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急救常识课堂
- 格式:ppt
- 大小:2.10 MB
- 文档页数:4
幼儿园基本急救常识和防范1. 哎呀呀,小朋友在幼儿园里跑来跑去,难免会摔倒受伤呀!那要是不小心擦破了皮该咋办呢?就像小明上次在操场摔倒了,这时候老师就得赶紧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压住伤口,可不能让血一直流呀!然后给伤口消毒,贴上创可贴。
大家想想,要是不这样及时处理,那多吓人呀!家长把宝贝交给幼儿园,咱们可一定要保护好他们呀!2. 有没有想过小朋友要是吃东西噎住了咋办呢?这可不是开玩笑的呀!就像上次小红吃水果太快噎住了,这时候就得赶紧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呀!从背后抱住小朋友,快速按压腹部,把东西挤出来。
这多重要呀,万一没处理好,后果不堪设想呢!这可是救命的方法呀,大家都得学会呀!3. 你们知道吗,小朋友要是发烧了可不能马虎!就像上次小强突然发烧了,老师得赶紧给他量体温呀。
要是温度不高,就给他多喝水,用湿毛巾擦擦身体降温。
但要是温度很高,就得赶紧通知家长呀!这就像一场战斗,咱们得迅速行动呀,可不能让小朋友一直难受呀!4. 天呐,如果小朋友不小心被烫伤了咋办呀?就像上次幼儿园里热水不小心洒出来烫到了小李,这时候千万不能用手去碰呀!要用流动的凉水冲呀,至少冲十几分钟呢!然后赶紧把受伤的地方露出来,不能捂着。
这可一定要重视呀,要不然小朋友得多疼呀!5. 想象一下,小朋友要是被虫子咬了起了大包咋办呢?这时候可不能乱抓呀!就像上次小王被蚊子咬了,老师赶紧给他涂上止痒的药膏,告诉他不要抓挠。
大家说这重要不重要呀,要是抓破了感染了那可不得了呀!6. 万一小朋友鼻子出血了可咋办呀?这也经常会发生呀!就像上次小张在玩的时候突然鼻子流血了,这时候要让他把头稍微向前倾,可不能后仰呀!然后用手指捏住鼻翼,过一会儿血就止住啦。
这可是基本常识呀,咱们都要知道呀!总之,幼儿园的急救常识和防范真的太重要啦!咱们老师和家长都要多多学习,保护好这些可爱的小宝贝们呀!。
幼儿园幼儿扭伤急救常识
1. 哎呀呀,小朋友们在幼儿园里跑来跑去,可难免会有扭伤的时候呀!就像不小心摔倒的明明,那脚一下子就扭到了。
这时候咱们该咋办呢?要马上让小朋友停止活动,找个地方坐下来或者躺下来休息休息。
可别不当回事儿继续玩呀!
2. 你们想想看,要是扭伤了还硬撑着跑跳,那不是更严重啦!就像受伤的小鸟还拼命飞,这能行么?所以呀,赶紧把受伤的部位抬高,像给小脚搭个小架子一样,让它高于心脏,这样能减少肿胀哟!比如说小花扭伤了脚,老师就可以帮她这样做呀。
3. 不要小瞧了冷敷呀!这就好像给扭伤的地方吃了个“清凉药”,可以缓解疼痛呢!就像大热天吃口冰激凌的感觉。
拿个冰袋或者冷毛巾敷在扭伤处,千万别忘了用毛巾包一下,别把小朋友冻伤啦。
要是强强扭伤了,咱们就得赶紧给他冷敷呀。
4. 扭伤后的包扎也很重要呢!这就像是给受伤的地方穿个“保护衣”,但也别包得太紧啦,不然血液不流通可不行啊。
就像给花束绑丝带,不能太紧也不能太松。
比如悦悦扭伤了,咱们得正确地给她包扎呀。
5. 小朋友扭伤了可不兴乱按揉呀!这可不是面团随便揉呢!就像不能随便去摆弄受伤的小猫咪一样。
要是随便揉,可能会让情况更糟糕哟!
