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汰选煤
- 格式:ppt
- 大小:1.30 MB
- 文档页数:66
选煤工程师:跳汰选煤中级工考点(三)1、多选跳汰过程中,跳汰周期特性的基本形式有()。
A、间断上升水流B、间断下降水流C、升降交变水流D、不间断上升水流正确答案:A, B, C2、填空题对于末煤跳汰机,人工(江南博哥)床层的筛板倾角是(),自然床层的筛板倾角是()。
正确答案:0°;0~2.5°3、单选为了确保洗煤生产连续运行,循环水浓度应保持在()。
A、≤60g/LB、≤50g/LC、≤40g/LD、≤30g/L 正确答案:B4、单选下列()的内在水分最低。
A、泥炭B、无烟煤C、褐煤D、烟煤正确答案:B5、填空题人工床层的()和()都较大,所以总位于床层的底部。
正确答案:密度;粒度6、单选根据每的形成过程,煤可分为()四大类。
A、泥炭、褐煤、烟煤、无烟煤B、烟煤、焦煤、无烟煤、褐煤C、镜煤、亮煤、暗煤、丝炭正确答案:A7、填空题实际生产中,从筛下给入补充水,是为了调节()的松散状况和水流下降时的()。
正确答案:床层;吸啜作用8、填空题粒度小于0.5mm干的细煤粒叫(),湿的煤粉叫()。
正确答案:煤粉;煤泥9、填空题完全理想的重力分选过程,分配曲线的形状是一条(),实际上分配曲线是一条()。
正确答案:折线;S形曲线10、单选人工床层的粒度一般为给料最大粒度的()倍。
A、2~3B、2~4C、3~4D、3~5正确答案:C11、问答?某选煤厂某月精煤产量为5万吨,灰分为12.00%,矸石为1万吨,灰分为65.00%,煤泥忽略不计,计算:①原煤灰分是多少?②如果理论回收率为90%,数量效率为多少?正确答案:①原煤灰分=(5×12.00+1×65.00)÷(5+1)=20.83(%);②数量效率=(5÷6)÷90%×100%=92.59%或精煤的理论产量=(5+1)×90%=5.4(万吨),数量效率=5÷5.4×100%=92.59%12、单选跳汰机按入选粒度可分为()。
跳汰选煤和重介选煤的优缺点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跳汰选煤和重介选煤的优缺点一、跳汰选煤1、优点:(1)跳汰选煤历史悠久,工艺技术成熟,工艺流程相对简单,维护管理方便,加工费用相对较低。
(2)对易选煤,跳汰选煤可获得较高的数量效率,一般在90%左右,分选不完善度I值在~之间。
(3)动筛跳汰机是用于选煤厂块煤排矸,可有效处理>50(35)mm以上的块原煤,具有工艺简单、单位处理量大、分选精度高(不完善度I值在以下)、入料粒度上限大(350~400mm)、生产成本低及循环水用量小等优点。
2、缺点:(1)在分选难选和极难选煤时,跳汰选煤的分选效率明显低于重介质选煤的分选效率,特别是当原煤中<3mm细粒粉煤含量多时,跳汰分选精度会显着下降,精煤损失较大。
(2)生产实践表明,当分选密度低于L时,跳汰机难以操控,不能保证实现正常分选。
所以,当要求在低分选密度条件下生产低灰精煤产品时,采用跳汰选煤应格外慎重。
(3)跳汰选煤所需循环水量较重介质选煤约大一倍,所以洗水系统负荷量也大一倍。
二、重介质选煤1、优点:(1)分选效率高。
块煤重介质分选机和重介质旋流器的分选效率在各种重力选煤方法中是最高的,其可能偏差Ep值可达~。
(2)分选密度调节范围宽、控制精度高。
重介质选煤的分选密度一般为~L,而且易于调节。
其误差可保持在±%范围内,控制精度之高是其他选煤方法所无法比拟的。
(3)分选粒度范围宽,对入选原煤质量适应性强。
重介质选煤在入选原煤粒度上允许范围宽,例如,斜轮重介质分选机允许入料粒度最大范围为450~6mm;浅槽重介质分选机允许入料粒度最大范围为200~6mm;大直径重介质旋流器允许入料粒度上限可达80mm;小直径重介质旋流器有效分选粒度下限可达,甚至更小,所以对粉末煤含量大的原煤,重介质旋流器也能够进行正常分选。
