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青海省预防医学复习最新考试试题库(完整版)
- 格式:docx
- 大小:16.70 KB
- 文档页数:2
《预防医学》试题库及答案(包括全书六个章节)第一部分基本理论一、填空题1.整体健康具有多维性、连续性、健康描述的功能性的特征。
2.影响健康的四大因素是环境因素、生物因素、行为和生活方式、卫生服务。
3.生物医学模式的三要素是病因、宿主、环境。
4.健康教育传播的基本要素有传播者、信息、传播途径、受传播者、传播效果。
5.预防工作可分为个人、家庭、社区、国家、国际五个层次。
三、判断题(√)1.新时期的卫生方针特别提出“动员全社会参与”。
(×)2.健康教育包含健康促进。
(×)3.疾病是一种生物学尺度,病患是一种行动尺度。
(√)4.健康效应谱第二个谱级属于生理效应。
(√)5.医学模式是医学观的一种高度的哲学概括。
(×)6.一级预防亦称临床前期预防。
(√)7.预防医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
(√)8.生物医学模式过分强调了人类的自然属性和生物学属性。
(×)9.无病就是健康。
(×)10.社区预防及第四层次预防。
(×)11.健康教育的传播过程中有四个基本要素。
(√)12.对病程不可逆转的一些疾病要加强一级预防。
(×)13.整体健康观强调人的多维属性。
四、选择题1.预防医学的对象:D.确定的群体2.预防医学是:C.医学的一门应用学科。
3.生态健康模式是(E)E.环境-生物-健康4.预防医学经历了(C )C.个体—群体—社区医学阶段5.在疾病三级预防中,健康促进的重点在(A )A.第一级预防甚至更早阶段6.以下哪一项不是预防医学有别于临床医学的特点(A )A.具有临床医学更大的人群健康效益7.第一次卫生革命的主要任务是预防(A )A.传染病8.个体的免疫接种(A )A.仅起到保护个体的作用9.以下各项中不适合采取第一级预防的是(C )C.病因不明,难以觉察预料的疾病10.健康促进的核心策略是(C )C.强化社区行动11.以下哪些属于公共卫生措施(ABCD )A.预防性卫生服务B.疾病的预防和控制C.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D.社区建设12.生物医学模式的特点(ABCE)A.承认人的生物属性B.承认其社会属性C.重视机体的生理活动E.致力于寻找疾病的生理病理变化13.现代医学模式的特点是(ACE)A.强调了人类疾病与生物因素的关系C.提示医生诊疗模式的需调整E.预防为主方针能得到更好的贯彻14.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为(BCDE)B.社会经济、教育、文化等C.各种有害健康的行为D.卫生服务E.生物遗传15.我国新时期工作方针是(ABCDE)A.预防为主B.中西医并重C.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D.大力发展城市医院E.加强农村工作16.公共卫生的使命包括(ABCE )A.预防疾病的发生和传播B.正确处理疑难病症C.促进和鼓励健康行为D.保证卫生服务的有效性和可及性E.对灾难做出应急反应,并帮助社会从灾难中恢复二、名词解释1.医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阶段,人们对于生命过程、健康和疾病的特点和本质的认识及概括,使人们观察、分析和处理医学问题的基本思想和主要方法。
1、当抽样的例数增加到接近总体例数时,t分布趋向于( D )A.χ2分布B.F分布C.二项分布D.标准正态分布2、预防和控制医院内感染的首要措施是( B )A.消灭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C.保护易感人群D.计划免疫3、铅中毒时实验室检查可出现( C )A.尿ALA降低B.尿CP降低C.血FEP升高D.Hb升高4、当研究人群数量大且流动性很强,描述发病强度的指标是( A )A.发病密度B.累积患病率C.累积发病率D.累积死亡率5、膳食纤维具有的生理功能是( C )A.保肝解毒B.提供热能C.防止结肠癌D.节省蛋白质消耗6、伦敦烟雾事件的起因是由于污染物的( A )A.急性作用B.慢性作用C.远期作用D.非特异作用7、筛检试验阳性预测值越高,意味着( A )A.真正为病人的可能性很大B.真正为非病人的可能性很大C.真正为病人的可能性很小D.不是真正健康者的可能性很小8、对于正态分布资料的95%正常值范围,宜选用( B )A.±2.58sB.±1.96sC.±2.58D.±1.969、孕妇膳食中铁的每日供给量是( D )A.27mgB.28mgC.29mgD.30mg10、黄曲霉毒素中产毒量最高、毒性最大、致癌性最强的是( C )A.G1B.M1C.B1D.B211、毒蕈食物中毒属于( C )A.细菌性食物中毒B.化学性食物中毒C.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D.真菌性食物中毒。