6. 哎呀,一定要多观察小朋友呀!看看他是不是还疼,有没有更肿啦。
这就像时刻看着宝贝一样仔细。
要是小轩扭伤了,老师得随时看看他的情况有没有变化。
7. 最后呀,一定要赶紧告诉家长呀!这可不是小事呢!就像有重要消息得赶紧传达一样。
让家长带小朋友去看看医生,这样大家才能放心呀!总之,幼儿扭伤了别慌张,按照这些方法来,就能更好地帮助小朋友啦!。
幼儿园急救常识及安全教育培训一、培训目的1. 增强幼儿园教职工的安全意识,提高对幼儿意外伤害事故的应急处理能力。
2. 普及常见的急救知识和技能,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采取措施,保障幼儿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二、培训内容(一)常见意外伤害的处理1. 擦伤、割伤- 清洁伤口:用生理盐水或流动的清水冲洗伤口,去除污垢和杂质。
- 止血:对于小伤口,可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按压止血;对于较大伤口,可用止血带在伤口上方绑扎,但需注意定时放松,以免造成组织坏死。
- 消毒:用碘伏或酒精消毒伤口周围皮肤。
- 包扎:用无菌纱布或创可贴覆盖伤口,避免感染。
2. 烫伤- 冲:立即用流动的冷水冲洗烫伤部位 15 - 20 分钟,降低局部温度。
- 脱:小心脱去烫伤部位的衣物,如有粘连,不要强行撕扯。
- 泡:将烫伤部位浸泡在冷水中 10 - 15 分钟,缓解疼痛。
- 盖: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覆盖伤口。
- 送:及时送往医院治疗。
3. 扭伤- 休息:停止活动,让受伤部位休息。
- 冰敷:在受伤后的 24 - 48 小时内,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受伤部位,每次 15 - 20 分钟,每天 3 - 4 次,减轻肿胀和疼痛。
- 加压包扎:用弹性绷带包扎受伤部位,但不要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 抬高患肢:将受伤的肢体抬高,高于心脏水平,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肿胀。
4. 鼻出血- 让幼儿保持身体前倾,头部略低,用手指捏住鼻翼两侧,持续按压 5 - 10 分钟,同时张口呼吸。
- 可用冷毛巾或冰袋敷在幼儿的额头或鼻部,促进血管收缩,止血。
- 若出血不止,应及时送往医院处理。
(二)突发疾病的急救1. 高热惊厥- 让幼儿侧卧,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吸入气管引起窒息。
- 解开幼儿的衣领和裤带,保持呼吸通畅。
- 用筷子或压舌板放在幼儿上下牙齿之间,防止咬伤舌头。
- 及时送往医院治疗。
2. 气管异物- 海姆立克急救法(适用于 3 岁以上儿童):站在幼儿背后,用两手臂环绕幼儿的腰部,一手握拳,将拳头的拇指一侧放在幼儿胸廓下和脐上的腹部,另一只手抓住拳头、快速向上重击压迫幼儿的腹部,重复多次,直至异物排出。
幼儿园18种意外事故急救常识1. 意外跌倒:先检查是否有严重伤口,如有骨折或大面积出血等需要及时转送医院就诊。
2. 意外碰撞:先观察孩子是否有明显疼痛或淤血,如有需要冷敷,并及时通知家长或幼儿园负责人。
3. 意外烧伤:迅速将烧伤部位放入冷水中降温,避免使用冰块,然后及时就医。
4. 意外溺水:迅速将溺水者从水中抢救出来,清除口鼻内的异物,同时进行心肺复苏,立即就医。
5. 意外中毒: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清除口腔内的毒物,不要喂食,用清水漱口,尽快就医。
6. 意外触电:先切断电源,迅速拨打急救电话,不要直接接触触电者,如触电者无呼吸或心跳则进行心肺复苏。
7. 意外窒息:迅速采取解救措施,如背部拍击、呼吸道清除等,如无法解救则进行人工呼吸,尽快就医。
8. 意外扭伤:先用冷敷减轻疼痛和肿胀,然后给予适当的按摩,保持伤部稳定,尽快就医。
9. 意外咬伤:先用清水冲洗伤口,用干净的纱布进行止血包扎,尽快就医。
10. 意外撞击头部:观察孩子是否有恶心、呕吐等症状,如有则立即就医,同时保持伤部稳定。
11. 意外食物异物卡喉:迅速采取击背法或腹部挤压法,如仍无法解除卡喉,立即就医。
12. 意外眼部异物:不要用手擦眼睛,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如无法清除则就医。
13. 意外窗户坠落:立即将摔倒的孩子抱起,检查有无外伤,如有骨折或严重出血等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14. 意外游戏伤害:立即给予清洁处理,清洗伤口并进行适当包扎,如有需要则就医。
15. 意外车辆撞击:先确保孩子的安全,然后立即就医。
16. 意外动物咬伤:迅速冲洗伤口,并用干净的纱布进行止血包扎,尽快就医。
17. 意外自然灾害:迅速转移到安全地点,避免站在高处、树下等易危险地点,尽快向教师或家长报告。
18. 意外感染疾病:给予孩子充足的休息和饮水,如有高烧、严重腹泻等症状需要及时就医。
