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2.3)语文试卷卷面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2
高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质量分析1. 考试试卷结构分析本次高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总分100分,由选择题和主观题两部分组成。
- 选择题占总分的50%,共计50分。
其中包括单选题、多选题和判断题,覆盖了各个知识点和技能要求。
选择题的难度适中,题目设计合理,能够有效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思维能力。
- 主观题占总分的50%,共计50分。
主观题包括阅读理解、写作和翻译等题型,涉及到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主观题的难度适度,题目内容紧密联系,能够有效考察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2. 考试试卷质量评价本次高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质量较高,体现了一定的难度与技巧。
- 选择题部分的题目设计合理,从容易到难,涵盖了课本知识的各个方面。
题目选材典型,表达清晰,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 主观题部分的题目内容丰富,题型多样。
阅读理解部分涉及了不同文体和题材的文章,题目设计有层次感,既考查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又考察了学生的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
写作和翻译部分的题目要求明确,能够有效考察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3. 合理建议为了进一步提高语文考试试卷的质量,可以考虑以下几点建议:- 在选择题部分,可以适量增加一些综合应用题,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
- 在主观题部分,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开放性的题目,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和表达。
- 针对阅读理解部分,可以增加一些涉及时事热点和社会问题的文章,以培养学生的社会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 鼓励学生多进行写作和翻译训练,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应用能力。
4. 总结通过对高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质量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该试卷在设计和内容上具有一定的难度与技巧,有效评估了学生的语文能力。
为了进一步提高试卷质量,建议在题型设计和题目内容上做进一步调整,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研究和发展。
高二语文试卷质量分析高二语文试卷质量分析此次半期考高二文科与考人数2510人,平均分88.97分,及格率54.86%,最高分128分;理科与考人数4480人,平均分87.5分,及格率52.41%,最高分127分。
语基部分在这一部分,字形、字义、成语三道题的得分比较理想,而字音题的得分却很低,成了语基部分得分最低的一道题。
古诗词文体辨识与文化常识二道题的得分也较低。
从字形、字义、成语题的较高得分情况来看,考生备考的准备还是比较充分,反映了平时较为注重这方面的积累。
然而,从字音低得分情况看,明显反映了考生对读音的不重视。
今后,语文教学将继续夯实学生的语基,注重朗读和朗诵的训练,在文言文教学中渗透对古诗词文体与文化常识的介绍和强调,并且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知识与能力的结合,适当做些这方面的练习。
以提高学生在这方面的辨识和鉴赏能力。
尽管近年高考语基部分已不考了,但不等于语基就可以不要了,考试说明只是考试的依据,不是课程标准。
所以考试说明有它的灵活性。
说不定哪年又得考语基也未定。
只不过考的形式不大可能是老式的。
古诗文部分1.文言文阅读本次半期考文言文阅读文段选自课内篇目。
应该说,这反映了出卷者出于两点考虑:一是重基础;二是重教材。
然而,考生答题情况却很不理想。
达标学校四道题得分基本都在50%上下。
而,非达标校的得分更低。
很明显,出卷者设计试题的初衷是正确的,导向也是合理的,愿望更是美好的。
但,答题的情况却是令人伤心的。
暴露了考生在语文学习上的两个弊端:文言基础不扎实和对教材不重视的。
其实,基础不扎实不要紧。
只要认真读书(只要求教材里的篇目),勤奋积累就行。
但是,从一开始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就浮出“水面”:学生根本不爱读课文,也不愿意在语文上花时间!所以,从根本上说,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文言基础不扎实是因为对教材的不重视,对教材的不重视导致了文言基础不扎实。
