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课中多媒体辅助教学有效性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16.00 KB
- 文档页数:3
多媒体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实践摘要:在音乐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图、文、声、像融为一体,以全方位、多层面的整合教材,扩容信息量,促使课堂教学的有机延伸,从而深化德育和美育,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其次,在音乐课中充分合理的利用多媒体教学,能贴近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最佳状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拓展艺术创新能力,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育的有效性。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信息技术小学音乐abstract: in music teaching, using multimedia technology will figure, words, sound, like be in harmony an organic whole, by comprehensive, multi-layered textbook integration, information capacity, and to promote the classroom teaching of organic extensions, thus deepening moral education and the aesthetic education, and the rich teaching contents,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secondly, in the music sufficient and reasonable use of multimedia teaching, can close to th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level best, arouses student’s enthusiasm, promote the power of thought development, expand the artistic innovation ability, thus the optimization classroom teaching,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education.key words: multimedia teach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rimary school music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它的教学目的是审美和育人,是“情感教育”、“素质教育”。
浅谈多媒体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也迅速走入了课堂。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采用多媒体这种教学手段,能形象展示音乐的美妙情境,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增进学生对音乐的感受体验。
多媒体弥补了传统音乐教学上的不足,是推进音乐教学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多媒体;音乐教学;小学《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教学的学科综合,包括音乐课程不同教学领域之间的综合(音乐与诗歌、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不同艺术门类的综合),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综合。
在教学中,学科综合应突出音乐艺术的特点,通过具体的音乐材料构建起与其他艺术门类及其他学科的有机联系。
”新课标要求的实现,离不开多媒体技术的参与。
因此,教学中应该大力提倡使用多媒体技术。
一、多媒体音乐课简介多媒体音乐课,即指“多种电教媒体组合优化的音乐课”,也指“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的音乐课”。
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的集成性和控制性辅助教学,具有突破时空局限、扩大课堂教学容量的特点。
它使音乐语言和文字描述的内容变成形声结合的图画式,让相对单一静态的审美对象活跃起来,成为动态的审美对象,在加快信息传播速度、加大信息容量的基础上,使学生直接受到美的熏陶,以取得最优的教育效果。
二、多媒体在音乐课中的作用随着多媒体在小学音乐课中的广泛使用,它的重要性也逐渐显现出来。
多媒体音乐课的作用主要有以下两方面:1.强化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音乐是一种美的艺术,同时也具有深刻的思想性,音乐将二者很好地融为一体。
音乐教育在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也要兼顾思想品德教育。
因此,音乐教育的任务不单单是有形的音乐知识,还应包括德育、美育内容。
如果在音乐教学中引入多媒体,利用各种媒体手段将音乐本身所要表达的情感以及美妙的场景巧妙地融合在一起,那么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加强了音乐的表达性,从而使学生更容易理解与接受。
在培养学生对美的欣赏与体验的同时,还培育了学生的美好情操和健全人格,充分发挥了音乐以美育人的功能。