幼儿园急救常识的培训(共5篇)幼儿园急救常识的培训一、气管异物倒拎拍背法:适合用于小年龄幼儿,将其倒提,在两肩胛骨间拍击;趴卧拍背法:适合用于大龄幼儿,可让其趴卧在成人腿上,胸部紧贴急救者的膝部,头部朝下,拍其背部。
站位急救法:成人站在患儿身后,双臂围绕幼儿腰部,一手握拳,拳头的拇指顶在患儿的上腹部(脐稍上方),另一手握住握拳的手向上、后方猛烈挤压上腹部。
易进入气管,随气管扩张改变形状,不易排出而造成危险。
一般人常会采用拍打后背的方法来帮助伤者清除进入气道的异物。
但事实上,这种方法对清除像果冻、年糕、汤团等具有一定粘性的食物所引起的气道阻塞,往往难以见效。
可采用哈姆立克急救法。
具体的做法是:施救者站在伤者的后面,以拳头的大拇指侧与食指侧,对准伤者肚脐与剑突之间的腹部,另一手置于拳头上并紧握,而后快速向上方压挤。
使横隔膜突然向上,压迫肺部,以使阻塞气管的异物喷出。
②鱼刺:急救措施较小的鱼刺,有时随着吞咽,自然就可滑下去了。
如果感觉刺痛,可用手电筒照亮口咽部,用小勺将舌背压低。
仔细检查咽峡部,主要是喉咽的入口两边,因为这是鱼刺最容易卡住的地方,如果发现刺不大,扎得不深,就可用长镊子夹出。
对较小的细刺,也可用食醋或威灵仙煎汤含漱,效果也较为理想。
注意事项较大的或扎得较深的鱼刺,无论怎样作吞咽动作,疼痛不减,喉咙的入口两边及四周如果均不见鱼刺,就应去医院治疗。
当鱼刺卡在嗓子里时,千万不能让患者囫囵吞咽大块馒头、烙饼等食物。
虽然有时这样作可以把鱼刺除掉,但有时这样不恰当的处理,不仅没把鱼刺除掉,反而使其刺得更深,更不宜取出,严重时感染发炎就更麻烦了。
二、头部摔伤一、凡孩子头部着地跌倒或被硬物碰撞头颅,即使当时无任何症状,也应让他安静休息,并注意观察。
观察最少需要24小时,若达48小时则更为安全出血时,立即用一块消毒纱布轻轻按压伤口,并及时送医院;:如嗜睡、恶心呕吐、头痛、意识模糊、抽搐等症状出现就要引起重视紧急送往医院。
幼儿园急救常识安全教育培训1. 介绍幼儿园急救常识安全教育培训旨在帮助幼儿园教师和家长了解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
通过本次培训,参与者将学习到急救的原则、常见意外伤害的处理方法以及在幼儿园中发生的常见安全问题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2. 急救的原则2.1 捡起电话在遇到紧急情况时,第一时间拨打急救电话,如中国的急救电话为120。
告诉急救中心发生的事件和需要救护的人员情况,接听急救中心的指示。
2.2 保持冷静在紧急情况下,保持冷静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冷静的头脑才能正确判断和应对危险,并采取适当的急救措施。
2.3 采取适当的急救措施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急救措施,如心肺复苏、止血、包扎伤口等,直到专业急救队伍到达现场。
3. 常见意外伤害的处理方法3.1 轻度烫伤•如果是烫伤,立即将烫伤部位放在流动的冷水下冲洗,持续约10-20分钟。
•用清洁的棉纱或绷带轻轻包扎,避免用棉花、纱布等粘住伤口表面。
•将烧伤部位抬高,并尽快转送医院。
3.2 轻度切伤•用流动的水清洗创面,用纱布或干净的毛巾进行轻轻包扎。
•开放性创伤,应立即包扎并送医院就诊。
3.3 绞伤•松开绳子、衣物或其他扼紧伤口的物品,但不要将绞紧的死结松开,以免加重出血。
•温和地清洗伤口,并覆盖干净的纱布。
•尽快送往医院。
4. 幼儿园常见安全问题的预防和应对措施4.1 摔倒•在幼儿园的室内外设立防摔措施,如地毯、安全垫等。
•避免幼儿在跑步、跳跃、奔跑时摔倒,密切监护和照顾幼儿的行为和状态。
4.2 溺水•在游泳池、水池等水域设置防护栏和安全网,确保幼儿不会无监护地接触到水域。
•不要将幼儿单独留在水域附近。
4.3 电器安全•安装漏电保护器,定期检查电器线路是否损坏。
•家长和教师应教导幼儿正确使用电器,不触碰插座、插头等危险区域。
4.4 毒物•将化学品、药品等有害物品放置在幼儿无法触及的地方。
•教导幼儿不要随便品尝未知的食物和饮品,以防误食有害物质。
幼儿园急救常识教育活动教案教学主题:幼儿园急救常识教育活动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了解一些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急救措施。
2. 培养幼儿勇敢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
3. 让幼儿认识到紧急情况的危害性,知道遇到紧急情况时,必须及时采取行动。
教学重点:让幼儿知道紧急情况下的急救措施。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幼儿积极学习急救措施,并通过实际操作巩固学习成果。
教学过程:Step 1:热身导入(5分钟)教师先发问:“小朋友,大家知道什么是急救吗?”,并引导幼儿回答。
教师可以讲述一个小故事引入:如果有人在玩耍时跌倒流血了怎么办?如果有人突然晕倒了怎么办?引导幼儿思考并探究儿童应急事故的解决方法。
Step 2:学习常见急救措施(20分钟)首先,介绍幼儿园常见的几种急救情况,如:1. 呼吸急促或呼吸停止。
2. 出现中暑症状。
3. 突然昏迷、晕倒。
4. 缺氧症状。
5. 发生溺水事故。
