婴儿双歧杆菌是种,M-63是株。
针对“益生菌哪个好”这个问题,不同健康需求的人选择的产品有所不同,下面我们来介绍几种常见菌株的作用及适用人群。
一、鼠李糖乳杆菌GG鼠李糖乳杆菌GG(常简写为LGG),是目前全球研究最多的益生菌之一,可以说是益生菌中的明星菌株了。
它可以调节免疫,预防皮炎和湿疹的发生,预防呼吸道感染,增强人体自身免疫能力,以及促进双歧杆菌和嗜酸乳杆菌生长等众多作用。
LGG在耐胃酸和胆汁方面的性能非常突出,可以进入人体肠道定植并保持活性。
而其他大部分益生菌株在进入肠道前就已经因胃酸和胆汁作用而失活。
针对LGG的众多作用,建议胃肠功能较差、消化不良、免疫功能差的人群,都可以适当补充该菌株。
二、乳双歧杆菌Bi-04临床试验证明,乳双歧杆菌Bi-04能减少上呼吸道疾病发作风险,也是第一个对于调节可控鼻病毒挑战模型的免疫反应有效的益生菌菌株。
因此相关人群可以有意识的摄入乳双歧杆菌Bi-04。
另外,作为双歧杆菌属,它还可以通过产生乙酸、乳酸等短链脂肪酸来抑制肠道腐败菌的生长和有毒代谢产物的形成,刺激肠蠕动,从而减少水分的过度吸收而缓解便秘症状。
所以便秘人群也可以适当补充。
三、乳双歧杆菌HN019免疫力低下人群,尤其是老人及儿童可以适当补充乳双歧杆菌HN019,它能增强机体的细胞免疫活性,特别是NK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免疫细胞的一种)和中性粒细胞功能①。
另外,有实验表明,由乳双歧杆菌HN019和鼠李糖乳杆菌HN001构成的益生菌组合物,降胆固醇能力优于其单一菌株,表现出很强的降胆固醇能力,并且两株菌均是被广泛使用的益生菌,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②。
有心血管疾病人群可以考虑含有这两种菌株的益生菌产品。
那么,益生菌哪个好呢?我想澳洲益生菌专业品牌Life-Space是我心里的最佳答案。
doi:10.3969/j.issn.1000-3606.2019.03.019·继续医学教育·鼠李糖乳杆菌GG株防治牛奶蛋白过敏的机制及研究进展陈 凡 舒赛男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儿科(湖北武汉 430030)牛奶蛋白过敏(cow's milk protein allergy,CMPA)是儿童期最常见的食物过敏之一,可导致患儿出现皮肤湿疹、腹泻、便秘、呕吐、便血、鼻塞、咳嗽,甚至生长发育停滞、营养性贫血、吸入性肺炎、过敏性休克等多器官系统受累的症状。
近年来,我国CMPA的患病率显著升高[1],在危害患儿健康的同时,也给患儿家庭造成了极大的困扰。
现有研究发现,CMPA的发生与肠道菌群失调存在着密切关系。
益生菌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可用于预防和治疗CMPA。
鼠李糖乳杆菌GG 株(Lactobacillus GG,LGG)是其中一种具有代表性的益生菌。
LGG能通过多种途径和机制,辅助诱导建立口服耐受,缓解CMPA的皮肤、消化道和呼吸道症状。
1 CMPA的流行病学及发生机制1.1 流行病学牛奶目前已成为婴儿最先接触的食物之一,也是最为常见的食物过敏原之一。
现有的研究对CMPA患病率的报道差异很大,这与不同研究所采用的诊断方法或是研究人群的年龄差异有关。
一般来说,自我报告的对牛奶蛋白不良反应的频率远远高于医学证实的诊断。
这一情况不仅见于儿童,同样见于成人[2]。
对1990年后相关研究的荟萃分析显示,自我报告的牛奶过敏患病率在1.2%~17%,采用双盲安慰剂对照食物刺激或开放刺激研究报道的患病率为0%~3%,基于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 testing,SPT)和IgE测定研究报道的患病率为2%~9%[3]。
据报道,学龄前儿童CMPA患病率为0.6%~2.5%,大龄儿童和青少年约为0.3%,成人则低于0.5%[2]。
近年来CMPA的患病率日益增加,这与母乳喂养降低和基于牛奶配方奶喂养增加有关。
鼠李糖乳杆菌GG在结直肠癌中的研究进展吴玉娇张炜**D0I:17.3969/j.isso.1008-7125.2020.12.017 *本文通信作者,Email:zw8839202@ 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212001)摘要结直肠癌是一种发生于结直肠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恶性肿瘤中位居前列。
益生菌是一类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可通过与病原菌竞争、破坏潜在致癌物、减少微生物遗传毒性、增强肠道屏障和宿主固有免疫、调节细胞增殖和凋亡等多种机制降低恶性肿瘤的发生风险。