重介质选煤对入选原煤可选性的适应性强,原煤可选性无论难易,重介质选煤均能胜任。
跳汰选煤的方法有哪些选煤方法是制定选煤工艺流程的核心问题。
选煤方法的确定主要取决于煤的可选性和产品质量要求,也要考虑的种类、粒度、地区水资源条件、能够获取的设备技术水平以及技术经济上的合理性等其他因素。
跳汰选煤方法在大多数国家煤炭分选比例中占有主导地位,但是近年来我国在重介质选煤规模和技术水平方面有了较大的发展和提高,尤其是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选煤的应用更是有了长足进展。
选煤工艺流程的选择应以原料煤性质、用户对产品的要求、最大产率和最高经济效益等因素为依据,科学确定简单、高效、合理可行并且能够满足技术经济要求的工艺流程。
l、跳汰选煤法跳汰选煤法工艺流程简单、生产能力强、维护管理方便、生产成本低、分选极易选和易选性煤可以获得较高的数量效率。
在处理一般可选性煤时,也能达到较好的工艺指标,因此,在选煤厂设计中普遍采用。
跳汰选煤法的分选效率受给料性质影响较大,在细粒物料多、可选性差的条件下,分选效率会显著下降。
跳汰机对于易选煤的分选精度与重介质选相当,但是,在要求出低灰精煤产品时,如果分选密度低于1.40 g/cm,时,可能由于可选性变难,造成跳汰机难以操作,无法保证正常分选效果。
近年来,对跳汰机的结构进行了大量的改进。
数控风阀和排矸自动化技术都有了明显的提高,跳汰分选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对于易选和一般性可选的煤,在技术经济合理的情况下,仍然可以采用选煤方法。
2、重介质选煤法重介质选煤法是重力选煤方法中重要的方法之一适宜分选难选和极难选煤,它的分选粒级宽。
目前,在重力场中分选时,块煤重介质分选粒度上限一般为300 mm,最大可达1 000 mill,下限为3—6 mm。
如果在离心力场中(如重介质旋流器内)分选,分选粒度下限为0.15—0.2 mm,甚至更小些。
给料的粒度上限,主要由重介质旋流器的人料管直径决定,目前末煤用重介质旋流器分选粒度上限为13—25 mm,大直径无压给料重介质旋流器的人料粒度上限可达50一80 mm。
跳汰机洗煤工作原理
跳汰机洗煤工作原理:
跳汰机洗煤是一种常用的煤炭分选方法,其工作原理基于密度差异产生的上升气流效应。
其主要步骤如下:
1. 进料:将破碎、磨煤后的混合煤料通过给料装置均匀地投放到跳汰机的料槽中。
2. 上升气流:跳汰床内有一较大流量的气流通过气流系统被引入,气流通过料槽底部的多孔板和底板上的微细孔洞将气体均匀吹入料槽,形成了均匀的气流上升。
3. 分选:由于煤炭中杂质的密度通常高于煤质,当气流上升过程中,重杂质会受到惯性力作用,向下沉积,而煤质则因为轻质而随气流向上升腾。
4. 收集:在跳汰床上端设置收集槽,随着气流的作用,轻质的煤炭会被带到收集槽中,而重杂质则会留在床层中。
5. 分层排放:经过收集槽收集的轻质煤炭可以根据密度的不同经过分级排放口进行分层排放,以获得不同等级和品质的煤炭产品。
总的来说,跳汰机洗煤工作原理是通过气流的作用,利用煤炭和杂质的密度差异,通过上升气流将煤炭和重杂质分离,并收集分离后的轻质煤炭,实现煤炭的分级和净化。
跳汰机的选煤效果如何?随着煤炭行业的发展,选煤工艺也得到了不断的进步和完善。
跳汰机是一种经典的选煤设备,具有简单、可靠、结构紧凑、容易操作、维修方便等特点。
那么,跳汰机真的具有良好的选煤效果吗?本文将从跳汰机的工作原理、优缺点以及市场应用情况等方面,对跳汰机的选煤效果进行探讨。
跳汰机的工作原理跳汰机是以振动为驱动力,经过快速起跳、自由落体、助跳等过程,使煤与固体间的相对运动达到一定的速度差,进而实现煤与固体的分离。
具体来讲,跳汰机分为上部煤泥衬板、下部筛床、振动机构、衬板支承和成品煤收集器等组成。
在工作过程中,跳汰机通过振动使煤体在向上跳跃的过程中获得翻转和移动,并在下落过程中与筛床上的固体分离。