然后,给幼儿讲解应对每种情况的急救方法。
例如:1. 呼吸急促或呼吸停止:通过轻微手术和安慰排除气道堵塞。
对于已经不再呼吸的人,施用心肺复苏术。
2. 出现中暑症状:停止运动,将患者移到阴凉处,使其身体放松。
使用毛巾或喷雾器向患者身体上喷水。
3. 突然昏迷、晕倒:保持患者的通气道畅通并观察其意识状态。
让患者放松,并将其送往医院。
4. 缺氧症状:迅速将患者移到通风良好处。
使用氧气吸入机向患者输送氧气。
5. 发生溺水事故:迅速将患者从水中救出。
进行心肺复苏术。
最后,发放一本简易的书或资料给每个孩子,以便他们可以帮助记忆所学内容。
Step 3:情景再现(15分钟)一名教师将扮演急救情况的角色,打破常规,使幼儿紧急集合并展示他们刚刚所学到的知识。
教师可以大声呼救、模拟心肺复苏术等。
Step 4:模拟演练(20分钟)幼儿分成小组,模拟急救情况,分角色扮演患者和急救人员,肢体语言、语音及配合情况,让孩子们感受到即使尚在若干岁的年龄中,他们也可以帮助他人。
Step 5:总结(5分钟)教师快速总结这次教学所学内容,并对幼儿展示补充知识的途径。
《急救小常识》幼儿园大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急救小常识。
2. 培养幼儿遇到紧急情况时的自我保护意识。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应变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1. 使幼儿掌握几种基本的急救措施,如拨打急救电话、人工呼吸等。
2. 培养幼儿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够冷静应对,采取正确的急救方法。
三、教学难点:1. 如何使幼儿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够迅速识别并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
2. 如何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让他们在紧急情况下能够互相帮助。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图片、视频、模拟道具等。
2. 环境:安静、舒适的教学环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或图片展示,引起幼儿对急救小常识的兴趣。
2. 基本急救知识讲解:讲解拨打急救电话、人工呼吸等基本急救措施。
3. 情景模拟:设置一些模拟情景,让幼儿亲身体验并实践急救措施。
4. 团队协作: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幼儿在紧急情况下的团队协作能力。
5. 总结与反思:让幼儿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以及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6. 作业: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如绘制急救知识图画、与家人分享所学内容等,以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情景模拟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急救知识的掌握程度。
2. 通过提问和讨论,了解幼儿对急救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3. 收集幼儿的作业作品,评估他们对急救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七、教学拓展:1. 邀请急救专业人士进行实地讲解和演示,加深幼儿对急救知识的理解。
2. 组织幼儿参观医院或急救中心,让他们亲身体验急救工作。
3. 开展急救知识竞赛,激发幼儿学习急救知识的兴趣。
八、教学反馈:1. 课后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应用急救知识的情况。
2. 定期组织急救知识复习,巩固幼儿的急救技能。
3. 根据幼儿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九、教学资源:1. 急救知识图片和视频素材,用于讲解和展示。
2. 模拟道具,如急救电话、人工呼吸模拟人等,用于实践操作。
幼儿园大班《急救小常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急救的基本概念,知道急救是在紧急情况下采取的措施。
2. 培养幼儿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够保持冷静、有序地采取相应措施的能力。
3. 教授幼儿一些基本的急救技巧,如止血、包扎、拨打急救电话等。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掌握基本的急救概念和拨打急救电话的技巧。