1、苯所致的职业肿瘤为( C )A.肝癌B.肺癌C.白血病D.间皮瘤2、引起水俣病的化学元素是( B)A.铅B.汞C.铬D.镉3、急性中毒时可引起迟发性神经病的毒物是(B )A.一氧化碳B.有机磷农药C.氰化氢D.硫化氢4、驱汞治疗的药物是( A)A.二巯丙磺钠B.依地酸二钠钙C.阿托品D.青霉胺5、相对数是表示( B )A.计量资料相对大小的指标B.事物相对关系的指标C.两事物联系程度的指标D.动态分析指标6、当抽样的例数增加到接近总体例数时,t分布趋向于( D )A.χ2分布B.F分布C.二项分布D.标准正态分布7、婴儿所需的必需氨基酸为( C )A.亮氨酸B.赖氨酸C.组氨酸D.蛋氨酸8、我国诊断标准规定,诊断慢性轻度苯中毒白细胞数应低于( B)A.4.5×109/LB.4×109/LC.3.5×109/LD.3×109/L9、筛检试验阳性预测值越高,意味着( A )A.真正为病人的可能性很大B.真正为非病人的可能性很大C.真正为病人的可能性很小D.不是真正健康者的可能性很小10、当研究人群数量大且流动性很强,描述发病强度的指标是( A )A.发病密度B.累积患病率C.累积发病率D.累积死亡率11、引起肝损伤型毒蕈中毒的毒素是( D)A.白毒伞B.鹿花素C.毒蝇碱D.毒伞七肽和毒伞十肽12、大豆的蛋白质含量是(B )A.20-30%B.30-40%C.40-50%D.50-60%13、我国诊断标准规定,诊断慢性轻度苯中毒白细胞数应低于( B)A.4.5×109/LB.4×109/LC.3.5×109/LD.3×109/L14、碳水化合物的生理功能是( D)A.提供脂溶性维生素B.提供必需脂肪酸C.不能提供热能D.为机体提供膳食纤维。
《预防医学》试题库及答案(包括全书六个章节)第一部分基本理论一、填空题1.整体健康具有多维性、连续性、健康描述的功能性的特征。
2.影响健康的四大因素是环境因素、生物因素、行为和生活方式、卫生服务。
3.生物医学模式的三要素是病因、宿主、环境。
4.健康教育传播的基本要素有传播者、信息、传播途径、受传播者、传播效果。
5.预防工作可分为个人、家庭、社区、国家、国际五个层次。
三、判断题(√) 1.新时期的卫生方针特别提出“动员全社会参与”。
(×) 2.健康教育包含健康促进。
(×) 3.疾病是一种生物学尺度,病患是一种行动尺度。
(√) 4.健康效应谱第二个谱级属于生理效应。
(√) 5.医学模式是医学观的一种高度的哲学概括。
(×) 6.一级预防亦称临床前期预防。
(√) 7.预防医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
(√)8.生物医学模式过分强调了人类的自然属性和生物学属性。
(×) 9.无病就是健康。
(×) 10.社区预防及第四层次预防。
(×) 11.健康教育的传播过程中有四个基本要素。
(√) 12.对病程不可逆转的一些疾病要加强一级预防。
(×) 13.整体健康观强调人的多维属性。
四、选择题1.预防医学的对象:D.确定的群体2.预防医学是:C.医学的一门应用学科。
3.生态健康模式是(E) E .环境-生物-健康4.预防医学经历了(C)C.个体—群体—社区医学阶段5.在疾病三级预防中,健康促进的重点在( A ) A .第一级预防甚至更早阶段6.以下哪一项不是预防医学有别于临床医学的特点( A )A.具有临床医学更大的人群健康效益7.第一次卫生革命的主要任务是预防(A)A.传染病8.个体的免疫接种( A ) A .仅起到保护个体的作用9.以下各项中不适合采取第一级预防的是( C ) C .病因不明,难以觉察预料的疾病10.健康促进的核心策略是( C ) C.强化社区行动11.以下哪些属于公共卫生措施(ABCD )A.预防性卫生服务B.疾病的预防和控制 C .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 D .社区建设12.生物医学模式的特点(ABCE)A.承认人的生物属性B.承认其社会属性C.重视机体的生理活动 E .致力于寻找疾病的生理病理变化13.现代医学模式的特点是(ACE)A.强调了人类疾病与生物因素的关系 C .提示医生诊疗模式的需调整 E .预防为主方针能得到更好的贯彻14.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为(BCDE)B.社会经济、教育、文化等 C .各种有害健康的行为 D .卫生服务 E.生物遗传15.我国新时期工作方针是(ABCDE)A.预防为主 B .中西医并重C.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D.大力发展城市医院E.加强农村工作16.公共卫生的使命包括(ABCE )A.预防疾病的发生和传播B.正确处理疑难病症C.促进和鼓励健康行为D.保证卫生服务的有效性和可及性 E .对灾难做出应急反应,并帮助社会从灾难中恢复二、名词解释1.医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阶段,人们对于生命过程、健康和疾病的特点和本质的认识及概括,使人们观察、分析和处理医学问题的基本思想和主要方法。
