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概论授课计划-空乘071
- 格式:doc
- 大小:77.00 KB
- 文档页数:2
民航概论第三版课程设计一、课程概述本课程为民航专业的专门课程,主要介绍民航历史、发展现状、航空规章、安全管理等内容,以及航空法、航空政策等相关知识。
二、课程目标1. 掌握民航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了解航空产业的历史及发展现状,了解各类航空器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并对民航运输的相关概念进行较为深入的认识。
2. 熟悉国内外民航的组织结构和运营模式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深入了解国内外民航的组织结构和运营模式,比较各种运营模式之间的优劣,为未来民航业的发展提供思路和创新方向。
3. 知晓航空法、航空政策等相关法律和法规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了解国内外航空法、航空政策等相关法律和法规,掌握安全管理等相关知识,以便在从事民航相关工作时,遵守规章制度,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4. 掌握信息分析和判断的能力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掌握信息分析和判断的能力,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更好地为民航公司提供信息支持和决策建议,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和发展前景。
1. 民航产业的概念和特点本部分主要介绍民航产业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包括历史和现状、政策法规、组织结构、航空器种类、基础建设、运输特点等。
2. 航空市场和经济管理本部分主要介绍航空市场和经济管理相关知识,包括航空市场的基本理论、航空市场的运作机制、航空经济学、竞争分析与战略定位、企业投资战略等。
3. 航空法律和政策本部分主要介绍航空法律和政策相关知识,包括国际公约、国内立法、航空政策、航空安全管理、航空事故调查等。
4. 航空运输安全管理本部分主要介绍航空运输安全管理相关知识,包括整体安全运行观念、航空器适航审定、航空器维修管理、航空监管部门的安全监察等。
5. 航空物流和航空服务管理本部分主要介绍航空物流和航空服务管理相关知识,包括航空物流战略规划、航空物流网络规划、国际航空物流、航空旅客服务管理等。
6. 民航运营与管理本部分主要介绍民航运营和管理相关知识,包括航空线路经营、市场营销、客户服务、特许经营、物资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
《民航概论》教案(修订)第一章:民航发展简史一、教学目标1. 了解民航的发展历程。
2. 掌握民航业的重要里程碑事件。
3. 认识民航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二、教学内容1. 民航的起源与发展2. 我国民航业的发展历程3. 世界民航业的发展概况4. 民航业的发展趋势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民航发展历程、重要事件等。
2. 讨论法:分组讨论民航业的发展趋势。
四、教学资源1. 教材:《民航概论》2. 课件:民航发展时间轴、重要事件图片等。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民航发展历程的掌握情况。
2.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民航业发展趋势的理解程度。
第二章:民航组织与管理一、教学目标1. 了解民航组织的结构与职能。
2. 掌握民航管理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3. 认识民航业的政策法规体系。
二、教学内容1. 国际民航组织(ICAO)与我国民航局2. 民航管理的基本原则与方法3. 民航政策法规体系4. 民航企业组织与管理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民航组织、管理原则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民航企业管理的实际案例。
四、教学资源1. 教材:《民航概论》2. 课件:民航组织结构图、管理原则等。
3. 案例资料:民航企业管理的成功与失败案例。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民航组织的掌握情况。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民航管理的理解程度。
第三章:民航市场分析一、教学目标1. 了解民航市场的特点与竞争格局。
2. 掌握民航市场需求与供给的分析方法。
3. 认识民航市场的趋势与机遇。
二、教学内容1. 民航市场的特点与竞争格局2. 民航市场需求与供给的分析方法3. 民航市场趋势与机遇4. 民航市场营销策略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民航市场特点、竞争格局等。
2. 数据分析法:分析民航市场需求与供给数据。
3. 小组讨论法:探讨民航市场趋势与机遇。
四、教学资源1. 教材:《民航概论》2. 课件:民航市场分析图表、数据等。
一、指导思想以《中国民用航空法》、《民用航空器驾驶员和地面教员合格审定规则》为指导,结合我国民航业发展现状和市场需求,以培养具备民航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全面提高民航概述教学质量和效果。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民航概述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组织结构、运行模式等相关知识;2. 培养学生具备民航行业的基本素养,包括职业道德、团队协作、沟通能力等;3. 增强学生对民航行业的认识,激发学生投身民航事业的热情;4. 为学生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奠定基础。
三、教学内容1. 民航概述:包括民航发展历程、组织结构、运行模式、民航法规等;2. 民航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国内外民航业的发展状况,探讨未来发展趋势;3. 民航行业职业道德与素养:培养学生在民航行业中的职业素养和道德观念;4. 民航服务质量管理:使学生了解民航服务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5. 民航安全与应急处置:提高学生对民航安全的重要性认识,掌握应急处置技能。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民航概述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组织结构、运行模式等相关知识;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民航行业的实际案例,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3.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团队协作能力;4. 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参观民航企业、机场等,使学生亲身体验民航行业的工作环境;5. 在线教学: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
五、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阶段(1-4周):讲解民航概述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组织结构、运行模式等;2. 第二阶段(5-8周):分析民航业发展现状与趋势,探讨未来发展趋势;3. 第三阶段(9-12周):培养民航行业职业道德与素养,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道德观念;4. 第四阶段(13-16周):学习民航服务质量管理,掌握民航服务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5. 第五阶段(17-20周):学习民航安全与应急处置,提高学生对民航安全的重要性认识,掌握应急处置技能。
