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时代》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18.00 KB
- 文档页数:2
《中学时代》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课文《中学时代》的基本内容和主题,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和个人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朗读技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到中学时代的奇特和美好,激发他们对中学时代的怀念和珍惜。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理解和掌握课文《中学时代》的基本内容和主题。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感受中学时代的奇特和美好,并激发他们对中学时代的怀念和珍惜。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PPT,包括课文的朗读音频、图片和相关问题。
2. 准备课文《中学时代》的文本,以及一些与中学时代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 安排教室作为教室,确保设备齐全,环境适宜教学。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多媒体播放《同桌的你》《睡在上铺的兄弟》等歌曲,歌曲中那些曾经陪伴我们走过中学时代的校园、教室、操场、宿舍等场景在熟悉的旋律中逐步浮现,引发学生对中学时代美好回忆的共鸣。
由此导入课题。
(二)新课教学1. 整体感知学生速读全文,找出文中提到的“中学时代”的阶段特征。
教师结合学生发言,在黑板上简要勾勒出“中学生”的“生命线”。
示例:入学/初识同砚(初一)适应/开始关注异性(初二)分科/开始思考人生(初三)再读文本,让学生从学习科目、作业任务、课外活动、课外书阅读、自我认识、同砚干系和师生干系等角度把握“中学时代”的“生命线”。
2. 研读文本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觉得“中学时代是人生宝贵的记忆”?并提醒学生注意文中的重要词语。
如:“紧张的学习气氛”“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好伙伴”“好老师”等。
学生讨论后明确:这段重要的阶段特征形成了我们的良好学力;记忆里充满这成长的故事,展现成长的烦恼;养成重要品质,例如学习的自觉性又自觉学习……塑造健康人格的重要载体!从而引出重点研读的核心观点:“求知若渴”“风华正茂”和“‘为青春放歌’到‘人在现场’”。
《中学时代》教案设计第一章:适应新环境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学时代的重要性帮助学生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1.2 教学内容:中学时代的重要性适应新环境的方法和技巧积极心态的培养1.3 教学活动:讨论中学时代的重要性分享适应新环境的方法和技巧进行积极心态的培养练习第二章:学习方法与技巧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2.2 教学内容:学习方法的选择与运用学习效率的提高技巧2.3 教学活动:介绍不同的学习方法分享提高学习效率的技巧第三章:时间管理3.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合理规划时间培养学生高效利用时间的能力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和生活质量3.2 教学内容:时间管理的重要性制定合理的时间表高效利用时间的技巧3.3 教学活动:讨论时间管理的重要性学习制定合理的时间表分享高效利用时间的技巧第四章:人际关系与沟通技巧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改善沟通技巧4.2 教学内容:人际关系的重要性沟通技巧的改善方法4.3 教学活动:讨论人际关系的重要性进行沟通技巧的练习第五章:自我管理与成长5.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实现个人成长5.2 教学内容:自我管理的方法和技巧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个人成长的规划和实现5.3 教学活动:讨论自我管理的方法和技巧学习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制定个人成长的规划和目标第六章:学科学习策略6.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各学科的学习策略培养学生针对不同学科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提高学科学习效果6.2 教学内容:学科学习策略的选择与应用针对不同学科的学习方法探讨学科学习效果的提高技巧6.3 教学活动:介绍各学科的学习策略讨论如何针对不同学科选择学习方法分享提高学科学习效果的技巧第七章:心理健康与调试7.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学会心理调适方法7.2 教学内容: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心理调适的方法与技巧7.3 教学活动:讨论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学习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方法分享心理调适的技巧第八章:网络安全与自我保护8.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学会自我保护方法8.2 教学内容:网络安全的重要性良好网络安全意识的培养自我保护的方法与技巧8.3 教学活动:讨论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学习良好网络安全意识的培养方法分享自我保护的技巧第九章:课外活动与综合素质培养9.