《预防医学》试题库及答案(包括全书六个章节)第一部分基本理论一、填空题1.整体健康具有多维性、连续性、健康描述的功能性的特征。
2.影响健康的四大因素是环境因素、生物因素、行为和生活方式、卫生服务。
3.生物医学模式的三要素是病因、宿主、环境。
4.健康教育传播的基本要素有传播者、信息、传播途径、受传播者、传播效果。
5.预防工作可分为个人、家庭、社区、国家、国际五个层次。
三、判断题(√)1.新时期的卫生方针特别提出“动员全社会参与”。
(×)2.健康教育包含健康促进。
(×)3.疾病是一种生物学尺度,病患是一种行动尺度。
(√)4.健康效应谱第二个谱级属于生理效应。
(√)5.医学模式是医学观的一种高度的哲学概括。
(×)6.一级预防亦称临床前期预防。
(√)7.预防医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
(√)8.生物医学模式过分强调了人类的自然属性和生物学属性。
(×)9.无病就是健康。
(×)10.社区预防及第四层次预防。
(×)11.健康教育的传播过程中有四个基本要素。
(√)12.对病程不可逆转的一些疾病要加强一级预防。
(×)13.整体健康观强调人的多维属性。
四、选择题1.预防医学的对象:D.确定的群体2.预防医学是:C.医学的一门应用学科。
3.生态健康模式是(E) E.环境-生物-健康4.预防医学经历了(C ) C.个体—群体—社区医学阶段5.在疾病三级预防中,健康促进的重点在(A )A.第一级预防甚至更早阶段6.以下哪一项不是预防医学有别于临床医学的特点(A )A.具有临床医学更大的人群健康效益7.第一次卫生革命的主要任务是预防(A ) A.传染病8.个体的免疫接种(A ) A.仅起到保护个体的作用9.以下各项中不适合采取第一级预防的是( C ) C.病因不明,难以觉察预料的疾病10.健康促进的核心策略是(C ) C.强化社区行动11.以下哪些属于公共卫生措施(ABCD )A.预防性卫生服务B.疾病的预防和控制C.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D.社区建设12.生物医学模式的特点(ABCE)A.承认人的生物属性B.承认其社会属性C.重视机体的生理活动 E.致力于寻找疾病的生理病理变化13.现代医学模式的特点是(ACE)A.强调了人类疾病与生物因素的关系C.提示医生诊疗模式的需调整E.预防为主方针能得到更好的贯彻14.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为(BCDE)B.社会经济、教育、文化等C.各种有害健康的行为D.卫生服务E.生物遗传15.我国新时期工作方针是(ABCDE)A.预防为主B.中西医并重C.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D.大力发展城市医院E.加强农村工作16.公共卫生的使命包括(ABCE )A.预防疾病的发生和传播B.正确处理疑难病症C.促进和鼓励健康行为D.保证卫生服务的有效性和可及性E.对灾难做出应急反应,并帮助社会从灾难中恢复二、名词解释1.医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阶段,人们对于生命过程、健康和疾病的特点和本质的认识及概括,使人们观察、分析和处理医学问题的基本思想和主要方法。
1、铅中毒时最主要的是抑制( B )A.δ-氨基乙酰丙酸合成酶B.δ-氨基乙酰丙酸脱水酶C.粪卟啉原氧化酶D.粪卟啉原脱羧酶2、一般在冬季病房、治疗室的室温为( C)A.16~20℃B.18~22℃C.20~22℃D.20~23℃3、筛检试验阳性预测值越高,意味着( A )A.真正为病人的可能性很大B.真正为非病人的可能性很大C.真正为病人的可能性很小D.不是真正健康者的可能性很小4、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所需要营养素的量称为( C )A.营养素供给量B.营养素平均需要量C.营养素需要量D.营养素适宜摄入量5、10.维生素C的主要食物来源是(D )A.粮谷类B.肉类C.干果D.新鲜蔬菜及水果6、考核预防接种效果包括(A )A.免疫学效果评价和统计分析B.细菌学评价和免疫学效果评价C.流行病学评价和统计学分析D.流行病学评价和免疫学效果评价7、医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有( C )A.药品管理不善B.免疫功能增强C.大量长期使用抗生素D.体力活动减少8、当抽样的例数增加到接近总体例数时,t分布趋向于( D )A.χ2分布B.F分布C.二项分布D.标准正态分布9、有机磷农药中毒时,可消除或减轻毒蕈碱样症状的药物是( A )A.阿托品B.氯磷定C.解磷定D.