根据煤体与固体在筛床上停留的时间长短,可以将煤体分为多个不同等级的煤。
因此,跳汰机在选煤方面具有较好的分级效果,可有效地降低成品煤中的烟煤和粘土矿物等杂质含量,提高煤炭的品质。
跳汰机的优点1.适应性强:跳汰机可适应各种煤质和矿山的选煤要求,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2.选煤效果良好:跳汰机的分级效果较好,可以将煤体分为多个等级,提高煤炭的品质。
3.操作简便:跳汰机的结构简单,运行稳定,操作和维护简便。
4.成本较低:跳汰机的维护成本低,不需要使用较大的动力设备,因此成本相对较低。
跳汰机的缺点1.产量较低:跳汰机每次只能处理较小的煤体,产量较低,不能满足大型选煤厂的生产要求。
2.煤炭品质不稳定:跳汰机不能保证成品煤的质量稳定,因此需要增加后续的煤质检测和调整工序。
3.能耗较高:跳汰机需要不断进行振动,因此能耗较高,造成能源的浪费。
4.操作要求较高:跳汰机在运行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振动频率、振幅、进料速度等参数,操作要求较高,需专业人员操作。
市场应用情况目前,我国的选煤厂大多采用气浮床、密度分选机等新型选煤技术,跳汰机已经不像以前那样经常出现在选煤厂的选煤工艺流程中。
但在一些小型选煤厂或者特定的选煤需求下,跳汰机仍然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选煤厂跳汰选煤法经过准备车间的筛分、拣矸及破碎作业后的原煤,由胶带输送机送至分选车间进行精选。
其方法有重力选煤法(包括跳汰法、槽选、摇选、重介选等)、浮游选煤法、特殊选煤法等。
其中跳汰选煤占 67%,重介选煤占16%,浮选占14%,其它占3%。
跳汰选煤法是将混有矸石的原煤,在垂直升降的变速脉动水流中,按相对密度不同分选出精煤、中煤、矸石等不同质量产品的过程。
实现跳汰选煤的机械设备,称为跳汰机。
水力跳汰选煤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选煤方法。
它具有设备简单、分选效率高、生产能力大等优点。
一、跳汰选煤的工作原理图2-1为跳汰机工作原理图。
跳汰机工作时,将入选原煤和水(冲水)一起送入跳汰机,并使原煤均匀分布在跳汰室的筛板3上,形成一定厚度的床层。
当压缩空气经过风阀4进入空气室时,在跳汰室形成上升水流,筛板上的原煤在上升水流作用下,逐渐松散,并随之上升。
由于煤的相对密度小,上升得快,被水冲得较高;矸石相对密度大,上升得慢,冲得较低。
这样就使得原来压在矸石下面的煤块,其中一部分越过矸石而上升到上层。
当压缩空气通过风阀4被排出时,水自然往回流动,此时在跳汰室形成下降水流,各种颗粒也随之下降。
其中相对密度大的矸石最先下沉,最早落在筛板上,而煤块较轻,下降速度慢,落在矸石层上面。
下降水流结束后,分层即告终止,完成了第一个循环。
在每一次跳汰循环中,煤和矸石混合物都要受到一定的分选作用,经过多次反复后,分层逐渐趋于完善。
最后,相对密度小的煤集中在最上层,相对密度大的矸石将集中在最底层,而介于中等比重的中煤则自然分布在煤和矸石之间。
在分层过程中,颗粒的大小和形状将对分层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增加跳汰分层的复杂性。
但最终结果,仍然不能改变跳汰过程中煤和矸石按相对密度分层的实质。
在筛板上已经按相对密度分层的煤和矸石,受到冲水的作用,逐渐向跳汰机的排料端移动,当到达矸石段的排料闸门5时,矸石就经闸门5排入机箱,再由矸石提升斗9排到机体外。
第2章:跳汰选煤第二章跳汰选煤第一节跳汰选煤原理2-1(A)跳汰机的工作原理是什么?答:跳汰是在交替上升和下降的水流中,使受分选的物料按颗粒密度不同进行分离的过程,跳汰机是实现这种过程,且使这种操作得以连续进行的设备。
