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技术及镀层测试简介0306
- 格式:ppt
- 大小:5.15 MB
- 文档页数:20
电镀件检验标准电镀件作为一种常见的表面处理工艺,在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为了确保电镀件的质量,保证其在使用过程中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需要进行严格的检验。
本文将介绍电镀件检验的标准和方法,以便相关人员在实际操作中能够正确进行检验工作。
首先,对于电镀件的外观检验,主要包括表面光洁度、色泽和氧化膜的均匀性等方面。
在进行外观检验时,应该采用适当的光源照射,以便观察表面的光洁度和色泽。
同时,还需要检查电镀件表面是否存在氧化膜,以及氧化膜的均匀性。
这些外观性能对于电镀件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检验过程中需要格外注意。
其次,对于电镀件的厚度检验,通常采用金相显微镜或者X射线荧光分析仪等设备进行测量。
在进行厚度检验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检测点,并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测量。
此外,还需要注意在测量过程中避免因为电镀层的非均匀性而导致测量结果的误差,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另外,电镀件的耐蚀性能也是需要进行检验的重点之一。
耐蚀性能的检验通常包括盐雾试验、湿热试验等。
在进行盐雾试验时,需要将待检测的电镀件放置在盐雾试验箱中,模拟出腐蚀环境,以检测电镀件的耐蚀性能。
而湿热试验则是通过将电镀件放置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来测试其在潮湿环境下的抗腐蚀能力。
这些试验能够有效地评估电镀件的耐蚀性能,为其在实际使用中提供参考依据。
最后,还需要对电镀件的结合力进行检验。
结合力是指电镀层与基材之间的结合程度,直接影响着电镀件的使用寿命和性能。
常用的检验方法包括切割法、弯曲法和冲击法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对电镀件的结合力进行准确的评估,以确保其在使用中不会出现脱落或者剥离的情况。
综上所述,电镀件的检验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电镀件的质量和使用效果。
只有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方法进行检验,才能够保证电镀件的质量稳定可靠。
希望本文介绍的电镀件检验标准和方法能够对相关人员在实际操作中有所帮助,确保电镀件的质量和安全性能。
电镀性能测试方法和评价指标
2016-04-12 12:33来源:内江洛伯尔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作者:研发部
电镀质量检测镀层质量的好坏包括镀层外观、结合力、厚度、耐腐蚀性及各种功能性。
(1)镀层外观:要求结晶均匀、细致、平滑、颜色符合要求。
光亮镀层要美观、光亮。
所有镀层均不允许有针孔、麻点、起皮、起泡、毛刺、斑点、起瘤、剥离、阴阳面、烧焦、树枝状和海绵状镀层以及要求有镀层的部位而无镀层。
(2)镀层厚度:检验方法有金相显微法、磁性法、显微镜法等。
(3)镀层结合力:即单位面积的镀层从基体金属上剥离所需要的力。
镀层结合强度的检测方法较多,主要是通过对镀层的摩擦、切割、变形、剥离等,然后对该部位进行观察,看镀层是否被破坏。
(4)镀层耐蚀性:测定方法有户外暴晒试验、人工加速腐蚀试验及点滴腐蚀试验法。
(5)镀层孔隙率:测定孔隙的方法有贴滤纸法、涂膏法、浸渍法等。
(6)镀层硬度:指镀层对外力所引起的局部表面形变的抵抗强度。
镀层的硬度决定于镀层金属的结晶组织。
(7)镀层耐磨性:磨损试验方法以采用旋转摩擦橡胶轮法、落砂法和喷砂法较为普遍。
(8)镀层钎焊法:指镀层表面被熔融焊料润湿的能力。
(9)镀层内应力:镀层处于拉伸或压缩受力状态
(10)镀层脆性:脆性会导致镀层开裂,结合力下降。
测定方法主要有弯曲法、芯轴弯曲法等。
镀层的知识镀层检验在连续电镀业界的镀层检验,一般包括外观检查,膜厚测试,附着能力测试,焊锡能力测试,以及抗腐蚀能力测试,抗老化能力测试,至于电接触阻抗的测试就比较少的厂家有测试。