双复磷10、估计疾病与暴露之间的关联,常用指标是( C )A.发病率B.死亡率C.暴露组发病率与非暴露组发病率之差D.标化比11、慢性汞中毒的特有症状为( A)A.震颤B.易兴奋症C.汞线D.肾脏损害12、婴儿所需的必需氨基酸为( C )A.亮氨酸B.赖氨酸C.组氨酸D.蛋氨酸13、成人每人每日食盐用量不宜超过(A )A.6gB.8gC.10gD.16g14、理论流行病学就是( D )A.研究流行病学思维B.研究流行病学分布C.研究流行病学原理D.运用数学方法研究疾病的发病规律15、医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有( C )A.药品管理不善B.免疫功能增强C.大量长期使用抗生素D.体力活动减少。
1、不含味蕾的舌乳头是()A.丝状乳头B.菌状乳头C.轮廓乳头D.叶状乳头E.以上均含味蕾正确答案:A,2、翼外肌的主要作用()A.牵拉颏部向后下,参与张口运动B.参于口底的组成,收缩时抬高口底,参与降下颌C.牵拉舌骨向前D.提下颌骨向上,参与下颌侧方和后退运动E.使下颌前伸并下降,参与下颌侧方运动,同时有稳定关节盘的作用正确答案:E,3、不属于咀嚼肌范畴的肌是()A.嚼肌B.颞肌C.茎突舌肌D.翼外肌E.翼内肌正确答案:C,4、咀嚼肌由小到大排列应为()A.颞肌<嚼肌<翼内肌B.颞肌<翼内肌<嚼肌C.嚼肌<颞肌<翼内肌D.嚼肌<翼内肌<颞肌E.翼内肌<嚼肌<颞肌正确答案:E,5、颏舌骨肌的主要作用()A.牵拉颏部向后下,参与张口运动B.参于口底的组成,收缩时抬高口底,参与降下颌C.牵拉舌骨向前D.提下颌骨向上,参与下颌侧方和后退运动E.使下颌前伸并下降,参与下颌侧方运动,同时有稳定关节盘的作用正确答案:C,6、狭义的咀嚼肌不包括()A.咬肌B.颞肌C.翼内肌D.翼外肌E.舌骨上肌群正确答案:E,7、构成硬腭的骨性支架()A.上颌骨腭突B.上颌骨牙槽突C.腭骨水平板D.B+CE.A+C正确答案:E,8、前期牙本质不正确的描述是()A.是未矿化的牙本质B.位于矿化牙本质内侧C.活髓牙中总有一层D.发育完成的牙比正在发育的牙为厚E.是成牙本质细胞分泌的正确答案:D,9、釉质的基本结构是()A.釉丛B.釉梭C.釉板D.釉柱E.釉结正确答案:D,10、哪个牙的颌面发育沟有“H”、“Y”、“U”3种形态()A.下颌第一前磨牙B.下颌第二前磨牙C.上颌第一磨牙D.下颌第一磨牙E.下颌第二磨牙正确答案:B,11、翼外肌在髁突上的附着处为()A.前斜面B.后斜面C.髁突外侧的粗糙面D.髁突内侧E.关节翼肌窝正确答案:E,12、包被气管的是()A.颈浅筋膜B.颈深筋膜浅层C.颈深筋膜中层D.颈脏器筋膜E.颈深筋膜浅层正确答案:D,13、牙列拥挤最常见的原因是()A.伸舌吞咽B.咬物习惯C.乳牙早失E.遗传因素正确答案:C,14、哪个牙的合面发育沟呈“十”字型()A.下颌第一前磨牙B.下颌第二前磨牙C.上颌第一磨牙D.下颌第一磨牙E.下颌第二磨牙正确答案:E,15、以下关于眶下孔的叙述中哪项是错误的()A.眶下孔位于眶下缘中点下方约0.5Cm处B.眶下孔内有眶下神经、血管通过C.眶下孔朝向前内下方,行眶下神经阻滞麻醉时进针方向应为前内下D.眶下孔向后外上方通入眶下管E.眶下孔的下方骨面上有尖牙窝正确答案:C,16、在平舌骨大角尖处发自颈外动脉的是()A.上颌动脉B.面动脉C.舌动脉D.脑膜中动脉E.甲状腺上动脉正确答案:C,17、翼外肌的主要作用()A.牵拉颏部向后下,参与张口运动B.参于口底的组成,收缩时抬高口底,参与降下颌C.牵拉舌骨向前D.提下颌骨向上,参与下颌侧方和后退运动E.使下颌前伸并下降,参与下颌侧方运动,同时有稳定关节盘的作用正确答案:E,18、舌下神经穿什么结构出颅()A.圆孔B.卵圆孔C.舌下神经管D.颈静脉孔E.眶下管正确答案:C,19、髁突颈部骨折时,最可能伤及()A.翼从B.上颌动脉C.面动脉D.颈内动脉E.颈内动脉20、牙的功能不包括()A.切割食物的功能B.捣碎和磨细食物C.发音和言语功能D.保持面部的协调美观E.保持口腔清洁正确答案:E,21、下列哪条神经不是上颌神经的分支()A.脑膜中神经B.上牙槽后神经C.蝶腭神经D.颧神经E.颞深神经正确答案:E,。
1、估计疾病与暴露之间的关联,常用指标是( C )
A.发病率
B.死亡率
C.暴露组发病率与非暴露组发病率之差
D.标化比
2、有机磷农药中毒时,可消除或减轻毒蕈碱样症状的药物是( A )
A.阿托品
B.氯磷定
C.解磷定
D.双复磷
3、铁最好的食物来源是(A )
A.动物瘦肉
B.奶及奶制品
C.粮谷类
D.动物血
4、在体内氧化产生16.74KJ热量的是( C )
A.脂肪
B.维生素
C.蛋白质
D.无机盐
5、铅中毒时实验室检查可出现( C )
A.尿ALA降低
B.尿CP降低
C.血FEP升高
D.Hb升高
6、大豆的蛋白质含量是(B )
A.20-30%
B.30-40%
C.40-50%
D.50-60%
7、毒蕈食物中毒属于( C )
A.细菌性食物中毒
B.化学性食物中毒
C.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