因此,语文教师今后的策略应该是一方面追求课堂教学最优化,一方面努力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热情。
完整)高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分析高二第二学期期中测评-语文试卷分析本次语文试卷突出了基础性、实用性以及能力考查,全面覆盖了教材要求。
试卷难度适中,结构合理,对学生的能力考查更加注重。
以下是本试卷的具体分析:一、试卷特点1、试题结构合理,知识点考查全面。
本试卷从语言积累及运用、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四个方面,以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的形式对所学的知识进行了全面考查。
考查内容涉及阅读、词语成语、病句、语言表述、文学常识等,知识点覆盖率高。
考查内容与平时的课堂教学内容并轨,难易适中,切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
2.课内阅读与课外拓展相映成辉。
本试卷既重视课内知识的考测,又做到了课外阅读能力的考测。
考题涉及理解、分析、运用三个层级的考测,形成梯次,同时也提醒学生,注重课本研究。
3.注重实用性,贴近高考题型。
本试卷的20题补写句子,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二、存在问题A语言文字运用:基础知识是形成学生基本能力的基础,在语文教学大纲中,基础知识点多、面广,是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部分。
本试卷的17题补写句子偏难,全年级均分仅为0.4.存在问题:1.学生不能准确运用成语,对成语了解不深入。
2.结合上下文推断的能力较差,往往是抛开文段主观臆断,做题没有方法可言。
B现代文阅读:阅读能力是一种综合的语文智力技能。
本试卷要求学生在阅读理解时要有观点,“语言富有诗意”“情感朴素真切”“充满画面感”“意韵深远”,还要有概括和分析,不能只是描述内容。
答题误区:1、事无巨细,杂乱无章,胡子眉毛一把抓,没有条理。
堆得满满的,不明确。
2、只叙述举例,不概括分析。
好的方面是,几乎所有同学都能从两方面加以阐述。
本题难度不大,区分度不高,均分3.5分。
对策:在精炼语言、概括分析、答题条理、卷面整洁等方面,仍然需要下苦功训练。
C小说阅读:本试卷的5题答案两点,每点二分。
同学们基本能答出第一点照应,第二点能答出比喻、自理自信得二分。
有三分之一的同学这道题能得三分,个别同学得五分,大部分是四分。
高二语文试卷分析范文一、试卷整体情况。
本次高二语文试卷(人教版),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试卷结构合理,涵盖了人教版高二语文教材中的多个知识点,包括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和写作等板块,全面考查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各板块分析。
# (一)现代文阅读(36分)1. 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文本内容:选取了一篇关于当代文化现象的论述文,文章探讨了网络文化对传统纸质阅读的冲击及其背后的文化意义。
题目分析。
第1题是对文章重要概念的理解题。
<u>主要考查学生对文中“网络文化”这一概念的准确把握,很多学生因为没有仔细阅读文本中概念的界定,出现误选。
</u>。
第2题是对文章论证结构和思路的分析题。
<u>这题难度较大,需要学生梳理文章的段落层次关系。
部分学生未能准确区分论点与论据,导致失分。
</u>。
第3题是对文章内容的推断题。
<u>要求学生依据文章内容进行合理推断,有些学生过度解读或者脱离文本进行主观臆断,从而答错。
</u>。
2. 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文本内容:选择了一篇短篇小说,内容围绕着主人公在成长过程中的困惑与自我发现展开,情节富有层次感,人物心理描写细腻。
题目分析。
第4题是关于人物形象分析的题目。
<u>学生需要从文本中找出描写人物的细节之处来概括人物形象。
一些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概括不够全面,只关注到了表面特征,忽略了人物内心的复杂性。
</u>。
第5题是对小说情节作用的分析题。
<u>主要考查情节对人物塑造、主题表达等方面的作用。
不少学生在回答时,只是简单罗列情节,没有深入分析情节与其他要素之间的关系。
</u>。
第6题是关于小说主题探究的题目。
<u>这是一个开放性较强的题目,要求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进行深入思考。
部分学生未能准确把握小说的核心主题,答题偏离方向。
高二语文试题质量分析 分析就是将研究对象的整体分为各个部分,并分别加以考察的认识活动。
