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跳汰选煤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1.71 MB
- 文档页数:5
给煤量的影响给煤量的选定与调整,是跳汰机分选效果好坏的重要影响因素。
给煤量不能过小,过小了不仅设备能力得不到发挥,甚至使损失增加,质量变坏,但是,给煤量过大也不合适,这样会导致矸石带煤量增多和精煤受污染质量变坏的情况。
在选煤操作中应尽量保持给煤量均衡、稳定。
这就要求在煤放完之前就应该往仓中放煤,使缓冲仓中的煤应保持半仓以上。
这样既避免了仓中产生粒度偏析对分选过程的影响,而且给煤机械也能沿跳汰机全宽均匀连续给料。
但是,由于选煤厂原料煤往往是来自不同的矿井或同一矿井的不同煤层,因此,煤质变化较大,这就要求操作者根据来料的具体情况作出决定。
风水量的影响跳汰分选过程中,当煤质相对稳定时,跳汰机的各参数应尽量保持稳定,这样才能稳定分选效果。
其中,风量和水量是一个很重要因素。
不仅决定床层的跳动高度(振幅),同时也决定床层的游动性。
对风水配合问题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1)原料煤中细粒级物料含量多。
这种情况应在保证原料煤完全润湿的条件下,尽量减小横冲水,顶水用量应沿跳汰机长度方向逐室降低。
在跳汰机前部采用大水和小风,从而防止细粒级物料过早过多透筛;在跳汰机中部可加大风量,使质量较差的细粒物料分层后透筛排出。
(2)原料煤中粗粒级质量好,细粒级质量差时,一般的方法是加强透筛,增强吸啜力。
对风阀的调整采取进气时间短,排气时间长,风量大,水量小的原则。
(3)原料煤中粗粒级质量差,细粒级质量好时,应减少透筛,重产物多从筛上排出,因此应加强上升期,减弱下降期。
对风阀的调整一般是进气时间长,排气时间短。
(4)原料煤粒度均匀,质量较好时,应采取小风大水的操作制度;原料煤粒度均匀,质量较差时,应采取大风小水的操作制度。
风水调配是保证床层按密度分选的主导因素。
鑫海跳汰机采用电磁无级调速,鼓动均匀,矿流平稳,对宽别入选物料适应性强,对中细粒选别效果好。
通常人们把风水作用概括为“风可保质,水可保量”。
需要解决质量问题时,就要在用风上打主意;需要多洗煤,增大处理量时,就得在用水上做文章。
跳汰选煤工艺存在弊端及应用改进分析作者:孟庆棒崔小英来源:《中国化工贸易·中旬刊》2018年第06期摘要:本文分析了跳汰洗煤现状和无压三产品重介旋流器洗选方式的优缺点,提出技改建议,将跳汰分选更换为脱泥无压三产品重介旋流器分选,提高选煤效率。
关键词:跳汰洗煤;重介旋流器;分析对比近几年来,由于井下工作面条件限制造成原煤配采比例发生变化,跳汰入洗原料煤可选性由易选变为中等可选,导致跳汰洗选难度增加,不时出现灰分超标现象,严重影响煤矿经济收入。
1 跳汰选煤的基本现状目前,多数选煤厂采用跳汰洗选系统生产精煤,主要工艺为原料煤经等候车间进行预筛分后进入跳汰机进行洗选,选出三种产品精煤、中煤、矸石,脱水设备有斗提机、脱水筛和离心脱水机。
1.1 可选性分析一是δ±0.1含量法。
根据GB/T16417-2011《煤炭可选性评定方法》评定原煤的可选性:跳汰入料原煤+0.5mm的可选性,当以11.8%作为精煤灰分指标时,理论分选密度为1.58kg/l,δ±0.1含量为17%(扣除沉矸),原煤可选性等级为中等可选,理论回收率仅为54%。
1.2 跳汰数量效率从上表可以看出,以跳汰各皮带小时运输量测算时,精煤占47.52%,中煤占17.16%,矸石占12.20%,煤泥占23.12%。