民航概论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系统地介绍民航概论,使学生掌握民航的基本知识、主要业务和行业动态。
具体的教学目标如下: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民航的基本概念、民航业的发展历程、民航机构及主要业务;掌握飞机的基本结构与性能、航班运行的基本流程、民航服务的主要内容。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民航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具备一定的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能够撰写简单的民航相关文章。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民航业的热爱和敬业精神,提高学生对民航服务行业的认同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民航基本知识:民航概念、民航业发展历程、民航机构等。
2.民航业务介绍:飞机结构与性能、航班运行流程、民航服务内容等。
3.民航行业动态:国内外民航市场现状、民航政策法规、行业发展趋势等。
4.民航服务技能:民航服务礼仪、沟通技巧、应急处理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包括: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民航理论知识,使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业务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民航行业的实际运作和服务的具体实施。
3.讨论法:学生就民航相关话题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思考能力。
4.实验法:安排学生参观民航企业或机场,亲身体验民航业务,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民航概论》,为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民航知识。
2.参考书:提供民航相关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等,生动形象地展示民航业务和行业动态。
4.实验设备:联系民航企业或机场,为学生提供实地参观和操作的机会。
通过以上教学资源的支持,我们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民航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教学评估将采取多元化、全过程的方式进行,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一、课程名称:《民航概论》二、授课对象:民航相关专业学生三、授课课时:2课时四、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民航业的起源、发展及现状;2. 掌握民航运输的基本概念、分类及特点;3. 了解民航机场、航空公司、航空器等基本知识;4.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五、教学内容:1. 民航业概述2. 民航运输3. 民航机场4. 航空公司5. 航空器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 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民航业的发展历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授新课- 民航业概述:介绍民航业的起源、发展及现状,让学生了解民航业在我国的发展地位。
3. 案例分析- 分析国内外知名航空公司的发展历程,让学生掌握民航公司的运作模式。
4. 课堂讨论-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提高我国民航业的竞争力?5. 总结与作业布置-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民航机场、航空器等方面的知识。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 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民航业概述、民航公司的掌握情况。
2. 讲授新课- 民航运输:讲解民航运输的基本概念、分类及特点,让学生了解民航运输的特点和优势。
3. 案例分析- 分析民航机场的布局、设施及运行流程,让学生掌握民航机场的基本知识。
4. 实践操作- 教师演示航站楼模拟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5. 课堂讨论-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提高民航机场的运行效率?6. 总结与作业布置-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查阅资料,了解航空公司、航空器等方面的知识。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
2.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
3. 实践操作能力:评价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
通过以上教学过程,旨在让学生全面了解民航业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将来从事民航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民航概论教案教案标题:民航概论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民航概述及其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 了解民航发展的历史背景、发展阶段与发展现状。
3. 理解民航工作的职责与要求,以及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4. 掌握民航运输市场与公司的运行模式、组织结构和管理体系。
5. 熟悉民航管理中的安全保障、客户服务、市场营销和发展规划等关键要素。
教学内容:1. 民航概述与作用:a. 民航定义及其产业链条;b. 民航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2. 民航发展历史:a. 飞行器的发明与航空业的兴起;b. 民航的发展阶段与技术突破;c. 当今民航业的发展现状。
3. 民航工作与职责:a. 民航组织与管理体系;b. 民航工作的职责与要求;c. 民航行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4. 民航运输市场与公司:a. 运输市场的组成与发展趋势;b. 民航公司的类型与运行模式;c. 民航公司的组织结构与管理机制。
5. 民航管理要素:a. 安全保障与飞行运营管理;b. 客户服务与体验管理;c. 市场营销与品牌推广;d. 发展规划与创新。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民航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场景,激发学生对民航概论的兴趣。
2. 知识讲授:以PPT、多媒体资料和实例分析等方式,向学生介绍民航概述、发展历史、工作职责、运输市场与公司等相关知识。
3. 案例分析与讨论:结合实际案例和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民航管理中的安全保障、客户服务、市场营销和发展规划等要素。