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二语文试题质量分析,希望大家学业有成,工作顺利 一、对试卷的基本评价 本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的语文试题遵照《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入手,选材的视野较开阔,角度新颖,突出了语文的实践性、时代性、综合性和人文性,全方位考查了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在继续体现对汉语的应用性考查、突出语言规范性要求的同时,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了时代精神,突出了能力考查,注重分析探究,符合语文新课程理念;在题目的设计上也具有灵活性、开放性,符合我市考生的实际;此外,在总体把握上,适当地控制难度,并且注意把更多空间留给主观试题,使学生有更充裕的时间和精力在完成主观性试题的过程中进行探究性思维,展示能力。
整套试卷设计严谨,整体性强,其基本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遵循两纲,保持稳健 本次语文试卷严格遵循《教学大纲》的要求并参照高考《考试大纲》的要点,总体结构模式与高考卷的总体结构模式基本相似。
全卷满分150分,共七大板块,全面而有重点地考查了《考试大纲》规定的五项内容和五项能力。
全卷七道大题23个小题中没有出现一道偏题、怪题,没有“超纲题”,保证了试题的总体稳健。
表一:试题结构与赋分 (略) (二)稳中求新,积极导向依照“回归语文本位,导向读书,丰富人文积淀,回归语文教材”的命题思路,本套试题特色鲜明,导向积极: 1、抓纲务本,回归教材。
近两年高考卷加大了对两本(教材、读本)内容的考查力度;被中学语文界认为是“正本清源,极具胆识的有力举措”。
本套试题积极呼应,处处可见教材的影子,这也是一个正确的导向。
如:①第1~2题中所涉字音、字形的实例,大多出自教材;②第15题,名句和文学常识均出自高二语文教材;③第20题,用简洁而精警的语言概括或评价课文的主旨和内容,所选的课文也出自本年级的教材。
高二语文试卷分析高二语文试卷分析语文考试是反馈教学信息、检验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情况最有效的手段。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带来的高二语文试卷分析,相信对你会有帮助的。
高二语文试卷分析(一)一、试卷分析:从试卷卷面情况来看,考查的知识面较广,类型比较多样灵活,同时紧扣课本、贴近生活。
既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把握的程度,又考查了学生的实际应用、思维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顾及了各个层次学生的水平,又有所侧重。
这份试题尤其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检测,以及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总的来讲,本次语文考试涉及的层面和内容很多,知识点也分布到方方面面。
二、学生完成情况分析理科班班平是98.9分,文科班班平是98.8分,最高分125分,最低分42分。
从学生完成试卷的情况看,学生基础部分得分不高,学生课内积累不扎实,尤其是文言文没具体落实,而课外阅读和有关课外知识的题目则不容乐观,学生明显的表现出课外阅读量少,理解分析能力不够,尤其是翻译和诗歌鉴赏题最为突出,学生普遍存在失分现象。
三、错误情况分析:1、文言文没有落实:课内文言阅读中的6、7、8、9题得分低,翻译中的“穷”的用法学过也联想不起来。
2、机械背诵,错字连篇:这在默写填空题中尤为突出,古诗背了不少,但不解其意,背写出来的诗错字连篇,有的虽然填满了,却得分很低。
3、作文审题不准:通过本次试题,还反映出了学生中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审题的能力和习惯较差。
甚至好多学生连最起码的作文审题都不懂,看不懂所给材料,抓不住材料的要点和本质。
本次考试作文是根据所给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但很多学生偏题或跑题了,包括一些优秀生。
4、卷面很差:字迹潦草或乱涂乱画的大有人在。
三、今后努力方向面对试题,审视学生的状况,挖掘出现如此状况的根源,教学中的纰漏在反思中暴露出来:今后一定要加强学生自我学习,独立学习的能力,审题的能力,学以致用的能力,阅读理解的能力。
平时的文言教学不能蜻蜓点水般的说一说,没有练到实处,一定要注重文言知识的落实。
高三语文考试试卷分析语文组XXX这次的语文试卷,突出了高考能力考查,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着重加强了对能力的考查,是一份结构较为合理,难度适中稍偏大的考试卷。
由于近一个阶段复习学业水平测试,所以学生做起来比较吃力。
成绩一般,全班36人90分以上7人,70分以下2人,这2人是XXX67分XXX68分,利用晚辅导我分别找他们谈话分析失利原因,他们属于平时学习比较懒,不爱动笔,不爱背课文,背诵填空几乎不得分,简答题得分也少,特别是作文字数都不够,我要求他们利用假期好好学习,把语文的背诵默写,及材料作文抄写分别做好,争取在水平测试中能够顺利通过语文考试,同时下学期还要对他们多督促检查。
现对本试卷作具体分析如下:一、试卷特点1、试题结构合理,知识点考查全面。
整份试题,从语言积累及运用、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四个方面,以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的形式对必修 5 所学的知识进行了全面考查。