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摘要:多媒体技术在音乐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使音乐学科突破了传统教学在时间、空间和地域上的限制,扩展了音乐教学容量,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音乐教学教学手段现代音乐教学中,电教手段的普遍使用,将学生们带入了五彩缤纷的音乐世界。
多媒体能够同时获取、处理、编辑、存储、展示包括文字、图形、声音、动画等不同形态的信息,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共鸣器官,把光、色、音、像有机结合,是课堂冲破了时空限制,为学生音乐素质的发展提供了无限广阔的天地。
—、正确认识多媒体技术根据音乐新课程理念对教师的要求,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和掌握是音乐教师的一项重要基本功。
从音乐教师发展的角度来看,掌握多媒体教学手段将是音乐教师所必需的素质。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随着计算机知识的普及和广泛地使用,多媒体运用能力必将与学科运用能力相整合,将音乐学习和音乐教学同现代教育技术的结合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不仅突破了传统音乐教学在时间、空间和地域上的限制,有利于音乐审美情境的创设,为师生的音乐情感体验提供了条件和环境,而且具有很强的人机交互能力,因此有利于改变以往那种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音乐教学模式,将教师与学生的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
特别是对于学生来说,多媒体技术为实现新的音乐学习目标提供了便利工具,为学生了解丰富多彩的音乐世界打开了大门,帮助学生组织、建构和完成多项音乐学习任务,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音乐思维能力。
其应用使学生的学习方式由单一的课堂学习方式向多方式、多途径发展,学生不仅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方式获取音乐知识,还可以借助于多媒体课件或信息,网络在计算机室或家中等场所朝进行个别化学习。
二、多媒体技术改变教学模式以欣赏课为例,音乐课传统教学模式分为组织教学——作者介绍——背景介绍——灌听音乐——曲式分析——旋律演唱。
一堂课把知识性和愉悦性,欣赏性分割开来,使学生在单调、枯燥的理论讲解中度过,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探讨多媒体优化小学音乐课作用及运用摘要:多媒体技术在音乐课堂教学能将抽象的音乐形象化、复杂的乐理生动化、平淡的教学立体化,融视听为一体,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拓宽学生的音乐思路。
在小学音乐课堂的优化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多媒体小学音乐音乐课堂小学音乐教师也许可以说是第一位把孩子领进音乐艺术殿堂的人。
每个儿童都具有一定的音乐潜能,小学生的思维发展尚处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用形象的图片、教具、音乐创造一个形象的情境来激发学生感知音乐语言的兴趣,从而使学生对音乐有更深的感受和理解。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多媒体作为现代科技成果进入教学领域后产生了一种新型的教学形态。
它让教学中涉及的音乐知识、演唱情绪都活了起来,极大地扩展了音乐教学的容量,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给教学带来了生动活泼的新局面。
一、小学音乐课堂引入多媒体的必要性在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实践中,由于多媒体有声、有色、有形,特别生动“,生动”更能引起学生们学习的兴趣,更能激发对音乐的喜爱。
学生在看到屏幕内容后可以了解作者作品的创作过程,使学生触景生情,激发学生音乐兴趣,自然进入音乐意境,产生强烈学唱的欲望。
而多媒体在小学音乐课堂的辅助教学中,也具有信息技术所特有的独特优势,对学生有着强烈的吸引力,因此在音乐教学实践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多媒体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作用1、深化德育和美育音乐是一门融思想性和艺术性为一体的学科,音乐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是音乐教学最重要的任务。
在唱歌教学中,多媒体能够生动直观地表现歌曲所描绘的美丽的自然风光、多彩的活动场景……具有丰富的美育因素,对深化音乐教学中的德育和美育,具有不可替代的多种功能。
2、能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音乐教学同其它学科的教学一样也有板书设计和适量的习题。
如果我们把这些内容制作在课件中,就可以减少课堂上板书的时间,增大教学容量,完成更多的教学任务。
浅谈多媒体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多媒体技术与音乐课教学的有机整合,能够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它可以创设音乐情境,调动学生积极性;促进思维发散,培养学生想象美;引导艺术创新,发展学生创造美。
把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师的生动启发和学生的实践活动相结合,多种教学手段协调互补,可体现其强大的生命力,达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一、增大信息量,有效提高教学效果音乐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艺术与视觉体验也密不可分。