鼠李糖乳杆菌GG(LGG)是研究最早和最广泛的益生菌之一,其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抗炎、抗增殖以及促凋亡等多种机制在癌症三级预防中展现了巨大的应用潜力。
本文就LGG在结直肠癌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鼠李糖乳杆菌GG;结直肠肿瘤;预防;治疗Advancet c Reseerch on 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G c Colorectal Cancer WU Yujiao,ZHANG Wei.Departmeut of GastToeTjeTology,AfiCd HospitaO of Jiangsp University,Zheeiang,Jiangsp Prdnco(212001)Correspondencc th:ZHANG WeR Email:****************Abstroct Colorectal cancer is a kind of maVgnant tumor that occurs in colorectal mucosal epithekum.As morbidity and mortaVty are of the leading rank in the woPP ProbioUcs are active microorganisms beneficial to the host,which can eedueehheentkoimaengdadhhumoebyeompehndgwnhhpahhogedt detheoyndgpohedhnaeeaeendogedt eeduendgmneeobnae yenotoxicity,enOa/cing intesdnai barber and host innate immunity,reyu/ting cell proliferaVon and apoptosis and other ctobaciUup phamnsp GG(LGG)is one of the earliest and most widely stuPied probioPcs;which has shown great poWnPai in the tehiap prevention of cancer by reyu/Vng intesdnai flora,anti-PflammaWp,anti-ppPeraVve and pp-apopWtic mechanisms.This ar/clo reviewed the advances in research on LGG in colorectal cancer.Key word:LactoaaciUus丁血和^磁GG;Colorectal Neop/sms;PrevenPon;Therapy结直肠癌是一种发生于结直肠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恶性肿瘤中位居前列[]。
题目:什么是LGG益生菌?LGG益生菌酸奶有什么效果?LGG益生菌是一种获得专利的鼠李糖乳杆菌菌株(ATCC 53103),最早于1983年由两名美国教授(Sherwood Gorbach和Barry Goldin)通过健康人体分离而得,LGG也是欧洲市场上第一个益生菌产品。
常见的益生菌品种有:乳杆菌、双歧杆菌、放线菌、酵母菌等。
LGG属于乳杆菌属,是近年来应用最广,也是全球研究最多的一种益生菌种,在欧美和日本地区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它之所以受到各大益生菌品牌的欢迎,在于它的耐受性好,在肠道内定殖能力强。
根据LGG菌的这一特性,专业线酸奶品牌身体知道研发了一款可以用于改善便秘,调节肠胃生态健康的功能型酸奶产品——身体知道LGG益生菌酸奶。
LGG菌与普通乳酸菌或一般有益菌有着明显的区别。
研究表明,LGG益生菌可以定殖在人体胃肠道内长达4天,这种定殖对于抵抗胃肠道感染和调节胃肠道平衡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而普通乳酸菌和有益菌耐酸性差,经过胃酸和胆汁的作用,已经丧失大部分活性,无法定殖在人体肠道内。
而能否定殖于体内,对于发挥益生菌的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对于肠胃功能脆弱的人群,补充LGG益生菌是很好的选择。
在一些国际知名度很高的杂志上发表的有关LGG功能性和安全性的报道已经有500多篇,大量临床研究证实LGG 菌有诸多功能:适应正常的微生物菌群,平衡和改善肠道微生态,结合并排除毒素,增强人体自然免疫系统,保护肠道粘膜屏障等。
身体知道LGG益生菌酸奶是国内首款使用LGG益生菌的酸奶,也是唯一添加了GOS益生元的酸奶。
作为可食用的功能型乳品,身体知道LGG益生菌酸奶能够明显缓解便秘,从根本上改善肠道内的菌群环境,拒绝顽固性、习惯性便秘,对于便秘的潜在人群,也能防患于未然,提前摆脱肠胃亚健康的困扰。
