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内智力量表
- 格式:doc
- 大小:1.62 MB
- 文档页数:30
斯坦福比纳智力量表公式
斯坦福比纳智力量表公式是用于计算智力指数(IQ)的公式,该公式由斯坦福-比纳智力量表(Stanford-Binet Intelligence Scale)的开发者阿尔弗雷德·比纳(Alfred Binet)和西奥多·斯坦福(Theodore Stanford)共同制定。
此公式被广泛应用于评估个体的智力水平,包括儿童和成年人。
斯坦福比纳智力量表公式的计算方法是将被测试者的智力年龄(IQ Age)除以实际年龄,然后乘以100。
智力年龄是被测试者在智力测试中得分所对应的年龄水平,例如,一个7岁的儿童在测试中得分与一般8岁儿童相同,那么他的智力年龄就是8岁。
如果一个成年人的智力年龄与实际年龄相同,则他的IQ为100。
如果一个人的智力年龄高于实际年龄,那么他的IQ将高于100,反之亦然。
需要注意的是,斯坦福比纳智力量表公式只是计算IQ的一种方法,其他测试也有不同的计算公式。
此外,IQ本身也只是智力的一个方面,不能完全代表一个人的智能水平。
- 1 -。
智力测验-比奈量表一、简史比奈量表是智力测验最早并代表另一类型的智力量表。
该量表第一次由法国心理学家Binet和Simon二人于1905年发表,称比奈西蒙量表,后于1908年及191 1年分别作了修订。
美国Terman于1916年进行修订后称“斯坦福-比奈量表”(Stanford-Binetscale),21年后(1937年)他与Merrill合作,进行了第二次修订,成为两个平行本,即L式(formL)和M式(formM)。
1960年再合成L -M式(formL-M)。
1972年重新制定L-M式的常模。
我国由陆志韦首先1935年修订斯坦福-比奈量表,以后于1936年与吴天敏合作将适用于江浙地区的版本使之也适用于北京地区。
1983年吴天敏对修订本再次进行修改,称“中国-比奈量表。
”有人将1905年比奈量表称近代智力量表之父。
1916年的修订工作,不仅将量表标准化,而且提出智商(IQ)为智力单位,它在Stern的心理商数(MQ=MA/C A)的基础上发展了计算IQ的公式(IQ=MA/CA×100)。
1937年的修订本分成两个平行本。
操作测验比率加大,适用范围从2岁到超常成人,取样3,184人。
曾有人称之为智力测验前进中的里程碑(Flanagan,193 8)。
1960年修订时的特点是将两平行本合一,校正了难度。
用韦氏量表的离差智商替代比率智商。
年龄以18岁为上限,取样4,498人。
1972年对测验本身无修改,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制定了新的常模,取样2,100人。
二、测验形式每一年龄组设一套测验项目,每套为难度相近的6题,另一备用题。
6题分配只考虑难度,不照顾因素分配。
因此其中有同质题,也有异质题,异质分配不均匀。
分组因年龄而异。
年龄越小,每年龄组的覆盖月数越少,年龄大的则多。
因为年龄小的智力发展比大的更迅速。
三、比奈量表和韦克斯勒量表性能比较1.两类量表的因素分析结果WAIS(WAIS-R,WAIS-RC)所包含的智力因素有A 因素,即词语理解因素(VC),以I、V两个分测验负荷最高;B因素,即知觉组织因素(PO),以PC、PA和OA三个分测验负荷最高。
斯坦福比纳智力量表斯坦福—比纳智力量表1905年,法国心理学家比纳和西蒙编制了第一个诊断异常儿童智力的测验,即著名的“比纳—西蒙量表” (Binet-Simon Scale)。
该量表包括30个项目,从易到难排列,以通过题数的多少作为鉴别智力高低的标准。
1908年和1911年作者对量表先后修订了两次,测验项目增加到59个,并按年龄分组,从3岁到15岁。
该量表首次采用心理年龄(mental age,MA)即智龄来计算成绩,儿童通过哪个年龄组的项目,便表明他的智力与几岁儿童的平均智力水平相当。
比纳认为,智力是一种判断的能力,创造的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
因而他从复杂任务入手,着重测量判断、理解、推理等高级心理过程,即智力中的普通因素。