D.真菌性食物中毒
8、现代医学模式为( C )
A.生物医学模式
B.自然哲学医学模式
C.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D.机械论医学模式
9、婴儿所需的必需氨基酸为( C )
A.亮氨酸
B.赖氨酸
C.组氨酸
D.蛋氨酸
10、中毒时导致组织不能摄取和利用氧的气体是( A )
A.CO
B.Cl2
C.SO2
D.HCN
11、在体内氧化产生16.74KJ热量的是( C )
A.脂肪
B.维生素
C.蛋白质
D.无机盐。
1、我国推荐每日膳食成年女子铁的供给量是( D )A.10mgB.13mgC.15mgD.18mg2、发现甲类传染病或疑似病人,在城镇的报告时限最长不应超过( A )A.6小时B.8小时C.12小时D.15小时3、急性中毒时可引起迟发性神经病的毒物是(B )A.一氧化碳B.有机磷农药C.氰化氢D.硫化氢4、伦敦烟雾事件的起因是由于污染物的( A )A.急性作用B.慢性作用C.远期作用D.非特异作用5、婴儿所需的必需氨基酸为( C )A.亮氨酸B.赖氨酸C.组氨酸D.蛋氨酸6、现代医学模式为( C )A.生物医学模式B.自然哲学医学模式C.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D.机械论医学模式7、引起水俣病的化学元素是( B)A.铅B.汞C.铬D.镉8、一般要求医院原有的绿化面积应达到总面积的(A )A.30%以上B.40%以上C.50%以上D.60%以上9、慢性汞中毒的特有症状为( A)A.震颤B.易兴奋症C.汞线D.肾脏损害10、发现甲类传染病或疑似病人,在城镇的报告时限最长不应超过( A )A.6小时B.8小时C.12小时D.15小时11、孕妇膳食中铁的每日供给量是( D )A.27mgB.28mgC.29mgD.30mg12、膳食纤维具有的生理功能是( C )A.保肝解毒B.提供热能C.防止结肠癌D.节省蛋白质消耗13、铅中毒时实验室检查可出现( C )A.尿ALA降低B.尿CP降低C.血FEP升高D.Hb升高14、引起肝损伤型毒蕈中毒的毒素是( D)A.白毒伞B.鹿花素C.毒蝇碱D.毒伞七肽和毒伞十肽15、我国诊断标准规定,诊断慢性轻度苯中毒白细胞数应低于( B)A.4.5×109/LB.4×109/LC.3.5×109/LD.3×109/L。
《预防医学》试题库及答案(包括全书六个章节)第一部分基本理论一、填空题1.整体健康具有多维性、连续性、健康描述的功能性的特征。
2.影响健康的四大因素是环境因素、生物因素、行为和生活方式、卫生服务。
3.生物医学模式的三要素是病因、宿主、环境。
4.健康教育传播的基本要素有传播者、信息、传播途径、受传播者、传播效果。
5.预防工作可分为个人、家庭、社区、国家、国际五个层次。
三、判断题(√)1.新时期的卫生方针特别提出“动员全社会参与”。
(×)2.健康教育包含健康促进。
(×)3.疾病是一种生物学尺度,病患是一种行动尺度。
(√)4.健康效应谱第二个谱级属于生理效应。
(√)5.医学模式是医学观的一种高度的哲学概括。
(×)6.一级预防亦称临床前期预防。
(√)7.预防医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
(√)8.生物医学模式过分强调了人类的自然属性和生物学属性。
(×)9.无病就是健康。
(×)10.社区预防及第四层次预防。
(×)11.健康教育的传播过程中有四个基本要素。
(√)12.对病程不可逆转的一些疾病要加强一级预防。
(×)13.整体健康观强调人的多维属性。
四、选择题1.预防医学的对象:D.确定的群体2.预防医学是:C.医学的一门应用学科。
3.生态健康模式是(E)E.环境-生物-健康4.预防医学经历了(C )C.个体—群体—社区医学阶段5.在疾病三级预防中,健康促进的重点在(A )A.第一级预防甚至更早阶段6.以下哪一项不是预防医学有别于临床医学的特点(A )A.具有临床医学更大的人群健康效益7.第一次卫生革命的主要任务是预防(A )A.传染病8.个体的免疫接种(A )A.仅起到保护个体的作用9.以下各项中不适合采取第一级预防的是(C )C.病因不明,难以觉察预料的疾病10.健康促进的核心策略是(C )C.强化社区行动11.以下哪些属于公共卫生措施(ABCD )A.预防性卫生服务B.疾病的预防和控制C.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D.社区建设12.生物医学模式的特点(ABCE)A.承认人的生物属性B.承认其社会属性C.重视机体的生理活动E.致力于寻找疾病的生理病理变化13.现代医学模式的特点是(ACE)A.强调了人类疾病与生物因素的关系C.提示医生诊疗模式的需调整E.预防为主方针能得到更好的贯彻14.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为(BCDE)B.社会经济、教育、文化等C.各种有害健康的行为D.卫生服务E.生物遗传15.我国新时期工作方针是(ABCDE)A.预防为主B.中西医并重C.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D.大力发展城市医院E.加强农村工作16.公共卫生的使命包括(ABCE )A.预防疾病的发生和传播B.正确处理疑难病症C.促进和鼓励健康行为D.保证卫生服务的有效性和可及性E.对灾难做出应急反应,并帮助社会从灾难中恢复二、名词解释1.医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阶段,人们对于生命过程、健康和疾病的特点和本质的认识及概括,使人们观察、分析和处理医学问题的基本思想和主要方法。