低年级的学生缺乏基本知识储备和感知经验,缺乏对音乐所表达的内容的了解,而借助多媒体的视频手段,可以发挥视觉的感知作用,再现音乐的情境:如民歌中的风土人情、生动的劳动场景等。
音乐的律动:如舞蹈音乐的动作、节奏、技巧等,多媒体可谓为音乐架起了一座桥梁。
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听一些器乐曲,最好是独奏曲,使其感知不同乐器的音色,了解不同乐器为烘托音乐情绪所起的重要作用。
聆听自然界中各种声响,感受它们在你平静的心湖激起怎样的涟漪。
如雨打雨伞,滴滴答答,感觉那均匀不断的雨声,你想到了什么?山涧小溪潺潺的流水声,叮叮咚咚,清脆悦耳。
夏日沉闷的雷声、呼呼的风声及倾盆大雨……这些声音并未告诉我们什么故事,只是唤起了我们的记忆,激起了各种情绪:不安、兴奋、欢乐。
然而他能让学生对音乐产生极深的兴趣与爱好。
同时,多媒体可以增大音乐课的信息量,拓宽音乐课的天地,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
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大大增加教学的密度,加快节奏。
在课堂上,把预先设计好的文字内容在大屏幕上显示出来,让学生回答、思考、记忆,可以节约时间,增大信息量,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二、引情激趣,营造氛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学习产生的影响,远远超过教师的督促和简单的说教。
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主要是对形象具体,形式新颖的事物容易引起好奇,演示型的多媒体课件能将文字、图像等直观地展示出来,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声像同步、能动能静的教学情景,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器官,把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的审美体验推向高潮。
音乐课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方法有效性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方法有效性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目标与范围这项研究的目标是探索小学音乐课堂中教学方法的有效性,重点在于如何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学习兴趣。
研究将涵盖不同的教学方法,包括传统教学法、游戏化教学、互动式教学等,旨在为小学音乐教师提供实用的指导和参考。
现状与需求分析当前许多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往往以灌输知识为主,忽视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实践能力。
根据某地教育局的调查,约75%的学生表示对音乐课的兴趣不足,主要原因在于教学方式的单调。
教师普遍反映,缺乏有效的教学方法和工具,导致课堂效果不理想。
通过分析现状,可以看出以下需求:1. 提高课堂互动性:学生希望能够在课堂上多参与、多互动。
2. 丰富教学手段:教师需要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评估和反馈机制:建立有效的评估体系,以便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实施步骤与操作指南教学方法的选择1. 传统教学法:结合音乐理论知识的讲解,适用于知识传授的基础阶段。
2. 游戏化教学:通过音乐游戏、竞赛等形式,增加课堂的趣味性,适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3. 互动式教学:引导学生参与讨论、表演和创作,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表现欲。
教学内容的设计内容设计应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建议分为以下几个模块:- 音乐基础知识:乐理、乐器的认识等。
- 歌曲演唱: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的歌曲,进行合唱和个人演唱。
- 音乐欣赏:通过欣赏经典音乐、现代音乐,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 音乐创作:鼓励学生尝试创作简单的旋律,增强他们的创作意识。
课堂实施1. 课前准备:教师提前设计好课程大纲,准备好教材和教具。
2. 课堂活动:根据所选的教学方法组织相应的活动,如小组讨论、音乐游戏等。
3. 反馈与评估:课堂结束后,及时收集学生的反馈,通过问卷、口头交流等方式,评估教学效果。
资源配置为了确保方案的有效实施,建议准备以下资源:- 教材与教具:选择适合小学生的音乐教材,准备乐器、音响设备等。
多媒体技术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运用探析阐述了多媒体技术的内涵,并通过具体的教学实例论述了多媒体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作用,同时,提出了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音乐课堂教学及把多媒体技术与音乐欣赏巧妙结合的教学方法。
在此基础上,介绍了音乐课件制作的方法。
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发学生智力、提高课堂效率、优化课堂结构方面确实起到了关键作用。
但是使用课件时,我们必须坚持知识性、科学性、严密性、趣味性有机结合的原则,否则就会适得其反。
多媒体技术音乐教学音乐欣赏课件制21世纪是一个充满生机但具有激烈竞争的时代,一个充满希望但又具有危机的时代,这个时代以信息传播为特征,以创造性决定失败。
因此,在这场竞争中,谁能最快地获得信息和利用信息,谁能具有创造力,谁就能赢得胜利,获得成功,否则将会被历史所淘汰。