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推孟(L.M.Terman)在1916年修订了比纳—西蒙量表,即斯坦福—比纳智力量表(Stanford-Binet Scale)。
该测验有90个项目,其最大特点是引入智力商数(intelligence quotient,IQ,简称智商)的概念。
所谓智商,就是心理年龄(MA)与实足年龄(chronological age, CA)之比,也称比率智商,作为比较人的聪明程度的相对指标。
1937年、1960年推孟对斯坦福—比纳量表曾做过两次修订,1972年在测验内容不变的情况下,对1960年修订本重新做了标准化,常模是从更具代表性的新样本中得到的。
1960年修订后的斯坦福—比纳量表共有100多个项目,这些项目被分为20个年龄组。
2,5岁儿童每半岁为一组,每组有6个正式项目,一个备用项目;6,14岁每岁为一组,每组也有6个正式项目和一个备用项目。
此外还有一个普通成人组和三个不同水平的优秀成人组的项目。
仅以6岁组和10岁组为例,测验包括以下内容。
6岁:1.词汇:在45个词中正确解释6个。
2.区分:说出两物的不同点。
3.图画补缺:指出画中物体缺少的部分。
4.数概念:从一堆积木中取出需要的块数。
1、斯坦福一比内量表(The Stanford-intelligence scale)的发展比西量表发表以后,戈达德(H.Goddard,1908)第一个将其介绍到美国。
此后,又有一些人对它进行了修订,其中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推孟(L.Terman)教授的工作最负盛名。
(1)1916年量表推孟1916年发表的斯坦福一比内量表(简称斯一比量表)中,对于比西量表中的项目或者保留,或者修改,或者删除,并在此基础上又增设了39个新项目。
该量表首次引入比率智商的概念,开始以IQ作为个体智力水平的指标。
而且,为了使测验标准化,该量表对每个项目施测规定了详细的指导语和记分标准。
(2)1937年量表推孟1937年对斯一比量表作了第一次修订,修订后的斯一比量表由L型和M型两个等值量表构成。
该量表适用年龄由1916午的3~13岁扩展到1.5~18岁,并在修订时选取了更大的代表性样本以获得其信度、效度资料,不过其样本仍局限于白人,且偏重于社会经济地位较高家庭的儿童,因而仍未能全面反映美国当时人口状况。
(3)1960年量表这个量表汇集了1937年量表的L型和M型中最佳项目而成LM型单一量表,适用于2岁到成人。
该量表的重大改变在于舍弃了比率智商,引人了离差智商概念,以平均数为100,标准差为16的离差智商作智力评估指标。
(4)1972年量表此量表保持1960年量表的测验内容不变,重新修订常模,所选常模团体包括美国各地区、各社会阶层、各种经济状况、各民族的2100名儿童,取样代表性胡了很大提高。
2、斯比量表的信度与效度(1)信度。
一般说来,斯比量表对年龄大的被试比年龄小的被试信度高,对于智商低的被试比智商高的被试信度高。
计算其L型和MB量表的复本信度,在2.5~5.5岁为0.83~0.91,在6~13岁为0.91~0.97,在14~18岁为0.95~0.98(下限信度值来自于IQ为140~149的被试,上限信度值来自于IQ为6o~69的被试)。
1、斯坦福一比内量表(The Stanford-intelligence scale)的发展比西量表发表以后,戈达德(H.Goddard,1908)第一个将其介绍到美国。
此后,又有一些人对它进行了修订,其中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推孟(L.Terman)教授的工作最负盛名。
(1)1916年量表推孟1916年发表的斯坦福一比内量表(简称斯一比量表)中,对于比西量表中的项目或者保留,或者修改,或者删除,并在此基础上又增设了39个新项目。
该量表首次引入比率智商的概念,开始以IQ作为个体智力水平的指标。
而且,为了使测验标准化,该量表对每个项目施测规定了详细的指导语和记分标准。
(2)1937年量表推孟1937年对斯一比量表作了第一次修订,修订后的斯一比量表由L型和M型两个等值量表构成。