外观检查:一般厂家在检查外观比较多使用目视法,较严格则会使用倍或倍放大镜检查(在许多国际标准规范也是如此,如)。
通常本人建议作业人员先用目视法检查,一旦看到有疑虑的外观时,再使用放大镜观察。
而技术人员则建议必须以倍来检查(倍数越高,外观瑕恣越多),甚至分析原因时还得借助倍以上的显微镜。
在电镀层的外观判定标准,一般并无一定的规范,都需要由买卖双方协议。
当然表面完全没有瑕恣最好,但这是高难度,不过一般人们对色泽均匀这个定义比较能达成共识(少数会比较要求色泽很亮,那是行外人),因此根据多年的经验汇整以下经常发生的一些外观异常,供参考:(1)色泽不均,深浅色,异色(如变黑,发红,发黄,白雾等)(2)光泽度不均匀,明亮度不一,暗淡粗糙。
(3)沾附异物(如水分,毛屑,土灰,油污,结晶物,纤维等)。
(4)不平滑,有凹洞,针孔,颗粒物等。
(5)压伤,刮伤,磨痕,刮歪等各种变形现象及镀件受损情形。
(6)电镀位置不齐,不足,过多,过宽等。
(7)裸漏底层金属现象。
(8)有起泡,剥落,掉金属屑等。
膜厚测试:镀层膜厚测试方法有显微镜测试法,电解测试法,光荧光测试法,射线测试法,涡流测试法,滴下测试法等。
其中以显微镜测试法最为正确,不过需要时间,设备,技术等支援,不适合检验用,一般用来做分析,研究之用。
现在大部分都使用光荧光测试法,因为准确度高,速度快(几十秒)。
其他的方法几乎已经没有人使用了。
目前业界使用荧光膜厚仪的厂牌有德国的,美国的,日本的,其测试原理与方法大同小异,但由于厂牌不同,多少会有少许误差,只要使用标准片作好检量线,作好定位工作,作好底材修正,即可将误差降低到最小。
不要小看这三项工作,因为他可能让你的过去平白无故净损失膜厚成本以上。
电镀镀层检测方法
电镀镀层是一种在金属表面形成的薄膜,用于提供保护、装饰和改善金属表面性能。
为了确保电镀镀层的质量,需要进行检测。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电镀镀层检测方法:
1. 厚度测量:电镀镀层的厚度是评估其质量的重要指标。
常用的测量方法包括X 射线荧光光谱法、涂层电阻法和毫米波测量法等。
2. 膜质检测:膜质指电镀镀层的组成和结构特征。
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等。
3. 耐蚀性检测:电镀镀层的耐蚀性是其保护金属表面的重要性能。
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盐雾试验、湿热试验和导通腐蚀试验等。
4. 结合力测试:电镀镀层与基材的结合力也是评估其质量的重要指标。
常用的测试方法包括拉力测试、冲击测试和压痕测试等。
5. 几何形状检测:电镀镀层在形状方面需要满足设计要求。
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光学测量和三维测量等。
以上是常见的电镀镀层检测方法,不同的检测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具体情况,检测前需要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
镀层性能测试简介电镀层外观检验金属零件电镀层的外观检验是最基本、最常用的检验。
外观不合格的镀件就无需进行其它项目的测试。
检验时用目力观察,按照外观可将镀件分为合格的﹑有缺陷的和废品三类。
外观不良包括有针孔,麻点,起瘤﹑起皮﹑起泡﹑脱落﹑阴阳面﹑斑点﹑烧焦﹑暗影﹑树枝状和海绵状江沉积层以及应当镀覆而没有镀覆的部位等缺陷。
结合力试验镀层结合力是指镀层与基体金属的结合强度,即单位面积的镀层从基体金属上剥离所需要的力。
镀层结合力不好,多数原因是镀前外理不良所致。
另外,镀液成分与工艺规范不当或基体金属与镀层金属的热膨胀系数县殊,均对镀层结合力有明显影响。
评定镀层与基体金属结合力通常采用定性方法。
定性测量法,是以镀层金属和基体金属的物理-机械性能的不同为基础,即当试样经受不均匀变形,热应力和外力的直接作用后,检查镀层是否有结合不良现象。
具体方法可根据镀种和镀镀件选定:(一)弯曲试验;(二)锉刀试验;(三)划痕试验;(四)热震试验电镀层厚度的测量电镀层厚度的测量方法有破坏检测法与非破坏检测法两大类。
其中破坏检测法有点滴法﹑液流法﹑溶解法﹑电量法和金相显微法等多种;非破坏检测法有磁性法﹑涡流法β射线反向散射法和光切显微镜法等等。
测量时除溶解法等是镀层的平均厚度外,其余多数是镀层的局部厚度。