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有这种观念,同时还应尽快地运用并设计多种手段到教学中去开发学生的智慧,使他们成为时代的栋梁,电教媒体的运用恰好为这种教学提供了保障,在音乐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使音乐教学更为生动活泼。
多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对我们的社会已经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人们的行动、生活、思维方式都将随着这一新技术的产生和发展而发生深刻的变化,同时也引起教育领域的深刻变革。
在教学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并不断发展的今天,多媒体辅助教学改变了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在音乐教学中发挥了强大的作用。
一、音乐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内涵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即cai(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或简称多媒体技术,对文本(text)、图形(graph)、静止图像(still image)、声音(audio)、动画(animation)和视频(video)等信息具有集成处理的能力,是在计算机平台上对信息载体,包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文字的收集、加工、处理和再现,使信息表达更具综合性和表现力。
小学音乐课中多媒体辅助教学有效性研究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不断深入,多媒体课件在音乐教学中越来越显示出独特的魅力。
由于多媒体可将悦耳的音乐、迷人的画面、优美的歌声完美地融为一体,使学生能直观感受音乐所表现出的美,对推动学生进一步展开丰富的“音乐想象”起了催化作用,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丰富想像力、创造力、表现力,使学生加深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
在音乐教学中,精心设制、合理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有其独特的优点,如不受时间、空间、微观的限制,形象直观,生动活泼,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较多的知识,切实地解决教师无法讲清课本中的某些重点、难点,达到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效果之目的,从而更好地为开展学生的素质教育服务。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新课
兴趣是调动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动力,正如托尔斯泰所说:“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导入新课时,用流动的画面来体现教学意图,创设出绚丽多彩、声情并茂的环境,给学生以美的熏陶及享受,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例如:我在讲解人教版义务教育小学音乐一年级教材《春晓》一课时,我是这样导人的(用课件展示):春天早晨,小鸟在快乐地歌唱,夜晚沙沙的风声雨声,美丽的小河边,花儿被吹落了……同时,播放出鸟鸣、风吹柳枝、河面上洒满了各色的花儿的音乐,使声音与画面融为一体,营造出了这首古诗所描绘的意境.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在孩子们动脑,不断想像、创造中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在诗、画与音乐融合的同时,也把美融入了孩子们的心中。
不知不觉地有感情地背诵出这首古诗,激发了学生学习演唱这首歌曲的浓厚兴趣。
下面就来说说我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1、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教学,能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但多媒体的使用一定要紧紧围绕教学目的,体现其实效性。
只有找准多媒体使用的最佳时机,注重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切不可做表面文章。
2、设境表情,感受表现歌曲。
教师创设特定的情景,使学生在学会歌曲后充分宣泄情感,“歌咏不足,则手舞之,足蹈之”。
例如在学习《小动物唱歌》的最后环节,运用多媒体课件放映出大森林的一些画面,营造出一个与音乐相符的环境气氛,然后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爱好每人扮演一个自己喜欢的角色。
有好多同学喜欢扮演在天空中自由飞翔的小鸟,起伏有致,如似鸟儿在捌林中尽情地对答歌唱;有的同学扮演可爱的小猫;有的同学两手指竖起放在头顶,扮演可爱的小兔子;有的扮演小树在微风中随风摇摆等等,他们边演唱边自由地舞动,全身心地融人音乐情绪中。
这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又起到了培养学生创造力的作用。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要一招一式地教给学生,学生的积极性也不一定高,当利用电教手段后,情况就大不一样了,给学生放一段与教学内容相关或相同的舞蹈录像资料,让学生观看并自由模仿,然后再利用所学到的动作,自己根据歌曲进行动作的创编。