该量表适用年龄由1916午的3~13岁扩展到1.5~18岁,并在修订时选取了更大的代表性样本以获得其信度、效度资料,不过其样本仍局限于白人,且偏重于社会经济地位较高家庭的儿童,因而仍未能全面反映美国当时人口状况。
(3)1960年量表这个量表汇集了1937年量表的L型和M型中最佳项目而成LM型单一量表,适用于2岁到成人。
该量表的重大改变在于舍弃了比率智商,引人了离差智商概念,以平均数为100,标准差为16的离差智商作智力评估指标。
(4)1972年量表此量表保持1960年量表的测验内容不变,重新修订常模,所选常模团体包括美国各地区、各社会阶层、各种经济状况、各民族的2100名儿童,取样代表性胡了很大提高。
2、斯比量表的信度与效度(1)信度。
一般说来,斯比量表对年龄大的被试比年龄小的被试信度高,对于智商低的被试比智商高的被试信度高。
计算其L型和MB量表的复本信度,在2.5~5.5岁为0.83~0.91,在6~13岁为0.91~0.97,在14~18岁为0.95~0.98(下限信度值来自于IQ为140~149的被试,上限信度值来自于IQ为6o~69的被试)。
心理学基本概念系列——
比内-西蒙智力量表形而上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文明之一,
情志,即现在所说的心理学,
在人类医学有重要地位。
本文提供对心理学基本概念
“比内-西蒙智力量表”
的解读,以供大家了解。
比内-西蒙智力量表
亦称“比内量表”。
心理测验工具。
用于筛选不适应正常班级教学的儿童。
第一个标准化的心理测验量表。
法国实验心理学家、智力测验的创始人比内和医生T.西蒙1905年编制。
适用于3岁~11岁儿童。
测验共包括30个由易到难的项目。
其中有指出身体各个部分、列举常见物品、比较两条线的长短、辨别颜色和左右以及复述等测验内容。
每个年龄组的测验内容不同。
1908年、1911年比内对量表修订过两次。
第一次修订使测验项目增至59个,全部项目按年龄水平分组,成为第一个智力年龄量表,即儿童能通过哪个年龄组的项目,便说明他具有几岁的智力水平。
第二次修订增删了一些测验项目(总数仍为59项),把量表的适用范围扩展至17岁。
该量表一问世就为各国心理学家所修订和发展。
其中美国斯坦大学推孟1916年主持修订的斯坦福-比内智力量表(SB)最为着名。
1922年该测验传入中国。
1924年陆志韦在南京发表了他修订的《中国比内-西蒙智力测验》,1936年他与吴天敏进行了第二次修订。
1982年吴天敏对《第二次订正中国比内-西蒙测验》进行了修订,称作《第三次修订中国比内测验》,为节省时间,还制订了一份由8个项目组成的《中国比内测验简编》。
中国比内智力测验量表在儿科临床应用分析黎天桂陈智红许东亮摘要我们使用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吴天敏第三次修订的“中国比内智力测验量表”,于2005-2007年间对珠海儿科门诊264名儿童进行智力测验和体格检查,结果表明:总体智力均值(IQ)91.36,均差(S)7.44,儿童智力发展水平在正常范围;幼儿智力发展与性别差别无显著性;幼儿智力发展随年龄增加而有增加趋势。
儿童智商与父母的文化程度和职业密切相关,与广西煤矿区幼儿智商比较,有显著差异,这说明儿童智力发展与社会环境、家庭教育、保健教育有关。
体检合格率为87%,患病者占13%,其中躯体治病占8%,心理行为故障占5%,分别给予及时的矫治,收到较好的效果。
说明智力测验与体检相结合更有利儿科临床工作的发展和保障儿童身心健康。
关键词:儿童,智力,影响身心健康的因素1、问题的提出1.1随着医学模式转换的需求,全方位保障儿童健康成长,建议将儿童智力测验列为儿童体检的一项重要内容,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学习、成长的的定期监测,了解珠海市儿童身体健康和智力发展的关系,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对儿童身心健康和智力发展的影响。
1.2我们于2005-2007年对儿科门诊264名儿童进行健康检查和智力测验。
将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研究,为儿童身心健康和智力发展、疾病预防提供理论依据。