难点:教授幼儿正确的止血、包扎方法。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急救知识PPT、急救道具(如假伤口、急救包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教室环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急救的定义,让幼儿了解急救的重要性。
2. 基本概念:讲解急救的基本概念,让幼儿知道急救是在紧急情况下采取的措施。
3. 拨打急救电话:教授幼儿如何拨打急救电话(如120),让幼儿熟悉急救电话的拨打流程。
4. 止血与包扎:讲解并演示正确的止血、包扎方法,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掌握技巧。
5. 总结与反思:通过情景模拟,让幼儿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急救操作,总结急救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五、作业与评价:1.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进行急救知识的实践操作,巩固所学内容。
2. 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以及情景模拟的操作,评价幼儿对急救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内容:1. 了解常见意外伤害的急救方法,如骨折、烧烫伤、中毒等。
2. 学习简易的急救措施,如心肺复苏、呼吸道异物梗阻的急救等。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掌握常见意外伤害的急救方法。
难点:教授幼儿心肺复苏和呼吸道异物梗阻的急救技巧。
八、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常见意外伤害的急救知识PPT、急救道具(如假骨折、烧烫伤模型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教室环境。
九、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常见意外伤害的急救方法,让幼儿了解急救的重要性。
2. 骨折与烧烫伤:讲解并演示骨折和烧烫伤的急救方法,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掌握技巧。
3. 中毒与呼吸道异物梗阻:教授幼儿中毒和呼吸道异物梗阻的急救方法,让幼儿熟悉急救流程。
幼儿园急救知识培训资料一、引言幼儿园是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的第一个重要社交场所,在幼儿园中常常会发生一些意外情况,如跌倒、流鼻血、烧伤等,因此,掌握一些基本的急救知识非常重要。
本次培训资料将为幼儿园教师提供关于急救知识的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的介绍,以帮助教师们能够在紧急情况下正确候进行急救措施,保障幼儿的安全和健康。
二、常见意外及应急处理1. 跌倒跌倒是幼儿园常见的意外情况之一。
当幼儿摔倒时,应立即根据以下步骤进行急救处理:•检查幼儿是否有明显的外伤;•如有明显外伤或疼痛,应根据情况决定是否需要用冷敷止痛;•如有骨折的疑虑,应立即禁止行走,并及时送往医院检查;•如无明显外伤,幼儿仍可以行走,应观察其后续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送往医院检查。
2. 流鼻血流鼻血是幼儿常见的情况之一,以下是流鼻血急救的步骤:•让幼儿用纸巾或干净的毛巾捏住流血的鼻孔,并使其头部稍微向前倾斜;•避免幼儿吸入鼻腔的血液;•维持幼儿的安静和镇定状态;•5至10分钟内,流血应停止。
如流血持续时间过长或幼儿身体不适,应及时送往医院。
3. 烧伤烧伤是幼儿园中较为常见的意外情况之一,如发生烧伤,应立即进行以下急救处理:•立即把受烧部位放入冷水中冲洗或冷敷,持续10至15分钟;•切勿使用冷冻物品直接接触烧伤部位,以免加重伤情;•如烧伤面积大或程度较深,请及时送往医院。
4. 口腔异物吞食异物是儿童常见的危险行为,以下是应急处理步骤:•观察幼儿是否有呼吸困难或咳嗽无力等症状;•若有呼吸道阻塞症状,应立即采取背部拍击或胸部挤压等方法进行急救;•若无呼吸道阻塞症状,应观察幼儿的精神状态和进食情况,如有异常应尽快就医。
三、急救技能培训1. 心肺复苏(CPR)心肺复苏是一种常见的心脏骤停的急救措施,以下为CPR的基本步骤:•确认环境安全,观察受伤幼儿的意识和呼吸;•若意识和呼吸正常,应保持幼儿的安静和观察;•若无意识或无呼吸,应立即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胸外按压的手法:握拳闭合,手指交叉,掌心放在胸骨下方,用足够力量按压胸骨;•人工呼吸的手法:将幼儿仰卧于硬平面上,按压婴儿鼻孔,用口对口给幼儿进行人工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