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课外活动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课外活动的态度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9.2 教学内容:课外活动的重要性积极参与课外活动的态度培养综合素质的提高方法9.3 教学活动:讨论课外活动的重要性学习积极参与课外活动的态度培养分享提高综合素质的方法第十章:升学规划与职业发展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升学规划的重要性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发展观念帮助学生做好升学与职业规划10.2 教学内容:升学规划的重要性正确职业发展观念的培养升学与职业规划的方法与技巧10.3 教学活动:讨论升学规划的重要性学习正确职业发展观念的培养分享升学与职业规划的技巧第十一章:科学素养与探究精神1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科学素养的内涵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帮助学生树立科学探究的精神11.2 教学内容:科学素养的定义和重要性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创新思维的激发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步骤11.3 教学活动:探讨科学素养的重要性通过案例分析培养问题解决能力进行创新思维的头脑风暴练习实践科学探究的过程第十二章:信息素养与技术应用1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信息素养的基本要素培养学生有效获取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帮助学生熟练应用现代信息技术12.2 教学内容:信息素养的组成和重要性信息检索和评估的技巧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方法12.3 教学活动:讨论信息素养的内涵学习如何进行有效的信息检索练习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工具第十三章:艺术鉴赏与人文素养1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体验艺术鉴赏的魅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帮助学生理解艺术与生活的联系13.2 教学内容:艺术鉴赏的标准和方法人文素养的培养途径艺术与生活的相互作用13.3 教学活动:进行艺术鉴赏的讨论和实践活动探索人文素养的培养方法分析艺术作品与生活的关联第十四章:生活技能与自我照顾14.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基本的生活技能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14.2 教学内容:基本生活技能的掌握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自我照顾习惯的养成14.3 教学活动:演示和练习基本生活技能讨论如何独立生活分享自我照顾的有效方法第十五章:公民意识与社会责任15.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公民意识的含义培养学生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帮助学为有担当的公民15.2 教学内容:公民意识的内涵和发展社会责任的认知和履行公民参与和社会贡献的方式15.3 教学活动:探讨公民意识的重要性学习社会责任的实践方法参与社区服务和其他公民活动重点和难点解析难点:本教案设计的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掌握适应新环境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如何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和时间管理能力。
七年级音乐上册中学时代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体验中学时代的生活,感受中学时代的美好。
2. 通过音乐教学,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提高音乐素养。
3. 学会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中学时代》歌曲学习教学重点:学会歌曲《中学时代》,感受中学时代的美好。
教学难点:歌曲的高音部分和节奏的掌握。
2. 第二课时:音乐欣赏《青春舞曲》教学重点:欣赏《青春舞曲》,理解歌曲的主题和情感。
教学难点:分析歌曲的节奏和旋律特点。
3. 第三课时:音乐活动《我的青春我做主》教学重点: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和创新能力。
教学难点:学生的合作表演和音乐创作。
4. 第四课时:音乐欣赏《校园的早晨》教学重点:欣赏《校园的早晨》,感受校园生活的美好。
教学难点:分析歌曲的节奏和旋律特点。
5. 第五课时:音乐实践活动《我们的校园》教学重点:通过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校园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学生的音乐表演和团队合作。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2. 运用欣赏教学法,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3. 采用实践活动法,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4. 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地演唱歌曲《中学时代》。
2. 学生能理解和感受《青春舞曲》的主题和情感。
3. 学生能在音乐活动中展现出自主意识和创新能力。
4. 学生能欣赏并分析《校园的早晨》的节奏和旋律特点。
5. 学生在音乐实践活动中表现出对校园的热爱之情。