以理论回收率54%计算可知,数量效率仅为88%。
1.3 总错配物含量经对选后产品进行快浮试验,得知:跳汰矸含精为6.8%,中煤含精为7.52%,精含矸为6.07%,按此计算,总错配物含量高达20.39%,分选效果明显达不到技术要求。
2 重介质旋流器前景展望2.1 重介质选煤优势重介质选煤的分选效率高于其他选煤方法,分选效率可达99%以上,可以处理难选煤和极难选煤;分选粒度范围和密度范围宽,分选粒度下限0.5mm上限可达500mm以上,分选密度可在1.3~2.0g/cm3范围内调整;工艺操作简单,调节方面。
脱泥无压三产品重介旋流器分选,可以提高精煤产量,提高分选效率,保证精煤灰分合格。
跳汰选煤工作原理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唠唠跳汰选煤这个超有趣的事儿。
我有个朋友叫大刘,他就在选煤厂工作。
有一次我去他那儿,看到那些大块的煤和矸石混在一起,就好奇地问他:“这可咋分开啊?”大刘嘿嘿一笑,跟我说:“咱这儿靠的就是跳汰机,那家伙可神了!”跳汰选煤啊,就像是一场特殊的舞蹈派对。
你看啊,跳汰机里有个床层,这床层就像是舞池。
原煤呢,就像是一群穿着不同颜色衣服的舞者进入了这个舞池。
这里面有咱们想要的“优质舞者”——精煤,也有那些“捣乱分子”——矸石。
跳汰机开始工作的时候,它会上下跳动。
这上下跳动就像是音乐的节奏。
水在这个时候也没闲着,它就像是舞池里的特殊氛围营造者。
水流会随着跳汰机的跳动而产生周期性的变速流动。
这时候原煤里的颗粒就开始了它们的表演。
那些密度小的精煤颗粒啊,就像轻盈的芭蕾舞演员。
在水流和跳汰机的作用下,它们很容易就被水流托起来,在床层里欢快地跳动着上升。
而那些密度大的矸石颗粒呢,就像沉重的相扑选手,任凭水流怎么折腾,它们就往下沉,紧紧地趴在床层的底部。
我又好奇地问大刘:“就这么简单?那怎么保证分干净呢?”大刘拍拍我的肩膀说:“嘿,这可没那么简单。
”在这个过程中啊,床层的作用可大了。
床层里有不同大小的颗粒,它们相互之间就像是一个小团队。
当跳汰机跳动的时候,这些颗粒之间也在互相影响。
那些已经分层的精煤和矸石,会被床层里的其他颗粒不断地调整位置。
就好像是在一个拥挤的舞会上,大家都在互相挤来挤去,但是又有着自己的位置。
而且啊,跳汰机的跳动频率和幅度也是有讲究的。
如果跳动频率太快或者幅度太大,那就乱套了。
就像一场舞会音乐节奏乱了,舞者们都不知道该怎么跳了。
这时候啊,精煤和矸石可能就分不好了。
要是跳动频率太慢或者幅度太小呢,就像音乐没有激情,那些矸石和精煤也懒洋洋的,分不开。
大刘还告诉我,在实际操作中,工人师傅们就像是这场舞会的指挥家。
他们要时刻观察跳汰机的运行情况。
有时候他们看到精煤和矸石分层不太好,就会调整跳汰机的参数。
一、跳汰洗煤的原理:
当入洗原煤进入跳汰机后,在风水的作用下跳跃前进;在不断地跳跃前进过程中,轻物料(精煤)上浮,而重物料(矸石)下沉,实现了按密度分层,待物料运动到矸石段和中煤段的排料口处,通过排料装置及时地将矸石排出。
要想取得好的跳汰洗煤效果,保证重物料层(第一段是矸石层,第二段是中煤层)厚度稳定,轻物料溢流而出,上述过程有两个内容必须保持最佳状态:第一是物料在跳汰机筛板上必须保持最佳的跳动状态,以使物料有最佳的松散度,有利于物料很好地实现按密度分层。
如果物料跳不起来,床层太紧,既不能实现很好地按密度分层,也会影响前进速度和处理量;如果物料跳动幅度过大,物料前进速度过快,床层变薄,透筛损失严重,就会造成矸石中末煤量大。
第二是排料要及时、准确,保持重物料床层有一个符合要求的稳定厚度,这样就能保证产品质量合格,精煤损失最少。
二、透筛原因:
在跳汰周期的下降后期,大块矸石在筛板上停止运动,末矸和末煤继续向下运动,透过大块矸石的缝隙,形成透筛。
如果物料振幅过大,末煤伴随着末矸一起透筛,透筛增大,矸石中末煤量也随之增大。
三、影响矸石带煤的其它因素:
1、入洗原煤量不足。
原煤量不足,造成入洗原煤单位时间流量不稳定,跳汰机入料不均衡,从而导致跳汰机床层不稳定,影响煤质。
2、按照跳汰机入洗要求,入料粒度应在100mm以下,如果原煤有大量超粒度煤、矸石进入跳汰机,导致卡矸、塌矸现象,影响跳汰机床层效果,影响煤质。
3、跳汰司机的操作水平和方法。
【大声】最接地气的跳汰选煤经验一跳汰选煤最重要的是对原煤性质的判断。
就好像只有你能充分了解一个人,才知道他适合做什么工作。
原煤性质的判断需要的是眼力,也就是观察力,长时间的观察及总结,是老跳汰司机洗煤的优点或长处。
每一个跳汰司机因为其性格的不同,所观察的重点也不同,然后形成各自的操作重点。
在这里,我浅谈一下对原煤性质的一些判断经验,仅供参考。
1、原煤中块煤含量的变化通过对213#筛面上块煤量的变化判断。
如果入洗量不变,筛上物增多,说明原煤粒度变粗,也说明原煤质量好转,这时观察中煤排放物可发现,中煤透筛物减少,小块增多。
这时就应适当的增加水量,加块床层运动速度,适当增加中煤排放,减少用风量,当然必须要在床层足够松散的前提下。
2、粉煤多的判断在入洗时,如果出现筛上物突然减少,这时观察206#,你会发现煤比较碎,这种煤对于我们来说是最难处理的。
特别是2008年下半年和2009年上半年曾出现的粉煤,精煤灰分很难控制,床层分层不易达到理想状态,床层即不能加风,也不能排料,一动中煤透筛量就增大,像这种情况只有将入洗量降到最小,减小用风,增大频率,减小排气,少排或不排,利用透筛排料,以获得稳定的床层。
3、原煤干湿的判断当观察206#,发现原煤颜色发黑,无亮光、无煤尘,这就说明原煤水分增加,这时,你就不能按照以前的量给了,有的跳汰司机不注意这方面的变化,依然保持以前的给煤量,这时实际的入洗量是减少的,在操作制度不变的情况下,精煤灰分会偏低,正确的做法是加大入洗量,如正常情况下给煤机频率是25的量,这时你可以加大到30,以保证入洗量的稳定。
当原煤中有亮点,同时煤尘飞扬,下料很快,则说明原煤比较干,这时就应采取相反的操作了。
4、原煤中矸石量的判断矸石量增加可以根据原煤灰分仪上的变化来判断,但有时不准,因为我们入洗原煤须经过缓冲仓,不过可以观察给煤机原煤颜色的变化。
有的矸石是呈白色的,有的矸石是呈黑色的,但颜色暗淡无光泽,只要观察是很容易判断的。
跳汰选煤和重介选煤的优缺点一、跳汰选煤1、优点:(1)跳汰选煤历史悠久,工艺技术成熟,工艺流程相对简单,维护管理方便,加工费用相对较低。
(2)对易选煤,跳汰选煤可获得较高的数量效率,一般在90%左右,分选不完善度I值在0.14~0.18之间。
(3)动筛跳汰机是用于选煤厂块煤排矸,可有效处理>50(35)mm以上的块原煤,具有工艺简单、单位处理量大、分选精度高(不完善度I值在0.10以下)、入料粒度上限大(350~400mm)、生产成本低及循环水用量小等优点。
2、缺点:(1)在分选难选和极难选煤时,跳汰选煤的分选效率明显低于重介质选煤的分选效率,特别是当原煤中<3mm细粒粉煤含量多时,跳汰分选精度会显着下降,精煤损失较大。
(2)生产实践表明,当分选密度低于1.4kg/L时,跳汰机难以操控,不能保证实现正常分选。
所以,当要求在低分选密度条件下生产低灰精煤产品时,采用跳汰选煤应格外慎重。
(3)跳汰选煤所需循环水量较重介质选煤约大一倍,所以洗水系统负荷量也大一倍。
二、重介质选煤1、优点:(1)分选效率高。
块煤重介质分选机和重介质旋流器的分选效率在各种重力选煤方法中是最高的,其可能偏差Ep值可达0.02~0.07。