2、对象和方法2.1对象在儿科门诊应诊儿童中随即抽样264名儿童,进行健康体检和智力测验。
2.2以珠海市儿童体检统一要求进行检查,又以中国比内智力测验为工具测查智力,对全部被试逐个进行测验。
3、结果与分析3.1总体分析由表1可知珠海市264名儿童智商均值(IQ)91.36,均差(S)7.44,属中等智慧水平。
表1 264名儿童总体智商均值总体项目N=264 x=91.36 S=7.443.2性别分析由表2可知男女儿童智商均值比较,差异无显著行,P>0.05,这与测验项目设计缺乏特别显著的性别差异项目有关,或者与幼儿的性腺技能发育未成熟有关。
本杰明智力测量量表(附答案)
简介
比奈-本杰明智力测量量表是一种常用于评估个体智力水平的测试工具。
它通过一系列任务和问题,对被试者的认知能力进行全面测量,包括言语理解、逻辑推理、问题求解、知识记忆等多个方面。
量表内容
比奈-本杰明智力测量量表由多个子量表组成,每个子量表针对不同的智力要素进行测量。
包括:
1. 词汇理解:测试被试者对词汇的理解能力,如同义词、反义词、近义词等。
2. 推理能力:测试被试者的逻辑推理和抽象思维能力,涉及数字、字母、图形等。
3. 数字推理:测试被试者对数字间关系的理解和推断能力。
4. 空间能力:测试被试者对物体在空间中位置和方向的感知和判断能力。
5. 记忆能力:测试被试者对事物信息的存储和回忆能力。
测试流程
测试过程中,被试者需要根据指导完成一系列任务和问题,回答相关的选择题、填空题或操作图形等。
被试者的回答将被记录下来,用于计算最后的智力水平。
文件附带答案
本文档所附的比奈-本杰明智力测量量表还附带了答案,以便测试人员对被试者的答案进行评分和解读。
结论
比奈-本杰明智力测量量表是一种有效评估个体智力水平的工具,通过全面测量多个智力要素,可以帮助了解被试者的认知能力
和思维能力。
本文档提供了测量量表的简介以及测试流程,并附带了答案供测试人员参考。
比内智力量表一般说明这本《中国比内测验指导书》是第二次订正《中国比纳西蒙测验说明书》(1936,1937,商务)的第三次订正本。
这次订正作了比较大的修改:在内容方面,删改了一部分试题,增加了一部分试题。
在评定成绩的方法上,把以实足年龄除智力年龄求得智商的方法改为以个人成绩与他所在的群体的中常成绩相比较的结果为智商。
虽然放弃了原用的年龄蠢表,但实际上还保留了按年岁范围计算智商的方法。
在每二次订正本中,一个试题往往有不只一个年龄标准,以致用起来很不方便。
这次取消了这种编制方法:改为每岁三个试题,从两岁至十八岁共五十一个试题。
主试预知1.按“测验必备”备齐物件。
2.对照着记录纸,一个题一个题地,熟读各试题的指导语,要求能在指导受试题时,自然而准确地说出,至少能在边读边说的情况下,不至张口结舌或自行编造。
张口结舌,势必削弱受试对我们的信心;自行编造指导语,必然导致不同的测验结果,破坏测验的科学性。
3.主试对受试必须保持一般的和善态度。
对于受试的有关试题内容的探索性问题,一概支吾过去,比如对他说:“你自已想一想”。
对于他的答案,不论对与不对,都不要表示肯定或否定的态,以免影响他的测验效果。
4.除按指导语让受试回答试题外,凡属闲话,一概不说。
5.施行测验之前,应安排好一间安静屋子,内设一桌两凳。
施测时主试受试对坐。
主试可将指导书立在面前,以免受试窥视主试的记录,思想受到扰乱。
6.测验开始之前,主试让受试或替受试填明记录纸上的简历,并签上自已的姓名,请主试签名是为了日后遇有情况不清之处,好请主试协助解决。
7.根据受试年龄查附表一,找到开始的试题,就可以按照指导书进行测验了。
8.请把每一试题的分数(通过一题给一分,不通过不给分)。
记在记录纸上各题后的()里。
须录答案时请把答案记在题号之后——线上。
记录要尽量录受试原话,以便根据真实材料核对分数或解决有关问题。
9.各试题附带的答案,有的是唯一的正确答案。
如6.43等题的答案,是不能牵强附会的。
但例如第23题的答案,则只是代表性的答案。
当邻居家的老奶奶突然病了的时侯,一个儿童或青少年是可能有所表现的:例如去请医生;去买药。
这是可行的,是可取的答案。
此外,如“告诉妈妈去”,“送她去医院”等;…都是可以通过的答案:’至于。