五、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学习歌曲《中学时代》2. 第二课时:欣赏《青春舞曲》3. 第三课时:进行音乐活动《我的青春我做主》4. 第四课时:欣赏《校园的早晨》5. 第五课时:进行音乐实践活动《我们的校园》六、教学内容6. 第六课时:音乐欣赏《我们的未来》教学重点:欣赏《我们的未来》,理解歌曲的主题和情感。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第一课《中学时代》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中学时代》是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第一课,本课主要让学生认识到进入中学时代的重要性,学会适应新的学习生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道德品质。
教材从四个方面展开论述:1. 适应新环境;2. 建立新的人际关系;3. 树立正确的自我观念;4.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刚进入中学,面临着全新的学习环境和挑战,他们在适应新环境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
同时,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开始逐渐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也更加关注。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引导他们积极适应新环境,树立正确的自我观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进入中学时代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自我观念。
2.培养学生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3.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基础。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到中学时代的重要性,学会适应新环境,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树立正确的自我观念,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面对新的学习挑战,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各种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适应新环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讨论教学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感悟,帮助学生建立新的人际关系。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正确面对新的学习挑战,树立正确的自我观念。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和素材,用于教学过程中的分析和讨论。
2.设计教学活动,准备相应的教学道具和教具。
3.安排课堂座位,以便于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5分钟时间,通过提问、谈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小学生活,认识到已经进入中学时代,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四个方面的内容:适应新环境、建立新的人际关系、树立正确的自我观念、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中学时代》教学设计一、教学分析本课是人民音乐出版社义务教化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唱歌曲目《中学时代》。
歌曲由戴于吾作曲,王晓岭作词,创作于1993年。
歌曲A段采纳一问一答的形式,亲切地对中学时代的美妙时间进行赞美。
歌曲B段心情渐渐上扬,简短、有力,点出全曲的主题”系着红领巾迈进校门,戴着团徽走向将来”。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够熟练的演唱好歌曲《中学时代》:教学难点:理解中学时代的重要性、把握机遇不断成长教学难点三、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中学生活与小学生活的不同,体味角色变化的意味:感受成长的连续性,体会不同人生阶段的独特价值和意义:珍惜新生活,发展新自我,确立新目标,开始新行动。
知识目标:探寻中学时代的独特价值和意义:懂得中学生活对个人一生的重要性:知道中学生活面临着诸多机遇与挑战能力目标:提高融入新集体、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师:同学们!我们今日就是中同学了,对于中学时代,你曾经的懂得和想象是什么呢?你又应当以怎样的形式来度过你的中学时代呢?今日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关于中学时代的歌曲——《中学时代》1.朗读歌词,分析歌曲(这首歌词是特别好的诗歌,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学校生活:也是一首歌颂了美好的中同学活,主题鲜明,立深刻:《中学时代》里“系着红领巾迈进校门,戴着团徽走向将来”;这些点睛之笔读来令人感动;想一想:中学时代是怎样的一个时代?同学争论请同学们仔细听一听《中学时代》这首歌,看看哪位同学能说出老师心中的“中学时代”是怎样的时代?2.欣赏歌曲,感受情绪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辞别了过去的小学时代,进入到了中学时代,中学时代只有短短的三年光阴,而这三年却是光阴如梭的日子,也是人生的黄金时期,是重要的转折点。
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作品,感受一下歌曲的情绪和速度,并聆听一下歌词的内容。