跳汰机由箱体、隔板、风阀、筛板及自动控制系统组成。
隔板是未达机底的垂直隔板,将机箱分成两个部分,带有筛板的工作室和空气室。
由于风阀的进、排气作用,在空气室中造成交替上升和下降的脉动水流,受分选的物料中各种不同密度和形状的颗粒,就是在这样的水流中进行分离。
当水流向上冲击时,筛面上的物料被扬起,并呈悬浮状态,轻重、大小不同的矿粒具有不同上升和下沉的速度。
互相移动位置,在上升水流末期,不同密度和粒度的颗粒开始按各自的沉降速度下沉,高密度的粗颗粒沉降得最快,位于下层,低密度的细颗粒位于上层,当水流下降时,又产生吸啜作用,高密度的细颗粒在吸啜力下,穿过粗粒间的间隙,透过筛板落入机体下部,称谓“透筛”排料,低密度的细粒煤由于沉降速度慢,覆盖在上层。
在连续跳汰过程中,入料一方面在上升下降交变的水流中按密度分层,另一方面又在水平流的作用下,物料由入料端向排料端移动,上层的轻产物将与水一起,流过溢流堰,排出机外,中煤与矸石分别从矸石段和中煤段的排料闸门排放到机体下部,并与透筛物料一起被斗式提升机运走。
2-2(A)物料在跳汰机中是如何分层的?答:选煤工作者对跳汰分选的过程作了大量研究,提出了不少理论见解,但因影响跳汰过程的因素很多,这些理论只能反应跳汰过程某些方面的规律性,而不能概括全过程的实质,尽管如此,这些理论对生产还是起到一定的指导意义。
跳汰分层机理的研究有不少理论假说,可归纳为两大类:第一类:速度理论。
速度理论研究床层中不同粒度和密度的矿粒在脉动水流运动中,在各种力的作用下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并认为不同矿粒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区别是分层的原因。
第二类:粒群--统计理论。
粒群--统计理论是从床层整体的内在不平衡因素(位能差、悬浮体密度差)来研究分层过程。
【大声】最接地气的跳汰选煤经验一跳汰选煤最重要的是对原煤性质的判断。
就好像只有你能充分了解一个人,才知道他适合做什么工作。
原煤性质的判断需要的是眼力,也就是观察力,长时间的观察及总结,是老跳汰司机洗煤的优点或长处。
每一个跳汰司机因为其性格的不同,所观察的重点也不同,然后形成各自的操作重点。
在这里,我浅谈一下对原煤性质的一些判断经验,仅供参考。
1、原煤中块煤含量的变化通过对213#筛面上块煤量的变化判断。
如果入洗量不变,筛上物增多,说明原煤粒度变粗,也说明原煤质量好转,这时观察中煤排放物可发现,中煤透筛物减少,小块增多。
这时就应适当的增加水量,加块床层运动速度,适当增加中煤排放,减少用风量,当然必须要在床层足够松散的前提下。
2、粉煤多的判断在入洗时,如果出现筛上物突然减少,这时观察206#,你会发现煤比较碎,这种煤对于我们来说是最难处理的。
特别是2008年下半年和2009年上半年曾出现的粉煤,精煤灰分很难控制,床层分层不易达到理想状态,床层即不能加风,也不能排料,一动中煤透筛量就增大,像这种情况只有将入洗量降到最小,减小用风,增大频率,减小排气,少排或不排,利用透筛排料,以获得稳定的床层。
3、原煤干湿的判断当观察206#,发现原煤颜色发黑,无亮光、无煤尘,这就说明原煤水分增加,这时,你就不能按照以前的量给了,有的跳汰司机不注意这方面的变化,依然保持以前的给煤量,这时实际的入洗量是减少的,在操作制度不变的情况下,精煤灰分会偏低,正确的做法是加大入洗量,如正常情况下给煤机频率是25的量,这时你可以加大到30,以保证入洗量的稳定。
当原煤中有亮点,同时煤尘飞扬,下料很快,则说明原煤比较干,这时就应采取相反的操作了。
4、原煤中矸石量的判断矸石量增加可以根据原煤灰分仪上的变化来判断,但有时不准,因为我们入洗原煤须经过缓冲仓,不过可以观察给煤机原煤颜色的变化。
有的矸石是呈白色的,有的矸石是呈黑色的,但颜色暗淡无光泽,只要观察是很容易判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