给她药吃’和“照顾她”一类的答案,则是不确切或不具体的,所以是不能通过的答案。
判断不在试题后标明的答案之内的答案是否正确。
主要应以试题后标明的答案为例,凡符合该答案的含义的答案,即使词句与它不同,也是可以通过的。
否则就是不可以通过的答案。
10.主试必须按照各试题的时限控制时间,不可随意诞长或缩短。
时限不包括主试用的时间。
11.受试继续有五题不通过时,停止测验,并对他说:“好了;就到这儿吧,谢谢你”。
这句“谢谢你”很重要,它能解除受试的紧张情绪,也是对受试的礼貌。
12.为了查明受试的智商(IQ)请先按附表二算出他的实足年龄,记在他的记录纸上,然后在智商表上,按他的实足年龄(岁,月)和总分,找到他的智商。
总分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受试答对若干试题的总分数,另一部分是根据附表一,承认他能通过的试题的分数,即‘补加分’。
按一般习惯,智商在90-110之间,表示智力中等。
从本测验得到的智商;表明一个受试在同年岁的儿童或青少年中的相对智力水平。
’测验必备1.两个l寸半×2寸半的长方形(最好用卡片纸),把其中一个对角剪成两个三角形。
2.黑(或灰)钮扣13个。
3.三张卡片分别写上(1)桌子,饼,老鼠;(2)汽车,工人,河;(3)妈妈,老师,我;4.3寸见方白纸若干张(每人甩一张)。
5.五张卡片分别写上爱,残暴,光荣,狡猾,隆重。
6.剪刀一把。
7.铅笔二支。
8.橡皮一块。
9.小块草稿纸若干张。
10.跑表(或有秒针表)一只。
11.记录纸若干份(每人一份)。
施测方法试题1 比圆形把次页画有大、小,中三个圆形的图放在受试面前,问他说:你看这三个圆形哪个最大,如果他说对了,就接着问他哪个最小呢?如果不回答,可重同一遍。
时限:一分钟不说话,不必再问。
成绩:全对通过。
试题2 说出物名对受试说:请你告诉我(1)爸爸写字用什么?如果受试不回答,可重问一遍。
接着问他(2)妈妈切菜用什么?(3)缝衣服用什么?时限:IO秒钟不回答,往下问,答案:(1)笔,墨水。
(2)刀, (3)针,线,缝纫机。
成绩:全对通过。
试题3 比长短线将次页的图横放在受试面前,问他:你看,这两条线哪一条长?你把长的一条指给我看。
指完一次之后,将图上下倒置,再照样问,然后再倒置同一次。
成绩:三次全对通过。
试题4:拼长方形将预备好的长方硬白纸横放在受试面前,又将两个三角形照样子放在长方形形的下边。
指着三角形对受试说:我要你把这两块东西拼起来,拼成和这块(指长方形)一个样子。
如果受试不明白可再说明一次。
受试拼完,主试立即把两三角形恢复原来的样子,对受试说,你在拼一次。
让他拼三次。
时限:一分钟内不能拼三次的,不必再试。
成绩:三次全拼对通过。
试题5:辨别图形先将夹在书内的单张纸上的十个几何形沿线剪下,黑线要留在图形上。
先用圆形放在次页×处(×的一边须近儿童),对儿童说:你在这一张图里(指)找一个跟这个图一样的图给我看。
如儿童指错了,就自己指着放在×处的圆形说:要和这个一样的。
依次使儿童找方形,三角形,及其它各形。
次序不拘。
每图放置的方位要同书上的一样。
成绩;十个图中对九个或全对通过。
试题6 数纽扣十三个用同样钮扣十三个横排在受试面前。
对他说:你把这几个钮扣数一数,告诉我一共是几个。
你要用手指着数。
指着受试左边的那个钮扣说:一个……你往下数。
如受试只说数目,不用手指着数,不算合格。
时限:半分钟不数,往下问。
成绩:说、指一致,通过。
试题7 问手指数先让受试伸出一只手,问他,你这只手有几个手指头?再问:那只手有几个手指头?两只手共有几个手指头?如受试要数。
叫他不要数。
时限:10秒钟不答,往下问。
成绩:全对通过。
试题8 上午和下午问受试:现在是上午还是下午?如在下午测验应倒问,再问:每天太阳出来的时候是上午还是下午呢?他答后再问:太阳落的时侯是下午还是上午呢?时限:10秒钟不答,往下问。
成绩:全对通过。
(不用“上午”或“下午”的答案,一律不通过。
)试题9 简单迷津指此页上边的图对受试说:你看这里有一只老鼠,这里有一块饼(指饼),老鼠跑去吃饼,必须走这一条路,这条黑线(指黑线)。
要是走别的路,(指迷路),就要碰到墙上,过不去。
现在又有一只老鼠,(指下面的图),又有一块饼。
如果老鼠药吃着一块饼,他应当怎样走法呢?你指给我看。
要小心,不要碰到墙上。