成分中添加的GOS益生元可以促进LGG菌增殖,抑制有害菌。
LGG益生菌和GOS益生元两者强强联合,达到优秀的改善便秘的效果。
LGG益生菌的由来及实际功效
LGG益生菌最早于1983年由两名美国教授(Sherwood Gorbach和Barry Goldin)通过健康人体分离而得,以两名教授姓名的第一个字母而命名。
它也被叫做鼠李糖乳杆菌菌株,是欧洲市场上的第一个益生菌产品。
目前,LGG益生菌已经在全球40多个国家内被广泛应用,是全球益生菌种类里研究最多的一种益生菌,拥有大量的临床数据支持。
LGG益生菌在全球范围的成功归因于大量保健功能方面的科技文献以及菌株本身优异的特性。
LGG益生菌凭借自身超强的活性和耐酸性,能够非常耐胃酸和胆汁,可以活着通过人体胃部进入肠道,并在肠内定殖长达4天,这种定殖对于抵抗胃肠道感染和调节胃肠道平衡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经证实的报道说明,LGG
衡肠道和改善肠道微生态学,有效排除体内毒素并能够增强人体免疫系统。
长期服用含有LGG益生菌的产品能够减少受感染的几率,比如呼吸道感染;也能有效预防龋齿、减少过敏的发生,有助于预防和改善便秘。
目前,LGG益生菌类产品及乳制品在欧美日本等一些国家已发展了很多年,而且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近年来,国内也已成功滴将LGG益生菌应用到酸奶领域,比如身体知道LGG益生菌酸奶,每瓶富含200亿活性LGG益生菌,还特别加入了GOS益生元来帮助LGG菌成长繁殖,共同发挥作,改善肠胃功能,缓解便秘。
LGG益生菌的功效介绍LGG最早于1983年由两名美国教授(Sherwood Gorbach和Barry Goldin)过健康人体分离而得,是以两名教授姓名的第一个字母而命名。
LGG是一种获得专利的鼠李糖乳杆菌菌株(ATCC 53103)。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益生菌如:双歧杆菌和嗜酸乳杆菌的研究文献较少。
双歧杆菌一种厌氧的革兰氏阳性杆菌。
以前的乳酸菌饮品很多都是双歧杆菌的,文献也不少。
相较于普通益生菌,LGG益生菌是全球研究最多的一种益生菌,属于第三代益生菌,汇集了诸多研究人员30 年来在益生菌方面的集中研究。
LGG益生菌特殊的奥秘在于它可以定殖在人体胃肠道内,这种定殖对于抵抗胃肠道感染和调节胃肠道平衡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虽然这种定殖不是永久性的,但这与普通乳酸菌或一般有益菌有着明显的区别,因为这些菌耐酸性差,到达胃部以后因胃酸和胆汁的作用而死亡,无法定殖在人体肠道内。
而能否定殖于体内,对于发挥益生菌的功能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此,对于肠胃功能弱的群体,补充LGG益生菌是个相当不错的选择。
在全球内,LGG 益生菌已被研制并运用在各种领域,主要包括:酸奶或其它发酵乳制品、牛奶、新鲜干酪、硬质干酪、婴儿食品、乳饮料或非乳饮料以及医药品,如胶囊、小包药片等。
如今,我国也有企业成功的研制出了富含LGG益生菌的优质酸奶,身体知道LGG益生菌酸奶品牌专注于通过使用优质的益生菌和益生元,为亚健康消费者带来可感知身体改善的功能型专业线酸奶品牌。
身体知道LGG益生菌酸奶能够明显改善便秘除了明星益生菌LGG外,其特别添加的GOS益生元也十分出色。
能够促进LGG菌大量繁殖并抑制有害菌。
将毒素排出体内,达到优秀的改善便秘的效果。
身体知道LGG益生菌酸奶,口感受人欢迎且有身体可感知的改善便秘的效果。
适应于长期便秘人群或者是潜在便秘人群饮用,改善肠胃,提高身体健康。
鼠李糖乳杆菌功能特性的研究进展贺璟,*聂乾忠,邓洁红(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湖南长沙410128)摘要: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G ,ATTCC53103)是从健康人体的肠道中分离得到的,是全球最受关注、研究最广泛的益生菌之一。
该菌能够耐受动物消化道环境,能够在人体和动物肠道内定植,起到调节肠道菌群、预防和治疗腹泻、排除毒素、预防龋齿和提高机体免疫力等作用。