积累及运用考查内容涉及字音、字形、词语成语、病句、语言表述、文学常识、仿写等,知识点覆盖率高。
2.课内阅读与课外拓展相映成辉。
阅读文段既有《劝学》这样课内知识的考测,又有课外阅读能力的的考测。
考题涉及理解、分析、运用三个层级的考测,形成梯次,同时也提醒学生,注重课本学习。
3.注重实用性,生活化明显。
如:20题考察学生发给老师的短信五处词语使用不当,21题设计幸福微博的考查,都体现了实用性、生活化的特点。
二、存在问题1.积累及运用:基础知识是形成学生基本能力的基础,在语文教学大纲中,基础知识点多、面广,是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部分。
客观选择题共有十二个,满分值为36分,平均得分25分,难度系数为0.6诗歌鉴赏,满分值为10分,平均得分5分,难度系数为0.5.由此我们不难发现:学生语文基础知识掌握还不扎实。
2.阅读:阅读能力是一种综合的语文智力技能。
阅读能力的考查既能全面检查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能检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灵活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
高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做好高二语文的试卷分析可以帮助语文教师调整复习计划。
下面是由店铺分享的高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希望对你有用。
高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一)对高二期末语文试卷进行分析,我感觉学生存在以下问题:语音不准,字词不熟,熟语用错,病句难辨,标点易错,翻译不准,默写不对,鉴赏不会,阅读不精,语言无彩,作文分低。
以上问题,我只想择一二问题谈一谈改进办法:一、古诗词鉴赏,古诗词鉴赏,高考试卷必设的考点。
考什么?自然会考常识、理解、延伸联想、想象和不同角度的鉴赏评价等。
那复习时应从何下手呢?首先应该储备鉴赏知识,如诗体种类(古、近、律、绝;咏史、怀古、咏物、讽喻、羁旅、闺怨等等)及熟悉个人风格(闲适恬淡、豪迈飘逸、沉郁顿挫、通俗易懂、诗画一体、雄健高昂、悲壮苍凉、缠绵悱恻、慷慨爱国;朦胧清新、豪放婉约等等)。
其次要扫除文字障碍,读懂诗歌字面上的意思,如文言实词词义、用典含义、表达的语言特点,例“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活用);“秦时明月汉时关”、“烟笼寒水月笼沙”(互文);“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变语序);“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省略)等等。
第三,诗贵含蓄,恰如迟迟没有出场的新娘,总忌“直说”,诗人不肯把什么都告诉读者,有时言在此而意在彼,这要求读者必须有联想和想象的本事。
如崔颢的《长干曲》“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20字无任何描述,如停留字面难解其韵。
以联想和想象,便有了邂逅滔滔长江,船家女迎问打听男子来历,而不等对方回答速做自我介绍的活泼爽朗女子形象突显眼前,于是我们进入了诗的“意境”,就会体验到一种人情美性格美。
第四,须识记常用的艺术表现手法。
1.从表达方式上讲,有叙、议、抒、描,重点是抒和描。
抒情分为直抒胸臆、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常见的有借景抒情、因事生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
描写又可分为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明暗相衬,远景近景,粗笔勾勒、工笔细描等等。
高二语文试卷分析高二语文备课组(一)第四大题【1】15题,文言文翻译8分。
从学生答题情况来看,整体尚可,8分的总分全级平均得分可能在4.55分左右,但差距较大。
有态度认真,踩点齐全,句意完整通畅,书写工整清楚的,得到7~8分;也有态度不端,字迹潦草,句意不通,没有译完,甚至全部空白的,只能得3~0分。
1.采点错误,语境缺乏从学生翻译的技巧上看,学生不是不知道要字字落实,而是“落实”错误。
很多学生在做翻译题时为图方便和节省时间,没有把句子放在原文中考虑,因缺乏语境意识过于随意,而导致失分严重。
2.迁移不活,储备欠全从学生翻译的底子看,学生文言基础较差,对古汉语词汇的掌握还有较大欠缺,未能准确、全面地掌握一些常见的实词、虚词的用法。
3.畏难情绪,心理浮躁从学生翻译的完整看,有些学生得分低的原因是不懂意义,又大约是对其长度感到烦躁与恐慌,译得较为粗糙,甚至放弃答题。
建议:二模后文言文的复习,应及时回归教材,有必要将常见的实词、虚词、固定句式重新整理一下,记住典型例子,尤其是虚词,更应对考纲要求的常见虚词的几种用法及例句烂熟于心。
同时在平常的练习中一定要鼓励学生答题,不要让试题空着。
【2】16题,诗歌鉴赏8分从全县学生答题情况来看,整体面貌还可以,平均分4.29,其中第1小题2分,考生基本上都能拿满分(除极个别的考生改写成了字数并非5个字的诗句外)。
第2小题4分,能拿满分的考生很少,大部分得分为2~3分。
失分的原因主要有:1.审题不细。
题目要求是“在一、二句中任选一句做简要分析”,却有不少考生将两句一起分析甚至分析了三、四句。