情绪给出两个选择:1、积极向上2、优美、抒情速度给出两个选择:1、慢速2、中速稍快提问:情绪是怎样的?速度是什么样的?老师请学生答复。
一、课程名称:中学时代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学时代的特点,激发学生对中学时代的热爱和期待。
2. 培养学生正确对待中学时代的态度,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观。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点:1. 中学时代的特点和意义2. 正确对待中学时代的态度和方法3. 团队合作精神及沟通能力的培养四、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中学时代的重要性2.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中学时代的挑战和困难3. 如何在课堂中有效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中学时代的特点,引导学生思考中学时代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对中学时代的认识和期待。
二、新课讲解1. 教师详细讲解中学时代的特点,包括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
2. 分析中学时代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引导学生正确对待。
3. 讲解团队合作精神及沟通能力的重要性,分享相关案例。
三、课堂互动1.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在中学时代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
2. 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同学补充和完善。
四、实践环节1. 教师布置任务,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一项团队合作活动。
2. 学生在活动中锻炼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五、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中学时代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收获和感悟。
六、课后作业1. 撰写一篇关于中学时代的感悟文章。
2. 收集并整理关于中学时代的好书、好文章,与其他同学分享。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价其积极性、主动性。
2. 小组合作成果: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沟通能力、协作能力等。
3.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中学时代的认识和感悟。
中学时代教学设计第1篇:中学时代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唱歌《中学时代》【教学目标】1、学会歌曲《中学时代》,并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理解中学时代的重要性,珍惜中学时代的学习机会,树立为社会服务的理想。
【重难点】熟练的演唱好歌曲《中学时代》,并理解其深刻的哲理。
【教法】1.老师通过讲解中学时代的重要性、黄金时代、人生的转折点等来启发学生珍憯学习光阴,树立长大为社会服务的远大理想。
2.教授发声方法,用气息歌唱。
【学法】学习歌曲,认识中学阶段的重要性,树立远大理想。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人生要经历很多时期,而中学时期,它是我们求知、探索、建立友谊、增长智慧的黄金时期,也是我们认识世界、懂得人生的关键时期,因此,我们要珍惜这黄金时期。
同学们!我们已经是中学生了,对于中学时代,你曾经的理解和想象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歌曲《中学时代》。
二、学习歌曲1.了解背景:词作者王晓岭,作者戴于吾;这首歌是在1983年创作的,它是非常好的诗歌,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学校生活,也是一首歌颂了美好的中学生活,主题鲜明、深刻。
2.聆听歌曲。
请同学们认真听一听,看看哪位同学能说出“中学时代”是什么样的时代?3.学唱歌曲《中学时代》(1)朗读《中学时代》歌词,熟悉歌词,感受歌词的美。
(2)乐理知识学习:降B大调、2/4、附点、减时线、增时线、连音线、小节线等。
(3)练习发声。
(4)视唱简谱,熟悉歌曲旋律。
(生可以模唱)(5)师教唱歌曲《中学时代》(1—3遍)(6)学生齐唱歌曲。
(7)合唱部分,多教几遍。
(8)全班有表情的齐唱一遍。
三、拓展欣赏水木年华的《中学时代》,感受歌曲的不同。
四、板书:(唱歌)中学时代五、课堂小结我们今天不但学习了歌曲《中学时代》,而且还懂得了珍惜中学时代这个黄金学习时代,把握好每一寸学习光阴,不辜负老师和家长的期望。
课后反思:第2篇:《中学时代》教学设计《中学时代》教学设计配乐诗朗诵《中学时代》中学序曲教学目标:1、理解新起点、大礼包的内容。
七年级音乐上册第一单元《中学时代》教案2新人教版(5篇)第一篇:七年级音乐上册第一单元《中学时代》教案2 新人教版第一单元《中学时代》教学内容:歌曲《新世纪的新一代》2、乐诗朗诵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三角铁.小铃鼓.教学目标:学会歌曲《新世纪的新一代》,并有感情的演唱,能够用三角铁.小铃鼓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能够选择适当的音乐为诗朗诵配乐,并勇敢地即兴表演.重点与难点:1、学重点:学唱歌曲《新世纪的新一代》,感受歌曲的演唱情绪,能够有感情的演唱.2、学难点:节奏x xx 0(xxxx)演唱与间奏的衔接要准确.教学过程 :3、放《新世纪的新一代》的歌曲录音,让学生感受歌曲欢快热烈,充满活力的情绪,学生进入学习的情境.4、学生讨论:对刚刚听到的歌曲进行初步的分析,如:歌曲的情绪是什麽样的?歌曲的速度为什麽用“中速稍快”而不用慢速、很慢来表现?歌曲演唱有神魔特点?等等.5、第二边播放歌曲录音,结合讨论的问题再次聆听,进一步感受歌曲的粒度速度演唱情绪.6、学生听录音学唱《新世纪的新一代》,边唱边体会歌曲的意境.注意轻声哼唱.7、请学生仔细观察,找一找议一议谈一谈,简单分析歌曲的特点.如:第一乐段四句节奏完全相同;歌词与旋律结合紧密,一字一音;旋律的2、4、6、8小节第三拍处标有拍击节奏的记号和“小过门”;第二乐段1---12小节的第一拍和13、14小节的一、三拍都标有“三角铁”记号。