(2)分选密度调节范围宽、控制精度高。
重介质选煤的分选密度一般为1.3~2.0kg/L,而且易于调节。
其误差可保持在±0.5%范围内,控制精度之高是其他选煤方法所无法比拟的。
(3)分选粒度范围宽,对入选原煤质量适应性强。
重介质选煤在入选原煤粒度上允许范围宽,例如,斜轮重介质分选机允许入料粒度最大范围为450~6mm;浅槽重介质分选机允许入料粒度最大范围为200~6mm;大直径重介质旋流器允许入料粒度上限可达80mm;小直径重介质旋流器有效分选粒度下限可达0.15mm,甚至更小,所以对粉末煤含量大的原煤,重介质旋流器也能够进行正常分选。
重介质选煤对入选原煤可选性的适应性强,原煤可选性无论难易,重介质选煤均能胜任。
跳汰选煤的⽅法有哪些跳汰选煤的⽅法有哪些选煤⽅法是制定选煤⼯艺流程的核⼼问题。
选煤⽅法的确定主要取决于煤的可选性和产品质量要求,也要考虑的种类、粒度、地区⽔资源条件、能够获取的设备技术⽔平以及技术经济上的合理性等其他因素。
跳汰选煤⽅法在⼤多数国家煤炭分选⽐例中占有主导地位,但是近年来我国在重介质选煤规模和技术⽔平⽅⾯有了较⼤的发展和提⾼,尤其是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选煤的应⽤更是有了长⾜进展。
选煤⼯艺流程的选择应以原料煤性质、⽤户对产品的要求、最⼤产率和最⾼经济效益等因素为依据,科学确定简单、⾼效、合理可⾏并且能够满⾜技术经济要求的⼯艺流程。
l、跳汰选煤法跳汰选煤法⼯艺流程简单、⽣产能⼒强、维护管理⽅便、⽣产成本低、分选极易选和易选性煤可以获得较⾼的数量效率。
在处理⼀般可选性煤时,也能达到较好的⼯艺指标,因此,在选煤⼚设计中普遍采⽤。
跳汰选煤法的分选效率受给料性质影响较⼤,在细粒物料多、可选性差的条件下,分选效率会显著下降。
跳汰机对于易选煤的分选精度与重介质选相当,但是,在要求出低灰精煤产品时,如果分选密度低于1.40 g/cm,时,可能由于可选性变难,造成跳汰机难以操作,⽆法保证正常分选效果。
近年来,对跳汰机的结构进⾏了⼤量的改进。
数控风阀和排矸⾃动化技术都有了明显的提⾼,跳汰分选效率得到很⼤的提⾼,对于易选和⼀般性可选的煤,在技术经济合理的情况下,仍然可以采⽤选煤⽅法。
2、重介质选煤法重介质选煤法是重⼒选煤⽅法中重要的⽅法之⼀适宜分选难选和极难选煤,它的分选粒级宽。
⽬前,在重⼒场中分选时,块煤重介质分选粒度上限⼀般为300 mm,最⼤可达1 000 mill,下限为3—6 mm。
如果在离⼼⼒场中(如重介质旋流器内)分选,分选粒度下限为0.15—0.2 mm,甚⾄更⼩些。
给料的粒度上限,主要由重介质旋流器的⼈料管直径决定,⽬前末煤⽤重介质旋流器分选粒度上限为13—25 mm,⼤直径⽆压给料重介质旋流器的⼈料粒度上限可达50⼀80 mm。
跳汰机的选煤效果如何?随着煤炭行业的发展,选煤工艺也得到了不断的进步和完善。
跳汰机是一种经典的选煤设备,具有简单、可靠、结构紧凑、容易操作、维修方便等特点。
那么,跳汰机真的具有良好的选煤效果吗?本文将从跳汰机的工作原理、优缺点以及市场应用情况等方面,对跳汰机的选煤效果进行探讨。
跳汰机的工作原理跳汰机是以振动为驱动力,经过快速起跳、自由落体、助跳等过程,使煤与固体间的相对运动达到一定的速度差,进而实现煤与固体的分离。
具体来讲,跳汰机分为上部煤泥衬板、下部筛床、振动机构、衬板支承和成品煤收集器等组成。
在工作过程中,跳汰机通过振动使煤体在向上跳跃的过程中获得翻转和移动,并在下落过程中与筛床上的固体分离。
根据煤体与固体在筛床上停留的时间长短,可以将煤体分为多个不同等级的煤。