而题目中“字少节促”的提示也仅是极少数的考生注意到了。
诗题中的“愁”和“望”是重要的信息点也是答题的要点,而对于“望”考生关注得不够,因此对第二句的分析才会不到位。
2.刻板效应。
分析了三、四句,可能是受前一小题影响之故。
只有很少的考生能从音韵的角度来分析。
其中分析第一句的答题情况更为理想,考生能够分析出原句更能表现出枫叶之多,再进一步分析出表现愁绪之重,因此基本上得分为3分。
一、试卷评价1、试卷结构分析,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综合分析。
典型特征:模仿《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广东试卷模式,将知识点考查的顺序移位,按照新高考纲要的说明组合成的试卷。
总体而言,注重阅读理解与主观表达,淡化客观题型的考查,原有的语音题放到阅读中进行动态考查。
2、知识点分布分析。
本试卷知识点根本符合考试要求,有根底知识、阅读理解、文学鉴赏、语言运用、写作等。
突破了过去的常式结构,对知识点考查的位置进行了较大幅度的移换。
3、难度系数分析。
试卷难度综合分析为70%,其中作文难度相对较大。
存在问题:1、科技说明文的考查形式和内容还处在初中的根底层面上。
2、语言运用题干说明文字可以再明确一些,同时形式可以再灵活些。
3、作文相对难度大了些,可以再参加一段提示语,防止学生难以翻开思路。
二、成绩评价说明:根据年级抽样调查,作文均分为44.8分〔总分值70分〕,高一年级在阅卷时从严了。
而其他县中这一项均分在49分左右。
1、实验班〔备课组杨飞老师命题〕2、强化班均分为115分,〔5〕〔6〕〔7〕〔8〕相对平衡,均分为103.9分,〔10〕班略高于这几个班,〔9〕班虽然班级均分最高,但只比〔10〕班高1.7分,没有考出强化班的“强化”特点。
任课教师张小兵反思:〔1〕分数段说明:〔9〕班均分118.6分,120分以上31人,其中130分以上5人;120分以下29人,其中110分以下7人。
〔2〕成因分析:①与原来根底有关,本班真正强化的是理科,并没有实现整体强化,调查说明,总体而言他们过去是无视语文的,老师笔记《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综合分析》。
因此,本班在根底知识、语言表述的标准性、艺术性上有明显的缺陷,近10名同学简单的造句也成问题,作文常常中言不逮意的现象比比皆是;②与男女生比例有关,一般说来,男生对语言的敏感程度要比女生差一些,而本班男女生比例为:41﹕19。
而本次考试120分以下女生仅为3人,而且其中2人属于发挥失误,并且分数接近120分。
高二级语文试卷分析
张聘南
本次考试,从整体上看,还是一套很不错的题。
难度适中,符合大部分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知识储备。
本次考试试卷共分三个大题:语言文字运用、阅读和作文。
语言文字运用,重基础,抓积累,难度适中。
阅读共有三个小题;1、论述类文本阅读,强调对论述类文章的知识考查;2、课外文言文阅读及古诗歌阅读考查文言知识的延伸情况以及古代诗歌的鉴赏分析;3、实用类文本阅读是对语文阅读知识的综合考查。
纵观阅读题,难度适中。
作文,是一篇材料作文,考查学生对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
具体分析
语言文字运用这一板块,以选择题(14-17)为主,考察字音,字形,易错成语,以及标点符号的用法和文学常识的积累,重点考察学生平时对于知识点的积累及知识的运用,从试卷得分情况看20,大部分同学得分都在3-6分左右,可见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较低,重视程度不够,如果能够注意积累,用心识记,相信很多同学在这一板块的提升将会有很大的空间。
而文字运用这一块中的20-21题大部分同学得分很低,主要原因就在于审题不清,对题目理解不到位,语言不够精彩精炼,从这部分答题可以看出同学们在做题过程中粗心有余,细心不足,并且平时练习缺失也显现出来了,平时练习不足,阅读偏少导致考场之上捉襟见肘,文思枯竭,通过此次考试,希
望能够在以后能够弥补学生在这方面的缺憾,加强练习。
阅读
阅读分三小部分,实用类和论述类文本阅读,两篇文章难度适中,阅读量适中,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得分较高,但因为学生在语言提炼,语句概括上还缺乏锤炼,对知识要点的提炼还不到位,整体高分偏少,满分更是无有一人,还有就是学生如何去答现代文缺乏技巧,不会答题,缺少现代文阅读整体素养,只能在未来的学习当中慢慢训练,假以时日,应当有进步空间。
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意畅通,易于理解,得分普遍较高。
但文言文翻译失分较多,抓要点能力较差,对踩分点的理解不够准,语句欠调畅。
只能说理解不到位,对讲过的课文理解不透彻。
古代诗歌部分,得分较高,答题用语规范,答题内容全面,大部分同学抓得住踩分点,对诗歌整体感知较透。
作文
此次作文是一篇材料作文,围绕“幸福”展开,自选角度,自拟标题。
材料主题鲜明,同学能够做到审题清楚,立意鲜明,不乏优秀文章。
但从总体情况来看大部分同学取材老套,用语啰嗦重复,口语化色彩浓厚,层次不够清晰,缺乏新颖之作,缺乏文采,缺乏新意,且仍有个别同学偏题,应该对此类同学从审题切入这块做个别辅导。
总之,这次考试成绩很不理想。
通过分析卷面,找到了很多教学中的不在,以后会在教学中不断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