1、牙本质中的胶原蛋白主要为()A.Ⅰ型B.ⅡC.ⅢD.ⅣE.Ⅴ正确答案:A,2、3种可重复的基本颌位是()A.牙尖交错位,后退接触位,下颌姿势位B.牙尖交错位,肌位,下颌姿势位C.牙尖交错位,牙位,后退接触位D.牙尖交错位,牙位,肌位E.后退接触位,牙位,肌位正确答案:A,3、防止下颌侧方脱位的是()A.颞下颌韧带B.蝶下颌韧带C.关节囊D.茎突下颌韧带E.盘锤韧带正确答案:A,4、向下经翼腭管通口腔的间隙是()A.颞下间隙B.颞间隙C.翼腭间隙D.翼颌间隙E.咽旁间隙正确答案:C,5、Bennett运动是指()A.下颌的侧方运动B.下颌的前伸运动C.下颌的边缘运动D.下颌的开闭运动E.下颌的功能运动正确答案:A,6、牙列拥挤最常见的原因是()A.伸舌吞咽B.咬物习惯C.乳牙早失D.偏侧咀嚼E.遗传因素正确答案:C,7、口腔前庭的表面解剖标志不包括()A.唇颊龈沟B.上、下唇及颊系带C.翼下颌韧带D.腮腺导管口E.磨牙后区正确答案:C,8、下列那个结构不属于下颌下三角的内容()A.下颌下腺B.面动脉C.面静脉D.舌下腺E.舌神经正确答案:D,9、引起恒牙釉质发育不全的因素如下,除外()A.幼儿时服用大剂量四环素B.出生后1~3岁生活在高氟区C.幼儿时期严重营养不良D.母亲产前曾患毒血症E.母体内氟摄入量过高正确答案:C,10、建颌过程中向前的动力为()A.唇颊肌B.升颌肌和舌肌C.咽肌D.表情肌E.舌骨上肌群正确答案:B,11、腮腺咬肌筋膜来自于()A.颈浅筋膜B.颈深筋膜浅层C.颈深筋膜中层D.颈鞘E.颈脏器筋膜正确答案:B,12、上皮层中胞质内含嗜碱性透明角质颗粒的细胞是()A.角化层B.颗粒层C.棘层D.基底层E.黑色素细胞正确答案:B,13、最大的一对脑神经是()A.面神经B.三叉神经C.迷走神经D.舌下神经E.舌咽神经正确答案:B,14、哪个牙的合面发育沟呈“十”字型()A.下颌第一前磨牙B.下颌第二前磨牙C.上颌第一磨牙D.下颌第一磨牙E.下颌第二磨牙正确答案:E,15、下述关于口腔前庭沟的叙述中哪项是错误的()A.又称唇颊龈沟B.为口腔前庭的上、下界C.为唇、颊黏膜移行于牙槽黏膜的沟槽D.前庭沟黏膜下组织致密E.是口腔局麻常用的穿刺及手术切口的部位正确答案:D,16、在哪个颌位,髁突位于下颌窝中的最后位置()A.牙尖交错位B.后退接触位C.下颌姿势位D.前伸颌位E.侧方颌位正确答案:B,17、釉质中有机质占总重量的l%,其中基质蛋白主要包括()A.球蛋白B.釉原蛋白和非釉原蛋白C.蛋白酶D.A +BE.B +C正确答案:E,18、下列哪项不是替牙期间的颌特征()A.左右中切牙之间有一间隙B.侧切牙向远中倾斜C.前牙拥挤D.磨牙关系偏近中E.暂时性的深覆颌正确答案:D,。
(完整word版)预防医学试题库及答案,推荐文档《预防医学》试题库及答案(包括全书六个章节)第一部分基本理论四、选择题(1-10每题1分,11-16每题2分,共22分)1.预防医学的对象(D)A.个体B.病人C.健康人D.确定的群体E.个体和确定的群体2.预防医学是(C)A.独立于医学以外的学科B.医学的基础学科C.医学的一门应用学科D.又综合又独立的学科E.预防系列为主的学科3.生态健康模式是(E)A.环境-健康B.环境-人群C.环境-生物D.环境-人群-健康E.环境-生物-健康4.预防医学经历了(C)A.个体医学—群体—预防医学的阶段B.个体—群体—生态大众健康的阶段C.个体—群体—社区医学阶段D.群体—大卫生—社会医学阶段E.个体—群体—社会医学阶段5.在疾病三级预防中,安康增进的重点在(A)A.第一级预防甚至更早阶段B.第二级预防C.第三级预防D防E.第一和第二级预防6.以下哪一项不是预防医学有别于临床医学的特点(A)A.具有临床医学更大的人群健康效益B.预防医学更具有积极的人群健康效益C.预防医学研究重点为环境的特性D.事情对象包括个体和群体E.研究方法上注重微观和宏观结合7.第一次卫生革命的主要任务是预防(A)A.传染病B.急性病C.常见病D.慢性病E.血吸虫病8.个体的免疫接种(A)A.仅起到保护个体的作用B.仅起到保护家庭的作用C.仅起到保护群体的作用D.既能保护个体也能保护群体E.以上均不是9.以下各项中不得当采取第一级预防的是(C)A.职业病B.心血管疾病C.病因不明,难以觉察预感的疾病D.脑卒中E.糖尿病10.健康促进的核心策略是(C)A.制定健康的公共政策B.创造支持性环境C.强化社区动作D.开展个人技能E.