时限:1分钟指不出,可停止。
成绩:指对通过。
试题10 解说图画指次页的图对受试说:这张画儿画的是什么?如果不回答,或所答非所闻,再说:你看见这张画儿了吗?照样问其余两张图。
录受试答案。
时限:问后15秒钟不答,往下问。
答案:第一图:小朋友(小孩儿,小同学)到商店去买酱油,(油,酒,醋)。
第二图:叔叔和阿姨(爸爸和妈妈)带着小妹妹去逛公园。
第三图:下雨了,小朋友拿着伞到车站去接妈妈。
学雷锋,把伞给别人用。
成绩;只说名词,如‘小朋友’,‘椅子’,每题给1分,说动作的,如‘买油’,‘下雨’,‘逛公园‘,给2分。
说出图画的完整主题,给3分。
三题共得5分或以上,通过。
试题11:找寻失物指着记录纸上标明(11)处的圆形对受试说:比方说:你的皮球在操场里丢了,操场是圆的,你不知道你的皮球丢在哪儿,也不知道从哪一个地方扔进去的,你只知道它掉在操场里了,现在你从这扇大门起,从这儿(指圆形缺口,但切忌比划)进去,去找皮球,你到哪儿去找,就用一条线,把你要走的路画出来给我看。
如受试画了一小段就停止了,再问他:如果你还没有找到,你还要怎样去找吗?时限:1分钟答案:路线表示有计划,通过,如:试题12 倒数二十至一对受试说:你能倒着数吗?l,2,3,倒过来就是…你数。
如他顺着数,就阻止他说:我请你倒着数。
1,2,3,倒过来就是3,2,l。
你懂吗?现在请你从20倒着数。
20,19,18,………数到l。
你数吧!时限:15秒钟不数,问下题。
成绩:数对通过。
试题13 心算(—)请你帮我算一算:(1)3个加1个是几个?(2)4个减1个悬几个?(3)6个减3个是几个?(4)7个加3个是几个?(5) 10个减6个是几个?不回答时,重说一遍。
时限:重说后10秒钟仍不答,往下问。
成绩:全对通过。
试题14 说反义词对受试说:你注意听我说什么,我要说一个字,我说完,你也要说一个字,要跟我说的相反,比方我说“大”你就说“小”,我说“长”,你就说什么呢?如果受试回答说“短”就说对了,现在你听我说,如受试不能回答说“短”,家在对他说:“比方我说‘大’,你就说‘小’,我说‘长’”。
你说什么呢?如受试仍不回答,不必再问。
(1)快; (2)甜; (3)热: (4)少。
录受试答案。
时限:15秒钟不答,往下问。
答案: (1)慢(2)苦(酸、辣等不通过)。
(3)凉、冷、凉快。
(4)多。
成绩:全对通过。
试题15 推断情景对受试说:你仔细听我念,看我念的你懂不懂?(1)有一个人在大路上走,忽然背后来了一辆汽车,他……他怎么样了?(2)有一天我的同学家里来了许多人,又说又笑,原来那天是……是什么?(3)昨天我们的小花猫正在追一只老鼠,我大声一喊,结果……结果怎么样了?录受试答案。
时限:半分钟不答,往下问。
答案:(1)被车撞上了;撞伤(死)了;跑开了。
(2)请客(或说别的喜事);星期天(或别的节假日)。
(3)没捉着;猫跑了;老鼠跑了。
成绩:全对通过。
试题16 指出缺点将下面的图一个一个地放在受试面前,依次问他:这个图有点不完全,你看缺少什么?时限:10秒钟不答,往下问。
成绩:全对通过试题17 心算(=)对受试说:请你帮我算一算下面几个算术题L(1) 12个加4仝墨几个?(2) 16个减3个是几个?(3) 5个加12个基几个?(4) 13个减4个是几个?(5) 20个减13个是几个?录儿童答案,时限:15秒钟不答,往下问答案:(1)16: (2)13; (3)17;(4)9 (5)7.成绩:全对通过。
试题18 找寻数目指次页的五个数目对受试说:这个有五个数目,这边又好多数目(指下页的数目),这五个数目在这里(指下页)都有,现在请你把这五个数目从这里照出来,按着次序找。
一个一个地找出来指给我看,找得越快越好,但是不要找错,好,你找。
受试可以随意翻阅,如有一数他承认找不出,可先找后面的,找错的经历及改正,也算找对。
时限:3分钟。
答案(1)二行第二(2)五行第三(3)一行第四(4)三行第一(5)四行第五成绩:对4 问或5问通过(1)63718549 (2) 20443285 (3) 87974722 (4) 48256730 (5) 20854126试题19找寻图样指次页图对受试说:你看这里有五个图样,这边有许多图样(指次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