4. 小组活动:分成小组,要求学生针对特定主题或问题展开讨论和研究,并撰写小组报告。
5. 学生展示与总结:学生进行小组报告展示,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并补充相关知识点。
教学资源:1. 电子教材:可利用互联网资源或电子教材提供民航概论的相关知识和案例资料。
2. 多媒体设备:使用投影仪或电子白板展示课件和多媒体资料。
3. 案例分析材料:收集相关的民航案例或问题,供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
评估方式:1. 课堂参与与讨论: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对教师问题的回答能力。
《民航概论》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民航概论》这门课是航空服务专业的基础课,主要以从事民航事业所需的基础知识为视角,对民用航空的历史及发展、飞机的一般介绍、飞行基本原理、空中交通管理、民用机场、民航旅客运输、民航货物运输运输和客舱设备等方面的基础知识进行系统性介绍。
主要针对学生能够在在校学习期间接触更多的民航运输服务知识,对民航运输服务工作的各个方面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将来走上工作岗位,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员工。
本课程在第一学期开设,共45学时,理论42学时,实践3学时。
二、课程目标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民航发展史,对飞机、发动机及电气电子设备和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有系统、全面的了解,同时,要求学生了解航空气象、空中交通管制、机场、民航运输、适航维修和通用航空等领域的基本知识,为学习有关专业课程打下一定的基础。
三、教学要求在本课程教学中,应重点突出民用航空的基础知识,强调航空服务意识的培养,充分利用幻灯片、投影、录像、VCD、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加强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培养,同时注重指导学生加强自学能力。
按照培养“实用型”高级技术人才的目的要求,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应达到如下要求:1、了解世界民航及中国民航的历史和发展历程2、了解飞机的动力装置及系统3、掌握飞机的飞行过程;了解飞机的飞行原理。
4、掌握空中交通管理的定义和任务。
5、了解民用机场的基础知识6、掌握旅客运输流程及重要旅客服务要求7、了解民航货物运输相关知识8、掌握客舱设备的分布及使用。
四、教学时数分配按照航空服务专业的培养目标,本课程开设45学时,其中理论42学时,实践(实习)课3学时,各章节教学时数分配如下:教学内容学时总学时理论实践第一章民用航空总论 4 0 4 第二章飞机的一般介绍8 0 8 第三章飞行基本原理 6 0 6 第四章空中交通管理 3 0 3 第五章民用机场概述 6 0 6 第六章民航旅客运输 6 3 9 第七章民航货物运输 6 0 6 第八章客舱设备 3 3 6 合计42 3 45单元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活动学时理论实践1.民用航空总论第一节、民用航空基本概念第二节、民用航空的历史和发展第三节、中国民航运输的历史和发展了解掌握熟悉理论讲授 4单元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活动学时理论实践2.飞机的一般介绍第一节、飞机机体第二节、飞机的动力装置第三节、飞机系统第四节、航空电子系统掌握熟悉熟悉熟悉理论讲授8单元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活动学时理论实践3.飞行基本原理第一节、大气与飞行第二节、飞机的飞行过程第三节、飞行的基本原理第四节、飞机的飞行控制了解掌握熟悉熟悉理论讲授 6单元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活动学时理论实践4.空中交通管理第一节、概述第二节、空中交通管制服务第三节、飞行情报服务第四节、空域规划与流量管理第五节空中交通管制设施及新航行系统了解了解熟悉熟悉熟悉理论讲授 3单元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活动学时理论实践5.民航机场概述第一节、概述第二节、航空港功能区域介绍第三节、我国大型航空港介绍掌握掌握熟悉理论讲授 6单元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活动学时理论实践6.民航旅客运输第一节、民航旅客运输简介第二节、民航旅客运输业务简介第三节、特殊旅客运输第四节、国际性民航组织及航空法第五节、中国六大航空运输集团及保障集团掌握了解掌握熟悉熟悉理论讲授角色扮演6 37.民航货物运输第一节、民航货物运输简介第二节、民航国内货物运输第三节、民航危险货物运输掌握熟悉熟悉理论讲授 6单元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活动学时理论实践8.客舱设备第一节、客舱设备运行及管理第二节、客舱设备的使用第三节、机上应急设备掌握掌握掌握理论讲授 3。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使学生了解民航业的起源、发展历程、现状及未来趋势;(2)使学生掌握民航业的基本概念、主要业务及航空运输的基本原理;(3)使学生熟悉民航法规、政策及民航企业运营管理知识。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分析、解决民航实际问题能力;(2)提高学生团队协作、沟通协调能力;(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能力。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民航事业的热爱和兴趣;(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敬业奉献的精神;(3)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1. 民航业概述2. 航空运输基本原理3. 民航法规与政策4. 民航企业运营管理5. 民航安全管理6. 民航市场营销7. 民航信息技术8. 民航发展趋势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民航概论知识,帮助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民航业的发展趋势和问题。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4. 角色扮演法:模拟民航业务场景,让学生亲身体验民航工作流程。
5.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解答等形式,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介绍民航概论课程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讲解民航业概述:阐述民航业的起源、发展历程、现状及未来趋势。
3. 讲解航空运输基本原理:介绍航空运输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特点。
4. 讲解民航法规与政策:解读民航法规、政策,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5. 讲解民航企业运营管理:分析民航企业运营管理的基本流程和策略。
6. 讲解民航安全管理:强调民航安全的重要性,介绍民航安全管理制度。
7. 讲解民航市场营销:探讨民航市场营销策略,提高学生的市场意识。
8. 讲解民航信息技术:介绍民航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9. 讲解民航发展趋势:分析民航业的发展趋势,引导学生关注行业动态。
10. 课堂讨论与角色扮演: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和角色扮演,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