关键词:鼠李糖乳杆菌;功能特性;乳制品中图分类号:TS 201.3文献标志码:Adoi :10.3969/jissn.1671-9646(X ).2012.03.032Functional Properties of 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GHE Jing ,*NIE Qia n-zho ng ,DEN Jie -ho ng(Co lle g e o f Fo o d S cie nce a nd Te chno lo g y ,Hu'na n Ag ricultura l Unive rsity ,Cha ng sha ,Hu'na n 410128,China )Abstra ct :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G (ATTCC 53103)is disco ve re d fro m he a lthy pe rso n.It's a pro bio tic stra in tha t ha s a ttra cte d mo st a tte ntio ns a nd the be st do cume nta te d in this fie ld.It ca n to le ra te inte stina l co nditio ns a nd a dhe re bo th to inte stina l mucus a nd to e pithe lia l ce lls.The functio na l pro pe rtie s o f LGG include ba la nce the subje cts'inte stina l micro flo ra ,re duce the risk o f dia rrho e a ,bind a nd e limina te to xins ,lo we r the risk o f de nta l ca rie s a nd e nha nce the immunity.Ke y wo rds :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G ;functio na l pro pe rtie s ;da iry自从抗生素被发现以来,它便成为了人类抵御细菌侵袭的最主要手段,但频繁使用抗生素会引起病原微生物抗药性的增强,从而失去对该细菌的抑制作用,并且抗生素对人体肠道微生态菌群平衡,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对机体产生的副作用,使得寻找新的抗菌方法迫在眉睫。
鼠李糖乳杆菌LGG 细胞壁蛋白的预测和功能分析作者:朱德全高峰姚嘉张跃华韩诚武卢伟栾积毅刘向东来源:《安徽农业科学》2017年第13期摘要 [目的]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鼠李糖乳杆菌LGG细胞壁蛋白和功能分析。
[方法]以鼠李糖乳杆菌LGG基因组编码蛋白序列为研究对象,采用Phobius和SignalP 4.0软件分析该菌株的细胞壁蛋白,同时采用COG功能数据库对预测的细胞壁蛋白进行功能分析。
[结果]鼠李糖乳杆菌LGG基因组中含有41个细胞壁蛋白,这些蛋白的功能分析结果显示,41个细胞壁蛋白中,25个蛋白没有功能注释,16个有功能注释,主要与细胞壁和细胞膜的生物合成,碳水化合物的代谢与转运,蛋白质的翻译后修饰等功能有关。
[结论]该研究从结构和功能上分析鼠李糖乳杆菌细胞壁蛋白,为分析益生菌适应环境的分子特征打下基础。
关键词鼠李糖乳杆菌LGG;基因组;细胞壁蛋白;功能中图分类号 S18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7)13-0141-02Prediction and Functional Analysis of the Cell Wall Proteins in Lactobacillus rhamnosus LGG ZHU De-quan1, GAO Feng2, YAO Jia3, LIU Xiang-dong3* et al(1.College of Science, Jiamusi University, Jiamusi, Heilongjiang 154007;2.College of Life Science, Jiamusi University, Jiamusi, Heilongjiang 154007;3.College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Jiamusi University, Jiamusi, Heilongjiang 154007)Abstract [Objective]Cell wall proteins of Lactobacillus rhamnosus LGG were predicted and analyzed by bioinformatics. [Method]Cell wall proteins sequences of L. rhamnosus LGG were analyzed by SignalP 4.0 and Phobius software in this paper. At the same time, the functional annotation and clustering analysis of these predicted proteins were performed