因此,跳汰机在选煤方面具有较好的分级效果,可有效地降低成品煤中的烟煤和粘土矿物等杂质含量,提高煤炭的品质。
跳汰机的优点1.适应性强:跳汰机可适应各种煤质和矿山的选煤要求,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2.选煤效果良好:跳汰机的分级效果较好,可以将煤体分为多个等级,提高煤炭的品质。
3.操作简便:跳汰机的结构简单,运行稳定,操作和维护简便。
4.成本较低:跳汰机的维护成本低,不需要使用较大的动力设备,因此成本相对较低。
跳汰机的缺点1.产量较低:跳汰机每次只能处理较小的煤体,产量较低,不能满足大型选煤厂的生产要求。
2.煤炭品质不稳定:跳汰机不能保证成品煤的质量稳定,因此需要增加后续的煤质检测和调整工序。
3.能耗较高:跳汰机需要不断进行振动,因此能耗较高,造成能源的浪费。
4.操作要求较高:跳汰机在运行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振动频率、振幅、进料速度等参数,操作要求较高,需专业人员操作。
市场应用情况目前,我国的选煤厂大多采用气浮床、密度分选机等新型选煤技术,跳汰机已经不像以前那样经常出现在选煤厂的选煤工艺流程中。
但在一些小型选煤厂或者特定的选煤需求下,跳汰机仍然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选煤厂跳汰选煤法经过准备车间的筛分、拣矸及破碎作业后的原煤,由胶带输送机送至分选车间进行精选。
其方法有重力选煤法(包括跳汰法、槽选、摇选、重介选等)、浮游选煤法、特殊选煤法等。
其中跳汰选煤占 67%,重介选煤占16%,浮选占14%,其它占3%。
跳汰选煤法是将混有矸石的原煤,在垂直升降的变速脉动水流中,按相对密度不同分选出精煤、中煤、矸石等不同质量产品的过程。
实现跳汰选煤的机械设备,称为跳汰机。
水力跳汰选煤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选煤方法。
它具有设备简单、分选效率高、生产能力大等优点。
一、跳汰选煤的工作原理图2-1为跳汰机工作原理图。
跳汰机工作时,将入选原煤和水(冲水)一起送入跳汰机,并使原煤均匀分布在跳汰室的筛板3上,形成一定厚度的床层。
当压缩空气经过风阀4进入空气室时,在跳汰室形成上升水流,筛板上的原煤在上升水流作用下,逐渐松散,并随之上升。
由于煤的相对密度小,上升得快,被水冲得较高;矸石相对密度大,上升得慢,冲得较低。
这样就使得原来压在矸石下面的煤块,其中一部分越过矸石而上升到上层。
当压缩空气通过风阀4被排出时,水自然往回流动,此时在跳汰室形成下降水流,各种颗粒也随之下降。
其中相对密度大的矸石最先下沉,最早落在筛板上,而煤块较轻,下降速度慢,落在矸石层上面。
下降水流结束后,分层即告终止,完成了第一个循环。
在每一次跳汰循环中,煤和矸石混合物都要受到一定的分选作用,经过多次反复后,分层逐渐趋于完善。
最后,相对密度小的煤集中在最上层,相对密度大的矸石将集中在最底层,而介于中等比重的中煤则自然分布在煤和矸石之间。
在分层过程中,颗粒的大小和形状将对分层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增加跳汰分层的复杂性。
但最终结果,仍然不能改变跳汰过程中煤和矸石按相对密度分层的实质。
在筛板上已经按相对密度分层的煤和矸石,受到冲水的作用,逐渐向跳汰机的排料端移动,当到达矸石段的排料闸门5时,矸石就经闸门5排入机箱,再由矸石提升斗9排到机体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