调整社会消费11.以下哪些属于公共卫生措施(ABCD)A.预防性卫生服务B.疾病的预防和控制C.安康教育及安康增进D.社区建设E.妇幼保健和老年保健12.生物医学模式的特性(ABCE)A.承认人的生物属性B.承认其社会属性C.重视机体的生理活动D.忽视心理活动在疾病中的作用E.致力于寻找疾病的生理病理变化13.现代医学模式的特点是(ACE)A.强调了人类疾病与生物因素的关系B.从医学整体出发.第二和第三级预C.提示医生诊疗模式的需调整D.提示医疗保健模式的需改革E.预防为主方针能得到更好的贯彻14.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为(BCDE)A.物质环境因素B.社会经济、教育、文化等C.各种有害健康的行为D.卫生服务E.生物遗传15.我国新时期事情方针是(ABCDE)A.预防为主B.中西医并重C.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D.大力发展城市医院E.加强农村工作16.公共卫生的使命包括(ABCE)A.预防疾病的发生和传播B.正确处理疑难病症C.促进和鼓励健康行为D.保证卫生服务的有效性和可及性E.对灾难做出应急回响反映,并帮助社会从灾难中恢复第二部分环境与健康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21分)1.除(C)外,是人类生活环境中的四大体素A.空气B.水C.森林D.泥土E.食品2.化学污染物在人体内的蓄积是产生那种类型毒作用的前提(A)A.慢性中毒B.急性中毒C.亚急性中毒D.迟发性反应E.致敏作用3.环境因素的联合作用最常见的是(A)A.相加作用B.相乘作用C.独立作用D.协同感化E.拮抗感化4.光化学烟雾事件的主要污染物是(D)A.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B.烟尘和二氧化碳C.苯丙蓖和二氧化碳D.臭氧和氧酰基硝酸酯E.砷化物和硫化氢5.飘尘的直径在(C)A.100微米以下B. 10微米以下C. 5微米以下D. 1微米以下E. 0.4微米以下6.大气污染物的自净作用的方式不包括(C)A.扩散B.沉降C.转移D.氧化E.植物吸收7.SO2的主要感化部位(B)A.肺泡B.上呼吸道C.细支气管D.毛细支气管E.食道8.一般水质最软的水源是(B)A.江河B.泉水C.雨雪水D.井水E.湖水9.室内的氡主要来自(A)A.房屋地基B吸烟C.人的呼出气D.燃料燃烧E家用电器10.水俣病的病发缘故原由是(B)A.慢性砷中毒B.慢性汞中毒C.慢性铅中毒D.慢性硒中毒E.慢性镉中毒11.混凝沉淀的主要目的是(C)A.改善水质B.除去有害物质C.改善水质混浊度D.杀灭病原菌E.调节水的PH值12.含氯化合的物有效氯是指吕德华和家数(A)A.﹥-1者B.﹥者C.≥-1者D.=-1者E.=者13.除那项外,均为碘缺乏病(C)A.地甲病B.克订病C.痛痛病D.亚克订病E.新生儿先天甲低14.地方性砷中毒主要表现是(A)A.黑脚病B.氟骨症C.斑釉牙D.甲状腺功能低下E.甲状腺肿大A.生活污染B.工业污染C.交通污染D.农业污染E.以上都是16.地氟病的病发缘故原由是(E)A.氟缺发B.碘缺乏C锌缺乏D.砷缺乏E.氟摄入过高17.室内最主要的致癌危害因子是(E)A.镉B.砷C.颗粒物D.挥发性亚硝酸胺E.BaP18.饮用水的净化和消毒处理步骤通常是(B)A.消毒-沉淀-过滤B.沉淀-消毒-过滤C.过滤-沉淀-消毒D.沉淀-消毒-过滤E.过滤-消毒-沉淀19.酸雨的主要形成物是(B)A.CO2B.SO2C.COD.PAHE.光化学烟雾20.环境污染的主要防治措施是(E)A.治理工业三废B.预防农药污染C.预防生活污染D.制订完善的环境保护法律和律例E.以上都是21.酸雨是指PH值小于(B)A.5.00B.5.60C.6.00D.6.56E.7.00A.工业企业B.生活炉灶C.交通运输D.地面尘土飞扬E.意外事故排除第三部分化学、物理、生物身分与安康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27分)1.慢性纤维化肺病多见于长期接触--而致(A)A.二氧化硅B.锰烟C.木尘D.二氧化硫E.锌烟2.对人体危害最大的铬化合物是(C)A.元素铬B.三价铬C.六价铬D.七价铬E.五价铬3.SO2所引起的慢性阻塞性呼吸道疾病是指(D)A.慢性支气管炎、肺水肿和咽喉炎的总称B.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和肺水肿的总称C.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和咽喉炎的总称D.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和肺气肿的总称E.慢性呼吸道疾病4.我国目前法定的职业病有(D)种。