by COG functional database. [Result] There were 41 cell wall proteins which possessed cell wall motif. Function analysis of these proteins revealed that there were 25 proteins which have no function annotation and 16 proteins which have concrete function annotation. Function of these proteins was mainly involved in cell wall/membrane biogenesis, 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 and metabolism and transport of carbohydrate, etc. [Conclusion]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cell wall proteins of L. rhamnosus LGG were analyzed, which will provide the basic data for analyzing molecular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strain to adopt environment.Key words Lactobacillus rhamnosus LGG;Genome; Cell wall proteins;FunctionLGG属于乳杆菌属鼠李糖乳杆菌种,肠道黏附率高,具有调节肠道菌群、预防和治疗腹泻[1]、排除毒素、预防龋齿、提高机体免疫力等益生功能[1-3]。
鼠李糖乳杆菌是什么
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G,LGG)是从健康人肠道分离出的1株乳杆菌,是人类研究最广泛的益生菌之一。
它是全球研究最多的一种益生菌,属于第三代益生菌。
目前全球已有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有鼠李糖乳杆菌产品生产和销售。
鼠李糖乳杆菌是益生菌,从属于乳杆菌属,有调节微生态平衡、增强宿主肠道抵抗力、预防和治疗腹泻、消除过敏的功能,可用于各种食品、保健食品和微生态制品或豆制品等。
鼠李糖乳杆菌有什么作用
鼠李糖乳杆菌能够耐受动物消化道环境,在人和动物肠道内定植,起到调节肠道菌群、预防和治疗腹泻、排除毒素及提高机体免疫力等功效。
高纯度的鼠李糖乳杆菌对于过敏体质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1、平衡和改善胃肠道功能
2、增强人体自身免疫能力
3、促进双歧杆菌和嗜酸乳杆菌生长和作用
4、预防和帮助治疗腹泻
5、预防呼吸道感染
6、排出毒素
7、预防龋齿
8、预防过敏
奶粉中添加鼠李糖乳杆菌有什么好处
鼠李糖乳杆菌常用于酸奶、酸奶饮料、牛奶、奶粉、奶酪,果汁饮料、胶囊等制作。
比如来自新西兰的奶粉品牌萌力优(molyneux)就添加了鼠李糖乳杆菌(HN001)。
这种优质益生菌能在宝宝的肠道中存活,起到提高宝宝免疫力、预防过敏及哮喘、维护肠道健康的作用。
同时还添加高品质益生菌乳双歧杆菌(HN019),具备优异的免疫赋活作用。
No.9.20050前言20世纪40年代至今,抗生素一直是人类抵御细菌感染的最主要手段。
但是使用抗生素能够引起细菌的抗药性,从而失去对这种细菌的抑制作用,如果使用不当还会对机体产生副作用。
于是,人们开始不断寻找新的抗菌方法,并将目光转向了利用益生菌来抵御有害菌对人体的侵染和破坏。
随着对乳酸菌研究的不断深入,各种运用活性乳酸菌的药物或食品相继问世,菌种大多数定位在双歧杆菌和以酸奶菌种———嗜热链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为代表的益生菌。
由于双歧杆菌是严格的厌氧菌,其生产和应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而酸奶菌种缺乏在人体肠道的定植能力,为过路菌,其调节微生态平衡的能力较为薄弱。
因此,开发耐酸、耐氧、定植力强、生产粗放的新型益生菌具有重要的意义。
钱程,霍贵成,马微(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哈尔滨150030)摘要:鼠李糖乳杆菌LGG(LactobacillusrhamnosusGG,ATCC53103)是目前最受全球关注的益生菌之一。
该菌能够耐受动物消化道环境,具有能够在人和动物肠道内定植,起到调节肠道菌群、预防和治疗腹泻、排除毒素、预防龋齿和提高机体免疫力等功能特性。