让学生知道和理解歌曲第一、第二乐段的节奏有神魔变化和特点,这些手段都是为表达歌曲意境情感服务的。
8、在老师的钢琴伴奏下,进一步练唱歌曲,直至熟练演唱.9、按照教材要求,在拍手处击拍节奏,在”三角铁”处自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教师钢琴伴奏,学生自信的演唱1-2遍。
10、将学生分成两组,比一比那个组演唱的声音洪亮,情绪饱满,音高、节奏准确。
11、学生讨论:这首歌曲还可以采取哪些演唱形式?(独唱、领唱等)12、教师可以按照学生讨论的意见,采用多种方法和演唱形式练唱,边唱边拍手打节奏.还可由学生自主设计其它方式进行表演。
教案:《中学时代》课程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学时代的重要性,认识到中学时代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2. 培养学生积极适应中学生活的态度,学会与同学、老师交往。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明确学习目标,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1. 中学时代的重要性2. 适应中学生活的方法3. 正确的价值观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认识到中学时代的重要性2. 如何培养学生适应中学生活的能力3. 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教学准备:1. 教材《中学时代》2. PPT课件3. 教学视频或图片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小学生活,谈论对中学生活的期待和担忧。
2. 提问:“你们认为中学时代的重要性在哪里?”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中学时代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讨论如何适应中学生活。
三、课堂讲解(20分钟)1. 讲解中学时代的重要性,如:中学时代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
2. 讲解如何适应中学生活,如:积极与同学、老师交往,参加课外活动,调整学习方法等。
3. 讲解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如:明确学习目标,关注个人成长,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等。
四、案例分析(15分钟)1. 播放教学视频或展示图片,让学生了解一些成功人士在中学时代的经历。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这些成功人士在中学时代是如何克服困难,适应新环境,树立正确价值观的。
3.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启示。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让学生谈谈自己在中学时代的成长经历,分享自己的感悟。
2.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明确学习目标,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基础。
教学评价:1. 学生对中学时代重要性的认识程度。
2. 学生适应中学生活的能力。
3. 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情况。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唱歌《中学时代》
【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中学时代》,并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理解中学时代的重要性,珍惜中学时代的学习机会,树立为社会服务的理想。
【重难点】熟练的演唱好歌曲《中学时代》,并理解其深刻的哲理。
【教法】1.老师通过讲解中学时代的重要性、黄金时代、人生的转折点等来启发学生珍憯学习光阴,树立长大为社会服务的远大理想。
2.教授发声方法,用气息歌唱。
【学法】学习歌曲,认识中学阶段的重要性,树立远大理想。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人生要经历很多时期,而中学时期,它是我们求知、探索、建立友谊、增长智慧的黄金时期,也是我们认识世界、懂得人生的关键时期,因此,我们要珍惜这黄金时期。
同学们!我们已经是中学生了,对于中学时代,你曾经的理解和想象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歌曲《中学时代》。
二、学习歌曲
1. 了解背景:词作者王晓岭,作者戴于吾;这首歌是在1983年创作的,它是非常好的诗歌,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学校生活,也是一首歌颂了美好的中学生活,主题鲜明、深刻。
2.聆听歌曲。
请同学们认真听一听,看看哪位同学能说出“中学时代”是什么样的时代?
3.学唱歌曲《中学时代》
(1)朗读《中学时代》歌词,熟悉歌词,感受歌词的美。
(2)乐理知识学习:降B大调、2/4、附点、减时线、增时线、连音线、小节线等。
(3)练习发声。
(4)视唱简谱,熟悉歌曲旋律。
(生可以模唱)
(5)师教唱歌曲《中学时代》(1—3遍)
(6)学生齐唱歌曲。
(7)合唱部分,多教几遍。
(8)全班有表情的齐唱一遍。
三、拓展
欣赏水木年华的《中学时代》,感受歌曲的不同。
四、板书:(唱歌)中学时代
五、课堂小结
我们今天不但学习了歌曲《中学时代》,而且还懂得了珍惜中学时代这个黄金学习时代,把握好每一寸学习光阴,不辜负老师和家长的期望。
课后反思:。