将教学融于多维互动的学习活动之中,并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闪光的思想火花进行精彩的质疑提问,点拨引导,既促进了自己的教学,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3、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它突破了传统的媒体限制,以其随机灵活的特点,把知识形象生动地传授给学生。
因此,为广大教师所青睐,但是,我们必须明确地认识到,多媒体课件与传统的投影和幻灯等教学手段一样,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
虽然多媒体辅助教学功能大,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但不能忽视各具特色,各有特长的其它媒体,幻灯,录像,实场投影等传统媒体在提供事实,创设情境等方面仍大有可为。
俗话说:不选最贵的,只选最好的。
如果只是把教材、教案、图片简单地“搬”到电脑上。
这和幻灯有什么区别?因此,合理地使用多媒体技术手段,更好地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才是我们的根本出发点和着眼点。
二、通过多媒体,欣赏范唱。
范唱是唱歌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范唱得好或不好直接影响到本课的教学效果。
教师的范唱及讲解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原唱录音能帮助解决这个问题。
如:节奏的快慢、乐曲的特点(声音的欢快、是舒缓、是柔美、是诙谐……),范唱带对学生的演唱起到直接指导作用。
音乐教学使用电教手段显得尤为重要,因为音乐是声音的艺术。
以唱歌为例,象《保卫黄河》、《欢乐颂》等齐唱、轮唱、合唱歌曲,如果由教师一个人范唱是不能表现齐唱的雄壮有力、轮唱的此起彼伏、合唱的丰厚和声效果的。
音乐教师是女性的唱不了男声;是男性的,又唱不了女声。
解决这些矛盾的办法是什么?就是使用多媒体手段,播放教学录音带,因为只有它才能准确地表现体裁和音色,准确地表现音乐形象。
例如教唱《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假若由教师范唱,无论唱多好,也是一种独唱,唱不出合唱的效果。
我将北京市青少年宫少儿合唱团演唱的这首歌的磁带放出来让大家欣赏。
通过欣赏,再来练唱这首歌时,效果令人满意。
如《让我们荡起双桨》是一首优秀的少儿歌曲。
几乎从五六十岁的老人到十来岁的红领巾都能唱出那熟悉的歌词和优美的旋律。
我多次教过学生唱这支歌。
过去教时,一本书,一支粉笔、一架琴,学生很难进入一种美的意境。
近期来,再教这首歌时,我借助多媒体,首先是迷人的画面:在平静的湖面上,一只一只小船满载红领巾,轻巧荡着的双桨、湖面上荡漾的微微波纹、优美的歌声扬起来了……一幅迷人的画面将大家的情绪激发起来了。
全曲用错落有致的节奏、悠扬起伏的旋律,淋漓尽致地从一个侧面表现生活美,表现新中国少年儿童的幸福。
三、利用电脑音乐进行音乐欣赏教学,可以使看不见摸不着的音乐变得更加具体形象。
1、音乐欣赏教学,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有重要的作用。
而在教学中,学生往往兴致淡漠、不以为然,坐不住、听不进。
过去教师用了很多方法,如编故事、画图片、讲解、提示等等,但往往学生只记住老师说的,而对该听的却听不进去。
根据音乐欣赏的综合性特点,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则容易同各有关学科知识取得横向联系,加大课堂容量,拓宽知识面,开阔音乐文化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因此,多媒体教学已成为音乐欣赏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把聆听、观察与实践密切联系起来,再加上简洁精辟的语言引导给学生以生动真挚的情境感染,像这样的教学效果就大不相同。
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而情感是不能强迫的,情感体验是不能替代的。
缺乏主动参与的音乐欣赏教学必然流于形式,回到教师唱独角戏的老路。
针对这种实际情况,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力求通过图、文、声、像结合,把学生的注意力调整到最佳状态。
首先我将从网上下载的图片、照片收集、扫描,根据欣赏内容精心设计问题、制作文本,用动画效果旋转或飞入背景画面中,及时引导与提示,吸引学生注意力,开拓学生的思路。
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创设意境,把学生吸引到作品特定的情境氛围中,帮助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
多媒体教学手段有利于揭示音乐作品的内涵,使学生从中寻求美、发现美、欣赏美,从而提高审美能力,达到粉笔+黑板+挂图+录音机所达不到的效果,大大激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活动能力和想象力,对欣赏的民族音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如:欣赏《闹钟》在音乐播放的同时,教师为学生提供音乐内容所表现的图片——早早起、上学了、上课、课间活动、好好睡等。
音乐是抽象的,但在图片的表现下就变的直观起来了,很多的乐曲欣赏都可以采取这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音乐所表现的内容
2、乐理知识的教学一直是音乐教学的难点,使重点突出,难点化易,既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又可起到培养学生创造力的作用。
例如,我在讲解《春天举行音乐会》这一课时,播放了春天的美丽景色及春雨、春雷等自然现象的录像片段,让学生充分体会了春天的美丽,春天给人们带来的无限活力,激发了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接着便进行了“强、弱”等音乐知识的教学渗透。
在录像背景下,请学生模仿小雨的声音“沙沙沙、沙沙沙”(弱)和春雷的声音:“轰隆隆、轰隆隆”(强),使音乐知识的学习不仅融人了情感,而且为音乐知
识充实了丰富的情感,学生能轻易地去认识和理解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