关键词:益生菌;鼠李糖乳杆菌;功能特性中图分类号:TS20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9989(2005)09-0094-04ThefunctionalpropertiesoflactobacillusrhamnosusGGanditsapplicationinthefutureQIANCheng,HUOGui-cheng,MAWei(CollegeofFoodScience,NorthEastAgriculturalUniversity,Harbin150030)Abstract:LactobacillusrhamnosusGG(LGG)isaprobioticstrainthathasattractedmostattentionsinthisfieldbecauseitcantolerateintestinalconditionsandadherebothtointestinalmucusandtoepithelialcells.ThefunctionalpropertiesofLGGincludebalancethesubjects′intestinalmicroflora,reducetheriskofdiarrhoea,bindandeliminatetoxins,lowertheriskofdentalcariesandenhancetheimmunity.Keywords:probioticstrain,lactobacillusrhamnosusGG,functionalproperties鼠李糖乳杆菌( LGG )的功能特性及其应用前景收稿日期:2005-04-08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270969)。
作者简介:钱程,男,硕士研究生。
94No.9.2005注:表中数据以log10cfu/mL表示。
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rhamnosusGG,简称LGG)是从健康人肠道分离出的一株乳杆菌,其生产较为粗放,且比双歧杆菌具有更强的抵抗胃肠道消化的能力,并且已经有大量的含LGG的益生菌制剂和食品进入各国市场,并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1鼠李糖乳杆菌简介鼠李糖乳杆菌LGG属于乳杆菌属、鼠李糖乳杆菌种,革兰阳性菌,无质粒;不能利用乳糖,但可代谢单糖。
上世纪80年代,由两位美国科学家Gor-bach和Goldin从健康人的肠道中分离而得,并命名为鼠李糖乳杆菌LGG(LactobacillusrhamnosusGG)。
近年来,国外的科学家通过大量的动物实验和人体临床实验证明LGG能够耐受动物消化道环境,并能够在人和动物肠道内定植,起到调节肠道菌群、预防和治疗腹泻、排除毒素、预防龋齿和提高机体免疫力等作用。
2LGG的功能特性2.1在人类肠道中的存活和定植益生菌只有黏附于宿主的肠上皮细胞,进而定植、繁殖,才能发挥其维护微生态系群落结构及功能平衡,保护生物屏障作用,否则只能是过路菌,不能长期在肠道内存在,也就无法持续的对宿主机体产生益生作用。
对于LGG在人体内的黏附和定植能力,人们也做了大量的研究。
Alander等通过让志愿者连续服用以LGG发酵的乳清饮料12d,检查受试者活体肠道内容物和粪便样品,并对其中的菌落进行形态学检验、乳糖发酵实验和PCR检测,结果显示,样品中都含有LGG菌株,证实了LGG能够在活体肠道内定植并存活[1]。
1998年,KailaMinna等在治疗轮状病毒引起的5~28月大的婴幼儿腹泻时,给29名患婴分别口服含LGG的制剂和普通牛乳,结果在服用LGG婴儿的粪便中检出LGG菌株,说明即便是在宿主患急性胃肠炎期间,LGG仍能够促进肠道菌群的平衡[2]。
其它的实验也证实了LGG能够抵御消化道环境的不利影响并在人体的肠道内定植。
表1对比了LGG与保加利亚乳杆菌在不同pH的胃液中存活情况。
在Pirkka等人进行的实验中测定了不同益生菌对人体肠黏膜的结合能力,结果发现,LGG无论对于成年人还是婴儿,均有较高的黏着率;其中,对成人黏膜的黏着率均高于婴儿黏膜的黏着率[3]。
这可能是由于婴儿肠道环境不成熟,可以提供的黏着位点较少的原因。
2.2提高机体免疫力人体的免疫系统分为先天和适应性免疫系统,前者包括巨噬细胞、白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等,是机体的“第一道防线”;当有先天免疫系统无法识别入侵的微生物时,适应性免疫系统开始发生作用。
二者共同构成了人体的免疫屏障。
当宿主发生创伤、感染或变态反应时,机体的免疫系统会引发急性或慢性炎症,严重时会威胁生命[4]。
食物中一些治病性的革兰阴性菌分泌的脂多糖会诱导机体产生非特异性免疫,并释放出前炎症细胞因子(Proinflammatorycytokines),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以及白细胞介素-10(IL-10)等。