因此,测量时至少应在有代表性部位测量三个以上厚度,计算其平均值作为测量厚度结果。
孔隙率的测定镀层的孔隙是指镀层表面直至基体金属的细小孔道。
孔隙大小影响镀层的防护能力。
测定孔隙的方法有贴滤法﹑涂膏法﹑浸渍法等。
1. 贴滤纸法:将浸有测试溶液的润湿纸贴于经预处理的被测试闰上,滤纸上的试液渗入孔隙中与中间镀层或基体金属作用,生成具有物征颜色的斑点在滤纸上显示。
然后以滤纸上有色斑色的多少来评定镀层孔隙率。
2. 涂膏法:将含有相应试液的膏状物涂覆于被测试样上,通过泥膏中的试液渗入镀层孔隙与基体金属或中间镀层作用,生成具有特征颜色的斑点,要据此斑点来评定镀层的孔隙率。
电镀件试验方法通用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嘿,咱今儿个就来唠唠电镀件试验方法的通用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你可别小瞧了这电镀件,它在咱生活里那可是到处都有呢!就好比说咱家里那些亮晶晶的水龙头、金属把手啥的,那可都得靠电镀来让它们变得漂亮又耐用。
那这电镀件的试验方法和通用技术要求到底是咋回事呢?简单来说,就是得有一套标准,来保证这些电镀件质量杠杠的呀!这就好像咱出门得选双合脚的鞋,不合适那不得别扭嘛!先说说这通用技术要求吧。
电镀层得均匀吧,不能这儿厚那儿薄的,那多难看呀!而且得结合牢固呀,总不能轻轻一碰就掉了吧,那还叫啥电镀件呀。
还有啊,这电镀层的外观也得好看呀,不能有啥瑕疵、斑点啥的,不然多影响美观呀。
那怎么来检测这些要求达没达到呢?这就用到各种试验方法啦。
比如说厚度测试,就好像咱量身高一样,得知道它到底有多厚才放心呀。
还有结合力测试,看看这电镀层和基体是不是紧紧抱在一起,不离不弃呢。
再来说说这耐腐蚀性试验,这可重要啦!电镀件要是不耐腐蚀,那用不了多久不就锈迹斑斑啦,多难看呀。
就好像人要是没有抵抗力,那不得老生病呀。
通过这个试验,咱就能知道它能不能经得住各种恶劣环境的考验。
还有硬度测试呢,这电镀件也不能太软了呀,不然稍微碰一下就变形了,那多尴尬呀。
这就跟人的骨头似的,得有一定硬度才能撑得住呀。
你想想,要是没有这些严格的试验方法和通用技术要求,那咱买到的电镀件说不定用不了几天就出问题啦,那多闹心呀!所以呀,这些可都是为了保证咱能用上质量好的电镀件呢。
咱再打个比方,这电镀件就像一个要上战场的士兵,这通用技术要求就是士兵的身体素质和技能要求,得样样过硬。
而这试验方法呢,就是各种考核,得通过这些考核才能证明自己是个合格的士兵呀。
总之呢,电镀件试验方法和通用技术要求那可真是太重要啦!咱在选。
电镀产品品质检验规范和方法电镀产品品质检验规范和方法电镀端子的检验是电镀完成后不可缺少的工作,只有检验合格的产品才能交给下一工序使用。
通常驻的检验项目为:膜厚(thickness),附着力(adhesion),可焊性(solderability),外观(appearance),包装(package).盐雾实验(salt spray test),对于图纸有特别要求的产品,有孔隙率测试(30U”)金使用硝酸蒸气法,镀钯镍产品(使用凝胶电解法)或其它环境测试。
一膜厚:1.膜厚为电镀检测基本项目,使用基本工具为萤光膜厚仪(X-RAY),其原理是使用X射线照射镀层,收集镀层返回的能量光谱,鉴别镀层厚度及成分。
2.使用X-RAY注意事项:1)每次开机需做波谱校准2)每月要做十字线校准3)每星期应至少做一次金镍标定4)测量时应根据产品所使用的钢材选用测试档案5)对于新产品没有建测试档案,应建立测试档案3.测试档案的意义:例:Au-Ni-Cu(100-221 sn 4%@0.2 cfpAu-Ni-Cu----------测试在铜基材上镀镍打底再镀金的厚度。
(100-221 sn 4%-------AMP铜材编号含锡4%的铜材)二.附着力:附着力检测为电镀基本检测项目,附着力不良为电镀最常见不良现象之一,检测方法有两种:1.折弯法:先用与所需检测端子相同厚度的铜片垫于需折弯处,用平口钳将样品弯曲至180度,用显微镜观察弯曲面是否有镀层起皮,剥落等现象。
2.胶带法:用3M胶带紧牢地粘贴在欲试验样品表面,垂直90度,迅速撕开胶带,观察胶带上有载剥落金属皮膜。
如目视无法观察清楚,可使用10倍显微镜观察。
3.结果判定:a) 不可有掉落金属粉末及补胶带粘起之现象。
b) 不可有金属镀层剥落之现象。
c) 在底材未被折断下,折弯后不可有严重龟裂及起皮之现象。
d) 不可有起泡之现象e) 在底材未被折断下,不可有裸露出下层金属之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