1、3种可重复的基本颌位是()A.牙尖交错位,后退接触位,下颌姿势位B.牙尖交错位,肌位,下颌姿势位C.牙尖交错位,牙位,后退接触位D.牙尖交错位,牙位,肌位E.后退接触位,牙位,肌位正确答案:A,2、伸舌运动时舌尖偏向左侧,其损伤可能在()A.左侧舌咽神经B.右侧舌神经C.左侧舌神经D.右侧舌下神经E.左侧舌下神经正确答案:E,3、哪个牙是全口牙中最长者()A.中切牙B.上颌尖牙C.第三磨牙D.上颌第一磨牙E.上颌第一前磨牙正确答案:B,4、影响咀嚼效率最重要的因素是()A.牙的形态B.牙的数目C.牙的生长部位D.牙的功能接触面积E.牙的生长发育情况正确答案:D,5、对点隙的解释哪一个是错误的()A.龋病的好发部位B.是点状的凹陷C.多位于后牙牙冠的颌面D.由3个以上的发育沟相交所成E.钙化不全的凹陷正确答案:E,6、属于替牙期间的暂时性错颌是()A.额外牙导致上颌左右中切牙萌出早期出现间隙B.上下恒切牙萌出早期,可出现前牙反验C.上颌侧切牙初萌时,牙冠向近中倾斜D.上下颌第一恒磨牙建颌初期,为完全远中关系E.恒切牙萌出初期,出现轻度拥挤正确答案:E,7、哪组牙的功能是捣碎食物()A.切牙B.尖牙C.前磨牙D.上颌磨牙E.下颌磨牙正确答案:C8、无釉柱的釉质存在于()A.近釉牙本质界的釉质中B.牙釉质的表面30厚处C.牙本质的最外层D.牙骨质的表面E.近釉牙本质界和牙表面30厚的釉质中正确答案:E,9、下颌骨的薄弱部位不包括()A.正中联合B.颏孔区C.下颌角D.乙状切迹E.髁突颈部正确答案:D,10、舌下神经穿什么结构出颅()A.圆孔B.卵圆孔C.舌下神经管D.颈静脉孔E.眶下管正确答案:C,11、上颌窦裂孔()A.在上颌骨前面、眶下缘中点下方椭圆形的孔称为B.在上颌骨后面中部有数个小孔,上牙槽后神经和血管经此孔通过称为C.在上颌骨内面有一个三角形的孔称为D.在上颌骨牙槽突与腭骨水平部共同围成的孔称为E.在上颌骨腭突下面于上颌中切牙之腭侧、腭中缝与两侧尖牙的连线交点上的孔称为正确答案:C12、上颌第一磨牙颌面形态中哪一点是错误的()A.斜方形B.近颊颌角及远舌颌角是锐角C.可见斜嵴D.5条发育沟E.近中窝大于远中窝正确答案:D,13、唾液的功能不包括()A.消化作用B.吸收作用C.溶酶作用D.冲洗作用E.排泄作用正确答案:B,14、影响咀嚼效率最重要的因素是()A.牙的形态B.牙的数目C.牙的生长部位D.牙的功能接触面积E.牙的生长发育情况正确答案:D,15、哪个牙是全口牙中最长者()A.中切牙B.上颌尖牙C.第三磨牙D.上颌第一磨牙E.上颌第一前磨牙正确答案:B,16、副根管是指()A.常与根管成垂直角度B.根管的细小分支C.发自髓室底至根分叉处的管道D.主根管的分支,贯穿牙本质和牙骨质通向牙周膜E.根尖部根管发生分歧正确答案:C,17、牙槽窝的游离缘()A.牙槽骨B.牙槽窝C.牙槽嵴D.牙槽间隔E.牙根间隔正确答案:C,18、舌下神经穿什么结构出颅()A.圆孔B.卵圆孔C.舌下神经管D.颈静脉孔E.眶下管正确答案:C,。
1、碳水化合物的生理功能是( D)
A.提供脂溶性维生素
B.提供必需脂肪酸
C.不能提供热能
D.为机体提供膳食纤维
2、铅中毒时实验室检查可出现( C )
A.尿ALA降低
B.尿CP降低
C.血FEP升高
D.Hb升高
3、最常用的毒性参数为( B )
A.LD100
B.LD50
C.LD0
D.LD
4、预防和控制医院内感染的首要措施是( B )
A.消灭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计划免疫
5、一般要求医院原有的绿化面积应达到总面积的(A )
A.30%以上
B.40%以上
C.50%以上
D.60%以上
6、为防止粮食霉变,一般粮食含水量应在( B )
A.13%以下
B.15%以下
C.18%以下
D.20%以下
7、估计疾病与暴露之间的关联,常用指标是( C )
A.发病率
B.死亡率
C.暴露组发病率与非暴露组发病率之差
D.标化比
8、成人每人每日食盐用量不宜超过(A )
A.6g
B.8g
C.10g
D.16g
9、理论流行病学就是( D )
A.研究流行病学思维
B.研究流行病学分布
C.研究流行病学原理
D.运用数学方法研究疾病的发病规律
10、为防止粮食霉变,一般粮食含水量应在( B )
A.13%以下
B.15%以下
C.18%以下
D.20%以下
11、碳水化合物的生理功能是( D)
A.提供脂溶性维生素
B.提供必需脂肪酸
C.不能提供热能
D.为机体提供膳食纤维
12、筛检试验阳性预测值越高,意味着( A )
A.真正为病人的可能性很大
B.真正为非病人的可能性很大
C.真正为病人的可能性很小
D.不是真正健康者的可能性很小
13、铅中毒时最主要的是抑制( B )
A.δ-氨基乙酰丙酸合成酶
B.δ-氨基乙酰丙酸脱水酶
C.粪卟啉原氧化酶
D.粪卟啉原脱羧酶
14、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所需要营养素的量称为( C )
A.营养素供给量
B.营养素平均需要量
C.营养素需要量
D.营养素适宜摄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