大量实验表明,乳酸菌及其细胞壁成分能够促进人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泌TNF-α、IL-6和IL-10,激活人体的免疫系统。
Miettinen等在实验中发现,通过LGG等乳酸菌与血液中细胞因子的反应,能够抑制食物中革兰阴性致病菌引起的免疫功能失调,并能诱导产生较多的TNF-α、IL-6和IL-10[5]。
Jeremy等报道了LGG能够调节TNF-α等细胞因子的分泌。
其进行的鼠肠道微生物菌群体外实验结果显示,LGG能够防止巨噬细胞分泌过量的TNF-α,起到预防和治疗结肠炎的作用。
但未发现对IL-10有明显影响[6]。
其它大量的临床实验和体外实验也证实了LGG具有在炎症初期激发机体自身非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功效,有效的抵御外源性抗原对宿主机体的威胁,能够起到提高宿主自身免疫力的作用。
2.3减少或消除体内和食物中的毒素在食品卫生的污染因素中,生物毒素对食品的污染是最重要的污染之一,而黄曲霉毒素则因其对人、畜肝脏的剧烈损害而名列毒性之首。
黄曲霉毒素(Aflatoxins)是由某些存在于粮食和饲料上的真菌所表1LGG与保加利亚乳杆菌在不同pH胃液中存活情况pH时间(h)00.512347.0LGG8.459.128.568.598.588.44L.bulgaricus8.278.327.867.928.027.695.0LGG8.888.938.458.478.478.58L.bulgaricus8.028.057.837.967.677.473.0LGG8.518.628.318.308.308.30L.bulgaricus7.436.245.233.172.602.301.0LGG<4.0000000L.bulgaricus<4.000000095No.9.2005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是最常见的一类真菌毒素,它可引起家畜、动物和人类的多种疾病。
有资料记载,黄曲霉毒素B1的毒性在剧毒化学药品氰化钾的10倍以上。
尽管经过几十年的研究,黄曲霉毒素的化学结构、性质、对人畜的损害机理已研究得比较透彻,世界各国也都对其在食品中的污染进行了严格的规定,并采取多种方法来消除黄曲霉毒素的危害,例如添加山梨酸、苯甲酸及其盐类等,但效果并不理想,且这些化学防霉剂可能对人和动物产生不良影响。
于是,人们在不断研究物理分离、热灭活处理、辐射处理和溶剂提取等去毒方法的同时,考虑能否利用微生物来降低黄曲霉毒素的危害。
Carolyn等通过酶联免疫吸附实验证实LGG能够吸附黄曲霉毒素B1。
进一步的实验表明,在与人体内环境相似的条件下(4~37℃,pH2~10),利用高压和超声波降解法都不能使黄曲霉毒素B1从LGG菌体表面脱离[7]。
同年,Kankaanpaa和Tuomola等也报道了LGG在Caco-2模型中对黄曲霉毒素的吸附作用[8]。
此外,ElNezami和Polychronaki等还报道LGG对玉米烯酮(一种由粉红镰刀菌产生的霉菌毒素)的吸附作用[9];Halttunen和Kankaanpaa的实验证实了LGG能够去除食物中的重金属镉[10]。
此外,LGG对蘑菇毒素、贝类毒素等的预防和治疗也在人们越来越重视食品安全的今天,LGG在消除食源性毒素方面的特性必将会引起人们更多的关注。
2.4抑制肠道内有害菌的生长大量的微生物存在于人体的肠道内,这些微生物共同构成了人体肠道的微生态环境。
正常的肠道菌群微生态平衡应具有以下4方面的特征:(1)不同微生物的正常菌群在空间所处的位置基本固定;(2)所存在的微生物的种属固定不变;(3)不同部位的各类微生物菌群和成员的数量基本固定,是微生态平衡的关键之一;(4)微生物和宿主的种属具有特异性,源自不同宿主的微生物可能会在其它宿主体内引起不良反应[11]。
人体的微生态平衡受宿主的种类、年龄、应激反应、感染、疾病,以及食物、抗生素、辐射等外界因素的影响,会发生失衡。
近年来,由食源性致病菌导致人体微生态失衡,引发疾病的事故呈上升趋势。
益生菌调节人体肠道菌群平衡的功效已被世人所认可。
Apostolou等给9名健康志愿者和8名对牛乳敏感的患者服用LGG制剂,4星期后,发现牛乳敏感患者粪便中的肠道厌氧菌群与健康人的接近,同时,对牛乳敏感的症状基本消失;另外,健康组样本中的双歧杆菌数量显著提高。
大量的实验结果表明,LGG具有调整体内菌群的功效,保持宿主肠道内微生态平衡。
Silva对LGG产生的抑菌物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LGG在厌氧条件下对E.coli的抑制作用比在有氧条件下明显,而对其它的乳杆菌无抑制活性[12],见表2。
2.5预防和治疗腹泻病毒、细菌、寄生虫及其产生的毒素引起肠黏膜炎症时会出现腹泻,另外,由于滥用抗生素也会引起腹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